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观后感>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时间:2023-06-10 05:58: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热门】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主角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黑人烧炉工老丹尼收养了。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孤儿。当美国警察上船搜查欲将他带往州立孤儿院时,他躲了起来。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中,人们才发现,1900满身煤灰地在钢琴上弹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乐!原来,从小被钢琴所吸引的1900凭借过人的天赋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他的天才琴技令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但由于对红尘世俗的戒备和对陆地的恐惧,1900坚持不下船,哪怕是遇到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一次次地放弃机会与犹豫导致他对陆地、对城市越发恐慌、畏惧,乃至终生没下过船,直至船被炸毁的那一刻。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是1900的一生。不敢下船,只因为害怕陆地与城市;不肯让人刻碟发行世界,只因为不想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作为音乐天才的1900的种种举动令我们十分不理解。

  但这一切又是有迹可循的。1900从小被人教育,除了那艘船上的人,其他人都是坏人,因此,19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得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同时,1900想尽一切去了解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他对“未来”太过注重,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其实死,对于1900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或许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

  感慨天才钢琴师的选择。不过,如果1900能下船,有勇气去追求,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成就一段不同的人生。我们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不惧未来。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而整部影片对于一九零零的刻画则大多深入内心,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纯洁世界。彷佛是对这种心灵的美好希冀,但末了一九零零的与船共沉,又使人觉得这彷佛更像是导演对于这个时代之中纯洁与美好的消逝,所表现出的深深的无奈。

  要是说《海上钢琴师》是朱佩赛·多纳托雷导演对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认知。那么在影片中,美国便是这种充满利益与诱惑的混沌社会的具体反应。彷佛所有的乘客从欧洲远到而来,直至为映入他们眼中的自由女神而惊呼,摘下礼帽,大肆的摇臂,只为迎接那充满大概性的美好未来。影片中的`美国承载了大多人的梦想,诸如片中出现的小偷,一九零零说他总是会第一个发明美国,越是崎岖潦倒的人越是充满期待。而一九零零背道而驰。

  正如一九零零的名字,他所处的时代是这个消灭时期的开始。他将自己拘束在这艘船上,实在是对广阔世界的恐惧。正如他自己所说“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如许的几句台词,发人怜悯。

  这部片子本身也许并不想表达什么意义,就象一九零零那样漫不全心的弹奏和忧郁,他很单纯,地道,迷茫,却不需要任何支撑力,就象在风暴中他也能优雅如常的弹奏着只属于他的华尔兹乐章,一九零零不停想听听海的呐喊,却最终没有上岸。爱便爱了,忘便忘了,想往便想往了,退却便退却了,生便生了,死便死了。如许举重若轻的一生,象是从未放弃过梦想与寻求,又象是从未有过梦想与寻求。就象海一样。

  我觉得毛孔象通过了微电流,如许宿命的哲学的无法可想的对话,我们的生命也象一幅挂在墙上的画。有什么样的色彩、怎样在尘土和光影中慢慢陈腐、怎样在某一天某一时刻悄无声息的失下来,或许都有过如许一次对话。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有人说,这是一个杯具。而我却以为,没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假如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便陆地上有大把大量的资金,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是那里。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杯具。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无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比较好,鱼是水,人是地,只不过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怎么样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长时间,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非常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可以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儿走。

  看到那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大家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非常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没办法纯粹地活,由于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期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是人间,即便在那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部分。假如可以的话,他宁可一个人,一架钢琴,就如此一向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后选择与船一齐炸毁,这样,海上会流传着如此一个传闻:以往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一直没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电影是由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里,音乐的运用很能够打动观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带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1900。

  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准备下船,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邮轮弗吉尼亚号。在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独有一个人,他对大海,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对名利,他从来没有动过心。对音乐,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他说:“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有时候,我们在尘世中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而痛苦,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舍弃而痛苦。有太多的选择,就会有很多的杂念,这些往往会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在1900的`心中,他只爱大海,只爱双手在琴键上飞舞。音乐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乐陪伴着大海,他的灵魂就找到了栖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护着大海,热爱着音乐。他最好地诠释了自由来自内心,真正的热爱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是坚如磐石的信念。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电影结束时,黑白字幕慢慢闪现,但我不忍关闭视频窗口。哀怨的小号声划破了我的心,悠扬,但沉重地压在我的胸口。我心中的悲伤就像浓茶,持续很久。我拒绝失去这份珍贵的悲伤,并把时间条拉回到他徒劳地演奏的时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由一个锅炉工人抚养长大。他的`名字是“丹尼·布德曼1900”。他是一名天才的钢琴演奏者。在船的舞厅里,他在暴风雨中随着钢琴跳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绘人们的心灵。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限制在船上。虽然世界从他身边走过,但他不敢进入这个世界。

  他从未离开过他生活的“弗吉尼亚”。他曾经崇拜过那个平凡但布满灰尘的女孩,但他因为自卑和懦弱而错过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在舷梯上,他看着无尽的世界犹豫着要不要回来。他还有一个真正进入他内心的朋友,但他拒绝和他一起下船,选择了死亡。

  正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有数百万个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光是街道就有数千条。你如何选择其中一个?如何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片土地,一种生活?我不知所措,只能选择一种死法。”因此,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表演中与残破的——号船一起爆炸。

  一架钢琴,琴键是开始,琴键是结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离。生活的梦想总是存在的,但他终其一生都会退缩至死。原因是他缺乏尊严和战胜命运的信心,这让他习惯了孤独。他的“无所作为”让他的幸福成为一场悲剧,永远留在他的心里。

