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精选10篇)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好的制度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后服务各项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1
为切实落实各级关于做好学生课后服务以及青岛市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工作的相关要求,保证课后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实效性,特要求校内课后服务指导教师遵循如下要求:
一、热爱本职工作,认真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遵守师德,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
二、严格规范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做好托管基本服务,看管学生自习、组织开展适合的艺体社团活动等。坚决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不得组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活动。做好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工作。
三、做好各项课后服务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管理和课堂、课间及课后纪律管理工作。
四、每次校内课后服务都要对学生进行点名签到,发现学生未及时到课应及时了解情况,汇报给班主任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记录。
五、课后服务结束后,蒋卓怡整理整齐,做好教室卫生,关好门窗,电灯和多媒体断电。
六、课后服务结束后,应带领学生路队到校门口与家长签字进行交接,等家长接走学生后方可离开学校;家长未及时来接的学生应将其带回学校,并与家长及时联系,保证孩子在校安全。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2
为确保师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程序规范,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实效性,特制定以下课后服务管理制度。
一、相关人员职责
原则上全体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由各年级组安排教师服务日期。教师不得擅自离岗或缺勤,校长室每天安排2名行政领导值日检查。
1.课后服务教师职责:
(1)服务教师依据不同接领时段名单清点学生人数,按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到规定地点进行活动。
(2)服务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计划,有充分的准备,避免放养式管理。
(3)在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活动状态,确保学生安全。
(4)课后服务时间,如遇突发状况,教师必须及时做出处置,必要时向当天值日领导汇报,由学校启动应急预案。
(5)课后服务结束后,服务教师须亲自将学生送到校门口,学生全部走后方可离开。
2.值日教师配合工作:
(1)按照《教师值日岗位职责》中要求的'时间点,护送学生出教室到接送点,不要提前或推迟。值日教师在接送点陪学生到下班前2-3分钟左右,才可组织剩余同学整队带回到门卫处(遇下雨天时,值日教师下班前把教室里剩余学生整队,直接带到劳技教室)。
(2)原则上,教师在放学后不留学生补缺补差。如出现滞留情况,以“谁留谁负责”的责任,教师要负责和家长事前沟通好接送时间,并把滞留学生送到课后延时服务点,做好交接。
3.班主任配合工作:
(1)要求家长按照选择的放学时间点和校车,保证及时到校接领学生。
(2)家长如未能按时接送,需要在第一时段放学前电话联系班主任,确定接领时间点。
(3)提醒值日的学生,16:10前完成值日,不滞留学校,错过接送时间,及时联系家长,并到课后服务班级等候。
二、课后服务管理要求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后服务管理工作小组。
组长:
组员:
2.时间节点及要求:
①周一~周四:
(1)15:05—15:40
开展快乐30分,15:40值日护送教师清点队伍,统计当天看护学生数,将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带到指定教室。其余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离校。
(2)15:40—17:30
服务教师清点当日学生数,学生集中指定班级开展作业辅导,17:30看护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离校。
(3)17:30之后如果还有个别滞留学生,带到门卫处进行交接。
②周五:
周五放学后—17:30
服务教师清点当日学生数,学生集中指定班级开展作业辅导,17:30课后服务教师将学生带到指定地点离校。
每天2名负责行政领导参与课后服务,在不同离校时间到学校正门口,维护学生秩序,开始安全看护。如遇下雨天,到室内看护点等候。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3
根据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区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从本学期起,我校将实行课后看护服务。为确保师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程序规范,保证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实效性。特制定以下课后服务管理制度。
一、服务教师的基本职责:
①、服务教师每天要清点人数。
②、服务教师按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到规定地点进行活动。
