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时间:2023-02-20 08:45:2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有关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读书笔记

  有关读书笔记 篇1

  对于诗,很多都人会有敬而远之的态度。“诗歌是通往心灵的小径”,而这条小径有又太神秘了,常叫人遍寻不着,更别说走了——大多数的人更愿意奔向小说、戏剧这样的康庄大道,因为它们要好走得多。久而久之,诗歌就越来越少人问津了。

  如今的我们读网络文学,读微博段子,读年终财报??????但鲜有人再读诗了,诗歌的时代似乎已远离我们。

  某一天,读了布瓦洛的《诗的艺术》,我发现,这本被公认为是古典主义文学的“法典”的书令我有了重新审视诗歌的兴致。以下便是我读《诗艺》(第一章)的一些想法与感悟。

  一、肯定诗人必须有灵感,必须有自知之明

  “如果他感觉不到吟咏的神秘异秉,如果星宿不使他生来就是诗人,则他永远锢毕在他那褊小才具里??????还是不要自苦吧,强学诗终会失败,莫以你爱吟咏就认为你有天才,也该怕学诗不成,到头落得空欢喜,你应该久久衡量你的才华和实力。”

  由这段可见,布瓦洛认为诗人并非人人可当的,合格的诗人必须要有天赋与灵感。这似乎有悖于我们说的“有志者事竟成”,可怜诗歌创作的确并非仅靠后天勤奋便可达到的,真正优秀的诗歌需要有绝妙的灵感,这便要求诗人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才华——而才华与灵感这些东西真是勉强不来的,它是上帝给诗人的馈赠。

  中国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依我看来,这样“吟”出来的“诗”是难有精品的,这样培养出的“诗人”也是不合格的——他们顶多只能算是诗匠,所做之诗有匠气,而无才气。因为音韵、平仄、对仗这些形式上的技巧或许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培养出来,但诗歌的“意境”却绝不可能靠技巧获得的——而“意境”却恰恰正是诗歌的灵魂——它只能在诗人灵感的火花迸发的刹那被捕获。

  因此,布瓦洛奉劝那些平庸之人不要强学做诗,“向往着文艺生涯,要走这艰难途径,还是不要自苦吧,强学诗终会失败,莫以你爱吟咏就认为你有天才,也该怕学诗不成,到头落得空欢喜,你应该久久衡量你的才华和实力。”

  二、提出诗歌韵与义理的配合

  “不管写什么题目,或庄严或戏谑,都要情理和音韵永远地互相配合,二者似乎是仇敌却并非不能相容;音韵不过是奴隶,其职责只是服从????????在理性的控制下韵不能束缚理性,义理得韵而愈明。”

  诗歌本是灵感的果实,其迷人之处正在于有高明的义理。音韵会使得诗歌锦上添花,但

  它绝非是诗歌的主角。如果我们一味追求音韵的华丽而忽视其他,那么诗歌义理的表现力就必然会被削弱,这便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愚蠢行为了。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的“永明体”诗,便是一个因过分讲究音韵而影响义理的反面例子。从现存的一些资料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对声律的要求是相当精细繁琐并十分严格的:“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轮扁不能言之??????”(《南史?陆厥传》载沈约答陆厥书),可见永明体对音律的.苛刻要求,必然会给诗坛带来了一些弊病。

  诗歌的创作,必须要首先明晰“韵为理服务”这一原则,切不可本末倒置。我认为,在不影响义理的表达的前提下,适当追求音韵的美,可以令诗歌的音韵与义理相辅相衬、熠熠生辉,会令诗歌更加完美;但是若过分追求音韵,“以理就韵”,那么音韵便会化为一副无形的枷锁,捆绑住义理这一诗歌的灵魂。

  三、强调理性高于一切的观点

  “首先要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 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布瓦洛的“理性”是指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与道德规范,如忠于国王、忠于公民义务、个人服从国家整体利益。以此看来,我不免觉得布瓦洛的所谓“理性”多少有些取悦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的意思,显得有些饱受,我认为这是布瓦洛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难以回避的局限性。

  我们的诗歌的确需要布瓦洛的“理性”,但在此之外,那些注重人的内心需求、肯定个人的力量的“感性”也是不可少的。

  布瓦洛是一位坚定的崇古主义者,在古典主义者的眼中一切文艺样式都应该“与理性完全结合”,而布瓦洛又特别指出,“戏剧必须与理性完全结合”,“情节的进行、发展要受理性的指挥,绝不要让冗赘场面淹没着主要目的”,“切不可乱开玩笑,损害着常情常理:我们永远也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

