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时间:2024-10-11 22:30: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通用11篇)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联系生活,了解沙发或椅子靠垫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靠垫的形状、图案、色彩及材料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

  课型:

  设计应用

  能力目标:学会设计多姿多彩的靠垫,美化生活环境。课时:

  1课时

  德育目标:通过交流对话和设计活动,设计应用的掌握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善于联想、乐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交流对话,欣赏联想,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挂图、靠垫实物、美术课本、彩色粉笔、剪刀、彩纸。

  板书设计多姿多彩的靠垫

  多姿:外形、:几何形○◇△☆卡通、……

  {图案:自然形、字母、人物、动物等(民族特色)

  多彩:色彩、:深浅、冷暖、对比统一(鲜艳、素雅)

  材料:棉布、爱德来斯稠、绒布……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师生问好,稳定情绪收集与本课相关物品

  新课导入展示教具:老师带来几件从老师办公室拿来的东西,它们是什么?作什么用的?它们有什么不同?从外形、图案、色彩和材料上分析靠垫不同设计风格给人带来不同美感。学生观察、交流、了解这几件靠垫的不同之处。

  讨论交流谈一谈: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靠垫?(教师板书归纳学生交流结果)讨论1:靠垫有哪些不同形状、材料、色彩?引发深层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物品或者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谈话交流。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我们男女生比赛一场:设计不同外形的靠垫。看谁设计的造型最多!

  探究活动二:

  1、(示范演示用剪贴法设计的靠垫图案。)

  2、展示“一家四口”靠垫设计图。对比:分别是什么设计风格的?有何不同?靠垫外形设计,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考虑什么因素?

  要求:美观、新颖、富有创造性和生活情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学生设计漂亮又舒适的靠垫,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靠垫设计图纸或剪贴画稿,材料工具不限。

  展示评价:展示并评价自己的设计草图和设计意图,同学互评,教师点评。比一比:谁的设计最美观、谁的材料最别致,谁的设想最有生活情趣?自我展示评价设计图纸和设计意图。

  课堂

  延伸小结: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中获得了什么?谈一谈。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评价交流了靠垫的作用、美化生活的因素、设计了多姿多彩的靠垫,想一想,准备把这个靠垫送给谁?教学延伸

  人类对生活的热爱生生不息,对美化生活的艺术的追求也会久久不止。

  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布置作业:“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罗丹的名言。我要改为“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缺少美而是缺少创造美的心灵和双手。”要求课下或回家与父母一起将设计图纸制作成真正实用美观、时尚靓丽的靠垫。第二课时进行美术作品制作展示。

  课后随笔:本课在xx年11月22日中学部集体深入托格拉克乡十三中送课下乡活动中在四年级2班随堂讲授的一节美术课。因为是临时根据进度决定的教学内容,因此连教具——椅子靠垫也是临时在办公室找到的,和学生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亲切的语言,新奇别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给调动起来了。

  首先通过展示教具靠垫引课,让学生欣赏分析靠垫的外形、图案、质地是设计靠垫最基本的因素,明白运用民族特色的图案和质料就会表现出民族特色的'靠垫。然后进行第一个活动:学生分组比赛靠垫外形和图案的设计,启发学生尽量设计出独特、别致、与众不同的设计,并且融入自己的设计意图。

  第二个环节是启发联想和创新。首先展示收集到的饭作“一家四口”,让学生理解靠垫设计的“人文化、生活化”、“民族特色化”、“以人为本”,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联想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第二个活动:根据自己家里的家具设计合适的、美观、设计独特的靠垫。

  第四个环节展示评价:自评、互评、点评。让学生说出这个靠垫的美术设计理念,给谁设计的、再为赠送者爸爸妈妈、老师或爷爷奶奶等说些什么,延伸课题。欣赏评价地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第五个环节:激励学生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选择喜欢、合适的材料做出靠垫,用之于生活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四年美术第七册第12课——《多姿多彩的靠垫》。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美术是为了最终美化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同时兼顾了学生个性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靠垫的用途与文化,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

  法,能用自己喜爱的纹样和原则设计、制作美观实

  用的,富有个性的靠垫。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欣赏与制作中激发起美化生活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轴对称、中心对称的设计。

  难点:靠垫的设计。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首先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一张图片,这是什么?(靠垫)

  出示课题《多姿多彩的靠垫》

  (二)、总结靠垫的特点

  想一想、生活中的靠垫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

  1、形状:

  几何形体(如:圆形、方形、星形、心形等)

  动植物的轮廓形状(如:熊爪、蝴蝶、花朵、树藤等)

  2、色彩:

  鲜艳、丰富、对比强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装饰内容:

  图案、纹样的内容新颖,丰富(如:动物、植物、几何形体等)

  (三)纹样的设计原则:

  提问:靠垫上的`图案纹样都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被设计出来的呢?

  (轴对称、中心对称)

  (四)设计、制作方法步鄹:

  我们如何设计一款漂亮、新颖且颜色鲜艳的靠垫呢?

  1、确定基本纹样

  2、确定设计原则

  3、绘制图形,填色。

  (五)、学生实践

  以动物或植物为题材,运用对称原则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一款美观的靠垫。

  要求:画面干净细致,色彩丰富,图案纹样饱满

  (六)、展示作品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并加以评价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感受动词:抱、躺、靠、坐。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靠垫若干;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靠垫,激发游戏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指靠垫)地毯上有什么?

  2、这叫靠垫,你们想不想有一个这样的靠垫,我们脱掉鞋子,到地毯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靠垫坐下来吧!

  3、我们把靠垫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有什么感觉?(软软的、很舒服的)

  4、靠垫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二、游戏:

  1、靠垫不但可以抱、靠、躺,还可以玩,你们想玩吗?

  2、“走小路”:(把靠垫一个接一个纵向摆成小路)这条小路高高低低的',谁会勇敢地走过去?

  先由个别幼儿尝试走小路,接着集体鱼贯练习。

  3、“堆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堆成小山,鼓励幼儿勇敢地爬过去玩。

  4、“推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小山”推倒。

  三、结束:

  今天,我们和靠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开心吗?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让他们也开心开心,好吗?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二、活动准备

  1.人手1份皮球,体操圈;

  2.指偶1个。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小鸭拍皮球"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拍皮球的游戏,好吗?你们做皮球,我来拍。"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

  (1).幼儿独自玩皮球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要送礼物给你们了,这是什么呀?"师:"你们会玩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谁来说一下。"(幼儿练习)

  师:"还可以怎么玩呢?谁来说?"幼儿练习抛接球,夹球走,接球。

  (2).两个人合作玩球师:"刚才我们是自己在玩皮球,现在我们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玩,好吗?"师:"请你们先试一试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玩?"幼儿练习滚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师:"我们变成小火车吧!"

  (3).借助器械玩皮球师:玩的有点累了,我们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皮球)师:谁来试一试,体操圈和皮球可以怎么玩游戏呢?1名幼儿示范,其余幼儿练习。

  3.结束活动"开火车"

  游戏反思

  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花样繁多、流布广泛,表征着“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意义。民间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孩子的朝气蓬勃、活泼可爱。我园地处江苏省苏州市蠡口街道。蠡口家具城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场。我园很多幼儿的家长都从事家具生产与销售行业,与之相配套的布艺靠垫孩子们也司空见惯。布老虎靠垫上面造型稚拙可爱、色彩对比强烈的布老虎形象,容易引发大班幼儿的欣赏兴趣。我尝试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色彩鲜艳、形象夸张、图案对称等艺术特色,理解其中的吉祥寓意,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欣赏、对比欣赏、多角度欣赏等形式,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2.感受、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难点:能清楚、大胆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关于“布老虎”系列(如布老虎玩具、布老虎衣服、布老虎鞋帽等)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2.PPT教学课件、PPT背景音乐《琵琶语》。

  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 装饰纹样中的色彩美

  (1)自主欣赏:感受布老虎的夸张造型与丰富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非常特别的小靠垫,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你喜欢这几个小靠垫吗?为什么?

  (2)交流与分享:自主欣赏后的审美感知和理解

  师:谁来说一说,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甲

  幼1:这几个小靠垫是用布头做的,上面有一只小老虎。

  幼2:小老虎的头好大呀,真可爱,真好玩。

  幼3:这几只小老虎很特别:老虎的头在下面,屁股和脚在上面,超级可爱。

  师:你喜欢这几个“布老虎靠垫”吗?为什么?

