三国演义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1
说起(三国演义),大家便会很自然地想起了胸怀大志,仁义之至的刘皇叔,想到智谋超群,神机妙算,诸葛亮孔明先生,想到英武非凡,忠心耿耿,的关羽,想起艺高勇猛,正气凌然的张飞,想起老奸巨猾,假仁假义,居心不良的曹孟德,忘恩负义,阳奉阴违的孙权……
(三国演义)共一百二十回,回回引人入胜,无论是‘桃园三结义’‘过无关斩六将’,还是‘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无不叫读者拍手称快,就连我也被书中人物的那些料事如神的英雄气概所吸引。
其中,诸葛亮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我,他未出茅庐先知‘魏蜀吴三分天下’,‘博望坡’设计烧曹营,‘新野’留空在败曹营,又以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使东吴百官无言语以对。
在读到‘诸葛亮三气周公瑾’时我在一次佩服诸葛亮的计谋,而为周瑜才智出众,但终因心胸狭窄而气绝身亡感到惋惜。这一段,是在告诫我们做人不能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更不能瞧不起别人,如果想方设法去害人,自己终会尝到苦果。
诸葛亮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耗尽心血,鞠躬尽瘁,效犬马之劳,为蜀汉基业奉献出了多少力量。可还没来得及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大汉丞相归天了’想到这里我的.心隐隐作痛。哎!诸葛亮一生坎坷,不顾身体虚弱,为蜀汉日夜操劳,可真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古人在没有任何先进仪器的情况下,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瞧瞧我们呢?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浩瀚的图书,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学习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但是,你——吕布,却绽放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
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你气质非凡,定非池中之物。手持方天画戟,胯下赤兔啼鸣,盛气凌人,如出鞘之绝世利剑。面对千军万马你又何曾皱过眉头?不都以一当百之势诛之,面对刘关张的夹击,你也不曾有过慌乱,你游刃有余,与之大战数十回合且全身而退。如此武艺,观三国之上下数第一者,非你莫属。
然君虽是骁勇无敌,善战无前;但君勇而少谋,残暴而缺乏仁义,常听其妻目光短浅之言,终夭折于曹操之手。一代天骄战神就此寂灭。我深表痛心。
如若不然,汝之成就绝非如此。纵观三国上下,论武艺,你吕奉先称第二,谁人有这本事敢论第一?若君肯谦逊内敛,亲贤能,远小人;把心思放在军政国事上,广纳贤言,他日必将君临天下,成为一方诸侯,与魏蜀吴分庭抗争。但君却与之背道而驰,结局只能命丧曹操之手,留下千古遗憾。
你的人生虽然不像玫瑰那般妖艳绵长,但却绽放出无比绚烂的英雄光芒,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足迹,这点令我钦佩不已。
反观你的一生,我明白了应该如何为人处事。我们不能太过骄傲,从而盛气凌人以至于目光短浅而小看他人;也不能太过自我,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更不能自我膨胀目中无人,人以谦为本,不温不火,不骄不躁,心如汪洋大海,激不起任何涟漪;更重要的是要有集体感,团结集体﹑热爱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能有如此德行,何愁不能成大事乎?
