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时间:2024-09-24 14:14:36 志彬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精选11篇)

  现如今,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精选11篇)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1

  为了预防药物的误食或误伤,导致幼儿身体受损,影响幼儿健康成长,为了全园师生员工的安全用药,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品应妥善保管:

  1、剧毒药品和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严格与食用药品分开,必须由专人保管,严禁放在班上。

  2、保健室的药品要求随时检查处理潮解、霉烂、变质、失效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医疗器械按期常规消毒。

  二、教师因生病带药上班服用时,必须放好(医院看病拿药、自己购药、或在保健室拿的药)最好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三、幼儿生病带药,幼儿所服的药品必须是家长亲自送来或写纸条交待。按幼儿园安全服药的规定,家长只带幼儿当天中午一次药,并写好幼儿班级、姓名、药品剂量,服用方法,交到保健室,经保健医生检查登记后,由保健医生将药送到班上,与该班老师共同查对幼儿姓名正确无误时,行交药签字手续,老师并将药放到幼儿拿不到的地方,防误食。

  四、幼儿自己带药来园,又无家长口头或纸条交待的,一律不喂。预防药品、保健药品类原则上不收不喂(体弱儿除外)。预防保健药建议家长在家早晚给幼儿服用足够了,不必要带到幼儿园来服用。

  五、保教老师给幼儿喂药时,药袋上的姓名与幼儿本人应一致无误,并严格按剂量服用。

  六、班上不为幼儿存放任何药物,当天带来的药有剩余时要求家长于当天下午接幼儿时同带走,若不愿带走或未带走的药品于当天下午下班前止,由本班老师作遗弃处理,次日不得将遗弃药喂幼儿。

  七、家长为幼儿所带药品一律交保健室,幼儿在园服药,必须把药物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药物配伍控制杂合理范围,如若家长要求大剂量乱配伍服用者,由保健医生请家长在登记本上签字,孩子服药所致不良反应,由家长负全责;如若班上老师私自收家长或幼儿所带药物,未经保健医生检查剂量,导致幼儿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以及喂错药所导致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负全责任。

  八、晨检时一位保健医生专门负责收药,同时,对幼儿的服药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如幼儿病情,药物来源,幼儿对药物的过敏史,以及幼儿的先天性疾病,如癫痫、血友病、先天性易碎性骨折、习惯性脱臼等。保健室医生应尽力了解和掌握幼儿中的特殊体质以防患于未然,将服药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九、保健室的药品要妥善保管,教师及幼儿领药服药时要登记。保健医生随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安全性。对过期药品要严格销毁处理。

  以上各条,要求人人严格遵守,若违反制度,导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时,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2

  一、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应是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药品,并在药袋内写清楚;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家长电话号码;未注明以上内容的药品,保健教师将不予喂服;

  二、我园禁止幼儿带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回园口服;如发现有此情况,园医将不予喂服;

  三、建议家长不要自购自配药品让幼儿带回幼儿园服用,如有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非处方药品带回园服用应由家长亲自用字条写清楚幼儿姓名、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家长电话号码;

  四、如幼儿当天需在园服药,请家长亲自送药入药,并做好幼儿服药家长委托登记表,和保健教师做好登记手续,并亲自告知本班老师,以方便教师照顾。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3

  一、药品携带与登记

  药品来源: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应是正规医疗机构(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药品,并在药袋内写清楚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及家长电话号码。未注明以上内容的药品,保健教师将不予喂服。

  禁止药品:幼儿园禁止幼儿带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回园口服。同时,不建议家长自购自配药品让幼儿带回幼儿园服用。

  登记手续:如幼儿当天需在园服药,请家长亲自送药并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及《幼儿用药委托书》,签名后交给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

  二、药品管理

  专人负责:园内药品必须由保健员或保健医生专人负责保管,确保药品的准确无误。

  分类存放:对药品不同剂型应分别存放,口服药和外用药必须分开存放,剧毒药必须按规定保管。

  定期盘点:定期做好药品的盘点工作,统计上报财会,确保药品的库存准确。

  有效期检查:保健医生随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安全性,对过期药品要严格销毁处理。

  三、药品服用

  服药时间:按幼儿园安全服药的规定,家长只带幼儿当天所需药量,并在家中写好服用方法。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只喂幼儿当天所需的药量。

  服药流程:

