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主题课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主题课教案(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主题课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雨天情境和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知道爱帮助人、关心他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并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2、通过爱心小天使版块,让幼儿学会坚持做一个爱帮助他人的好孩子,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品质。
3、感受雨伞的重要性,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7块大地垫。
2、雨声音乐。
3、音乐:好朋友
4、雨天的背景图一张。
5、小猫、小兔、小青蛙、熊爷爷、大蘑菇、大荷叶、两把雨伞(一大一小)图片
6、“爱心小天使”版块。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听着雨声进教室。
今天王老师带小朋友出来游玩喽!(放雨声)下雨啦,下雨啦!怎么办?(撑雨伞)我没有雨伞怎么办?(用垫子挡雨吧)可是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的垫子怎么办?(互相帮助)谢谢你帮助了我!(我们要对帮助你的人说声谢谢)我们一起到椅子那里休息一下.
雨停了,我们把挡雨的垫子送回家.刚才我们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垫子,是谁帮助了你?你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我刚才也帮助了xxx,他对我说了声谢谢,我心里真开心,就像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的感觉, 心里暖烘烘的`.
(二)教师讲述故事
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王老师给你们讲个关于雨伞的故事吧。(讲述故事第一段至小狗向小猫借雨伞)
师:小猫会借雨伞给小狗吗?(幼儿进行猜测)
(继续讲述故事至小青蛙说“我只看看您的雨伞行吗?”)
师:小猫会给小青蛙看漂亮雨伞吗?(幼儿进行猜测)
师:小动物向小猫借雨伞,它都说不借,你们喜欢这个小猫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因为它都不借雨伞给别人。
(继续讲述故事至大雨点儿不停地敲打着小青蛙)
师:小青蛙的身体被淋湿了,你说这时候向小猫借雨伞,它会借吗?(幼儿进行猜测)
(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
师:小猫的雨伞有没有借给小动物们呢? 幼:有
师:你们现在喜欢小猫吗?为什么?
幼:喜欢,因为小猫借雨伞给小动物了,帮助了别人。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次。
师:小猫把雨伞借给了小动物,他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幼:开心、高兴。
师小结:小猫现在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了,所以大家都喜欢它。它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暖烘烘的。
(三)律动:好朋友
小猫现在都会帮助别人了,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别人吗?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帮帮我们的好朋友梳头、扣纽扣吧!
师幼一起做律动《好朋友》
(四)介绍“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活动
师:平时,你遇到困难有别人帮助你吗?他帮助你做了什么事情?
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
师:你们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暖烘烘的)
请幼儿讲讲生活中自己遇到困难谁帮助了自己。出示爱心评比版块,向幼儿介绍爱心小天使评选活动。在生活中,谁帮助了你,就和老师说,老师给那位爱帮助人的小朋友的照片旁边贴上贴贴纸,学期结束时看看谁是我们班得到爱心贴贴纸最多的小朋友,那他就是小三班爱心小天使。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故事:雨伞
小猫有一把漂亮的雨伞。小狗要出门,向小猫借伞,小猫说:“不借不借。”
小兔要出门,向小猫借伞,小猫说:“不借不借。”
小青蛙说:“你的雨伞真漂亮,我看看你的雨伞行吗?”小猫说:“不行,不行,看坏了怎么办?”
过了几天,熊爷爷要出门,天上下起了雨。小狗看见了,立刻拿出一把伞,举在熊爷爷头顶。可是,自己的半个身体还在伞外被雨淋着。小兔看见了,举着一个大蘑菇,遮住了小狗。自己的半个身体还在伞外,被雨淋湿了。小青蛙看见了,举着一片大荷叶遮住了小兔。可是,大雨点儿不停地敲打着小青蛙的身体。小猫再也坐不住了,举起了雨伞一下把熊爷爷、小狗、小青蛙和小兔都遮住了。更奇怪的是,雨伞变得更大了,更漂亮了,小猫的心里暖烘烘的。大家一起护送着熊爷爷往前走。雨点儿敲打着伞面,像在唱歌,也像在跳舞。
小班主题课教案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的生活中,当孩子们看到“蝴蝶”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好奇、兴奋等各种各样的反应。孩子们对蝴蝶都很感兴趣,然而,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知道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于是我们根据活动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选择这个主题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幼儿在认识蝴蝶的同时,通过在各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和探索大自然,感知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同时学习正确地使用量词,使幼儿在一边游戏一边讲述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故事,体验参与文学活动的快乐。并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并尝试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主题总目标:
1、 了解蝴蝶的外型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高幼儿想象和创作的能力。
3、 简单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4、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
主题络图:活动内容:
语言:谁飞来了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蝴蝶的外型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3、 锻炼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蝴蝶标本与图片《花开了》主题大书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花开了》主题大书,向幼儿提问图画里的景物。
2、讲述创编故事:《它是谁?》
3、向幼儿提问故事里的情节,小青蛙干什么去了?它新认识的朋友叫什么名字?蝴蝶有几只翅膀、几条腿?它最喜欢吃什么?
