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时间:2024-06-18 03:31:03 蔼媚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通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通用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搜集科学家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兴趣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认识他是谁吗?

  (播放课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苹果的偶然落地引发了牛顿的思索,经过反复研究,他终于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科学家,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呢?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刻苦钻研。)

  二、直奔重难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认真读这段话,你能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吗?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2、学生质疑,相机解决疑问:

  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这段话中的?指什么?!指什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3、科学家们把?拉直变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怪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这句话,齐读。)

  三、学习三个具体事例

  1、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举了三个真实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体写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读3~5自然段。

  ⑴自学批画。

  ⑵小组交流讨论。

  ⑶全班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关键语句。

  3、这三位科学家把?拉直变成!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只有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反复研究才能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所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是的眼珠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什么这几位科学家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呢?

  1、出示: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2、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指名谈体会。

  3、句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能够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4、齐读这句话,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五、总结,导入下节课内容

  科学发展史上,像这样的事岂止三个,还有哪些事例能够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课后搜集有关故事。这些真实的事例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科学故事

  二、导入新课,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在科学史上,这么多这样的真实事例说明了什么?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呢?自由读7、8自然段,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下面的句子:

  ⑴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⑵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有准备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3、总结: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三、总结写法,知识迁移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先提出观点,然后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最后写得到的启示。)

  2、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例,如果让你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来证明这个观点,你打算怎样写?口头表述,评价。

  3、你觉得还有哪些观点可以用我们熟知的事例来证明?拓宽学生思路。

  4、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观点,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的事例证明这个观点。独立练笔,形成文字。

  5、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练笔,注意正确评价。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⑴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谢皮罗教授发现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说说这个现象细小在哪,司空见惯在哪?

  ⑵再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谢皮罗教授问了些什么问题?

  ⑶再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谢皮罗教授的研究结果。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在读书交流的同时设置填写表格: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学习第二个事例。

  ⑴总结学习第一个实例的具体学习步骤。

  ⑵按步骤自主学习第二个事例。

  ⑶全班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时注意以读为主,读悟结合,共同填写上面的表格。

  ⑷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⑶全班重点研讨“见微知著”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和课文开头有什么联系。

  三、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作业: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记“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格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几句格言,谁来读一读?

  (出示格言: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格言?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

  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真理),这些真理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座佑铭,指导我们的言行。

  2、今天,老师再送同学们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这也是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

  读课题。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真理和问号之间的关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文,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画出文中直接描写问号和真理之间关系的语句,并多读几遍。

  2、师生交流:

  (1)检查自学生字情况。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2)汇报:读了短文,你发现除了题目中的语句,还有哪些语句也向我们描述了问号和真理的关系?

  A、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B、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C、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3)学生自由读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4)学生再读句子,思考:联系三个句子,想一想,作者说这么多,其实想说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板书,并小结。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具体事例。

  1、为了证明这一个观点,作者为我们阐述了三个具体的事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主要内容。

  2、师生交流。

  3、拓展阅读,阅读三个具体事例的有关背景资料。

  四、课堂小结。

  作者是按照“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来进行组织材料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是议论文的标准形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想表达什么?

  过渡:的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课文就为我们摆出了三个具体的事例。

  二、研读、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个事例(第三自然段),思考:具体事例中的“?”

  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2、师生交流(教师出示表格)

  问号是: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的'防线旋转?

  真理是: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

  过程是:反复实验和研究。

  从这个事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3、教师小结:我们要善于观察个发现,敢于提出问题,并反复实验,解决问题,就能得到真理。

  4、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完成表格。

  5、教师小结。

  三、教师总结,片段仿写

  1、总结课文特点。

  2、练习仿写:

  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

  3、学生小练笔

  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 !

  不断探索

  独立思考

  锲而不舍

  教学反思:

  本课的跨越式教学,反思这次教学过程,我觉得比较好地实验了跨越式的模式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简洁、高效。

  一、简洁

  这里的简洁可以分为过程简洁和环节简洁。过程简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抓住主要的重难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完成课标任务的同时,能够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拓展训练。教学中,抓住了“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和事例中“问号与真理的关系”两个重要问题进行教学,在学生理解了问题后,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完成了任务后,本课的讲授任务也基本完成了。环节简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为了讨论而设的讨论,朗读也根据教材的特色没有进行多元朗读训练,师生交流也尽力做到简洁快速。