  教师接收药品时要认真检查药品有效期,并与家长共同核对《幼儿用药委托书》上的'服药信息。

  确定无误后,再根据幼儿姓名将药物放入规定的地点,并做好交接记录。

  服药前,教师要再次核对药品信息和幼儿身份,确保无误后喂药。

  服药观察:服药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与家长联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特殊药品处理

  预防药品、保健药品:原则上幼儿园不收不喂预防药品和保健药品(体弱儿除外)。建议家长在家中给幼儿服用此类药品。

  有特殊要求药品:若服用有特殊要求必须经保健医生检查登记后,由保健医生将药送到班上,与该班生活老师交接并签字,生活老师将药放到班级医药箱妥善管理。

  五、家园沟通

  家长告知:家长应在幼儿入园时告知其特殊情况和需要服药的情况,并签署《幼儿园服药允许书》。

  信息反馈:服药后,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服药情况和在园的精神状况,以便家长了解幼儿的病情和恢复情况。

  六、制度宣传与教育

  知识培训: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幼儿用药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保健人员的用药指导能力。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通知单等形式向家长传达有关服药制度的重要信息和通知,提高家长对服药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七、制度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幼儿园应定期评估服药制度的实施情况,采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服药制度,提高幼儿的用药安全性和服药效果。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4

  一、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所有药品的接收、存储、分发及服用过程必须确保幼儿安全,避免误服、过量或不当使用。

  家长告知:幼儿需带药入园时,家长必须填写详细的服药委托书,包括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服用方法、药品有效期及有无过敏史等信息。

  专业审核:幼儿园保健医生或专业医护人员需对家长提供的.药品及服药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二、药品接收与存储

  专人管理:设立专门区域存放幼儿药品,由保健医生或指定教师负责管理。

  分类存放:药品应按内服、外用分类存放,并贴上清晰标签,注明幼儿姓名、药品名称、有效期等。

  安全存放:确保药品存放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防止误食。

  三、服药流程

  核对信息:服药前,管理人员需再次核对幼儿姓名、药品信息及服用剂量,确保无误。

  按时服药:按照家长提供的服药时间准时给幼儿服药,如幼儿午睡后、餐前或餐后等特定时间。

  监督服用:服药时应有成人监督,确保幼儿正确服用,避免呛咳或拒绝服药。

  记录反馈:服药后需做好记录,包括服药时间、幼儿反应等,并适时向家长反馈。

  四、特殊情况处理

  紧急情况:如幼儿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服药,并立即联系家长,必要时送医治疗。

  过期药品:发现过期或变质药品,应立即销毁并记录,避免误用。

  五、家长沟通

  定期沟通:幼儿园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健康状况及服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教育引导:向家长宣传科学用药知识,引导家长合理为幼儿准备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服药。

  六、责任追究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幼儿误服、过量服药等安全事故的,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5

  一、药品来源与要求

  正规渠道: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必须是正规医疗机构(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并在药袋内写清楚相关信息。

  明确标识:药袋内应明确标注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及家长电话号码。

  禁止非处方药:幼儿园禁止幼儿带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回园口服。

  二、家长责任与配合

  填写登记表:家长需亲自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并签名,详细记录幼儿用药情况。

  亲自送药:如幼儿需在园服药,家长应亲自将药品送到幼儿园,并与保健医生或教师做好交接。

  剩余药品带回:当天带来的药品如有剩余,家长应在接幼儿时一同带回。

  三、幼儿园管理与执行

  专人负责:幼儿园应安排保健医生或专人负责管理幼儿药品,确保药品的安全与有效。

  严格核对:保健医生或教师在给幼儿喂药前,应仔细核对药品信息、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无误。

  服药记录:对幼儿的服药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服药时间、剂量及服药后反应等。

  特殊药品处理:预防药品、保健药品类原则上幼儿园不收不喂,但体弱儿除外。若服用有特殊要求,必须经保健医生检查登记后,由保健医生将药送到班上,并与该班老师交接签字。

  四、异常情况处理

  立即停止服药:如幼儿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保健医生或教师应立即停止服药,并联系家长和医生进行处理。

  急救措施:若幼儿服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及时报告:保健医生或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幼儿园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宣传与教育

  知识培训: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幼儿用药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保健人员的用药指导能力。

  家长教育: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达有关服药制度的重要信息和通知,提高家长对服药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六、监督与评估

