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好孩子》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好孩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好孩子》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1.投影片。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21好孩子。
提问:什么样的孩是好孩子?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已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了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
2.边读边想,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提醒学生注意“拉”的声母是边音,“京”的韵弹母是后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
3.指名简要地回答问题。
(1).课文中谁是好孩子?
(2).为什么说他们是好孩子?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轻声自由读二——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奶奶看见小玲的衣服没有淋湿,为什么很奇怪?(奶奶认为小玲忘了带伞,一定要淋湿。但是小玲回来后,一摸她的衣服,发现小玲没有淋湿,所以奶奶觉得很奇怪。)
指导学生读奶奶的话,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真是个好孩子?(小梅看到小玲忘了伞,怕她淋湿了,主动送小玲回家。)
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朗读小玲说的话,用赞热扬的语气读奶奶说的话。
3.轻声自由读第五——七自然段。
提问:奶奶为什么说京京也是好孩子?(京京看见路远的同学没有带伞,就把伞借给他们,自已淋着回家,他能主动关心、帮助同学,所以奶奶说他也是好孩子。)
4.启发学生说说,怎么读好奶奶说的话。(奶奶看见京京全身淋湿了时说的话,要用奇怪、心疼的语气来读。她夸奖京京时说的话要用赞扫扬的语气来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先小组练读,再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提问:奶奶为什么说小梅和京京是好孩子?
二、表演课本剧
每小组先出五人,四人分别扮演奶奶、小梅、小玲和京京,一人说课文叙述部分。表演后评选优胜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三、认记字形,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学会的生字,指名读一读,说说是怎样的记字形的。
2.重点分析以下几个字。
外:左右结构,第3笔是点。熟字“处”是半包围结构,第3笔是捺。
她: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奶奶、小玲、小梅、妈妈、阿姨都是女的,用“她”;爷爷、爸爸、伯伯、叔叔都是男的用“他”。
京:跟熟字“就”的左边相同。
服:左边是月字旁。
怪:左边是竖心旁,右上边是“又”,右下边是“土”和“轻”的右边不同。
3.指导写课后练习第2题中的'字,先读生字。用笔描1个,临写1个,对照范字再写1个。
本课生字中有4个左右结构的字,“外”左短右长,“她”、“拉”、“服”、“怪”都是左窄右宽。
“奇”上面的“大”第三笔是点。
四、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拼读,指名在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在书上写。写后订正。
2.课后练习第4题。通过读例句,使学生体会到每组的两句话主要意思相同,但第二句比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更具体。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诃语,认保佑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相帮互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奶奶和小玲、京京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学的道理;进行字词数学。
难点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间音,有些形近或音同形近的字容易混淆。
《好孩子》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家人与自己相互间的亲密关系。
2、培养幼儿在生活中的动手能力学会帮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使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孝敬老人和爱护家人。学会勇于承担,有责任心。
二:活动准备:
音乐道具(杯子,板凳)头饰四个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调动幼儿的活动情绪使其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所理解,有较深刻的记忆,并能引导幼儿将活动中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
难点:
准确引导幼儿做一个生活中有孝心,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四:活动过程
1、用简单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小朋友帮爷爷奶奶做了什么事?他为什么要帮爷爷奶奶做事?爸爸妈妈怎么夸奖他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整理、加工成歌词朗诵给大家听。
2、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吐字要清楚,让幼儿听清歌词。
(2)幼儿跟随教师按节奏念歌词。
(3)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学唱。
3、引导幼儿为歌词创编动作。
教师鼓励幼儿根据歌词自己想动作,并能边唱边做出来。幼儿做动作时,教师不做,以免幼儿模仿,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
4、学习与他人合作进行歌表演。
(1)教师和个别幼儿分角色表演。教师扮“爷爷”“奶奶”,在唱前两段歌词中的第一句时,也可让其他幼儿帮忙唱。另请一名幼儿扮演“小朋友”,唱两段中的第二句,边唱边做动作,第三段仍由“小朋友”唱,或全班幼儿齐唱。
(2)教师和全班幼儿表演,表演方法与上相同。
(3)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让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教师适当给予帮助。
(4)按小组分角色表演。每组五人,分别扮演歌曲中的五个角色。幼儿扮演时,教师轮流到各组参与活动,和某一幼儿共同扮演一个角色,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
(5)将头饰分别给四个小朋友带上,让他们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6)儿歌练习,老师带着一起朗读儿歌,再分组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记得最快。
5、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辛苦啦,我们休息一下吧。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回到家也像今天在幼儿园的表现一样,做一个孝敬老人,有礼貌,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的好孩子。”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内容是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通过情景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自身去体验和感受,加强幼儿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活动的目标。活动时间合理,老师的语言表述应精简要加强幼儿将活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个好孩子。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主动,只是语言表达没有热情。
《好孩子》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因幼儿小,多数家长过分的宠爱孩子,使孩子们过分的依赖父母,像穿袜子,扣扣子,吃饭这样的小事也得父母代办,为了激发自己做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动作,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不懒惰,不依赖。
2、学习词:自己;儿歌::我是好孩子,自己搬椅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拿杯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扣扣子;我是好孩子,自己穿衣服。同时引导小朋友们学说“我是好孩子,自己……”
3、学会自己扣扣子,穿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们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能依赖别人并会说“我是好孩子,自己……”
难点:学会自己扣扣子和穿鞋
活动准备
地点:休息室(小床、椅子、桌子、杯子、小屏风)
人物:小不点,(请大班小朋友扮演)
道具:录音机(放起床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场景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午睡室)
有什么?