  幼1:花花绿绿的,颜色很好看,我很喜欢。

  幼2:喜欢这几只小老虎,老虎头很大,牙齿都露出来了,样子很酷。

  幼3:小老虎的头在下面,脚在上面,很滑稽,很可爱。

  师:这几只花花绿绿的“布老虎”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1: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我觉得很热闹,很喜庆。

  幼2:看了这几只小老虎,我心里感觉很高兴,非常快乐。

  幼3:我觉得喜气洋洋的,好像快要过年了一样。

  2.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对称美

  (1)重点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

  a.重点欣赏照片①。

  师:你喜欢这只“布老虎”身上的哪一种花纹?请你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这只“布老虎”身上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布老虎”五官花纹特点:各种彩色线条,有直线、虚线、斜线、折线;鼻子上的花朵纹样是桃花;布老虎五官排列、花纹排列呈“左右对称”的装饰布局。

  引导幼儿关注“布老虎”四肢的花纹特点:靠垫四角花纹是扇形图案、小草纹样,这四个角也是布老虎的四肢;布老虎的上肢、下肢也是按“左右对称”的规律装饰的。

  b.简略欣赏照片②、照片③、照片④。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第2只、第3只、第4只布老虎,它们身上的装饰花纹都有什么特点?

  幼1:后面的小老虎也是左右对称的,眼睛对称、耳朵对称、牙齿也是对称的。

  师:“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幼1:是的,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

  幼2:小老虎眼睛、眉毛上面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鼻子上面的花纹也是对称的。

  幼3:小老虎身体上所有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颜色一样,大小也是一模一样的。

  师:是的,小老虎五官形状、花纹大小、花纹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是左右对称的。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4只布老虎。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4只布老虎的后背上,都有一个相同的装饰图案,这是什么图案呢?

  幼1:这个图案我认识,是一个字,是“福气”的“福”字。

  幼2:边上还有花朵呢,这些花朵也是左右对称的。

  师:谁知道布老虎后背上的这个“福”字,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3:我知道了,这只小老虎能带来福气,就是这个意思。

  幼4:小老虎是吉祥物,会保佑孩子们健康长大的。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聚焦、放大、拉幕、画笔勾勒等便捷操作功能,进行直观操作与形象演示,幼儿讲到哪里,教师电子笔就点到哪里,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左右对称”的纹样装饰规律。

  (2)对比欣赏:进一步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布局

  师:我还带来了另外2只布老虎靠垫,请你看一看,这2只布老虎靠垫和刚才我们看到的4只布老虎靠垫有什么不同?

  幼1:刚才的布老虎靠垫上面只有一只小老虎,这2只布老虎靠垫上面各有两只小老虎。

  幼2:刚才的小老虎的头是在下面的,这两只小老虎的头是在旁边(左右两边)的`,真有趣。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布老虎靠垫只有一个老虎头,叫“单头虎”。这只布老虎靠垫因为有两个老虎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头虎”。

  师:谁来说一说,“双头虎靠垫”是用什么方法来装饰的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翻照片查看器”功能,将第5只靠垫、第6只靠垫的照片进行90度、180度或360度旋转式“多角度对比”观察与欣赏。有助于幼儿充分感知、透彻理解民间装饰纹样中“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常用装饰方法。

  3.感受、理解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寓意美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小靠垫吗?这样的布老虎靠垫有什么用处呢?

  幼1:妈妈带我去家具城买家具的时候,我看见过的,是放在床上的。

  幼2:小老虎靠垫还可以放在沙发上面,当成沙发靠垫,客人们肯定会喜欢的。

  幼3:后面那两个长长的、有两个老虎头的靠垫,是小孩子用的小枕头。

  师:“布老虎靠垫”是专门给谁用的呢?

  幼1:是专门给小宝宝用的。

  幼2:是大人买给宝宝的,因为小老虎很可爱。

  幼3:我属小老虎,我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小枕头,我很喜欢这个小老虎枕头。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要买“布老虎靠垫”这样的礼物送给宝宝呢?

  幼1:小老虎很漂亮,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

  幼2:我也是属老虎的,小老虎很厉害的,其他小动物都不敢欺负它。

  幼3:小老虎很强壮,大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教师小结:布老虎靠垫又好看、又实用,这样的礼物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给孩子们这样的礼物,是希望孩子们也能像小老虎一样虎头虎脑、健康又活泼。“布老虎”就像是孩子们的一件小小吉祥物,寄托了大人们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健康、茁壮成长。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收集“布老虎”系列物品,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有关“布老虎”系列物品的来历及“布老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2.在美工区提供水彩笔和各类浅色沙发边角皮料制作而成的“皮靠垫”,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刚刚学到的“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民间装饰纹样的装饰技能与方法,鼓励并支持幼儿创作“皮老虎靠垫”,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靠垫感受背、抛、躺、爬、抱、堆等动作,锻炼大肌肉。

  2.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能大胆尝试,发展合作交往及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靠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音乐碟、播放机。

  3.字卡"靠垫"。

  活动过程:

  一、导人在音乐声中,幼儿进入场地走成一个圈。

  老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啊!我们来锻炼身体吧!点点头,动动肩,胳膊动动,手腕转转,屁股扭扭,小腿抬抬。

  引导幼儿爬一爬,发现靠垫后每人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出示字卡"靠垫",提问幼儿"你有几个靠垫")。

  二、活动

  1.老师:我们一起来玩靠垫喽。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模仿背、抛、躺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幼儿说一说在做什么)。老师问:你们还愿意怎样玩靠垫?

  2.让幼儿自由玩靠垫,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新玩法。如看见幼儿在推靠垫就问:你在推靠垫吗?启发这个幼儿告诉其他幼儿自己在推靠垫。

  三、游戏坐火车。

  引导幼儿将靠垫摆成长长的一排为火车,出示字卡"靠垫",提问:现在有多少个靠垫?然后请幼儿坐在自己的靠垫上面玩开火车游戏,最后提问幼儿:"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开火车)"?

  走小路。保护幼儿慢慢地踩在靠垫上走,在老师的保护下学习掌握平衡。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说:走小路要慢慢走,两只胳膊要伸开等。

  爬山洞。保护幼儿一个接一个慢慢爬过靠垫。引导幼儿说:我在爬山洞,山洞好长啊!

  堆小山。引导幼儿用靠垫堆成一个小山。问幼儿:你们在堆什么?你们堆的'小山高不高?小山怎样堆成的(下面靠垫多,上面的靠垫越来越少)?

  推小山。引导幼儿将小山推倒,并说出"我们的力量大"、"能把小山推倒了"等句子。

  推小车。引导幼儿推着一个靠垫往前走,拐弯走。提问幼儿要把汽车开到哪里去?

  结束:幼儿抱着靠垫当方向盘,开着汽车在音乐声中离开场地。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7

  一、问候时光

  活动目的:

  1、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2、学会说“我叫××”“老师好”。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靠垫

  师:宝宝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认识靠垫,学说靠垫

  师:靠垫宝宝今天见到你们可高兴了,它和你们打招呼呢:宝宝们好!宝宝们,你们应该怎么说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宝宝主动的与别人打招呼。

  二、快乐时光:《靠垫变变变》

  活动目的:

  1、喜欢与家长一起念儿歌。

  2、能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儿歌:《靠垫变变变》。

  师:宝宝们真棒,刚才都能大胆的和靠垫宝宝们打招呼了,现在靠垫宝宝也要和宝宝们一起玩个变变变的游戏。

  2、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靠垫做动作

  ——在活动中,家长协助幼儿某些动作,如将靠垫背在背上

  3、家长鼓励宝宝到前面来自己表演。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宝宝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宝宝感受念儿歌带来的`快乐。

  三、音乐时光:传靠垫

  活动目的:

  1、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

  2、能够用传递动作的快慢来表现音乐的快慢

  活动过程:

  1、宝宝试着围圈传递靠垫

  2、第一次听音乐传递靠垫,在快慢处教师做提醒,并请家长协助在传递中加快速度和放慢速度。

  3、幼儿第二次试着游戏,让宝宝自己听音乐来改变动作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家玩类似的游戏

  四、蒙氏生活教育活动:撕纸花

  活动目的:

  1、体验撕的乐趣

  2、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

  3、发展宝宝的小手肌肉。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进行示范。

  师:看,老师这有也有一个靠垫,可是没有花纹,现在老师这有许多的漂亮的花朵,让我们把这些飘亮的花朵给撕下来,呆会给靠垫粘上。

  ——教师示范撕的技巧

  2、宝宝自己取材料进行操作。

  3、家长指导和帮助,并及时鼓励宝宝。

  家庭延伸: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五、艺术时光:贴画:《美丽的靠垫》

  活动目的:

  1、体验贴画的乐趣。

  2、学习粘贴的技能

  活动过程:出示空白靠垫

  师:看,现在让我们把小花给靠垫给粘上,然后给它图上漂亮的颜色

  2、向宝宝演示粘贴和涂色的过程,提出要求。

  3、宝宝操作,家长指导。

  4、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供大家欣赏。

  家庭延伸:家长在家可以指导宝宝正确的姿势。

  六、健康时光:体能游戏:《走小路》

  活动目的:

  1、喜欢参加集体游戏。

  2、能大胆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靠垫围成1圈

  师:宝宝们,靠垫现在要来开火车了,快让我们把靠垫一个跟一个围成一个圆圈吧!