  定期检查:幼儿园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情况,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服药制度的实施情况,采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服药制度。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6

  1.家长告知与授权

  家长需提前将幼儿需服用的药物(含处方药及非处方药)详细信息告知班级老师或保健医生,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方法、目的及幼儿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等。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明确同意幼儿园代为保管及按时按量给幼儿服药,并签字确认。

  2.药品接收与登记

  幼儿园保健室负责接收家长送来的药品,并仔细核对药品信息及家长授权书。

  对所有接收的药品进行登记,包括药品名称、数量、有效期、接收日期、家长签字等,确保药品来源清晰、可追溯。

  药品应存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安全位置,并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3.服药流程

  服药前,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需再次核对幼儿信息及药品剂量,确保无误。

  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在指定时间、以正确方式给幼儿服药。

  服药过程需有至少两名成人监督,确保幼儿顺利服药且未发生误吞或过量等情况。

  服药后,观察幼儿反应,如有异常立即报告保健医生并通知家长。

  4.剩余药品处理

  幼儿当日未服完的药品,需退回给家长或按照家长要求妥善处理,不得在幼儿园内长期存放。

  药品过期或变质时,应及时清理并销毁,防止误用。

  5.保密与沟通

  幼儿园应保护幼儿隐私,不得随意泄露幼儿服药信息。

  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健康状况及服药情况,如有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及时与家长协商。

  6.培训与监督

  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幼儿服药管理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设立监督机制,确保服药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7

  一、家长委托服药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家长应亲自将药品交给班级教师,并向教师说明服药情况。

  二、药品查验

  1. 教师接收药品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等,确保药品无误且在有效期内。

  2. 拒绝接收无正规包装、无药品说明书、过期或不明来源的药品。

  三、服药管理

  1. 教师严格按照家长委托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给幼儿服药,不得擅自更改。

  2. 服药时,教师需仔细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服药并通知保健医生和家长。

  四、记录与反馈

  1. 教师对幼儿的服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幼儿反应等。

  2. 班级教师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服药情况及身体状况。

  五、保健医生监督

  1. 保健医生定期检查班级幼儿服药记录,确保服药制度的严格执行。

  2. 对教师进行药品管理和服药安全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8

  一、家长委托服药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家长应亲自将药品交给班级教师,并向教师说明服药情况。

  二、药品接收与保管

  1. 教师接收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信息与《幼儿服药委托书》是否一致,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

  2. 药品由班级教师妥善保管,放置在幼儿无法接触的安全位置。

  三、服药过程

  1. 教师严格按照家长委托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给幼儿服药。

  2. 服药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反应,确保幼儿安全服药。

  四、记录与反馈

  1. 教师对幼儿服药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服药时间、药品名称、剂量及幼儿服药后的反应等。

  2. 如有异常情况,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禁止事项

  1. 幼儿园不接收无正规包装、无药品说明书或来源不明的药品。

  2. 教师不得擅自给幼儿服用非家长委托的.药品。

  六、培训与监督

  1. 定期对教师进行幼儿服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

  2. 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幼儿服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9

  一、家长送药要求

  1. 家长需在幼儿带药入园时,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详细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等信息。

  2. 药品必须是正规医疗机构开具,并由家长亲自交给班级教师,不得让幼儿自行携带药品入园。

  二、教师接收药品

  1. 教师接收药品时,应认真核对《幼儿服药登记表》上的信息与实际药品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妥善保管药品。

  2. 教师应严格按照家长填写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给幼儿服药,不得随意更改。

  三、服药过程

  1. 教师在给幼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幼儿姓名,确保药品准确喂给相应幼儿。

  2. 观察幼儿服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和保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药品保管

  1. 未服用完的药品应妥善保管,放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2. 当天未服用的药品,在离园时由教师交还给家长。

  五、特殊情况处理

  1. 如幼儿在园期间突发疾病需要服药,教师应先通知家长,在家长同意并提供药品后,按照上述制度进行服药操作。

  2. 若遇紧急情况,教师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保健医生,并根据保健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10

  一、家长送药要求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药品需为正规医疗机构开具,并由家长亲自交给班级教师,不得让幼儿自行携带药品入园。

  二、教师喂药要求

  1.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家长填写的服药登记表进行喂药,不得擅自更改药品剂量和服药时间。