  四、强调“开宗明义”,否定浮夸俗滥

  “也有时一个作家肚子里意思太多,不说尽一个对象绝不轻易放过。如遇到一座宫殿,便先写它的面景;然后又写些平台请你去——光临;这里是一个石阶,那里是一个走廊;那里又是一个阳台,栏杆都发着金光。他数着天花板上圆和椭圆的藻井;到处都是雕花呀,到处都是绶带形。我跳过了二十页想看看是否结束,哪知还是在花园,简直是无法逃出。莫学这些作家啊,避免这浮词滥调,累赘的无用细节你应该一概不要。凡是说得过多的都无味而

  可嫌;谁不知适可而止就永远无法写作。”

  中国人称那些表述毫无节制,冗杂乏味的文章“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可见文章的表述必须要有节制,不懂得取舍主次只是一味地倾泻语言,这样只会令人生厌。文章尚且如此,那么一向讲究精炼的诗歌就更要避免浮夸俗滥了。

  冗杂的叙述会妨碍主体思想的表达,不仅令人厌烦,更叫人不得要领。因此,我认为布瓦洛提倡的“写四个字删三个字”,并非只是完美主义者的强迫症——它是一种耐心斟酌,懂得区分主次,懂得取舍的创作态度,这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

  五、肯定诗歌语言风格的“风雅”,否定俳优打诨

  “无聊的俳优打诨蔑视着常情常理,曾一度眩人眼目,以新颖讨人欢喜。从此只见诗里面满是村俗的调笑;从巴纳斯神山里到处是市井嘈杂;大家滥咏狂讴,越来越肆无忌惮最俗恶的滑稽家居然也有人赞赏;哪怕就是笪素西都找到人来捧场。但是,最后,朝廷上感觉到这股歪风,它憎恶着诗坛上这种荒唐的放纵,辨认出率真自然不同于俳优俗滥我们要学马罗的那种风雅的戏谑,把滑稽的村俗语丢给新桥卖药人。”

  语言风格方面,布瓦洛强调“风雅”(“要雄壮而不骄矜,要风雅而无虚饰”),他把民间语言视作为“鄙俗卑污”、“市井嗷嘈”。布瓦洛的这些观念体现了法国专制政治的文化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以适应上流社会的审美趣味,我认为这其中有合理的、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其局限性和保守性。

  我认为,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布瓦洛是的观点完全是“站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对立面。”他仅仅看到了高雅文化的尊贵,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草根的民间俗文化的活力。老百姓才是一个国家的主题,老百姓们乐意接受那些“市井嗷嘈”,说明她们肯定是有其优点的,一味地否定抹杀它们存在的合理性那断然是不正确的作法。

  举几个例子: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化作品里头一直被视作“末流”,它们被认为仅仅是消遣之物,登不上厅堂,但看如今,四大名著四本小说早已得到了人们高度的肯定;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提倡推广白话文,这曾引起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转变,似乎是“雅”对“俗”的妥协,但历史最终却证明,这样的妥协是值得且伟大的;十月份,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我看了一个他的演讲,莫言说,他在小说创作中常爱加入高密方言,因为他觉得“俗不可耐”的方言显得鲜活、有感染力???????

  所以,我认为布瓦洛一味排斥市井语言有其局限性,有点矫枉过正的味道。

  六、提倡创作诗歌要慢慢推敲,不求迅速

  “从从容容写作吧,不管人怎样催逼,万勿以敏捷自豪,求迅速只是傻气:你说笔头很

  快,一篇诗走笔而成,这不说明你多才,只说明你欠精审劝你从容地忙着,总不要失去耐心,还要十遍、二十遍修改着你的作品:要不断地润色塔,润色、再润色才对;有时候要增添,却常要割爱删弃。”

  布瓦洛的这点主张倒是和中国古代诗人贾岛的做诗准则很契合——那个耳熟能详的“僧敲月下门”的故事。

  这一点,布瓦洛自己的阐释非常经典:“一个作品不能表现出修改太过,但是实际上修改越多越好,往往就是由于修改,经过刮垢磨光的工夫,才能使读者感到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之趣。”

