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
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探究除法计算的验算过程,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验算除法。
难点:学会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42÷2= 27÷9= 64÷2=
84÷4= 80÷8= 36÷3=
26÷2= 46÷2= 36÷4=
2.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二、互动新授
(出示情境图)提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毽子每个1 元,皮球每个 2 元,跳绳每根3元。)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解答。
1、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提问:如果小明带了 3 6 元,他可以买多少根跳绳?
学生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你们算出结果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学生思考后回答。
回答预设:
(1)再算一遍;
(2)用乘法验算。买一根跳绳需要3元,买12根跳绳就是12个3元,每根跳绳的单价乘根数,应该等于总价钱。
引导学生尝试写出乘法验算的竖式。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板书验算的过程。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验算。
提问:如果小明带了 6 5 元,可以买几根跳绳,还剩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这个结果算得对吗?你能验算吗?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想法:每根跳绳3元,21根是63元,再加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提问:你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3、比较方法。
提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小组交流。
小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上余数,最后看看得数和被除数是否相等。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明确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验算的'方法。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除法验算时的注意事项。
学生交流。
小结:计算要细心,书写竖式时数位对齐,用哪一位数除商就写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验算能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提示:要比较哪种树苗每棵贵些,可以先计算什么?(每种树苗的单价)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出示题目,学生看图读题。
45个轮子可以装多少辆车?还剩几个轮子?要求的其实是什么?(是求 4 5 里面有几个4)
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追问:可以装12辆车吗?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余下的 1 个轮子,不够装一辆车,所以最多只能装11辆车。
5、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评价。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过程: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笔算
65÷3=21(根)……2(元)
2 1
× 3
6 3
+ 2
6 5
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答:可以买21根跳绳,还剩2元。
列竖式计算时,第一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被除数的
十位上面,第二步用余下的数与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重新组合,再除以除数,商写在原来被除数的个位上面。可以用乘法验算除法。
教学过程:
在教学时,安排口算题,以为既然能口算了就必定能列竖式。其实能口算只是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要想把生活经验转变成数学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单凭对着算式说算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时通过各种操作能帮助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过程,让他们较好地理解每一步的算理,突破难点。学生单凭对着算式说算理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时通过各种操作能帮助学生非常形象地理解过程,让他们较好地理解每一步的算理,突破难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
确地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植树节马上就到了,你们有什么计划吗?请看明明班的同学在干什么呢?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引出:20×3=
4、讨论算法——20+20+20=602×3=6,20×3=60
三、尝试解决,拓展应用
1、每箱草莓40个,8箱草莓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解决,全
班交流)
2﹑70×830×6600×94×6020×73×80090×58×50700×4
3、有三堆香蕉,每堆200根,小象每天吃60根。大象每天要吃
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星期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本节课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并掌握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有3捆树苗,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
20×3=60﹙棵﹚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需要多少钱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和书写规则。
理解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的时候要用0占位。
教学重难点:商不够商1时用0占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昨天我们学的很好,今天小兔带来了一些习题来考一下同学。
出示:小明家养了4只兔子,这天她买了86克红萝卜,请问平均每只小兔可以吃到多少克红萝卜?还剩多少克?
问:要解答这道题应该怎样想?算式怎样列?
得到: 一共的千克数÷兔子的只数=平均每只兔子可吃到红萝卜的千克数
86 ÷ 4
师:86÷4的商是多少呢?请你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
学生尝试、交流汇报
86÷4=21(千克)……2(千克)
答:平均每只小兔可以吃到21克红萝卜,还剩2克。
问:你们是怎么算的.呢?谁能来计算过程说一说。
改错
师:小亚也做了这道题,我们来看看她的做法。但她算了一半,做不下去了。你们能帮帮她吗?
出示:
二、探究新知
师:小胖今天带来一些数学本做奖励,经过昨天学习有小亚等3名同学获得了优秀,小胖带来了61本,请同学们帮忙分发一发,看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本数学本?
61÷3 = ?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出示学生的几种情况:
个位上的0能不写吗?
为什么最后一步可以省略?
