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秋节》小班教案

《中秋节》小班教案

时间:2024-10-28 03:16:28 教案 我要投稿

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欢迎大家分享。

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

  《中秋节》小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活动流程:

  二、介绍节日

  欣赏故事--谈话品尝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中秋节》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活动准备:

  1.有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视频、关于中秋节风俗的知识。

  2.有关于中秋节的歌曲。

  3.月饼的简笔画。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八月十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并播放视频故事《嫦娥奔月》,知道中秋节的由来。

  2.了解风俗

  给幼儿讲解有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要全家聚在一起,在晚上还可以赏月,看花灯等。

  3.学唱中秋节的歌曲

  老师播放关于中秋节的歌曲,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如《爷爷为我打月饼》。

  4.画月饼

  老师带领幼儿给月饼涂色。

  活动延伸:

  老师也可以带领幼儿用超轻粘土制作月饼,让幼儿掌握捏,搓,揉,压的本领。

  《中秋节》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时间、来历。

  活动准备

  1、展示幼儿在中秋节前观察月亮后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3、悬挂灯笼,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吗?

  2、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时间、来历。

  (1)教师先请幼儿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中秋节,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是与别人不同的。

  (2)教师给幼儿讲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吗?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4、教师向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教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小结: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中秋节》小班教案4

  一、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二、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三、区域活动

  开开心心来中秋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四、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中秋节》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教师问: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在中秋节歌曲中,分享月饼。

  《中秋节》小班教案6

  一、活动由来:

  中秋节到了,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蕴和魅力,增进幼儿与老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感受和家长同伴活动的乐趣。

  3.用送月饼的环节,体验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音乐《找朋友》ppt中秋节

  四、活动过程:

  1.家长和小朋友以小组的形式给小伙伴制作中秋节的礼物需要家长从家里带:能和幼儿简单制作的半成品(例如:水果沙拉、寿司、三明治等)还有一块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让幼儿有集体意识,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3.结束环节

  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中秋节》小班教案7

  一、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制作月饼的快乐。

  三、活动时间:

  xxxx.9.4

  四、活动准备:

  面粉、芝麻、蒸锅、电磁炉、蒸笼

  五、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中秋节》小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一样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此刻教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一样形状、不一样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齐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明白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中秋节》小班教案9

  一、活动设想: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团圆、吉祥。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非知道中秋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以亲子同乐的方式开展中秋节的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主题

  “亲子同欢乐,快乐齐分享”。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3:00。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各小班教室。

  五、活动对象:

  小班各班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准备:

  1、大环境布置,营造中秋节浓厚气氛。

  2、各班准备幼儿和家长观看的嫦娥奔月的视频。

  3、通知家长参与活动时每个家庭带好两个一次性纸杯

  七、活动目的: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喜欢民间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2、幼儿与家长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快乐。

  八、活动流程: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或许相识或者陌生,为了家庭的欢乐我们走到了一起。今天因为节日我们走到了一起,团圆在我们的幼儿园大家庭―小五班,今天让我们和孩子们“亲子同欢乐,快乐同分享”

  (一)热身。

  挂月饼——月饼挂在大树上,(家长让宝宝吊在自己脖子上或叉着宝宝腋下) 风儿吹来摇一摇,月饼扑通掉下来。(家长将宝宝左右两边各摇晃一下,转一圈妈妈抱着宝宝转一圈)

  (二)亲子制作灯笼。

  1、材料准备:请参加活动的每位宝宝家长带两个一次性的纸杯,我们将利用纸杯制作DIY灯笼。

  2、制作要求:

  (1)家长要和宝宝一起动手。

  (2)家长把纸杯按老师要求剪好。

  (3)让宝宝把装饰的彩色卡纸图形黏贴在灯笼表面。

  (4)家长按老师的要求把灯笼进行粘合成型,穿上绳子和流苏后,在灯笼的底部写上宝宝名字。

  (5)做好的灯笼,我们将会留在班上进行课室环境装饰。

  (三)观看嫦娥奔月的视频。

  (四)品尝月饼。

  品尝时记得将甜蜜先给您的爸爸或妈妈哦!

  《中秋节》小班教案10

  一、活动主题:

  《迎中秋庆团圆》

  二、主题介绍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有吃月饼,就像是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还有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和祭月的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在这天,每个家庭都团聚在一起,一家人共同观赏象征丰裕、和谐和幸福的圆月。这一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而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节主题,就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在环境创设上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带动幼儿积极参与。

  三、活动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美好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大力宣传园所文化,促进园所影响力,做好长期的招生工作。

  四、活动准备

  1、主题环境创设

  主题墙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主题教学中,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让回说话的环创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在创设前,与幼儿进行讨论,多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确定环境创设内容,并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倾听幼儿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支持。其实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经过与幼儿讨论决定了墙饰内容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材料和制作。

