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范文(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在记录表上用多种方式记录豌豆的数量,会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2、感受数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豌豆荚若干、记录笔、小盒子、笔。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认识豌豆。
1、教师:你们看一看桌上的小盒子里有什么?豌豆荚是什么样的?(给幼儿观察)
2、教师:豌豆荚里面藏的.什么?(豌豆)
二、讨论记录豌豆数量的方法。
1、教师出示盒子。
教师:这是盒子,我剥的豌豆应该放进哪个盒子里?
2、教师出示记录表,讨论记录方法。
教师:除了用点子记录表示豌豆的数量外,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三、操作活动:“数豌豆”,并记录其数量。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教师:你们也来剥一剥,数一数豆荚里有几里豌豆?每个豆荚里得数量一样吗?
四、找出最多和最少的。
教师:今天,你们今天剥的最多的是几粒?最少是几粒?
教师:我们回家后,如果家里也吃豌豆,就来数一数,看看还有没有比3粒更少的,比9粒更多的。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2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话,写了五颗豌豆从豌豆荚里滚了出来,被一个小男孩用玩具枪一颗一颗打了出去。有一粒豌豆滚到了一位生病的小姑娘家的窗前。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发芽、开花时,她很高兴,最后病慢慢好了起来。这个经典童话所蕴涵的意义,对幼儿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特点,即画面有动感、伴有背景音乐,力求创设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情境,努力挖掘童话故事中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幼儿通过欣赏故事,感受到豌豆带给小女孩的希望和快乐。同时,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提供幼儿讲述的机会,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得到发展并有所感悟。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并理解故事,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2、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连贯讲述。
3、能从故事情节和画面中感受到豌豆带给小女孩的希望和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利用多媒体引出主题,并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未打开的“豌豆荚”画面提问:这是什么?里面有谁?是多少?
2、出示打开的“豌豆荚”画面,引出故事题目(出示故事题目“五粒豌豆”)
师:这“五粒豌豆”一溜排地坐在豆荚里,就象小朋友一溜排地坐着。
(二)教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边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了解豌豆的变化。
师: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豌豆怎么样了呢?(播放多媒体课件)
师:小豌豆在豆荚里有什么变化?它们觉得世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教师小结:小豌豆生活在狭小的豆荚里,它们看到的是青绿色、金黄色,所以它们觉得世界也是青绿色、金黄色。
2、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二段,引导幼儿想象并讲述豌豆的去向。
师:小豌豆慢慢地成熟了,当它们长得饱满硬朗的时候,被摘了下来,放进一个口袋里。最小的豌豆说:“我们当中谁能跑得最远呢?”。最大的豌豆说:“唉,听天由命吧!”随后,它们落进了谁的手中?
(1)播放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一(小男孩)。
师:小男孩会用小豌豆做什么?
(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画面二(男孩射豌豆).
师:很快,小豌豆被装进了枪膛,“啪”豆子射了出去。这五颗豌豆射到哪里?结果怎么样?(幼儿相互交流,然后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3、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三段,理解最后一粒豌豆的经历。
师:请你们来听一听最后一粒豌豆到了哪里?结果又是如何?(播放课件)
师:最后一粒豌豆落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变化?看到豌豆慢慢地长大,小女孩是怎么想的?做了什么?小女孩的身体为什么会好起来?
教师小结:这一粒不起眼的小豌豆,因为有了它的出现,才使得生病的小女孩点燃了心中希望的火苗,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收获了属于她的美丽、快乐和健康!
4、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其余四粒豌豆到了哪里?结果会怎么样?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一遍这个美丽、动听的故事。
(2)幼儿边看课件边完整欣赏故事。
(三)结束
1、师:其余的四粒豌豆到了哪里?
2、师:它们落在不同的`地方,肯定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一起到教室里去说一说吧。
(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3
[教学分析]
这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一颗小豌豆在一座小楼的窗台裂缝里发芽、长叶、开花;房间里住着一位病得很厉害的小姑娘,小豌豆顽强的生命力,使小姑娘鼓起勇气,战胜病魔,小豌豆从中得到了快乐。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即将毕业,但从他们平时的学习相处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很自私,对别人的困难很冷漠。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能从小豌豆助人为乐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学会关心,学会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方法与过程:继续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生长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赞赏小豌豆有理想,热情,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小豌豆长大了,小姑娘也慢慢地长好了这句话的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小豌豆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豌豆荚,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生:豌豆荚像翡翠,碧绿碧绿的。
生;豌豆荚弯弯的,像绿色的小船。
生:豌豆荚箱小豌豆的摇篮。
说明:出示学生们熟悉的豌豆,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师导入语:你们的想象很丰富,让我们来读读大作家安徒生是怎样描述的。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体会普通的豌豆荚在作者笔下是那么富有情趣。
3、导读第二小节,出示课文38节。
4、学生自由读,说说豌豆们各自的打算,并用几个字归纳它们的愿望。
5、引读第9、10节。
师:同学们,要是你来写其中的一颗小豌豆,你会写哪一颗?
