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一碗清汤荞麦面公开课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碗清汤荞麦面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材定位】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用书《语文》(专业模块 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第一单元 自尊自强——单元导语:社会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而人格理应平等。《一碗清汤荞麦面》既描述了困顿中的母子如何自尊自强,奋斗创业,又启发我们,投身服务业应如何善待顾客。本文属于自读课文。
【学情分析】
1.本课程是为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专业二年级学生而开设的,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语文(共用基础平台)》基础课,掌握的程度较好。
2.学生对小说基本要素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尚不清楚听清、听懂他人的话语,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学会根据不同语境使用得体的语言。
3. 专业服务领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已经提上日程,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有益的尝试。
【教学理念】
《一碗清汤荞麦面》以活动单元的形式层层推进,共设计了三个活动单元,包括讲故事、找感动、议感受、诉真情等活动内容。在教学中营造特定的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得到较为真实的体验,以融情入微的体验达到情感审美和教育功能。
阅读教学中贯穿人文关怀,情感熏陶,审美情操的原则。采用多层次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人物的内心,使学生能在一个较大的思考范围内品味作品的语言,发现人物的可敬可爱之处,感受作品传达的人性美。
【教学方法】
讨论法、发现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自学,梳理故事情节。
2.文本意义解读——述情节,理结构,初步体验感动。
3.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文本意义生成——寻找感动,体验感动,让我们感动一回。
2.心灵感悟——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归类分析和细细品味,探究小说所表现的真善美。
2.建立起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深度阅读小说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评价小说人物的同时,发现人性中的善和美。
【重点难点】
1.重点:沉浸感人情节,体验动人细节。
2.难点:品味人物人性美、和睦美。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媒体】
运用计算机媒体,进行辅助教学(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以“感动”为话题切入。
多媒体循环播放“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图片(课件)
——感动团体—中国奥运军团
——叔叔,郎真向您敬个礼(四川大地震)
——众志成城抗雪灾奋战滁州抗洪抢险
——我的鞋子、我们的课桌
教师配以如下导语:
有一种力量,它可以使人软弱,因为它往往触碰你内心深入最软弱的地方,使你泪流满面;它也可以使你坚强,因为它会化作你不断前进的勇气和动力。这种力量就是“感动”。一个社会需要……今天我们读了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清汤荞麦面》,也许又会经历一次感动,感受一次震撼。
二、教授新课
(一)单元活动一文本意义解读——述情节,理结构,初步体验感动
活动步骤一:请一位学生详细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作补充。
故事情节是我们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请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
活动步骤二:在复述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大儿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遭受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以后他们又去过两次。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经过十几年的不屈抗争,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当他们第四次来到北海亭面馆吃每人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才。大儿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上了实习医生,并将要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去工作,二儿也进了京都的银行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前途光明。
活动步骤三:围绕“吃面”这一中心事件,找寻母子三人吃面的次数、碗数和母亲点面时的语句,进而理清结构,明确线索。
故事回放(述情节,理结构)(课件)
母子三人 (人物)
一碗
清汤 一碗 一碗 两碗 三碗
荞麦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又十年以后)
面
老板夫妇及面馆顾客 (人物)
“吃面”的故事(课件)
问:找出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并注意这四次说话的区别:
……唔……清汤荞麦面……一碗……可以吗?(怯生生)
……唔……一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
……唔……清汤荞麦面两碗……可以吗?(怯生生)
唔……三碗清汤荞麦面,可以吗?(平静)
解读:真实性:“……唔……可以吗”,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符合人物民族的特征。
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难为情(每一次都一样?)
复杂性:前三次难为情一次比一次轻——
第一次把要面数量“一碗”放在后面。
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第三次比第二次增加数量,一碗变成了两碗
发展性:最后一句不是难为情,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
(二)单元活动二文本意义生成 ——让我们感动一回
活动步骤一:寻找感动,体验感动。
活动内容:在文本中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并简要说说感动的理由。
小说最感动人物评选(课件)
让我们感动一回——细细品味清汤面
(寻找感动、体验感动)
小说最感动人物——为母子而感动(课件)
两个男孩子……女人却穿着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的短大衣。 ……母亲还是穿着……
母子三人立即围着这碗面,头碰头地吃了起来。“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每天烧饭的事还是包给我了
我也继续送报,弟弟,我们一起努力吧!