  2、材料准备

  【1】大型条幅悬挂提前进行主题宣传。园所名称+活动主题

  【2】画展准备

  收集幼儿与教师作品,根据作品呈现进行作品装饰美化。可悬挂、粘贴、摆放

  收集亲子作品如灯笼等手工家庭作品为活动增添气氛。

  【提前布置】

  【3】奇妙的月亮

  收集月亮变化的图片资料。

  【4】中秋风俗

  收集关于中秋风俗的资料供幼儿欣赏。

  【5】中秋来历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图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

  【6】团圆全家福

  收集幼儿全家福照片,体现中秋是团圆的日子

  【7】中秋祝福

  可在活动当日为幼儿准备百米长卷,让幼儿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己对中秋的感悟。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或者黏土来创作各式各样的月饼。

  【根据园所情况进行选择】

  3、园内区域活动创设

  根据中秋主题进行区域活动开展

  【1】团圆超市:

  幼儿搜集各种月饼外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2】美工区:

  巧手吧:幼儿利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对包装盒进行装饰,组合制作立体化的作品。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就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当孩子们体验创造的快乐时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月饼店:幼儿利用粘土,制作月饼。

  说明:为了体现幼儿互动,几个区域可以合作游戏。泥工区幼儿制作好的月饼可以送到巧手吧进行包装,由司机送到超市里出售。这些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由幼儿表达出合作游戏的愿望。

  【3】益智区:结合科学领域活动,在节前节后让幼儿观察月亮,进行对比,绘制出“月亮变化册”等。

  【4】音乐区:快乐音乐会。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碰铃等,音乐图谱,进行节奏乐练习,尝试为歌曲《中秋节》、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合作演奏,体验快乐。

  【5】表演区:为幼儿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引导幼儿举办中秋联欢会,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6】阅读区:投放关于月亮、中秋节的故事书、图片、识字卡片、图文并茂的.古诗、儿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4、家园共育

  家长园地是家园沟通的重要园地,家长园地不仅要温馨、好看,而且要富有诗意,能吸引家长眼球,要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园之间互动。为让家长全面地了解班级活动,

  在中秋节主题环境的创设中,要体现出以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条通道、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让环境也成为幼儿的老师。

  五、活动形式

  1、全园集体活动或班级活动、园内或园外、室内或室外

  2、绘画、手工的方式呈现园所教学特色。

  3、可选择手工黏土制作月饼或百米长卷的绘画活动。

  六、活动流程

  1、提前一周布置现场、作品收集、画展准备

  2、宣传幼儿园

  【微信朋友圈、美篇、易企秀】

  3、转发有礼

  【提高园所知名度】

  4、场地开放

  【画展供家长、路人欣赏作品、深入了解幼儿园】

  将教师幼儿的所有作品进行展示。

  5、现场活动【人员安排。责任到人】

  【1】支持人开场。

  【2】介绍节日(课堂流程)

  a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b欣赏故事

  【嫦娥奔月等】

  c制作月饼(课堂流程)

  【也可进行百米长卷绘画活动】

  (1)中秋节吃过什么味道的、什么形状的月饼?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d作品欣赏

  f合影留念

  【拍照发朋友圈】

  七、亲子互动

  【家庭作业】

  1、在中秋节日当天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欣赏月亮,品尝团圆月饼家人一起欢快幸福时刻拍视频记录下来(告诉家长留住美好时刻)

  2、朋友圈送祝福

  孩子直接拍视频送祝福,体现孩子的胆大、自信、礼貌同时加深旁人对幼儿园的印象。(拍视屏发朋友圈内容:全国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我是某某幼儿园某班小朋友,我叫某某,我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欢乐)

  温馨提示:幼儿园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进行

  《中秋节》小班教案11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二、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三、系列活动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四、主题环境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适合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适合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适合小小班、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适合大班)

  五、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亲子活动:

  1、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

  2、亲子花灯制作大赛。——(中班级组)

  六、活动内容建议

  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展开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

  5、音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6、数学:小班《数月饼》、分类;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七、特色教学活动——画兔爷

  在介绍中秋祭月、赏月、食月饼、供兔爷等一系列习俗的基础上,以兔爷为主题,通过学习中秋节及兔爷的起源,观摩与兔爷相关的展陈,设计制作兔爷的形象与月饼的花样,加深儿童对中秋节的理解,拓展对传统节日与传统风俗的认识,同时享受动手动脑的乐趣,过一个融知识与娱乐于一体的中秋节。

  兔爷的传说:

  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

  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

  《中秋节》小班教案12

  一、背景分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孩子们赏月、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机会。这种主题活动贴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熟悉且感兴趣,具有教育价值。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满月和家人团聚的完美氛围。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中秋节的主题,有必要创造一个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上,要突出孩子的主体性,即从设计到布置到评价的全过程都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在环境创设材料的选择上,要充分研究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保证孩子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

  二、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通过品尝月饼、赏月、学习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自己的完美情感。

  2、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由来及相关习俗,了解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整理数据,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环境的创设

  (1)主题环境的创造:

