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说课稿>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4-10-20 15:30:27 振濠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4篇)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我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我能学会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思想是力求体现:“以发展为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班一共有58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生58根)

  师:请学生各自独立数出58根小棒(生数,老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5根5根数……设计意图: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建构计数单位“十”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48杯小棒。但摆放在一起,老师很难判断你们数的是否正确。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清楚地表示你数出来的小棒正好是48根吗?

  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a、二根二根的摆29堆

  b、五根五根的摆11堆还多3根

  c、十根十根的摆

  d、5堆还多8根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观察,并反复地教,在数的过程中感悟第三种方法的好处。能一眼看出结果是58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的计数方法。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突破了为什么要用“十”来表示的难点,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策略。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1)理解几十几的组成

  (2)掌握整十数的组成。

  (3)认识100并掌握100里面有10个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十几的组成这一知识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出58的组成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再通过50的认识来强化把10个当作一个“十”,为100里面有10个“十”铺垫,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十分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33页做一做

  2、多媒体出示许多小星星(87个)

  (1)估计有多少个?

  (2)怎样摆放才能清楚地看了小星星的个数?

  (3)怎样变成90个,再变成100个?

  (4)从不同方向数出100。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介绍教室内的人数和物品。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教学,逐渐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语言另一种表现形式,应具有艺术性、指导性、启发性、实用性、应发挥其“引”、“导”功能,引学生之思,导学生之路。

  设计意图:这样板书,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观察、突出重点,体现了突破难点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四、评价分析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挥、说、议、练中学习;从而达到人人想学、爱学、乐学的目的。

  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掌握100以内数的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巧妙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规范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习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发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3)培养同学的估数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并培养与人交流、勤于考虑的习惯。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一起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同学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同学一大盒小棒,在猜想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同学,让同学自身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身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同学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同学小组合作数小棒,一起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同学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沛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小朋友们走进一个充溢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考虑,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同学: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同学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一起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同学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同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引导同学: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意在让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同学的数感、估计意识和能力。并由此导入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数一数

  活动前,为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小朋友,企鹅博士带来了一些题目,小朋友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登上一级台阶,到达城堡时,里面将有一份礼物等着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下来同学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1)数老师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明确"10个一是十";

  (2)数杯中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明确"10个十是一百";

  (3)小组合作数更多的小棒。

  数之前,我先让同学猜一猜:企鹅博士给我们带来了几大盒小棒,你们猜一猜,每盒大约多少根?

  同学自由猜想后,老师问: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同学将自发地要求数。老师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给各组,请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的结果要让他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不用一根一根地数。

  出示要求后,我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独立考虑:该怎样数?再组内讨论:我们组怎样数?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分小组汇报:你们组有多少根?怎样数的?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这时,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可能有5根扎一捆的;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同学比较: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然后请各组把你们组的小棒放在相应的数位筒里,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同学很自然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同学在紧张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活动三:议一议。

  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让同学先独立考虑,再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身总结归纳出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

  活动四:练一练。(企鹅博士考大家)

  1、 接一接。

  89—— 189—— 99—— 29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同学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2、 数一数。

  (1) 从一百九十一数到二百零一

  (2) 从九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这里,我让同学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3、 说一说:联系日常生活,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让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同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4、 估一估: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并请说出你是怎样估计出来的,再次培养同学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5、 填一填: ( )、( )、800、( )、( )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同学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同学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沛肯定,以提高同学解决问题战略多样的意识。)

  最后进入总结的环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登上了城堡,城堡里有什么礼物等着大家呢?(课件出示金灿灿的奖杯)恭喜你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将获得更多的奖杯!以此激励同学努力学习,不时进步。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3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以及摆一摆、解决问题等。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四、学情分析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因此,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学会十进制计数法,能认、读、写百以内的数,知道这写数的组成(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能说出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注重的是将数的组成与数的计算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我个人认为本单元教学中要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十进制计数法;二是要重视数感的培养。

  五、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十进制、位值制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矛盾,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教材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找到,而且品种多样。在呈现方式上,教材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图片、有表格、有实践活动、有游戏等。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教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如在数的组成、读书和写数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六、单元教学建议

  1、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

  如教学例4时教师可通过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来理解数位的意义:

  (1)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24,并说一说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让学生明白:2个十在十位上用2个珠子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用4个珠子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然后借助计数器正确地读写24。

  2)可通过对比操作24和42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写完24后,可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拨珠表示42,在读写出来后,引导学生来对比24和42中的4和2各在什么位上?各表示什么意义?从而加深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例9还是比较数的大小,只是一种模糊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把握教学。

  (1)先只出示金鱼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教学时可以先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直接用红金鱼和花金鱼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再用花金鱼和黑金鱼比较谁多谁少,从而得出红金鱼最多,黑金鱼最少。引导学生说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引导学生说出48比10多得多,10比48少得多,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从而达到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

  3、用好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认识数离不开直观的学具。例如,例1中呈现的一堆“小棒”“第纳斯”木块等,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是多少,但可以把这些学具“结构化”:10根一捆、10个一列,强调“十进制”,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学具就能使学生一眼看出小棒的数量,感受“十进制”。

  4、切实组织好实践活动。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

  七、分课时说教学重难点

  “数数、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体会十进位值制。教学中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读数、写数”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会读写任意两位数,难点是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教学中可以通过摆小棒、拨珠子等活动,沟通小棒与计数器的关系,使学生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难点是能灵活运用百数图中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据此,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去公园”,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这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3、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

  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个实际数字的话。

  教师询问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对10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感知。】

  二、开展分类、数数活动。

  1、创设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

  2、讲清活动(游戏)要求:

  (1)8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将盒中东西分成四类,由组长分配好哪两人分哪一类。

  (2)两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一起数清各类东西的数量。

  (3)每类东西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3、学生游戏。

  教师激情引入,电脑显示活动要求,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他们能否熟练数数,对不同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学生看看盒中有哪几样东西。小组合作学习,先分类,再动手数数。

  【8人小组的.分类活动,旨在体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两人合作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数序,在共同数数中互相提示、检查。用最喜欢的方法数数,旨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4、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

  学生展示数数方法,集体接数。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2)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请全班学生用此方法数数。

  1个1个数——随意接数;2个2个数——数至50;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数至100。

  【只选此四种方法请学生接数,原因在于这四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较为常用。】

  5、理解10个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电脑显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问:看看这有几个1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教师出示9捆小棒后)提问:几个10?是多少?再添1个10呢?引入:10个10是10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议论并归纳。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0个10是100”。】

  (2)小树演示。

  ①(电脑演示先出示1棵树,再出示1排树——10棵,最后出示10排树。)提问:估计一下共有多少棵树?

  教师要求说明估计的理由。学生观察并估计,讲清理由。

  ②验证:得出10个10是100棵。

  学生数数。

  ③提问:100里有几个10?

  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确“100里有10个10”,学习逆向思维。】

  ④进行环保教育。

  (3)伸手指游戏。

  ①提问:每人有几根手指?请小组同学把手伸在一起,数数看有几根手指?学生进行伸手指活动。

  ②给第二组再添两个人,提问:几根手指?