师:哪些竖式是正确的呢?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得到:第1、第3个竖式是正确的。但第3个竖式的最后一步可以省略。
问:从这道题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得到:个位上不够商1要商0来占位。
三、练一练(第37页)
拓展题
师:小胖对同学的答案很满意,为此他给小朋友发了奖学金
一等奖:小巧(95元)
二等奖:小丁丁(65元)
三等奖:小亚(45元)
这三个同学拿着奖学金去买文具用品
价目表:
铅笔盒 活动笔 橡皮 尺
9元 7元 4元 2元
若小巧全买铅笔盒,可以买几个,还剩几元?
若小亚全买橡皮,可以买几块,还剩几元?
若小丁丁全买活动笔,可以买几支,还剩几元?
(小组活动,自编习题,互相问答)
课堂检测练习:竖式计算
86÷9 67÷5 96÷3 46÷4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第3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1页例3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 、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2)28+28+15+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提问:做这两题时,你们先干什么?又干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追问:做这两道题时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分别求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
四、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应先让学生根据篮球场的形状以及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说一说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想想猜猜,再算算试试。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应该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考进行计算。算出结果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什么这样算。在学生汇报他们各自的算法后,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把握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再让学生比一比,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在学会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算出结果后,在小组里交流并归纳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算法不能灌输给学生,更不需要揭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理解算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2.在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4.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 考考老师: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找规律的知识,用学具设计一个规律,然后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摆的,接下来你想让老师猜几号学具,老师不用看就能猜出它是什么。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 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的了。
[评析: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用学生考老师的形式引入新课,这样做,既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评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 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评析:引导学生在已具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因此,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除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评析:本环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对新知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评析:本环节是在前两个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教学中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 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 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 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 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评析:练习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启发性和挑战性。通过让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练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尤其是最后一个练习,给学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整节课前后呼应,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1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厘米= 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一条边,看这边的另一端指向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读数时要平视。)
3、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长?(学生回答)
4、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5、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6、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7、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8、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新授知识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个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个小格一个小格地数(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0个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长?(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毫米5厘米=()毫米70毫米=()厘米
(6)你能测量出书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个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长?拿出一张光盘,看一看,摸一摸。这张光盘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小魔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盘,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宽度大约1毫米。让学生反复做一做,加深对1毫米的认识。)闭眼想象并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猜一猜,几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接近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学生卡的厚度)【通过多次的直观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让概念从实际中来,便于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3)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会用到“毫米”作单位?(小的物体)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币、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大约20天长1毫米。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用到毫米。
四、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或数。
一只蚂蚁长约3()。
一本字典厚70(),也就是()厘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
二、新授。
1、课题: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问: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分别找出: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教师讲解: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1840190219441955
21001976198719942400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分数的简单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能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体会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编排特点
1、合理确定认识分数的起点,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分数意义的理解是多维度的。在分数概念的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教材编排既考虑到分数概念的发展基础,又兼顾学生建构概念的认识特点,在本单元第一次认识分数时,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从“一个物体作整体”到“多个物体作整体”,循序渐进地加深对分数所表达的“部分-整体”关系的认识。
而且所有内容的安排全部围绕这一基本含义展开,无论是比较大小还是简单的分数计算,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2、加强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
