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后感>读《虞美人》有感

读《虞美人》有感

时间:2024-06-04 11:10: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虞美人》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虞美人》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虞美人》有感1

  不抛弃,不放弃!——题记

  望着窗外秋叶凋零,心中不禁泛起叠叠伤感,忧忧恐惧。我的思绪也随着落叶飘荡,飘荡在《虞美人》里,沉浸在这颇有凄凉但未凄凉到底的诗境中。

  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上,展望落叶枫飞,孤雁独鸣,心在那瞬间破碎!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失去美好时,可诗人还满怀希望,渴望枯柳吐新枝,孤雁重入群,渴望世间温情:一枝梅暖心窝……

  相信乐观可以让诗人看到更璀璨的明天!

  对面的你,也许正面临失败,正站在窗前沮丧;也许正面临抉择,在十字路口独自徘徊;也许站在桃花下默默流泪,绝望……请昂起头,看那蔚蓝的天际一样宽广,前方同样光明,即使有再大的风和雨,也有海阔天空的一天。请不要退缩,不要悲伤,乐观向前看,迎风向前冲,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

  也许你曾听说过她,世界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请别只羡慕那朵娇艳的成功之花,把目光聚焦在她承受过的风雨和经受过的伤痛上。在超越梦想的途中,她像一只背着千万重的窝牛,在苍茫的大海上艰难的爬行,一点点往前挪,对友劝她放弃,但她没有,她用乐观感动着对友,鼓励他们往前行:“看成功就在那!”终于,她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成为世界永远永远的number one!

  不要惊讶,因为乐观,所以成功!

  乐观是盲人手中的拐杖,是饥渴者眼前的一杯水,是疲劳者身前的一张椅子,是人间最美的烟火,最有活力的生机,上帝赐予的最好礼物!

  请别浪费它,好好利用它,它就是你的左右臂,会协助你完成人生的.梦!

  做一棵乐观的小苗,即使栉风沐雨,也要相信自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做一条执著的溪流,即使坎坷重重,也要坚信自己能流进澎湃的大海;

  做一只顽强的海鸥,即使风雨再大,也要相信自己能飞过茫茫太平洋!

  让我们带着笑踏上深深旅程!

  一朵蓝色的雪花,飘落在残碎的雪球旁。最后的泪,孕育着最初的梦!

  笑迎风,向前冲吧!!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需乐观!——后记

  读《虞美人》有感2

  由词牌《虞美人》有感

  楚歌战火狼烟兀,

  挑醉凄婉舞。

  燕姬红粉报君情,

  笑持龙剑试青锋,

  泪盈盈。

  美人宝马亡荒野,

  百万魂填壑。

  若初鸿宴斩刘公,

  不须今日愧江东,

  徒苍穹。

  我不知《虞美人》词牌是否与虞姬有关。可是,每次看见这词牌总会使我想起历史上虞姬的悲惨命运。

  项羽兵败乌江,许多的文人墨客都争相歌咏,惋惜项羽一代英豪,我却不以为然,而更多的是为虞姬感到惋惜。红颜薄命,用项羽乌江自刎与虞姬血溅军帐,我倒认为虞姬来得更壮烈一些。自项羽吴中揭竿起兵,虞姬就跟随着他,整整七个年头,血风腥雨,刀丛剑林。醉舞越剑,温柔帏帐。我想在那一夜,虞姬一定是用她的`整个生命在舞在唱。一定唱得缠绵悠远,一定舞得英气勃勃。不知道那时是否在唱《虞美人》,但我知道那歌声一定会是泣鬼神憾天地,与江河青山共存。

  项羽算什么东西,一介武夫而已。一味在烧杀,二十万秦军降兵杀得一个不存,大火烧得洛阳宫殿三个月不熄。真正地是一个暴君。

  说起乌江自刎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说什么“无颜见江来父老”。难道就有脸见去见地下八百子弟兵的亡魂?难道就有脸去见为你而死的虞姬了吗?为你而死的人可都是指望你重返江东,雪仇前来,为他们报仇雪恨!你倒好轻轻的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把自己肩上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好一个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尽还不如与虞姬一起殉情自刎,落一个生死相随,也许还以慰抚一下虞姬的心!

