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观后感>《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观后感

时间:2024-10-16 10:05: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长津湖》观后感8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津湖》观后感8篇

《长津湖》观后感1

  很多电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开始下滑,虽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觉得这个第二部超过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历史场面更宏大,但是它将极限的表达出志愿军战士的顽强战斗意志,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有可能还会超越第一部。虽然电影的总时长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节奏不拖沓,整部电影看下来让人感觉很爽,结束的时候总觉意犹未尽。

  “水门桥”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座桥展开的战斗,战争很激烈也很让人痛心,炸桥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避免不了会带来人员伤亡,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异曲同工之妙。水门桥为何如此关键?片中,水门桥是一座背靠悬崖的半悬空通道,这里身兼发电厂、水坝等功能,还是美军撤往兴南港的通道。导演徐克曾在采访里解释:“如果志愿军把这座桥炸掉,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车辆就会难以通过,志愿军就有时间赶上来。”

  《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他们面对装备精良又占据地理优势的美军,做出了巨大牺牲。电影以极其逼真的场景,以令人发指的战争残酷场面,带着我们穿越了历史的天空,来到这段令人发指和感动及深思的战场。影片中讲述的是一段令我们窒息垂泪的历史,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拍摄角度上看,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调色,构图都很恰到好处,看下来不会有电影画面带来的`.头晕的感觉。演员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镜头特写的时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动作都太到位了,这部电影火,是很有没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后,伍万里抱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乡,虚拟的千里对万里说道:“你不是说你一块石头能打三十下水漂吗?”万里解释道:“那是捡到块特别的石头”,千里问道:“什么是特别的石头”,万里哽咽住了。也许那块特别的石头是伍千里能带着第七穿插连的弟兄们平安回来。但战争是残酷的,哪有那么多特别的石头,我们能捡到的只有普通的石头,革命的胜利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用他们血肉之躯拼搏出来的。

  电影中除了伍万里的成长线之外,其他志愿军战士的群像也被塑造得更加丰满:连长伍千里能力强、能稳住大局;狙击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谱;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整天乐呵呵,时刻照顾伍万里的安危;指导员梅生看上去书卷气十足,但他实际上不仅战术过硬,而且非常果敢。他们没有主角光环,但他们各个都是主角。

  走出电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荣景象,不由地感叹道:“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万家灯火,是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习更多的本领去建设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国家,对得起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

《长津湖》观后感2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立春就回来,回来给你们盖房子”……近日,一部讲述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长津湖》在各大影院热映,电影全景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不惧生死、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展现出了中华优秀儿女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广大选调生要读懂《长津湖》中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信仰、激励自我、直面挑战,为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不懈奋斗,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进。

  读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心”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并不和平,只是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这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最值得自豪、最感到荣耀的折射和注解,也是一名中国人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的底气、骨气和傲气所在。《长津湖》所焕发的精神伟力和底蕴价值,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心怀伟大使命、不负伟大人民、捍卫伟大祖国的爱国精神,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天气下,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时刻端着枪膛坚守在岗位,如若敌军出现,就作战到底,敌军一直未曾出现,他们就始终钉在阵地上,即使最后被冻成了冰雕,手里依然端着枪。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拥有如此钢铁般的意志?因为他们心中装着最挚爱的祖国,践行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心中想着的只有国家利益。

  读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爱国之责”

  爱国是一种本分,是一种职责。“位卑未敢忘忧国”,此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病起书怀》中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在电影《长津湖》中,敌军飞机在新兴里约1100高地扔下一颗标识弹,它不断向外吐出浓浓的红烟,帮助美军飞机的投弹定位,导致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生命被夺走,这时炮排排长雷公不顾个人安危,双手抱起冒烟滚烫的标识弹,径直朝着敌方阵地而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国。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一名选调生都要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凝聚力量、实干担当,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接续奋斗、继续进取。

  读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之情”

  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天不管、地不收的野小子伍万里,因为对哥哥的崇拜、因为心中当兵的梦想,他跟在哥哥后面参了军。从加入七连,到面对战争、面对考验、面对生死,渐渐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在发生蜕变的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当兵是为了证明自己,但更是为了保卫美丽的祖国。还有伍千里、余从戎、杨根思等一大批青年志愿军战士,他们都处于大好年华,却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因为他们深知,当祖国遭受到凌辱,哪怕献上自己的生命,也要拼搏到底。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选调生更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舍我其谁的报国之行,不负前人的牺牲与期盼,谱写新时代的爱国奉献之歌。

《长津湖》观后感3

  很久没写影评了,失控玩家没有给我惊喜,阿凡达换了4D版本也没有新意。机器猫不温不火,无法捡起儿时的记忆。而长津湖,这个从没听说过的地名,却让我在整整三个小时后无法忘却,仿佛一直都在心里。

  这电影很奇怪,名字有湖但直到结束才看到水,朝鲜土地上看不到朝鲜人,整部片子里面几乎没有女人。看上去这部电影是男人讲述男人的故事,很硬。一顿饭要有硬菜才会记得住,一部电影如果三分之二都是讲战斗,那也会让人心潮澎湃。男人之间讲的是什么,爱国情,兄弟情,尊重,甚至来自于敌人的尊重。但每个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伍千里和伍万里的老娘,指导员的老婆和女儿,就连雷排长这个老兵,也被千里戏谑的说要给他找个媳妇。有媳妇就有家,有小家就有大家,保家卫国才落到了实处。