  《诗艺》,不愧为古典主义文学的“法典”;布瓦洛,无愧为古典主义文学的“立法者”。

  有关读书笔记 篇2

  童年这本书由若干个故事组成,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童年。这些故事有悲伤的、可怕的、有趣的。其中,我最喜欢“遭受毒打”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我”因为把桌布染了而被外祖父打了一顿,还生了一场大病。外祖父去看我,还给我拿了一大堆好吃的,非常慈祥,还给我讲故事。外祖母也来了,还和我一起睡。不过,给“我”印象最深是小伙子茨冈。它不仅用胳膊替我挡了鞭子,还教给我挨打时减轻疼痛的窍门。

  读这篇故事时,我的心总是忐忑不安。当我读到“外祖父在一边摆弄着在水里浸湿了的树条,时不时地舞起一条来,”嗖嗖“地响。”时,我感到很害怕,同时也为小主人公即将挨鞭子感到同情。当我读到“外祖母一下子扑过来,抱住了我,;”不行,魔鬼,我不让你打阿廖沙!“”时,我觉得外祖母很可敬,不顾自己的安危,拼命保护我。

  当我读到“外祖父一个箭步冲上来,推到了外祖母,把我抢过去。”时,觉得外祖父真的'是个魔鬼,连这么小的孩子都不放过。当我读到“他吻了吻我的额头,又摸了摸我的头,开始讲他小时候的事,干瘦的身体轻轻地晃着。”时,我又吃惊又高兴。惊讶的是他现在又慈祥又亲切,和凶暴残酷的打我的那时候的他比起来,简直是两个人。高兴的是现在他变得又慈祥又亲切,小主人公和他的外祖父又和好啦。

  当我读到“茨冈说:”我用和条胳膊去挡鞭子,想把那树条子挡段,这样就可以趁他去拿另一条柳枝子时,把你抱走了。“时,觉得很感动。茨冈和小主人公没有一点亲戚关系,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却要不顾自身危险替小主人公挡鞭子。他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童年》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希望大家也读一读,相信你们和我一样,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有关读书笔记 篇3

  《奥德赛》是罗马盲诗人荷马所著,与《伊利亚特》并称为《荷马史诗》。书中写了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胜利后返回家园的波折经历,表现了奥德修斯勇敢、坚强、聪慧的良好品格。这本书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展现了古代希腊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奇特的想象力,以及对神灵的崇敬和赞美。

  奥德修斯是故事的主人公,有着许许多多惊心动魄的经历,这些经历也就锻造出了他的一颗坚强勇敢的心。当然,在这许多的经历之前,他就已经很勇敢了,不然就不会趁着独眼巨怪熟睡之际刺瞎它的眼睛了。他也是一个很聪敏的`人,在灾难面前冷静思考,用智慧一次次幸运地逃脱了死神的手掌,摆平了整日在自己家中饮宴欢乐的求婚人。我很钦佩他身上所具有的优良品格,并会以他为榜样,继续我以后坎坷的生活。

  书中的其他人物也值得去学习,就比如神样的特勒马科斯,英雄奥德修斯的儿子。他在得到目光炯炯的女神雅典娜的暗示之后,勇敢地起身前往异地打听父亲的消息,“他的心灵注进力量和勇气”。还有奥德修斯的妻子,审慎的佩涅洛佩,用计敷衍求婚人,忠诚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这两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同样会向着他们努力。

  在一个故事中,一般都会塑造一些反面人物形象来衬托正面人物。这部书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整天在奥德修斯家中耗费他的家产的狂妄的求婚人了。他们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的,可是当时的社会并不像现在这样。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奥德修斯最终把他们全都用箭射死了,这也是他们应得的报应。

  这本书还有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语言的精炼及优美,这也有译者的一份功劳。我在看和它同一系列的《培根随笔集》时,发现语言很生硬,而且还让整部作品显得有种自大的傲气,这使我在阅读时感觉不太好。而《奥德赛》则翻译得很不错,当然两部作品不是同一人翻译的。

  开头就已说过,这本书应该算是朗读完的。我以前曾听过一些《人类的解放》(房龙)朗读带,是女声读的,觉得声音很悦耳,于是在朗读时就效仿着,渐渐地找出了一些语感来,以后还要再多多朗读,这样才会有好的语感。