  2. 喂药前,教师需认真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 教师应在规定的服药时间按时喂药,并观察幼儿服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和保健医生。

  三、药品保管要求

  1. 班级教师应妥善保管幼儿药品,放置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2. 药品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3. 过期或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清理,不得给幼儿服用。

  四、保健医生职责

  1. 保健医生应对幼儿服药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喂药工作规范进行。

  2. 对有特殊服药要求或病情较重的幼儿,保健医生应与班级教师共同关注,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五、其他要求

  1. 幼儿园不得给幼儿服用家长未提供的`药品或非医疗机构开具的药品。

  2. 未经家长同意,幼儿园不得擅自给幼儿喂药。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11

  一、家长送药要求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药品需有正规医院的包装和标签,明确药品的.用法用量等内容。

  3. 家长不得让幼儿自行携带药品入园,必须亲自将药品交给班级教师。

  二、教师喂药要求

  1. 教师在接收药品时,要仔细核对登记表上的信息与药品是否一致。

  2. 严格按照家长注明的时间和剂量给幼儿喂药,不得随意更改。

  3. 喂药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保健医生和家长。

  三、药品保管要求

  1. 班级教师妥善保管幼儿药品,放置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安全位置。

  2. 药品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避免误食。

  四、特殊情况处理

  1. 若幼儿在园期间突发疾病需要服药,教师应先通知家长,在家长同意并送来药品后,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喂药。

  2. 对于没有家长同意或不清楚药品来源及用法的情况,不得给幼儿喂药。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精选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相关文章:

幼儿园患病幼儿服药制度03-05

幼儿园制度06-24

幼儿园制度04-30

幼儿园的制度03-18

幼儿园制度01-06

幼儿园的制度05-14

幼儿园幼儿接送制度04-24

幼儿园幼儿缺勤制度03-05

幼儿园的幼儿请假制度06-02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精选11篇)

  现如今,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精选11篇)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1

  为了预防药物的误食或误伤,导致幼儿身体受损,影响幼儿健康成长,为了全园师生员工的安全用药,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品应妥善保管:

  1、剧毒药品和具有腐蚀性的药品,严格与食用药品分开,必须由专人保管,严禁放在班上。

  2、保健室的药品要求随时检查处理潮解、霉烂、变质、失效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医疗器械按期常规消毒。

  二、教师因生病带药上班服用时,必须放好(医院看病拿药、自己购药、或在保健室拿的药)最好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

  三、幼儿生病带药,幼儿所服的药品必须是家长亲自送来或写纸条交待。按幼儿园安全服药的规定,家长只带幼儿当天中午一次药,并写好幼儿班级、姓名、药品剂量,服用方法,交到保健室,经保健医生检查登记后,由保健医生将药送到班上,与该班老师共同查对幼儿姓名正确无误时,行交药签字手续,老师并将药放到幼儿拿不到的地方,防误食。

  四、幼儿自己带药来园,又无家长口头或纸条交待的,一律不喂。预防药品、保健药品类原则上不收不喂(体弱儿除外)。预防保健药建议家长在家早晚给幼儿服用足够了,不必要带到幼儿园来服用。

  五、保教老师给幼儿喂药时,药袋上的姓名与幼儿本人应一致无误,并严格按剂量服用。

  六、班上不为幼儿存放任何药物,当天带来的药有剩余时要求家长于当天下午接幼儿时同带走,若不愿带走或未带走的药品于当天下午下班前止,由本班老师作遗弃处理,次日不得将遗弃药喂幼儿。

  七、家长为幼儿所带药品一律交保健室,幼儿在园服药,必须把药物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药物配伍控制杂合理范围,如若家长要求大剂量乱配伍服用者,由保健医生请家长在登记本上签字,孩子服药所致不良反应,由家长负全责;如若班上老师私自收家长或幼儿所带药物,未经保健医生检查剂量,导致幼儿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以及喂错药所导致的后果,由直接责任人负全责任。

  八、晨检时一位保健医生专门负责收药,同时,对幼儿的服药情况进行询问了解,如幼儿病情,药物来源,幼儿对药物的过敏史,以及幼儿的先天性疾病,如癫痫、血友病、先天性易碎性骨折、习惯性脱臼等。保健室医生应尽力了解和掌握幼儿中的特殊体质以防患于未然,将服药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九、保健室的药品要妥善保管,教师及幼儿领药服药时要登记。保健医生随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安全性。对过期药品要严格销毁处理。