吕奉先,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也是警示人们的反面教材。太多太多关于你的传说,许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不再想去追问谁是谁非,但驰骋沙场的你,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三国演义读后感3
这周我终于拜读完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我真是太佩服作者罗贯了,我想知道他是怎么把这本书写得这样生动、具体,文中 许多英雄好汉塑造得个个个性鲜明,活灵活现。东吴孙权,西蜀刘备,北魏曹操,三国鼎立,烽火狼烟,战争不断,最后被曹操统一天下。
这本书有很多著名的故事,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七擒孟获……
这本书中的角色都各有特长,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老奸巨猾又十分谨慎的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心胸狭隘的.周瑜,攻无不克的赵云……这些都是著名的文官武将,他们每一个人都令后人称赞。
我特别敬佩诸葛亮,因为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又识大体,顾大局。《三国演义》中他的故事最多,比如:”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三气周瑜“等,但不管他怎样厉害最终都没有用,因为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他只想吃喝玩乐,最终导致蜀国灭亡。诸葛亮写《出师表》死也不放心阿斗。
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我不禁恨幼主刘禅,我恨不得穿越过去让他重视一下国家大事。让他学他的父亲,亲贤臣,远小人!重振朝纲。
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己也应该多读书,虽然不能像诸葛亮一样才智过人,但起码也要做一个脑子够用的人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正是我们应该好好领悟的一句话,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做一个像诸葛亮一样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让书给我们智慧,让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从而让我们有个美好的未来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4
《三国演义》记叙了三国时期古代的事情,我从一个名叫“火烧博望坡”的故事中体会到:一个人要取胜,就要靠智慧,蛮力永远也斗不过智慧。
在刘备刚刚找到诸葛亮的时候,其实诸葛亮是不受到人们尊敬的,因为他只顾着自己训练刚招募来的几千兵马,什么事也不干。
张飞、关羽都觉得诸葛亮不会武功,没本事,是个没用的东西,不把他放在眼里。曹操知道了,也不以为然,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个野人,他立即派大将夏侯敦带20万兵马杀向刘备,去拿刘备的人头。
刘备知道了,立即与诸葛亮商议,于是他便在博望坡仔细观察,在这里埋伏了一些兵马,等待夏侯敦军队的到来,夏侯敦一到,刘备便冲上前去迎战,但不一会儿就撤了,夏侯敦见了,连忙上前追赶,途中又遇见了赵云,赵云单枪匹马,也是打了一会儿就撤。
慢慢地,夏侯敦的军队被引入了博望坡,诸葛亮下令放射火箭,于是,整个森林都被点燃了,夏侯敦的军队被困于火海之中,正在这时,刘备、赵云冲上前去将夏侯敦的军队打散,随后,关羽、张飞也冲了出来,把夏侯敦的军队一一消灭,夏侯敦也差点葬身火海。
其实,现代的战争中也有这样类似的实力。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本一心想着逐步蚕食中国。小兵张嘎又一次见到一个日本病倒了村子,便独自上前去,手握着假的木枪,将日本兵的.真强骗到了手中,这便充分的体现出了智慧战胜蛮力的道理。
生活中的势力与火烧博望坡也有着近似之处。
平时做英语同步探究,我总是习惯性地翻看最后面的答案,结果次次考的很棒,次次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一道大考,我的狐狸尾巴便逐步显露了出来,英语老师发现了之后,立刻撕掉了我的同步探究答案,意思是说,考试用的是日积月累的智慧,而不是蛮看配套的答案。
《三国演义》中的火烧博望坡告诉了我:“强者会用自己日积月累的属于自己的智慧来取胜,而弱智,则会拼命地偷取属于别人的智慧,做一个无形的盗贼!”
三国演义读后感5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献帝软弱无能,董卓、曹操先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落后是要被挨揍的。但是,也就是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帝王的争斗,忠义与背叛,仁德与残暴,谋士的见招拆招。
战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我不觉感叹人性复杂。但也因此上演一幕幕好戏: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苦肉计。(虽然大部分为艺术幻想)读三国的时候,不仅拍案叫绝,真可谓快慰人心。
三国中的.人物形象十分明显:意气用事而又忠心的张飞,义薄云天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心胸狭隘的袁术、乱世之奸雄—曹操、干大事而惜身的袁绍、和气的鲁肃有孝心的徐庶、放荡不羁的祢衡、恢复力超强的黄祖、有勇无谋的吕布。这些人物各有各的性格,其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诸葛亮。
头戴冠巾、身披鹤敞、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当然他不是神,他是人)一心匡扶汉室,为汉室的兴旺立下血马功劳。他让我影响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他三气周瑜,周瑜取西川时,诸葛亮命赵云夺城,周瑜气不打一处来;东吴骗亲时,他没有拆招,而是将计就计。最后使周瑜又气不打一处来;周瑜硬夺荆州时,诸葛又致信一封,活活把周瑜气死了......