  不管怎么说,《虞美人》的词调我还是很喜欢的。到了李煜手里,出了“春风秋月何时了?”更把这凄惋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极顶。那长短错杂,轻韵曼声,音律多变,瞬时就把那曲调顿挫悠扬,缠绵思情传递给了人们,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凄美的感觉。

  读《虞美人》有感3

  月残入西楼,满院的梧桐不过如我一般深锁,凭栏望,尽是我和我故国的离愁。

  极目,不及思远,望不见我那可爱的国家,皓腕凝霜的肌肤确是印上了这北方的苍凉?往昔那山花似火、春水如蓝,在我呈《即位上宋太祖表》后,与我苟安的那几年里,反倒给了我现在太多如春草般的离恨,更行更远还生。

  那匆匆凋谢的林花,诉说了多少繁华落尽的凄凉;那滔滔东去的一江春水里,又容载了我多少人生长恨!

  不曾想,当初兵临城下,我望着周遭的柴薪,竟失去了别离的勇气。火,烧尽了玉树琼枝,烧尽了凤阁龙楼。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三千里地的山河,可当连最后一点河山也守不住时,我想让她更完整,可我当时的慌乱的情感,亦如她在烈火中挣扎的表情。肉袒出降,背后那一缕烟火映着我那最后一点仓皇,辞别过往。

  一滴泪,凝着深秋的凄凉,打乱我的回想。下西楼,辗转难眠,远处,《霓裳羽衣曲》入耳,惊破灯红酒绿入梦。娥皇魂守江南,小周后却难留枕边。欲取酒买醉,想我为何一直退缩?江河未血染,生灵未涂炭。换得半生寂寞而已。不禁释然一笑。又回梦江南。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日子没抹去我对故国的'思念,反而越发浓烈。雕栏玉砌被印得惨白。宫娥空舞,我两眼泪簌簌,混着杯中的玉露琼浆,抿一口苦涩,余味饶舌,泪入心,酒入肠,我难回故乡。

  歌舞渐消,牵牛织女星踏雀相会。我与我的祖国几时能重逢?我不敢去想象它,任凭其纠缠成那种无语名状的滋味缠绕在心头时,我却又落泪了。回首明月,那里有我的故国与臣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洒流光,光恋琼楼,琼楼非属我,不与我去。七月七,不过一瓶牵机药,就结束了我的一生。

  洛阳北邙山上,有个孤寂的灵魂望我江南。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读《虞美人》有感4

  题引蒋捷原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从少年得志到两鬓苍苍,只不过一场雨的时间。

  据说那是宋度宗咸淳十年,你率意为文,便高高地中了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与那些年年岁岁苦苦挣扎于科场的举子们相比,你的荣耀来得太过容易。你的文采风流,在一群江南才子之中,亦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在江南的烟雨中,流光溢彩,炫人心旌。

  然而,那一场雨,已经在你生命的天空里漫天落下。那一片雨声,淅淅沥沥,忘记了岁月,忘记了空间,也忘记了你每一次悲欢离合时的种种心情,就那样,在你灯火通明的窗外,在你久未有人踏访的石阶上,点点滴滴,响到东方既白,日上桑榆。

  一生的悲欢荣辱都在密集的雨声中渐次走来,如一袭厚重的蓑衣,湿漉漉的,裹在你削瘦的诗肩之上,江南的小船,亦无法承载这一份沉重和悲凉,在漫天的风雨里,载沉载浮。

  你其实只是历史的一个偶然,纵然你诗词歌赋诸体皆备,你亦无力独撑门户。在南宋那些词家巨擘中,你虽已与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人并驾齐驱,号为南宋四大家。而实际上,你只是一个寂寞的歌者,在江南的烟雨之中,淡淡地唱着属于自己的亲情乡思,寂寞伤感。“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那些圆润光洁的朱漆栏干,在微微的春寒中,记住了你徘徊无绪的徬徨。挥之不去的,永远是你飘泊异乡时的缱绻和苍凉。“拍遍栏干,敲遍栏干”,同样是拍遍拦干,你的声音很文弱,也很黯然,无法与稼轩的豪爽俊朗相提并论。和辛幼安的慷慨激昂、壮志难酬不同,你的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