4、出示蝴蝶标本,让幼儿欣赏不同种类的蝴蝶。
5、请幼儿讲述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在什么地方见过的?
6、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多思考,就会知道许多有趣的事情。
7、分享: 请幼儿相互交流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
8、活动:
A、能说出蝴蝶的外型特征和生活习性。
B、能用简单的语言讲述见过的'蝴蝶。
C、简单了解了蝴蝶的品种繁多。
美术:我给蝴蝶穿花衣
一、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2、 提高幼儿想象和创作的能力。
3、 享受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画有蝴蝶形状的纸若干,蝴蝶范画,彩笔
三、活动过程:
1、出示蝴蝶范画,让幼儿欣赏。
2、请幼儿说出蝴蝶的什么地方最漂亮?为什么漂亮?
3、幼儿回答后,教师(从各方面讲述蝴蝶漂亮的原因)4、告诉幼儿这边漂亮的蝴蝶都是老师设计的,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为蝴蝶穿上漂亮的衣服(出示画有蝴蝶形状的白纸)。
5、“比美大赛”每个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一遍,并讲述自己设计的原因。
6、将幼儿的美术作品组合成《蝴蝶比美大赛》的壁画。
7、分享:幼儿享受成功的喜悦。
8、活动:
A、幼儿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B、能大胆运用不同颜色、花纹等进行创作。
C、能用简短的语言作品。
音乐:毛毛虫与蝴蝶
一、活动目标:
1、 简单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2、 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3、 能辨别快与慢的节奏。
二、活动准备:
毛毛虫与蝴蝶的小玩偶、头饰,春天的风景画。
三、活动过程:
1、出示毛毛虫和蝴蝶的玩偶和一张春天的风景图。
告诉幼儿今天老师要讲述一个关于毛毛虫和蝴蝶的神奇故事。
提问幼儿:蝴蝶是谁变的?
2、教师:简单讲述蝴蝶的生长过程。
小班主题课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2、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3、在玩沙中让幼儿自由结伴,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铲沙,拍沙等动作,促进幼儿上肢动作的发展。
难点:想出各种办法堆沙山。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顶帽子,一双拖鞋。
2、玩沙工具(铲子、小桶)
3、每人自制插塑小树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讲故事:小鸟住在树木林里很快活……,后来树林被人砍光了。
2、提问:树被砍完了,小鸟能生活在树林里吗?
3、激发幼儿再造树林的.愿望。
(二)交待玩沙要求
1、使用铲子要小心,顾前又顾后,铲子别举太高,以免沙子扬起,落到小朋友身上。
2、沙子若丢入眼睛中,不要用手揉,要请老师帮忙。
3、玩好以后要清理身上沾上的沙子,才能出沙池。
(三)幼儿玩沙,教师 指导
1、鼓励幼儿自由结伴,用不同的工具玩。
2、想出各种堆沙山的办法,如铲沙,用手捧沙,用手兜沙,再把沙拍得紧紧的,不会塌下来。
3、在造好的山上种树木,变成树林。
(四)结柬部分
1、表扬幼儿的造树林行为,体验为小鸟做好事的自豪情感。
2、整理衣着回教室。
活动反思:
玩沙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他们通过用沙修路搭桥、造房子、做蛋糕,并且还利用上了沙池旁边的树叶花枝,在玩沙中体验着快乐。但却对沙的特性认识不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尝试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沙的特性。
小班主题课教案4
活动目的:
1.认识消防队员,知道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灭火和预防火灾的发生;了解一些预防火灾的简单知识。
2.知道火灾带来的危害;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活动一 谈话:火灾
活动准备:
录像带《烈火中的沉思》。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火,火有什么用,它又有什么害处。
二、观看录像片《烈火中的沉思》,感受火灾的威胁以及火灾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三、引导幼儿说说发生火灾时应该怎么做。(如:立即离开现场;呼救求援……)
活动二 消防队员顶呱呱
活动准备:
1.邀请一名消防队员随带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来园。
2.消防车的图片一张。
(附图 {图})
活动过程:
一、认识消防队员。
1.组织幼儿观看“消防队员顶呱呱”专栏,利用照片向幼儿介绍消防队员的工作和训练情况。
2.请幼儿看看来园的消防队员叔叔的装束。
3.请叔叔讲述因小儿玩火酿成火灾的故事以及灭火的经过,教育幼儿不要玩火。
4.请消防队员叔叔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5.让幼儿向勇敢的消防队员叔叔献上一朵大红花。
6.轮流戴一戴叔叔的头盔,学一学消防队员的样子。
二、借助图片,认识消防车。
1.消防车与别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2.消防车为什么漆成红色?