看谁来了?(小不点来了),
小不点在干什么?(解钮扣),
谁给小不点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脱衣服,脱鞋子。
问:“衣服脱下怎样放?鞋子脱下怎么放?”
起床时提问: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小不点自己穿衣、穿鞋。)
老师小结:自己的事自己做,小不点真能干。
2、老师问小不点;“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小不点回答: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老师问:你们认为小不点是个好孩子吗?(是好孩子)
3、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好孩子,自己搬椅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拿杯子;我是好孩子,自己扣扣子;我是好孩子,自己穿衣服。
4、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扣钮扣,一遍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小不点指示帮助。
5、送小不点哥哥回班,(练习运用礼貌用语)。
6、午睡: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
《好孩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掌握“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等词语,认识“紧、忘、奇、怪、疼、擦”6个字。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要互相帮助,做一个关心别人的。
4、通过了解小梅和京京的做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做个行为美的。
学法引导:
1、教师通过谈话法启发学生认真读课文,参与课堂讨论,及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练习书写。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还要通过读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2、学习“服、带”等字,能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愿意做个吗?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算一个呢?
(引出课题《xxx》)。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他们好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回答“谁是”。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读后评论。
4、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出现几幅图?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讲了哪两个孩子?
(三)理解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说说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一段。
2、导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现在我们看看奶奶的担心对不对?)
(1)轻声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2)议答:
①第一个回到家的是谁?她敲门的声音怎样,这是拟声词。
②奶奶看见小玲衣服淋湿了,为什么很奇怪?理解“奇怪”。(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小玲忘了带雨伞,奶奶以为她一定要淋湿了,但小玲衣服一点都没湿,所以她很奇怪。)
③奶奶说谁是?奶奶是怎样称赞小梅的?
④为什么说小梅是个?
(3)指导朗读奶奶和小玲说的话。
3、自学第五至七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几段讲谁是,为什么?
(2)汇报自学情况。
(这几段讲京京也是个。因为京京虽然自己湿透了,但他把雨伞借给了路远的同学,京京主动关心别人,因此说他也是个。)
(3)指导朗读奶奶和京京说的话。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两个孩子在雨天帮助同学的故事。赞扬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
(六)扩展练习。
在生活中你是吗?你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词。
着急、进来、衣服、头发、雨水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读课后生字,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2、班内交流。
3、重点指导。
服:右边笔顺是:
她:与“他”区别字形和字义。
4、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
生字中,“外”“她”“拉”“跳”“服”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宽窄不一样,要用田字格认真写好这些字。
衣:点居中,不与横画相连。第三笔撇自横的中点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自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写在横收笔的下方,最后一笔捺与左撇相背对称。
(三)朗读指导
本课的人物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奶奶问小玲和京京的'话,虽然都是疑问句,但感情色彩不一样,她问小玲时是疑惑不解;问京京时除了奇怪以外,更多的是心疼。小玲和京京回答时说的话,语气也不一样。小玲忘了带伞,身上一点儿也没湿,说话时非常高兴。全身湿透的京京回答时,心里很坦然。奶奶夸奖小梅和京京的话,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布置作业
1、连一连。
2、看拼音写词语。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按要求回答。
(1)“她真是个!”
“她”指的是:
(2)“你也是个!”
“你”指的是:
4、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5、看看图画,你能根据图章说说小红对奶奶说了些什么话吗?
《好孩子》教案 篇5
活动名称:
做个大楼里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争做居住楼里的好孩子,感受与邻居和睦相处,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懂得别人的事情帮着做,体验互相关心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请家长帮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请幼儿了解同住大楼里的人的姓名、职业等等。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住的大楼或小区,引起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吗?地址是哪里呢?大楼里住了哪些邻居呢?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教师请幼儿分组讨论互相讲讲自己的邻居。
3、教师为幼儿讲《你帮我,我帮你》的故事,引导幼儿懂的一些交往的礼仪。
(1)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高、长得大,它得到了谁的`帮助?小草它是怎么想的?我们应该学习它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讲讲邻居互相帮助的事情:你得到别人的帮助吗?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帮助自己时你心里感觉怎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大楼里的好孩子呢?我们还可以怎样自己的邻居?