  有关读书笔记 篇4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几本好书。这本《天狼》是我在这个暑假里最喜欢的书。这个故事起伏跌宕,曲折动人,苍凉悲烈,荡气回肠。书中以狗与狼的角度来看人类,那里的人类非常丑陋,会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这是一本动物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狼类,狗类与人类的遥远故事。在一个名叫桃花冈的地方,一只名叫雪玉的母警犬与一只在狼族如雷贯耳的独眼母狼发生了一次长达四年的战争,小山村里淳朴的一家人因这件事被卷入其中。最后,珍珍与雪玉发生了一场决战,雪玉终于嬴了。但珍珍的儿子山妖却逃了出来,当了狼王,突袭桃花冈。桃花冈就这样消失了

  这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站在狼与狗的角度来看人。在狼的眼里,人类就是恶魔、就是杀动物机器;狗就是背叛狼族的叛徒。在狗的眼里,人类就是自己一生的依靠,就是誓死都不能让他受到一点伤害的主人;狼就是要去伤害主人的凶器。就是这样。狼与狗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了。

  《天狼》还有一个场景,雪玉抛弃了它唯一一个没有攻击性的小班点。颠峰大战时,雪玉可是一只狗对付两只狼啊!而小斑点就是在这一个时候挺身而出,和珍珍的儿子同归于尽了。后来,雪玉就抱着为小班点报仇的心态打败了珍珍。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你看不起一个人,也不能抛弃他,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这一本书,演绎了一个长达四年的一个惊心动魄的战争;这一本书,演绎原始的狼性,忠诚的狗性以及光辉的`人性;这一本书,演绎了遥远的野性的恨,永恒的温柔的爱……

  爱,是不分界限的;爱,是不分种族的;爱,就是这世界上最伟大、最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想这就是《天狼》所要揭示的主题。

  有关读书笔记 篇5

  《繁星·春水》,是一部诗歌集。《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探索人生的道路上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繁星·春水》一共346首诗,其中《繁星》有164首诗,《春水》有182首诗,《繁星·春水》便是由这些充满哲理的零碎小诗组成的。其中《繁星》里的这首小诗,我很喜欢: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泪雨。

  《繁星。春水》让我感觉到无限的希望;无限的爱;还有那无限的童真与快乐。《繁星》里藏了无限的爱,让我们感到爱的伟大;爱的无私;让我们感到爱的博大,爱的美好;让我感到爱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繁星》中,她歌颂了很多,让我感到世界的美好,世界的多样;冰心主要就是围绕三个主题:母爱,儿童和奋斗向上。可见冰心多么伟大啊!写到这儿,我不由的.就想介绍一下冰心姐姐,她本名叫做谢婉莹,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作家和儿童文学家。她的代表作有很多,比如说:《两个家庭》,《去国》,《樱花赞》等,当然也有《繁星·春水》了!

  我喜欢冰心,喜欢她那神奇的笔,写出那么好的文章;我喜欢《繁星。春雨》,喜欢他的纯真,喜欢它的自然。我喜欢读这样的好书!

  有关读书笔记 篇6

  基辛格的《大外交》体现了美国人务实的思维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这令我对现实主义的外交思维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培养了我现实主义的外交逻辑。从黎赛留到俾斯麦再到梅特涅,基辛格所推崇的外交人物从不是虚无主义者或者理想主义者,而是紧抓最为实实在在的利益获取。

  在《大外交》中,外交空想主义者在历史中现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往往在现实中摔得头破血流,最终一败涂地。基辛格用褒赞的语气面对黎赛留,然而对于很多人心目中的超级英雄--拿破仑波拿巴,基辛格给出的却只是沉静的叙述。在基辛格看来拿破仑的失败就是典型的太过激进以及不重视外交斡旋的结果。其后,在对拿破仑三世的评价中,基辛格写道:"他(拿破仑三世)从未觉悟到这个法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拿破仑三世的失败是因为其没有真正理解外交的含义。他混乱的外交思维,归根结底在于拿破仑三世从没有把国家利益作为外交的终极目标,而是追求通过外交树立自己的个人名誉。然而个人名誉永远无法像对国家的治理一样,存在一个有条理的体系和步骤,于是拿破仑三世在外交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一个神魂跌倒的.小丑。