3.警报器有什么用?(表示紧急,要求其他车辆让道)请幼儿模仿一下警报器的.鸣叫声。
4.车上带了哪些灭火器具?(水带、水枪、灭火器、多级云梯等)都有什么用?
5.让幼儿登上用积木搭建的消防车,体验一下当“消防队员”的感受。
活动三 消防游戏 活动准备:
1.用废旧纸箱制成两间大型的房屋模型,房屋上方用红漆涂饰成火焰状。
2.布娃娃两个,水枪两把,自制家用电器若干,用大型积木搭建的消防车两辆。
3.玩具电话机一架,“黑猫警长”头饰一个。
4.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景,引起游戏兴趣。
1.由教师扮演的“黑猫警长”接到小白兔打来的火警电话后发布命令:“森林着火了,我们马上出动。”
2.“黑猫警长”迅速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第一名幼儿听信号(警报)后出发,跑至“消防车”旁取下水抢来到“失火房屋”前,端起水枪冲射一次,然后进入“房屋”,抢救出布娃娃,再按原路返回,中途将水枪放回“消防车”,回到队伍拍第二个幼儿的手,依次进行,最后一人完成上述动作后,游戏结束。
二、学打火警电话。
1.你们知道刚才小白兔打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告诉幼儿遇到火灾时,可以拨打火警电话119,寻求援助。
2.让幼儿学着打火警电话。
活动四 防灾练习及消防演习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自备一块手帕。
2.模拟警报器一架。
3.自制火圈、火墙、灭火弹等。
活动过程:
一、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求幼儿如果听到警报声,要立即离开教室。
二、鸣响警报器。教师提醒幼儿立即放下手中物品,一个跟着一个地经过过道,跑到户外草坪集合。
三、教会幼儿在撤离“火灾现场”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熏着晕倒。
四、教师扮演“指导员”,幼儿扮演“消防队员”,与平行班幼儿组成消防一中队,参加全园“消防演习”,承担在操场上进行钻“火圈”、过“小桥”、向大墙投掷“灭火弹”等内容的演习任务。
小班主题课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让幼儿感知、比较两个同类物体的大小。
3、让幼儿体验交往、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生日蛋糕盒。
2、 一个温馨的家,一张大床、一张小床、一个大电视机、一个小电视机等。
3、 大小不同的玩具、礼物、饼干、糖果等物品若干。胶泥、胶泥板人手一份,大盘子、小盘子各一个。
指导要素:重点指导幼儿区分大小不同的礼物,并且在送礼物时,提醒幼儿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过程:
1、在游戏中,初步感知大小。
2、创设情境,激发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大小。
评价记录:
1、能否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能否感知、比较两个同类物体的大小。
3、幼儿是否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
活动建议:在娃娃家里摆放大小不同的两个娃娃、生日蛋糕盒,一张大床、一张小床、一个大电视机、一个小电视机等,继续让幼儿玩“过生日”的游戏,并引导他们区别哪个大、哪个小。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视觉上能感知物体的大小,在本次活动中很开心快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只是配合,家长没有真正体验、没有对活动进行一些指导语,另外没有设计家庭延伸环节,没有做到培养孩子,教育教育家长的作用。
小班主题课教案6
活动设计背景: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衔接,为了鼓励家长参与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区分两个形状物体的大小、会根据物体配对。
2、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3、让家长学会在家里教孩子掌握大小的方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关注程度
2、孩子对物体大小的认知水平
活动准备:大小不同的套环、水果玩具、帽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家长带幼儿面向老师席地围坐成半圆形,家长在孩子后面。老师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一起拍手做音乐游戏。
2、老师和家长手牵手拉成一个圆圈,玩吹泡泡游戏,让孩子感受大小的'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辨别大小。老师先将套环按大小从左往右在地上排成一排,点着最大的,边点边说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进行比较。
2、老师把套环打乱,从中找到最大的套环,依次找出剩余中最大的套环取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3、家长带幼儿沿场地坐,老师在中间介绍水果名称,引导幼儿认识大水果、小水果。
4、玩喂动物吃水果游戏,每名幼儿选一个水果,大水果送大动物的嘴巴里,小水果送小动物的嘴巴里。
三、结束部分:放音乐,老师拿出大小不同的帽子,让幼儿找一找把大帽子给爸爸妈妈戴上,小帽子给自己戴上。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视觉上能感知物体的大小,在本次活动中很开心快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只是配合,家长没有真正体验、没有对活动进行一些指导语,另外没有设计家庭延伸环节,没有做到培养孩子,教育教育家长的作用。
小班主题课教案7
活动目标
让幼儿认识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丰富词汇:荷花、花梗、叶柄、莲蓬。
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准备:
一幅荷花挂图、莲蓬和藕(实物)、刀子、印章画、纸。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生在绿船上"。(荷花,又叫莲花)
二、了解荷花名称及生长特点出示荷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荷花各部分的.名称和生长特点。
1、出示荷花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在什么季节见过荷花?在哪儿见到过?观察荷花、花梗、荷叶、叶柄,并提问:它们叫什么?长得什么样?