  ——幼儿操作

  2、幼儿挨个从靠垫上走过去

  师:乌,开火车了,宝宝们跟着老师的火车头走吧

  ——引导幼儿从靠垫上一个个踩过去

  3、引导幼儿从靠垫上跳过去

  师:现在让我们学小白兔从靠垫上跳过去

  ——幼儿游戏

  4、 游戏:夹靠垫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夹着靠垫行走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感受动词:抱、躺、靠、坐。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靠垫若干;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靠垫,激发游戏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指靠垫)地毯上有什么?

  2、这叫靠垫,你们想不想有一个这样的'靠垫,我们脱掉鞋子,到地毯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靠垫坐下来吧!

  3、我们把靠垫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有什么感觉?(软软的、很舒服的)4、靠垫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二、游戏:

  1、靠垫不但可以抱、靠、躺,还可以玩,你们想玩吗?

  2、“走小路”:(把靠垫一个接一个纵向摆成小路)这条小路高高低低的,谁会勇敢地走过去?

  先由个别幼儿尝试走小路,接着集体练习。

  3、“堆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堆成小山,鼓励幼儿勇敢地爬过去玩。

  4、“推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小山”推倒。

  三、结束:

  今天,我们和靠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开心吗?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让他们也开心开心,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手心、手背、两腿、胸等)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同时,能按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海洋球进行分类。

  2.初步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在探索多种玩法时提高身体协调力、平衡力,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培养发散性思维。

  3.愿意和同伴共同探索多种“运球”的方式,体验集体活动和比赛的快乐。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

  活动难点:

  幼儿在一次运多个球的过程中能控制住身体,保持平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有玩海洋球的初步体验,能较准确说出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名称。

  2.材料准备:海洋球100个,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塑料筐各1个,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头饰各1个,不同长宽平衡木2根,S形按摩地垫﹑方形地垫各5块,白色粉笔1支,大头娃娃挂图1幅,即时贴若干,录音机1台,磁带1盘。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随着《身体音阶歌》音乐,做热身运动,巩固对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1.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

  (在网袋中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海洋球放到指定的筐中。)

  2.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

  (1)师:除了用两只手,身体还有哪些地方能运海洋球而不使它掉落?

  (2)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玩法,教师观察。

  (3)集体交流,展示与小结多种运球方法。

  ①请有创意的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玩法。玩后引导其表述:“我发现身体有什么地方可以运海洋球?哪些地方运球不容易掉下来?”

  ②出示大头娃娃挂图,用即时贴表现可以运球的几个部位。

  3.巩固尝试。重点尝试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

  4.游戏。

  (1)送礼物。

  (此环节引导幼儿探索在平衡线路上运球,同时巩固上环节中学过的多种运球方法。)

  ①游戏玩法:每条小路上有运送“密码”(指定的身体某部位及不同运球方式),1组要求用两手手心托球,学小兔一蹦一跳,把海洋球运到小兔家。2组要求用手背托球,学小猫轻轻走,把海洋球运到小猫家。 3组要求把球夹在两脚之间,学可爱的小狗,把海洋球运到小狗家。4组要求把球夹在脖子上,学小鸟展开翅膀飞一飞,把海洋球运到小鸟家。5组要求自由想出运球的方法把海洋球运到小牛家,可运多个球,比比谁运得多,而且不掉下来。幼儿在运球途中要按“密码”运送且不能把海洋球掉到地板上。配班教师扮演大灰狼,在幼儿把海洋球分别运到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家的途中,“大灰狼”随时出现,教师提醒幼儿用身体控制好海洋球使其不掉下来,否则会被“大灰狼”抓走。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③交流。

  师:你运了几个球?是怎么运的?

  (2)运海洋球回家。

  (此环节幼儿在不同材质平衡“路”上运球,并将球按颜色正确分类)

  ①游戏玩法:沿着不同材料构成的小路,根据海洋球的颜色将其放在相应颜色的筐子里。要求运球的途中不能把海洋球掉在地板上,若球掉了或走出“小路”范围都要重新开始。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在分享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说说游戏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2.师幼共同整理运动器材。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目标与要求:一、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二、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三、巩固尝试,重点学习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四、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方法。

  活动中各环节有机整合健康、科学领域,让幼儿在游戏场景中,充分利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来运球,幼儿通过运海洋球给各小动物进一步巩固上一环节学习的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方法。游戏中要求部分幼儿一次运多个球,这不仅是一个难点,更是活动的重点。因为运多个球幼儿需要兼顾身体的控制力、平衡能力及注意力,这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具有挑战性。游戏还有意识地将数学的颜色分类知识自然地揉合在其中。而且,在幼儿经过的每条小路上加大了难度,小路的材质较上环节不同,使游戏难度增加,从而发展幼儿多种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协调、平衡等多种能力,并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探索、练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4、小班体育活动我爱蹦蹦跳教案反思

  【教材简解】

  小班幼儿喜欢蹦蹦跳跳,但是动作协调性不够,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孩子特喜欢跳,有的调皮的孩子会站在小椅子上向下跳,于是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学一学动物的跳,在平时幼儿的练习中,我观察到他们对于动作本身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体验,可由于幼儿腿部力量较薄弱,动作控制意识不够主动,缺乏动作自我监控,常常出现:两脚不能同时起跳、落地;连续跳几下就会放弃或者动作僵硬不自然。于是我设计了一节身锻活动"我会跳",让孩子们在模仿动物跳的同时来规范动作。

  【目标预设】

  1、学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

  2、尝试与同伴合作行进跳,体验合作运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活动的重点是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

  2、活动的难点是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行进跳【设计理念】

  以《指南》精神为指导,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将幼儿的运动融入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中,采用自主探索、动作示范、重点练习、合作游戏等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新经验,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获得快乐,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

  【设计思路】

  整个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热身运动,热身活动很重要,能否充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热身活动是尤为重要的。在两分钟的热身活动中,对身体各部位做了基本活动的同时重点对脚腕、膝关节、腿部等下肢活动。同时我选用节奏鲜明的乐曲,带孩子们进行热身运动,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二是基本部分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幼儿学在先,教师教在后的原则,让幼儿自主地去探索小动物的跳法,然后学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从幼儿的分散练习、集中练习、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再到集体练习这么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三是集体游戏"袋鼠一家去旅行",主要是体验同伴之间有一种合作游戏的意识,增强孩子们之间的友好情感;四是放松运动,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用小手捏捏脚、还可以相互捏一捏身体的各个部位。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观看袋鼠的动画片物质准备:袋鼠头饰、口哨、设计情境(小兔小青蛙和袋鼠的家)、雪花片、音乐(大家一起来、我爱蹦蹦跳、兔子舞、放松音乐)、课前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子【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咱们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师幼一起听音乐做热身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转动脚腕、整理运动)二、基本部分

  1、幼儿模仿小动物跳(播放音乐:我爱蹦蹦跳)师:小朋友们这两个动物认识吗?它们有一个本领都会跳,咱们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跳的,轻轻地走到小动物家玩一玩,学一学它们的本领。

  (评析:动物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小兔和青蛙也是小朋友们最常见的动物,在创设的情境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幼儿学小兔跳,一组幼儿学青蛙跳,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2、交流反馈:小兔是怎么跳的呢?小青蛙又是怎么跳的?

  (评析: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加以巩固动物的跳法)3、学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4、师:我是袋鼠妈妈,你们想做我的宝宝吗?袋鼠妈妈是怎么跳的呢?