  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再次直观地使学生体验100有多少,加深对“10个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数数本领。

  (1)学生小组成员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

  (2)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49、69),2个2个数(38、58、68、78),5个5个数(75)。

  (3)实际生活中数数,提问:我们班多少人?添上我和听课老师呢?(齐数)得出:数数时既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

  【在需进位处加强练习,提高学生数数正确率。能运用数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选择数数方法。

  1、生活中数不同东西要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数法,举例数楼层、数本子。

  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举例。

  2、数点子。

  (1)(红点子)提问:总数有多少个?你怎样这么快数出来?

  教师操作电脑,横排出示红纽图。学生观察,讲数的方法。

  (2)交流后得出:数排列较整齐的物品数量时要先找规律。

  (3)(黄点子)先观察,后自己在书上圈,再在展台上展示、讲评。

  教师操作电脑,竖排出示黄点子。学生圈点子,也可小组议一议。

  【数实物过渡到数点子,看看学生是否能选择较合适的方法,但不作统一要求。】

  3、看谁数得快。

  (1)(出示方格图)提问:怎样数得快?可先观察,再小组讨论。

  (2)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指屏幕讲解。

  教师配合学生讲解,课件演示(移动、凑十、同样多)。

  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师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善于表达、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当小老师随时发问,体现平等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 ”“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老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如果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老师就五个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探究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熟悉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建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一下够不够100粒,如果不够,就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计的最准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们估数能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知识,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强化

  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从5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游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游戏和数的组成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养。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地位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31~33页。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认数的第一阶段—20以内各数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到认数的第二阶段—100以内数的认识。本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数概念的建立还比较模糊,学生的数感还有待加强。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理念:

  1、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知识于生活。通过让学生画一画,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做到手口一致。

  2、多媒体直观展示,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看电脑展示,在脑海中清楚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并了解其之间的关系。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数感,知道数的组成,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和位值制度。

  难点:一个一个地数,拐弯处的数法及数的组成。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具学具准备:铅笔、小棒若干和一套

  1、左边乱放的小棒29根。右边三排小棒,其中两排10根,另一排9根,共29根。

  2、左:29根,中:33根,右:30根

  3、92根由散乱的变为整齐。再点击一下,成为9捆多2根。

  (二)教法学法: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借助,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运用类推学习法探索新知识。运用迁移规律,在教数数、读数时,根据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运用类推学习法。教师适当点拨,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直接掌握。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学会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学习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听讲、阅读复习等方法。因此,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巧用玩具,游戏引入

  下课的时候,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爱玩一种游戏,叫数码游戏。老师也很想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师生玩,同桌小朋友也可以一起玩。

  能说说你在刚才的数码游戏卡上看到了哪些数?教师随即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卡片来引入。巧妙地把玩具转化为学具,利用一个比大小的游戏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二)动手实践,充分展开

  1、说一说:其实不光我们刚才看到的数码游戏卡上有数,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这样的数。老师刚才坐27路车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数——27。这样的数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2、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你能数一数吗?在自己座位上数一数。你是怎么数的?带大家来数一数。

  (反馈:1个1个、2个2个、5个5个等……在数的时候,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地数,教师就两个两个地数:如果学生两个两个地数,教师就五个五个、甚至是十个十个地数)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画一画:假如老师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小朋友,你们说全班小朋友应该画几个符号呢?用你们喜欢的'符号画一画。要求: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最好让大家一下就看出是几个,看谁的本领大。

  【设计意图: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知识于生活。通过让学生画一画,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做到手口一致。教师注意将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要求的提出“最好让大家一下就看出是几个”,使学生自然将2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另外,用符号记录数是数学文化的一种继承,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数要手口一致。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策略,为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强化数感

  1、猜一猜:出示1:左边乱放的小棒29根。右边三排小棒,其中两排10根,另一排9根,共29根。

  师:左边的小棒和右边同样多,请你说说左边有几根?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如果我们用绳子把10根小棒扎在一起就更清楚了。演示。)

  板书:29里面有2个十和9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有策略的数出小棒的根数,使学生体会到有序的重要性。小棒图非常形象地展示了10个一就可以用一个十来表示,加深了学生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理解。】

  出示2:左:29根,中:33根,右:30根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左边这一堆是29根,请你猜猜中间这一堆和右边这一堆大约有几根小棒?

  学生猜,教师板书。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到底是几根?怎么办?数一数。

  师:先别忙着数。我有个问题:这么多的小棒乱乱的,怎么才能一个不漏地数清楚呢?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3:92根由散乱的变为整齐。再点击一下,成为9捆多2根。

  板书:9个十和2个一。

  2、比一比:老师有一些铅笔,请你猜猜这里有几支铅笔呢?

  (35支。5支5支正好数完。)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棒,请你看看。有什么想说的?

  再继续数,点击出现一根一根小棒,一直到100。

  100是怎么来的?板书:10个十是100。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估数,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和对应的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四) 数形结合,应用拓展

  1、出示百格图。这张图共有几个格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3)野马的寿命比骆驼长一点儿,还不到40。是40前面第3个数。

  (4)大象的寿命直接出示图。估计大象能活几年?它是由7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看了这个图,你还能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在猜哺乳动物寿命这一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境中,融合了100以内数的重点知识内容。综合练习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意图是通过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游戏中允许学生作合理的猜测,同时渗透一些知识点的巩固。此练习的设计应注意向学生提供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猜数和估数的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百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小棒100根、铅笔100枝、橡皮100块、糖果100块、幸运星100颗、投影片。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生:我们认识过0到20这些数。

  师:谁能从0数到20

  生:0、1、2、3……20(拍着手)。

  师:谁能接着往后数?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21、22、23……30。

  生2:31、32、33……50。

  生3:51、52、53……70。

  教师示意一起数。(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七十数到一百,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数数呀?例如……

  那么你能猜出今天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吗?

  生1:30位。

  生2:28位。

  生3:32位。

  师:还有和他们猜得不一样的吗?

  生:31位。

  ……

  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生1:30位。

  生2:32位。

  生3:29位。

  生4:31位。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32位同学)

  师:今天有32位同学来上课,32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大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得和数得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每当假期到来,我们都会准备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个小组有4样奖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

  生:我们组里有铅笔、橡皮、糖果、幸运星。

  师:请每位同学选一样奖品放在桌前。

  师: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是这么多。

  师:请你再数出来10个。

  (学生从袋子里又数出了10个,放在桌上。)

  师:现在是多少个?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20个。

  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儿,20个是这么多。

  师:请你把奖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有80个。

  (引导学生将话说完。)

  生1:我的糖大约有80个。

  生2:我的铅笔大约有200枝。

  生3:我的幸运星大约有70颗。

  生4:我的橡皮大约有90块。

  ……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能数那么多奖品非常兴奋,非常认真地数着……有学生数完了。)

  师:谁来说说你数了多少?(学生抱着奖品举手回答,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我数的铅笔是98枝。

  生2:我数的星星是100颗。

  生3:我数的橡皮是98块。

  生4:我数的.糖是100块。

  ……

  师:同学们数了那么多的奖品,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我记得刚才有同学数的是98块橡皮,你来数数好吗?(教师帮这位同学把橡皮拿到前面,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着他一起数,……结果是100块橡皮)

  师对数的学生说:你刚才数的是98块,现在大家数的是100,说明你刚才数错了,没关系,只要你以后都像刚才那样认真,边拿边数,拿得和数得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师把100块橡皮放在实物投影下:大家看,100块橡皮就是这么多。

  师:还有哪些同学数的也是100块?