2、出示实物莲蓬,并提问:这是什么?它的里面有什么?(剥开莲蓬,让幼儿观察)。
3、出示实物藕,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荷花的什么?长得什么样?里面有什么?(切开藕,让幼儿观察)。
三、介绍荷花的用途提问:你们知道荷花有什么用吗?
四、游戏活动:夏天到了!
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表演夏天里的荷花盛开的动作。相互表演!
小班主题课教案8
设计意图:
中秋节即将来临,孩子对月饼的了解已有不少,月饼的样子、月饼的大小、月饼上的花纹等,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的对中秋节这个节日的了解以及正确掌握捏泥的技能,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月饼是圆圆的扁扁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纹,了解花纹在月饼上的分布。
2、在搓圆和压扁的基础上制作月饼,了解花纹的分布,学习用辅助材料在月饼上印花纹。
3、对泥工活动有兴趣,有表现简单物体的能力。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积木。
2、积木、月饼实物。
3、拍摄一段做月饼印花的视频或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好吃的月饼。知道月饼是圆圆的,上面有好看的花纹和字等图案。
师:你吃过月饼吗?月饼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出示月饼,引导幼儿讨论月饼的样子。
师: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花纹有什么意思呢?
2、观看ppt,了解花纹在月饼上的分布,知道边缘、中心都有花纹。观看、讨论,重点欣赏花纹在月饼的什么位置。
3、讨论:怎么做月饼?了解制作月ing的方法和过程,巩固搓圆和压扁的技能。
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橡皮泥和花片积木,我们怎么用橡皮泥做月饼呢?你想怎么做呢?
请幼儿说说自己制作月饼的想法。
4、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方法,观看制作月饼的视频或图片。
师:我们先把橡皮泥放在手心里团圆,再压扁,最后用花片积木在月饼中间或边上印花。
5、幼儿动手制作月饼,师巡回指导,终点指导团圆和印花。
6、展示作品,评价、分享月饼。
教学反思:
幼儿能与同伴一起观赏制作的月饼,并将制作好的月饼装到月饼礼盒中,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展示评价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幼儿通过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能够获得比较客观的认识。小班幼儿的自我评价较低,以他人评价为主,我们要注意增加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探索表现的欲望。
小班主题课教案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喜欢动手制作。
2、掌握团压技能,会用辅助材料制作。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一个托盘,每盘六团面,彩色圆纸片若干。
2、人手一个塑料面板。
3、教师用塑料桌一张,托盘一个,面板一个,面团,彩色圆纸片。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过程:
1、用神秘盒引出活动内容
2、示范讲解"饼干"的制作方法。
3、幼儿制作饼干,启发幼儿制作不同口味的饼干。
4、摆放作品。
活动延伸:
幼儿可在娃娃家制作。
教学反思:
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他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多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激发他们参与动手活动的兴趣橡皮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
小班主题课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小容器浇水。
2、激发幼儿对小花小草的关爱,体验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浇水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洒水壶给小花小草浇水。
活动准备
1、若干只大、小可乐瓶做的洒水壶(在瓶盖上戳几个小洞)
2、太阳公公图片一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老师念儿歌,引起宝宝的兴趣;太阳公公真调皮,晒在身上热乎乎,我们宝宝做好操,喝口开水解解渴。
1、师:天气热了,除了我们还有谁会口渴啊?