  看,我不禁想起了距离和我自己。像1900年一样,我默默地问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的心还没有告诉我答案。虽然我像其他人一样努力学习和工作,但我能仅仅为了生活而生活吗?在我心中没有这样一个自由和诗意的距离。或者,虽然我心里有这么一个遥远的地方,我却因为理想和懒惰之间的矛盾而犹豫不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一天夜里,1900溜进了餐厅,坐在了为贵族游客弹奏的钢琴前,顾自弹了起来。就这样,艳惊四座。

  从此,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钢琴师。他从不曾下过船,却早已声名远扬。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他遇见了一生的知己麦克斯。他带着晕船的麦克斯坐在钢琴前,在倾斜摇晃的船舱里,弹奏一曲又一曲快乐的乐章。他们同钢琴一起,在地板上来回穿梭,回旋,宛若共舞一支优

  美醉人的华尔兹。

  麦克斯鼓励1900去到陆地上寻找全新的生活,让他优美动人的琴声家喻户晓。之后自然而然的,名利双收,度过令世人所向往、艳羡的一生。然而,他却并不为之所动。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时候,爵士乐的鼻祖杰里闻名来到弗吉尼亚游轮,欲与1900对决高下。1900不喜将音乐以任何一种形式划分,于他而言,音乐就是心之所在,情感之所达。毫无悬念地,他赢得了比赛。大概音乐不仅是他情感表达的出口,更是上天赋予他的一种能力,凡人所不能及。尽管天才已经被滥用,我却找不到更确切的语言来称谓他。

  每当人们尽情徜徉在1900迷人的音乐当中漫步轻舞,总有其中一个人会第一眼看见,并对着自由女神狂热的呼喊出带着他们无限向往的“America"时,所有人都蜂拥而出,迈向他们憧憬的美国梦......

  这时,1900双手搭在膝上,在这份沉静里,你却能清晰分明的感受到他内心的无限孤独。同样的心疼,包括他悄悄地拨通随便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号码,说,让我们无论聊点什么......

  后来,他邂逅了爱情。

  财富、名誉,从不曾令他有丝毫动摇。但爱情,让1900心中起了涟漪。他试图尝试用除了音乐之外的`语言去交流,但最终发现,对他而言,能够出口的语言表达,相比琴键能够流露出来的情感,如此微弱,困难。他只能在三等舱去偷望她,在深夜里轻轻吻了他心中的爱情,仓皇而逃.......他销毁了因她而生的柔情似水的,可以扬名立万的原碟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朋友推荐的《海上钢琴师》《心灵捕手》,都是豆瓣评分9点几,关于人心,关乎人性。

  钢琴师里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场景是开篇时小号坐在楼梯上,只要你还有一个好故事,你就不会完蛋,还要有一个可以倾听的人,而我很庆幸,我的身边有你们,即使无法诉说,也无法理解,但陪伴就是最好的良药。

  1900在丹尼的养育下,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如果捡到他的不是丹尼,那他的人生会否是另一种呢

  后来的1900遇到了一个姑娘,一见钟情,激动,雀跃,夜不能寐,却终究止步不前,再见,然后再也不见。人生那么短,如若是你我,是否有那些勇气呢?迈一步,试一场,follow your heart。

  现实的我们总是想太多,如果失败了,好丢脸,好尴尬,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不成朋友怎么办,如果如果,还是保持现状好了。或许偶尔想起时会遗憾,会失落,会纠结,会伤感,但是再也不会冲动,也做不到再次去尝试,去了结。那颗跳动的心似乎被你的自尊,你的面子所捆绑了,蒙蔽了,就浑浑噩噩的继续活着。每天三点一线,它都安稳的动着,偶尔加速一下,然后归于平淡。

  结尾时1900在破旧的船舱里向小号诉说了他没有下船的理由,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就像我们心里的欲望,无边无际,得到了今日所想,便会期待明日,总不会停止,1900选择了在有限的环境里,创造自己的无限可能,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沉溺在欲望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生活很简单,复杂的确是人心,简单一点,勇敢一点,真诚一点,结果不一定是受伤呢......

  不要犹豫,犹豫会带来恐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

  有人说,这是一个杯具。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属于那里。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杯具。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够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终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明白路该往哪里走。

  看到那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无法纯粹地活,因为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期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属于人间,即使在那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如果能够的话,他宁愿一个人,一架钢琴,就这样一向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终选择与船一齐炸毁,如此,海上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以往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

  主角1900,出生后被遗弃,之后被船上的煤工收养。八岁那年,养父的离去让她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也是这一年,她接触了钢琴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弹钢琴时的专注,1900拥有着无谱却胜有谱的钢琴演奏之路。眼前头等舱里的每一个人,他都可将其的内心洞察,然后以钢琴曲的形式演绎出各人的不同心态;爵士之父咄咄逼人地来与他较量,最后黯然神伤地离开…

  然而,他的一生是孤独的,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儿时没有同龄伙伴的玩耍,从出生到死亡,他不曾离开过大海,一直陪伴他的只有从小演奏的钢琴。他也想有更多的朋友。于是,演奏之余,他翻开电话簿,打给一位陌生的女士,很快得到的是他人对他的不解,这是他第一次打电话,也是最后一次;当他遇到他心仪的女孩时,他努力去接近她,却总有不同的`因素阻拦,他人无意的,他自身很难逾越的;当唯一的好友满怀憧憬地为他设想美好而温馨的生活前景时,他含着泪,默默地望着不解自己的好友。

  1900有着惊世骇俗的才华,但也有着另人难以想象的孤单,仿佛他的世界仅有他一个人。似乎拥有着登峰造极才华的人们都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感伤与伤痛,还有像入境后雌雄不分的程蝶衣、带来文学变革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绘画大师梵高…他们的个性与天赋给了他们惊艳的才华,也给了他们无法走出的忧郁,给了大众永恒的养分,却只给他们短暂的成就感。