  (大部分举手。)

  师: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袋奖品都是100,这些同学数对了。请数得对的学生,对数得近似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和赞许!

  (二)发展活动(估数)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

  师:猜猜看,这些糖大约有多少块?

  生1:大约有40块。

  生2:大约有32块。

  生3:有18块吧。

  ……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一个一个地拿糖,学生数,数的结果是26块)

  师:原来是26块,刚才猜二十几块的都比较接近26,这些同学猜得比较接近。请同桌也这样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准、数得对!

  (学生同桌两人做游戏。)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一个大数时,可以10个10个地数,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

  三、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桌之间数小棒。一人分,一人数,发现数错的互相纠正。

  2.完成课本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同桌比赛,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谁愿意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习题和同步练习册对应练习。

  1.用5、0和6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

  2.100以内个位数是6的有( )个,其中有个比30大、比40小的数是( )。

  【答案】 1.506 560 605 650 2.10 36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P44~45练习九。

  【教学目标】

  通过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更好掌握如何排序和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或“=”

  【复习导入】

  师:大家学会比较数字大小了吗? 生:不太会。

  师:那也不需要着急,今天我们来对如何比较大小作巩固小练习。

  【练习讲授】

  摸卡片游戏。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摸卡片并比较卡片上数字大小的游戏,大家一起来参加吧!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四张数字卡片,请组长安排,让每个人轮流摸出一张数字卡片,看清卡片上的数,找组内小朋友比一比,并把比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么样比的。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上台展示比的结果。 指明学生汇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4题。本题是用语言和相应的数据来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练习,“我吃得比你少一些”和“我吃得比你多得多”的相应的答案可以选28和80。

  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组织讨论:你是怎样比较出它们的大小顺序的?

  答案:

  1.小豆吃了80只,小跳吃了28只。

  2.38<58<60<79<98

  【课堂小结】

  师: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大家以后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了吗? 生:会。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8课时 练习课

  28>26 32>30 39<45 42<41

  本节课内容是以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遇到挑战,并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王老师昨天去给班上的同学买写字本,可是商店里一共只有23本,如果每个盒子能装10本,这些本子能装满几个盒子?

  2.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引入新课。

  1.呈现主题图:因为昨天买的本子不够用,所以,王老师今天又去商店了,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

  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

  4.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0+2和2+30。

  5.点明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复习前面所学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你们会算吗?请你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

  2.学生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算得的结果是多少?你又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

  (1)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2)用小棒摆。

  (3)用计数器拨。

  (4)利用数数的方法往后数。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要加以肯定。

  3.共同验证:刚才大家都说这两个算式都等于32,那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是不是要验证一下?引导学生验证:

  (1)用数的组成:30+2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2)用小棒验证:3捆小棒加2根小棒,就是把3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结果是32。

  (3)用计数器验证:3捆小棒就是3个十,2根小棒就是2个一,先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合起来就是32。

  (4)用数数的方法验证:先验证30+2,在30后面往后数两个数。

  4.教师质疑:

  (1)那2+30我们是不是也要在2的后面,往后数30个数呢?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可以在30后面往后数2个数就行了。

  (2)那2+30怎么也等于32呢?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管是30+2还是2+30都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组成的数都是32,只不过是两个加数的位置改变了一下。

  5.快速抢答:教师出示:50+4、4+50;8+70、70+8;90+6、6+90,让学生快速抢答。

  6.发现提炼:

  (1)引导学生发现以上所有算式的特点:都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加。

  (2)引导学生提炼方法:不管是几十加几还是几加几十,都是求几个十加上几个一,结果都是几十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汇报交流之后,再引领学生验证,解惑,最后提炼出方法。】

  (二)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1.提出问题:谁还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呈现:

  (1)王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有2本没装在盒子里,剩下的都装在盒子里,装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王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有30本装在盒子里,没有装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2和32-30。

  3.说出算法:请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可能会出现:用数的组成、用小棒操作、用计数器操作、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想的、用倒着数的方法等等。

  4.选择算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算法,教师给予肯定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在学生讨论之中,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所在,适当引导学生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

  5.计算接力: 53-3、53-50;75-70、75-5;64-4、64-60,89-9、89-80。每组接力,第一个同学写出一题答案后,立刻将答题卡传给下一位同学。

  6.归纳小结:

  (1)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题目不是几十几减几,就是几十几减几十。

  (2)小结方法: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设计意图:因为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自己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注重对算法多样化的渗透,引导学生选择又对对快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

  1.P48的“做一做”第1题:做好后,请个别学生说出方法,提示:利用加减法的关系,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2.P48的第2题,“烤玉米”。

  3.P49的第1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提醒:如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4.开火车:P49的第4题,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基础练习为主,让学生巩固所学,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促使学生掌握又对又快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P49的第3题:

  (1)呈现问题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写上单位名称。

  2.P49的第2题:

  (1)呈现问题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教师加以引导。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讲评,教师板书解题过程,规范格式要求。

  3.P49的第5题:

  (1)完整呈现题目,学生独立解答。可以有意选取一名解答正确的学生上台板演。

  (2)集体讲评,根据学生所列算式提问:小猫吃了8条鱼,为什么还要加上8呢?

  (3)教师带领学生审题:特别突出对“吃了”、“还剩下”、“一共”等关键词的理解。

  (4)解答错误的学生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难度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笔头表达能力与逆向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一)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

  (二)归纳。

  1.师生共同归纳所学内容。

  2.提炼计算方法:

  (1)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

  (2)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3.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整理归纳的能力和灵活选择策略与方法的能力。】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设想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个十和2个一组成()

  (4)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十位

  个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生独立完成第一行3题,然后读给同桌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学生尝试完成第二行第2、3题,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游戏:接通电话(投影出现)。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

  2、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知道百与十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一、学具

  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

  二、教具

  每组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

  这道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1、认识图中的物体吗?估一估,各图中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个?同桌互相说一说估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2、数一数,说一说各图中有几个十几个一。

  3、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把途中的数拨出来。

  二、我说你数。

  提供了一种游戏式的练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1、师生合作。教师先讲清规则:从规定的数开始数,可以顺数,可以倒数,也可以5个5个的数。

  2、小组合作。

  三、数一数,填一填。

  主要考察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独立填写。

  1、2个十和3个一组成多少?

  2、3个十和6个一组成多少?

  3、猜数游戏。

  教师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有一名学生做示范,然后,同桌两人进行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数的策略,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么学的?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2

  教学内容:

  北京版实验教材第二册12页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

  1、数数。

  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填空。

  (1)十个十是( ),一百里面有( )个十。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

  (3)8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 )个一和( )个十组成63。

  二、学习新知

  1、出示12页主题图:小白兔拔了32个萝卜,小黑兔拔了29个萝卜,兔妈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哪只兔宝宝拔的萝卜多吗?