  二、高效

  能够按照跨越式实验模式进行教学,那么课肯定高效,四十分钟需要进行课标的任务完成,又需要进行拓展阅读、小练笔写作能够按时完成绝对的高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文章很好地体现了跨越式实验教学模式的高效了。原因是教材的篇幅适中,内容容易理解,而且文中的三个事例的段落结构相同,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课文的学习和阅读的拓展以及小练笔的写作。在第一课时上,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的拓展,让学生对三个例子的背景有进一步的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第二节课的小练笔,学生因为在第一课时进行的拓展阅读中理解了三个事例的背景资料,而且三个例子也是结构相同的,所以学生在学习三个例子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省下时间进行小练笔了,在小练笔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总结的课文写作方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模式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从反馈看来,学生的把握不错。下面有学生的几篇二百字左右的小练笔,都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大概花了十来分钟。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冯诗琪)

  生活中有许多细微的小事。可是,如果你认真去思考,你就会认为,这件事已经变成了大事。

  那次,我晚上很认真的做练习册,到了明天,老师开始评讲。说道一条选择题,老师让我回答。我就站起来说“B”。立即传来的声音不是“嗯,对”而是一阵又一阵的;“哗··怎么可能?”可是,在“不可能”中听到夹杂着一两个说“没错”老师见此景就说,选A的举手,于是大部分的人都举手啦,全班只有渺渺的几个没有举手。当老师开始公布答案时,每个人的手里想楸这一把汗。“B”一直高叫,把所有的人都吓坏了。

  真理掌握早少数人手中,这个就是真理。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张梓婷)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没错。

  就想我们一些棒的同学一样,每当测验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就会骄傲起来。然而,到下一次测验的时候,他就会取得很差的分数。因为他每当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就会骄傲起来,所以导致下一次测验取得不理想的分数。但是,当他取得不理想的成绩时,他会从中吸取教训,然而他下一次测验他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所以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同学们,我希望你能从我的例子里吸取教训。

  团结就是力量(曾海伦)

  其实,世界上没有事,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一个人完成不了,我们也可以叫人帮忙,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有一些事是可以利用团结,比如:我们正要开一个大铁门,自己不行,就得回去叫别人帮忙来一起拉铁门得绳索,如果一些人远不够,就可以叫上所有人。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起来,就成了一股任何东西都可以抗拒的无比力量。

  当然,找人帮忙,团结一致,一气呵成的能力,结合就是力量,那么这个力量可以做任何的事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程伟豪)

  人人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在以前每次听到这一句话后,都不会相信,直至到三年级的一天,我才认同这句话。

  记得那天,全班同学都在埋头做试卷,我也不例外。当时我的心就像是正在拿着一只兔子一样,蹦蹦直跳。考完后,我和其他同学一样舒畅了许多。很快,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了100分,我高兴不己,所有同学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开始骄傲起来了,常常拿自己的成绩来炫耀同学,很快同学都开始讨厌我了。但我还在沾沾自喜。第二次考试来临,我怀着自大、傲慢、骄傲的心理去考试。考完后我就又自大起来了,以为一定能考第一。随后成绩下来了,我拿下试卷一看:90多分。我再仔细一看,不该错的都错了。我沮丧不己,我又望一望考第一的同学,她并不像我一样,到处炫耀。我开始惭愧起来。之后我努力复习,第三次考试又来临,我认真做题,成绩下来了,我又是第一;

  自从我经历了三年级的教训后,我从中发现了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也让我从中明白道:你得到了很高的分数或很大的奖励,都不能骄傲,不能炫耀,不能自大,要虚心,要谦虚,要继续努力!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李爽棋)

  一次,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他学习的成绩突然提高,他看到了自己是全班的第二名,很高兴。可是以前一二名的同学降下到了10多名。那位同学骄傲了。在上课时,不再那么专心了,做作业也完成就算了,没细心检查。在第二次考试成绩下降到20多名。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带着一连串的问题,我以爸爸、妈妈为实验对象,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有错误,就虚心改正,并多想想为什么,那你的成绩一定能提高。但你一骄傲,以为自己学会了,就不听人说,那你的一定会下降。

  所以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音字“转”的读音及“锲”、“诞”等字的写法。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本语言及标点符号生动,准确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所表达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情感与态度

  教育学生懂得“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科学规律,增强自己发现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能从具体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本文相关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课前先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少写一个“诞”字。

  1、学习“诞”字。

  2、初步理解课题。

  3、简介作者。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指导写字。初步了解课题的意思,为解决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作铺垫,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从课题入手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作者简介则激发了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

  二、检测生字词

  1、(课件出示)。

  2、哪些词是你以前很少见或没有见过的,请大声读一读。

  3、哪些词容易读错?重点掌握“转“的读音。

  4、哪个词最容易写错?锲而不舍的“锲”字。

  5、联系刚才的情境理解“无独有偶”。

  设计意图:本课出现了不少的四字词语和专业术语,专业术语不作为学习的重点,但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词语也应该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点。本环节学生会的不教,教学生不会的或容易出错的,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理解和运用词语,屏幕上的词语也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深入研究三个事例

  1、总结事例。

  谢皮罗的发现波义耳的发明医生的发现

  2、学生研读讨论并汇报,完成研读表的填写。

  (课件:研读表)