  主题墙作为促进儿童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通过创建主题墙,将墙由“静态”变为“动态”,融入主题教学,让孩子与环境进行有效对话,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孩子学习的互动平台。创作前与孩子讨论,多关注孩子,观察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确定创作环境的材料,启发他们在创作主题墙饰时积极进取,倾听他们对创作墙饰环境的想法和思考,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事实上,创造环境的过程也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在与幼儿讨论好墙面装饰材料后,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材料,制定幼儿园中秋主题活动的策划方案。

  1、奇妙的月亮——关于月亮的图片(老师、小朋友、家长收藏),如:嫦娥奔月图片、月宫照片、神舟飞天照片、月亮图片等。(底部有简单的字幕)。丰富孩子们对月球的体验。

  2、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前后的习俗照片。通常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个时间,可以把中国的地图排好,然后把不同地方庆祝中秋节的照片按地区排在地图上。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月等。由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目的让孩子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中秋节的起源—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照片。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的.传说。

  4、团圆乐——孩子们的全家福照片,反映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5、中秋节快乐—儿童亲子手抄报。与儿童家长合作制作手抄报,反映起源、风俗、儿歌、古诗等。中秋节。通过教育提高儿童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和美德。

  6、中秋祝福——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一幅长卷,让他们用画笔在长卷上表达对中秋的感受。桂树下的玉兔,飞翔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都跃然纸上。

  (2)创建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课程材料的延伸或扩展。所以这个题材的地域素材来园和中秋节的相关素材。根据孩子的不同技能和个体差异,放入不同层次的材料。该地区的材料与课程和最近的活动材料密切相关。儿童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将通过区域游戏得到进一步巩固、迁移和推广。

  1、留尼汪超市:

  并收藏各种月饼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为孩子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2、艺术设计领域:

  方便:孩子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在老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的帮助下装饰盒子。)并结合制作立体作品。生活中随处可拿的废旧物品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在孩子们充满创造力的手中。当孩子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时,就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商店:孩子们在模具的帮助下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说明:为了体现孩子的互动性,可以几个区域一起玩。黏土地区孩子做的月饼,可以送到巧手吧包装,再由司机送到超市销售。这些都可以由老师来提示,孩子可以表达对合作游戏的渴望。

  3、拼图区:结合科学领域的活动,让孩子在节前节后观察月亮,进行比较,绘制“月亮变化书”等。

  4、音乐区:快乐音乐会。准备好各种打击乐器:圆跳台、三角铁、响铃等。、音乐图集、练习节奏音乐、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爷爷给我打月饼》和音乐《云追月》一起演奏、尝试用乐器独立演奏幼儿园中秋主题活动策划书。孩子接触打击乐,可以发展他们的节奏感、感受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耐心倾听、相互配合的习惯。

  5、表演区:为孩子表演提供头饰和道具,指导他们举办中秋晚会,鼓励他们大胆表演,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6、阅读区:放入故事书、图片、识字卡、图文并茂的古诗词、关于月亮和中秋节的儿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3)廊道环境的创造:

  走廊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外空间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是幼儿每天必须接触和经过的地方,同时也承担着教育功能的责任。

  (4)家庭联系栏:

  父母园是家庭交流的重要园地。父母的花园不仅要温馨美好,还要富有诗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与家之间的互动。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活动,要设置以下板块:早期了解教育——张贴主题教案,让家长了解这个主题信息;本月话题:——家长讨论“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计划,让孩子在节日的气氛中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我学会了——贴儿歌和故事;温馨提示——结合需要家长配合开展主题活动的工作,精彩瞬间——将幼儿园的活动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给家长。从而体现家合教育的理念和主张!

  在中秋节主题环境的营造中,要把孩子作为学习主体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努力让每一面墙、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材料都与孩子互动,与孩子“对话”,发展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游戏和乐趣中学习,让环境成为孩子的老师。

  《中秋节》小班教案13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孩子们赏月、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机会。这种主题活动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月圆人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气氛。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中秋节的.主题,有必要创造一个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即从设计到布置到评价的全过程都要儿童积极参与。在选择环境创设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发展需求,保证儿童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事老师共度假期的快乐。

  准备工作:

  倡导孩子们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心品尝。

  活动流程:

  一、介绍节日向孩子介绍中秋节的由来,让他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听“月亮姑娘做衣服”的故事,明白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女孩的衣服总是破旧不堪。

  三、谈吐品味: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一起品尝自己的月饼和水果。

  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欢乐自助餐正式开始了!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们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让大家都流口水。每个孩子用盘子选择自己的食物。用餐时,孩子们与同伴自由交流美食,享受自助餐。

  说说你带的食物。

  《中秋节》小班教案14

  活动意向: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满月象征着家庭团聚。在这一天,每个人都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比如在灯笼上挂灯谜,赏月,晚餐吃月饼等等。指南中提到:欣赏和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有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初步感情,了解一些自己接触过的多元文化。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意识到节日的不同含义和人们庆祝节日的不同方式。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庆祝习俗,感受现代中秋节的独特艺术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的由来,这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同伴一起体验活动的乐趣。

