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艺术教案

大班艺术教案

时间:2024-08-28 03:48:0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艺术教案集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1

  设计意图:

  青花瓷作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民族特色,白底蓝花色彩清雅,花纹形式多样、寓意吉祥,而且瓷盘扁平的形状便于幼儿操作和发挥,因此采用“青花瓷盘”为主题设计本节艺术欣赏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知识:感知青花瓷盘白底蓝花、清新淡雅的色彩特点及装饰风格,初步了解青花瓷盘吉祥纹饰的寓意。

  技能:尝试用深浅蓝色的多种材料装饰青花瓷盘,能大胆表达其制作过程和美好寓意。

  情感:喜爱中国传统青花瓷艺术,愿意创作艺术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青花瓷盘蓝底白花的色彩特点,理解其纹饰的吉祥寓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难点:尝试用深浅蓝色的多种材料装饰青花瓷盘

  活动准备:

  《青花瓷》轻音乐,多种青花瓷盘图片PPT,9寸圆纸盘(大盘有利于幼儿发挥和创作)、蓝色的多种材料(超轻黏土、水彩笔、蜡笔、皱纹纸、美工纸、等)胶棒、棉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都见过瓷盘吗?你们见过的瓷盘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瓷盘是圆形的带有花纹的容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瓷盘的图片,你们欣赏一下,看看这些瓷盘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欣赏青花瓷盘,感受其色彩的特点和纹样的美

  1、播放《青花瓷》轻音乐和青花瓷图片PPT,整体感知青花瓷的色彩美和装饰美。

  师:看了这些瓷盘,你有什么感受?

  2、感受青花瓷白底蓝花的色彩特点

  师:这些瓷盘上有哪些颜色?白色的是什么?蓝色的是什么?(白色的是瓷盘,上面画着各种蓝色的花纹)

  师:仔细观察,这些蓝色一样吗?(有深有浅)

  师:深色的是哪些地方?浅色的是哪些地方?它们和白色在一起给人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色彩上感知青花瓷清新自然的美)

  3、了解“青花瓷”名称

  师:你们知道吗?瓷盘上这些深深浅浅的蓝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色”,这种花在白色盘子上青色的花纹我们叫它“青花”,因此这个瓷盘叫“青花瓷盘”。

  4、感知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盘上的吉祥纹样

  师:青花瓷盘除了色彩很漂亮,还有那些地方让你觉得漂亮?(各种花纹)

  师:这些花纹上都画了些什么?(动物、植物、人物、风景)

  师:你最喜欢哪个瓷盘的花纹?你猜猜它有什么寓意呢?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青花瓷盘上都是一些吉祥的纹样,不仅可以使瓷盘变得漂亮,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福)

  5,进一步欣赏,了解青花瓷盘上花纹的布局

  师:我们再看一看,这些花纹都画在了瓷盘的什么位置上?(引导幼儿知道青花纹有的画在中间,有的画在边上,都很漂亮。)

  三、自制青花纸盘

  1、介绍材料和装饰方法

  师:小朋友们喜欢青花瓷盘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白色的`纸盘、青色的各种材料,你们利用这些材料,发挥你们的创意,制作出你们自己的青花盘,好吗?

  师:想想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用图案表现出来。你们可以先装饰中心花纹,在装饰盘子的边缘。

  2、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哪个小朋友想展示一下你的青花盘,说一说,你的纹样是什么?用了哪些材料?表达了什么愿望?

  请幼儿将做好的青花盘摆在展示区,结束此次活动。

  活动反思:

  欣赏过程要有层次,从整体感知——色彩感知——内容寓意感知——结构感知几方面,层层递进式引导幼儿欣赏。

  PPT中青花瓷盘的图案应选择较为常见的且寓意与幼儿生活经验有一定联系的,这样便于幼儿理解,而且在幼儿创作的时候有利于打开幼儿的思路,丰富素材。重点指导幼儿突出中心纹样,简化边缘纹样,降低难度,凸显主题。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2

  【设计意图】

  在演唱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唱的没有强弱变化,不能打动听众,为了让幼儿对2/4拍的节奏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但是单纯的说教会使幼儿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几何图形体、各种几何形体、本班幼儿和听课教师等让幼儿创造性的利用各种肢体活动在幼儿理解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强弱变化规律,达到寓教于乐的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图与物的规律变化等形式进行拍手活动,了解2/4拍节奏的强弱变化规律,并尝试性的利用强弱变化规律进行演唱。

  2.利用肢体语言游戏性的学习巩固新知。

  3.培养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使幼儿在玩中学,达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寓教于乐的目的。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2.活动难点:利用各种肢体语言展示出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声音,鼓励幼儿利用各种肢体制造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准备打击乐器,熟悉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手游戏《拍手歌》

  2.小朋友们最喜欢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然后再拍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圆形

  1.这是什么图形?