③、服务教师必须提前做好计划,备好课,有充分的准备,避免放养式管理。
④、活动中,服务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活动状态,确保学生安全。
⑤、课后服务时间,如遇突发状况,教师必须及时做出处置,必要时向学校领导汇报,由学校启动应急预案。
⑥、课后服务结束后,服务教师须亲自将学生送到校门口,学生全部走后才离开。
二、服务教师考勤方面:
1.凡是未请假擅自不参与课后辅导者。
2.凡是一月内请假五次者。
3.凡是一周内活动迟到三次者。
4.凡是中途擅自离开者。
在行政领导检查,发现服务教师违反以上条款,将定为不合格等级。
三、服务教师记律方面:
1、在辅导期间玩手机,在教室里接打电话。
2、纠结校外人员,到校进行商业行为。
3、不服从行政领导管理,教导处安排。
4、在活动开展时体罚学生。
在行政领导检查,发现服务教师违反以上条款,将定为不合格等级。
四、校级领导检查人员、时间安排: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五、课后服务安全方面:
1.教职工要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2.教职工请假不事先办理手续的;请假期满未办理续假手续,而又无故超假的;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调动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3.教师严格执行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
4.在看护期间行政人员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5.学生在校期间遵守学校日常规定。
6.严禁学生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远离陌生人,以防受骗。
7.上课期间禁止学生外出走动,不得随意进其它班级。
8.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严禁学生乘坐“三无”车辆。
9.严禁学生在校进行危险性游戏。
10.严禁学生动用学校电器、开关等,防止人生事故发生。
11.如遇特殊情况,学生未能参加当天的课后看护,需提前向班主任或看护老师请假。在看护期间,学生不准私自离校,私自离校发生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4
一、学校登记在册的需要课后服务的学生须在课后服务当天,班主任(第二节课上课教师)当面对课后服务学生考勤。
二、有事暂时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须向课后服务班主任请假说明情况,并写出书面请假条(向原班主任请假也可以,但必须做好交接)。
三、课后服务班主任必须保管好学生请假条,掌握好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数量及活动情况。
四、每次课后服务结束后,课后服务班主任须清点人数,逐一交送学生家长。
五、每天负责学生课后服务的教师,放学时到课后服务办公室签字,当天忘记签字的课后服务老师可写情况说明由值班领导签字后补签,教师课后服务签字表是计算课后服务工资的依据,任何人不得代签,谁签字谁负责,值班领导不履行职责,扣发值班领导及代签教师当天课后服务费。
六、负责学生课后服务的教师有事不能参加,须提前向教务处请假说明理由,教务处负责协调其他教师替代。
七、课后服务教师不得早退、迟到(2分钟未到教室或2分钟提前离开教室)。迟到、早退一次扣发当天课后服务工资的四分之一。
八、本制度最终解释权由中心小学校委会负责。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5
为确保师生在校课后服务的一切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
1、教职工要认真执行学校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教职工请假不事先办理手续的;请假期满未办理续假手续,而又无故超假的;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组织和领导交给的工作任务的;不服从工作调动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3、教师严格执行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
4、课后服务实行安全巡查制度。在课后服务期间,各年级组要安排值班人员必须加强课堂、课间、放学时段的校园、楼梯楼道安全巡查工作。杜绝踩踏、打架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取暖期间加强学生消防意识,杜绝因取暖发生火灾。
6、学生在校期间遵守学生一日常要求。
7、严禁学生与社会闲散人员接触,远离陌生人,以防受骗受害。
8、上课期间禁止学生外出走动,不得随意进其它班级。
9、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严禁学生乘坐“三无”车辆。
10、严禁学生在校进行危险性游戏。
11、严禁学生动用学校电器、开关等,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12、如遇特殊情况,学生未能参加当天的课后服务,需提前向班主任或辅导老师请假。在看护期间,学生不准私自离校,私自离校发生安全事故责任自负。
13、课后服务结束放学时,年级组组织当班辅导的教师整理好放学路队,并护送至学校大门主干道隔离桩外。学校要求家长在校大门主干道隔离桩外接送孩子回家。
14、学校与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监管责任。非在校时段的学生安全由家长负全责。
本制度从颁布之日起实施。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6
一、学员管理制度
1、学员参加课后服务,须自觉遵守学校课后服务的一切规章管理制度。
2、学员应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已,不做有损于“课后服务”的事情。
二、课后服务教师“八不准”
1、尊重学生自愿原则,不准胁迫或变相胁迫学生参加“课后服务”。
2、不准上新课。
3、不准私下乱收费。
4、不准收取学生任何有价值的物品。
5、不准以任何形式体罚悔辱学生。