  3、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诗歌朗诵、手工制作、亲子制作、蛋糕制作、中秋蛋糕品尝等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xx年9月x日至xx年9月x日

  准备工作:

  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中秋活动计划,附上照片说明,并按班级进行整理。

  活动内容: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宣传。

  2、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制作糕点、品尝中秋月饼等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参与中秋民俗活动的乐趣。

  3、家庭男女同校。

  (1)请家长帮助孩子丰富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和传统民俗文化,在中秋节当天带孩子一起赏月、尝月饼,感受浓浓的中秋气氛。

  (2)引导幼儿连续观察中秋节前后月亮的变化,并做简单记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4、教师活动“diy水晶月饼”:组织全体教师制作水晶月饼。

《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秋节》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秋节小班教案11-09

小班中秋节教案06-25

小班中秋节的教案02-08

小班中秋节教案06-22

小班中秋节教案03-14

小班中秋节活动教案05-24

小班中秋节的教案15篇02-17

小班中秋节教案14篇04-05

《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5篇)04-01

小班中秋节教案(精选6篇)12-27

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欢迎大家分享。

2022《中秋节》小班教案(精选14篇)

  《中秋节》小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自带水果和月饼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活动流程:

  二、介绍节日

  欣赏故事--谈话品尝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听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三、谈话品尝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尝自带的月饼和水果。

  说说自己所带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中秋节》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活动准备:

  1.有关于中秋节来历的'视频、关于中秋节风俗的知识。

  2.有关于中秋节的歌曲。

  3.月饼的简笔画。

  活动过程:

  1.介绍节日

  向幼儿介绍八月十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并播放视频故事《嫦娥奔月》,知道中秋节的由来。

  2.了解风俗

  给幼儿讲解有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习惯,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要全家聚在一起,在晚上还可以赏月,看花灯等。

  3.学唱中秋节的歌曲

  老师播放关于中秋节的歌曲,带领幼儿一起学唱。如《爷爷为我打月饼》。

  4.画月饼

  老师带领幼儿给月饼涂色。

  活动延伸:

  老师也可以带领幼儿用超轻粘土制作月饼,让幼儿掌握捏,搓,揉,压的本领。

  《中秋节》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2、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3、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时间、来历。

  活动准备

  1、展示幼儿在中秋节前观察月亮后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3、悬挂灯笼,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节日吗?

  2、向幼儿介绍中秋节的时间、来历。

  (1)教师先请幼儿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中秋节,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是与别人不同的。

  (2)教师给幼儿讲有关中秋节的故事,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3、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吗?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4、教师向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教师:“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

  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小结: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中秋节》小班教案4

  一、主题目标

  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二、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中秋的大型壁画,其中有月亮的变化、宫灯。

  2.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事先发放记录单)。

  三、区域活动

  开开心心来中秋

  1.绘画:提供水果图片,供幼儿绘画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儿制作月饼。

  3.美工:提供各色彩纸、胶水、绘画笔供装饰节日的灯笼。

  4.制作灯笼:运用空瓶子、彩色胶带、色纸、粘贴素材,做一个灯笼。

  四、家园共育

  1.有条件的家庭,晚上带着孩子一起观赏中秋的'月亮,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与幼儿一起准备一个灯笼,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中秋节》小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民族节日,了解简单的节日风俗和有关的民间传说。

  3、知道吃月饼的意义,体会分享的'愉快。

  【活动准备】

  1、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块月饼,并请家长告诉孩子月饼的品名。

  2、民间故事《嫦娥奔月》。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民间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问:你是怎么过中秋节的?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为什么?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体验节日的快乐。

  教师问:月饼有很多种,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月饼?

  引导孩子们从形状、颜色、味道来介绍;月饼为什么是圆的呢?

  在中秋节歌曲中,分享月饼。

  《中秋节》小班教案6

  一、活动由来:

  中秋节到了,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意蕴和魅力,增进幼儿与老师,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感受和家长同伴活动的乐趣。

  3.用送月饼的环节,体验交朋友和朋友分享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音乐《找朋友》ppt中秋节

  四、活动过程:

  1.家长和小朋友以小组的形式给小伙伴制作中秋节的礼物需要家长从家里带:能和幼儿简单制作的半成品(例如:水果沙拉、寿司、三明治等)还有一块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让幼儿有集体意识,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3.结束环节

  幼儿把自己带来的月饼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中秋节》小班教案7

  一、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制作月饼的快乐。

  三、活动时间:

  xxxx.9.4

  四、活动准备:

  面粉、芝麻、蒸锅、电磁炉、蒸笼

  五、活动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中秋节》小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2、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

  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请食堂师傅准备好作月饼的面团、馅泥等材料,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

  活动流程:

  歌唱(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1、师生谈话:刚才我们唱了(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歌曲,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月饼吗?(吃过)哪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味道的?里面都有些什么?(冰糖、红绿丝、花生米)等。