  2.如果老师想再出示一个圆老师应该出示什么圆呢?

  3.如果老师把第一个圆拍的大点声,第二个小圆拍的小点声。谁来试试怎么拍?

  (二)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沙包,并按上边的规律加以展示。

  1.如果按上面的规律排列,接下来应出示什么样的沙包呢?

  2.如果把大沙包拍的大声点,小正方形拍的小声点,我们应该怎么拍呢?

  3.根据情况加以肯定与鼓励

  (三)师生合作

  1.谁愿意邀请听课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游戏呢?(请三到四名幼儿各请一位老师)

  2.如果我们请一位老师站在第一位,第二个位置站幼儿,按照上面的排列规律,我们其他的人怎样排?

  3.我们用拍手的形式怎样表示他们的排列规律?

  4.好,对于参与活动的园长与老师我们应该说―--谢谢

  (四)男女合作

  1.现在老师邀请四名上课不搞小动作的男孩、四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女孩来前面进行有规律的排队,该怎样排呢?(可安按一男一女的规律排列)

  2.如果站男孩的位置我拍的——大点声,站女孩的位置拍的———小点声,那么谁愿意来帮助我呢?

  3.请下面的小朋友一起来拍,并边拍边说出大声小声大声小声大声小声的变化规律。

  (五)肢体语言巩固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1.我们可以用拍手的形式来制造大声小声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制造声音,来展示这个规律?

  2.小朋友不仅能通过跺脚、拍腿、拍脸来反映这个规律,而且还能用牙齿、舌头、嘴唇制造声音来反应这个规律,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玩个游戏。

  (六)游戏:百宝箱

  1.出示百宝箱,摸出一样宝贝并介绍宝贝名称,介绍玩法。

  2.谁愿意利用这个宝贝来反映大声小声大声小声大声小声这个规律呢?

  3.很多小朋友早已对老师的宝贝垂涎三尺了,现在谁愿意从老师的百宝箱选一件宝贝一起合奏呢?(幼儿集体合奏)

  三.结束部分

  1.孩子们,我们今天掌握了一个什么规律呢?

  2.尝试演唱歌曲

  宝宝们对大声小声大声小声这个规律掌握的相当好了,如果老师让你们用大声小声大声小声这个规律来尝试着唱支歌好吗?

  好,现在我们边拍手边演唱——(选择孩子说出的一首2/4拍歌曲进行演唱)

  3.小朋友唱的越来越好,以后我们还要按照这个规律唱许多歌曲。现在我们要去户外活动对我们今天的客人说——再见!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个以2/4拍训练为主的节奏训练,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没出现2/4拍,也没出现强弱两个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大声小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所以没必要把那么高难的术语带到孩子身边!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当某人用余光瞟了一眼我的教学设计就会认为是科学领域的内容,其实不然。

  这节课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新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更多的时候应倾向于此!

  不足:

  有一个刚入园的幼儿在老师问“谁能用自己的身体制造声音反应这个规律呢?”他赶紧去拍肚皮,并且抢答说:“拍肚子。”让他去展示一下时,他却怎么也不肯。

  改进:

  可以试着换一种口吻对孩子说:“宝贝,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想法好吗?”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参与活动,那么可提出另一个问题“谁愿意来帮助他?”这样效果会更理想!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艺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艺术教案06-12

大班艺术教案04-23

大班艺术郊游教案04-02

大班艺术绘画教案04-05

大班艺术综合教案03-18

大班艺术教育教案03-18

大班色彩与艺术教案04-02

大班艺术采茶教案12-23

大班艺术教案织网05-26

大班艺术绘画教案02-15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艺术教案集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1