6、不准为民办培训机构推荐学生。
7、不准以课后服务为资源,从事有偿家教活动。
8、不准向学生推销教辅读物或其他商品。
三、考勤制度
1、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工作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2、工作时间内不得随便离开学校,如有特殊情况,经领导批准,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否则按旷工处理;公假、事假、丧假、婚假、探亲假等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但均需先办理请假手续。
3、教职工不影响工作和学员学习为原则,病假要有医生证明、病历和请假条,经领导批准后方可请假,学校领导统一协调与安排教师代课。
4、值班人员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班,必须经领导批准并安排好工作,否则不能擅自调动。
5、值班室人员,有电话要作记录,如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
四、教育活动管理制度
1、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科学性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师热爱事业,热爱学生,全面关爱学生。
3、教师根据服务情况,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学生活动计划。
保管统计工作。
2、制定课后服务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指导和检查执行情况
3、课后服务档案工作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建立专门的档案工作机构,形成分管领导负责专人管理的机制。
六、教室管理制度
1、做好防范工作,定期检查电保护、灭火等安全设备,使计算机使用的安全。
2、机房必须有专人管理,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控自启用机房设备,保持机房、仪器整洁有序。
3、按配备标准和数学要求及时购置仪器设备及材料,保证编号后分类存放。
4、仪器、设备、材料入库要凭单据及时定期清点,做到账物符合经批准出借的仪器、设备按出借制度执行。
5、根据教育活动安排,及时做好课前准备及调试工作,使用完毕,做好使用记录和楷案资料整理工作。
6、做好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计算机和相关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转。
7、使用结末后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七、书法艺术室管理制度
1、绘画书法室是学生绘画专用室,未经管理人员批准请不要随便进入。
2、进入绘画书法室后,请自觉进入各自的位置,并保持对的安静,不得追逐打闹和乱碰桌子,时刻保持室内整洁。
3、绘画书法室内的一切写生实物及作品,未经管理人员许可,请不要随意触摸,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4、下课离开教室前,请准备好自己的物品,听从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安排,门窗关好,桌摆放整齐,有序离开教师。
5、绘画书法室的财物属于绘画书法室专用,如需借用,请先经学校批准,办好外借手续,并如期完好归还。
6、管理人员要定期安排学生打扫好本室卫生,桌椅摆放整齐。
7、管理人员要锁好门窗,配合学校,做好本室的防火、防盗等工作。如失职造成损失,按程度追究事故负责人的责任。
八、舞蹈室管理制度
1、学生进入教室不得高声喧哗、打闹、学生不得随意开关、触摸电器设备,学生应注意保持教室整洁,不准乱涂乱画、乱扔垃。
2、室内的设施、器材由使用本教室的教师和辅导员负责保管,不许外借及随意移动。如有自然损坏,应及时报告,人为损坏照价偿。
3、舞蹈室供排练舞蹈、训练形体之用,其它活动不得进入。校外人员借用,须经“课后服务学校”领导批准。
4、每次使用完毕应收拾好有关器材,将舞蹈用具摆放整齐。
九、运动场管理制度
1、爱护场内各种设备、设施,进入场内请穿运动鞋,严禁穿硬底鞋、高跟鞋和带铁钉、铁掌的鞋进入场地。
2、场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和腐使性物品入内。
3、请保持场内的`清洁卫生,严禁吃口香糖及携带含糖类有色饮料或食品入内。请勿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杂物。
4、禁止挖、抓胶粒、石英砂,禁止拔、割草叶。如人为破坏人工草皮和胶场地等体育设施,一律以平方米为单位照价偿,并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5、除学校所需器械外,其它器械未经同意,一概不准带入场内。禁止铅球、标枪、铁饼等高坠落式运动在塑胶和草坪上进行。
6、对于违反本规定的人员,将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于劝图不所者,符进行必要的处罚。
十、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
1、图书阅览室要为课后服务教学工作服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能力,及时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信息资料。
2、图书室阅览要建立财产登记、分类叠记和注销登记三种账册,藏书室、资料室、阅读室,应建立相应的帐册。
3、图书分类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使用书》的规定执行。
4、认真制订书刊资料的选购标准,使之结构合理,不断提高藏书质量。对于内容陈旧和破损严重的图书要定期修补或注销。
5、新购置图书,要及时验收、登记,在两周内完成分类、编目。
6、为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工具书、大型成图书只供查阅出架等工作,以加速图书流通,不得出借。
十一、综合实践活动室管理制度
1、教师参与学生选题、活动计划的制定,不包办代替,要以学生为主。