我真是太佩服他了,但是他太刚愎自用了,刘备死后,不招收其他名士。造成了汉中无能臣,廖化当先锋的情况。最后又任用姜维这个只会打仗的将领为丞相,至百姓死活于水火之中。后主无能任用宦官,近小人远贤臣,蜀汉无人接班,我想这也许就是蜀国兵败的主要原因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6
《三国演义》这本书我个人认为是比《三国志》好看的,因为《三国演义》这本书自己编了很多角色而三国志里面没有;三国演义里面编了很多故事,而三国志里面还是没有;三国演义里的东西都比三国志有意思。
特别是三场大战疫
No:1官渡之戰,曹操就是在这个地方用3000兵马打败了人家袁绍30000多人,原因只有一个,曹操带人去把袁绍的粮仓给烧了,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得慌。袁绍没粮草,曹操大军直接打过来,袁绍跑回了老家,曹操率军打过来,袁绍,卒。
No:2赤壁之戰,这个应该很多人听说过吧,从蒋干中计开始,诸葛亮和周瑜就一直使用计谋来骗曹操,又到蔡中蔡和投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诸葛亮借东风,最后火烧赤壁。其实为什么曹操这场战役会输呢?就怪了他的战船背后还有一片湖水,太阳使劲地晒那片湖水,那里就越来越热,在旁边的冷气就过去占位置,所以就西北风成了东南风。
No:3彝陵之战,这一战是这三场战役里面大多数人听说过最少的一个,但是这一场战役是这三场战役最重要的'一个,这场战役过后才成立了三国。战后,刘备大病,刘备,卒。
可能有些人知道说曹操曹操到这一句话,那有人知道下一句吗?
下一句就是曹操和吕布发生的故事,吕布在攻打曹操时,遇见了曹操,当时吕布不认识曹操,但是曹操认识吕布,吕布就问:“哪一个是曹操,说出来,就放你一命!”曹操就指着典韦说:“那边那个骑黄马的就是。”
所以这一整句话就是:“当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三国演义读后感7
久远的三国,慷慨激昂。人才辈出的大时代——义盖云天的刘备、耍弄权术的曹操、预谋天机的诸葛孔明,还有大叹时不我予的周瑜……即便是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令人悠然神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一首《念奴娇。赤壁》用百字便再现了火烧赤壁的悲壮惨烈,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以及许许多多流星般划过历史天幕的谋臣武将。
三国时期曾涌现出一大批文臣谋士。其中以诸葛亮为称最为显著。从三顾茅庐到草船借箭到七擒孟获再到空城退敌。无不体现出他的智慧超群,神机妙算。当年,刘备三顾茅芦,最终以真诚打动孔明,孔明发誓愿效犬马一劳,他让小童取出一幅地图,挂起来,指点说“这是西川五十四洲的地图。将军想称霸,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您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再取西州建基业,与曹、孙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孔明的一番话,使刘备如拔云见青天,使刘备连忙败谢。这就是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除了三分天下外,还有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古今流传。诸葛亮可谓是才智第一人。
诸葛亮除了才智以外,还有一个值得后人赞叹的.品质—忠心。他以当年立下誓要跟随刘备后,便一直效力在刘备身边,尽心尽力,至死也不忘吩咐姜维、蒋琬等人治理好蜀国。他临死前,还设下了退敌之计,立蒋琬接任丞相,并长叹道:“我再不能讨贼了!苍天啊!为什么对我这样无情!”,可见其精忠报国之心。
诸葛亮聪颖灵敏,才智过人,令人惊叹,但更让人钦佩的是他的忠诚。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依然活着。诸葛亮代表的正是机智、忠心、正义这一永不毁灭的精神。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本身,而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多少。只有精忠报国,把一身的才华精力都放在贡献上,才可做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悠悠三国,浪淘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三国演义读后感8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从周朝以来对于天下的定义。而《三国演义》一书所呈现的便是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史诗。读罢后,我陷于遐想之中。
东汉末年,卖草鞋为生的贵族刘备,与杀人而逃的关公和杀猪卖酒的张飞“桃园三结义”,共创大业。三分天下时,因为刘备文有卧龙、凤雏等经天纬地之贤臣;武有关公、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虎将。所以,刘备也有一席之地。