  失控玩家这电影没有魂,只是讲了一个NPC的故事,显得太过游戏化,不适合我王大叔那个时代的人。但长津湖电影有魂,这魂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杨根思,邱少云),也来自于演绎这段历史的几个老戏骨和一个小年轻。说实话老戏骨的名字我从来记不住,只是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我才会把他们归入老戏骨的行列,从不靠颜值去评价。而那个小年轻,却让这部电影有了新的意义,第一次看到朝鲜战争的故事可以从一个男孩的成长去诉说。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一个男孩子可以想象的。一个连为什么只有100多号人,却有500多个编号?昨天还在一起爬火车的亲密战友,今天就死在你身边,生命无常,这是战场上唯一确定的事情。在几个月前看了另一部抗美援朝纪录片1950年正青春,幸存者讲述了他们当年20岁左右时候发生的事情,一个小北京说看到一个老战士的肠子都出来了,收不回去。这是何等的惊骇,你让四十多岁的我去面对,也会遮住眼睛不敢看。但是战争就是你死我亡的,近距离搏斗,刀枪并用,为了生就要捅死另一个生命,在那时,不要多想,你就做吧。但是,在那之后,请去多想想,怎么能够早日获得和平。

  死,是为了生。雷排长的死,是为了整个七连的生,而志愿军的牺牲,是为了他们下一代不用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你问我,他们是不是勇敢的人,他们并不是。隔壁班的营长告诉万里,没有打不死的英雄。雷排长死的时候,要唱着家乡沂蒙山的.调子来获得心灵的慰籍,临死前还说了别把我留在这里。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谁会把青春留在异国他乡?而不是留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

  当演职表向上滑起,放映厅的灯光重新打开,令我感动的是几个老人被人搀扶着,还有一个坐上了轮椅。很久没看到有老人坐轮椅进影院了,这三小时他们如果想上洗手间,该怎么办呢?我没去多想,但我想到的是他们的青春岁月是在哪个时代,怎么度过的?

  抗美援朝的亲历者已经在90岁上下,渐渐老去。但他们的精神不会被忘记,因为中华民族是有魂的。

《长津湖》观后感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危险。危及关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顾艰难困苦,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前线,用血肉之躯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历史的车轮在传承中前进,我辈青年也应继往开来,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一场决定性战斗。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度,但志愿军战士们就在这样严寒的条件下,在武器装备不先进,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17天,给美军以沉痛的打击。电影中有几幕十分感人。

  美军派来飞机向志愿军驻扎地发射标识弹,紧接着大量美军飞机一股脑地倾泻炸弹。雷公为了保护战友不被轰炸,用双手将滚烫的标识弹搬上了车并开车驶离驻地。当然,飞机会跟着标识弹轰炸,满身是鲜血的他不住地喊着疼,却一刻不停地向前开,最终壮烈牺牲。这种牺牲自己,保全战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铭记!

  在美军匆忙南逃时,惊恐地发现129个已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仍保持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军军官看到后,不禁肃然起敬,对着他们致以军礼。一句“面对有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更加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块精神丰碑,载入军史。

  既然已知生死未卜,先辈们为何义无反顾?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句贯穿电影始终的话,是最好的回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先辈们在一穷二白中奋战,在熊熊烈火中拼搏。他们艰苦奋斗,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物质条件优越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我们更应扪心自问,我们的骨头可还坚挺,热血可还沸腾?

  承先辈长风,要传承精神,铭记他们如何战斗。当你抱怨寒冬中晨跑时,那就想想长津湖畔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向前冲锋,至死不改的姿势,即使冻成“冰雕”也坚决不动;当你抱怨学习太苦太累,想要放弃时,想一想杨根思烈士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绝。纵使外界环境沧海桑田,骨子里的'精神也不能改变,也不应该改变。

  承先辈长风,更要传承使命,铭记他们因何战斗。70年前,战火烧到国门,无论是滚滚硝烟里出生入死的战士,还是辘辘轮声中支援前线的民众,都为了保家卫国而团结一致抗敌。70年后,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也当仁不让。唯有以大国担当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课题,也是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

  愿你我都能不忘历史,用青史烛照赤心;愿你我都能直面挑战,乱云飞渡仍从容;愿你我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长津湖》观后感5

  国庆假期,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71年前,无数中华儿女远赴战场,为国而战,他们用牺牲和奉献换来今天的山河无恙。此时此刻,盛世华诞,我们能够安然坐在影院里看电影,全是先烈们的牺牲换来的。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极寒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中国志愿军凭借着钢铁意志,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给了美军沉痛的打击。