  即使江南水乡如梦,也无法替代故乡那落魄的老屋。无论在船上,还是在鞍上,你的生命总走不出那一场来势汹汹的雨,走不出温柔遍地的江南水乡。吴江垂虹桥畔,仍堆砌着你留下来的千年惆怅,你的浅斟低唱仍在河边的浓浓的柳荫里发酵。两岸的朱楼鳞次栉比,那一片别出心裁的绣帘在柔软的春风里招展如旗,是谁惹起了你平生的心事?哀怨的笙箫低低地响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清丽浏亮的吴歌软软地裹在在欸乃的桨声里,越发让人不忍卒听。“何时归家洗客袍?”身上浅蓝色的布衣,是妻子临行前亲手披上的么?在连年的跋涉里,染上了多少风尘仆仆的颜色?那一声声故作平静的叮咛,是否还牢牢地别在胸襟?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你的心事如起伏的小舟,在江南的风雨里艰难穿行。

  失意是你生命中注定的主题。因为你既不能迎合时人于当世以博取一官半职,更无法向新朝强颜作笑,媚颜事人以邀禄荣身。扎根于内心深处的`“忠君”思想,让你不得不遁迹于江湖之外,你必须将自己定位为南宋遗老,让自己再次游离于社会的主流之外,静静地承担着那一份落寞和困顿。尽管昔日的知交相继步入权力中心,尽管那一封封厚厚薄薄的信笺写满了对你的揄扬和荐引,但你已经别无选择。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朝代里,你所扮演的是一种异样尴尬的角色:仕途坎坷,孤傲不群。

  三万六千倾的太湖烟波浩渺,承载了多少诗人墨客的豪情壮志,或者旖旎风流?太湖三圣的传说太远,范蠡的小船悠悠荡荡,载着属于他和西施的传奇驶向了辽远的历史深处。这些美丽而神奇的故事背后有多少真实的支撑,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江山最后倾覆之后,你最后的希望也只能付诸东流,既然无法为这片残破的土地做点什么,退隐江湖,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同情的选择。

  在又一次淡淡的小饮之后,你微睁酕醄醉眼,轻声低问邻座老翁:“府上要请人抄写《牛经》么?”老翁似乎没有预料到你会有如此一问,连摇双手,一言不发,便匆匆离去。“醉探枵囊毛锥在”,毛锥犹在,客囊已空,只是时事不堪,何时才能绣口微吐,彩笔轻挥,便成锦绣一样的华章?读词及此,我无法不想起稼轩的感喟:“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平戎保国也罢,良策安民也罢,在文章不值一钱买的岁月里,它的存在,于你,于历史,似乎都只是一个嘲讽,一个笑话。

  细细的雨点又一次飘洒在你寂寞的天空,而你此时的天地也只是一方破旧的古寺。那雨化成霜,化成雪,化成你无边的愁思和斑白的两鬓。你终于褪尽了最后一丝贵胄的气息,在江南淡淡的烟雨中,走进了历史,走进那一声淡淡的喟叹。

  读《虞美人》有感5

  做为一位皇帝,李煜可能是失败的,但是做为一位诗人词人,李煜的诗词广为流传,其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最为著名,也是我最爱的一首。此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这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这首词作为李煜的绝命词,读来令我伤感不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暖花开,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是李煜却在牢狱之中苦苦思念着故国,心里不由得回忆起往事种种。李煜不由得感叹“春花秋月何时才能了啊”,因为这春花秋月引起他阵阵思念,痛苦不堪。“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他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最后凝成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一声慨叹,悲怆已久。

  这首词令我不由得感叹李煜的人生,纵使李煜的`故事已经结束,我认为他的人生从来都没有失败。他只是错生在帝王家,他应该如同一根羽毛一般活着的,飘飘然亦惬意,无聊时写写诗词品品好酒,如此了了一生。

《读《虞美人》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读《虞美人》有感】相关文章:

《虞美人》教案08-26

虞美人读后感08-08

《虞美人》读后感08-18

(精华)虞美人读后感02-11

虞美人读后感(通用)11-27

《虞美人》教案(15篇)03-13

《虞美人》教案精选15篇03-22

《虞美人》教案15篇03-07

《虞美人》教案(集锦15篇)03-13

读《虞美人》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虞美人》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虞美人》有感1