  电影娓娓道来这这位音乐天才的传奇的一生,将他的旷世之才(世人所知的音乐家几乎完全没法和他比)与避世的人生态度故事般地讲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听,以一种淡淡忧伤的视角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同身受了没有亲人、没有伙伴的痛苦,给人小小的温暖、友善带来的不同。看完电影,除了感伤震撼之外,我也知道了应该对身边的朋友、同学、亲人和那些关心着我的人,还有陌生人更好些,减少不解带来的不快。力量微小,但毕竟是是我的一小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你可以奏出无限的音乐。”

  “我喜欢那样,我活得惯。”

  ……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他用音乐来表达他看到的人和事,极尽其力,鲜明又生动。也用音乐来填充自己,挥洒生命,可以放纵,像把所有的音符挤在最狭窄的指尖一泻而下的畅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适合的时间压下那一指黑键,听旋律的优雅和轻盈。一流的钢琴家带着鄙视和嘲笑来到了船上的宴会,三曲终,他用皎洁潇洒的笑和一根琴弦点燃的烟,把钢琴家的高高在上烧得一干二净,把听者的情绪烧得澎湃激昂,把世界的不平都抚平驱除,什么等级,什么高贵,不过如此,不堪一击。自讨没趣的人,总缺少一份内心的`安宁。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黑白交错的琴键弹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悦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弹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际遇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他奏响的是自由理想主义轻灵完美的挽歌。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姑娘,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望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怎么选择其中的一条?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一个人生?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方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始终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所缺失的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否只是简单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有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这样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行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

  本片《海上钢琴师》,顾名思义,有大海。所有一切发生在大海上。大海是蓝蓝的,是一种冷色调,给人有一种忧郁,冷静,孤独。这也是钢琴师1900给人们的感觉,把快乐带给别人把忧伤带给自己。给我带来比较遗憾是他在录制唱片的时候偶然看到并且爱上的那位女孩(是那位手风琴匠的女儿),对爱情的憧憬使他曾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船去开始新的生活,甚至他想那张唱片送给她(唱片最终没有送出去,所以被他亲手毁掉),这或许也算是他唯一一次爱情来得那么突然,但却是无可能的结局。最后他同这艘船一样爆炸中消失在他出生的地方——大海中。1900的一生在我们看来是悲剧而又短暂的。似乎一切都那么忧伤和忧郁。但是同看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给我都是一种暖色调的,亮丽的船上舞会,一切似乎都在热闹中进行。1900尽管是悲剧的,没有父母,而养育他的丹尼父亲又在他小时候不幸遇难,唯一美好回忆估计就是他的好朋友MAX和他那段不完美的朦朦胧胧的.爱情。

  当然本片的音乐也是独树一帜,一部好的影片离不开好的音乐和好的镜头剪切和转换。《海上钢琴师》多角度,有的地方近乎于整个屏幕都是一个部位(Jelly Roll Morton轻蔑的微笑却露出自己嘴里那两颗门牙之间巨大的缝隙,其中一颗上面还有一小块铂金来补齐牙齿)都有深深的。而1900去偷偷亲吻那个姑娘时,镜头是偷偷跟着1900,而后又在他前面、侧面。镜头转换也用的十分合理。总结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深思,不缺乏哲理和幽默,具有浪漫主义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3

  《海上钢琴师》它没有恢弘磅礴的气势,没有曲折迷离的情节,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但它却是一部关于内心深处最微妙弦动的灵歌。

  影片的主人公1900说过这样几句话:“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土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很多观片人认为1900是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害者,他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这种观点我不予否认,但我却不赞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一成不变的就是它不停的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时刻在改变,科技、文化正飞速发展,我们的步伐也在喧嚣浮躁中驱驰,渐渐地我们的灵魂跟不上脚步,只是一身肉体匆匆来往。在这个大多数人都疯狂追逐“钱和权”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渐渐变了质,甚至对某件物品、事物的喜欢,也是基于某些目的`。而1900他就像一个孩子,一张白纸,它执着而单纯的喜爱着钢琴,美妙的旋律只取悦自己或是献给心爱的人,他知道他能拥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根本没有必要拥有的东西;它知道它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若是他走下船,他或许可以在陆地收获名利,却只能以遗失本真来作为代价。

  最终,他选择与巨轮一同消失在天际,不是懦弱,而是遵从自己罢了,因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如此平静。1900,一位驻守在我心中的美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4

  你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合适,怀着这样的心态不知道试过多少次了,反而更加迷茫。海上钢琴师给我的感触就是这样,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我知道,那真的不适合我。外面的世界没有尽头,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可有时候真心希望自己没得选。

  有次朋友聚会的时候,来了个陌生人,还没聊两句,就开始对我说:你应该去考公务员。当时回了句:“我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所以不要轻易去建议别人做什么”。对1900,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确应该下船,去收获名利,去得到爱情,可这些并不属于他。如果我是1900,我也不会下船,船上有我的一切,离开船,世界那么大,我又是谁呢?