  影片里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啃着冻的如同石块一样的土豆,为了一个放在怀中捂得稍微软和一点的土豆,还在互相谦让着。另一边的美军却在享受着丰盛的火鸡大餐配热咖啡。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中,志愿军战士们坚守高地,穿着单薄的他们至死都保持随时冲锋的姿态。这些永不后退的“冰雕”,在冰天雪地里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中国志愿军凭着难以想象的勇气和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把美军在感恩节前拿下朝鲜的空想彻底粉碎。

  以前一直不理解中国军队为什么要去朝鲜战场打这场仗?直到看到影片中毛主席说的那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理解了刚成立的新中国领导人是要把敌人拒之国门之外;梅生本来可以回家和妻女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但是“这场仗我们不打,就要他们来打了”为了下一代平安幸福的生活,毅然决然的又回到了战场……先烈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走出影院,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如今的繁华盛世,正如先辈们所想。怀着对先辈们深深的敬意,吾辈一定会牢记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长津湖》,我们到了电影院,我让妈妈买爆米花,妈妈二话不说就买了双人套餐。我抱着两杯可乐,妈妈抱着爆米花,通过检票到一号厅去了。

  不一会儿,电影开始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原上的冰雕连。战争发生在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底,正是朝鲜最寒冷的冬季,没有棉服、衣着单薄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却一动不动地趴在茫茫雪原之中,等待着战斗指令,直到被冻成冰雕。撤退的美军残兵看到了被冻成冰雕的中国军人后,惊呆了!美国将军向冻成冰雕的中国军人敬礼!中国志愿军战士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护国家、人民安危的精神让美军肃然起敬。他们觉得永远也打不败中国,只好撤退了。

  影片中有一个英雄说:“如果我们不打仗,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这一仗,为了下一代不打仗,我们一定要让这仗取得胜利!”英雄们,谢谢你们!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战争,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今天还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您们看见了吗?

《长津湖》观后感6

  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古土里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电站水坝,是战斗中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之战是长津湖战役中抵挡美军撤退的连级战斗,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我志愿军就意识到了美军陆军一师有逃跑的迹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愿军58师172团2营爆破组赶赴水门桥作战,将水门桥桥面炸毁,但当时美军的武装实力与工业实力早已能甩我国一大截,在我军伤亡众多将桥面炸毁后,陆军一师仅用不到40小时就已经将整个桥面完全修复。12月4日,爆破组再次将桥面以及梁箱一同炸毁,这次,有钢材的美军第73工兵营很快就又架起了桥梁。12月6日夜,志愿军80师240团3营七连连长姜庆云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再次赴战水门桥,激战过后,志愿军战士以伤亡十人的代价,将水门桥的桥面以及桥墩炸毁,这是志愿军对水门桥实施的第三次轰炸,这次,水门桥上炸开的豁口宽达8.8米。

  第三次炸毁水门桥后,美军在日本定制了8套M2桥梁组件。12月8日,美军C-119运输机将这8套组件投放至黄草岭,计划开始动用重兵部队修复桥梁。这八套组件中,其中一套组件落在了志愿军阵地上,一套在投放过程中被摔坏。美军用6套组件重新驾起了水门桥。

  电影中美军渡过水门桥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愿军180团2连、240团5连。这两个连的战士,在战斗中因气温骤降永远留在了自己的战斗阵地上。

  今天,我们把这场英勇之战制成影片,在万家团圆时全国放映,正是对牺牲战士的深刻缅怀,也在不断提醒着世人,今日的万家灯火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这部包含着血与泪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去看看。

  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共三次炸毁水门桥。在没有任何重火力的掩护下,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风雪中,数千名志愿军踩着厚厚的积雪,挪动着已然冻僵的身躯。反穿棉袄、身负炸药,用血肉之躯把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在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战士的血肉之躯抗战的时候,美军则用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成百上千吨的炮弹在我军狙击阵地上炸响,1950年12月1日4日,我军两次炸毁水门桥,付出了巨大牺牲。这短暂的胜利,一幕幕、一帧帧都让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军再次下达了炸桥任务。在零下35度的极寒天气下,七连的战士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绑上炸药,硬生生的顶了上去,炸毁了水门桥。之后,美军生产了每个组件重达1.1吨的钢桥组件,动用大型运输机空投到美军阵地,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载重机械部队通过的桥梁。最终,这场战役以我军牺牲巨大、美军艰难撤退告终。我们落后、贫穷,这场战役中,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试图弥补着我们与美军相差了一个世纪的.武器装备力量。也正是这赤裸裸的差距,不断告诫着每一个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美军通过桥梁之后,看到的是早已经被活活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他们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国的.战士,才有这样顽强不屈的精神。”,而这个连队,最终只剩下了三个人,这个连队就是《长津湖》中的七连,他的名字叫“钢七连”。

  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我们是中国人!