2、在学生活动圈,教师必须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创设必要的条件,必须针对每次活动特点,提出活动安全的要求,确保学生安全。
3、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要教师在现场有效指导,确保学生能按计划顺利实施,有特殊情况的须提前向教导处说明情况。
4、在活动后,教师必须及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材料和数据,整理好作业档案袋。
5、教师要了解学生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用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的评价。
6、导师团成员应掌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有关信息,帮助解决活动过程中的困难。
7、指导教师发现其它情况应及时向学校汇报。
8、室内操作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打闹和随意走动。
9、实践完毕之后,应将物品摆放整齐。
10、室内物品未经允许不得带出室外,损坏的东西要赔偿。
11、注意室内清洁卫生,每天由值日生暗示清扫室内卫生。
12、离开综合实践活动室时,要关闭电源,关窗锁门。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7
为进一步回应家长对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护等需求,缓解部分家长接送和照看学生的困难,确保学生放学后看护安全,特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1、放学后看护服务的对象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由家长提出申请,经过班主任审核,学校批准确定学生看护名单。
2、看护值班人员由品德良好、责任心强的学校教职员工担任。管理人员应认真负责,不得迟到早退。值班管理人员前后交接班做到无缝衔接,直到后一时间段值班人员到岗方可下岗。看护工作与年终安全考核相挂钩。
3、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加或不参加放学后看护。学校、个人不得向参加的学生及其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而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4、参加放学后看护的学生家长,放学后凭入校证进校接送学生,在看护本上签名方可带学生离开。
5、看护时间最迟到下午6:00,家长要及时到校接送学生。
6、处于传染病隔离期间的班级学生,隔离期内暂时不能参加放学后的看护,家长克服困难准时来接送孩子。
7、看护期间,对于违反学校纪律屡教不改,影响他人的学生,学校和家长都要进行教育,知错能改的,该学生才能继续参加放学后看护。
8、参加放学后延时看护的学生,如果当天有事,请家长提前和班主任联系。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8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方面教育,和家长签订安全协议。
2、所有参加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
3、所有辅导教师应与学生监护人密切联系,掌握家长的通讯联系方式。
4、辅导老师必须在所有学生离开校园后,关闭所有用电设备、关好门窗后方能离开。
5、辅导教师要严格执行“课后服务”规定的作息时间,不得擅自更改活动安排时间。如果确有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时间的辅导员,应填写调整单,经领导同意后,提前用书面的方式通知家长,谨防小学员被误接和走失。
6、辅导教师有义务负责班级的卫生检查和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如发现学生有任何患病迹象,应第一时间告知学校相关部门。
7、门卫管理人员应管理门前停车和师生进出,保证“课后服务”无安全无事故。
8、所有教职员工,如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必须第一时间报告,且不得随意离开事发现场。
9、学校管理人员、巡逻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应急情况,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10、与学校一起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职责,加强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的.岗位职责、安全知识,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切实做好学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安全管理。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9
1、本校所用校车须为按照国家校车标准制造的中小学专用校车。
2、本校校车必须取得公安机关颁发的校车接送牌,并注明行驶路线和编号,在进出校门时必须挂好。未载学生上路行驶时不得使用校车标牌、标志和停车指示标志。
3、严禁酒后驾车,在接送学生时不准无校车驾驶资质的驾驶员代驾。
4、不开违章车、斗气车、故障车、英雄车。
5、驾驶校车时需中、低速行驶,注意避让,避免急刹,车门车厢未关闭不准启动校车。
6、按规定定期检测校车,检查、保养车辆,保持车况良好内部整洁不出脏车。
7、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有抽烟、进食、接听手机、聊天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8、校车上路前必须对车辆的制动、转向、照明、轮胎,安全门、座椅、安全带等零部件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进行排查,不得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上路行驶。