  第一次看《海上钢琴师》是大学的时候,很感动,眼泪止不住的.流,毕业这么久再看这部电影时,已经麻木了,一个人在电影院很平静的看完这部电影。讨论电影时,有个朋友问到,你是会选择伟大而短暂的一生,还是平庸而漫长的一生?我选择后者,我已经注定平庸,但还有很多地方我没去,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只有时间能给我答案。很羡慕1900这样的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哪怕一生短暂,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记得一个科普片说过,每个人的神经系统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样一件事,也很难真正感同身受,所以想方设法讨好自己吧,多听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世俗会要求你该做这做那,但没关系,我的人生我自己走,我不会去伤害任何人,所以即使我错了,也只是害了自己,我会承担一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

  似水流年,总是无法挽留那些苍白又静美的片段,被光阴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间记载下的文字。希望这字里行间留下的蛛丝马迹,能让时间回复,穿过岁月的断层,回到过去——曾经感动心灵的瞬间。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名家AlessBaricco的独白剧。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纯良,深夜琴声的美妙,以及游客们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剧情,随着缄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间隙,都充满的暖色调的悲哀。在海上所发生的一切,用极端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主角1900传奇的一生。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静态美,好似独立于喧嚣之外的透明体,充满才华,有颗脆弱又敏感的心,却怕被人发现。这样的一个男子,在弹钢琴时的画面,竟是如此的赏心悦目:气质优雅,目光飞扬,双手如蝶,曼妙飞舞。

  这样的男子,会令人眩晕,接着,便沉醉于他的音乐中。

  影片中钢琴是极佳的音乐背景铺垫,在《海上钢琴师》的剧情中更显现张力。

  音乐在节奏的调节、力度的控制、声部的均衡、音色的运用,都达到了极佳的水平。

  剧情中,音乐动静分明,张驰有致,演奏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慢奏时,弱音通透得温馨静雅,颤音细密得丝丝入扣,细节纤毫无遗,快奏时,韵律绮丽,节奏鲜明,跳跃感极为活泼,弹跳感触手可及。

  翻过乐章的华服,细细的品味这个男子,干净,纯粹。

  他一生看尽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隐隐的忧郁,孤独的浪漫。他可以掌控钢琴上黑白的琴键,却无法掌控城市里交错的街道。他疏离人世,带着对音乐深深的眷恋与纯净得近乎苍白的浪漫,活在与世隔绝的轮船里,沧桑孤独。

  他说,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所以虚度了许多光阴。

  1900一个人在船上空弹着钢琴。

  他说,希望天堂也有钢琴。

  然后,那个鲜活的、用音乐筑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后,古朴的街道,定格了这段故事的结束。

《【热门】海上钢琴师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9-02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9-01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9-13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03-12

《海上钢琴师》 观后感05-15

【精】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04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荐】12-04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热】12-15

【热】《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16

【推荐】《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17

【热门】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主角1900是一个被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一个好心的黑人烧炉工老丹尼收养了。可惜好景不长,在一次意外中,老丹尼不幸死亡,七岁大的1900再度成为孤儿。当美国警察上船搜查欲将他带往州立孤儿院时,他躲了起来。直到几天后的深夜中,人们才发现,1900满身煤灰地在钢琴上弹奏着不知名的美妙音乐!原来,从小被钢琴所吸引的1900凭借过人的天赋无师自通练就了一身高超技艺。他的天才琴技令当时最负盛名的爵士钢琴家都甘拜下风。但由于对红尘世俗的戒备和对陆地的恐惧,1900坚持不下船,哪怕是遇到了自己一见钟情的.女孩。一次次地放弃机会与犹豫导致他对陆地、对城市越发恐慌、畏惧,乃至终生没下过船,直至船被炸毁的那一刻。

  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是1900的一生。不敢下船,只因为害怕陆地与城市;不肯让人刻碟发行世界,只因为不想让自己的音乐离开自己。作为音乐天才的1900的种种举动令我们十分不理解。

  但这一切又是有迹可循的。1900从小被人教育,除了那艘船上的人,其他人都是坏人,因此,1900对陆地充满好奇的同时又不得不对陆地心存戒意,以不大友好的目光去审视船上的游客;美国警察上船搜寻幼年的他时的跋扈,杰瑞钢琴师的自傲粗鲁及对他的不屑,三等舱美洲人偷人衣服、伪装成一等舱欧洲移民寻求艳遇的行径等,都令他对世俗越发恐惧。同时,1900想尽一切去了解陆地、世俗的本质意义。他对“未来”太过注重,想要因果,要尽头的执着,使他想不开也放不开。其实死,对于1900来说,未必是件坏事,或许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解脱吧。

  感慨天才钢琴师的选择。不过,如果1900能下船,有勇气去追求,也许,又是另一番光景,甚至成就一段不同的人生。我们该做的,是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不惧未来。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2

  而整部影片对于一九零零的刻画则大多深入内心,导演将观众带入了一个自我封闭的纯洁世界。彷佛是对这种心灵的美好希冀,但末了一九零零的与船共沉,又使人觉得这彷佛更像是导演对于这个时代之中纯洁与美好的消逝,所表现出的深深的无奈。

  要是说《海上钢琴师》是朱佩赛·多纳托雷导演对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认知。那么在影片中,美国便是这种充满利益与诱惑的混沌社会的具体反应。彷佛所有的乘客从欧洲远到而来,直至为映入他们眼中的自由女神而惊呼,摘下礼帽,大肆的摇臂,只为迎接那充满大概性的美好未来。影片中的`美国承载了大多人的梦想,诸如片中出现的小偷,一九零零说他总是会第一个发明美国,越是崎岖潦倒的人越是充满期待。而一九零零背道而驰。

  正如一九零零的名字,他所处的时代是这个消灭时期的开始。他将自己拘束在这艘船上,实在是对广阔世界的恐惧。正如他自己所说“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如许的几句台词,发人怜悯。

  这部片子本身也许并不想表达什么意义,就象一九零零那样漫不全心的弹奏和忧郁,他很单纯,地道,迷茫,却不需要任何支撑力,就象在风暴中他也能优雅如常的弹奏着只属于他的华尔兹乐章,一九零零不停想听听海的呐喊,却最终没有上岸。爱便爱了,忘便忘了,想往便想往了,退却便退却了,生便生了,死便死了。如许举重若轻的一生,象是从未放弃过梦想与寻求,又象是从未有过梦想与寻求。就象海一样。