4、教师,结束活动
教师:在居住楼里,遇到大人,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他们,当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和小伙伴要友好相处,互相关心。
《好孩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内容,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
感受“子”字儿个富有韵律的特点,学平、翘舌音。
活动难点
学平、翘舌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磁带、录音机、字卡等等
活动过程
一、使用幼儿用书
幼儿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进行描述。
二、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边提问边理解。
2、教师配上快板念儿歌。
3、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重点练平、翘舌音。
三、教师续编儿歌
激发幼儿争做好孩子的积极性。
说说自己做过那些积极有益的事情,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内容巧妙的续编“子”字儿歌。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歌,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着重将韵脚的自发音加重,让幼儿自己发现了儿歌的特点。两遍欣赏后,不少幼儿都发现了押韵的特点,而且对“子”字的韵脚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有了韵律,幼儿学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兴趣也很足。教师在以后的几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儿这首儿歌时有节奏的,加入快板后,节奏感更强,幼儿的兴趣更强了,也让幼儿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儿歌,气氛很活跃,学习效果也很理想。
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幼儿对“子”的韵脚感兴趣,念起来也很有劲,其他的句子学习就不如这个了,导致在朗诵的`时候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安排学习过程中除了重点学习外,对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视,也要考虑到教学的方式方法
《好孩子》教案 篇7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想认识他们吗?(出示图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学生回答)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你们真是个好孩子,我要向你们学习),你们做过这些事吗?那你们也是好孩子。板书(好孩子)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呢?
想读读好孩子的故事吗?
你想怎么读?好,现在就请同学边读边完成自己做的事。学生读课文,画生字,标自然段,想问题)
二、1有几个自然段?(7)
2读生字,(要想课文读得好-------生字宝宝离不了)美丽的眼睛-------向前看!
3指名分段读课文。
4刚才你们想知道的问题,你们读懂了吗?真了不起,读了一遍课文,就知道了这么多,你们一定是用心读了。可是老师还想让你们更用心的来读,用你的体会,读出感情来,行吗?做到做不到------一看就知道!
三、理解课文
1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这次又能听懂些什么?奶奶为什么这样着急呢?他的感情用的好吗?(好)你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他是个会听讲的好孩子,我们都来向他们学习,一起来读这一段。
2奶奶还在担心着,你看谁回来了?(出示图片)谁回来了?小玲有没有被雨淋湿呢?你看奶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想想,奶奶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谁来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奶奶奇怪的语气。是啊倒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听听小玲的回答吧!谁来读?奶奶听了以后是怎么说的呢?她是个好孩子,是指谁?为什么说小梅是个好孩子,奶奶是在夸小梅啊,那怎么来读奶奶赞扬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梅,齐读__
3小玲没有伞也能安全回家,那京京有伞当然就没事啦!我们来接着往下读。这么多同学想读,那就站起来一起读吧!(出示图片)看看京京现在是什么样子?要是你被雨淋成这样,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怎么样,怎么说呢?京京的奶奶是怎么说的?(他把伞借给路远的朋友了)自已有伞不用,瞧把他淋成这样!真傻!他是怎么想的呢?要是你,你能吗?都是和我们一样大的两个小朋友,小京京他宁可自己被雨淋,把伞让给了同样需要雨伞的人。小梅为了不让同学淋雨生病,主动护送同学回家,也许不只送小玲一个,也许会把每个没带伞的同学,风雨中的小梅这时可能身上早已被雨打湿了。此时,你最想对他们说的是什么?你们真是-------(好孩子)
四、同学们你们说说除了你京京和小梅这样帮助人,关心人是好孩子吗?
还有怎么做,也是好孩子呢?比如上课时,和爸爸去公园,中午吃完饭,和同学们发生争吵时,是啊,好孩子,就在我们身边,快快城夸夸我们班里的好孩子。其实好孩子就是你,好孩子就是我,只要我们都有一份爱心,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我们都是好孩子!
《好孩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爱
老敬老的情感和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
使学生能见到老人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学生对家中老人的生日、喜好、习惯等进行了解。
搜集生活中人们关心、尊敬老人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议一议
1、教师讲故事《会生娃娃的热水袋》
2、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些人物,为什么?
二、比一比,赛一赛
宣布比赛规则:分四组进行抢答,答题要诚实,答出一题给小组加一颗红星。
出示“爱心小测试题”
爷爷的生日是( )年( )月( )日
奶奶的生日是( )年( )月( )日
外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 )。
外婆最喜欢吃( )。
奶奶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 )。
爷爷(或奶奶、外公、外婆)心中最大的烦恼是( )。
能使爷爷(或奶奶、外公、外婆)快乐的事是( )。
对获奖小组进行表彰或总结
三、学一学,议一议:
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谁是怎样关心老人的?
在家里----- 在公共汽车上---------- 在路上------
2、全班交流
3、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你自己的观察,老人们有哪些困难?老人们有哪些心愿?我们该怎样去帮助他们呢?
四、唱儿歌,做动作
五、拟订爱心行动计划
六、总结:太好了,从今天起,咱们的“爱心加油站”就要为大家评比、助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队在“关心老人”这方面做的最好、最棒!
【《好孩子》教案】相关文章:
《好孩子》教案05-25
《好孩子》教案优秀07-31
《好孩子》优秀教案12-26
《好孩子》优秀教案03-01
好孩子教学教案04-01
好孩子不任性教案03-05
《好孩子》教案 15篇02-21
《好孩子要诚实》教案03-30
《好孩子》教案15篇02-27
在家也该是个好孩子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