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大班健康惊蛰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健康惊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健康惊蛰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18个生字。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小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为学习课文做下铺垫。
有的小动物一到冬天就躲进洞穴里冬眠,哪位小朋友知道都有哪些小动物要冬眠?(小青蛙、蛇、熊……)它们什么时候从洞里钻出来活动?(春天)冬眠的小动物从洞里出来活动就在惊蛰这个节气里。惊蛰到了,天气暖和了,小动物们都有那些变化呢?
2、揭示课题:《惊蛰》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最后标出自然段。
2、交流学习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2)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认读词语、生字。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读充分,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言。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做小老师,听读课文,及时正音。(学生扮演“小老师”,他们的角色具有了双重性,调动了学生认真读书、认真倾听的积极性)。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老师提出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感悟。即: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中写这种小动物的语句。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力交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3、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动物们心情、动作的词句进行品味、朗读。
例: 生:我喜欢小刺猬,惊蛰到了,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了,小刺猬醒的最晚,还没睡够,懒洋洋的,非常可爱。
师:你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吗?让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小刺猬的可爱,好吗?读后再引导学生评议、练读。
(通过指导朗读,注意了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而读,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
(2)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大胆想像。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没有写小蜈蚣的活动,假如你是小蜈蚣,惊蛰到了,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
4、角色表演,加深体验。
(1)有的同学喜欢小刺猬,有的.同学喜欢小金蛇,你们能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活动表演出来吗?同学们可以自由结组,分角色练习表演。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让他们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自由结组表演,使孩子们置身于课文中春天到来时的明媚的氛围中,真正感受小动物的欢快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
(2)小组上前表演后,引导学生评价。
四、指导认读《二十四节气歌》。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个节气,这个节气的气候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认读并指导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五、总结。
“一年之际在于春。”惊蛰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人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播种,也开始了丰收的期望,我真心地希望小朋友们在这大好春光里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每个人都健康地成长。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二、学写生字。
本课有6个生字:出、们、快、青、地、团
1、你能记住哪个生字,把方法告诉给大家。
2、反复读字,口头组词。
3、学生试着书写生字。
三、拓展阅读。
阅读小诗《唱春天》。
百灵鸟亮开嗓子,
唱出新调;
鱼儿顶开薄冰,
吐出泡泡;
种子拱出地面,
长出嫩芽;
桃树孕育花蕾,
冒出苞苞;
我们结伴春游,
唱唱跳跳。
大班健康惊蛰教案 2
活动目标
乐于发现惊蛰节气万物复苏的变化。
知道惊蛰时万物复苏。
能模仿“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固定句式描述惊蛰时事物变化的现象。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部分动物在冬天会冬眠。
课件准备:
“惊蛰节气”图片;“雷声”音效;“黄鹂啼叫”音效;“万物复苏”音频及组图;“春雷还叫醒了它们”组图。
纸面教具:
《复苏的动植物》。
材料准备:
小鼓、登记物料。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惊蛰节气”并播放音效“雷声”,激发幼儿兴趣。
——图片中是哪个季节?
——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小结:这是春天的第一声雷,它会在惊蛰时响起。这个雷声很厉害,它能叫醒很多植物和动物。
播放句式音频、音效及组图“万物复苏”,引导幼儿了解惊蛰时节万物复苏的节气特点。
——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会有什么发现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播放句式音频及图片“万物复苏-桃花”,引导幼儿了解桃花会在惊蛰时节开放。
1)出示图片“万物复苏-桃花”,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画面上有什么?(桃花)
——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开了)
小结:惊蛰到了,桃花开了。
2)播放句式音频,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固定句式。
——春雷叫醒了桃花,我们听听奇奇会怎么说。
2.播放音效、句式音频及图片“万物复苏-黄鹂”,引导幼儿了解黄鹂在惊蛰时节苏醒啼叫。
1)播放音效“黄鹂啼叫”,启发幼儿猜想画面。
——这是谁的叫声?
2)播放句式音频及图片“万物复苏-黄鹂”,引导幼儿熟悉固定句式。
——它在做什么呢?(黄鹂鸟在快乐地啼叫)
——黄鹂鸟在惊蛰啼叫了,这里可以怎么说?
3.播放句式音频及图片“万物复苏-老鹰”,引导幼儿了解老鹰在惊蛰时节苏醒觅食。
1)出示图片“万物复苏-老鹰”,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谁出现了?
——它又在做什么?
小结:老鹰从冬眠中醒来了,它的肚子太饿了,着急地飞出去找吃的.了。
2)播放句式音频,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固定句式。
——老鹰在惊蛰的时候飞走了。
——请你来教一教奇奇和妙妙,这里用前面的句式可以怎么说?
出示组图“春雷还叫醒了它们”,鼓励幼儿根据画面,用固定句式完整表述。
——惊蛰时,还有什么被春雷叫醒了?
——你会怎么说?
——我们和奇奇和妙妙一起试着用“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句式来说说吧。
组织幼儿参与游戏“说惊蛰、比一比”,引导幼儿巩固固定句式。
——奇奇和妙妙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说惊蛰、比一比”的小游戏。
1.教师准备好登记物料,如在白板上贴小红花、在篮筐里扔小球等。
2.将幼儿分成2组,两组进行游戏竞赛。
3.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1)教师敲鼓,用鼓点模拟雷声,敲鼓的同时,随机举起一张纸面教具《复苏的动植物》。
——雷声响了,叫醒了谁呢?