  生:小白兔拔的多。

  板书 32 29

  请同学们试在32和29之间填上比较符号。

  提示:填不出来的可以借助计数器和小棒。 谁来说说应该填那个比较符号。 问:你是怎样想的? 估计:小白兔拔了三十多个,而小黑兔只拔了二十多个,所以小白兔拔的多,小黑兔拔的少。 用小棒摆看出的。 拨计数器看出的。 对策:如果没有计数器和小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比较出第一种方法较为简单普遍。)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练习 在 里填上比较符号。

  72 38 46 73

  2、师出示 计数器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数。

  指一名学生板演45、47。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它们中间填上比较符号吗? 估计根据以前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能填对。

  问:你为什么这样填?

  估计:①摆、②拨、③十位上都是4个十,第一个数个位上是5,第二个数个位上是7,5小于7,所以45小于47。

  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你能象上面那样自己总结出比较方法吗?试一试相信大家能行。 要求,先自己组织好语言,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评出最佳的`准备汇报。

  师小结: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练习: 52 58 76 71 小结:如果位数相同,要从高位比起,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3、出示试一试2

  先填一填,再总结比较方法。

  师小结:三位数大于两位数。

  三、练习

  1、13页练一练1。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订正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13页的3题。

  创设棒小猴子投信的情景。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3、13页2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二个问题引导说出是谁在比 估计:第3号车厢的人数比第1号车厢人数少,又比第2号车厢人数多。 第1号车厢的人数比第4号车厢的人数少,又比第2(或3号)号车厢的人数多。

  4、想一想:小兔手里的卡片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58 60 38 98 79

  答案:38 60 98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

  3、复习数位表

  二、导入

  三、新课

  1、教学例四: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

  2、教学例五:

  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

  信息窗二是窗一的延续,在了解了南极的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天上有47只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由此引出对两位数的读、写方法的探讨以及对两位数比较的认识。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利用计数器来拨不同的两位数,因此对于两位数的读写困难不大,但是对于读法与写法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困难。而相对于两位数的比较,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因此这部分只是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太困难。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利用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讨算法的多样化,并密切结合学具进行教学。

  学生利用计数器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并根据计数器上的.表示写出数量,并学会读数。

  ①数数:从100倒数到1

  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80

  从1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从50起,二个二个数到64

  ②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

  ③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7?(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板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3)同桌2人合作,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五)做34页: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47和32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多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既可以用书中展示的两种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比如从小数到大数47在32的后面,所以47大,32小。

  引导学生对两个数字进行比较,强调几十几和整十数间的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个数间的比较以及100与其他数间的比较。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指名回答)

  想:24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2,在个位上拨4。

  写作:24 读作:二十四

  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1及自主练习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

  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企鹅有多少只?

  贼鸥有多少只?

  海豹有多少只?

  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

  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 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参与指导。)

  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

  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

  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

  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100根小棒)

  3、用计数器表示100。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学生拨珠)

  (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多数学生用十位上的10个珠子表示100,个别学生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00)

  (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

  (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练习时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自己独立地去估、数,然后交流自己估和数的`方法和结果。

  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

  3、自主练习第5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

  4、自主练习第6题猜数游戏。练习时,教师可创设猜数游戏的氛围,与一名学生作示范,等学生明白活动规则后,再让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的策略,感受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

  四、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家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

《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相关文章: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05-02

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12-17

《100以内数认识》说课稿02-23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模板06-10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3-29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7-21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9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3-06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5-29

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通用14篇)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主题图给了学生100这个数有多大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教材还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例题1、2、3的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

  经过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我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我能学会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动手操作学习,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思想是力求体现:“以发展为主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主要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我们班一共有58名同学,如果用1根小棒代表一个同学的话,需要多少根小棒?(生58根)

  师:请学生各自独立数出58根小棒(生数,老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数法,可能的答案是一根一根数,二根二根数,5根5根数……设计意图:明确的目标驱动,使学生向往积极的操作活动。也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再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数的方法多样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建构计数单位“十”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数出48杯小棒。但摆放在一起,老师很难判断你们数的是否正确。你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清楚地表示你数出来的小棒正好是48根吗?

  生:独立尝试,教师巡视,并把学生中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可能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a、二根二根的摆29堆

  b、五根五根的摆11堆还多3根

  c、十根十根的摆

  d、5堆还多8根教师引导学生对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观察,并反复地教,在数的过程中感悟第三种方法的好处。能一眼看出结果是58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呈现不同的表示方法,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佳的计数方法。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欲望,突破了为什么要用“十”来表示的难点,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策略。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1)理解几十几的组成

  (2)掌握整十数的组成。

  (3)认识100并掌握100里面有10个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十几的组成这一知识基础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让学生自己说出58的组成并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再通过50的认识来强化把10个当作一个“十”,为100里面有10个“十”铺垫,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十分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33页做一做

  2、多媒体出示许多小星星(87个)

  (1)估计有多少个?

  (2)怎样摆放才能清楚地看了小星星的个数?

  (3)怎样变成90个,再变成100个?

  (4)从不同方向数出100。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介绍教室内的人数和物品。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教学,逐渐渗透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语言另一种表现形式,应具有艺术性、指导性、启发性、实用性、应发挥其“引”、“导”功能,引学生之思,导学生之路。

  设计意图:这样板书,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观察、突出重点,体现了突破难点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四、评价分析

  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挥、说、议、练中学习;从而达到人人想学、爱学、乐学的目的。

  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活动中,掌握100以内数的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巧妙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规范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学习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发生和作用。

  (2)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体会十进关系。

  (3)培养同学的估数意识和能力,发展数感;并培养与人交流、勤于考虑的习惯。其中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规范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互动与一起发展的过程"。据此,本节课主要采用活动教学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同学在做中学。

  首先是猜一猜体育馆人数的活动;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给同学一大盒小棒,在猜想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同学,让同学自身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身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体会十进关系。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同学交流: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接一接、数一数、说一说、估一估、填一填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同学在交往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同学小组合作数小棒,一起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同学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沛交往,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创设了企鹅博士考大家、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力图引领小朋友们走进一个充溢童趣的童话世界,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

  三、说学法。

  从学法来说,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是小组合作数小棒的活动,我先让小组成员独立考虑,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小组成员一齐动手操作。然后是小组议一议的活动,老师先引导同学: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同学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一起促进。组与组之间也有交流。同学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同学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四、教学程序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猜一猜

  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引导同学: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意在让同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同学的数感、估计意识和能力。并由此导入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数一数

  活动前,为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登城堡拿礼物的故事情境:小朋友,企鹅博士带来了一些题目,小朋友每答对一道题,就可以登上一级台阶,到达城堡时,里面将有一份礼物等着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接下来同学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1)数老师手中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明确"10个一是十";

  (2)数杯中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明确"10个十是一百";

  (3)小组合作数更多的小棒。

  数之前,我先让同学猜一猜:企鹅博士给我们带来了几大盒小棒,你们猜一猜,每盒大约多少根?