幼:小狗、小猫、小兔、老师…..
师:我们宝宝真聪明,知道小狗小猫小兔会口渴。还想到了老师也会口渴的。真是有爱心的好宝宝。
2、师:我们幼儿园的`小草呀,漂亮的小花呀,也晒得干干的,渴了,小草小花对老师说:“太阳公公真调皮,晒在身上热呼呼,小花小草要喝水,哪个宝宝会帮忙?”今天我们宝宝和老师一起去给小草小花喝水了。
二、浇水尝试
1、讨论:我们要去给小草小花浇水,要有什么东西呀?
师:现在老师来变变变、变出了什么呀?(洒水壶)这洒水壶是什么颜色的呀?(幼:红色的)。
师:什么形状的呀?(圆圆的)
师:老师再来变,变变变又变出了一只什么颜色的洒水壶呀?幼:蓝色的
师:老师再来变,又变出了一只什么颜色的洒水壶呀?幼:黄色的
师: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洒水壶?
幼:1、2、3,3只洒水壶
师:对了,是3只洒水壶
师:哎呀,这3只洒水壶还不够呢,老师再来变,变变变,变出了许多的洒水壶了。宝宝,我们每人拿一只洒水壶吧。
2、教师拿起一个大的洒水壶,然后去给小花小草喝水了“小花一口一口喝,别着急。”“小草你也一口一口喝,别着急。”
3、师:宝宝也要给小花小草喝水了。(鼓励每位宝宝参与活动)
活动结束:
用儿歌引导宝宝喝水。
教学反思
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想调动孩子的想象能力,在提出活动目标的时候也是围绕设计思路来的。在经过教学实践以后发现孩子离目标还是有一点距离,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想象的哪些植物要喝水,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动手能力差。针对这种情况想到应该为孩子做示范要先有实在的东西呈现给孩子,再让幼儿动手做。孩子先有了模仿再有自己的东西就容易多了,所以要注重课堂上对孩子的引导。
小百科:浇水,属于园艺学,是种植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浇水就是直接用水将盆土或花圃浇透,多对速生花卉或过干土壤采用,一般不淋植株和叶片,如果淋湿叶片,植物可能会被晒死。
小班主题课教案1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简单的爱护家具的方法,懂得要爱护家具。
2、初步知道一些常见家具的名称及用途。
3、能较大方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家的家具。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幼儿掌握一些家具生活基本常识。
二、活动准备
1、根据班级人数创设几个娃娃家的场景。
2、各种家具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吗?做完游戏应该怎么样?(把玩具整理好)
2、师:今天娃娃家里的娃娃有点不开心,娃娃家的家具都没有放整齐,爸爸妈妈们,我们把家具整理一下好吗?
3、幼儿分角色到娃娃家去整理家具,边整理边说一说这是什么家具。
(二)了解家具的作用。
1、师:谁来说说看,你刚才整理的是什么家具?你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儿介绍自己玩的`娃娃家有什么家具及他们的用途。)
2、师:你们自己家还有什么其他的家具?可以用来干什么?
(幼儿大胆介绍,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三)初步懂得保护家具的方法。
1、师:家具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家具?
(幼儿自由地谈一谈,师生共同小结保护家具的方法。)
2、教师总结:要按说明使用,不能在家具上乱涂乱画,不用小刀敲、刻家具等。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师:回家我们可以根爸爸妈妈一起介绍自己家里的家具。
教学反思: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离开生活,艺术创作就会失去源泉而枯竭。而对于那些热爱美术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也何尝不是这样。不立足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美术学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教学活动溶为一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家具》这等,我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布置学生完成“寻找家具中美术”生活作业。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小百科: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
小班主题课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活动,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
2、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3、初步学习替代、模仿,从一点向多点发散的思维方法。
4、激发了幼儿对下雨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请家长带幼儿到雨中观察下雨的情景,感受了解。
老师准备:制作课件。
活动流程:
(一)导入过程:(观看下雨的课件)孩子们,你们看,下雨了,雨点落到地面上落到荷花上,发出了声音,看一看,下大雨的时候,雨点像什么?(线等)下小雨的时候,小雨点像什么?幼儿自由想。
(二)扩散思维活动师:想一想,说一说你们见过的.雨。(互相说,个别说)
(三)找影子师:小雨点落到屋顶上是什么声音?试试看,模仿一下声音,小雨点落到水里是什么声音呢?