说明: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来构思一篇童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构思来学习大作家安徒生笔下的童话,学生更感兴趣。
6、揭示课题《一颗小豌豆》
过渡:这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拿出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A、这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这颗小豌豆做了一件什么好事?
B、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划下来?
说明:让学生能带者问题去读课文,并从课文中去找到有关语句。
三、边读边思,体会情感。
1、联系课文,完成填空:
A、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
(感谢它让她看到绿色;感谢它让她看到嫩黄色的花朵;感谢它使她战胜了病魔;感谢它使她慢慢地站起来)
B、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因为当小姑娘看到小豌豆。时,小姑娘。
(小豌豆长出了小叶子,小姑娘心里真高兴;小豌豆沿着线猛劲儿长,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还能自己坐上一个钟头呢;小豌豆开出一朵嫩黄色的小花,小姑娘真实高兴极了,慢慢地,竟站了起来)
(体会小豌豆以它充满生机的活力,唤起了小姑娘对生命的渴望,从而使小姑娘逐渐恢复了健康。)
说明:多媒体出示的填空练习,小姑娘对小豌豆微笑,从心底里感谢它,感谢它,让学生联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进一步熟悉了课文,也突破了难点和难点。
2、师小结语:当小豌豆开出嫩黄色的小花时,小姑娘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了。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也从小姑娘的感谢中获得了快乐。
在我班也有像小豌豆一样助人为乐的同学,你们知道她是谁?在此大大地表扬陶佳莹每天帮助陈豪亮抄写备忘录。
四、拓展练习。
这颗小豌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么其他四颗小豌豆有没有实现各自的愿望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颗小豌豆,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
说明:在学完课文后,再让学生仿照课文,展开想象,续编一个童话故事,与第一环节的构思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更有提高。在这里,学生的想象的童话故事比第一环节更有深度。进一步理解了课文重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生:第一颗想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来到了大沙漠,茫茫一片,没有它扎根的地方,不久,它渐渐地枯死了。
生:第二颗想要飞往太阳上去的小豌豆,它飞啊飞啊,飞啊飞啊,感到越来越热,它后悔了,想要回到地上,可是,它却被烤熟了。
师结束语: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而且,你们都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豌豆的种子是圆圆的,在秋天种植。
2、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收集豌豆种子。
2、铲子、喷壶、锄头、铁锨等工具,一块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1、观察豌豆种子豌豆宝宝是什么形状的?
什么时候种豌豆?(豌豆宝宝不怕冷,喜欢生长在寒冷的冬天)将颗粒饱满的`种子选出备用。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这块地能下种吗?为什么?先要干什么?该用什么工具?
观看教师整地并认识铲子、锄头等工具。
3、学习种植豌豆的技能地整好后,怎样下种呢?为什么?(用铲子挖坑。每个坑放23颗豆种,盖上土,浇水)知道坑既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豆苗不易长出,浅了会被雨水冲走。
幼儿种植,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正确使用铲子,注意安全。
小结:豌豆宝宝已经躲在小坑里了,我们要经常到种植园地关心豌豆宝宝,看看它们什么时候发芽,是怎样长大的,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豌豆宝宝的成长状况。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5
【设计思路】
《五粒豌豆》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童话,由于篇幅较长,我截取了其中的一个片段。我选取素材是因为那粒飞进窗子豌豆的经历,最值得称赞,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逆境中发芽、开花,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女孩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这个经典童话所蕴涵的意义,对幼儿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了PPT课件,为幼儿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努力挖掘童话故事中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幼儿通过欣赏故事,猜测故事情节,从中感受到豌豆带给小女孩的希望和快乐。同时,在活动中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提供幼儿大胆讲述的机会,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演演中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猜测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达。
2、能从故事情节和画面中感受到豌豆带给小女孩的希望和快乐。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猜测理解故事,并能大胆表达。
2、难点:感受故事中充满希望的情感。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幼儿有种植植物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利用PPT课件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未打开的“豌豆荚”画面。
师:这是什么?里面会有谁?有几粒?
2、出示打开的“豌豆荚”画面,引出故事题目
师:今天老师带来个美丽的故事,名字就叫“五粒豌豆”。
2、教师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想象并讲述豌豆的去向。
(1)播放PPT:师:小男孩会用小豌豆做什么?
(2)继续播放PPT:师:很快五粒豆子被装进枪膛,“啪啪啪”豆子们被被射了出去,我要飞向茫茫的世界啦,豆子喊了一声就不见了。
师:小豌豆会落到哪呢?(猜想:草里、泥土里、烟囱里、鲨鱼的`嘴巴里……)
3、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理解最后一粒最小的豌豆的经历。
(1)仔细观察课件,猜测小豌豆是否能生存下来。
师:豌豆会落到很多地方,有个地方你们都没想到。你们看,第五粒最小的豌豆落到了哪?
师:你还看到了谁?她为什么会躺在床上?从哪里看出女孩病了?生病的时候你会感到怎么样?谁来表演一下痛苦的表情?