  同学自由猜想后,老师问: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同学将自发地要求数。老师把小棒和橡皮筋分给各组,请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的结果要让他人一眼就能看明白,不用一根一根地数。

  出示要求后,我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独立考虑:该怎样数?再组内讨论:我们组怎样数?统一意见,达成共识。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分小组汇报:你们组有多少根?怎样数的?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这时,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可能有5根扎一捆的;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同学比较: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然后请各组把你们组的小棒放在相应的数位筒里,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同学很自然地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

  同学在紧张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将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活动三:议一议。

  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让同学先独立考虑,再组内讨论交流。这样,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身总结归纳出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

  活动四:练一练。(企鹅博士考大家)

  1、 接一接。

  89—— 189—— 99—— 299——

  379—— 699—— 509—— 999——

  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同学数数中的难点,这一活动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2、 数一数。

  (1) 从一百九十一数到二百零一

  (2) 从九百八十七数到一千

  这里,我让同学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3、 说一说:联系日常生活,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让同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并培养同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4、 估一估:书架上大约有多少本书?并请说出你是怎样估计出来的,再次培养同学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5、 填一填: ( )、( )、800、( )、( )

  这是一个开放性练习,同学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同学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沛肯定,以提高同学解决问题战略多样的意识。)

  最后进入总结的环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顺利登上了城堡,城堡里有什么礼物等着大家呢?(课件出示金灿灿的奖杯)恭喜你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将获得更多的奖杯!以此激励同学努力学习,不时进步。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3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以及摆一摆、解决问题等。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四、学情分析

  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前面10以内的数是以“个”为计数单位,以“十”为计算单位,在11~20以内数的认识里初步认识过,但由于数目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认识计算单位“十”主要在这一单元完成。因此,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学会学会十进制计数法,能认、读、写百以内的数,知道这写数的组成(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能说出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注重的是将数的组成与数的计算建立起联系,让学生能结合现实情境,通过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我个人认为本单元教学中要做到两个重视:一是重视十进制计数法;二是要重视数感的培养。

  五、教材编写特点

  1、选取的素材贴近生活,又形式多样。100以内数的认识涉及的十进制、位值制概念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妥善解决好这一矛盾,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教材为学生的实际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素材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找到,而且品种多样。在呈现方式上,教材采用了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有图片、有表格、有实践活动、有游戏等。

  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概念。

  为了使学生掌握数概念中诸多重要但又教抽象的'内容,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掌握这些概念。如在数的组成、读书和写数的教学中,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学具来弄清100以内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逐步获得数学思想方法。

  六、单元教学建议

  1、抓住基本概念,切实掌握数的意义。

  如教学例4时教师可通过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来理解数位的意义:

  (1)要求学生用小棒摆出24,并说一说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接着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让学生明白:2个十在十位上用2个珠子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用4个珠子表示,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然后借助计数器正确地读写24。

  2)可通过对比操作24和42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写完24后,可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拨珠表示42,在读写出来后,引导学生来对比24和42中的4和2各在什么位上?各表示什么意义?从而加深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如例9还是比较数的大小,只是一种模糊的比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两个层次来把握教学。

  (1)先只出示金鱼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教学时可以先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直接用红金鱼和花金鱼进行比较,谁多谁少,再用花金鱼和黑金鱼比较谁多谁少,从而得出红金鱼最多,黑金鱼最少。引导学生说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

  (2)再出示三种金鱼的条数,引导学生说出48比10多得多,10比48少得多,15比10多一些,10比15少一些,从而达到结合具体的情境感知100以内数的大小。

  3、用好直观化、结构化的学具。认识数离不开直观的学具。例如,例1中呈现的一堆“小棒”“第纳斯”木块等,直接用眼睛看不出是多少,但可以把这些学具“结构化”:10根一捆、10个一列,强调“十进制”,这样的直观“结构化”的学具就能使学生一眼看出小棒的数量,感受“十进制”。

  4、切实组织好实践活动。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

  七、分课时说教学重难点

  “数数、数的组成”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正确数出物体的数量,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难点是体会十进位值制。教学中通过操作、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100以内数的意义。“读数、写数”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会读写任意两位数,难点是由直观到抽象,读写两位数。教学中可以通过摆小棒、拨珠子等活动,沟通小棒与计数器的关系,使学生感受研究问题的方法。“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难点是能灵活运用百数图中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经历具体情境、借助计数器、抽象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主动探索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4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据此,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去公园”,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这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3、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

  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个实际数字的话。

  教师询问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对10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感知。】

  二、开展分类、数数活动。

  1、创设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

  2、讲清活动(游戏)要求:

  (1)8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将盒中东西分成四类,由组长分配好哪两人分哪一类。

  (2)两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一起数清各类东西的数量。

  (3)每类东西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3、学生游戏。

  教师激情引入,电脑显示活动要求,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他们能否熟练数数,对不同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学生看看盒中有哪几样东西。小组合作学习,先分类,再动手数数。

  【8人小组的.分类活动,旨在体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两人合作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数序,在共同数数中互相提示、检查。用最喜欢的方法数数,旨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4、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数的?

  教师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

  学生展示数数方法,集体接数。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2)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请全班学生用此方法数数。

  1个1个数——随意接数;2个2个数——数至50;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数至100。

  【只选此四种方法请学生接数,原因在于这四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较为常用。】

  5、理解10个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电脑显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问:看看这有几个1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教师出示9捆小棒后)提问:几个10?是多少?再添1个10呢?引入:10个10是10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议论并归纳。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0个10是100”。】

  (2)小树演示。

  ①(电脑演示先出示1棵树,再出示1排树——10棵,最后出示10排树。)提问:估计一下共有多少棵树?

  教师要求说明估计的理由。学生观察并估计,讲清理由。

  ②验证:得出10个10是100棵。

  学生数数。

  ③提问:100里有几个10?

  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确“100里有10个10”,学习逆向思维。】

  ④进行环保教育。

  (3)伸手指游戏。

  ①提问:每人有几根手指?请小组同学把手伸在一起,数数看有几根手指?学生进行伸手指活动。

  ②给第二组再添两个人,提问:几根手指?

  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再次直观地使学生体验100有多少,加深对“10个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数数本领。

  (1)学生小组成员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

  (2)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49、69),2个2个数(38、58、68、78),5个5个数(75)。

  (3)实际生活中数数,提问:我们班多少人?添上我和听课老师呢?(齐数)得出:数数时既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

  【在需进位处加强练习,提高学生数数正确率。能运用数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选择数数方法。

  1、生活中数不同东西要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数法,举例数楼层、数本子。

  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举例。

  2、数点子。

  (1)(红点子)提问:总数有多少个?你怎样这么快数出来?