  以上各条,要求人人严格遵守,若违反制度,导致幼儿发生意外事故时,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2

  一、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应是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药品,并在药袋内写清楚;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家长电话号码;未注明以上内容的药品,保健教师将不予喂服;

  二、我园禁止幼儿带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回园口服;如发现有此情况,园医将不予喂服;

  三、建议家长不要自购自配药品让幼儿带回幼儿园服用,如有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非处方药品带回园服用应由家长亲自用字条写清楚幼儿姓名、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家长电话号码;

  四、如幼儿当天需在园服药,请家长亲自送药入药,并做好幼儿服药家长委托登记表,和保健教师做好登记手续,并亲自告知本班老师,以方便教师照顾。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3

  一、药品携带与登记

  药品来源: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应是正规医疗机构(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药品,并在药袋内写清楚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及家长电话号码。未注明以上内容的药品,保健教师将不予喂服。

  禁止药品:幼儿园禁止幼儿带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回园口服。同时,不建议家长自购自配药品让幼儿带回幼儿园服用。

  登记手续:如幼儿当天需在园服药,请家长亲自送药并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及《幼儿用药委托书》,签名后交给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

  二、药品管理

  专人负责:园内药品必须由保健员或保健医生专人负责保管,确保药品的准确无误。

  分类存放:对药品不同剂型应分别存放,口服药和外用药必须分开存放,剧毒药必须按规定保管。

  定期盘点:定期做好药品的盘点工作,统计上报财会,确保药品的库存准确。

  有效期检查:保健医生随时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安全性,对过期药品要严格销毁处理。

  三、药品服用

  服药时间:按幼儿园安全服药的规定,家长只带幼儿当天所需药量,并在家中写好服用方法。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只喂幼儿当天所需的药量。

  服药流程:

  教师接收药品时要认真检查药品有效期,并与家长共同核对《幼儿用药委托书》上的'服药信息。

  确定无误后,再根据幼儿姓名将药物放入规定的地点,并做好交接记录。

  服药前,教师要再次核对药品信息和幼儿身份,确保无误后喂药。

  服药观察:服药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异常立即与家长联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特殊药品处理

  预防药品、保健药品:原则上幼儿园不收不喂预防药品和保健药品(体弱儿除外)。建议家长在家中给幼儿服用此类药品。

  有特殊要求药品:若服用有特殊要求必须经保健医生检查登记后,由保健医生将药送到班上,与该班生活老师交接并签字,生活老师将药放到班级医药箱妥善管理。

  五、家园沟通

  家长告知:家长应在幼儿入园时告知其特殊情况和需要服药的情况,并签署《幼儿园服药允许书》。

  信息反馈:服药后,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服药情况和在园的精神状况,以便家长了解幼儿的病情和恢复情况。

  六、制度宣传与教育

  知识培训: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幼儿用药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保健人员的用药指导能力。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通知单等形式向家长传达有关服药制度的重要信息和通知,提高家长对服药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七、制度评估与改进

  定期评估:幼儿园应定期评估服药制度的实施情况,采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

  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服药制度,提高幼儿的用药安全性和服药效果。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4

  一、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所有药品的接收、存储、分发及服用过程必须确保幼儿安全,避免误服、过量或不当使用。

  家长告知:幼儿需带药入园时,家长必须填写详细的服药委托书,包括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服用方法、药品有效期及有无过敏史等信息。

  专业审核:幼儿园保健医生或专业医护人员需对家长提供的.药品及服药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二、药品接收与存储

  专人管理:设立专门区域存放幼儿药品,由保健医生或指定教师负责管理。

  分类存放:药品应按内服、外用分类存放,并贴上清晰标签,注明幼儿姓名、药品名称、有效期等。

  安全存放:确保药品存放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防止误食。

  三、服药流程

  核对信息:服药前,管理人员需再次核对幼儿姓名、药品信息及服用剂量,确保无误。

  按时服药:按照家长提供的服药时间准时给幼儿服药,如幼儿午睡后、餐前或餐后等特定时间。

  监督服用:服药时应有成人监督,确保幼儿正确服用,避免呛咳或拒绝服药。

  记录反馈:服药后需做好记录,包括服药时间、幼儿反应等,并适时向家长反馈。

  四、特殊情况处理

  紧急情况:如幼儿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服药,并立即联系家长,必要时送医治疗。

  过期药品:发现过期或变质药品,应立即销毁并记录,避免误用。

  五、家长沟通

  定期沟通:幼儿园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健康状况及服药情况,确保信息畅通。

  教育引导:向家长宣传科学用药知识,引导家长合理为幼儿准备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服药。