  抓住“敏锐”、“立即”、“百思”等词语体会事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总结共同点。

  找生汇报。用上“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因为__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

  (这一环节老师尽可能以尊重学生的理解表达为主,多鼓励表扬,同时要相机进行指导理解。)

  4、总结真理。

  设计意图:对课文深入地探究、总结,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新课标中新增了“非连续性阅读”的要求,而本环节学生结合图表中的内容,总结三个人物的共同点,既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非连续性阅读的能力。

  四、再次理解课题

  1、读句子,找生写发现真理的三个关键词。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生默读,思考提问。

  预设1、用“?”和“!”的好处。

  预设2、为什么不是把“?”扯圆变成了“。”号呢?

  设计意图:抓住“标点”的借喻用法,引导学生理解这种用法的好处,通过换符号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二段是对课题的解释,第七段是对观点的总结,对这两段的学习,更进一步理解了文章课题的含义。

  五、联系生活进行科学教育

  1、利用句式说说其他事例。(课件展示)

  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还知道的其他事例。

  ()因为(),通过反复研究,最终()。

  2、联系学生生活探讨为什么没有发现真理。(课件展示)

  生谈,老师相机指导。

  3、理解最后一句。

  ①理解“有准备的人”

  ②理解“善于独立思考”。

  ③理解“锲而不舍精神”。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是生活。通过文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发现真理的易与难,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激发学生对发现真理的兴趣,增强发现真理的信心和勇气。

  六、总结全文(课件展示)

  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再用(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花的变色,睡觉时眼睛的转动)进行了事例论证;最后又总结观点: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发现真理。

  提出观点→事例论证→总结观点

  设计意图:既有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又为初中的学习作了铺垫。

  七、老师寄语

  同学们,只要你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见微知著,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善于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你就能发现真理。

  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发现真理的路上!

  设计意图:一段充满激情的演讲,进一步地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探求真理的渴望。

  八、休闲小作业(课件展示)

  1、心动不如行动。选择一个你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尝试做一做研究,看能不能最终解决你的疑问。

  2、经常看看中央10套科教频道的《我爱发明》。

  设计意图:作业的布置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更突出与文本的联系性、体现了趣味性、生活性。

  板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谢皮罗的发现

  波义耳的发明

  医生的发现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学会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见微知著领域

  2、了解课文中写的三个事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教学准备:

  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

  2、前面两课告诉我们哪方面的科学精神?(18课: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19课: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是啊,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国航天人身上精神。

  这一些科学精神是非常可贵,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学习的。而具有这些科学精神千千万万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去敬重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和感受可贵的科学精神,另外,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要来学习这种写法。

  3、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课题,问: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自学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1、读通读准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提问

  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人物?(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三个)

  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类?(说理性文章或者议论文)

  2、检查朗读。指名四个学生分别来读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检查词语。教师出示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词语,想想哪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指明朗读词语;重点理解一些词语;齐读词语。

  重点学习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见微知著领域

  司空见惯:意思(看得多了,不以为奇),近义词(习以为常、屡见不鲜),反义词(、凤毛麟角)。书上“司空见惯的现象”指哪些现象?“司空见惯”还可以跟哪些词语搭配?(司空见惯的事情……)

  追根求源:意思(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近义词(刨根问底、追本溯源)

  机械:“械”是形声字,用械组词。

  逆时针:给逆组词。

  无独有偶:意思(某种少见的情况,偏有类似的出现,配成一对儿),举例。

  见微知著:“微”、“著”的意思(隐约、明显),意思(见到事物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领域:用域组词。

  四、快速默读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

  检查

  1、指名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朗读第一自然段。

  2、课文举了几个事例?举这几个事例目的是什么?(为了用事例说明这个道理。)

  3、找出课文中写这三个事例的内容。(3、4、5自然段)

  五、初读三个事例,了解三个事例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概括这三个事例主要内容,有一个自然段可以帮助我们来完成这个任务,哪个自然段?(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写了哪几个内容?)

  指明三个学生来朗读课文3、4、5自然段,其他同学再想想,分别讲了什么?