《长津湖》观后感7

  国庆节期间,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看完之后感触颇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战争。

  这部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支志愿军队在极度严酷、恶劣的环境下依旧坚守领土,奋勇杀敌,为抗美援朝奠定重要基础的感人故事。

  电影的开始,是一个名叫伍千里的战士带着他哥哥的骨灰回家,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时,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萌生出了一个想法--"我要参军"。刚开始,伍千里死也不肯把弟弟带走,但伍万里坚持自己的想法,跟随哥哥来到军队,背着父母偷偷参军,等到伍千里发现了他,已经是在火车上了。火车刚准备越过雪山,美军的侦察机也恰好抵达,七连战士顾不上刚刚收到的棉衣,紧急躲避。可是,跑得再快,又怎么能够快过飞机的速度?因而,许多战士在此丧命。

  刚刚受到了伤害,但大部队依旧前行,来到乱石岗,美国军队的战斗机又来了,七连战士们立刻趴在石头上,果然,第一次,没有被发现。伍千里长舒一口气,可是,两个狡猾的美军却发现了以前被炸死的人,他们比赛看谁打中的尸体多,随着子弹落下,乱石岗上一片血海……

  伍家兄弟此时幸运地活了下来,可是,伍万里却亲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张小山消失在一片血色之中,伍万里悲痛欲绝,可伍千里却说:"这样的事,你还会经历很多"。是啊,参军以后,生死未卜,身边的战友都有可能离开,自己总是命悬一线,希望快点结束战斗,却又束手无策……

  我们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呢?

  当时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越过三八线入侵了朝鲜,并且向中国边境推进并轰炸了中国的丹东地区,这样的做法威胁了中国本土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的主要原因。再者是美国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美国的这种做法触及到了中国的.底线!

  在这场战役期间,中国军人到了冬天,没有足够的棉衣,没有高科技武器,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要一边长途跋涉,一边躲避美军的追击,感恩节当天,中国军队趴在雪地里吃冻土豆,且土豆数量有限,一个人只能吃一点点,冻土豆都很硬,伍万里吃时甚至是掉了牙。与此同时,美军在火炉旁,吃着烤火鸡,馅饼,热咖啡,穿着厚厚的棉衣,相谈甚欢,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慨中国战士的伟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战士依旧不放弃,与强大的敌人搏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祖国的胜利;每个军人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保卫祖国。

  比如毛岸英,为了一副珍贵的大比例地图,独自进入火海,却未能成功出来;又比如雷睢生,为了全连的生命安全,一个人开车带走标识弹,任由美军一颗颗冒着火星的子弹与车身擦摩,穿透自己的肌肤,任自己身披火种,也不停下踩油门的脚,最后,汽车引爆,雷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50年。

  这一战之前,没有人会相信零下40度冰天雪地里,可以潜伏十多万人;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人敢去主动围歼美军;没有人会相信,这支简陋的中国军队能击溃武装到牙齿的美陆战一师。这一战,就是长津湖战役,如果说朝鲜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那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长津湖战役,就是朝鲜战争的"定军之战"。

《长津湖》观后感8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严酷惨烈环境下,凭借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奋勇杀敌,最终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感人故事。电影中一个个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不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更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懂得这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

  他们“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共同选择,让这“不朽”的爱国主义精神光芒闪耀

  爱国,是一个人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我们要用鲜血、生命保卫新生的共和国。”电影《长津湖》中,为了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家休假的连长伍千里接到命令立即归队,本已复员的指导员梅生长途骑车终于与集结北上的队伍会合,领袖之子毛岸英坚决要奔赴前线战场……他们胸怀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毅然决然的共同选择,从四面八方迅速归队集结,展现出面对侵略者“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不朽”民族力量。炮火声远,复兴路近,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铭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接续奋斗,肩负起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他们“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冲锋姿态,让这“不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熠熠生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电影《长津湖》中,特级战斗英雄、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老排长“雷公”为引开敌机驾驶载有标识弹的汽车、不惜自己粉身碎骨,身着薄棉衣、忍饥受冻决不退缩,坚守阵地冻成“冰雕”……他们信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冒着枪林弹雨、顶着狂轰滥炸,体现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今天,新的长征路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去跨越征服,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坚守,努力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他们“挺身而出、负重前行”的必胜信念,让这“不朽”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电影《长津湖》中,在敌军拥有全套机械化装备、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保障生存的生活物资也极度缺乏,在武器装备、保障条件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了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土豆加雪球”打败“飞机和大炮”,创造出这样奇迹的背后,靠什么?靠的是一股气,这股“气”,就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精神伟力。今天,前进道路上依然会有新时代的“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挺身而出、负重前行”的的抗美援朝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斗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

《《长津湖》观后感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精选】07-14

《长津湖》观后感11-07

《长津湖》的观后感06-01

长津湖观后感08-19

《长津湖》观后感06-20

长津湖的观后感08-08

《长津湖》的观后感01-28

长津湖的观后感07-02

长津湖观后感11-18

长津湖观后感11-27

《长津湖》观后感8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津湖》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长津湖》观后感8篇

《长津湖》观后感1

  很多电影都是到了第二部口碑开始下滑,虽然长津湖之水门桥也是第二部,但是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甚至觉得这个第二部超过了第一部。

  第二部可能不如第一部的历史场面更宏大,但是它将极限的表达出志愿军战士的顽强战斗意志,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有可能还会超越第一部。虽然电影的总时长比第一部略短些,但是节奏不拖沓,整部电影看下来让人感觉很爽,结束的时候总觉意犹未尽。