  教师操作电脑,横排出示红纽图。学生观察,讲数的方法。

  (2)交流后得出:数排列较整齐的物品数量时要先找规律。

  (3)(黄点子)先观察,后自己在书上圈,再在展台上展示、讲评。

  教师操作电脑,竖排出示黄点子。学生圈点子,也可小组议一议。

  【数实物过渡到数点子,看看学生是否能选择较合适的方法,但不作统一要求。】

  3、看谁数得快。

  (1)(出示方格图)提问:怎样数得快?可先观察,再小组讨论。

  (2)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指屏幕讲解。

  教师配合学生讲解,课件演示(移动、凑十、同样多)。

  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师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善于表达、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当小老师随时发问,体现平等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对“个”“十” ”“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在数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的数,老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如果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老师就五个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探究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熟悉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建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一下够不够100粒,如果不够,就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计的最准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步训练学生们估数能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能用自己认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现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的组成这两个知识,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解。

  (2)、脱离实物,强化

  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从5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游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游戏和数的组成训练,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养。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地位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31~33页。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认数的第一阶段—20以内各数认识的基础上,扩展到认数的第二阶段—100以内数的认识。本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学生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对于数概念的建立还比较模糊,学生的数感还有待加强。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

  (二)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在未学习这一部分前,已经能数出100以内的数,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也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理念:

  1、注重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知识于生活。通过让学生画一画,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做到手口一致。

  2、多媒体直观展示,数与形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学生通过观看电脑展示,在脑海中清楚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实际意义,并了解其之间的关系。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数感,知道数的组成,理解数位、计数单位和位值制度。

  难点:一个一个地数,拐弯处的数法及数的组成。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具学具准备:铅笔、小棒若干和一套

  1、左边乱放的小棒29根。右边三排小棒,其中两排10根,另一排9根,共29根。

  2、左:29根,中:33根,右:30根

  3、92根由散乱的变为整齐。再点击一下,成为9捆多2根。

  (二)教法学法: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借助,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运用类推学习法探索新知识。运用迁移规律,在教数数、读数时,根据学生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运用类推学习法。教师适当点拨,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直接掌握。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学会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操作等学习方法,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听讲、阅读复习等方法。因此,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获取知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巧用玩具,游戏引入

  下课的时候,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爱玩一种游戏,叫数码游戏。老师也很想玩。谁愿意和我一起玩?师生玩,同桌小朋友也可以一起玩。

  能说说你在刚才的数码游戏卡上看到了哪些数?教师随即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1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卡片来引入。巧妙地把玩具转化为学具,利用一个比大小的游戏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

  (二)动手实践,充分展开

  1、说一说:其实不光我们刚才看到的数码游戏卡上有数,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这样的数。老师刚才坐27路车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数——27。这样的数你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2、数一数:我们班有多少小朋友?你能数一数吗?在自己座位上数一数。你是怎么数的?带大家来数一数。

  (反馈:1个1个、2个2个、5个5个等……在数的时候,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地数,教师就两个两个地数:如果学生两个两个地数,教师就五个五个、甚至是十个十个地数)

  【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握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画一画:假如老师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小朋友,你们说全班小朋友应该画几个符号呢?用你们喜欢的'符号画一画。要求: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最好让大家一下就看出是几个,看谁的本领大。

  【设计意图:100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通过让学生说一说,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如此的贴近,知识于生活。通过让学生画一画,使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应该做到手口一致。教师注意将数学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要求的提出“最好让大家一下就看出是几个”,使学生自然将2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迁移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来。另外,用符号记录数是数学文化的一种继承,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数要手口一致。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同的策略,为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强化数感

  1、猜一猜:出示1:左边乱放的小棒29根。右边三排小棒,其中两排10根,另一排9根,共29根。

  师:左边的小棒和右边同样多,请你说说左边有几根?你怎么知道的?

  (反馈:如果我们用绳子把10根小棒扎在一起就更清楚了。演示。)

  板书:29里面有2个十和9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有策略的数出小棒的根数,使学生体会到有序的重要性。小棒图非常形象地展示了10个一就可以用一个十来表示,加深了学生对计数单位“一”和“十”的理解。】

  出示2:左:29根,中:33根,右:30根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左边这一堆是29根,请你猜猜中间这一堆和右边这一堆大约有几根小棒?

  学生猜,教师板书。

  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到底是几根?怎么办?数一数。

  师:先别忙着数。我有个问题:这么多的小棒乱乱的,怎么才能一个不漏地数清楚呢?有什么好办法?

  出示3:92根由散乱的变为整齐。再点击一下,成为9捆多2根。

  板书:9个十和2个一。

  2、比一比:老师有一些铅笔,请你猜猜这里有几支铅笔呢?

  (35支。5支5支正好数完。)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棒,请你看看。有什么想说的?

  再继续数,点击出现一根一根小棒,一直到100。

  100是怎么来的?板书:10个十是100。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数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进行估数,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和对应的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四) 数形结合,应用拓展

  1、出示百格图。这张图共有几个格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3)野马的寿命比骆驼长一点儿,还不到40。是40前面第3个数。

  (4)大象的寿命直接出示图。估计大象能活几年?它是由7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看了这个图,你还能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在猜哺乳动物寿命这一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情境中,融合了100以内数的重点知识内容。综合练习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意图是通过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游戏中允许学生作合理的猜测,同时渗透一些知识点的巩固。此练习的设计应注意向学生提供多种有趣的数学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猜数和估数的活动过程中加深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同时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数位的意义。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重点:

  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

  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百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小棒100根、铅笔100枝、橡皮100块、糖果100块、幸运星100颗、投影片。

  一、新课导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

  生:我们认识过0到20这些数。

  师:谁能从0数到20

  生:0、1、2、3……20(拍着手)。

  师:谁能接着往后数?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21、22、23……30。

  生2:31、32、33……50。

  生3:51、52、53……70。

  教师示意一起数。(师生一起拍手接数:71、72、73……100、101、102……110,从七十数到一百,学生数的特别带劲儿,但数到100后学生开始数得不整齐了,部分学生开始出错了)

  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啊!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不是要经常数数呀?例如……

  那么你能猜出今天有多少位同学来上课吗?

  生1:30位。

  生2:28位。

  生3:32位。

  师:还有和他们猜得不一样的吗?

  生:31位。

  ……

  师:到底有多少位同学呢?请你们自己数一数,好吗?(学生开始数,有的边看边数,有的用手边点边数,还有的站起来数,非常投入)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

  生1:30位。

  生2:32位。

  生3:29位。

  生4:31位。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

  (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这位学生指着,大家跟他一起数,数的结果是32位同学)

  师:今天有32位同学来上课,32比我们以前学过的20多一些。

  刚才大家数数的时候数得那么好,可是数大数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看来能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还真不太容易!不过没关系,只要大家像刚才那位小朋友一样,边点边数,点得和数得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活动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每当假期到来,我们都会准备许多奖品,想发给我们班同学,请大家帮老师数一数,每个小组有4样奖品,谁来说说你们组都有什么?