不能失败!要努力!要好好活着!
决不能忘记母亲买一碗清汤荞麦面的勇气。兄弟们,齐心合力,为保护我们的母亲而努力吧!
小说最感动人物——为母子三人而感动(课件)
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继而又欢快地笑了起来。
小说最感动人物——为老板夫妇而感动(课件)
领到靠近暖气的二号桌
抓起一堆面,继而又加了半堆
“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
将已经灭的炉火重又点燃起来
“给他们下三碗,好吗?”“不行……他们也许会尴尬”
心神不定,翻转价格牌,写好“清汤荞麦面一百五十元”,设置“预约席”
重新装修,二号桌放在店堂中央,成了“幸福的桌子”。
在柜台的深处,只见他们两人面对面地蹲着,一人一条手巾,各执一端,在擦着那不断夺眶而出的泪水。
预约席摆了一年又一年
第十四年除夕,心里都在想——热闹到顶点——突然静了下来——都松了口气——都屏住呼吸,耳朵竖起来(嘴里含着一口面听着,直到这时,才把面咽下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鼓掌声
老板娘抱歉婉拒——脸色一下子变了——不知所措——泪珠一串串地掉下来——清醒过来——泪流满面的丈夫却应不出来
活动步骤二:我“吃”清汤荞麦面
你“吃”出了什么滋味(吃到了什么)???(课件)
(这篇小说折射出了生活的哪些原味?说说你的见解。)
师:大年三十的晚上,母子三人合吃一碗清汤荞麦面,对于他们来说,这碗面是鲜美无比的佳肴。现在请你来品尝一下日本作栗良平为我们烹制的这一碗清汤荞麦面,你吃出了什么味道?不知道小说的作者所要的表现的原味又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细细品味这碗清汤荞麦面。
学生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派代表阐述本组的见解。
小组一:我们吃出了苦涩和辛酸。……
小组二:我们吃出了幸福和甜蜜。……
小组三:我们吃出了感动。……
……
师:对这碗清汤荞麦面,我们尝出了各种各样的味道,可谓是酸甜苦辣,百味杂陈。这就是生活的原味。
活动步骤三:心灵感悟——通过对以上细节的归类分析和细细品味,探究小说所表现的真善美。
活动形式:补写下面文字中删去的句子,要体现小说作者所歌颂的人物的真善美。
这是菜单上最便宜的一碗面,自从母子三人从碗里捞起了(课件)
……(坚韧与团结 不屈与奋进 亲情与关爱)
这碗面从此就变得昂贵
这是一碗普通的清汤面
自从面馆老板在碗里拌进了
……(善良与尊重 关爱与祝福 真诚与热情)
这碗面便不再普通
三、教学小结
活动步骤四:概括总结,领会主旨
……一碗 一碗 两碗 三碗(课件)
勇气、团结、不屈、奋发——一曲奋斗者的生命之歌
善良、同情、尊重、关爱——一曲充满人性美的爱的赞歌
四、练习作业
(三)单元活动三视界融合——我的感触,我的诉说
活动内容:你曾经面对过困境吗?你遭受过像母子三人一样的苦难吗?你经历过感动吗?你的家人、朋友等身边的人也许正经历着下岗、疾病、贫穷、失败等挫折和困境,请任选一角度,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阅读《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感受,把你的经历或感想写出来。
【一碗清汤荞麦面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后感04-13
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后感04-30
(优选)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后感02-05
【优】《一碗清汤荞麦面》读后感8篇12-15
公开课教案05-24
公开课教案01-02
寓言公开课教案04-02
小班公开课教案02-27
推敲公开课教案02-25
《散步》公开课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