  不抛弃,不放弃!——题记

  望着窗外秋叶凋零,心中不禁泛起叠叠伤感,忧忧恐惧。我的思绪也随着落叶飘荡,飘荡在《虞美人》里,沉浸在这颇有凄凉但未凄凉到底的诗境中。

  诗人独自站在高台上,展望落叶枫飞,孤雁独鸣,心在那瞬间破碎!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失去美好时,可诗人还满怀希望,渴望枯柳吐新枝,孤雁重入群,渴望世间温情:一枝梅暖心窝……

  相信乐观可以让诗人看到更璀璨的明天!

  对面的你,也许正面临失败,正站在窗前沮丧;也许正面临抉择,在十字路口独自徘徊;也许站在桃花下默默流泪,绝望……请昂起头,看那蔚蓝的天际一样宽广,前方同样光明,即使有再大的风和雨,也有海阔天空的一天。请不要退缩,不要悲伤,乐观向前看,迎风向前冲,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

  也许你曾听说过她,世界第一个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请别只羡慕那朵娇艳的成功之花,把目光聚焦在她承受过的风雨和经受过的伤痛上。在超越梦想的途中,她像一只背着千万重的窝牛,在苍茫的大海上艰难的爬行,一点点往前挪,对友劝她放弃,但她没有,她用乐观感动着对友,鼓励他们往前行:“看成功就在那!”终于,她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成为世界永远永远的number one!

  不要惊讶,因为乐观,所以成功!

  乐观是盲人手中的拐杖,是饥渴者眼前的一杯水,是疲劳者身前的一张椅子,是人间最美的烟火,最有活力的生机,上帝赐予的最好礼物!

  请别浪费它,好好利用它,它就是你的左右臂,会协助你完成人生的.梦!

  做一棵乐观的小苗,即使栉风沐雨,也要相信自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做一条执著的溪流,即使坎坷重重,也要坚信自己能流进澎湃的大海;

  做一只顽强的海鸥,即使风雨再大,也要相信自己能飞过茫茫太平洋!

  让我们带着笑踏上深深旅程!

  一朵蓝色的雪花,飘落在残碎的雪球旁。最后的泪,孕育着最初的梦!

  笑迎风,向前冲吧!!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只需乐观!——后记

  读《虞美人》有感2

  由词牌《虞美人》有感

  楚歌战火狼烟兀,

  挑醉凄婉舞。

  燕姬红粉报君情,

  笑持龙剑试青锋,

  泪盈盈。

  美人宝马亡荒野,

  百万魂填壑。

  若初鸿宴斩刘公,

  不须今日愧江东,

  徒苍穹。

  我不知《虞美人》词牌是否与虞姬有关。可是,每次看见这词牌总会使我想起历史上虞姬的悲惨命运。

  项羽兵败乌江,许多的文人墨客都争相歌咏,惋惜项羽一代英豪,我却不以为然,而更多的是为虞姬感到惋惜。红颜薄命,用项羽乌江自刎与虞姬血溅军帐,我倒认为虞姬来得更壮烈一些。自项羽吴中揭竿起兵,虞姬就跟随着他,整整七个年头,血风腥雨,刀丛剑林。醉舞越剑,温柔帏帐。我想在那一夜,虞姬一定是用她的`整个生命在舞在唱。一定唱得缠绵悠远,一定舞得英气勃勃。不知道那时是否在唱《虞美人》,但我知道那歌声一定会是泣鬼神憾天地,与江河青山共存。

  项羽算什么东西,一介武夫而已。一味在烧杀,二十万秦军降兵杀得一个不存,大火烧得洛阳宫殿三个月不熄。真正地是一个暴君。

  说起乌江自刎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说什么“无颜见江来父老”。难道就有脸见去见地下八百子弟兵的亡魂?难道就有脸去见为你而死的虞姬了吗?为你而死的人可都是指望你重返江东,雪仇前来,为他们报仇雪恨!你倒好轻轻的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就把自己肩上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好一个西楚霸王,在乌江自尽还不如与虞姬一起殉情自刎,落一个生死相随,也许还以慰抚一下虞姬的心!