  生:我们组里有铅笔、橡皮、糖果、幸运星。

  师:请每位同学选一样奖品放在桌前。

  师:仔细观察一下10个这一堆儿,10个是这么多。

  师:请你再数出来10个。

  (学生从袋子里又数出了10个,放在桌上。)

  师:现在是多少个?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20个。

  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儿,20个是这么多。

  师:请你把奖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有80个。

  (引导学生将话说完。)

  生1:我的糖大约有80个。

  生2:我的铅笔大约有200枝。

  生3:我的幸运星大约有70颗。

  生4:我的橡皮大约有90块。

  ……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

  (学生能数那么多奖品非常兴奋,非常认真地数着……有学生数完了。)

  师:谁来说说你数了多少?(学生抱着奖品举手回答,把自己数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1:我数的铅笔是98枝。

  生2:我数的星星是100颗。

  生3:我数的橡皮是98块。

  生4:我数的.糖是100块。

  ……

  师:同学们数了那么多的奖品,大家数的结果都不一样,老师想知道大家是怎样数的,谁到前面来数给大家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师:我记得刚才有同学数的是98块橡皮,你来数数好吗?(教师帮这位同学把橡皮拿到前面,学生在实物投影下边拿边数,其他学生帮着他一起数,……结果是100块橡皮)

  师对数的学生说:你刚才数的是98块,现在大家数的是100,说明你刚才数错了,没关系,只要你以后都像刚才那样认真,边拿边数,拿得和数得一样快,相信你一定能数对。

  师把100块橡皮放在实物投影下:大家看,100块橡皮就是这么多。

  师:还有哪些同学数的也是100块?

  (大部分举手。)

  师: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袋奖品都是100,这些同学数对了。请数得对的学生,对数得近似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和赞许!

  (二)发展活动(估数)

  师:下面我们做个游戏。(教师抓一把糖,放在实物投影下)

  师:猜猜看,这些糖大约有多少块?

  生1:大约有40块。

  生2:大约有32块。

  生3:有18块吧。

  ……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教师一个一个地拿糖,学生数,数的结果是26块)

  师:原来是26块,刚才猜二十几块的都比较接近26,这些同学猜得比较接近。请同桌也这样猜一猜,数一数,看谁猜得准、数得对!

  (学生同桌两人做游戏。)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数一个大数时,可以10个10个地数,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

  三、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第35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桌之间数小棒。一人分,一人数,发现数错的互相纠正。

  2.完成课本第35页“做一做”的第2题。

  同桌比赛,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谁愿意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获得了哪些数学知识?(让生畅所欲言,引导说出本节课所学内容)

  五、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习题和同步练习册对应练习。

  1.用5、0和6三个数能组成哪些三位数?

  2.100以内个位数是6的有( )个,其中有个比30大、比40小的数是( )。

  【答案】 1.506 560 605 650 2.10 36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P44~45练习九。

  【教学目标】

  通过加大练习量,让学生更好掌握如何排序和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或“=”

  【复习导入】

  师:大家学会比较数字大小了吗? 生:不太会。

  师:那也不需要着急,今天我们来对如何比较大小作巩固小练习。

  【练习讲授】

  摸卡片游戏。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摸卡片并比较卡片上数字大小的游戏,大家一起来参加吧!老师给每组同学准备了四张数字卡片,请组长安排,让每个人轮流摸出一张数字卡片,看清卡片上的数,找组内小朋友比一比,并把比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么样比的。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上台展示比的结果。 指明学生汇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4题。本题是用语言和相应的数据来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练习,“我吃得比你少一些”和“我吃得比你多得多”的相应的答案可以选28和80。

  2.完成教材第45页练习九的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2)组织讨论:你是怎样比较出它们的大小顺序的?

  答案:

  1.小豆吃了80只,小跳吃了28只。

  2.38<58<60<79<98

  【课堂小结】

  师: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大家以后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了吗? 生:会。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8课时 练习课

  28>26 32>30 39<45 42<41

  本节课内容是以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为基础的,在教学过程中多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遇到挑战,并不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多样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小棒、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

  1.王老师昨天去给班上的同学买写字本,可是商店里一共只有23本,如果每个盒子能装10本,这些本子能装满几个盒子?

  2.请学生回答问题,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二)引入新课。

  1.呈现主题图:因为昨天买的本子不够用,所以,王老师今天又去商店了,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

  3.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本写字本?

  4.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口头列出算式,教师板书:30+2和2+30。

  5.点明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在复习前面所学知识的同时,很自然地引出本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

  1.独立思考:你们会算吗?请你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

  2.学生汇报:谁来说一说你是算得的结果是多少?你又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

  (1)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的。

  (2)用小棒摆。

  (3)用计数器拨。

  (4)利用数数的方法往后数。

  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要加以肯定。

  3.共同验证:刚才大家都说这两个算式都等于32,那结果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是不是要验证一下?引导学生验证:

  (1)用数的组成:30+2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2)用小棒验证:3捆小棒加2根小棒,就是把3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结果是32。

  (3)用计数器验证:3捆小棒就是3个十,2根小棒就是2个一,先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合起来就是32。

  (4)用数数的方法验证:先验证30+2,在30后面往后数两个数。

  4.教师质疑:

  (1)那2+30我们是不是也要在2的后面,往后数30个数呢?引导学生发现:同样可以在30后面往后数2个数就行了。

  (2)那2+30怎么也等于32呢?引导学生去发现:不管是30+2还是2+30都表示把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组成的数都是32,只不过是两个加数的位置改变了一下。

  5.快速抢答:教师出示:50+4、4+50;8+70、70+8;90+6、6+90,让学生快速抢答。

  6.发现提炼:

  (1)引导学生发现以上所有算式的特点:都是整十数与一位数相加。

  (2)引导学生提炼方法:不管是几十加几还是几加几十,都是求几个十加上几个一,结果都是几十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汇报交流之后,再引领学生验证,解惑,最后提炼出方法。】

  (二)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1.提出问题:谁还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呈现:

  (1)王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有2本没装在盒子里,剩下的都装在盒子里,装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王老师买了32本写字本,有30本装在盒子里,没有装在盒子里的有多少本?

  2.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2-2和32-30。

  3.说出算法:请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可能会出现:用数的组成、用小棒操作、用计数器操作、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想的、用倒着数的方法等等。

  4.选择算法:对于学生提出的算法,教师给予肯定之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在学生讨论之中,明确各种方法的优势所在,适当引导学生选择又对又快的方法。

  5.计算接力: 53-3、53-50;75-70、75-5;64-4、64-60,89-9、89-80。每组接力,第一个同学写出一题答案后,立刻将答题卡传给下一位同学。

  6.归纳小结:

  (1)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些题目不是几十几减几,就是几十几减几十。

  (2)小结方法: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设计意图:因为有了前面的教学铺垫,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自己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注重对算法多样化的渗透,引导学生选择又对对快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

  1.P48的“做一做”第1题:做好后,请个别学生说出方法,提示:利用加减法的关系,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2.P48的第2题,“烤玉米”。

  3.P49的第1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提醒:如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4.开火车:P49的第4题,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基础练习为主,让学生巩固所学,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促使学生掌握又对又快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P49的第3题:

  (1)呈现问题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写上单位名称。

  2.P49的第2题:

  (1)呈现问题情境,分步出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

  (2)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教师加以引导。

  (3)学生独立解答。

  (4)集体讲评,教师板书解题过程,规范格式要求。

  3.P49的第5题:

  (1)完整呈现题目,学生独立解答。可以有意选取一名解答正确的学生上台板演。

  (2)集体讲评,根据学生所列算式提问:小猫吃了8条鱼,为什么还要加上8呢?