  “水门桥”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一座桥展开的战斗,战争很激烈也很让人痛心,炸桥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避免不了会带来人员伤亡,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和第一部的冰雕有异曲同工之妙。水门桥为何如此关键?片中,水门桥是一座背靠悬崖的半悬空通道,这里身兼发电厂、水坝等功能,还是美军撤往兴南港的通道。导演徐克曾在采访里解释:“如果志愿军把这座桥炸掉,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坦克、车辆就会难以通过,志愿军就有时间赶上来。”

  《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之后,七连战士们又接到了更艰巨的任务。他们面对装备精良又占据地理优势的美军,做出了巨大牺牲。电影以极其逼真的场景,以令人发指的战争残酷场面,带着我们穿越了历史的天空,来到这段令人发指和感动及深思的战场。影片中讲述的是一段令我们窒息垂泪的历史,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从拍摄角度上看,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调色,构图都很恰到好处,看下来不会有电影画面带来的`.头晕的感觉。演员的演技是真得好,在镜头特写的时候放大了面部表情,动作都太到位了,这部电影火,是很有没有道理的!

  在影片的最后,伍万里抱着伍千里的骨灰回到故乡,虚拟的千里对万里说道:“你不是说你一块石头能打三十下水漂吗?”万里解释道:“那是捡到块特别的石头”,千里问道:“什么是特别的石头”,万里哽咽住了。也许那块特别的石头是伍千里能带着第七穿插连的弟兄们平安回来。但战争是残酷的,哪有那么多特别的石头,我们能捡到的只有普通的石头,革命的胜利不是靠运气,而是实打实用他们血肉之躯拼搏出来的。

  电影中除了伍万里的成长线之外,其他志愿军战士的群像也被塑造得更加丰满:连长伍千里能力强、能稳住大局;狙击手平河沉默寡言,但非常靠谱;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整天乐呵呵,时刻照顾伍万里的安危;指导员梅生看上去书卷气十足,但他实际上不仅战术过硬,而且非常果敢。他们没有主角光环,但他们各个都是主角。

  走出电影院,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路的繁荣景象,不由地感叹道:“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万家灯火,是他们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啊!”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习更多的本领去建设国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那些为国家,对得起为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

《长津湖》观后感2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立春就回来,回来给你们盖房子”……近日,一部讲述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长津湖》在各大影院热映,电影全景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不惧生死、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展现出了中华优秀儿女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广大选调生要读懂《长津湖》中迸发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信仰、激励自我、直面挑战,为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不懈奋斗,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进。

  读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心”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并不和平,只是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这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最值得自豪、最感到荣耀的折射和注解,也是一名中国人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的底气、骨气和傲气所在。《长津湖》所焕发的精神伟力和底蕴价值,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心怀伟大使命、不负伟大人民、捍卫伟大祖国的爱国精神,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极寒天气下,志愿军战士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时刻端着枪膛坚守在岗位,如若敌军出现,就作战到底,敌军一直未曾出现,他们就始终钉在阵地上,即使最后被冻成了冰雕,手里依然端着枪。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拥有如此钢铁般的意志?因为他们心中装着最挚爱的祖国,践行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心中想着的只有国家利益。

  读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爱国之责”

  爱国是一种本分,是一种职责。“位卑未敢忘忧国”,此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病起书怀》中的著名诗句,表达了他虽然地位卑微,但从未忘却忧国忧民的责任。在电影《长津湖》中,敌军飞机在新兴里约1100高地扔下一颗标识弹,它不断向外吐出浓浓的红烟,帮助美军飞机的投弹定位,导致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生命被夺走,这时炮排排长雷公不顾个人安危,双手抱起冒烟滚烫的标识弹,径直朝着敌方阵地而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国。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一名选调生都要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凝聚力量、实干担当,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接续奋斗、继续进取。

  读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之情”

  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电影《长津湖》中,有一个天不管、地不收的野小子伍万里,因为对哥哥的崇拜、因为心中当兵的梦想,他跟在哥哥后面参了军。从加入七连,到面对战争、面对考验、面对生死,渐渐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在发生蜕变的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自己当兵是为了证明自己,但更是为了保卫美丽的祖国。还有伍千里、余从戎、杨根思等一大批青年志愿军战士,他们都处于大好年华,却在战场上流血牺牲,因为他们深知,当祖国遭受到凌辱,哪怕献上自己的生命,也要拼搏到底。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选调生更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舍我其谁的报国之行,不负前人的牺牲与期盼,谱写新时代的爱国奉献之歌。

《长津湖》观后感3

  很久没写影评了,失控玩家没有给我惊喜,阿凡达换了4D版本也没有新意。机器猫不温不火,无法捡起儿时的记忆。而长津湖,这个从没听说过的地名,却让我在整整三个小时后无法忘却,仿佛一直都在心里。

  这电影很奇怪,名字有湖但直到结束才看到水,朝鲜土地上看不到朝鲜人,整部片子里面几乎没有女人。看上去这部电影是男人讲述男人的故事,很硬。一顿饭要有硬菜才会记得住,一部电影如果三分之二都是讲战斗,那也会让人心潮澎湃。男人之间讲的是什么,爱国情,兄弟情,尊重,甚至来自于敌人的尊重。但每个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伍千里和伍万里的老娘,指导员的老婆和女儿,就连雷排长这个老兵,也被千里戏谑的说要给他找个媳妇。有媳妇就有家,有小家就有大家,保家卫国才落到了实处。