  不管怎么说,《虞美人》的词调我还是很喜欢的。到了李煜手里,出了“春风秋月何时了?”更把这凄惋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到了极顶。那长短错杂,轻韵曼声,音律多变,瞬时就把那曲调顿挫悠扬,缠绵思情传递给了人们,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凄美的感觉。

  读《虞美人》有感3

  月残入西楼,满院的梧桐不过如我一般深锁,凭栏望,尽是我和我故国的离愁。

  极目,不及思远,望不见我那可爱的国家,皓腕凝霜的肌肤确是印上了这北方的苍凉?往昔那山花似火、春水如蓝,在我呈《即位上宋太祖表》后,与我苟安的那几年里,反倒给了我现在太多如春草般的离恨,更行更远还生。

  那匆匆凋谢的林花,诉说了多少繁华落尽的凄凉;那滔滔东去的一江春水里,又容载了我多少人生长恨!

  不曾想,当初兵临城下,我望着周遭的柴薪,竟失去了别离的勇气。火,烧尽了玉树琼枝,烧尽了凤阁龙楼。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三千里地的山河,可当连最后一点河山也守不住时,我想让她更完整,可我当时的慌乱的情感,亦如她在烈火中挣扎的表情。肉袒出降,背后那一缕烟火映着我那最后一点仓皇,辞别过往。

  一滴泪,凝着深秋的凄凉,打乱我的回想。下西楼,辗转难眠,远处,《霓裳羽衣曲》入耳,惊破灯红酒绿入梦。娥皇魂守江南,小周后却难留枕边。欲取酒买醉,想我为何一直退缩?江河未血染,生灵未涂炭。换得半生寂寞而已。不禁释然一笑。又回梦江南。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日子没抹去我对故国的'思念,反而越发浓烈。雕栏玉砌被印得惨白。宫娥空舞,我两眼泪簌簌,混着杯中的玉露琼浆,抿一口苦涩,余味饶舌,泪入心,酒入肠,我难回故乡。

  歌舞渐消,牵牛织女星踏雀相会。我与我的祖国几时能重逢?我不敢去想象它,任凭其纠缠成那种无语名状的滋味缠绕在心头时,我却又落泪了。回首明月,那里有我的故国与臣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洒流光,光恋琼楼,琼楼非属我,不与我去。七月七,不过一瓶牵机药,就结束了我的一生。

  洛阳北邙山上,有个孤寂的灵魂望我江南。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读《虞美人》有感4

  题引蒋捷原作: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从少年得志到两鬓苍苍,只不过一场雨的时间。

  据说那是宋度宗咸淳十年,你率意为文,便高高地中了进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与那些年年岁岁苦苦挣扎于科场的举子们相比,你的荣耀来得太过容易。你的文采风流,在一群江南才子之中,亦可谓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在江南的烟雨中,流光溢彩,炫人心旌。

  然而,那一场雨,已经在你生命的天空里漫天落下。那一片雨声,淅淅沥沥,忘记了岁月,忘记了空间,也忘记了你每一次悲欢离合时的种种心情,就那样,在你灯火通明的窗外,在你久未有人踏访的石阶上,点点滴滴,响到东方既白,日上桑榆。

  一生的悲欢荣辱都在密集的雨声中渐次走来,如一袭厚重的蓑衣,湿漉漉的,裹在你削瘦的诗肩之上,江南的小船,亦无法承载这一份沉重和悲凉,在漫天的风雨里,载沉载浮。

  你其实只是历史的一个偶然,纵然你诗词歌赋诸体皆备,你亦无力独撑门户。在南宋那些词家巨擘中,你虽已与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人并驾齐驱,号为南宋四大家。而实际上,你只是一个寂寞的歌者,在江南的烟雨之中,淡淡地唱着属于自己的亲情乡思,寂寞伤感。“小巧楼台眼界宽,朝卷帘看,暮卷帘看,故乡一望一心酸。”那些圆润光洁的朱漆栏干,在微微的春寒中,记住了你徘徊无绪的徬徨。挥之不去的,永远是你飘泊异乡时的缱绻和苍凉。“拍遍栏干,敲遍栏干”,同样是拍遍拦干,你的声音很文弱,也很黯然,无法与稼轩的豪爽俊朗相提并论。和辛幼安的慷慨激昂、壮志难酬不同,你的字里行间,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