增加了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安排了“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获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教学内容(例1),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问题(例2),让学生利用刚刚掌握的“分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整数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3、结合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和操作认识分数
分数概念具有双重性,既有“数的特征”,也有“形的特征”。只有从两个方面认识分数,才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它的本质意义。教材借助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形的'特征。
教材还编排了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表征的联动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四、具体编排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主题图
(1)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分数的产生源于生活实际的需要。引出对单元内容的学习,为例题教学提供现实情境。
(2)在分物品时,一般采取“平均分”的方式。
(3)平均分的结果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分得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例1(认识几分之一)
(1)通过两名学生平均分月饼的情境,引出分数的认识。小精灵话中的“平均分”和“它的”是关键词,明确指出了分数概念的基本要素。
(2)(3)在实物模型的基础上,借助面积模型——圆和长方形,认识、 。
(3)通过上述活动积累一定具体认识后,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4)以为例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同时指导怎样正确地读、写分数。
3、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C}{C} {C}{C},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1)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数的意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分数表示。
4、例3(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1)比较大小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提醒学生注意,这里的整体1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作铺垫的。
5、例4(认识几分之几)
(1)例4,在直观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上,通过折纸活动认识四分之几,加强了四分之几和的联系。
6、例5(十分之几的认识)
(1)例5,通过把1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份,说明十分之几的含义。一方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小数做初步的准备。
7、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还不是抽象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而是通过涂色,利用直观图形的大小比较来比较分数大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3)第2小题出现6/6,也是为后面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做准备的。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加减法作必要的准备。
1、例1(分数加法)
(1)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答案让学生自行填出。
(2)通过直观和抽象两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2、例2(分数减法)编排特点同例1,只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
3、例3(1减去几分之几)
(1)例3,教学“1减几分之几”。直接出示算式后,小精灵提示思考方法:通过平均分,可以把1改写成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借助直观图、提示语及小女孩的动作等,再次形象直观地展示出算理,便于学生理解。
(三)分数的简单应用
1、例1
(1)例1,教学由多个同一事物组成的集合作为单位“1”,集合中部分元素与整个集合的关系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情况。
(2)例1的第(1)题,调用学生学习几分之一的经验,通过剪一剪的活动情境,实现了“1”由一个物体到一组物体的自然过渡。
第(2)题,指导学生借助分数的含义,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教学中,要通过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让学生体会“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关系。
2、例2(问题解决)
(1)例2,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既能让学生学习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又可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2)理解题目中两个分数的含义,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
(3)给出了借助直观图进行分析的方法,分析时结合分数的含义,应用整数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小精灵的话,提示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五、教学建议
1、注意通过多元表征之间的转换,逐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C}{C} {C}{C}{C} {C}表征转换能力代表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水平。通过多种外在的表征方式,如分割操作、画图、数学符号等之间的转化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在最初接触分数时,先是从“行为”(平均分物体)入手,再通过图形表征认识分数,最后抽象出分数的数学符号。教师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行为”“图形”“符号”等表征方式的关系,努力做到“有来有回”。
2、借助多种直观模型和操作,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生对分数的抽象理解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一方面,在分数初步认识阶段,学生的活动要与直观模型紧密结合。一开始就要利用不同的实物模型(月饼、苹果等)面积模型(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对分数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并不抽象分数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材的呈现方式,除实物、面积模型外,可适当采用集合模型、“数线”模型,丰富学生的认识表象,为学生全面理解分数的含义提供多种直观支持,避免思维僵化。
让学生在不同的动手活动中体验、认识分数。如“分一分” “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数一数”等,完成这些动手操作。
尤其在认识在认识“1”是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时,因为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被平均分以后,每份里的物体都可以用整数表示它的个数,学生对用分数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感到不习惯。教学中,要通过剪一剪、涂一涂、摆一摆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初步形成认识:与“1”是一个物体是相同的,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取几份就有几个1份那么多。
3、要把握好教学要求。
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确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三年级第一学期P54—5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
2、会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在观察、思考、和动手折的过程中,认识和找出对称轴,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4、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数学审美情趣,领会数学美。
5、通过小组协作和交流活动,提高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按对称轴将轴对称图形画完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生活经验,引入新知:
1、出示图片
2、问:这些图形美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反馈: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追问:什么叫做对称?
预设:1)左右相等。2)左右图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3、判断:上面的图形是不是从下面剪出的,为什么?
反馈:第一组是,第二组不是,因为第二组图形左右不对称。
总:生活中也有不少对称现象。
4、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图形也是对称的?
生:反馈。
找一找:打开袋子,找一找对称图形。
学生反馈。
预设1:1、3、5、6、7、8
预设2:1、3、5、7、8
2)问: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
反馈:对折。
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总:像这样对折后,左右两边图形能完全重合的叫做轴对称图形。
出示课题:轴对称图形。
二、巩固新知,认识对称轴:
1、拼一拼:用两个平行四边形平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反馈:
2、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用方格纸判断)
反馈:小火车并不是轴对称图形。松树和五角星是轴对称图形。
问:你是如何用方格纸判断图形是否对称的?
生:对准图形的顶点判断。然后数方格。
总结:图形对折以后,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它的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叫它对称轴(板书)
【策略说明:通过“观察、分类、验证(折)、”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三、数对称轴,拓展思维
1、找一找,数一数
交流反馈。
问: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反馈:图形的边越多,对称轴就越多。……
2、做一做: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比一比谁剪的对称轴最多?