  2、出示不一样造型月饼让幼儿观擦,问: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做一个香甜的月饼送给你最喜欢的人吗?(愿意)此刻教师就来教你们做月饼。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

  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

  2)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3)将做好的月饼放入厨房内的'蒸笼里蒸熟。

  4、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等技能,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的不一样形状、不一样花纹的月饼来。

  5、带领幼儿边唱:打月饼的歌曲边把自己制作的月饼放入厨房的蒸笼里。

  6、师生一齐做着游戏等着欣赏自己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讲解:今班教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月饼卡片,你们想明白这些卡片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吗?(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先让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言讲一讲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7、做游戏:(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教师拿两个纸盒做汽车,请幼儿先把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月饼装到一辆车上,再把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月饼装到另一辆车上,再请幼儿把大小不一样的圆形月饼分别分给两种小动物(小猫、小兔),再把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小熊、小鸭)。

  8、幼儿做练习:快把小猪商店的月饼装上车,教师向幼儿交代清楚:月饼的形状要与车身上的标志相同,再把月饼分别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9、将自己做的月饼带回家。

  《中秋节》小班教案9

  一、活动设想: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它代表团圆、吉祥。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他们并非知道中秋节的意义与传统礼节。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以“快乐”为中心点,以亲子同乐的方式开展中秋节的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二、活动主题

  “亲子同欢乐,快乐齐分享”。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下午3:00。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各小班教室。

  五、活动对象:

  小班各班幼儿及家长。

  六、活动准备:

  1、大环境布置,营造中秋节浓厚气氛。

  2、各班准备幼儿和家长观看的嫦娥奔月的视频。

  3、通知家长参与活动时每个家庭带好两个一次性纸杯

  七、活动目的:

  1、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喜欢民间节日,体验节日的快乐。

  2、幼儿与家长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快乐。

  八、活动流程:

  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或许相识或者陌生,为了家庭的欢乐我们走到了一起。今天因为节日我们走到了一起,团圆在我们的幼儿园大家庭―小五班,今天让我们和孩子们“亲子同欢乐,快乐同分享”

  (一)热身。

  挂月饼——月饼挂在大树上,(家长让宝宝吊在自己脖子上或叉着宝宝腋下) 风儿吹来摇一摇,月饼扑通掉下来。(家长将宝宝左右两边各摇晃一下,转一圈妈妈抱着宝宝转一圈)

  (二)亲子制作灯笼。

  1、材料准备:请参加活动的每位宝宝家长带两个一次性的纸杯,我们将利用纸杯制作DIY灯笼。

  2、制作要求:

  (1)家长要和宝宝一起动手。

  (2)家长把纸杯按老师要求剪好。

  (3)让宝宝把装饰的彩色卡纸图形黏贴在灯笼表面。

  (4)家长按老师的要求把灯笼进行粘合成型,穿上绳子和流苏后,在灯笼的底部写上宝宝名字。

  (5)做好的灯笼,我们将会留在班上进行课室环境装饰。

  (三)观看嫦娥奔月的视频。

  (四)品尝月饼。

  品尝时记得将甜蜜先给您的爸爸或妈妈哦!

  《中秋节》小班教案10

  一、活动主题:

  《迎中秋庆团圆》

  二、主题介绍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有吃月饼,就像是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还有赏月,我国自古就有赏月和祭月的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在这天,每个家庭都团聚在一起,一家人共同观赏象征丰裕、和谐和幸福的圆月。这一主题活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以中秋节为主题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花好月圆和合家团圆的美好氛围。而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的完成中秋节主题,就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在环境创设上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带动幼儿积极参与。

  三、活动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赏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美好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大力宣传园所文化,促进园所影响力,做好长期的招生工作。

  四、活动准备

  1、主题环境创设

  主题墙作为促进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已成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主题墙,让墙由“静”变“动”,融入到主题教学中,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地对话,让回说话的环创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互动平台。在创设前,与幼儿进行讨论,多关注幼儿,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确定环境创设内容,并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饰的积极性,倾听幼儿创设墙饰环境的所思、所想,为幼儿提供适度的支持。其实创设环境的过程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经过与幼儿讨论决定了墙饰内容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材料和制作。

  2、材料准备

  【1】大型条幅悬挂提前进行主题宣传。园所名称+活动主题

  【2】画展准备

  收集幼儿与教师作品,根据作品呈现进行作品装饰美化。可悬挂、粘贴、摆放

  收集亲子作品如灯笼等手工家庭作品为活动增添气氛。

  【提前布置】

  【3】奇妙的月亮

  收集月亮变化的图片资料。

  【4】中秋风俗

  收集关于中秋风俗的资料供幼儿欣赏。

  【5】中秋来历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图片。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