9、校车驾驶员行车途中要注意车载各类仪表的`工作情况,发动机、底盘是否存在异响、制动转向系统是否正常。
10、接送学生时需开启gPS卫星车辆定位导航系统和3g实时监控系统。
11、必须办理50万/座的校车座位险及第三者责任保险。
12、车辆未停稳时,禁止开门上下学生,并注意行人和其他车辆动向。
13、校车接送学生遇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应加大车辆横向及纵向距离。
14、校车应在公安部门核准的线路上行驶,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的'危险路段。
15、在核准线路上确有无法避开的危险路段,应提请道路或交通管理部门按照标准对上述路段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限速标志、警告牌等。
16、校车行驶速度不超过60公里,在急弯、陡坡、窄路窄桥、或遇雨、雪、雾、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时速不超过20公里;在校内行车不超过5公里。
17、校车随车需带好有效灭火器、安全锤、停车警告标志、急救箱、车内通道禁止堆放杂物保持畅通。
18、校车禁止在接送学生途中进入加油站加油,应在空车时加足油料。
19、校车上有学生、发动机引擎熄灭前,驾驶员不准离开车辆。
20、副驾驶座位上不得安排学生乘坐。
21、校内禁止鸣笛,禁止在校内设置禁行标志的路段行驶和停靠。
一、加强安全教育。体育教师在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中,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造成运动伤害的原因、后果和预防措施,要求学生在体育活动时遵守纪律、思想集中、严肃认真、掌握科学锻炼方法。
二、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教师应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并多做示范动作。要加强运动安全保护,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能力。
三、加强教学组织。严格活动纪律,严格规定运动程序,克服体育活动中打闹、涣散的现象。
四、体育教师要与班主任密切合作,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五、体育场地和器木才等设施应符合体育活动安全和体育卫生标准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体育教师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戒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场地、设备应注意经常检查,及时修理,消除隐患。
六、进行铅球、垒球等投掷运动时,特别要加强组织、严格纪律、认真保护。
七、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衣着应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别针、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质物体等。
八、课内外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蓝球架等。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 10
为贯彻落实凤城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凤城市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和课后辅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与学校家长委员会商议确定,自20xx年3月11日起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为保证学生在校时间有效学习,特制订学生管理制度如下:
1.学生参加课后看护需在家长自愿的原则上参加。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的家长需同学校签订课后服务协议书,班主任考核同意后方可参加,因事退出课后辅导的`学生也需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写清原因,经班主任同意后方可退出。
2.参加课后辅导的学生要严格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必须由家长提前请假,班主任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如实记录。如在辅导期间需提前离校的,须向班主任请假说明原因,经班主任开具请假条后,由监护人接离学校。
3.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要遵守学校规定,听从老师安排,保持教室安静,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任务。
4.辅导期间如有问题,应举手示意,不得随意走动或外出。
5.学生应认真学习、独立作业,作业完成后,学生应该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
6.爱护公务,讲究卫生,不讲话、不吃零食、维护好自己座位的卫生清洁。
7.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自行准备好相关材料用品。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相关文章:
课后服务各项制度范本(通用5篇)03-20
课后延时服务制度(精选7篇)09-29
课后服务的管理制度03-09
课后服务的管理制度06-24
少先队各项制度05-15
学生课后服务的管理制度03-10
课后服务值班制度范本(精选5篇)03-20
课后服务学生管理制度09-17
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制度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