  我觉得毛孔象通过了微电流,如许宿命的哲学的无法可想的对话,我们的生命也象一幅挂在墙上的画。有什么样的色彩、怎样在尘土和光影中慢慢陈腐、怎样在某一天某一时刻悄无声息的失下来,或许都有过如许一次对话。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3

  有人说,这是一个杯具。而我却以为,没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假如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便陆地上有大把大量的资金,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是那里。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杯具。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无人可以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比较好,鱼是水,人是地,只不过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怎么样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长时间,最后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非常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可以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知道路该往哪儿走。

  看到那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大家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非常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没办法纯粹地活,由于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期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是人间,即便在那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部分。假如可以的话,他宁可一个人,一架钢琴,就如此一向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后选择与船一齐炸毁,这样,海上会流传着如此一个传闻:以往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一直没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4

  艺术是有生命的,这句话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著名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的“三部曲”之一。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的传奇一生。电影是由1994年的剧场文本《1900:独白》所改编而成。

  这部电影里,音乐的运用很能够打动观众,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那个带有悲剧和传奇色彩的1900。

  在剧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准备下船,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邮轮弗吉尼亚号。在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独有一个人,他对大海,有着始终如一的钟情。对名利,他从来没有动过心。对音乐,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说“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键盘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我喜欢,我应付得来。走过跳板,前面有无数的键盘。事实如此,无穷无尽,键盘无限大。无限大的键盘,怎么奏得出音乐?那是上帝的钢琴,我弹奏不来。”他说:“只是街道,已经好几千条。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无止镜,茫茫无际,思前想后,那样的日子怎么过?”有时候,我们在尘世中感到痛苦,并不是因为我们得不到某些东西而痛苦,而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舍弃而痛苦。有太多的选择,就会有很多的杂念,这些往往会让我们忘记了我们最初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在1900的`心中,他只爱大海,只爱双手在琴键上飞舞。音乐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乐陪伴着大海,他的灵魂就找到了栖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护着大海,热爱着音乐。他最好地诠释了自由来自内心,真正的热爱是细水长流的坚守,是坚如磐石的信念。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5

  电影结束时,黑白字幕慢慢闪现,但我不忍关闭视频窗口。哀怨的小号声划破了我的心,悠扬,但沉重地压在我的胸口。我心中的悲伤就像浓茶,持续很久。我拒绝失去这份珍贵的悲伤,并把时间条拉回到他徒劳地演奏的时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由一个锅炉工人抚养长大。他的`名字是“丹尼·布德曼1900”。他是一名天才的钢琴演奏者。在船的舞厅里,他在暴风雨中随着钢琴跳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绘人们的心灵。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限制在船上。虽然世界从他身边走过,但他不敢进入这个世界。

  他从未离开过他生活的“弗吉尼亚”。他曾经崇拜过那个平凡但布满灰尘的女孩,但他因为自卑和懦弱而错过了。他也想下船去找她,但在舷梯上,他看着无尽的世界犹豫着要不要回来。他还有一个真正进入他内心的朋友,但他拒绝和他一起下船,选择了死亡。

  正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有数百万个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光是街道就有数千条。你如何选择其中一个?如何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片土地,一种生活?我不知所措,只能选择一种死法。”因此,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表演中与残破的——号船一起爆炸。

  一架钢琴,琴键是开始,琴键是结束。幸福是他心中的距离。生活的梦想总是存在的,但他终其一生都会退缩至死。原因是他缺乏尊严和战胜命运的信心,这让他习惯了孤独。他的“无所作为”让他的幸福成为一场悲剧,永远留在他的心里。

  看,我不禁想起了距离和我自己。像1900年一样,我默默地问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的心还没有告诉我答案。虽然我像其他人一样努力学习和工作,但我能仅仅为了生活而生活吗?在我心中没有这样一个自由和诗意的距离。或者,虽然我心里有这么一个遥远的地方,我却因为理想和懒惰之间的矛盾而犹豫不决?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

  一天夜里,1900溜进了餐厅,坐在了为贵族游客弹奏的钢琴前,顾自弹了起来。就这样,艳惊四座。

  从此,1900成了弗吉尼亚号游轮上的钢琴师。他从不曾下过船,却早已声名远扬。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他遇见了一生的知己麦克斯。他带着晕船的麦克斯坐在钢琴前,在倾斜摇晃的船舱里,弹奏一曲又一曲快乐的乐章。他们同钢琴一起,在地板上来回穿梭,回旋,宛若共舞一支优

  美醉人的华尔兹。

  麦克斯鼓励1900去到陆地上寻找全新的生活,让他优美动人的琴声家喻户晓。之后自然而然的,名利双收,度过令世人所向往、艳羡的一生。然而,他却并不为之所动。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时候,爵士乐的鼻祖杰里闻名来到弗吉尼亚游轮,欲与1900对决高下。1900不喜将音乐以任何一种形式划分,于他而言,音乐就是心之所在,情感之所达。毫无悬念地,他赢得了比赛。大概音乐不仅是他情感表达的出口,更是上天赋予他的一种能力,凡人所不能及。尽管天才已经被滥用,我却找不到更确切的语言来称谓他。

  每当人们尽情徜徉在1900迷人的音乐当中漫步轻舞,总有其中一个人会第一眼看见,并对着自由女神狂热的呼喊出带着他们无限向往的“America"时,所有人都蜂拥而出,迈向他们憧憬的美国梦......

  这时,1900双手搭在膝上,在这份沉静里,你却能清晰分明的感受到他内心的无限孤独。同样的心疼,包括他悄悄地拨通随便一个陌生人的电话号码,说,让我们无论聊点什么......