  在《大外交》中,历史像部宏伟的影片在眼前展现,那些历史中的风云人物近在咫尺,其中最令我敬仰的外交大家就是梅特涅。虽然梅特涅一生政治思维保守,并且仇视一切的革命,但这其实也正是为了保卫当时的奥地利统治体系。梅特涅行事低调,从不张扬,为人自律,外交手段灵活有效,保得强国环绕的奥地利呈现出一派壮观的景象。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道:"梅特涅最为高明的手法在于能说服大国自异中求同。"(《大外交》P73 倒数第五行)。在外教学习者看来,这样的坚毅性格正是一位成功的外交家所最为重要的素质,也是最值得学习的品格。梅特涅是多边谈判的高手,更擅长心理战术。他清晰地认识到对于奥地利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如何给予奥地利最有意义的实质性保障和利益。在这个前提下,他调动所有的力量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向着一个终极目标努力。于是,奥地利化解强敌的重重包围,与各国修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欧洲早期的外交关系更像是将各个国家重重捆绑在一起的复杂关系,然而这些捆绑关系虽然错综关联,却如同蛛丝网一样脆弱,往往一点小的事端甚至毫无借口就能引起战乱。欧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积累了愈加丰富的外交经验以及多边谈判的经验。国际关系在二战后从欧洲转移到了一个新的开阔视野,多种文化以及多种背景的国家在这一时期出现,而这与我们所成长生活的年代也更加温和接近。相较复杂纷乱,很多时候战争起源由头往往早起可笑的欧洲外交史,我对于《大外交》中所呈现的二战后国际关系更加感兴趣。

  从基辛格的《大外交》中,我认识到了另一位外交天才人物--乔治凯南,这位让基辛格赞不绝口的外交理论家正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缔造者,虽然其成功存在机遇性。《大外交》中对于凯南的描述并不多,但已经足够向人们清晰地呈现当年是如何避免核战争,以及时至今日,美国一切外交策略核心理念制定者的这样一个决定性人物。凯南的遏制战略最大限度地将战争爆发的可能降低下来,并且为美国赢得了在经济上压倒苏联的方向。有人说:"在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中,基辛格和凯南一样,是以学者和决策者兼于一身为特点的。" 基辛格用感恩的口吻写道:"命运可谓独厚美国,在战争结束时期赐给它济济的人才。"(《大外交》P440 最后一段)。这足以显示了基辛格对凯南的惺惺相惜。

  凯南是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著名代表人物,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经历密不可分。凯南具备深厚的历史学背景,他重视以史为鉴,通过历史学习经验,以更好地分析现在的世界。凯南对苏联的了解也为他后来提出遏制理论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可见,任何成功的外交理论都来源于现实,都需要切实的实践作为理论的奠基。

  尽管基辛格在《大外交》中的观点充满了典型的美国式自豪和天赋异秉。实际上,基辛格和其他美国外交家们却是严格遵循着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策略,并且也是现实主义外交的最大收益者。这也正是这本《大外交》从始至终极度推崇现实主义外交的原因。实践证明,任何务实的政策都能给国家带来实际利益,而任何企图挣得所谓颜面的做法,往往最后会让人因小失大。

  相比较美国的近代外交,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没有过多涉及近代欧洲内部各国的外交。现代欧盟的强大似乎使得人们较少地关注与欧洲具体国家的外交行为。然而,我们在实际中仍然会较多地接触到欧洲国家的外交。某些国家在外交上的僵硬以及落后的外交思维,依旧一如既往地导致了他们国家的失败。以希腊为例,在外交中没有一个指导方针,特别是在09年到10年期间,希腊经济危机导致政府不得不四处借债。而包括欧盟在内的各国以及货币组织均不看好希腊的经济,对借债一事诸多说辞。更为可笑的是,新闻部参赞头一天刚向《21世纪经济报》记者发布了希腊政府意欲向中国政府借债的消息,第二天就接到雅典强烈的斥责,其慌忙否认。而使馆旅游部门参赞则由于发展在华旅游以及发布过重视中国市场的利好消息被传召回国。外交上的毫无章法导致了希腊在名誉以及各方面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政府在面对全球对其金融政策指责和不信任的无力。

  通过《大外交》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国际关系史实,更能从中分析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外交性格。虽然这是美国人眼中的他国外交性格,但这种通过他人文章所分析出来的民族性格和行为风格,往往更加客观。这为我国如何同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提供了一份心理依据--美国人务实、德国人严谨强硬、法国人好面子及英国人妥协。这些经他人已经提炼分析出来的内容,是应该为我所用,以在我们中国处理对外关系上发挥作用。我想,更多地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的民族性格,也将更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多边外交,增强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实现中国进一步全球化和中国文化全球化。