  (3)教师带领学生审题:特别突出对“吃了”、“还剩下”、“一共”等关键词的理解。

  (4)解答错误的学生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难度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笔头表达能力与逆向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一)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

  (二)归纳。

  1.师生共同归纳所学内容。

  2.提炼计算方法:

  (1)几十加几就是几十几。

  (2)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3.师: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给学生更多的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整理归纳的能力和灵活选择策略与方法的能力。】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设想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程序与策略

  一、复习。

  1、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1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个十和2个一组成()

  (4)十和5个一组成()

  (5)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

  十位

  个位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分别贴上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表示。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2、教学例5。

  (1)生独立完成第一行3题,然后读给同桌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个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学生尝试完成第二行第2、3题,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师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与个位上都写0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

  (2)告诉学生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结。

  写数、读数都要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上一个也没有写数时要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同学:该如何写数,你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2、游戏:接通电话(投影出现)。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计数单位百,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体会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及联系。

  2、经历用小棒、计数器表示100以内数的过程,初步形成100以内数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知道百与十的关系。

  教学难点:

  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一、学具

  每位同学准备十几根小棒、皮筋(用于捆小棒)。

  二、教具

  每组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

  这道题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建立数感。

  1、认识图中的物体吗?估一估,各图中的物体大约有多少个?同桌互相说一说估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2、数一数,说一说各图中有几个十几个一。

  3、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把途中的数拨出来。

  二、我说你数。

  提供了一种游戏式的练习方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1、师生合作。教师先讲清规则:从规定的数开始数,可以顺数,可以倒数,也可以5个5个的数。

  2、小组合作。

  三、数一数,填一填。

  主要考察100以内数的组成,学生独立填写。

  1、2个十和3个一组成多少?

  2、3个十和6个一组成多少?

  3、猜数游戏。

  教师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方法,并有一名学生做示范,然后,同桌两人进行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数的策略,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么学的?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2

  教学内容:

  北京版实验教材第二册12页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探究的乐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复习

  1、数数。

  从77数到100;从63数到56。

  2、填空。

  (1)十个十是( ),一百里面有( )个十。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

  (3)8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4)( )个一和( )个十组成63。

  二、学习新知

  1、出示12页主题图:小白兔拔了32个萝卜,小黑兔拔了29个萝卜,兔妈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哪只兔宝宝拔的萝卜多吗?

  生:小白兔拔的多。

  板书 32 29

  请同学们试在32和29之间填上比较符号。

  提示:填不出来的可以借助计数器和小棒。 谁来说说应该填那个比较符号。 问:你是怎样想的? 估计:小白兔拔了三十多个,而小黑兔只拔了二十多个,所以小白兔拔的多,小黑兔拔的少。 用小棒摆看出的。 拨计数器看出的。 对策:如果没有计数器和小棒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比较出第一种方法较为简单普遍。) 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练习 在 里填上比较符号。

  72 38 46 73

  2、师出示 计数器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数。

  指一名学生板演45、47。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它们中间填上比较符号吗? 估计根据以前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能填对。

  问:你为什么这样填?

  估计:①摆、②拨、③十位上都是4个十,第一个数个位上是5,第二个数个位上是7,5小于7,所以45小于47。

  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你能象上面那样自己总结出比较方法吗?试一试相信大家能行。 要求,先自己组织好语言,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评出最佳的`准备汇报。

  师小结: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练习: 52 58 76 71 小结:如果位数相同,要从高位比起,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3、出示试一试2

  先填一填,再总结比较方法。

  师小结:三位数大于两位数。

  三、练习

  1、13页练一练1。

  先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方法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在圆圈里填上、、或=。订正时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13页的3题。

  创设棒小猴子投信的情景。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3、13页2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二个问题引导说出是谁在比 估计:第3号车厢的人数比第1号车厢人数少,又比第2号车厢人数多。 第1号车厢的人数比第4号车厢的人数少,又比第2(或3号)号车厢的人数多。

  4、想一想:小兔手里的卡片应该怎样放?为什么?指名说一说。

  58 60 38 98 79

  答案:38 60 98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

  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

  3、复习数位表

  二、导入

  三、新课

  1、教学例四: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

  2、教学例五:

  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

  信息窗二是窗一的延续,在了解了南极的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天上有47只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由此引出对两位数的读、写方法的探讨以及对两位数比较的认识。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利用计数器来拨不同的两位数,因此对于两位数的读写困难不大,但是对于读法与写法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困难。而相对于两位数的比较,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因此这部分只是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太困难。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利用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讨算法的多样化,并密切结合学具进行教学。

  学生利用计数器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并根据计数器上的.表示写出数量,并学会读数。

  ①数数:从100倒数到1

  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80

  从10起,十个十个数到100

  从50起,二个二个数到64

  ②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

  ③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7?(指名回答,并上来拨珠子)板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

  (3)同桌2人合作,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五)做34页: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47和32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多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既可以用书中展示的两种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比如从小数到大数47在32的后面,所以47大,32小。

  引导学生对两个数字进行比较,强调几十几和整十数间的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个数间的比较以及100与其他数间的比较。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指名回答)

  想:24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2,在个位上拨4。

  写作:24 读作:二十四

  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篇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页信息窗一例1及自主练习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使学生在经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数的概念。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初步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

  3、在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中,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丰富南极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知道南极吗?你对南极有哪些了解?(教师简要介绍南极的概况及情境图的背景)

  2、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和你小组的小伙伴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4、谁愿意把你提的数学问题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充分提问)

  学生根据情境图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企鹅有多少只?

  贼鸥有多少只?

  海豹有多少只?

  海豹和贼鸥一共有多少只?……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数一数企鹅的只数,认识整十数及100。

  师: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呢?请小朋友先估一估吧!(学生估计)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生答)

  师: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有多少只企鹅呢?

  生:数一数就知道了啦。

  (学生先独立去数,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法, 然后全班汇报。教师参与指导。)

  师:小朋友可以用小棒代替企鹅数一数。(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样数的?数给大家听听。(数的方法: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 根地数,10根10根地数……)

  师:数这么多企鹅,你认为那种方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生:10 根10根的数最不容易出错。

  2、借助数小棒教学100的组成。

  师:请小朋友用10根10根数的方法数出有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每数10根就捆起来)

  师:有多少根小棒?数给大家听听。(学生边指边数10、20、30……100,教师随机贴小棒图)

  小结:一捆10根,10捆就是100根,也就是10个十是100。(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师把10捆小棒捆成1大捆,告诉学生这就是100根小棒)

  3、用计数器表示100。

  (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0,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60、90吗?(学生拨珠)

  (2)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呢?(多数学生用十位上的10个珠子表示100,个别学生用百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00)

  (3)教师边讲解边拨珠,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

  (4)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的意义及顺序。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练习时先让学生圈出10个,再自己独立地去估、数,然后交流自己估和数的`方法和结果。

  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游戏,即一人说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还可以5个5个的数……练习时,可先由教师与一位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两人或多人一组做练习。

  3、自主练习第5题估一估,说一说。同位合作进行练习。

  4、自主练习第6题猜数游戏。练习时,教师可创设猜数游戏的氛围,与一名学生作示范,等学生明白活动规则后,再让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使学生在体会数的大小的同时,初步掌握猜的策略,感受用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数学思想。

  四、课堂小结

  1、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能回家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给爸爸、妈妈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