  后来,他邂逅了爱情。

  财富、名誉,从不曾令他有丝毫动摇。但爱情,让1900心中起了涟漪。他试图尝试用除了音乐之外的`语言去交流,但最终发现,对他而言,能够出口的语言表达,相比琴键能够流露出来的情感,如此微弱,困难。他只能在三等舱去偷望她,在深夜里轻轻吻了他心中的爱情,仓皇而逃.......他销毁了因她而生的柔情似水的,可以扬名立万的原碟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7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朋友推荐的《海上钢琴师》《心灵捕手》,都是豆瓣评分9点几,关于人心,关乎人性。

  钢琴师里印象深刻的第一个场景是开篇时小号坐在楼梯上,只要你还有一个好故事,你就不会完蛋,还要有一个可以倾听的人,而我很庆幸,我的身边有你们,即使无法诉说,也无法理解,但陪伴就是最好的良药。

  1900在丹尼的养育下,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如果捡到他的不是丹尼,那他的人生会否是另一种呢

  后来的1900遇到了一个姑娘,一见钟情,激动,雀跃,夜不能寐,却终究止步不前,再见,然后再也不见。人生那么短,如若是你我,是否有那些勇气呢?迈一步,试一场,follow your heart。

  现实的我们总是想太多,如果失败了,好丢脸,好尴尬,别人会怎么看我,做不成朋友怎么办,如果如果,还是保持现状好了。或许偶尔想起时会遗憾,会失落,会纠结,会伤感,但是再也不会冲动,也做不到再次去尝试,去了结。那颗跳动的心似乎被你的自尊,你的面子所捆绑了,蒙蔽了,就浑浑噩噩的继续活着。每天三点一线,它都安稳的动着,偶尔加速一下,然后归于平淡。

  结尾时1900在破旧的船舱里向小号诉说了他没有下船的理由,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就像我们心里的欲望,无边无际,得到了今日所想,便会期待明日,总不会停止,1900选择了在有限的环境里,创造自己的无限可能,而我们又有多少人沉溺在欲望的泥沼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生活很简单,复杂的确是人心,简单一点,勇敢一点,真诚一点,结果不一定是受伤呢......

  不要犹豫,犹豫会带来恐惧。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8

  有人说,这是一个杯具。而我却以为,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如果1900下了船,不外乎两种结局。一是彻底地被这个肮脏的世界同化;二是迷失了挚爱的方面、郁郁而终。而无论是哪一种,远没有死去幸福。

  惟有海洋这般广大的胸怀方可容得下他惊世绝艳的才华。即使陆地上有大把大把的.金钱,有形形色色的美人,有灯红酒绿的生活,1900却不属于那里。不属于一个地方的人硬是待在那里,这才是个杯具。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没有人能够说水里和地上哪个更好,鱼属于水,人属于地,只是适合不适合的问题。

  与MAX道别的时候,1900说:“原谅我,我的朋友,我不下船了”,不是不想下,而是他不知下了船该如何活下去。记得他决定下船的那一幕:1900在舷梯上站了很久,最终把帽子扔进大海,人却很坚定地走回了船。他不是没尝试过,终不能战胜他的内心,只因那里太纯净。他说他看到无数条街道,却不明白路该往哪里走。

  看到那里,应无人再指责他的懦弱了。所谓“不懦弱”的人们会在这个肮脏的世界上很圆滑地活着,他们或是有钱,或是有权,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他们终究无法纯粹地活,因为爱而活。1900的“懦弱”令他保全了一颗完整而干净的心,令他的音乐永远流淌着纯净的气息。

  影片的末尾,1900对MAX说:“两条右臂能弹出什么音乐,期望天堂有钢琴。”我想,1900终是不属于人间,即使在那里,他获得过无数掌声。然而,他需要的不是这些。如果能够的话,他宁愿一个人,一架钢琴,就这样一向弹下去。

  天使不应在人间。正如1900最终选择与船一齐炸毁,如此,海上会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以往有个天才的钢琴师,他的音乐令所有人为之折服,他始终没有离开过大海,然而他的心却已到达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9

  主角1900,出生后被遗弃,之后被船上的煤工收养。八岁那年,养父的离去让她就这样一直孤独下去。也是这一年,她接触了钢琴凭着自己的悟性与弹钢琴时的专注,1900拥有着无谱却胜有谱的钢琴演奏之路。眼前头等舱里的每一个人,他都可将其的内心洞察,然后以钢琴曲的形式演绎出各人的不同心态;爵士之父咄咄逼人地来与他较量,最后黯然神伤地离开…

  然而,他的一生是孤独的,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儿时没有同龄伙伴的玩耍,从出生到死亡,他不曾离开过大海,一直陪伴他的只有从小演奏的钢琴。他也想有更多的朋友。于是,演奏之余,他翻开电话簿,打给一位陌生的女士,很快得到的是他人对他的不解,这是他第一次打电话,也是最后一次;当他遇到他心仪的女孩时,他努力去接近她,却总有不同的`因素阻拦,他人无意的,他自身很难逾越的;当唯一的好友满怀憧憬地为他设想美好而温馨的生活前景时,他含着泪,默默地望着不解自己的好友。

  1900有着惊世骇俗的才华,但也有着另人难以想象的孤单,仿佛他的世界仅有他一个人。似乎拥有着登峰造极才华的人们都有着一般人无法理解的感伤与伤痛,还有像入境后雌雄不分的程蝶衣、带来文学变革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绘画大师梵高…他们的个性与天赋给了他们惊艳的才华,也给了他们无法走出的忧郁,给了大众永恒的养分,却只给他们短暂的成就感。