  【6】团圆全家福

  收集幼儿全家福照片,体现中秋是团圆的日子

  【7】中秋祝福

  可在活动当日为幼儿准备百米长卷,让幼儿用画笔在长幅画卷上表达了自己对中秋的感悟。月桂树下的玉兔、会飞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想都跃然纸上。或者黏土来创作各式各样的月饼。

  【根据园所情况进行选择】

  3、园内区域活动创设

  根据中秋主题进行区域活动开展

  【1】团圆超市:

  幼儿搜集各种月饼外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2】美工区:

  巧手吧:幼儿利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借助教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对包装盒进行装饰,组合制作立体化的作品。生活中随处可取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富有创造性的小手中就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当孩子们体验创造的快乐时更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月饼店:幼儿利用粘土,制作月饼。

  说明:为了体现幼儿互动,几个区域可以合作游戏。泥工区幼儿制作好的月饼可以送到巧手吧进行包装,由司机送到超市里出售。这些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由幼儿表达出合作游戏的愿望。

  【3】益智区:结合科学领域活动,在节前节后让幼儿观察月亮,进行对比,绘制出“月亮变化册”等。

  【4】音乐区:快乐音乐会。准备各种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碰铃等,音乐图谱,进行节奏乐练习,尝试为歌曲《中秋节》、用不同的打击乐器合作演奏,体验快乐。

  【5】表演区:为幼儿提供表演的头饰、道具,引导幼儿举办中秋联欢会,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己,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6】阅读区:投放关于月亮、中秋节的故事书、图片、识字卡片、图文并茂的.古诗、儿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4、家园共育

  家长园地是家园沟通的重要园地,家长园地不仅要温馨、好看,而且要富有诗意,能吸引家长眼球,要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园之间互动。为让家长全面地了解班级活动,

  在中秋节主题环境的创设中,要体现出以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贯穿活动的整个过程,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条通道、每一个区域、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发展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让环境也成为幼儿的老师。

  五、活动形式

  1、全园集体活动或班级活动、园内或园外、室内或室外

  2、绘画、手工的方式呈现园所教学特色。

  3、可选择手工黏土制作月饼或百米长卷的绘画活动。

  六、活动流程

  1、提前一周布置现场、作品收集、画展准备

  2、宣传幼儿园

  【微信朋友圈、美篇、易企秀】

  3、转发有礼

  【提高园所知名度】

  4、场地开放

  【画展供家长、路人欣赏作品、深入了解幼儿园】

  将教师幼儿的所有作品进行展示。

  5、现场活动【人员安排。责任到人】

  【1】支持人开场。

  【2】介绍节日(课堂流程)

  a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来历,让幼儿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

  b欣赏故事

  【嫦娥奔月等】

  c制作月饼(课堂流程)

  【也可进行百米长卷绘画活动】

  (1)中秋节吃过什么味道的、什么形状的月饼?

  (2)老师示范做月饼。

  (3)幼儿动手做月饼。

  d作品欣赏

  f合影留念

  【拍照发朋友圈】

  七、亲子互动

  【家庭作业】

  1、在中秋节日当天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欣赏月亮,品尝团圆月饼家人一起欢快幸福时刻拍视频记录下来(告诉家长留住美好时刻)

  2、朋友圈送祝福

  孩子直接拍视频送祝福,体现孩子的胆大、自信、礼貌同时加深旁人对幼儿园的印象。(拍视屏发朋友圈内容:全国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我是某某幼儿园某班小朋友,我叫某某,我祝大家节日快乐,阖家欢乐)

  温馨提示:幼儿园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进行

  《中秋节》小班教案11

  一、主题来源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已经有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如中秋节的歌曲、贺卡、动画、精美的月饼盒等。

  中秋的月儿圆圆、中秋的月饼香香,中秋的话儿甜甜,中秋的快乐多多……希望通过中秋节的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更让孩子学会分享、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吧。

  二、主题目标

  小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佳节,初步体验民族节日的快乐。

  2、喜欢听中秋节的故事,学习跟读中秋节的儿歌。

  3、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民俗,懂得好东西应与大家分享,萌发对家人的亲情。

  4、以"快乐"为中心点,带领孩子开展中秋节前的系列活动,以此让他们体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的团圆与快乐,激发他们乐意上幼儿园、爱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美食及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让幼儿通过品尝月饼、观察月亮、学习和欣赏歌曲、制作灯笼等活动来体验节日的快乐,感受中国人的文化习俗。

  3、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以及我国人民过中秋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亲情、友情以及与家人团圆的幸福感。

  3、引发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培养细心、持久的观察态度。

  4、欣赏不同的月饼盒、袋作品,能用多种材料和使用。

  三、系列活动

  1、听一听:听一个关于月亮的传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节的'`由来》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个月饼。

  3、画一画:"小手画月饼","月亮婆婆",鼓励幼儿以绘画的方式设计月饼图案。

  4、读一读:学习朗读一首中秋节的古诗或者宋词。例如:唐诗《静夜思》、《中秋夜》、宋词《明月几时有》等。

  四、主题环境创设

  1、中秋节前,各班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及渲染以"快乐中秋"为主题气氛的环境。例如"团团圆圆庆中秋"图文并茂的主题环境创设,或者是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的图文并茂资料或者"中秋诗词"等等。

