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音乐课《天山风情》教学反思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音乐课《天山风情》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音乐课《天山风情》教学反思1
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的教育。从这一意义出发,我在音乐教学中,以素质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为切入,以激励性评价为杠杆,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动力,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使音乐课活起来。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兴趣是学生感知和理解作品的前提条件,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如今,音乐教学的重点不应该单纯放在教材内,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教研中发现,学生对民族音乐及相关文化有着由衷的兴趣和喜爱。音乐书里的歌曲已不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胃口”。因此,在《天山风情》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产生一个想法:把《天山风情》教材中的五部分内容进行重组,选定了欣赏女声独唱《玛依拉》和活动《掀起你的盖头来》两部分。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有多媒体显示屏、精心制作的CAI,在分段赏析中,利用多媒体缤纷的画面、协和的音响,引导学生熟悉音乐主题,并从中体验到不同乐段所表现的情景,感受天山脚下,游牧民族的风土人情。让学生自己点击中的画面,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本课以老师声情并茂的歌声《你会爱上她》导入,作为了解相关文化的切入点,引出每一项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听赏、歌唱、舞蹈等活动中,感受新疆的民俗风情;了解新疆歌舞艺术。让学生在情境体验、情感共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风土人情为纽带,组织教学。导入部分,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你会爱上她》,引入情境。实践证明:把“我唱你猜”的环节放在授课开始,新颖独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赏析歌曲做铺垫,激发兴趣第一部分内容为听赏女声独唱《玛依拉》,我带学生走进了哈萨克,认识了诗人玛依拉、歌手玛依拉。我告诉学生,当地的人们把诗人和歌手尊称为“阿肯”,就是能写诗会唱歌的艺人。玛依拉就是受人尊重的“阿肯”。由此引出哈萨克民族的爱好、特点、性格,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以创设情境为依托,解决难点。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唱兴趣,通过创设牧民家中做客的情境,引导帮助学生如何去听,提示学生在听的时候,用心去体会情境、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在学唱实践中感受情绪,参与讨论、设计律动、表演敬酒等。这样,使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在多种形式练唱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集中注意、敏锐反应,以及对节奏的准确衔接和对音符时值的感受,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开拓视野。在这一环节,加入新疆特有的舞蹈、民俗文化、乐器,通过老师的现场展示与精美图片展示双重效果,冲击学生的感官,激发兴趣,并加以学生自己的创作。
这样一步一步学习,从而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启发求异、鼓励创新。这样的学习,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发展,而且音乐兴趣大大增加。由此可见,合理地开发并运用好音乐素材,不仅能够解放学生的头脑和手脚,更容易激发灵感和创意,让人人产生学习动力和参与兴趣,而且可以发挥教师的表演潜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天山风情》成功的教学实践,我由衷的心得是:音乐从来都被各民族视为自身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音乐是文化的灵魂,音乐是民族的血脉,音乐表现的是文化恢弘的气势,记录的是人们的喜怒悲欢,音乐寄托的是民族绵绵的情思,铸造的是一方热土的理想与梦幻。让我们都来热爱民族音乐,宏扬民族艺术吧!
音乐课《天山风情》教学反思2
在唱歌教学中,传统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听教师范唱或听赏录音——再学唱歌谱——然后学唱歌词——最后艺术处理。这种教学模式的思想基础是“使学生们的认谱视唱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以往我们音乐教师会理直气壮地认为“难为学生一下,当然是应该的。”为什么会这样想、这样做呢?因为这种想法、做法的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知识技能高于一切。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发现探索、学生的实践与创造全然被漠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受学生欢迎,抑制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降低了学习效率。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引起了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育理念,也为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科综合的理念:将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我开始努力探索歌曲自主学习模式、淡化识谱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歌曲。例如:我在研究《天山风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之一:《一杯酒》的歌唱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性范唱。我用歌词中有代表性的一句欢呼语“别比雅拉”,把学生带入了他们待客的场景中来。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民歌的民族风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避开视唱,采用了直接唱词的方法。
第二环节——趣味性对唱。针对《一杯酒》曲式结构中一、二乐句旋律相同、只有歌词不同的特点,我想到了让“客人”模仿第一乐句的旋律与“主人”对唱的'方法。
最后,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学曲谱,即第三环节——准确性视唱。这样,由听赏到唱词到视谱,有教师面对面声情并茂的示范,有学生认真投入的配合。学生对歌曲的感受是直接的,全面的,立体的,生动的,也是全神贯注而有效的。他们会很快把握住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情绪,直接唱词也没什么障碍,两三遍就基本上唱会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更可喜的是,返回来再进行曲谱的练唱时,学生不再畏难了,因为旋律已经在他们的心里了,只是换上唱名罢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意识,促进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积极性。
有了这样的动力,歌唱教学中的其他因素直接融于激情之中,使得感知、理解、记忆、想象、联想等各个环节相互沟通、触发,学生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已熟悉了解歌曲,而不必通过识谱来学唱歌曲。即先体验情境——欣赏歌曲——再演唱歌曲,这样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氛围,能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和情感体验,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使他们自始至终地处于发现、探索、创造艺术形象及表现、享受音乐情感的活动之中。
【音乐课《天山风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02-25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经典】08-13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03-23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03-28
音乐课后教学反思02-24
音乐课教学反思04-12
音乐课的教学反思05-25
音乐课教学反思06-07
音乐课的教学反思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