  电影娓娓道来这这位音乐天才的传奇的一生,将他的旷世之才(世人所知的音乐家几乎完全没法和他比)与避世的人生态度故事般地讲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听,以一种淡淡忧伤的视角展现了出来。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同身受了没有亲人、没有伙伴的痛苦,给人小小的温暖、友善带来的不同。看完电影,除了感伤震撼之外,我也知道了应该对身边的朋友、同学、亲人和那些关心着我的人,还有陌生人更好些,减少不解带来的不快。力量微小,但毕竟是是我的一小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0

  “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而是因为所不见。你明不明白?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

  “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有88个键,错不了,并不是无限的。但音乐是无限的,在琴键上,你可以奏出无限的音乐。”

  “我喜欢那样,我活得惯。”

  ……

  1900是一个被人遗弃在蒸汽船上的孤儿,被船上一位好心的烧炉工收养,然而烧炉工在男主角8岁的时候在意外中死亡。过人的天赋使他无师自通成了一名钢琴大师,但宿命也令他天然地对红尘俗世深怀戒意,纵使后来遇上了一位一见钟情的少女,他思量再三,还是放弃了上岸寻找初恋情人的冲动。他永远地留在了船上,即使到了最后,唯一的好朋友马克斯警告他废船将要被炸毁,他也不愿离开,于是从出生开始就没有离开过维吉尼亚号的1900最终与船葬于海底。

  他用音乐来表达他看到的人和事,极尽其力,鲜明又生动。也用音乐来填充自己,挥洒生命,可以放纵,像把所有的音符挤在最狭窄的指尖一泻而下的畅快,也可以享受,抒情般慢慢流逝,在最适合的时间压下那一指黑键,听旋律的优雅和轻盈。一流的钢琴家带着鄙视和嘲笑来到了船上的宴会,三曲终,他用皎洁潇洒的笑和一根琴弦点燃的烟,把钢琴家的高高在上烧得一干二净,把听者的情绪烧得澎湃激昂,把世界的不平都抚平驱除,什么等级,什么高贵,不过如此,不堪一击。自讨没趣的人,总缺少一份内心的`安宁。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黑白交错的琴键弹奏出一曲又一曲清脆悦耳、沁人心脾的旋律,也弹奏出一段又一段不同人生际遇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他奏响的是自由理想主义轻灵完美的挽歌。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1

  电影结束了,黑白字幕缓缓划过,我却不忍关掉视频窗口。凄婉的小号声,声声切入心中,悠扬,却沉甸甸地压在胸上。心中的忧伤像是浓茶,久久不散。我不肯失掉这珍贵的悲哀,把时间条拉回他在虚空中演奏的一刻。

  他,被遗弃在船上,被锅炉工养大,他叫“丹尼·布德曼·TD·莱蒙·1900”。他是天生的钢琴才子,在船的舞厅里,他在风暴中与钢琴起舞,他在音乐会上用音乐描述人心,他是钢琴的灵魂。然而,他被环境束缚在船上,尽管世界从他身边经过,他却不敢走进这个世界。

  他一生都没有离开他所生活的“弗吉尼亚号”。他也曾爱慕那位平凡但出尘的姑娘,却因自卑和怯懦失之交臂;他也曾想下船找她,却在舷梯上望着无边的世界迟疑回返;他也有一位真正走进他内心的朋友,却拒绝与他下船而选择死亡。

  如他所说:“世界是一架拥有百万琴键的钢琴,那是上帝的钢琴。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怎么选择其中的一条?怎么选择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一个人生?我无所适从,只能选择一种方法死去。”于是,战争结束后,他留在船上,在无声的演奏中和破旧残废的船——他的世界一起爆炸殆尽。

  一架钢琴,琴键是始,琴键是终。幸福是他心中的'远方,生活的梦想始终存在,可他一生畏缩至死。究其原因,是因为他所缺失的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使他习惯了孤独,他的“不做”使他的幸福成为了一个永远存于心中的悲剧。

  看罢,我不由得想到远方,想到自己。我也像1900,默默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但内心还未告诉我答案。尽管我也像其他人一样学习着,努力着,可我是否只是简单地为活着而活着,心中却没有那样一个自由与诗意的远方呢?还是,尽管我心中有这样的一个远方,却因理想与懒惰的矛盾而踌躇不行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2

  本片《海上钢琴师》,顾名思义,有大海。所有一切发生在大海上。大海是蓝蓝的,是一种冷色调,给人有一种忧郁,冷静,孤独。这也是钢琴师1900给人们的感觉,把快乐带给别人把忧伤带给自己。给我带来比较遗憾是他在录制唱片的时候偶然看到并且爱上的那位女孩(是那位手风琴匠的女儿),对爱情的憧憬使他曾经“下定决心”要离开船去开始新的生活,甚至他想那张唱片送给她(唱片最终没有送出去,所以被他亲手毁掉),这或许也算是他唯一一次爱情来得那么突然,但却是无可能的结局。最后他同这艘船一样爆炸中消失在他出生的地方——大海中。1900的一生在我们看来是悲剧而又短暂的。似乎一切都那么忧伤和忧郁。但是同看全文除了开头和结尾,给我都是一种暖色调的,亮丽的船上舞会,一切似乎都在热闹中进行。1900尽管是悲剧的,没有父母,而养育他的丹尼父亲又在他小时候不幸遇难,唯一美好回忆估计就是他的好朋友MAX和他那段不完美的朦朦胧胧的.爱情。