(四)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活动
1、师:下雨了,下雨了,小雨点飘落下来。小雨点飘落到幼儿园里,它会落到哪里呢?落到小朋友身上,小朋友会怎样呢?
2、师:小雨点飘落到干渴的土地上,禾苗会发现它?禾苗会怎样说呢?还有谁会发现它呢?它们会怎样呢?
(表演)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土地上的植物,并用动作表现,然后说说自己会怎样感激小雨点。
3、师:小雨点飘落到水里,小鱼看见了,它跳出水面在和小雨点玩吹泡泡的游戏呢,谁还发现了小雨点呢?会发生什么事呢?
(五)创新想象和情境表演(放轻音乐)
师:你们喜欢和小雨点做游戏吗?请你们和小雨点玩一玩吧。启发幼儿和小雨点玩游戏,鼓励幼儿合作表演小雨点落到哪里的情景。
(六)结束活动
幼儿观赏其他幼儿的表演,肯定幼儿的表现;幼儿与老师共同表演小雨点的游戏。
(七)活动延伸老师准备好粘贴材料若干投放在活动区,供幼儿粘贴小雨点用。
活动反思:
1、本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设计的,通过课件的形式,形象直观,幼儿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2、在发散思维活动中,借助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以观察性、开放性的提问为中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表达,激发了幼儿创新思维的兴趣。
3、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结合游戏进行教学,围绕雨点开展创新思维想象活动,培养了初步的创新思维意识,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中来,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在讲解过程中,应进一步突出活动重点部分,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活动中老师应注意个别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作学习,使幼儿能够大胆地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思维活动中,体验发散性思维的乐趣。基本能够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小百科: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小班主题课教案13
活动目的:
1、让幼儿认识狗,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帮助人类做很多的事。
2、知道狗狗身上有细菌,我们摸了狗狗要洗手。
3、狗狗有随地解手的坏习惯,我们应及时为其清理,以免破坏环境。
4、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爱护动物,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使幼儿掌握一些狗狗生活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狗狗的头饰若干、自制光碟、磁带、小狗一只,细菌图画一张。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认识狗狗身上有细菌,摸了小狗要洗手。
1、放音乐,带幼儿进入狗的王国(爬行),参观狗的王国。
2、幼儿与狗自由玩耍。
3、告诉幼儿狗狗身上有细菌,并出示细菌的图片,告诉幼儿摸了狗狗要洗手。
4、幼儿念《洗手》的儿歌。
二、认识各种各样的狗,让幼儿知道狗是人类的好朋友。
1、由幼儿观看碟片上的图片(各种各样狗的土图片)。
2、边看边讲解“狗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
三、让幼儿了解狗狗要随地大小便,我们应及时为其清理,爱护环境。
1、观看《蜡笔小新——追狗》的动画。
2、讨论“狗狗拉便便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3、游戏《爱护环境》。
A:许多狗狗出来玩,随地大小便。
B:我们是环保小卫士,大小便都清理光。
活动延伸:
学习儿歌——《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只小花狗,
它是我的好朋友,
天天和我做游戏,
讲卫生,爱干净,
不乱解手牢记心,
知错就改真正行,
真正行!
小百科: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食肉目、裂脚亚目、犬科动物。中文亦称“犬”,狗分布于世界各地。狗与马、牛、羊、猪、鸡并称“六畜”。
小班主题课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搭高、拼的技能。
4.使幼儿掌握一些房子的常识。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型特征
(1)、幼儿园有哪些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2)、围墙是什么样的?高不高?
(3)、幼儿园的楼房它是几层的?宽吗
(4)、我们要建幼儿园的哪几个部分?
3、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老师按顺序搭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搭建,屋顶可以用三角形盖顶。
4、提出建构要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结构,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按意愿自由建构。
(2)、游戏时要爱护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要把别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3)、要正确收放材料(轻拿轻放、按标记归类摆放)
5、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对搭建能力低的幼儿,可引导其模仿教师或看房子图片进行建构。
(2)、引导他们从搭平面房子过渡到搭立体房子。
6、欣赏作品
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搭的最漂亮?为什么觉得它漂亮?
7、评价总结
我们今天搭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搭的?你还会搭哪些和老师不一样的房子?
表扬能大胆建构、大胆创造的幼儿。
8、自然结束。
【小班主题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课教案03-22
小班语言课教案03-15
小班社会课教案05-25
小班安全课教案03-12
小班游戏课教案03-09
小班舞蹈课教案09-21
小班说课教案03-26
小班健康课教案03-20
小班书主题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