  5、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双脚并拢、小手放在胸前、腿稍微弯曲、轻轻地一蹦一跳向前跳)(评析: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边讲解时边示范,幼儿可以进行模仿练习)6、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小兔跟袋鼠都是双脚并拢跳的。

  7、幼儿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8、提出要求:小袋鼠们真能干,现在请小袋鼠们去帮妈妈把粮食运回来好吗?(每人拿一个雪花片)9、幼儿进一步练习双脚并拢行进向前跳,(评析:在创设游戏情境中让幼儿轻松、自主地、有目的去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三、游戏"袋鼠一家去旅行"(播放音乐:兔子舞)

  1、教师边讲解边与配班教师示范,一个人在前面当小袋鼠,一个人在后面把手搭在前面一个人的肩膀上,然后双脚并拢一起向前行进跳。

  2、鼓励幼儿两人合作一起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评析:这个游戏主要体验同伴之间合作的意识,同时也能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通过"兔子舞"音乐更能激发幼儿有节奏地跳和合作的意识。)3、游戏可以反复练习,同伴之间增加人数合作游戏。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挑战难度,让幼儿之间自由搭配去组建自己的家庭成员,使自己的家庭队伍增加,变成一条长龙,一个接一个去旅行。)四、放松运动(播放音乐:雪之梦)

  1、师幼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2、师幼共同收拾器械送回家(评析:活动结束后,培养幼儿与老师一起收拾活动器械并送回家。)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幼儿园要开展评优课活动,正冥思苦想之际,看见我女儿玩靠垫玩的不亦乐乎,一个想法就从脑海里一闪。《纲要》的,即让幼儿的学习游戏化、生活化,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以小班幼儿最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米奇"为主线贯穿始终,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活动中所用的材料靠垫是家家都有的,幼儿对此非常熟悉。活动将靠垫与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相结合,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奇;而对老师而言,既符合其现实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目标:

  1.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

  2.能用爬、走等动作在靠垫上行进,发展身体协调性。

  3.在游戏中体验靠垫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黄色地垫→绿色地垫(小河)→一大堆靠垫(小山)→米奇妙妙屋。

  2.材料:靠垫若干、奖品棒棒糖。

  3.音乐《米奇妙妙屋音乐》。

  活动过程:

  (一)靠垫舞。

  1.老师和小朋友进场。

  师:"今天米奇要送给宝宝们一个礼物,我们去看一看吧。"带领幼儿进场。

  2.米奇:"嗨,大家好,我是米奇,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

  幼儿集体:"想!"幼儿选靠垫。

  师:"宝宝们想不想去米奇妙妙屋?"

  师:"想让妙妙屋出现,要念奇妙的咒语;

  幼儿集体念:"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再来一遍,"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

  3.米奇妙妙屋音乐开场舞。

  (环节简析:教师的动作到位,饱满,带领着大家一起跳一跳,使孩子在活动的开始身体得到热身,米奇妙妙屋开场的音乐,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过渡:米奇:"想来我的妙妙屋要经过3关,你们有信心过关吗?"

  (二)过关。

  1.探索靠垫的.玩法。

  (1)米奇:第一关: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靠垫可以怎么玩?

  教师:米奇让我们玩靠垫呢!宝宝们去找个空地玩一玩吧,看谁的玩法多?

  (2)幼儿自由探索。

  (3)交流玩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靠垫的?"

  幼儿一:"放在地上,头顶在上面翻个跟斗。"

  幼儿二:"夹在腿中间骑小马。"

  幼儿三:"顶着走。"

  幼儿四:"放在背上做小乌龟。"

  幼儿五:"扔上天,放炮仗。"

  (4)重点练习爬、走。

  把靠垫排成一排,幼儿在上面自由的爬、走。

  (5)教师:"宝宝们的玩法真多!我们来问问米奇,我们过关了吗?"

  米奇:宝宝们真会动脑筋,恭喜你们过关啦!

  幼儿集体欢呼:"耶!"

  (环节简析:教师给孩子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们能充分的发挥想像,进行体育创新活动,孩子们的想像力丰富。想出了许多不同的玩法,教师引导孩子进行爬、走的重点练习,使孩子们在兴趣中完成了老师的要求,都是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没有老师任何强行的指派。)

  2.过小河

  (1)米奇:第二关:"过小河。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帮忙来过小河?"

  (2)师:"这里有条小河,我们怎么过河呢?"

  幼儿一:"跳过去。"

  幼儿二:"搭座桥。"

  幼儿三:"坐船过去。"

  教师:"小桥搭好了,现在怎么过桥呢?"幼儿爬过去,走过去。

  教师:"我们来问一下米奇,我们过关了吗?"

  米奇:"宝宝们合作通过了小河,恭喜你们过关啦!"

  幼儿集体欢呼:"耶!"

  (环节简析:这关需要孩子们合作搭桥,然后有秩序的在上面爬、走,简单的合作,让幼儿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3.过小山

  (1)米奇:"第三关:过小山。"

  (2)教师:"好高的小山呀!怎么过去呢?"

  幼儿一:"爬过去。"

  幼儿二:"爬过去。"

  教师:"小山高高的,要怎样爬呢?"(爬的时候要排好队、一个一个轮流过,不推挤,先过去的宝宝可以为后面的宝宝加加油!)

  (3)幼儿爬山,自由选择过高点的山或者矮点的山。

  米奇:"你们爬过了高高的小山,真勇敢,恭喜你们过关啦!"

  幼儿集体欢呼:"耶!"

  (环节简析:爬小山让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太兴奋了。这里设计不同高度的小山,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能力差异,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用靠垫做运动,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2、用不同的玩法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3、让幼儿学习掌握爬、抛、跳等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靠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经验准备:爬、兔跳、玩沙包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自由发现靠垫的多种玩法

  难点: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抱靠垫有序进入活动场地,利用靠垫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察自己的靠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了解靠垫的用途。

  3、通过抱一抱、拍一拍、坐一坐,感知靠垫带来的感觉(很软、很舒服)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利用靠垫一起玩“藏猫猫”“学小兔跳”等活动,体验玩靠垫的乐趣。

  2、引发幼儿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新玩法。

  3、幼儿示范新玩法。

  4、集体游戏

  (1)开火车。

  (引导幼儿将靠垫摆成长长的一排当作火车,请幼儿坐在自己的靠垫上面玩开火车的游戏,提问幼儿:火车要开到哪里去?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

  (2)爬山洞。(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慢慢爬过靠垫。)

  (3)小兔跳。(将靠垫分为两组,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靠垫。)

  (4)小乌龟爬爬爬。(引导幼儿将靠垫背在背上学小乌龟爬爬爬。)

  (5)我要飞(引导幼儿将靠垫抛向上方,并尝试双手接住。)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坐在靠垫上,活动颈部、拍拍手臂、敲敲腿,模仿开火车的动作离开场地。)

  活动延伸:

  1、亲子活动:请家长与幼儿继续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促进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得到更好的锻炼。

  2、区角延伸:将靠垫分别放入图书区和娃娃家,幼儿尝试亲自布置区域环境。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通用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通用11篇)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联系生活,了解沙发或椅子靠垫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认识靠垫的形状、图案、色彩及材料对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作用。

  课型:

  设计应用

  能力目标:学会设计多姿多彩的靠垫,美化生活环境。课时:

  1课时

  德育目标:通过交流对话和设计活动,设计应用的掌握和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善于联想、乐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实物展示,交流对话,欣赏联想,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挂图、靠垫实物、美术课本、彩色粉笔、剪刀、彩纸。

  板书设计多姿多彩的靠垫

  多姿:外形、:几何形○◇△☆卡通、……

  {图案:自然形、字母、人物、动物等(民族特色)

  多彩:色彩、:深浅、冷暖、对比统一(鲜艳、素雅)

  材料:棉布、爱德来斯稠、绒布……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师生问好,稳定情绪收集与本课相关物品

  新课导入展示教具:老师带来几件从老师办公室拿来的东西,它们是什么?作什么用的?它们有什么不同?从外形、图案、色彩和材料上分析靠垫不同设计风格给人带来不同美感。学生观察、交流、了解这几件靠垫的不同之处。

  讨论交流谈一谈: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靠垫?(教师板书归纳学生交流结果)讨论1:靠垫有哪些不同形状、材料、色彩?引发深层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物品或者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谈话交流。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我们男女生比赛一场:设计不同外形的靠垫。看谁设计的造型最多!

