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荷塘月色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荷塘月色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塘月色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第一册第1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册书现代文阅读共三个单元,每单元不分文体组织课文,但围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揣摩语言。它是阅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基础。
《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中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的高明之处是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了物境之美。之所以能如此巧妙,归功于传神的动词,巧妙的叠词,以及通感等修辞。传统语文数学仅把课文当作学习的对象是不恰当的,正确的认识应是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于领悟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
散文的教学和其它文章不同,用传统的分析法教学会破坏文章整体韵味和优美的意境,所以我打算把传统的散文分析课变为鉴赏课,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本文作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尤其是语言方面有许多值得鉴赏的地方,因文章不长也适合鉴赏。
从学生角度分析,传统的分析法重分析较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束傅,久而久之,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其次,这阶段的学生从初中毕业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具有散文方面的理论知识也能够鉴赏。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通过揣摩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能力目标:
(1)培养训练学生揣摩语言的能力。
(2)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感情,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从哪些语句中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情绪?设计此环节的目的:
1、创设情境
2、在散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借助文章的语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处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感情。
(四)分小组讨论,限时作答
设计此环节目的:调动学生参与,完成知识目标。
(五)对于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根据你的学识阅历,或许你会有新的见解,把你的见解写下来(100—150字)然后讨论—辩论。
通过质疑这种形式,不仅能澄清文中一些模糊的认识,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景来表述这种情?2、画一幅《荷塘月色图》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上节课内容,出示目标(二)投影学生习作《荷》
分析图画和文中描写的区别及产生区别的原因。
设计:鼓励学生在画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形象经过文学到图画的转变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三)分析区别及原因
(1)“画中景”和“文中景”
(2)图较直观,文多含蓄(文中有一些精美传神的语句)(3)人的学识,生活经历
(四)速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的精美传神的语句,说出你认为的理由及在文中的作用,
(五)分类汇总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动词、叠词、通句。教师示范分析一种,其余学生分组操作、交流。
(六)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特定时辰,如朝霞中、烈日中、秋雨中某处事物投入真情实感,学习朱自清的遣词用句,写短文一篇。
荷塘月色说课稿2
大家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他独特的视角描绘“夏夜荷塘”:田田的荷叶、星星似的荷花、流水般的月光,令人向往,诱人探究。今天我将从五个方面向各位阐述《荷塘月色》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最后进行小结。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这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出自山东省技工学校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它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文学作品核心意义的分析是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需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描绘景物的方法及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分析学情确立重难点:因为我们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荷塘月色》是学生进入技校第一次接触现代文的学习,因此把抓住景物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进行描绘确立为教学重点;《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由于时代久远,作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感受,不易被学生理解,曲折地表现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是本文教学难点。大教育家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
三、说教法、学法
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学会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设想。在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辅以讲授法、启示法。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导入—整体感知—精读品析—欣赏体味—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从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学法指导:多维听记法、探究式学习法、扩展阅读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和互相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课前确立预习步骤,提供预习方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概括为一句话: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二学时,五个步骤讲析。
(一)情景导入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鉴于本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采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初中时学过抒情散文《春》的欣赏,过渡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从而引出本次课《荷塘月色》。这样设计导语,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理解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教学设计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抒情的格调为引出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势利导让学生出示查找到的朱自清情况,互相补充资料,利用多媒体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白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质,凸显朱自清先生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地求知欲,为课文教学做了情感铺垫。
简介背景时让学生知道本文满载着作者矛盾苦闷的心情,使学生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知识铺垫。
(二)整体感知
在音读、意读后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全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听......这样学生阅读有了遵循,诵读有了美感。
(三)精读品析
在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让学生诵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有体会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会在学生容易困惑的地方设疑: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学生思考后,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完成环型层次结构图并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心,理解课文,理清思路、讲解、这个设计遵循渐进的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了铺垫。
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提倡学生用心读、用心赏、读出美,增强审美能力。请学生朗诵四、五、六自然段点评后设疑:你能给自然段起上名字吗,请说一说描写了那些景物,又是如何描绘?在学生回答后向他们展示第四个自然段的板书,作必要地牵引:名字叫月下荷塘,描写了这样一些景荷叶像裙、荷花似星、荷香比歌、叶颤似电、波痕凝碧、流水含情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绘出了景物的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为增加兴趣,设计为向学生“求助”:你能帮我完成五、六段的板书吗?分组讨论派代表板书,完成后看课件弥不足。这是第......这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就形成了多维态势地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最后我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告诉学生本文抓住素淡、朦胧的特征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生动地刻画了荷塘月色,并强调“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至此第一学时结束。
(四)欣赏体味
是在第二学时完成的,首先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接着引导学生再次聆听名家朗诵,感受《荷塘月色》的宁静美、朦胧美、素雅美,以及在文章的淡淡的喜悦里夹杂着淡淡的“哀愁”之美。
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喜欢这几段,从而完成了学生从意会“美”到“言传美”的过程,我会在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利用多媒体进行点拨,增加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接受美的熏陶,仅举几例:
1、曲曲折折(曲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明确:括号中的词语不带文采,只是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状态。重叠词地使用不仅绘出了事物的状态,而且使语气舒缓,能产生音韵和谐的美感。
2、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含苞欲放)的……明确:“羞涩”本来是描摹女子的姿态、神情的,这里用来写荷花,绘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着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像,而“含苞欲放”只是客观地陈述,感情色彩不强烈。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明确:“泻”有倾泻意,与“静静地”配合在一起,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有形而无声的特点,显示了月光的幽静之美。“照”字太直白,缺少蕴含。
设置这三道题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叠词、修辞,炼词的角度去赏析散文。
以下所启发引导的地方,在备课之时皆已储存,到了课上就要随机使用。这些问题有学生未发现的,有已发现而仍用心不细的,可从不同角度发问:从揣摩语言角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情感的角度点拨,渗透德育教育。
为突破难点,让学生思考:
1、4—6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理解作者情感)
2、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结合时代背景思考)
3、文章引用《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这一过程也主要是学生在活动,我运用控制论的定向控制原理,使学生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来发言,展开讨论。最后以讨论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五)拓展迁移
语文学习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引导。借助刚才提到的三个思考题,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给学生深层次的阅读和思考提供建议或意见。譬如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我应当告诉学生可以参考阅读朱自清的《哪里走》、《一封信》、钱理群的《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孙绍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等文章来解释“不平静”的原因。这样一来,语文课为学生课外阅读也提供了建议与方向,对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与语文修养都是有好处的。
教学过程的最后两个环节是小结全文,布置作业:根据学情分层设计了三道题:
1、引导学生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总结;
2、写一篇描写校园景物的短文;
3、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绘出文中的“月色荷塘图”并制成板报,课后对完成情况进行评比,让学生分享合作地快乐。学生理解探索问题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设计分理解——鉴赏——评价——创造四个层次,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一道题在课上完成,学生回答后,我进行课堂小结,至此第二学时结束。最后,我把本次课的教学思路进行小结。
五、小结
过去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累,教师教得更累,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单纯的接受教师灌输的一切。这次在教学设计时,我尽可能考虑技校学生的求知特点和新课标倡导的理念来做。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为,不应该以教师地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巧妙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造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这样学生就张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自由地翱遨。
我的说课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荷塘月色说课稿】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说课稿范文常用02-10
《荷塘月色》04-03
荷塘月色教案02-23
《荷塘月色》教案04-08
《荷塘月色》教案范文03-21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04-22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05-15
《荷塘月色》教案103-01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