曹操虽然兵少粮少,可是他却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灭袁绍、攻刘表……可见,曹操他十分聪明,正如他《短歌行》所写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豪情壮志。刘备他虽然兵也少,但他仁义宽厚、爱民如子、礼贤下士、知人信人……所以有陶谦三让徐州、临难时携民渡江、风雪中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因此,有民心的刘备成就了伟业。
当我看到东吴和曹操打“赤壁之战”,诸葛亮“草船借箭”,一下子收了十万有余的箭时,我觉得诸葛亮十分聪明,而周瑜是多么惊讶,又多么想杀了诸葛亮呀!他以为诸葛亮日后会成为江东大患。当看见“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时,马上在脑海中想到:江东的将士们对周瑜如此忠心耿耿,“赤壁之战”的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三国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关公了,他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可惜关公败走麦城,被东吴杀之,一世英明画上了一个句号,可惜、可叹、可恨。
在三国的最后时候,三分归一统,司马炎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读后感9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书:《西游记》、《我要做个还孩子》、《小兵张嘎》、《三国演义》等。在这些书中让我最喜欢的就数《三国演义》了,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一篇又一篇耐人寻味的故事在我心中回荡,让我回味无穷。
第一篇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这篇“宴桃园豪杰结义”。我很好奇以前怎会有如此的兄弟情义,非亲兄弟却更胜亲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想只有在当时那种战乱纷飞的年代才会有这种情同手足的兄弟情义吧!
刘备、张飞、关羽不同的行业,他们三人的性格也是完全不同的。张飞是个卖猪肉的,他身长八尺、面貌凶悍、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是个名副其实的大英雄,可是他却不懂各种道理。我想他小时候肯定是没怎么读书吧。关羽原来是个卖绿豆的,我们还叫他“关公”、“关夫子”等各种好听的名字。他一身正气、神勇无敌,现在在很多人家的门墙上都会看到贴着关羽的画像,以借关公之威驱邪纳吉,保一方平安。
刘备本是个卖鞋的,他是仁义宽厚、心胸广阔、还善于收买人心。平时虽然寡言少语,但是他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就像张飞、关羽都要叫他大哥。我想就是因为刘备的.这种性格才能使他最终成为了“汉昭烈帝”。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如“三请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真是一幅幅宏伟的战争场面。
我爱看《三国演义》,我爱那书中栩栩如生、形形色色的人物,我更爱那一个个趣事连连,是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我最喜欢读的历史书籍就是明朝作家罗贯中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它是根据历史故事演义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精彩的小说。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精彩。“借东风”、“空城计”、“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火烧连营”、“七擒孟获”等故事生动形象,让我着迷。为了加深我对书中情节的印象,妈妈还专门带我到武侯祠,到阆中张飞庙,观诸葛武侯塑像,看“桃园三结义”圣地,赏“草船借箭灯会”,我们还去了广元寻“剑门关栈道”,走“陈仓”迷宫。在这些地方,我一边找着鸡公车的神奇机关,一边扮诸葛摇着羽扇,诵着“赤壁赋”,读着碑文,好像回到了三国那个时代。
《三国演义》的人物很精彩。刘备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曹操的狂妄自负,张飞的粗鲁仗义,关羽的情深意重,赵云的武艺高强……每个人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刘皇叔三顾茅庐》,为了请出贤才诸葛亮,刘备不怕路途遥远,不怕日晒雨淋,三次到诸葛亮的住地请他出山相助,他的'真诚终于感动了诸葛亮。这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真诚,懂得了什么叫求贤若渴,更懂得了只要是金子就总会发光的道理。