  2、"情意浓浓,爱满中秋"贺卡展。(适合大班)

  3、"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亲子制作比赛。(适合中班)

  4、"庆中秋灯笼大汇演"作品展示。(适合小小班、小班)

  5、举办小小作品展示"我设计的月饼图案"。(适合大班)

  五、家园共育

  1、建议家长给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节的古诗。

  2、鼓励家长帮助收集各种各样的月饼盒、月饼礼品袋、中秋节贺卡、图片、灯笼等资料创设班级环境。

  亲子活动:

  1、级组自助餐——月饼品尝大会(小、中班级组)

  2、亲子花灯制作大赛。——(中班级组)

  六、活动内容建议

  结合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展开

  1、社会:《节日的街道》、《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大家一起吃月饼》、《一起过中秋》

  2、语言:《月亮的遐想》、儿歌:《我与月亮的对话》、《漂亮的月饼盒》、《月亮船》、《各种各样的月饼》、古诗《静夜思》《月饼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几时有》

  3、科学:《会变的月亮》、《月亮上面有点啥?》

  4、美术:《欣赏各种各样的月饼盒包装》、《设计月饼图案》、《我为妈妈做灯笼》

  5、音乐: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月亮婆婆喜欢我》

  6、数学:小班《数月饼》、分类;大班统计《月饼品牌》、《月饼的生产厂家》、《等分月饼》

  七、特色教学活动——画兔爷

  在介绍中秋祭月、赏月、食月饼、供兔爷等一系列习俗的基础上,以兔爷为主题,通过学习中秋节及兔爷的起源,观摩与兔爷相关的展陈,设计制作兔爷的形象与月饼的花样,加深儿童对中秋节的理解,拓展对传统节日与传统风俗的认识,同时享受动手动脑的乐趣,过一个融知识与娱乐于一体的中秋节。

  兔爷的传说:

  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

  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

  《中秋节》小班教案12

  一、背景分析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孩子们赏月、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机会。这种主题活动贴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孩子熟悉且感兴趣,具有教育价值。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满月和家人团聚的完美氛围。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中秋节的主题,有必要创造一个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在环境的创设上,要突出孩子的主体性,即从设计到布置到评价的全过程都要让孩子积极参与。在环境创设材料的选择上,要充分研究每个孩子的发展需求,保证孩子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

  二、活动的主题和目标

  1、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通过品尝月饼、赏月、学习欣赏歌曲、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让孩子们体验节日的快乐,分享自己的完美情感。

  2、了解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由来及相关习俗,了解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3、孩子和家长一起收集整理数据,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环境的创设

  (1)主题环境的创造:

  主题墙作为促进儿童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主题教学活动中,通过创建主题墙,将墙由“静态”变为“动态”,融入主题教学,让孩子与环境进行有效对话,成为我们主题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孩子学习的互动平台。创作前与孩子讨论,多关注孩子,观察他们的兴趣和需求,确定创作环境的材料,启发他们在创作主题墙饰时积极进取,倾听他们对创作墙饰环境的想法和思考,为孩子提供适当的支持。事实上,创造环境的过程也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在与幼儿讨论好墙面装饰材料后,教师要与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材料,制定幼儿园中秋主题活动的策划方案。

  1、奇妙的月亮——关于月亮的图片(老师、小朋友、家长收藏),如:嫦娥奔月图片、月宫照片、神舟飞天照片、月亮图片等。(底部有简单的字幕)。丰富孩子们对月球的体验。

  2、中秋节习俗—中秋节前后的习俗照片。通常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个时间,可以把中国的地图排好,然后把不同地方庆祝中秋节的照片按地区排在地图上。如:中秋团圆、赏月、吃月饼、登月等。由老师和孩子共同完成。目的让孩子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3、中秋节的起源—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照片。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的起源和相关的.传说。

  4、团圆乐——孩子们的全家福照片,反映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5、中秋节快乐—儿童亲子手抄报。与儿童家长合作制作手抄报,反映起源、风俗、儿歌、古诗等。中秋节。通过教育提高儿童对国家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中国文化和美德。

  6、中秋祝福——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一幅长卷,让他们用画笔在长卷上表达对中秋的感受。桂树下的玉兔,飞翔的嫦娥,月亮的变化,团圆的心愿……所有关于月亮的梦都跃然纸上。

  (2)创建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课程材料的延伸或扩展。所以这个题材的地域素材来园和中秋节的相关素材。根据孩子的不同技能和个体差异,放入不同层次的材料。该地区的材料与课程和最近的活动材料密切相关。儿童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将通过区域游戏得到进一步巩固、迁移和推广。

  1、留尼汪超市:

  并收藏各种月饼包装盒、手提袋、月饼盒、饮料瓶、各种水果等。为孩子开展“超市购物”游戏。

  2、艺术设计领域:

  方便:孩子用月饼盒、手提袋等。在老师提供的辅助材料(剪刀、双面胶、彩纸、丝带等)的帮助下装饰盒子。)并结合制作立体作品。生活中随处可拿的废旧物品会变成宝贝,汽车,家具等。在孩子们充满创造力的手中。当孩子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时,就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商店:孩子们在模具的帮助下用橡皮泥制作月饼。

  说明:为了体现孩子的互动性,可以几个区域一起玩。黏土地区孩子做的月饼,可以送到巧手吧包装,再由司机送到超市销售。这些都可以由老师来提示,孩子可以表达对合作游戏的渴望。

  3、拼图区:结合科学领域的活动,让孩子在节前节后观察月亮,进行比较,绘制“月亮变化书”等。

  4、音乐区:快乐音乐会。准备好各种打击乐器:圆跳台、三角铁、响铃等。、音乐图集、练习节奏音乐、尝试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爷爷给我打月饼》和音乐《云追月》一起演奏、尝试用乐器独立演奏幼儿园中秋主题活动策划书。孩子接触打击乐,可以发展他们的节奏感、感受力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耐心倾听、相互配合的习惯。

  5、表演区:为孩子表演提供头饰和道具,指导他们举办中秋晚会,鼓励他们大胆表演,展示自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6、阅读区:放入故事书、图片、识字卡、图文并茂的古诗词、关于月亮和中秋节的儿歌,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3)廊道环境的创造:

  走廊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室外空间和室内环境的通道,是幼儿每天必须接触和经过的地方,同时也承担着教育功能的责任。

  (4)家庭联系栏:

  父母园是家庭交流的重要园地。父母的花园不仅要温馨美好,还要富有诗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让栏目“活起来”,真正体现家与家之间的互动。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班级活动,要设置以下板块:早期了解教育——张贴主题教案,让家长了解这个主题信息;本月话题:——家长讨论“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计划,让孩子在节日的气氛中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习俗;我学会了——贴儿歌和故事;温馨提示——结合需要家长配合开展主题活动的工作,精彩瞬间——将幼儿园的活动以照片的形式展现给家长。从而体现家合教育的理念和主张!

  在中秋节主题环境的营造中,要把孩子作为学习主体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努力让每一面墙、每一个区域、每一个材料都与孩子互动,与孩子“对话”,发展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在游戏和乐趣中学习,让环境成为孩子的老师。

  《中秋节》小班教案13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孩子们赏月、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机会。这种主题活动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是儿童所熟悉和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以中秋节为主题的活动,有助于孩子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感受月圆人和家人团聚的美好气氛。环境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课程”,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中秋节的.主题,有必要创造一个适合教育的良好环境。环境的创设要突出儿童的主体性,即从设计到布置到评价的全过程都要儿童积极参与。在选择环境创设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每个儿童的发展需求,保证儿童对环境的选择和自由支配。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事老师共度假期的快乐。

  准备工作:

  倡导孩子们自带水果和月饼。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流程:

  介绍节日—欣赏故事—谈心品尝。

  活动流程:

  一、介绍节日向孩子介绍中秋节的由来,让他们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2、欣赏故事,听“月亮姑娘做衣服”的故事,明白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女孩的衣服总是破旧不堪。

  三、谈吐品味:

  1、中秋节吃什么?

  2、分享:

  一起品尝自己的月饼和水果。

  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欢乐自助餐正式开始了!厨房里的叔叔阿姨们给孩子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让大家都流口水。每个孩子用盘子选择自己的食物。用餐时,孩子们与同伴自由交流美食,享受自助餐。

  说说你带的食物。

  《中秋节》小班教案14

  活动意向: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满月象征着家庭团聚。在这一天,每个人都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愿望,比如在灯笼上挂灯谜,赏月,晚餐吃月饼等等。指南中提到:欣赏和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有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初步感情,了解一些自己接触过的多元文化。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意识到节日的不同含义和人们庆祝节日的不同方式。因此,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以及不同时间和地点的不同庆祝习俗,感受现代中秋节的独特艺术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的由来,这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

  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和同伴一起体验活动的乐趣。

  3、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诗歌朗诵、手工制作、亲子制作、蛋糕制作、中秋蛋糕品尝等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时间:

  xx年9月x日至xx年9月x日

  准备工作:

  各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中秋活动计划,附上照片说明,并按班级进行整理。

  活动内容: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以“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宣传。

  2、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民俗文化活动、集体活动、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制作糕点、品尝中秋月饼等相关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参与中秋民俗活动的乐趣。

  3、家庭男女同校。

  (1)请家长帮助孩子丰富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和传统民俗文化,在中秋节当天带孩子一起赏月、尝月饼,感受浓浓的中秋气氛。

  (2)引导幼儿连续观察中秋节前后月亮的变化,并做简单记录,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4、教师活动“diy水晶月饼”:组织全体教师制作水晶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