  有关读书笔记 篇7

  大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希望我们能多看书,因为年看多了书会让我学到许多的知识,让我们变得聪明。我便是一个爱看书的人。

  我希望大家都能看这本书,它就是《蓝色的兔耳朵草》。它讲的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找到自己心爱的虎皮猫的笑猫,但虎皮猫的耳朵却被震聋。为了心爱的虎皮猫,笑猫决定照老老鼠提供的线索去蓝山采蓝色的兔耳朵草治好虎皮猫的耳朵。去蓝山的路危机四伏:巨大的山蜘蛛、凶猛的母老虎、残暴的`公花豹,还有力大无比的湖怪,都能轻而易地的置笑猫于死地。但为了他心爱的虎皮猫,这一路笑猫走的义无反顾,可是,历尽千辛万苦采来的兔耳朵草,尽然被几只馋嘴的兔子偷吃了。笑猫万念俱灰地回到了马小跳家,绿毛龟却告诉笑猫,只要心中有爱,奇迹就一定会出现……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样惊奇的事吗?虎皮猫的耳朵好了吗?那就要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这本《蓝色的兔耳朵草》让我感受到了笑猫是多么得爱虎皮猫呀!也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只要心中有爱,奇迹就一定会出现。我希望大家也来看这本《蓝色的兔耳朵草》

  有关读书笔记 篇8

  转眼一瞬间,初二已经结束,这意味着暑假的来临,这个暑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与科学有关的读书笔记,我就阅读了法国作家法尔文的著作_《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笔记,最后编写成的书。爸爸还告诉我,这本书写的不仅是昆虫,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昆虫的一系列行为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法布尔一生勤奋刻苦,从农民后代变成一位中学教师,并且中学教书二十余年间兢兢业业,可他想上大学讲堂的梦想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而且还不断受到当时科学界权威的偏见和藐视。他从小就十分贫穷,中年虽然做了教师,但却要靠这微薄的工资,养活七口之家。但是他没有就此放弃理想,依然勤于自学,扩充知识,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有时为了搞清楚昆虫夜晚的习性,特地在野外搭了帐篷进行观察,于是不断地获得新成果。还尽可能的挤出钱,去购买实验所需的基本物品。就这样,在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以后,终于写出了世界名著_《昆虫记》。他为了完成这本巨著,几乎牺牲了一切,一生中,他没有去抓任何所谓的可以让他过上富裕生活的机遇,安于贫苦,但是他为了科学坚持不懈的'精神却被广大人民所称赞。

  以前,我总是默认的只接受老师教的知识,对课外的知识一无所知,虽然爸妈一直劝我要了解些课外知识,但是我不以为然,认为只有老师教的才是重要的,可现在,在读了这本《昆虫记》以后,我觉得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接受现在已知的事物,而是应该勇于去探索新的事物,像爱迪生,就是因为敢于探索,才发明了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后,我也一定会勇于探索,长大后也为人类做出贡献!

  在写这本《昆虫记》时,他曾经还提出过一个问题:“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对于这个问题,他已经用他的一生回答了:在偏见和贫苦中生存,不怕牺牲,追求真理,这应该就算得上是“法布尔精神”,所以在看这本书时,我们不应该仅仅只看到属于昆虫的大千世界,更应该看到的是法布尔的精神,要像他学习,成为勇于探索奥秘,追求理想的祖国栋梁!

  有关读书笔记 篇9

  当读完《富兰克林自传》(三联书店出版)以后,我深深感到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个科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然而他的伟大却寓于平凡之中。

  富兰克林一生建立的丰功伟绩,使他当之无愧地跻身干世界伟人的行列。他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创办了美国哲学会。在独立战争时期,当选为大陆会议代表,并参加起草独立宣言;还有他所做的雷电试验和避雷针的发明,更是闻名于世。然而,特别令人深思和受到启迪的,是作者那自然流露的诚实与质朴。他不足在向后人炫耀他的成功,而是在与挚友热切地探讨人生意义与内涵。他在《自传》里说:如果有人提议我重新做人的话,我倒乐意把我的一生再从头重演一遍,我仅仅要求象作家一样,在再版时有改正初版中某些缺陷的机会。既然这种重演是不可能的.,那么最接近重演的似乎就是回忆了。”是的,富兰克林竭力在回忆中补偿自己生平的憾亊。他毫无掩饰地向人们公布自己的某些过失。这对于当前那些抱定“金要足赤,人要完人”或“为尊者讳”观点的人,或许会大惑不解。但是,恰恰是富兰克林这种坦诚直率,能填平一般人头脑中伟人与凡人之间的鸿沟。他掲去了蒙在伟人脸上某种神秘的“面纱”,让一个有血有肉、七情六欲俱全、平凡而又不凡的形象,出现于人们眼前。