【策略说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剪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和谐的对称美,让学生感到轴对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七、总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体会了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八、作业布置:《练习册》P71—72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条4条0条无数条1条
画轴对称图形要点:先找对称轴,然后找对称点,再连线。
【策略说明:通过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剪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和谐的对称美,让学生感到轴对称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
七、总结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体会了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八、作业布置:《练习册》P71—72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条4条0 无数条1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第2课时 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3、第5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
1.口答。
3个5是( ) 2个4是( )
8里面有( )个2 20里面有( )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
(1)☆☆☆ ☆☆☆ 2个3
(2)○○ ○○ ○○ 3个2
(3)□□□□□□ 1个5或者5个1
二、探究新知
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例3)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蓝花:2朵
黄花:6朵
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1)圈一圈,再比较: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习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
(指名回答。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求:6是2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 (3个2)
所以:6是2的3倍。
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
(1)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3)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4个2)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
随机板书:
求:8是8的几倍
想:8里面有几个2 (4个2)
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
指名回答,8÷2=4
(3)小结: “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三、尝试练习,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3.想想做做第3题。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
2.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年3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有关简单的倍数问题的除法计算
蓝花有2朵,红花有(4)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8÷2=4
答: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倍的知识,而且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不作为一个数学概念给出,而作为生活的概念来处理,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摆、圈活动,不要急于用除法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做除法想乘法”和“推算”的方法。
2、 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3、 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 利用“因为”“所以”“”,训练学生严谨、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会运用“推算”的方法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王分桃
师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 猴山上,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猴子,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猴王就利用分桃子的机会教育帮助了它。猴王分别给每只猴子18只桃子,要它们平均分3天吃完,许多小猴子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18只桃子太少了,不够吃。”猴王说:“那好,我给你180只桃子,平均分3天吃完,如果你能计算出你每天能吃几只桃,明天就给你180只桃。”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50只。”猴王和其它小猴子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 名其妙。“
师:“小朋友,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 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
生:“肥肥算错了。”
师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猴王这二次分桃都是怎么分的,平均每天吃 几只?说说你的'算式。”
生①:“18只桃子,平均分3天吃完。18÷3”
生②:“180只桃子,平均分3天吃完。180÷3”
师:“我们已经可以根据表内除法得出18÷3=6,那么,180÷3等于多少呢?这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出示课题--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师:“想一想,说出你的算式。”
生:“180÷3”
师:“180÷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①:“因为18÷3=6,所以180 ÷3=60。”
生②:“我想几乘3等于180,因为60×3=180,所以1 80÷3=60”
师:“小巧的做法和生①一样:因为18÷3=6,所以180÷3=60,像这样的方法我们叫 做推算。”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推算呢?
生:因为180就是18个十,18个十除以3就等于6个十,即60,所以180÷3=60
师:“小丁丁的做法和生②一样:因为60×3=1 80,所以180÷3=60。我们把除法叫做乘法的逆运算,我们在做除法的时候,可以想乘法。
探究二:整百数除以一位数
师:“600÷3”你们会计算吗?如何计算,怎么想的。
生①:“因为6÷3=2,所 以600÷3=200。”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推算呢?
生:因为600就是6个百,6个百除以3就等于2个百,即200,所以600÷3=200
师:还可以怎样算?
生②:“我想几乘3等于6 00,因为200 ×3=600,所以600÷3=200”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
120÷2= 240÷3= 480÷6= 490÷7= 140÷2= 160÷4=
540÷9= 400÷8= 200÷2= 350÷5= 320÷8= 500÷5=
师 :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小结归纳: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时,可以先把被除数末尾的0去掉,然后去除以除数,求得商后,再在商的末尾添上相应的0. 计算时,当被除数0前面的数能被除数整除时,被除数末尾的0可以全部去掉;当被除数0前面的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被除数末尾的0要少去掉一个,原被除数末尾去掉了几个0,商的末尾就添几个0.
2、210个鸡蛋平均装入3只塑料桶。每只塑料桶要装多少个鸡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探索与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会用厘米方格来表示图形的面积。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初步建立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合作探究
1、师: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行,可以拼几个?
生:摆一摆。
师:巡视。
生:汇报
师:出示。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面积多大?
边长是多少厘米?它的面积又是几呢?
师:四人一组,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它们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211243126212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与它的长与宽有这样的关系?
结合图、表:每行摆几个--长;
摆几行----宽;
总的个数--面积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
你能举出其它不同大小的长方形面积吗?
师:正方形面积与什么相关呢?