  当然本片的音乐也是独树一帜,一部好的影片离不开好的音乐和好的镜头剪切和转换。《海上钢琴师》多角度,有的地方近乎于整个屏幕都是一个部位(Jelly Roll Morton轻蔑的微笑却露出自己嘴里那两颗门牙之间巨大的缝隙,其中一颗上面还有一小块铂金来补齐牙齿)都有深深的。而1900去偷偷亲吻那个姑娘时,镜头是偷偷跟着1900,而后又在他前面、侧面。镜头转换也用的十分合理。总结来说,这是一部充满深思,不缺乏哲理和幽默,具有浪漫主义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3

  《海上钢琴师》它没有恢弘磅礴的气势,没有曲折迷离的情节,没有撕心裂肺的呐喊,但它却是一部关于内心深处最微妙弦动的灵歌。

  影片的主人公1900说过这样几句话:“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就连街道都已经数不清了,找一个女人,盖一间房子,买一块土地,开辟一道风景,然后一起走向死路。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难道你不怕精神崩溃吗?陆地,太大了,他像一艘大船,一个女人,一条长长的航线,我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在一个找不到尽头的世界生活,反正,这个世界现在也没有人知道我。我之所以走到一半停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

  很多观片人认为1900是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交织的受害者,他接受了自我毁灭的结局,从而也就没有以严肃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反而从中产生了荒诞感、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缺乏了与命运抗争的尊严和信心。这种观点我不予否认,但我却不赞同。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个世界唯一一成不变的就是它不停的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时刻在改变,科技、文化正飞速发展,我们的步伐也在喧嚣浮躁中驱驰,渐渐地我们的灵魂跟不上脚步,只是一身肉体匆匆来往。在这个大多数人都疯狂追逐“钱和权”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渐渐变了质,甚至对某件物品、事物的喜欢,也是基于某些目的`。而1900他就像一个孩子,一张白纸,它执着而单纯的喜爱着钢琴,美妙的旋律只取悦自己或是献给心爱的人,他知道他能拥有什么,不去渴望那些不能,或者根本没有必要拥有的东西;它知道它不了解什么,也不去让自己陷入无尽的迷惘。若是他走下船,他或许可以在陆地收获名利,却只能以遗失本真来作为代价。

  最终,他选择与巨轮一同消失在天际,不是懦弱,而是遵从自己罢了,因为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如此平静。1900,一位驻守在我心中的美丽。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4

  你不试,怎么知道自己不合适,怀着这样的心态不知道试过多少次了,反而更加迷茫。海上钢琴师给我的感触就是这样,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我知道,那真的不适合我。外面的世界没有尽头,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可有时候真心希望自己没得选。

  有次朋友聚会的时候,来了个陌生人,还没聊两句,就开始对我说:你应该去考公务员。当时回了句:“我们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所以不要轻易去建议别人做什么”。对1900,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他的确应该下船,去收获名利,去得到爱情,可这些并不属于他。如果我是1900,我也不会下船,船上有我的一切,离开船,世界那么大,我又是谁呢?

  第一次看《海上钢琴师》是大学的时候,很感动,眼泪止不住的.流,毕业这么久再看这部电影时,已经麻木了,一个人在电影院很平静的看完这部电影。讨论电影时,有个朋友问到,你是会选择伟大而短暂的一生,还是平庸而漫长的一生?我选择后者,我已经注定平庸,但还有很多地方我没去,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做,只有时间能给我答案。很羡慕1900这样的人,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哪怕一生短暂,对他而言已经足够了。

  记得一个科普片说过,每个人的神经系统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样一件事,也很难真正感同身受,所以想方设法讨好自己吧,多听听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世俗会要求你该做这做那,但没关系,我的人生我自己走,我不会去伤害任何人,所以即使我错了,也只是害了自己,我会承担一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5

  似水流年,总是无法挽留那些苍白又静美的片段,被光阴掩埋的故事,想用心去珍藏,便偶感瞬间记载下的文字。希望这字里行间留下的蛛丝马迹,能让时间回复,穿过岁月的断层,回到过去——曾经感动心灵的瞬间。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小说名家AlessBaricco的独白剧。

  不明身份的孩子,黑人水手的纯良,深夜琴声的美妙,以及游客们的痴迷,似乎一切的'一切的剧情,随着缄默的大海在潮起潮落的间隙,都充满的暖色调的悲哀。在海上所发生的一切,用极端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主角1900传奇的一生。而主角1900本身有股很特殊的静态美,好似独立于喧嚣之外的透明体,充满才华,有颗脆弱又敏感的心,却怕被人发现。这样的一个男子,在弹钢琴时的画面,竟是如此的赏心悦目:气质优雅,目光飞扬,双手如蝶,曼妙飞舞。

  这样的男子,会令人眩晕,接着,便沉醉于他的音乐中。

  影片中钢琴是极佳的音乐背景铺垫,在《海上钢琴师》的剧情中更显现张力。

  音乐在节奏的调节、力度的控制、声部的均衡、音色的运用,都达到了极佳的水平。

  剧情中,音乐动静分明,张驰有致,演奏技巧令人叹为观止,慢奏时,弱音通透得温馨静雅,颤音细密得丝丝入扣,细节纤毫无遗,快奏时,韵律绮丽,节奏鲜明,跳跃感极为活泼,弹跳感触手可及。

  翻过乐章的华服,细细的品味这个男子,干净,纯粹。

  他一生看尽海上潮起潮落,透明的寂寞,隐隐的忧郁,孤独的浪漫。他可以掌控钢琴上黑白的琴键,却无法掌控城市里交错的街道。他疏离人世,带着对音乐深深的眷恋与纯净得近乎苍白的浪漫,活在与世隔绝的轮船里,沧桑孤独。

  他说,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所以虚度了许多光阴。

  1900一个人在船上空弹着钢琴。

  他说,希望天堂也有钢琴。

  然后,那个鲜活的、用音乐筑起的生命坍塌了。

  最后,古朴的街道,定格了这段故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