  设计意图:

  青花瓷作为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工艺品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民族特色,白底蓝花色彩清雅,花纹形式多样、寓意吉祥,而且瓷盘扁平的形状便于幼儿操作和发挥,因此采用“青花瓷盘”为主题设计本节艺术欣赏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

  知识:感知青花瓷盘白底蓝花、清新淡雅的色彩特点及装饰风格,初步了解青花瓷盘吉祥纹饰的寓意。

  技能:尝试用深浅蓝色的多种材料装饰青花瓷盘,能大胆表达其制作过程和美好寓意。

  情感:喜爱中国传统青花瓷艺术,愿意创作艺术作品。

  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青花瓷盘蓝底白花的色彩特点,理解其纹饰的吉祥寓意,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难点:尝试用深浅蓝色的多种材料装饰青花瓷盘

  活动准备:

  《青花瓷》轻音乐,多种青花瓷盘图片PPT,9寸圆纸盘(大盘有利于幼儿发挥和创作)、蓝色的多种材料(超轻黏土、水彩笔、蜡笔、皱纹纸、美工纸、等)胶棒、棉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都见过瓷盘吗?你们见过的瓷盘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说出瓷盘是圆形的带有花纹的容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瓷盘的图片,你们欣赏一下,看看这些瓷盘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二、欣赏青花瓷盘,感受其色彩的特点和纹样的美

  1、播放《青花瓷》轻音乐和青花瓷图片PPT,整体感知青花瓷的色彩美和装饰美。

  师:看了这些瓷盘,你有什么感受?

  2、感受青花瓷白底蓝花的色彩特点

  师:这些瓷盘上有哪些颜色?白色的是什么?蓝色的是什么?(白色的是瓷盘,上面画着各种蓝色的花纹)

  师:仔细观察,这些蓝色一样吗?(有深有浅)

  师:深色的是哪些地方?浅色的是哪些地方?它们和白色在一起给人什么感觉?(引导幼儿从色彩上感知青花瓷清新自然的美)

  3、了解“青花瓷”名称

  师:你们知道吗?瓷盘上这些深深浅浅的蓝色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色”,这种花在白色盘子上青色的花纹我们叫它“青花”,因此这个瓷盘叫“青花瓷盘”。

  4、感知和初步了解青花瓷盘上的吉祥纹样

  师:青花瓷盘除了色彩很漂亮,还有那些地方让你觉得漂亮?(各种花纹)

  师:这些花纹上都画了些什么?(动物、植物、人物、风景)

  师:你最喜欢哪个瓷盘的花纹?你猜猜它有什么寓意呢?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青花瓷盘上都是一些吉祥的纹样,不仅可以使瓷盘变得漂亮,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福)

  5,进一步欣赏,了解青花瓷盘上花纹的布局

  师:我们再看一看,这些花纹都画在了瓷盘的什么位置上?(引导幼儿知道青花纹有的画在中间,有的画在边上,都很漂亮。)

  三、自制青花纸盘

  1、介绍材料和装饰方法

  师:小朋友们喜欢青花瓷盘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白色的`纸盘、青色的各种材料,你们利用这些材料,发挥你们的创意,制作出你们自己的青花盘,好吗?

  师:想想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用图案表现出来。你们可以先装饰中心花纹,在装饰盘子的边缘。

  2、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哪个小朋友想展示一下你的青花盘,说一说,你的纹样是什么?用了哪些材料?表达了什么愿望?

  请幼儿将做好的青花盘摆在展示区,结束此次活动。

  活动反思:

  欣赏过程要有层次,从整体感知——色彩感知——内容寓意感知——结构感知几方面,层层递进式引导幼儿欣赏。

  PPT中青花瓷盘的图案应选择较为常见的且寓意与幼儿生活经验有一定联系的,这样便于幼儿理解,而且在幼儿创作的时候有利于打开幼儿的思路,丰富素材。重点指导幼儿突出中心纹样,简化边缘纹样,降低难度,凸显主题。