师:落在窗台缝里的小豌豆会怎么样?我们平时见到的种子生活在哪?为什么生活在那里?(种子在肥沃的泥土,会长得很好)
师:没有很多泥土,那落在小小的窗台缝里的小豌豆会不会发芽呢?(幼儿讨论,大胆讲述自己的猜测。)
(2)播放PPT课件,观察小豌豆的变化。
师:窗台缝里的小豌豆到底会不会发芽呢?让我们来瞧瞧。冬天走了,春天来了,窗台缝里的小豌豆发生了什么变化?(豌豆慢慢发芽、长出了叶子,豌豆藤也爬出来了。)
师:看到小豌豆在小小的缝里发芽、长大,你心里怎么想?(高兴、开心)
师:我们都替小豌豆感到开心,你们觉得小豌豆勇敢吗?为什么?
师:那你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怎么做?(要像小豌豆一样勇敢。)
(3)表演豌豆发芽,感受豌豆的勇敢。
(用两张小椅子搭一个缝,一名幼儿蹲在地上充当小豌豆,随着教师讲述慢慢做发芽、越长越大的动作。)
提问:你看到小豌豆发芽了,心里会怎么想?(小豌豆真勇敢。)
(4)师:过了一个星期,豌豆会发生什么变化?
提问:小女孩看到花开了,她会做些什么呢?(幼儿大胆猜测并讲述。)
(5)观察画面,知道女孩病好了。
提问:女孩的病好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润、开心的笑。)
谁给小女孩带来了健康?
二、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豌豆给小女孩带来的希望与快乐。
1、完整欣赏故事,适当添加表演。
2、讨论: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师:其余的四粒豌豆会落到哪呢?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回教室把它们的故事画出来一起分享,好吗?
第二课时
1、选择其中一颗小豌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2、画出其中一粒豌豆的故事,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这个故事主要写豆荚里的第五粒豆子不小心落在了一个瘫痪的小女孩的窗台边,他没有埋怨恶劣的环境,努力的生根发芽,它吸引了窗户里面的小女孩,为了能每天看到发芽的豆苗,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奇迹般地站了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1.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整节课我都饱含激情,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2.不足之处是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6
活动背景:
本活动是在幼儿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准备后进行的,是我园进行《体验阅读》课程研讨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探讨什么是幼儿体验阅读?怎样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阅读活动的发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如何让幼儿通过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让他么感受到阅读是一种快乐和享受,体验生活的美好呢?这就是本活动要与大家共同探讨的地方。
活动一:
阅读故事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语言和画面形象及色彩的联系,把握这个故事内在的温馨和美的情感脉络。
2、创建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让幼儿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习惯。
3、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准备:
1、幼儿体验阅读小书《一粒豌豆》人手一本;
2、课前带幼儿进行种植活动,并引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积累种植经验;
3、书房音乐CD,播放机;《种瓜》音乐CD;
4、小老鼠玩偶一个:
过程与指导
1、出示小老鼠玩偶,激发幼儿兴趣,引出学习内容。
2、请幼儿自由翻看图书一遍。(播放书房音乐CD,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3、教师与幼儿一起有序翻看图书一遍,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注意画面背景的变化,引起幼儿思考画面变化意味着什么?不同的色彩代表什么?(为下一步骤埋下伏笔)
4、教师声情并茂地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5、教师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思考画面背景变化、人物服装变化与故事进展有何关联?(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背景色彩和服装代表不同的季节,自己发现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以季节变化为发展主线的,体验阅读发现的'快乐)
6、请幼儿与老师一起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
7、老师设问:小老鼠埋在地里的豌豆哪去了?留下悬念引起幼儿思考。
8、游戏——种瓜。
活动二:
故事表演
活动目标:
1、通过角色游戏,体验角色情感,产生与角色相通的情感共鸣。
2、通过故事的表演,进一步熟悉故事的内容。
3、通过寻找解答“小老鼠埋在地里的豌豆哪去了”?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准备:
1、故事表演道具:小老鼠头饰一个;代表不同季节的背景牌两个;豌豆或替代品若干;树枝一根;
2、背景音乐CD一张(分有故事内容和没有故事内容两段),播放机一个;
3、幼儿体验阅读小书《一粒豌豆》人手一本;
4、课前幼儿与家长做过亲子阅读;能大致完整讲述故事;
过程与指导:
1、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书朗读故事一遍。
2、教师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分别用不同的表情、动作和身体语言表现小老鼠的不同心情和感受。
3、请幼儿边听音乐故事,边看老师表演一遍。(老师将幼儿各种动作做归纳性,并融入到自己的的表演中,表演要夸张,让幼儿通过老师的表演明显感受到小老鼠的心情变化)
4、幼儿听音乐,自由复述表演故事一遍。
5、请个别表演能力强的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帮他复述故事,共同完整表演故事一遍。
6、引导幼儿讨论“小老鼠埋在地里的豌豆哪去了?”的问题,让幼儿通过故事的线索,自己思考寻找答案。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相关文章:
豌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03-19
一个豆荚里的豌豆教案(精选10篇)08-02
豆荚里的五个豌豆教案(通用8篇)09-2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豌豆教案(通用6篇)04-05
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范文(精选7篇)03-30
一个豌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案(精选5篇)03-19
剥豆荚教案03-13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通用6篇)03-22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案范文(精选7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