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书后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书后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书后有感1
亲爱的老爹:
那一年,我九岁,你三十九岁。你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蹙眉沉思,随即摇头不语。
那一年,我十一岁,你四十一岁。你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撇嘴思考,随即支支吾吾。
这一年,我十三岁,你四十三岁。你问我,读书有什么用,我思索片刻,随即侃侃而谈。
我说,读书,也就是学习,肯定是有用的,这点是不可否认的。
哦?说来听听。
便以语文为例吧。
语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留传至今的文化瑰宝。你爱或者不爱它,它就在那里不远不近;你学或者不学它,它依旧在那里不增不减。
可是你为什么要学它?古人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诗词歌赋?为什么要著那么多的文学精品?不知道,谁都不清楚。那又为什么要学呢?我们学它的.意义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学它到底有没有用呢?难道就是因为它是瑰宝,便必学不可吗?
我想,肯定很多人都想过这些问题,而我也曾想过这一系列的问题。
古人曾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多少人对这句话嗤之以鼻?有多少人对这句话点头称赞?数不胜数吧。其实类似这种夸赞读书的好处的句子也是数不胜数的。觉得读书有用的人很多,觉得读书没用的人也很多。
读书,其实可以增长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
读万卷兵书,或许可以料事如神,决胜于千里之外,如三国名士,郭嘉;读万卷诗书,或许可以饮酒作赋,成一代诗仙诗圣,似唐朝诗仙,李白。
由此看来,读书确实是有用的。
你亲爱的女儿
读书后有感2
《围城》通过妙趣横生的比喻反应人们在生活中所受的压力和束缚围城。
起初读它的时候,仿佛在看一部电视剧。只觉得它的剧情很好而已。不过看到后来,我又才发现钱老先生仅用朴实易懂的词句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没有高深的词汇、华丽的语言,却有着撩动心灵的力量。 围城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除了方鸿渐,追了苏文纨二十年的赵新楣总也踏不进她的那一座围城,之后却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运;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传统思想这座围城;两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围城。总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围城,大多也仅仅是为了一点私立或者是一个面子。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从很小就听说了这样的话。稍大一些的时候,知道这是对爱情婚姻的描写,然后再大一些,就知道了原来其实什么事情都是这样的。不由感慨钱老的话真的很经典很精辟地阐述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事实,这个是不是可以叫公理?
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学习与娱乐、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美好,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没有人会试图离开她,即使是自怜自哀的方鸿渐也会喜欢,假恶丑也会被同化为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美好,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美好的理想。
若我们把一生都奉献于冲破这堵城墙上,那人生谈何意义?我们不会也不可能逾越这座城墙,只要我们有生活,那我们就永远处于一座围城之中。我们能做的该做的,就是接受这堵墙,在墙内开展我们的生活,努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让我们的梦想在墙内绽放光彩,让墙的另一边的人都能感受我们的热情与精彩。这样,所谓的墙,就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障碍了吧。
从某个程度上讲,围城是我们的归宿,爱情的围城、婚姻的围城。年轻就是不断的犯错,然后不断的改正,到最后已经不再去计较对与错,因为对与错根本就没有定义,就像是一加一永远等于二,而她和我却已不再是我们。
【读书后有感】相关文章:
《我是90后》读有感04-19
读《我是90后》有感04-23
读《我是90后》有感[优]09-02
读《我是90后》有感15篇04-23
读《我是90后》有感(15篇)04-23
读《我是90后》有感【集锦15篇】08-28
读《我是90后》有感15篇【优秀】09-02
《放学后》读书笔记03-02
《放学后》读后感04-12
《我是90后》读后感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