《三国演义》的语言也很精彩。如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是三步一计,诸葛亮是一步三计”“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盘”“草船借箭——多多益善”、“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等等,经常被大家使用。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生常谈”、“三顾茅庐”、“如鱼得水”等等,更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借鉴。
我喜欢历史,更喜欢精彩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三国演义》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小说,书中主要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一统天下的故事。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吸引我,是因为书本中那扣人心弦的文字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性格不一的人物形象。如奸诈多疑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沉着冷静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不仅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还把一场场战争描写得那么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我们不仅为胜利的国家感到欢乐,也为战死沙场的战士感到惋惜。书中的故事情节也格外精彩。如“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等。
如果说草船借箭是最令我震撼的情节,那么赵子龙单骑救主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赵云一人竟能冲锋陷阵,在敌军的攻击下成功救人于危难之中,并成功脱身。我心想:没想到居然有人这么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救人!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远。同学们个个都兴奋得摩拳擦掌。只有我还是有点儿胆怯:要不别跳了吧。反正我也跳不过,搞不好还会受伤。但是我看到同学们都毫无压力地一跃而过,我的心顿时燃烧起来:我不能输给他们!可轮到我时,我依旧有点儿手足无措,同学们齐刷刷地望着我,我更紧张了。忽然,身后传来小明的加油声:“小耿,加油!你可以的!”我顿时信心倍增,奋力一跃……“噗”的一声,我摔在了沙坑里。同学们捧腹大笑,可我并没有生气,因为我跨过了内心的坎,终于成功挑战了自己。从那以后,我渐渐地变得勇敢起来。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赵云的“胆”,也不能像关羽一样,大意失荆州。记得四年级时有一次数学单元考试,因为觉得试题太简单没仔细检查而考砸了。事后告诫自己:绝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从那以后,每次考试我都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反复验算。果然态度决定一切,现在数学考试我总保持在98至100分之间。“大意失荆州”已经不再重演。
做人一定要勇敢,但是在勇敢的同时,也要谨慎,不能粗心大意,必须做到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这段时间,我看的书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赵云、吕布、孙权、周瑜……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本书中的开篇——“桃园三结义”。刘备是汉朝皇帝的后裔,汉室宗亲,志向非常远大,一心想要匡扶汉室!但苦无能人志士帮忙。一天,在街上走着,边走边叹气。忽然,前面走来了一个人,他叫张飞,靠卖猪肉生活。他问:“先生为什么叹气?”刘备说:“我是汉室宗亲,空有一颗匡扶汉室的心,可是囊中羞涩,办不了大事!”说着,他又叹了一口气。张飞说:“我有点钱,说不定可以帮你!”两个人笑了笑,就一起去酒馆喝酒去了。他们二人正喝得高兴,忽然来了一人,这人名叫关羽。见此人长得一副英雄模样,刘备和张飞赶紧走过去,三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而且想结为异性兄弟。于是三人来到张飞家的桃花园结拜成了生死兄弟!
我不太明白结拜成兄弟的意义。为了加深理解,爸爸给我看了电视剧版《三国演义》里的桃园三结义场景,其中有一个插曲《这一拜》令我很感动,“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这一拜,忠肝义胆,患难相随,誓不分开……”后面我看到了关羽抛却曹操的封侯拜相,“过五关斩六将”,只为了回到大哥刘备的身边;关羽败走麦城后,大哥刘备和三弟张飞举全国的兵力发誓要为关羽报仇的'场景,我才真正明白了结拜成兄弟的意义!