  探究活动二:

  1、(示范演示用剪贴法设计的靠垫图案。)

  2、展示“一家四口”靠垫设计图。对比:分别是什么设计风格的?有何不同?靠垫外形设计,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考虑什么因素?

  要求:美观、新颖、富有创造性和生活情趣。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组。学生设计漂亮又舒适的靠垫,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靠垫设计图纸或剪贴画稿,材料工具不限。

  展示评价:展示并评价自己的设计草图和设计意图,同学互评,教师点评。比一比:谁的设计最美观、谁的材料最别致,谁的设想最有生活情趣?自我展示评价设计图纸和设计意图。

  课堂

  延伸小结: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中获得了什么?谈一谈。

  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评价交流了靠垫的作用、美化生活的因素、设计了多姿多彩的靠垫,想一想,准备把这个靠垫送给谁?教学延伸

  人类对生活的热爱生生不息,对美化生活的艺术的追求也会久久不止。

  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布置作业:“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罗丹的名言。我要改为“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缺少美而是缺少创造美的心灵和双手。”要求课下或回家与父母一起将设计图纸制作成真正实用美观、时尚靓丽的靠垫。第二课时进行美术作品制作展示。

  课后随笔:本课在xx年11月22日中学部集体深入托格拉克乡十三中送课下乡活动中在四年级2班随堂讲授的一节美术课。因为是临时根据进度决定的教学内容,因此连教具——椅子靠垫也是临时在办公室找到的,和学生虽然第一次见面,但是我亲切的语言,新奇别致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们的积极性都给调动起来了。

  首先通过展示教具靠垫引课,让学生欣赏分析靠垫的外形、图案、质地是设计靠垫最基本的因素,明白运用民族特色的图案和质料就会表现出民族特色的'靠垫。然后进行第一个活动:学生分组比赛靠垫外形和图案的设计,启发学生尽量设计出独特、别致、与众不同的设计,并且融入自己的设计意图。

  第二个环节是启发联想和创新。首先展示收集到的饭作“一家四口”,让学生理解靠垫设计的“人文化、生活化”、“民族特色化”、“以人为本”,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联想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第二个活动:根据自己家里的家具设计合适的、美观、设计独特的靠垫。

  第四个环节展示评价:自评、互评、点评。让学生说出这个靠垫的美术设计理念,给谁设计的、再为赠送者爸爸妈妈、老师或爷爷奶奶等说些什么,延伸课题。欣赏评价地同时进行情感教育。

  第五个环节:激励学生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选择喜欢、合适的材料做出靠垫,用之于生活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人美版小学四年美术第七册第12课——《多姿多彩的靠垫》。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感受“设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美术是为了最终美化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同时兼顾了学生个性的体现。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靠垫的用途与文化,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

  法,能用自己喜爱的纹样和原则设计、制作美观实

  用的,富有个性的靠垫。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在欣赏与制作中激发起美化生活的愿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轴对称、中心对称的设计。

  难点:靠垫的设计。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流程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首先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一张图片,这是什么?(靠垫)

  出示课题《多姿多彩的靠垫》

  (二)、总结靠垫的特点

  想一想、生活中的靠垫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

  1、形状:

  几何形体(如:圆形、方形、星形、心形等)

  动植物的轮廓形状(如:熊爪、蝴蝶、花朵、树藤等)

  2、色彩:

  鲜艳、丰富、对比强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3、装饰内容:

  图案、纹样的内容新颖,丰富(如:动物、植物、几何形体等)

  (三)纹样的设计原则:

  提问:靠垫上的`图案纹样都是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被设计出来的呢?

  (轴对称、中心对称)

  (四)设计、制作方法步鄹:

  我们如何设计一款漂亮、新颖且颜色鲜艳的靠垫呢?

  1、确定基本纹样

  2、确定设计原则

  3、绘制图形,填色。

  (五)、学生实践

  以动物或植物为题材,运用对称原则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一款美观的靠垫。

  要求:画面干净细致,色彩丰富,图案纹样饱满

  (六)、展示作品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并加以评价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感受动词:抱、躺、靠、坐。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各种靠垫若干;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靠垫,激发游戏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指靠垫)地毯上有什么?

  2、这叫靠垫,你们想不想有一个这样的靠垫,我们脱掉鞋子,到地毯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靠垫坐下来吧!

  3、我们把靠垫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有什么感觉?(软软的、很舒服的)

  4、靠垫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二、游戏:

  1、靠垫不但可以抱、靠、躺,还可以玩,你们想玩吗?

  2、“走小路”:(把靠垫一个接一个纵向摆成小路)这条小路高高低低的',谁会勇敢地走过去?

  先由个别幼儿尝试走小路,接着集体鱼贯练习。

  3、“堆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堆成小山,鼓励幼儿勇敢地爬过去玩。

  4、“推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小山”推倒。

  三、结束:

  今天,我们和靠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开心吗?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让他们也开心开心,好吗?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体验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

  2.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中学习,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4.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二、活动准备

  1.人手1份皮球,体操圈;

  2.指偶1个。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小鸭拍皮球"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拍皮球的游戏,好吗?你们做皮球,我来拍。"

  2.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皮球

  (1).幼儿独自玩皮球师:"你们的耳朵真灵,我要送礼物给你们了,这是什么呀?"师:"你们会玩皮球吗?皮球可以怎么玩,谁来说一下。"(幼儿练习)

  师:"还可以怎么玩呢?谁来说?"幼儿练习抛接球,夹球走,接球。

  (2).两个人合作玩球师:"刚才我们是自己在玩皮球,现在我们来找一个好朋友一起玩,好吗?"师:"请你们先试一试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玩?"幼儿练习滚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师:"我们变成小火车吧!"

  (3).借助器械玩皮球师:玩的有点累了,我们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皮球)师:谁来试一试,体操圈和皮球可以怎么玩游戏呢?1名幼儿示范,其余幼儿练习。

  3.结束活动"开火车"

  游戏反思

  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花样繁多、流布广泛,表征着“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意义。民间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孩子的朝气蓬勃、活泼可爱。我园地处江苏省苏州市蠡口街道。蠡口家具城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家具交易市场。我园很多幼儿的家长都从事家具生产与销售行业,与之相配套的布艺靠垫孩子们也司空见惯。布老虎靠垫上面造型稚拙可爱、色彩对比强烈的布老虎形象,容易引发大班幼儿的欣赏兴趣。我尝试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色彩鲜艳、形象夸张、图案对称等艺术特色,理解其中的吉祥寓意,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欣赏、对比欣赏、多角度欣赏等形式,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并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2.感受、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布老虎”这种民间工艺的美术用色、对称装饰等特点,理解中国传统工艺“布老虎”的民俗文化寓意。

  难点:能清楚、大胆地表述自己对“布老虎”装饰纹样的理解及喜好。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搜集关于“布老虎”系列(如布老虎玩具、布老虎衣服、布老虎鞋帽等)的实物或图片资料。

  2.PPT教学课件、PPT背景音乐《琵琶语》。

  活动过程

  1.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 装饰纹样中的色彩美

  (1)自主欣赏:感受布老虎的夸张造型与丰富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个非常特别的小靠垫,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请你一边看一边想: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你喜欢这几个小靠垫吗?为什么?

  (2)交流与分享:自主欣赏后的审美感知和理解

  师:谁来说一说,这几个小靠垫特别在什么地方呢甲

  幼1:这几个小靠垫是用布头做的,上面有一只小老虎。

  幼2:小老虎的头好大呀,真可爱,真好玩。

  幼3:这几只小老虎很特别:老虎的头在下面,屁股和脚在上面,超级可爱。

  师:你喜欢这几个“布老虎靠垫”吗?为什么?

  幼1:花花绿绿的,颜色很好看,我很喜欢。

  幼2:喜欢这几只小老虎,老虎头很大,牙齿都露出来了,样子很酷。

  幼3:小老虎的头在下面,脚在上面,很滑稽,很可爱。

  师:这几只花花绿绿的“布老虎”给你什么感觉呢?

