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通用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发热病人隔离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 篇1
根据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为了加强新冠肺炎期间的隔离,降低传染病的传染率,以确保学生的健康而设立的临时隔离学生专用房间,外人不得进入:
一、临时隔离观察区域的常规要求。
1、隔离观察区域应相对独立,采光和通风良好,配备洗手设备。
2、每天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3、临时隔离区域每周紫外线消毒一次,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做好记录。
4、临时隔离区,那要对地面桌椅,文件柜等物品进行消毒,注意保持日常清洁。每周消毒一次(250mg/L-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5、建立学生患病学生登记表。
6、隔离室负责人进入临时隔离室观察区域时要穿隔离服,佩戴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出事时脱下挂在规定出,并做好手部的消毒。
7、临时观察配备免洗手洗手液或者流动水洗手液,拖布,一次性呕吐包等物品,可以及时清理学生的分泌物,呕吐物和等突发情况。隔离室内放置专用垃圾桶,口罩等污染物丢置垃圾桶内(所有污染物统一消毒后丢弃)
8、发热或疑似人员进入隔离室后,学校要及时疏散急救通道,人员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隔离室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二、临时隔离观察区域内有患病学生时要做到。
患病学生进入临时隔离区域,先用体温进行排查,询问了解学生发病有关情况,如发病时间、密切注意学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以供疾控机构调查时参考。
1、临时隔离观察室内的用品,用后彻底消毒。
2、学生患病应立即隔离,并做好患病学生登记,隔离期间不得。隔离期间不得开窗通风。隔离室负责人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带患病学生及时就医,并将就医诊断情况上报学校,校医做好记录
三、患病学生离开临时隔离观察区域的.要求;
1、开窗通风却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室内空气的新鲜。
2、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擦拭患病患病学生接触的物品以及地面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3、如出现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病例,须在专业部门指导下,对临时隔离观察室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的个人物品按新冠肺炎预防方案进行终末消毒,患者的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 篇2
1、按照北京市朝阳区建委及相关政府单位的相关要求,项目设置封闭式隔离区,隔离区内布置两间隔离房间,房间外张贴“人员入住信息表”、“消毒、通风记录表”,并按照要求配置厕所、盥洗池等设备。
2、专职卫生员一旦发现现场人员出现发热(间隔两次测温温度均≧37.3℃)、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安排于场内隔离室进行隔离,并按照相关管理规定上报相关部门。
3、隔离区由项目专职卫生员进行观察区内人员测温、室内、公共区域消毒、通风及送饭相关事宜,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4、专职卫生员进入隔离区前由隔离区责任人对其防护服、护目镜及一次性手套穿戴情况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隔离区,专职卫生员进入隔离区前后必须进行全身消毒。
5、专职卫生员每天对公共区域、隔离房间进行消毒,消毒时间分别为早8:00,晚17:00各1次(其中公共区域,每2小时消毒一次);每天对房间内进行通风,1天两次,每次不小于30分钟,并填写相关记录表。
6、专职卫生员每天将隔离区内消毒、通风、人员测温等相关记录表于每天下午17:00前以微信形式上报项目卫生管理员。
7、专职卫生员负责对隔离区人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和心理疏导,及时解释政策和辟谣,保证隔离人员的身心健康。
8、隔离期间人员出现明显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时,项目负责人立即安排将疑似人员送往发热门诊,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封闭。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 篇3
一、隔离室管理制度
1、隔离室应设置在远离教学区地方,通风、采光、设施齐全。
2、每天对隔离室内的桌椅、物品用有效氯。
3、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4、对疑似病例做好登记。
5、一间隔离室在某一时间段内,只能隔离一名疑似患病人员。
6、隔离室值班人员或教师进入隔离室,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手部消毒。
7、隔离室物品做到专用,隔离室值班人员负责对隔离室进行保洁、消毒,做到无杂物、无污染、无安全隐患。
8、隔离室医用物资由隔离室值班人员专人保管。
二、隔离室内有疑似患病人员时做到:
1、隔离室物品专用,用后彻底消毒,进入隔离室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2、对疑似患病人员及时复测体温。
三、疑似患病人员离开隔离室的要求:
1、开窗通风,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室内空气的`新鲜。
2、用消毒液擦拭床、桌椅和疑似患病人员接触的物品。
3、用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杀。
4、如疑似患病人员产生污垢,(比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用消毒喷洒或者覆盖30分钟以上,然后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清洁消毒。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 篇4
一、发热病人闭环管理原则
1、发热病人落实首诊负责制。
2、所有发热病人必须在发热门诊完成首诊。
3、医院所有区域工作人员接受发热患者就诊咨询时,均有责任负责引导至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
4、医院所有区域工作人员接诊发热患者首次就诊时,均有责任负责引导至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在发热门诊完成首诊。
5、发热病人采取全封闭就诊流程,原则上挂号、就诊、交费、检验、影像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取药、治疗、留观等诊疗活动全部在发热门诊区域完成。西部院区按照“病人不动工作人员动”的原则,由专人负责替患者完成取药、送标本等。