  给学生一些时间,可以自己说说,也可以在同桌说或者在小组里说。

  请三个学生站起来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老师出示三个事例的内容,再让全班同学读一读。

  六、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这篇课文是说理性的文章,也叫议论文,分哪几个部分,在课题上边写出课文的结构,并且在书上分好段。

  检查讨论。着重讨论第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第二和第六自然段也是在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三个事例的总起和总结,所以应该分到第二段,

  教师板书:提出观点——事例证明——总结全文

  七、小结。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6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 纵观 漩涡 敏锐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洗澡 花圃 推理 逆时针 司空见惯 无独有偶 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熟读课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学习重点:

  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学习难点:

  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学习准备:

  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学习方法: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质疑观点,激趣导入

  1、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你有疑问吗?(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这个观点。老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到课文中找答案。

  3、提出三项“挑战(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挑战目标:

  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二、初悟观点,体会含义

  1、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出示:学习导航一)明确学习要求。

  挑战一

  思考:

  课文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提示: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朗读。

  3、引导学生理解 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意思,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和理解喻意的方法来理解。

  4、对比思考,学习写法: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

  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5、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观点的含义。

  三、理解故事,找共同点

  1、作者怎样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 (出示学习导航二)

  挑战目标二

  思考:

  1、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2、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把“?”拉直变成“!”的?

  3、完善表格,找出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提示:

  先认真默读思考,做标注。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合理分工,有序组织讨论,注意控制音量。时间5分钟。

  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发表格,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督促帮助。

  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请一生将三个事例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4、小组代表来汇报表格填写情况。

  5、讨论交流: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

  预设:

  (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

  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这说明这三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请提出这个想法的学生把这三点写到黑板上。

  (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

  追问: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他们都是“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有准备的人”。)

  (4)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分别说说?(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

  6、深入探讨: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所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写得较具体些。

  7、朗读作者对这三件事的小结部分。

  (1)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坚持不懈的人。追根求源的人。锲而不舍的人。)

  (2)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比较“发现”“发明”“创造”“成就”的不同。感受只有不断探索努力,才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品悟结论,总结收获

  1、质疑:经过三个具体事例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

  2、指生读第七自然段。

  3、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

  (板书: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4、体会“发现真理”难不难?从哪体会到的(板书:不难)

  5、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从哪里体会到的?

  抓住重点词句“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板书:不易)

  6、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说科学发现并不难,我们听了会——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做好思想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齐读)

  7、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议论文的三个部分: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8、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引导从文章的内容、哲理、写法等方面来谈。)

  五、学习写法,写话交流

  挑战三:小练笔

  任务: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提示: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求:

  观点鲜明 事例典型 有说服力

  1、出示有关小练笔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话。

  2、学生练习写话,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完可以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评议:找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评价是否做到了观点鲜明、事例典型有说服力。渗透理想教育。

  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 阅读你崇拜的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板书设计:

  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

  洗澡水的漩涡      发现问题(详)

  事例:紫罗兰的变色   反复试验(略)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发现真理(详)

  结论: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

  (不难)     (不易)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精神的魅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5.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交流相关资料;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20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理解事例,从事例中初步感受中心。

  学习3-5自然段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具

  体的事例。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弄清楚三个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3.交流学习收获。(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课件展示。)

  问号 真理 过程

  洗澡水漩涡为什么 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敏锐地注意到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紧紧抓住问号

  反复的实验研究

  溅上盐酸的花瓣 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 敏感地意识到为什么会变红 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许多实验制成石蕊试纸。

  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 睡觉者眼珠转动是在做梦 百思不得其解

  反复的观察实.4.看着大屏幕上的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5.我们来看这些描述发现真理过程的句子,你觉得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关注,

  关注这些词语,你都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教授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成分遇盐酸会变红。……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

  ……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6.将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三.在理解事例的基础上,深入体会科学精神。

  1.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什么样的

  事情,请你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板书:平常的、细小的、司空见惯的)

  这些人怎么就能由此发现“真理”呢?

  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

  情。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1) 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2) “发现”、“发明”、“创造”、“成就”,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3) 再读这段话。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需要有不断发问、追根求源的人,需要有这样探索不息的精神。正像作者所说的――

  4.(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5.联系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再读这句话。

  7.(给句子中的词语加点)看到这些加点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8.齐读。

  四.小结:

  三个具体的事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真理的发现都是在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需要我们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学习拓展,加深体会。

  1.文中列举了三个事例,其实,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真理的发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样的例子。(课件展示科学史上的相关事例)

  3.了解了这些事例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4.是的,只要我们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就能发现真理。

  可是,这种发现的灵感和能力是凭空产生的吗?为什么牛顿能因苹果砸头而发现万有引力,瓦特能因看到茶壶盖被蒸汽顶起而发明蒸汽机,我们却不能?

  5.请大家欣赏一篇短文(教师口述《上帝的苹果》,提示学生认真倾听。)

  6.欣赏了这则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短文,再联系课文内容,你明白了什么?

  7.齐读课文七、八自然段。

  六.总结

  1.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2.我们来回顾课文。首先,作者提出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

  观点,又用具体的事例对观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重申观点,让我们深刻地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魅力。

  七.作业

  请大家看课后的“小练笔”要求,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06-0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教案设计04-02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06-09

精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3篇11-0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精选5篇)10-26

有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三篇08-1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汇总7篇10-31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锦集5篇10-1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通用9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