  失控玩家这电影没有魂,只是讲了一个NPC的故事,显得太过游戏化,不适合我王大叔那个时代的人。但长津湖电影有魂,这魂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人物(杨根思,邱少云),也来自于演绎这段历史的几个老戏骨和一个小年轻。说实话老戏骨的名字我从来记不住,只是看到他们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我才会把他们归入老戏骨的行列,从不靠颜值去评价。而那个小年轻,却让这部电影有了新的意义,第一次看到朝鲜战争的故事可以从一个男孩的成长去诉说。

  战争是残酷的,不是一个男孩子可以想象的。一个连为什么只有100多号人,却有500多个编号?昨天还在一起爬火车的亲密战友,今天就死在你身边,生命无常,这是战场上唯一确定的事情。在几个月前看了另一部抗美援朝纪录片1950年正青春,幸存者讲述了他们当年20岁左右时候发生的事情,一个小北京说看到一个老战士的肠子都出来了,收不回去。这是何等的惊骇,你让四十多岁的我去面对,也会遮住眼睛不敢看。但是战争就是你死我亡的,近距离搏斗,刀枪并用,为了生就要捅死另一个生命,在那时,不要多想,你就做吧。但是,在那之后,请去多想想,怎么能够早日获得和平。

  死,是为了生。雷排长的死,是为了整个七连的生,而志愿军的牺牲,是为了他们下一代不用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你问我,他们是不是勇敢的人,他们并不是。隔壁班的营长告诉万里,没有打不死的英雄。雷排长死的时候,要唱着家乡沂蒙山的.调子来获得心灵的慰籍,临死前还说了别把我留在这里。但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谁会把青春留在异国他乡?而不是留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

  当演职表向上滑起,放映厅的灯光重新打开,令我感动的是几个老人被人搀扶着,还有一个坐上了轮椅。很久没看到有老人坐轮椅进影院了,这三小时他们如果想上洗手间,该怎么办呢?我没去多想,但我想到的是他们的青春岁月是在哪个时代,怎么度过的?

  抗美援朝的亲历者已经在90岁上下,渐渐老去。但他们的精神不会被忘记,因为中华民族是有魂的。

《长津湖》观后感4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朝鲜战争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危险。危及关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顾艰难困苦,舍小家为大家,毅然奔赴前线,用血肉之躯换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历史的车轮在传承中前进,我辈青年也应继往开来,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一场决定性战斗。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度,但志愿军战士们就在这样严寒的条件下,在武器装备不先进,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与美军作战17天,给美军以沉痛的打击。电影中有几幕十分感人。

  美军派来飞机向志愿军驻扎地发射标识弹,紧接着大量美军飞机一股脑地倾泻炸弹。雷公为了保护战友不被轰炸,用双手将滚烫的标识弹搬上了车并开车驶离驻地。当然,飞机会跟着标识弹轰炸,满身是鲜血的他不住地喊着疼,却一刻不停地向前开,最终壮烈牺牲。这种牺牲自己,保全战友、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值得我们一生铭记!

  在美军匆忙南逃时,惊恐地发现129个已冻成“冰雕”的年轻志愿军仍保持战斗姿势,年轻的士兵与手中的武器冻在了一起,129杆枪都朝向同一个方向……美军军官看到后,不禁肃然起敬,对着他们致以军礼。一句“面对有如此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更加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块精神丰碑,载入军史。

  既然已知生死未卜,先辈们为何义无反顾?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这句贯穿电影始终的话,是最好的回答。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先辈们在一穷二白中奋战,在熊熊烈火中拼搏。他们艰苦奋斗,不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吗?历史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如今物质条件优越了,技术水平提高了,我们更应扪心自问,我们的骨头可还坚挺,热血可还沸腾?

  承先辈长风,要传承精神,铭记他们如何战斗。当你抱怨寒冬中晨跑时,那就想想长津湖畔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向前冲锋,至死不改的姿势,即使冻成“冰雕”也坚决不动;当你抱怨学习太苦太累,想要放弃时,想一想杨根思烈士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决绝。纵使外界环境沧海桑田,骨子里的'精神也不能改变,也不应该改变。

  承先辈长风,更要传承使命,铭记他们因何战斗。70年前,战火烧到国门,无论是滚滚硝烟里出生入死的战士,还是辘辘轮声中支援前线的民众,都为了保家卫国而团结一致抗敌。70年后,维护世界和平,我们也当仁不让。唯有以大国担当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课题,也是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

  愿你我都能不忘历史,用青史烛照赤心;愿你我都能直面挑战,乱云飞渡仍从容;愿你我承先辈长风,破时代巨浪,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长津湖》观后感5

  国庆假期,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71年前,无数中华儿女远赴战场,为国而战,他们用牺牲和奉献换来今天的山河无恙。此时此刻,盛世华诞,我们能够安然坐在影院里看电影,全是先烈们的牺牲换来的。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极寒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中国志愿军凭借着钢铁意志,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给了美军沉痛的打击。