2)幼儿听到鼓声,起立抢答,用“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句式表达纸教中的画面。
3)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抢答得多。若起立的幼儿表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幼儿抢答。
——请小朋友以最快的速度站起来用“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句式告诉老师答案吧。
温馨提示
游戏注意事项:
注意个别差异,及时表扬积极参与游戏的幼儿,多鼓励不愿意开口的幼儿积极抢答。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阅读区,投放绘本故事《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惊蛰》,引导幼儿了解惊蛰节气的更多特点。
2.在语言区,投放纸面教具《复苏的动植物》,引导幼儿“轰隆轰隆,惊蛰来了,春雷响了,xxx了”的巩固句式。
家园共育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聆听宝宝巴士故事《03惊蛰节气:集合!虫虫特工队》,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节气传统文化。
2.惊蛰前后,家长可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
大班健康惊蛰教案 3
目标
(一)帮助孩子了解惊蛰气象、物候等特点;
(二)带领孩子认识惊蛰民间传统;
(三)帮助孩子了解打雷原理,克服对雷电的恐惧;
(四)带领孩子动手播种,锻炼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内容
(一)惊蛰气候
每年公历3月5—6日,大自然就有了新的活力。一声声惊雷唤醒了沉睡在地下的小虫,也告诉着我们:惊蛰来了。惊蛰时节,气温不断在气象上的入春达标线上“试探”,春天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农耕开始了!
惊蛰的春雷可不是到处都有,只有在我国南方才会在惊蛰这段时间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二)惊蛰物候
和其它节气一样,惊蛰也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桃花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一夜之间开放。
第二阶段,黄鹂开始唱歌,黄鹂就是自然界的歌唱家,它们声音清脆,鸣叫声动人,就像唱歌一样。
第三阶段,老鹰变成了布谷鸟。肯定有小朋友疑惑了,老鹰怎么会变成布谷鸟呢?有种说法是这段时间布谷鸟为了督促农民们及时耕种,就纷纷出来了,刚好老鹰在这段时间在休息,就给了人们老鹰变成了布谷鸟的错觉。
(三)打雷原理
刚才老师说了,惊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打雷。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怕不怕打雷?是不是有的小朋友一点也不喜欢打雷?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为什么天空会有闪电,会有很大的雷声。
古人认为打雷是天上的雷神在击鼓,那么打雷到底有什么原理呢?这是因为天上的云有正负两极,就像是两个力气很大的摔跤手。两种云遇到了,就会因为身上的不同电极而发出闪电,我们可以理解成他们在天上联系摔跤呢。练习摔跤的时候,它们也很热,就会放出很大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强烈的震动,这种震动就会发出雷声。
所以遇到打雷不要害怕,这只是两朵云在天上锻炼身体呢。我们见到的闪电可能是天空公公给他们的闪闪发光的奖牌。另外,记得打雷的时候不要躲在树下哦!它们大家的威力可大了,在树下的话,可能会因为它们打架的巨大威力而受伤。
(四)惊蛰传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惊蛰有什么传统活动吧!
我们先来说说“吃”这方面。到了惊蛰,不像雨水时节,这时气温会较为干燥,很容易就会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一直都有在惊蛰这天吃梨的风俗习惯。小朋友们记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当然也别忘了在这段时间给爸爸妈妈洗个梨吃哦!
说完了“吃”,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和之前春神句芒长得很像的一个神仙。大家还记不记得句芒神长什么样子呀?它有着人的面貌和鸟的身体。而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雷神则是长着鸟的嘴、人的身体和一双翅膀的神仙。他一手拿着锤子,一手击打着周围的天空,发出了轰隆隆的雷声。惊蛰这一天,古人觉得之所以打雷,是因为有雷神在天上击鼓,人间的百姓也模仿着雷神,利用这个时机蒙鼓皮,也就是给鼓加上鼓面,制成一只只皮鼓,敲打时发出响亮的声音。
认识了雷神,我们再来看看古人眼中的怪兽:白虎。在广东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说白虎是口舌之神,就是经常会在人们背后说人们坏话,开口伤人,惹人生气。人们在惊蛰这一天祭拜白虎是希望能够通过祭品安抚它,让它不再“出口伤人”,让自己在未来的一年免遭他人的谩骂与诋毁。
(五)惊蛰活动
最后,我们来看看惊蛰的活动。看看随着天气变得暖和,我们可以做什么?
老师想开一场种子分享会。小朋友们知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桃子、西瓜、玉米……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大多数的植物生长都离不开种子。那么我们平时吃的水果蔬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大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搜一搜各种常见的种子,在现实中找找这些种子,并和家人和朋友们分享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的种子。我们一起做一做种子的代言人。
通过种子分享会,我们是不是认识了很多不同的种子,它们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硬,有的软。大家有没有发现有些种子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发出声音。大家能不能说说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用大米做一只小沙锤。我们先准备一个小一点的空瓶子,将它擦干,之后我们可以把大米装进去,装小半瓶就可以啦。之后我们用手按住瓶子,摇晃它,看看声音是否清晰。如果不清晰,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种子的数量,找到声音最响亮、好听的时候,用胶带封住口或盖上盖子。我们也可以换一些其他的种子,看看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声音。
我们用种子做了这么多事,我们还记得种子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吗?就是发芽长大,结出果实。惊蛰刚好是播种的好时节,我们可以开辟一个植物角,为房间增加一份春意。从种子到嫩芽,再一片片地长出叶子,植物其实也是有生命的,它不会说话、生长缓慢,但是它会用它的生长情况告诉你它生活得开不开心。我们种的植物可以陪伴我们很久很久。大家种种子的时候还可以准备一份种子生长情况记录表,记录下你每天对种子做的事和种子的生长情况。
【大班健康惊蛰教案】相关文章:
惊蛰大班教案03-18
惊蛰大班优秀教案03-15
健康大班教案02-19
大班健康教案11-16
大班健康教案教案03-07
大班健康教案:胖和瘦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健康日大班健康教案11-22
小班惊蛰教案03-16
惊蛰小班教案03-16
大班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