《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英雄故事,我都很喜欢,而且我好希望刘备的蜀国能赢得最后的胜利!不知道,有没有跟我有一样想法的小朋友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我印象最深的是孔明,因为他领蜀军打过很多胜仗。其中最让人称奇的就是空城计。马谡丢了街亭,诸葛亮听说司马懿领雄兵十五万向西城杀来,但是诸葛亮却泰然自若,在城上抚琴,司马懿不敢前进,撤退。
诸葛亮有着很高的.外交才能,刘备兵败时,是他说服了孙权: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洲赤收众江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愿将军量力饿而处之!同时指出在这紧要关头孙权"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孙权立刻反唇相讥:“苟如君言,刘豫洲何不事曹乎?”对孙权有意的讽刺,孔明采用激将法:“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洲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世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谈吐之间就说服了孙权联刘抗曹。
虽然诸葛亮很有才能,但是他也犯过两个错误:第一个是在赤壁之战后期,曹操连环船被火攻,大败。曹操逃亡华容道,孔明却派关羽去堵曹操.可是呢,关羽接受过曹操的恩惠,关羽念旧情,义放曹操。这对魏国灭蜀国创立了根。
第二个错误是司马懿来取街亭,诸葛亮让马谡出战,可是马谡只会生搬硬套,在街亭一战中失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寒假我品读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它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其中最为成功的人物有诸葛亮、张飞、关羽、刘备等人。而最让我佩服的要算诸葛亮和关羽。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谋,为刘备出谋划策。刘备有了他,定荆州,收两川,平南蛮开三国之功业。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经典战役!各种各样的战役,差不多都是百战百胜的。在空城计中他只用了400个小兵就把15万个敌人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最后跑逃。在赤壁之战中,利用风力,把曹操几十万大军都烤没了,在华容道,捉放曹操算准曹操要走的线路,一一派人埋伏,使曹操狼狈不堪。但使我最为胜服的是,诸葛亮真正的“智慧”在于他的神机妙算:在草船借箭中在有雾的情况下使十几条草船轻而易举地向曹操“借”借来了十万多支箭。总而言之,我认为诸葛亮的确是一代奇才,不愧称为“卧龙”,他的才智让我佩服。
关羽,长须飘飘、青衣青袍,手持青龙偃月刀犹如青龙飞舞。他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讲义气,在《三国演义》里记载,一次在和曹操打战时因为带着二嫂,又怕曹操的.人伤到二嫂,不得不投降于曹操。后来曹操赏赐了赤兔马给他。他得到赤兔马后赶紧带上二嫂去找刘备,在找刘备时突破了曹操设下的种种难关最终找到了刘备。所以有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这个故事。这不就是为了两个字“义气”吗?
通过品读《三国演义》,可以从中读到历史,学到优美词句,壮观的场景描写,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古代的军事知识,让我受益匪浅,同学们,你们也来品读《三国演义》的精彩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每当我读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时候,我内心都十分的敬仰诸葛亮,他真不愧是智与勇的化身。诸葛亮不仅聪明,而且知识渊博,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蜀国必不可少的人物之一。
《草船借箭》主要讲的是赤壁大战时期,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智,于是就叫他三天赶造10万支箭,明知是办不到的事,没想到诸葛亮一口答应了,后来诸葛亮,假装发起进攻,诸葛亮知道曹操疑心大,不会水上交兵,于是用草船骗到10万支箭。
读完之后,我内心十分敬佩诸葛亮,他神机妙算考虑到第三天的风可以让他顺利借箭。心胸狭窄的周瑜,看到足计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自己一招,便心怀妒忌,还想置诸葛亮于死地。周瑜不但有妒忌心,而且又十分狡猾阴险。诸葛亮揭露了周瑜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的本性。
我不由得想起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华爷爷能够说是知识渊博,名扬天下了。但是他在读小学的时候,学习也不好,算术常不及格。在这种情下,他没有灰心,更没有妒忌学习好的人。他自信名人是人,自己也是人,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能做到。
经过刻苦发奋,华爷爷最后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家。然而,华爷爷没有停止脚步,他发现了并推荐陈景润叔叔,去摘取数学的王冠。华爷爷这种刻苦发奋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以前,我每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我不是去分析原因,找与别人的差距,错在什么地方,而是灰心、失望,外加对优等生妒忌,回想起来,多惭愧。
妒忌这个东西,害人误己。我们必须要从小杜绝它,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2-02
三国演义读后感01-08
读后感三国演义03-28
三国演义读后感08-29
三国演义读后感08-29
三国演义读后感08-30
《三国演义》读后感09-06
三国演义读后感08-25
三国演义读后感08-26
三国演义读后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