  幼1:这些花花绿绿的颜色,我觉得很热闹,很喜庆。

  幼2:看了这几只小老虎,我心里感觉很高兴,非常快乐。

  幼3:我觉得喜气洋洋的,好像快要过年了一样。

  2.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对称美

  (1)重点欣赏: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

  a.重点欣赏照片①。

  师:你喜欢这只“布老虎”身上的哪一种花纹?请你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这只“布老虎”身上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引导幼儿重点关注“布老虎”五官花纹特点:各种彩色线条,有直线、虚线、斜线、折线;鼻子上的花朵纹样是桃花;布老虎五官排列、花纹排列呈“左右对称”的装饰布局。

  引导幼儿关注“布老虎”四肢的花纹特点:靠垫四角花纹是扇形图案、小草纹样,这四个角也是布老虎的四肢;布老虎的上肢、下肢也是按“左右对称”的规律装饰的。

  b.简略欣赏照片②、照片③、照片④。

  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第2只、第3只、第4只布老虎,它们身上的装饰花纹都有什么特点?

  幼1:后面的小老虎也是左右对称的,眼睛对称、耳朵对称、牙齿也是对称的。

  师:“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幼1:是的,布老虎的五官是对称的。

  幼2:小老虎眼睛、眉毛上面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鼻子上面的花纹也是对称的。

  幼3:小老虎身体上所有的花纹都是对称的,颜色一样,大小也是一模一样的。

  师:是的,小老虎五官形状、花纹大小、花纹颜色都是一模一样的,它们都是左右对称的。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4只布老虎。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4只布老虎的后背上,都有一个相同的装饰图案,这是什么图案呢?

  幼1:这个图案我认识,是一个字,是“福气”的“福”字。

  幼2:边上还有花朵呢,这些花朵也是左右对称的。

  师:谁知道布老虎后背上的这个“福”字,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3:我知道了,这只小老虎能带来福气,就是这个意思。

  幼4:小老虎是吉祥物,会保佑孩子们健康长大的。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中聚焦、放大、拉幕、画笔勾勒等便捷操作功能,进行直观操作与形象演示,幼儿讲到哪里,教师电子笔就点到哪里,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理解“左右对称”的纹样装饰规律。

  (2)对比欣赏:进一步感受布老虎靠垫的对称装饰布局

  师:我还带来了另外2只布老虎靠垫,请你看一看,这2只布老虎靠垫和刚才我们看到的4只布老虎靠垫有什么不同?

  幼1:刚才的布老虎靠垫上面只有一只小老虎,这2只布老虎靠垫上面各有两只小老虎。

  幼2:刚才的小老虎的头是在下面的,这两只小老虎的头是在旁边(左右两边)的`,真有趣。

  师:前面我们看到的布老虎靠垫只有一个老虎头,叫“单头虎”。这只布老虎靠垫因为有两个老虎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头虎”。

  师:谁来说一说,“双头虎靠垫”是用什么方法来装饰的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

  评析:这个欣赏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翻照片查看器”功能,将第5只靠垫、第6只靠垫的照片进行90度、180度或360度旋转式“多角度对比”观察与欣赏。有助于幼儿充分感知、透彻理解民间装饰纹样中“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常用装饰方法。

  3.感受、理解布老虎靠垫装饰纹样中的寓意美

  师: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小靠垫吗?这样的布老虎靠垫有什么用处呢?

  幼1:妈妈带我去家具城买家具的时候,我看见过的,是放在床上的。

  幼2:小老虎靠垫还可以放在沙发上面,当成沙发靠垫,客人们肯定会喜欢的。

  幼3:后面那两个长长的、有两个老虎头的靠垫,是小孩子用的小枕头。

  师:“布老虎靠垫”是专门给谁用的呢?

  幼1:是专门给小宝宝用的。

  幼2:是大人买给宝宝的,因为小老虎很可爱。

  幼3:我属小老虎,我家里就有一个这样的小枕头,我很喜欢这个小老虎枕头。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为什么要买“布老虎靠垫”这样的礼物送给宝宝呢?

  幼1:小老虎很漂亮,所有的小孩子都喜欢。

  幼2:我也是属老虎的,小老虎很厉害的,其他小动物都不敢欺负它。

  幼3:小老虎很强壮,大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教师小结:布老虎靠垫又好看、又实用,这样的礼物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送给孩子们这样的礼物,是希望孩子们也能像小老虎一样虎头虎脑、健康又活泼。“布老虎”就像是孩子们的一件小小吉祥物,寄托了大人们最美好的愿望与祝福:希望自己的孩子活泼、健康、茁壮成长。

  活动延伸

  1.请家长收集“布老虎”系列物品,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有关“布老虎”系列物品的来历及“布老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

  2.在美工区提供水彩笔和各类浅色沙发边角皮料制作而成的“皮靠垫”,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刚刚学到的“左右对称、上下对称”等民间装饰纹样的装饰技能与方法,鼓励并支持幼儿创作“皮老虎靠垫”,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及艺术表现能力。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靠垫感受背、抛、躺、爬、抱、堆等动作,锻炼大肌肉。

  2.愿意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动作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能大胆尝试,发展合作交往及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靠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音乐碟、播放机。

  3.字卡"靠垫"。

  活动过程:

  一、导人在音乐声中,幼儿进入场地走成一个圈。

  老师:今天天气可真好啊!我们来锻炼身体吧!点点头,动动肩,胳膊动动,手腕转转,屁股扭扭,小腿抬抬。

  引导幼儿爬一爬,发现靠垫后每人拿一个自己喜欢的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出示字卡"靠垫",提问幼儿"你有几个靠垫")。

  二、活动

  1.老师:我们一起来玩靠垫喽。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模仿背、抛、躺的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幼儿说一说在做什么)。老师问:你们还愿意怎样玩靠垫?

  2.让幼儿自由玩靠垫,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新玩法。如看见幼儿在推靠垫就问:你在推靠垫吗?启发这个幼儿告诉其他幼儿自己在推靠垫。

  三、游戏坐火车。

  引导幼儿将靠垫摆成长长的一排为火车,出示字卡"靠垫",提问:现在有多少个靠垫?然后请幼儿坐在自己的靠垫上面玩开火车游戏,最后提问幼儿:"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开火车)"?

  走小路。保护幼儿慢慢地踩在靠垫上走,在老师的保护下学习掌握平衡。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说:走小路要慢慢走,两只胳膊要伸开等。

  爬山洞。保护幼儿一个接一个慢慢爬过靠垫。引导幼儿说:我在爬山洞,山洞好长啊!

  堆小山。引导幼儿用靠垫堆成一个小山。问幼儿:你们在堆什么?你们堆的'小山高不高?小山怎样堆成的(下面靠垫多,上面的靠垫越来越少)?

  推小山。引导幼儿将小山推倒,并说出"我们的力量大"、"能把小山推倒了"等句子。

  推小车。引导幼儿推着一个靠垫往前走,拐弯走。提问幼儿要把汽车开到哪里去?

  结束:幼儿抱着靠垫当方向盘,开着汽车在音乐声中离开场地。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7

  一、问候时光

  活动目的:

  1、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2、学会说“我叫××”“老师好”。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靠垫

  师:宝宝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认识靠垫,学说靠垫

  师:靠垫宝宝今天见到你们可高兴了,它和你们打招呼呢:宝宝们好!宝宝们,你们应该怎么说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宝宝主动的与别人打招呼。

  二、快乐时光:《靠垫变变变》

  活动目的:

  1、喜欢与家长一起念儿歌。

  2、能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儿歌:《靠垫变变变》。

  师:宝宝们真棒,刚才都能大胆的和靠垫宝宝们打招呼了,现在靠垫宝宝也要和宝宝们一起玩个变变变的游戏。

  2、幼儿跟着老师边念儿歌边用靠垫做动作

  ——在活动中,家长协助幼儿某些动作,如将靠垫背在背上

  3、家长鼓励宝宝到前面来自己表演。

  家庭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宝宝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宝宝感受念儿歌带来的`快乐。

  三、音乐时光:传靠垫

  活动目的:

  1、初步感受音乐的快慢

  2、能够用传递动作的快慢来表现音乐的快慢

  活动过程:

  1、宝宝试着围圈传递靠垫

  2、第一次听音乐传递靠垫,在快慢处教师做提醒,并请家长协助在传递中加快速度和放慢速度。

  3、幼儿第二次试着游戏,让宝宝自己听音乐来改变动作

  家庭延伸:家长可在家玩类似的游戏

  四、蒙氏生活教育活动:撕纸花

  活动目的:

  1、体验撕的乐趣

  2、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

  3、发展宝宝的小手肌肉。

  活动过程:

  1、出示操作材料进行示范。

  师:看,老师这有也有一个靠垫,可是没有花纹,现在老师这有许多的漂亮的花朵,让我们把这些飘亮的花朵给撕下来,呆会给靠垫粘上。

  ——教师示范撕的技巧

  2、宝宝自己取材料进行操作。

  3、家长指导和帮助,并及时鼓励宝宝。

  家庭延伸: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宝宝的独立性。

  五、艺术时光:贴画:《美丽的靠垫》

  活动目的:

  1、体验贴画的乐趣。

  2、学习粘贴的技能

  活动过程:出示空白靠垫

  师:看,现在让我们把小花给靠垫给粘上,然后给它图上漂亮的颜色

  2、向宝宝演示粘贴和涂色的过程,提出要求。

  3、宝宝操作,家长指导。

  4、将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供大家欣赏。

  家庭延伸:家长在家可以指导宝宝正确的姿势。

  六、健康时光:体能游戏:《走小路》

  活动目的:

  1、喜欢参加集体游戏。

  2、能大胆参与游戏,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将靠垫围成1圈

  师:宝宝们,靠垫现在要来开火车了,快让我们把靠垫一个跟一个围成一个圆圈吧!