  即使江南水乡如梦,也无法替代故乡那落魄的老屋。无论在船上,还是在鞍上,你的生命总走不出那一场来势汹汹的雨,走不出温柔遍地的江南水乡。吴江垂虹桥畔,仍堆砌着你留下来的千年惆怅,你的浅斟低唱仍在河边的浓浓的柳荫里发酵。两岸的朱楼鳞次栉比,那一片别出心裁的绣帘在柔软的春风里招展如旗,是谁惹起了你平生的心事?哀怨的笙箫低低地响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清丽浏亮的吴歌软软地裹在在欸乃的桨声里,越发让人不忍卒听。“何时归家洗客袍?”身上浅蓝色的布衣,是妻子临行前亲手披上的么?在连年的跋涉里,染上了多少风尘仆仆的颜色?那一声声故作平静的叮咛,是否还牢牢地别在胸襟?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你的心事如起伏的小舟,在江南的风雨里艰难穿行。

  失意是你生命中注定的主题。因为你既不能迎合时人于当世以博取一官半职,更无法向新朝强颜作笑,媚颜事人以邀禄荣身。扎根于内心深处的`“忠君”思想,让你不得不遁迹于江湖之外,你必须将自己定位为南宋遗老,让自己再次游离于社会的主流之外,静静地承担着那一份落寞和困顿。尽管昔日的知交相继步入权力中心,尽管那一封封厚厚薄薄的信笺写满了对你的揄扬和荐引,但你已经别无选择。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朝代里,你所扮演的是一种异样尴尬的角色:仕途坎坷,孤傲不群。

  三万六千倾的太湖烟波浩渺,承载了多少诗人墨客的豪情壮志,或者旖旎风流?太湖三圣的传说太远,范蠡的小船悠悠荡荡,载着属于他和西施的传奇驶向了辽远的历史深处。这些美丽而神奇的故事背后有多少真实的支撑,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在南宋摇摇欲坠的江山最后倾覆之后,你最后的希望也只能付诸东流,既然无法为这片残破的土地做点什么,退隐江湖,也不失为一种值得同情的选择。

  在又一次淡淡的小饮之后,你微睁酕醄醉眼,轻声低问邻座老翁:“府上要请人抄写《牛经》么?”老翁似乎没有预料到你会有如此一问,连摇双手,一言不发,便匆匆离去。“醉探枵囊毛锥在”,毛锥犹在,客囊已空,只是时事不堪,何时才能绣口微吐,彩笔轻挥,便成锦绣一样的华章?读词及此,我无法不想起稼轩的感喟:“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平戎保国也罢,良策安民也罢,在文章不值一钱买的岁月里,它的存在,于你,于历史,似乎都只是一个嘲讽,一个笑话。

  细细的雨点又一次飘洒在你寂寞的天空,而你此时的天地也只是一方破旧的古寺。那雨化成霜,化成雪,化成你无边的愁思和斑白的两鬓。你终于褪尽了最后一丝贵胄的气息,在江南淡淡的烟雨中,走进了历史,走进那一声淡淡的喟叹。

  读《虞美人》有感5

  做为一位皇帝,李煜可能是失败的,但是做为一位诗人词人,李煜的诗词广为流传,其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最为著名,也是我最爱的一首。此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这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这首词作为李煜的绝命词,读来令我伤感不已。“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暖花开,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是李煜却在牢狱之中苦苦思念着故国,心里不由得回忆起往事种种。李煜不由得感叹“春花秋月何时才能了啊”,因为这春花秋月引起他阵阵思念,痛苦不堪。“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他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最后凝成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一声慨叹,悲怆已久。

  这首词令我不由得感叹李煜的人生,纵使李煜的`故事已经结束,我认为他的人生从来都没有失败。他只是错生在帝王家,他应该如同一根羽毛一般活着的,飘飘然亦惬意,无聊时写写诗词品品好酒,如此了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