  富兰克林绝非一个不注重品德修养的人,在自传中他详述了为提高品德修养而采取的具体的做法。他认为应该养成十三个方面的美德,并对每一项美德的涵义都用简炼的箴言作了说明。在这个问題上,他仍然是凭借真诚直言来赢得人们的信服的。他告诉人们:他哪些通过努力达到了,哪些没有达到。后人可以从中看到他孜孜不倦的追求,而不会以为他巳经超尘拔俗。他不容忍自身的某些微小欠缺,不讳言某些功利主义ft目的。他不仅谈到自己在工作及学习上的勤奋、待人的诚恳和律己的严格,也写了自己的机遇和幸运,甚至通过小小的机诈来取得成功的事例。正是出于对人性和人生哲理的深邃洞察,他没有使用枯燥无味的说教,而是凭借质朴无华的现身说法,阐明了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微妙关系。

  声名显赫、成就卓越的富兰克林,留在自己墓碑上的只是“印刷工富兰克林”几个字,这是一个伟大与平凡的和谐统一体。我想,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望成为富兰克林,但每一个人都可能而且应当在生活中成为称职的“印刷工”。对我来说,就是要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不奢求伟大,不轻视平凡,做一个当之无愧的“印刷工”一人民教师。

  有关读书笔记 篇10

  《论语》十则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几则中,教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要不懂装懂,要聪明好学,学习永不感到满足??学习方法中教我们要时常复习旧的知识,在学习知识时,既要学又要思考;与别人在一起时,要学习他的长处,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话就要加强改正??而最使我欣赏的一则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它讲了要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一点。同学们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从不向其他同学和老师请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会“哼”一声,不懂装懂。这样使有的同学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各方面得不到发挥和发展。在课文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典型的人物?孔圉。他就是爱好学习,不以向他人请教为耻,因而得到了人们的'称赞。我们就要向孔圉一样,经常向同学和老师期间,才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语》十则虽是十条语言简洁的语录,但它给了后人很多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我以后会以这十则《论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坚固的桥。

  有关读书笔记 篇11

  今天我读了《雷锋日记》。从日记中,我知道了雷锋是出生在旧社会的一个穷孩子。他从一个穷人,到工人,到军人,付出了多少心血。他的“钉子”精神,值得我学习。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挤劲,一个是钻劲。我觉得,我们在学习上,也应该提这种“钉子”精神。

  而我呢?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里,还这么不认真学习,这么爱吵,这么爱玩。考试中,我每次都因为一个个的小错误而是自己失去满分。雷锋叔叔艰苦朴素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他那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在军队里,其他日常用品他也少领,自己够用就行了。与雷锋叔叔相比,我们实在惭愧,衣服划破了一个小洞,丢掉;鞋子旧了,马上换掉;书本脏了,把他扔掉;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都不懂珍惜,从来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没想过这些生活都是革命者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这种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格外珍惜才对啊!

  有关读书笔记 篇12

  寒假,我还读了一本《封信演义》,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小时候还看过这个动画片。

  中国十大名著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岳飞传》、《杨家将》、《隋唐演义》、《东周列国》和《封神演义》。《封神演义》也是中国十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吗?

  各路仙怪大战,比法宝,斗法力,令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

  小英雄哪吒、百变杨戬、神机妙算姜子牙、地行千里土行孙......神通广大的.各路神怪齐聚殷商末年,助武王代纣,由此拉开了规模盛大的仙道斗法的序幕。其中所蕴含着的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让人深思。

  不错,不错,真好看!

【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经典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09-09

《茶馆》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02-15

读书笔记与读书笔记范文09-23

《朗读手册》读书笔记-读书笔记04-05

读书笔记03-02

读书笔记05-15

读书笔记[精选]05-21

经典读书笔记02-16

赢读书笔记 [赢在节俭读书笔记]04-01

繁星春水读书笔记初中读书笔记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