正方形边长面积24
生汇报,师概括,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师:也可以用字母公式来表示:S长=a×b
师: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S正=a×a
三、应用与巩固
1、练一练:
(1)长5厘米、宽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板书:
解:
S长=a×b
=5×4
=20(c㎡)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2)长9厘米、宽6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请你也试着写一写计算过程(0号本)
(3)边长8厘米,这个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师巡视,生反馈板演,纠错。
2、想一想
师: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方形有几种?长与宽分别是多少?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211243126212
正方形边长面积23
六检测练习
(一)填空
1、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2、一个长方形宽为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各个图形的面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三、教学难点
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0×3= 12×4= 23×2=
200×3= 120×4= 230×2=
20xx×3= 1200×4= 2300×2=
20000×3= 12000×4= 23000×2=
2、 引导学生观察,找出每组算式特点。
3、 说一说20xx×3和230×2的算法。
4、归纳: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自主探究
1、 探索竖式中积末尾有0的`乘法。
2、 尝试解题:3×380。
(1)思考:先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独立尝试计算。
(3 )同桌交流解题方法。
3、 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 展示伙伴算法。
5、 讨论: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6、 独立练习(做后校对)。
7、归纳。
三、内化知识
1、列竖式计算。
2、游戏:算一算,排一排。
(1)独立计算。
(2)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卡片。
(3)读一读每个音节,再将卡片上字母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4)集体交流,体验成功。
四、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直观认识正方形连成的多连块。
2、动手实践用正方形拼组各种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通过操作探究,探索多连块的组合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合作的愉悦,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相应的学具:若干个正方形:“一连块--四连块”的所有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个小正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媒体演示:看!小丁丁、小胖、小亚、小巧等同学用这些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正在拼图,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图形。
(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他们分别用了几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了怎样的图形?)
揭示课题: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说明:借助媒体情境,展示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学习探索
1、认识多连块。
(1)介绍:1个正方形就是1个一连块。
(2)出示:两个同样大小正方形,问:你能用它们拼合成怎样的图形?
可能拼出 或 的.图形。
师:像这样两个同样大小正方形拼合成的图形就是两连块。
问: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几个两连块?(教师应指出这两种拼法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因为相互可以通过一次旋转得到。所以可以拼成一个两连块。)
(3)如果有3个同样大小正方形拼合成的图形就是?(三连块)4个呢?5个呢?
(让学生找一找多媒体情境中的三连块和四连块。)
小结:在数学王国里我们常把像这样用几个同样大小相互拼合而成的新图形叫做多连块。
[借助直观演示,让学生感知三连块和四连块的含义,从而抽象多连块
的定义。]
2、探究多连块的不同形状。
请学生小组合作拼一拼不同形状的三连块、四连块甚至依据班级实际还可以拼出五连块各有几个?
引导学生从两连块推导出三连块,从三连块推导出四连块
从四连块推导出五连块:
通过操作探究,探索多连块的组合规律。
汇报板书: 多连块
(可以借助英文字母TVIUWXYZLPF直观形象记忆其中的11种)
[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多连块的不同形状,借助形象记忆,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三、利用多连块拼出几何图形
拼出2×4的长方形。
(1)出示:书上小亚用多连块摆成的2×4的长方形。
瞧!小亚也学会用正方形组成了多连块,她还巧妙的将它们进行了组合,又变成了一个新图形。请看她又用这些多连块组合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横向有几个正方形?纵向又有几个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横向有4个正方形,纵向有2个正方形。)
师:我们把这样的长方形叫做2×4的长方形或4×2的长方形
(2)出示一个2×4的白色长方形。你们能用多连块把它填满颜色吗?(学生自己操作,集体反馈。)
(3)用各种多连块摆出3×5的长方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多连块多摆几次。)
(4)请学生尝试用多连块摆一个4×4正方形,并且汇报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模仿书上小巧的样子,学着拼一拼。)
[学生在多媒体情境的引导下,直观感知多连块拼成的长方形。并通过亲自实践,尝试用多连块拼规定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
四、拓展提高
只能用同一种四连块拼一个4×4的正方形,如图:
想一想其中有哪几种是可以的?
(1) ( )
(2) ( )
(3) ( )
(4) ( )
五、全课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09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1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3-0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2-0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通用15篇04-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03-1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集15篇)03-19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合15篇)03-09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0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