  ——幼儿操作

  2、幼儿挨个从靠垫上走过去

  师:乌,开火车了,宝宝们跟着老师的火车头走吧

  ——引导幼儿从靠垫上一个个踩过去

  3、引导幼儿从靠垫上跳过去

  师:现在让我们学小白兔从靠垫上跳过去

  ——幼儿游戏

  4、 游戏:夹靠垫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夹着靠垫行走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幼儿学习、感受动词:抱、躺、靠、坐。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的发展。

  3、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在游戏中发展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各种靠垫若干;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靠垫,激发游戏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指靠垫)地毯上有什么?

  2、这叫靠垫,你们想不想有一个这样的'靠垫,我们脱掉鞋子,到地毯上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靠垫坐下来吧!

  3、我们把靠垫压一压、捏一捏、拍一拍有什么感觉?(软软的、很舒服的)4、靠垫可以用来做什么?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靠、抱、躺、坐等)

  二、游戏:

  1、靠垫不但可以抱、靠、躺,还可以玩,你们想玩吗?

  2、“走小路”:(把靠垫一个接一个纵向摆成小路)这条小路高高低低的,谁会勇敢地走过去?

  先由个别幼儿尝试走小路,接着集体练习。

  3、“堆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堆成小山,鼓励幼儿勇敢地爬过去玩。

  4、“推小山”:和幼儿一起把“靠垫小山”推倒。

  三、结束:

  今天,我们和靠垫玩了这么多游戏,开心吗?回家后你们把这些游戏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让他们也开心开心,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手心、手背、两腿、胸等)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同时,能按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海洋球进行分类。

  2.初步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和习惯,在探索多种玩法时提高身体协调力、平衡力,掌握多种运动技能,培养发散性思维。

  3.愿意和同伴共同探索多种“运球”的方式,体验集体活动和比赛的快乐。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探索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多种方式(托、夹、抱)玩海洋球。

  活动难点:

  幼儿在一次运多个球的过程中能控制住身体,保持平衡。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有玩海洋球的初步体验,能较准确说出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名称。

  2.材料准备:海洋球100个,红色、黄色、蓝色、绿色塑料筐各1个,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头饰各1个,不同长宽平衡木2根,S形按摩地垫﹑方形地垫各5块,白色粉笔1支,大头娃娃挂图1幅,即时贴若干,录音机1台,磁带1盘。

  3.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随着《身体音阶歌》音乐,做热身运动,巩固对身体几个主要部位的认识。

  二、基本部分

  1.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

  (在网袋中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海洋球放到指定的筐中。)

  2.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

  (1)师:除了用两只手,身体还有哪些地方能运海洋球而不使它掉落?

  (2)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玩法,教师观察。

  (3)集体交流,展示与小结多种运球方法。

  ①请有创意的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玩法。玩后引导其表述:“我发现身体有什么地方可以运海洋球?哪些地方运球不容易掉下来?”

  ②出示大头娃娃挂图,用即时贴表现可以运球的几个部位。

  3.巩固尝试。重点尝试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

  4.游戏。

  (1)送礼物。

  (此环节引导幼儿探索在平衡线路上运球,同时巩固上环节中学过的多种运球方法。)

  ①游戏玩法:每条小路上有运送“密码”(指定的身体某部位及不同运球方式),1组要求用两手手心托球,学小兔一蹦一跳,把海洋球运到小兔家。2组要求用手背托球,学小猫轻轻走,把海洋球运到小猫家。 3组要求把球夹在两脚之间,学可爱的小狗,把海洋球运到小狗家。4组要求把球夹在脖子上,学小鸟展开翅膀飞一飞,把海洋球运到小鸟家。5组要求自由想出运球的方法把海洋球运到小牛家,可运多个球,比比谁运得多,而且不掉下来。幼儿在运球途中要按“密码”运送且不能把海洋球掉到地板上。配班教师扮演大灰狼,在幼儿把海洋球分别运到小兔、小狗、小猫、小鸟、小牛家的途中,“大灰狼”随时出现,教师提醒幼儿用身体控制好海洋球使其不掉下来,否则会被“大灰狼”抓走。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③交流。

  师:你运了几个球?是怎么运的?

  (2)运海洋球回家。

  (此环节幼儿在不同材质平衡“路”上运球,并将球按颜色正确分类)

  ①游戏玩法:沿着不同材料构成的小路,根据海洋球的颜色将其放在相应颜色的筐子里。要求运球的途中不能把海洋球掉在地板上,若球掉了或走出“小路”范围都要重新开始。

  ②幼儿自由选择不同组别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在分享交流中自然结束活动。

  1.引导幼儿说说游戏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2.师幼共同整理运动器材。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目标与要求:一、初步尝试,巩固用双手玩海洋球的经验。二、再次尝试,自由探索多个部位运球方法。三、巩固尝试,重点学习两手心托球、手背托球、两腿夹球、在胸前抱球等多种方法运球行进。四、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方法。

  活动中各环节有机整合健康、科学领域,让幼儿在游戏场景中,充分利用身体的多个部位来运球,幼儿通过运海洋球给各小动物进一步巩固上一环节学习的运用身体的多个部位运海洋球方法。游戏中要求部分幼儿一次运多个球,这不仅是一个难点,更是活动的重点。因为运多个球幼儿需要兼顾身体的控制力、平衡能力及注意力,这对小班的孩子来说具有挑战性。游戏还有意识地将数学的颜色分类知识自然地揉合在其中。而且,在幼儿经过的每条小路上加大了难度,小路的材质较上环节不同,使游戏难度增加,从而发展幼儿多种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的协调、平衡等多种能力,并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探索、练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4、小班体育活动我爱蹦蹦跳教案反思

  【教材简解】

  小班幼儿喜欢蹦蹦跳跳,但是动作协调性不够,在平时的观察中我发现有的孩子特喜欢跳,有的调皮的孩子会站在小椅子上向下跳,于是抓住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学一学动物的跳,在平时幼儿的练习中,我观察到他们对于动作本身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体验,可由于幼儿腿部力量较薄弱,动作控制意识不够主动,缺乏动作自我监控,常常出现:两脚不能同时起跳、落地;连续跳几下就会放弃或者动作僵硬不自然。于是我设计了一节身锻活动"我会跳",让孩子们在模仿动物跳的同时来规范动作。

  【目标预设】

  1、学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

  2、尝试与同伴合作行进跳,体验合作运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1、活动的重点是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

  2、活动的难点是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行进跳【设计理念】

  以《指南》精神为指导,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将幼儿的运动融入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中,采用自主探索、动作示范、重点练习、合作游戏等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新经验,在不断展开的游戏中获得快乐,学会与同伴分享、合作。

  【设计思路】

  整个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热身运动,热身活动很重要,能否充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热身活动是尤为重要的。在两分钟的热身活动中,对身体各部位做了基本活动的同时重点对脚腕、膝关节、腿部等下肢活动。同时我选用节奏鲜明的乐曲,带孩子们进行热身运动,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二是基本部分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幼儿学在先,教师教在后的原则,让幼儿自主地去探索小动物的跳法,然后学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从幼儿的分散练习、集中练习、教师示范、幼儿示范再到集体练习这么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三是集体游戏"袋鼠一家去旅行",主要是体验同伴之间有一种合作游戏的意识,增强孩子们之间的友好情感;四是放松运动,在舒缓的音乐声中用小手捏捏脚、还可以相互捏一捏身体的各个部位。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引导幼儿观看袋鼠的动画片物质准备:袋鼠头饰、口哨、设计情境(小兔小青蛙和袋鼠的家)、雪花片、音乐(大家一起来、我爱蹦蹦跳、兔子舞、放松音乐)、课前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子【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播放音乐:大家一起来)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咱们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师幼一起听音乐做热身运动(上肢运动、下蹲运动、转动脚腕、整理运动)二、基本部分

  1、幼儿模仿小动物跳(播放音乐:我爱蹦蹦跳)师:小朋友们这两个动物认识吗?它们有一个本领都会跳,咱们来学一学它们是怎么跳的,轻轻地走到小动物家玩一玩,学一学它们的本领。

  (评析:动物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小兔和青蛙也是小朋友们最常见的动物,在创设的情境中分两组进行,一组幼儿学小兔跳,一组幼儿学青蛙跳,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2、交流反馈:小兔是怎么跳的呢?小青蛙又是怎么跳的?