  六、责任追究

  对于因管理不善导致幼儿误服、过量服药等安全事故的,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5

  一、药品来源与要求

  正规渠道:幼儿带入园服用的药品必须是正规医疗机构(医院、正规门诊)开具的,并在药袋内写清楚相关信息。

  明确标识:药袋内应明确标注幼儿姓名、班级、服用剂量、服药时间、家长签名、当天日期及家长电话号码。

  禁止非处方药:幼儿园禁止幼儿带非正规医疗机构医生开具的处方药品回园口服。

  二、家长责任与配合

  填写登记表:家长需亲自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并签名,详细记录幼儿用药情况。

  亲自送药:如幼儿需在园服药,家长应亲自将药品送到幼儿园,并与保健医生或教师做好交接。

  剩余药品带回:当天带来的药品如有剩余,家长应在接幼儿时一同带回。

  三、幼儿园管理与执行

  专人负责:幼儿园应安排保健医生或专人负责管理幼儿药品,确保药品的安全与有效。

  严格核对:保健医生或教师在给幼儿喂药前,应仔细核对药品信息、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确保无误。

  服药记录:对幼儿的服药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服药时间、剂量及服药后反应等。

  特殊药品处理:预防药品、保健药品类原则上幼儿园不收不喂,但体弱儿除外。若服用有特殊要求,必须经保健医生检查登记后,由保健医生将药送到班上,并与该班老师交接签字。

  四、异常情况处理

  立即停止服药:如幼儿在服药过程中出现异常反应,保健医生或教师应立即停止服药,并联系家长和医生进行处理。

  急救措施:若幼儿服药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及时报告:保健医生或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幼儿园负责人和相关部门报告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宣传与教育

  知识培训: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幼儿用药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和保健人员的用药指导能力。

  家长教育:通过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传达有关服药制度的重要信息和通知,提高家长对服药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六、监督与评估

  定期检查:幼儿园应定期检查药品储存情况,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服药制度的实施情况,采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服药制度。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6

  1.家长告知与授权

  家长需提前将幼儿需服用的药物(含处方药及非处方药)详细信息告知班级老师或保健医生,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服用时间、方法、目的及幼儿可能产生的过敏反应等。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明确同意幼儿园代为保管及按时按量给幼儿服药,并签字确认。

  2.药品接收与登记

  幼儿园保健室负责接收家长送来的药品,并仔细核对药品信息及家长授权书。

  对所有接收的药品进行登记,包括药品名称、数量、有效期、接收日期、家长签字等,确保药品来源清晰、可追溯。

  药品应存放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安全位置,并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3.服药流程

  服药前,保健医生或班级老师需再次核对幼儿信息及药品剂量,确保无误。

  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在指定时间、以正确方式给幼儿服药。

  服药过程需有至少两名成人监督,确保幼儿顺利服药且未发生误吞或过量等情况。

  服药后,观察幼儿反应,如有异常立即报告保健医生并通知家长。

  4.剩余药品处理

  幼儿当日未服完的药品,需退回给家长或按照家长要求妥善处理,不得在幼儿园内长期存放。

  药品过期或变质时,应及时清理并销毁,防止误用。

  5.保密与沟通

  幼儿园应保护幼儿隐私,不得随意泄露幼儿服药信息。

  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健康状况及服药情况,如有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及时与家长协商。

  6.培训与监督

  定期对教职工进行幼儿服药管理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

  设立监督机制,确保服药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7

  一、家长委托服药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家长应亲自将药品交给班级教师,并向教师说明服药情况。

  二、药品查验

  1. 教师接收药品时,必须仔细核对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等,确保药品无误且在有效期内。