6、发热病人如需进行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时,应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做好防护,前往发热门诊为患者进行检查。
7、确需外出检查时,应当遵循“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专人防护陪同”的原则,不与普通患者混乘电梯,检查室单人使用,接诊人员做好防护。
8、专人引导时均应与患者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9、患者完成检查后,所处环境、使用设备等做到一用一消毒。
10、对于疑似新冠患者,任何人不得擅自允许患者自行离院或转院。如果患者不听劝阻,执意离院,应立即报告公共卫生科,由公共卫生科向属地疫情指挥部进行报告,启动社区管控。
二、各区域发热病人闭环管理措施
(一)发热门诊及普通门急诊发热病人
1、主动到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就医的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负责引导至发热门诊。
2、门急诊预检分诊台发现的发热病人: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
3、门急诊接诊时发现的发热病人:可由接诊人员负责直接引导至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或由接诊人员引导至本工作区域的预检分诊台,由专人负责引导至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处。
4、在发热门诊完成新冠筛查的全部诊疗工作,在发热门诊留观室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排除新冠后可分诊至相应的普通专科门诊进行诊治。不能排除者,在发热门诊留观室进一步诊治。确诊新冠者,按照我院相关制度进行逐级报告和会诊、转定点医院等进一步处置。
(二)病区发热病人
1、病区收治未完成新冠筛查的发热病人时,应先安排至应急隔离病房,完善检查,排除新冠后再转入普通病房。
2、在院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发热时,如无明确的感染原因,应将患者转移到应急隔离病房,对患者和陪护加强管理,限制在病室内活动。尽快完成新冠核酸检测,如需其他检查,尽可能做床边检查。
(三)陪护出现发热
1、引导陪护至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处就诊。新冠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劝其离开医院不再陪护。阳性者,在发热门诊进行隔离,按照医院相关制度进行报告和进一步处理。
2、陪护拒绝到发热门诊就诊时,向科室负责人和医教处、感染管理科、公共卫生科进行报告。
3、做好发热陪护在医院期间的.行为管控,限制在病室内活动。
(四)发热门诊患者和不能排除新冠的住院发热患者确需外出检查时的衔接工作
如需到医院内其他科室进行检查、治疗,应先通知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对其他病人进行清场,患者检查、治疗结束后,对环境、设备进行终末消毒。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 篇5
一、对隔离室实施严格管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校医(或保健教师)为直接责任人。
二、隔离室为临时隔离有发热症状的师生员工专用房间,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三、隔离室在疫情未解除之前,不得临时挪作他用。
四、工作人员进出隔离室前必须按规定做好个人防护,不得穿便服出入隔离室。
五、隔离室设施、设备与物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每日做好登记验收。
六、隔离室每天必须按规定进行消毒,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必须按有害垃圾正确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七、工作人员在下班前必须检查各项设施设备是否正常,门窗是否关锁好。
八、对隔离室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及时记载、留档备查。
拓展: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先去污,按六步法进行彻底清洗,在选择正确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根据物品性能选择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
4、耐热耐湿物品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膏、粉的功能首选干热灭菌;各种重复使用的导管等不耐热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灭菌;消毒内镜首选氧化电位水消毒;活检钳首选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内镜首选环氧乙烷或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灭菌,尽量取消浸泡灭菌。
5、不可采用甲醛自然熏蒸法对无菌物品进行熏蒸灭菌。
6、采用浸泡方法消毒医疗用品的,应在容器外明显处标明消毒剂名称、浓度、有效时间等。
7、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包括穿刺、换药、手术等)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9、不可在病房走廊内清点污染被服。
10、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地面湿式清扫,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清洗,再晾干。
11、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人应专科收治,普通病房不可混住传染病病人。
12.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措施,器械、被服及病室都要按常规严格消毒处理,敷料应焚烧后深埋。
13、传染病人入院按常规隔离,疑为传染病者应隔离观察。病区发生传染病时,及时会诊、传科或转院,病人转出后的病房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14、传染病人的各类污染物品和排泄物按有关规定处理。
15、病人出院或后的床单位,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发热病人隔离制度】相关文章:
发热病人核酸检测制度(精选5篇)03-10
消毒隔离制度02-04
消毒隔离制度03-23
医院病人投诉制度03-18
卫生消毒隔离制度10-17
(优选)消毒隔离制度05-19
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03-20
医院隔离消毒制度03-23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03-21
发热门诊管理制度(精选)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