  (评析: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加以巩固动物的跳法)3、学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行进跳4、师:我是袋鼠妈妈,你们想做我的宝宝吗?袋鼠妈妈是怎么跳的呢?

  5、边示范边讲解动作(双脚并拢、小手放在胸前、腿稍微弯曲、轻轻地一蹦一跳向前跳)(评析: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边讲解时边示范,幼儿可以进行模仿练习)6、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小兔跟袋鼠都是双脚并拢跳的。

  7、幼儿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8、提出要求:小袋鼠们真能干,现在请小袋鼠们去帮妈妈把粮食运回来好吗?(每人拿一个雪花片)9、幼儿进一步练习双脚并拢行进向前跳,(评析:在创设游戏情境中让幼儿轻松、自主地、有目的去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三、游戏"袋鼠一家去旅行"(播放音乐:兔子舞)

  1、教师边讲解边与配班教师示范,一个人在前面当小袋鼠,一个人在后面把手搭在前面一个人的肩膀上,然后双脚并拢一起向前行进跳。

  2、鼓励幼儿两人合作一起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评析:这个游戏主要体验同伴之间合作的意识,同时也能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通过"兔子舞"音乐更能激发幼儿有节奏地跳和合作的意识。)3、游戏可以反复练习,同伴之间增加人数合作游戏。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挑战难度,让幼儿之间自由搭配去组建自己的家庭成员,使自己的家庭队伍增加,变成一条长龙,一个接一个去旅行。)四、放松运动(播放音乐:雪之梦)

  1、师幼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2、师幼共同收拾器械送回家(评析:活动结束后,培养幼儿与老师一起收拾活动器械并送回家。)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10

  活动背景:

  幼儿园要开展评优课活动,正冥思苦想之际,看见我女儿玩靠垫玩的不亦乐乎,一个想法就从脑海里一闪。《纲要》的,即让幼儿的学习游戏化、生活化,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以小班幼儿最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米奇"为主线贯穿始终,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活动中所用的材料靠垫是家家都有的,幼儿对此非常熟悉。活动将靠垫与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形象相结合,对幼儿来说,既熟悉,又新奇;而对老师而言,既符合其现实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活动目标:

  1.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

  2.能用爬、走等动作在靠垫上行进,发展身体协调性。

  3.在游戏中体验靠垫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黄色地垫→绿色地垫(小河)→一大堆靠垫(小山)→米奇妙妙屋。

  2.材料:靠垫若干、奖品棒棒糖。

  3.音乐《米奇妙妙屋音乐》。

  活动过程:

  (一)靠垫舞。

  1.老师和小朋友进场。

  师:"今天米奇要送给宝宝们一个礼物,我们去看一看吧。"带领幼儿进场。

  2.米奇:"嗨,大家好,我是米奇,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

  幼儿集体:"想!"幼儿选靠垫。

  师:"宝宝们想不想去米奇妙妙屋?"

  师:"想让妙妙屋出现,要念奇妙的咒语;

  幼儿集体念:"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再来一遍,"米斯嘎、木斯嘎、米老鼠。"

  3.米奇妙妙屋音乐开场舞。

  (环节简析:教师的动作到位,饱满,带领着大家一起跳一跳,使孩子在活动的开始身体得到热身,米奇妙妙屋开场的音乐,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铺垫。)

  过渡:米奇:"想来我的妙妙屋要经过3关,你们有信心过关吗?"

  (二)过关。

  1.探索靠垫的.玩法。

  (1)米奇:第一关: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靠垫可以怎么玩?

  教师:米奇让我们玩靠垫呢!宝宝们去找个空地玩一玩吧,看谁的玩法多?

  (2)幼儿自由探索。

  (3)交流玩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么玩靠垫的?"

  幼儿一:"放在地上,头顶在上面翻个跟斗。"

  幼儿二:"夹在腿中间骑小马。"

  幼儿三:"顶着走。"

  幼儿四:"放在背上做小乌龟。"

  幼儿五:"扔上天,放炮仗。"

  (4)重点练习爬、走。

  把靠垫排成一排,幼儿在上面自由的爬、走。

  (5)教师:"宝宝们的玩法真多!我们来问问米奇,我们过关了吗?"

  米奇:宝宝们真会动脑筋,恭喜你们过关啦!

  幼儿集体欢呼:"耶!"

  (环节简析:教师给孩子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孩子们能充分的发挥想像,进行体育创新活动,孩子们的想像力丰富。想出了许多不同的玩法,教师引导孩子进行爬、走的重点练习,使孩子们在兴趣中完成了老师的要求,都是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没有老师任何强行的指派。)

  2.过小河

  (1)米奇:第二关:"过小河。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帮忙来过小河?"

  (2)师:"这里有条小河,我们怎么过河呢?"

  幼儿一:"跳过去。"

  幼儿二:"搭座桥。"

  幼儿三:"坐船过去。"

  教师:"小桥搭好了,现在怎么过桥呢?"幼儿爬过去,走过去。

  教师:"我们来问一下米奇,我们过关了吗?"

  米奇:"宝宝们合作通过了小河,恭喜你们过关啦!"

  幼儿集体欢呼:"耶!"

  (环节简析:这关需要孩子们合作搭桥,然后有秩序的在上面爬、走,简单的合作,让幼儿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3.过小山

  (1)米奇:"第三关:过小山。"

  (2)教师:"好高的小山呀!怎么过去呢?"

  幼儿一:"爬过去。"

  幼儿二:"爬过去。"

  教师:"小山高高的,要怎样爬呢?"(爬的时候要排好队、一个一个轮流过,不推挤,先过去的宝宝可以为后面的宝宝加加油!)

  (3)幼儿爬山,自由选择过高点的山或者矮点的山。

  米奇:"你们爬过了高高的小山,真勇敢,恭喜你们过关啦!"

  幼儿集体欢呼:"耶!"

  (环节简析:爬小山让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太兴奋了。这里设计不同高度的小山,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能力差异,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多姿多彩的靠垫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用靠垫做运动,让孩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2、用不同的玩法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3、让幼儿学习掌握爬、抛、跳等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靠垫(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经验准备:爬、兔跳、玩沙包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自由发现靠垫的多种玩法

  难点: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抱靠垫有序进入活动场地,利用靠垫做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察自己的靠垫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了解靠垫的用途。

  3、通过抱一抱、拍一拍、坐一坐,感知靠垫带来的感觉(很软、很舒服)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利用靠垫一起玩“藏猫猫”“学小兔跳”等活动,体验玩靠垫的乐趣。

  2、引发幼儿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新玩法。

  3、幼儿示范新玩法。

  4、集体游戏

  (1)开火车。

  (引导幼儿将靠垫摆成长长的一排当作火车,请幼儿坐在自己的靠垫上面玩开火车的游戏,提问幼儿:火车要开到哪里去?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去的地方。)

  (2)爬山洞。(引导幼儿一个接一个慢慢爬过靠垫。)

  (3)小兔跳。(将靠垫分为两组,引导幼儿双脚并拢跳过靠垫。)

  (4)小乌龟爬爬爬。(引导幼儿将靠垫背在背上学小乌龟爬爬爬。)

  (5)我要飞(引导幼儿将靠垫抛向上方,并尝试双手接住。)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引导幼儿坐在靠垫上,活动颈部、拍拍手臂、敲敲腿,模仿开火车的动作离开场地。)

  活动延伸:

  1、亲子活动:请家长与幼儿继续探索靠垫的不同玩法,促进孩子身体各个部位得到更好的锻炼。

  2、区角延伸:将靠垫分别放入图书区和娃娃家,幼儿尝试亲自布置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