  2. 拒绝接收无正规包装、无药品说明书、过期或不明来源的药品。

  三、服药管理

  1. 教师严格按照家长委托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给幼儿服药,不得擅自更改。

  2. 服药时,教师需仔细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服药并通知保健医生和家长。

  四、记录与反馈

  1. 教师对幼儿的服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幼儿反应等。

  2. 班级教师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服药情况及身体状况。

  五、保健医生监督

  1. 保健医生定期检查班级幼儿服药记录,确保服药制度的严格执行。

  2. 对教师进行药品管理和服药安全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8

  一、家长委托服药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委托书》,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家长应亲自将药品交给班级教师,并向教师说明服药情况。

  二、药品接收与保管

  1. 教师接收药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信息与《幼儿服药委托书》是否一致,检查药品包装是否完好。

  2. 药品由班级教师妥善保管,放置在幼儿无法接触的安全位置。

  三、服药过程

  1. 教师严格按照家长委托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给幼儿服药。

  2. 服药时,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反应,确保幼儿安全服药。

  四、记录与反馈

  1. 教师对幼儿服药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服药时间、药品名称、剂量及幼儿服药后的反应等。

  2. 如有异常情况,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禁止事项

  1. 幼儿园不接收无正规包装、无药品说明书或来源不明的药品。

  2. 教师不得擅自给幼儿服用非家长委托的.药品。

  六、培训与监督

  1. 定期对教师进行幼儿服药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

  2. 幼儿园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幼儿服药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9

  一、家长送药要求

  1. 家长需在幼儿带药入园时,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详细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服药方法等信息。

  2. 药品必须是正规医疗机构开具,并由家长亲自交给班级教师,不得让幼儿自行携带药品入园。

  二、教师接收药品

  1. 教师接收药品时,应认真核对《幼儿服药登记表》上的信息与实际药品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妥善保管药品。

  2. 教师应严格按照家长填写的`服药时间和剂量给幼儿服药,不得随意更改。

  三、服药过程

  1. 教师在给幼儿服药时,必须仔细核对幼儿姓名,确保药品准确喂给相应幼儿。

  2. 观察幼儿服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家长和保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药品保管

  1. 未服用完的药品应妥善保管,放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2. 当天未服用的药品,在离园时由教师交还给家长。

  五、特殊情况处理

  1. 如幼儿在园期间突发疾病需要服药,教师应先通知家长,在家长同意并提供药品后,按照上述制度进行服药操作。

  2. 若遇紧急情况,教师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保健医生,并根据保健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10

  一、家长送药要求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药品需为正规医疗机构开具,并由家长亲自交给班级教师,不得让幼儿自行携带药品入园。

  二、教师喂药要求

  1. 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家长填写的服药登记表进行喂药,不得擅自更改药品剂量和服药时间。

  2. 喂药前,教师需认真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3. 教师应在规定的服药时间按时喂药,并观察幼儿服药后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和保健医生。

  三、药品保管要求

  1. 班级教师应妥善保管幼儿药品,放置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2. 药品应分类存放,避免混淆。

  3. 过期或变质的药品应及时清理,不得给幼儿服用。

  四、保健医生职责

  1. 保健医生应对幼儿服药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喂药工作规范进行。

  2. 对有特殊服药要求或病情较重的幼儿,保健医生应与班级教师共同关注,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五、其他要求

  1. 幼儿园不得给幼儿服用家长未提供的`药品或非医疗机构开具的药品。

  2. 未经家长同意,幼儿园不得擅自给幼儿喂药。

  幼儿园幼儿服药制度 11

  一、家长送药要求

  1. 家长需填写幼儿服药登记表,注明幼儿姓名、班级、药品名称、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特殊要求等信息。

  2. 药品需有正规医院的包装和标签,明确药品的.用法用量等内容。

  3. 家长不得让幼儿自行携带药品入园,必须亲自将药品交给班级教师。

  二、教师喂药要求

  1. 教师在接收药品时,要仔细核对登记表上的信息与药品是否一致。

  2. 严格按照家长注明的时间和剂量给幼儿喂药,不得随意更改。

  3. 喂药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保健医生和家长。

  三、药品保管要求

  1. 班级教师妥善保管幼儿药品,放置在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安全位置。

  2. 药品不得与其他物品混放,避免误食。

  四、特殊情况处理

  1. 若幼儿在园期间突发疾病需要服药,教师应先通知家长,在家长同意并送来药品后,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喂药。

  2. 对于没有家长同意或不清楚药品来源及用法的情况,不得给幼儿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