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 1
学情分析
1、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倍受长辈的宠爱与娇惯,很难体会到满招损,谦受益对自己将来的好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也会让学生反思:家人各方面都宠你、惯你,对自己的害处,从而体会满招损,谦受益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也好做个谦虚不自大的人。
2、学生比较喜欢周围人对自己的'夸赞,很难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带来更大的成功以及对自己今后的好处。另外生活中学生一有点成绩往往就骄傲自满,不懂得尊重别人,维护别人的自尊。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怎样做到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你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故事的最后谁得了冠军?它为什么能得冠军呢?如果它们再举行一次比赛,你会想什么办法使小白兔反败为胜呢?
2、揭题并板书
二、学文明理
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灯片出示)
①、比赛时以为“我准拿第一”的许小满,为什么没讲好
②、从未参加过讲故事比赛的凌云,为什么讲得有声有色?
2、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3、指名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回答。
4、讨论:
学了课文,如果让你从许小满和凌云中选交好朋友,你会选谁,为什么?
5、教师小结:
三、辨析明理
1、说一说
《知了学飞》的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议一议
谁对谁不对,为什么?
(用“Yes”or“No”回答,并说明原因)
3、记一记
齐读格言,并背一背
4、读一读
读故事《学演讲》想想: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教那个年轻人两门功课?
四、总结
自满是失败的祸根,谦虚是成功的法宝。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要虚心,不自满。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满招损,谦受益”的含义,了解其在古代文化及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通过学习,能够举例说明“满招损,谦受益”的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其哲理内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文本研读、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满招损,谦受益”的思想精髓。
(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谦逊低调、戒骄戒躁的价值观,认识到骄傲自满的危害和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内涵,掌握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难点:运用辩证思维,从个人成长、社会交往、事业成功等角度,深入剖析“满招损,谦受益”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述历史故事或名人名言(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发学生对“谦虚”与“自满”两种态度的思考。
提出课题:“满招损,谦受益”,让学生初步感知这句古训所蕴含的哲理。
(二)新课讲授
文本研读
(1)解读“满招损,谦受益”。解释“满”为何会招致损害,“谦”如何带来益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辩证关系。
(2)介绍该成语的出处及其在历史文献、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其文化背景的理解。
案例分析
(1)提供古今中外关于“满招损,谦受益”的典型事例,如项羽与刘邦、苹果公司与诺基亚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案例中“满”与“谦”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分享生活中“满招损,谦受益”的实例,加深对这一道理的直观认识。
辩证思考
(1)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事业成功等多个角度,探讨“满招损,谦受益”的现实意义。
(2)鼓励学生运用辩证思维,分析“满”与“谦”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态变化,理解二者并非绝对对立,而是需要适度把握的矛盾统一体。
(三)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满招损,谦受益’”为主题,各小组进行讨论,并推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设定情境,让学生扮演自满者与谦逊者,通过角色互动,体验两种态度带来的'不同后果,强化对“满招损,谦受益”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满招损,谦受益”的核心思想,强调其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意义。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提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践行“满招损,谦受益”。
(五)课后作业
阅读相关文章或书籍,查找更多“满招损,谦受益”的实例,撰写读书笔记。
自我反思:回顾近期生活、学习中的一个事件,分析其中是否存在“满招损,谦受益”的现象,写下自己的感悟。
【《满招损,谦受益》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倒数教案设计04-24
优秀教案设计03-04
风筝教案设计05-18
《社戏》的教案设计06-09
繁星的教案设计04-02
出塞的教案设计04-02
《学画》教案设计04-02
《画》教案设计04-01
散步教案设计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