  影片里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是,志愿军战士们在冰天雪地里啃着冻的如同石块一样的土豆,为了一个放在怀中捂得稍微软和一点的土豆,还在互相谦让着。另一边的美军却在享受着丰盛的火鸡大餐配热咖啡。在零下30多度的极寒天气中,志愿军战士们坚守高地,穿着单薄的他们至死都保持随时冲锋的姿态。这些永不后退的“冰雕”,在冰天雪地里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中国志愿军凭着难以想象的勇气和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把美军在感恩节前拿下朝鲜的空想彻底粉碎。

  以前一直不理解中国军队为什么要去朝鲜战场打这场仗?直到看到影片中毛主席说的那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理解了刚成立的新中国领导人是要把敌人拒之国门之外;梅生本来可以回家和妻女过上幸福平静的生活,但是“这场仗我们不打,就要他们来打了”为了下一代平安幸福的生活,毅然决然的又回到了战场……先烈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走出影院,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如今的繁华盛世,正如先辈们所想。怀着对先辈们深深的敬意,吾辈一定会牢记历史,铭记革命先辈,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今天我和妈妈去看了《长津湖》,我们到了电影院,我让妈妈买爆米花,妈妈二话不说就买了双人套餐。我抱着两杯可乐,妈妈抱着爆米花,通过检票到一号厅去了。

  不一会儿,电影开始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雪原上的冰雕连。战争发生在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底,正是朝鲜最寒冷的冬季,没有棉服、衣着单薄的中国志愿军战士们却一动不动地趴在茫茫雪原之中,等待着战斗指令,直到被冻成冰雕。撤退的美军残兵看到了被冻成冰雕的中国军人后,惊呆了!美国将军向冻成冰雕的中国军人敬礼!中国志愿军战士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护国家、人民安危的精神让美军肃然起敬。他们觉得永远也打不败中国,只好撤退了。

  影片中有一个英雄说:“如果我们不打仗,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这一仗,为了下一代不打仗,我们一定要让这仗取得胜利!”英雄们,谢谢你们!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战争,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今天还是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呢!您们看见了吗?

《长津湖》观后感6

  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古土里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电站水坝,是战斗中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之战是长津湖战役中抵挡美军撤退的连级战斗,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我志愿军就意识到了美军陆军一师有逃跑的迹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愿军58师172团2营爆破组赶赴水门桥作战,将水门桥桥面炸毁,但当时美军的武装实力与工业实力早已能甩我国一大截,在我军伤亡众多将桥面炸毁后,陆军一师仅用不到40小时就已经将整个桥面完全修复。12月4日,爆破组再次将桥面以及梁箱一同炸毁,这次,有钢材的美军第73工兵营很快就又架起了桥梁。12月6日夜,志愿军80师240团3营七连连长姜庆云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再次赴战水门桥,激战过后,志愿军战士以伤亡十人的代价,将水门桥的桥面以及桥墩炸毁,这是志愿军对水门桥实施的第三次轰炸,这次,水门桥上炸开的豁口宽达8.8米。

  第三次炸毁水门桥后,美军在日本定制了8套M2桥梁组件。12月8日,美军C-119运输机将这8套组件投放至黄草岭,计划开始动用重兵部队修复桥梁。这八套组件中,其中一套组件落在了志愿军阵地上,一套在投放过程中被摔坏。美军用6套组件重新驾起了水门桥。

  电影中美军渡过水门桥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愿军180团2连、240团5连。这两个连的战士,在战斗中因气温骤降永远留在了自己的战斗阵地上。

  今天,我们把这场英勇之战制成影片,在万家团圆时全国放映,正是对牺牲战士的深刻缅怀,也在不断提醒着世人,今日的万家灯火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这部包含着血与泪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去看看。

  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共三次炸毁水门桥。在没有任何重火力的掩护下,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风雪中,数千名志愿军踩着厚厚的积雪,挪动着已然冻僵的身躯。反穿棉袄、身负炸药,用血肉之躯把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在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战士的血肉之躯抗战的时候,美军则用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成百上千吨的炮弹在我军狙击阵地上炸响,1950年12月1日4日,我军两次炸毁水门桥,付出了巨大牺牲。这短暂的胜利,一幕幕、一帧帧都让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军再次下达了炸桥任务。在零下35度的极寒天气下,七连的战士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绑上炸药,硬生生的顶了上去,炸毁了水门桥。之后,美军生产了每个组件重达1.1吨的钢桥组件,动用大型运输机空投到美军阵地,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载重机械部队通过的桥梁。最终,这场战役以我军牺牲巨大、美军艰难撤退告终。我们落后、贫穷,这场战役中,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试图弥补着我们与美军相差了一个世纪的.武器装备力量。也正是这赤裸裸的差距,不断告诫着每一个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美军通过桥梁之后,看到的是早已经被活活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他们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国的.战士,才有这样顽强不屈的精神。”,而这个连队,最终只剩下了三个人,这个连队就是《长津湖》中的七连,他的名字叫“钢七连”。

  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我们是中国人!