大班艺术教案集合2

  【设计意图】

  在演唱的过程中很多幼儿唱的没有强弱变化,不能打动听众,为了让幼儿对2/4拍的节奏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我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但是单纯的说教会使幼儿乏味,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各种几何图形体、各种几何形体、本班幼儿和听课教师等让幼儿创造性的利用各种肢体活动在幼儿理解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了解强弱变化规律,达到寓教于乐的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图与物的规律变化等形式进行拍手活动,了解2/4拍节奏的强弱变化规律,并尝试性的利用强弱变化规律进行演唱。

  2.利用肢体语言游戏性的学习巩固新知。

  3.培养幼儿自主参与的意识,使幼儿在玩中学,达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寓教于乐的目的。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了解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2.活动难点:利用各种肢体语言展示出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活动准备】

  1.在日常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发现声音,鼓励幼儿利用各种肢体制造不同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准备打击乐器,熟悉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手游戏《拍手歌》

  2.小朋友们最喜欢和老师一起玩拍手游戏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然后再拍手!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圆形

  1.这是什么图形?

  2.如果老师想再出示一个圆老师应该出示什么圆呢?

  3.如果老师把第一个圆拍的大点声,第二个小圆拍的小点声。谁来试试怎么拍?

  (二)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沙包,并按上边的规律加以展示。

  1.如果按上面的规律排列,接下来应出示什么样的沙包呢?

  2.如果把大沙包拍的大声点,小正方形拍的小声点,我们应该怎么拍呢?

  3.根据情况加以肯定与鼓励

  (三)师生合作

  1.谁愿意邀请听课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游戏呢?(请三到四名幼儿各请一位老师)

  2.如果我们请一位老师站在第一位,第二个位置站幼儿,按照上面的排列规律,我们其他的人怎样排?

  3.我们用拍手的形式怎样表示他们的排列规律?

  4.好,对于参与活动的园长与老师我们应该说―--谢谢

  (四)男女合作

  1.现在老师邀请四名上课不搞小动作的男孩、四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女孩来前面进行有规律的排队,该怎样排呢?(可安按一男一女的规律排列)

  2.如果站男孩的位置我拍的——大点声,站女孩的位置拍的———小点声,那么谁愿意来帮助我呢?

  3.请下面的小朋友一起来拍,并边拍边说出大声小声大声小声大声小声的变化规律。

  (五)肢体语言巩固2/4拍的强弱变化规律

  1.我们可以用拍手的形式来制造大声小声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来制造声音,来展示这个规律?

  2.小朋友不仅能通过跺脚、拍腿、拍脸来反映这个规律,而且还能用牙齿、舌头、嘴唇制造声音来反应这个规律,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玩个游戏。

  (六)游戏:百宝箱

  1.出示百宝箱,摸出一样宝贝并介绍宝贝名称,介绍玩法。

  2.谁愿意利用这个宝贝来反映大声小声大声小声大声小声这个规律呢?

  3.很多小朋友早已对老师的宝贝垂涎三尺了,现在谁愿意从老师的百宝箱选一件宝贝一起合奏呢?(幼儿集体合奏)

  三.结束部分

  1.孩子们,我们今天掌握了一个什么规律呢?

  2.尝试演唱歌曲

  宝宝们对大声小声大声小声这个规律掌握的相当好了,如果老师让你们用大声小声大声小声这个规律来尝试着唱支歌好吗?

  好,现在我们边拍手边演唱——(选择孩子说出的一首2/4拍歌曲进行演唱)

  3.小朋友唱的越来越好,以后我们还要按照这个规律唱许多歌曲。现在我们要去户外活动对我们今天的客人说——再见!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一个以2/4拍训练为主的节奏训练,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没出现2/4拍,也没出现强弱两个字眼,取而代之的是大声小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所以没必要把那么高难的术语带到孩子身边!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当某人用余光瞟了一眼我的教学设计就会认为是科学领域的内容,其实不然。

  这节课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新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觉得自己的课堂更多的时候应倾向于此!

  不足:

  有一个刚入园的幼儿在老师问“谁能用自己的身体制造声音反应这个规律呢?”他赶紧去拍肚皮,并且抢答说:“拍肚子。”让他去展示一下时,他却怎么也不肯。

  改进:

  可以试着换一种口吻对孩子说:“宝贝,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想法好吗?”如果孩子还是不肯参与活动,那么可提出另一个问题“谁愿意来帮助他?”这样效果会更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