《长津湖》观后感7

  国庆节期间,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看完之后感触颇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战争。

  这部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支志愿军队在极度严酷、恶劣的环境下依旧坚守领土,奋勇杀敌,为抗美援朝奠定重要基础的感人故事。

  电影的开始,是一个名叫伍千里的战士带着他哥哥的骨灰回家,一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此时,伍千里的弟弟伍万里萌生出了一个想法--"我要参军"。刚开始,伍千里死也不肯把弟弟带走,但伍万里坚持自己的想法,跟随哥哥来到军队,背着父母偷偷参军,等到伍千里发现了他,已经是在火车上了。火车刚准备越过雪山,美军的侦察机也恰好抵达,七连战士顾不上刚刚收到的棉衣,紧急躲避。可是,跑得再快,又怎么能够快过飞机的速度?因而,许多战士在此丧命。

  刚刚受到了伤害,但大部队依旧前行,来到乱石岗,美国军队的战斗机又来了,七连战士们立刻趴在石头上,果然,第一次,没有被发现。伍千里长舒一口气,可是,两个狡猾的美军却发现了以前被炸死的人,他们比赛看谁打中的尸体多,随着子弹落下,乱石岗上一片血海……

  伍家兄弟此时幸运地活了下来,可是,伍万里却亲眼看着自己的朋友--张小山消失在一片血色之中,伍万里悲痛欲绝,可伍千里却说:"这样的事,你还会经历很多"。是啊,参军以后,生死未卜,身边的战友都有可能离开,自己总是命悬一线,希望快点结束战斗,却又束手无策……

  我们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呢?

  当时中国抗美援朝的主要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军越过三八线入侵了朝鲜,并且向中国边境推进并轰炸了中国的丹东地区,这样的做法威胁了中国本土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的主要原因。再者是美国舰队开进台湾海峡。美国的这种做法触及到了中国的.底线!

  在这场战役期间,中国军人到了冬天,没有足够的棉衣,没有高科技武器,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要一边长途跋涉,一边躲避美军的追击,感恩节当天,中国军队趴在雪地里吃冻土豆,且土豆数量有限,一个人只能吃一点点,冻土豆都很硬,伍万里吃时甚至是掉了牙。与此同时,美军在火炉旁,吃着烤火鸡,馅饼,热咖啡,穿着厚厚的棉衣,相谈甚欢,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感慨中国战士的伟大!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战士依旧不放弃,与强大的敌人搏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祖国的胜利;每个军人都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保卫祖国。

  比如毛岸英,为了一副珍贵的大比例地图,独自进入火海,却未能成功出来;又比如雷睢生,为了全连的生命安全,一个人开车带走标识弹,任由美军一颗颗冒着火星的子弹与车身擦摩,穿透自己的肌肤,任自己身披火种,也不停下踩油门的脚,最后,汽车引爆,雷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50年。

  这一战之前,没有人会相信零下40度冰天雪地里,可以潜伏十多万人;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人敢去主动围歼美军;没有人会相信,这支简陋的中国军队能击溃武装到牙齿的美陆战一师。这一战,就是长津湖战役,如果说朝鲜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那么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长津湖战役,就是朝鲜战争的"定军之战"。

《长津湖》观后感8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端严酷惨烈环境下,凭借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奋勇杀敌,最终取得长津湖战役胜利的感人故事。电影中一个个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不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更让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懂得这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

  他们“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共同选择,让这“不朽”的爱国主义精神光芒闪耀

  爱国,是一个人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我们要用鲜血、生命保卫新生的共和国。”电影《长津湖》中,为了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家休假的连长伍千里接到命令立即归队,本已复员的指导员梅生长途骑车终于与集结北上的队伍会合,领袖之子毛岸英坚决要奔赴前线战场……他们胸怀爱国主义精神,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毅然决然的共同选择,从四面八方迅速归队集结,展现出面对侵略者“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不朽”民族力量。炮火声远,复兴路近,今天,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铭记,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接续奋斗,肩负起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他们“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冲锋姿态,让这“不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熠熠生辉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电影《长津湖》中,特级战斗英雄、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老排长“雷公”为引开敌机驾驶载有标识弹的汽车、不惜自己粉身碎骨,身着薄棉衣、忍饥受冻决不退缩,坚守阵地冻成“冰雕”……他们信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冒着枪林弹雨、顶着狂轰滥炸,体现出“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诗篇。今天,新的长征路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去跨越征服,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坚守,努力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他们“挺身而出、负重前行”的必胜信念,让这“不朽”的抗美援朝精神永续传承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电影《长津湖》中,在敌军拥有全套机械化装备、掌握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志愿军武器装备落后,保障生存的生活物资也极度缺乏,在武器装备、保障条件悬殊的情况下,打败了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土豆加雪球”打败“飞机和大炮”,创造出这样奇迹的背后,靠什么?靠的是一股气,这股“气”,就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的精神伟力。今天,前进道路上依然会有新时代的“松骨峰”“长津湖”“上甘岭”,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挺身而出、负重前行”的的抗美援朝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斗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