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活动过程:
1.燃烧蜡烛
(1)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2)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1)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
(3)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
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1)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3)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动中找到与之对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红黄绿,感受色彩美
活动难点:能找到对应颜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教师出示三张大圆,提问是什么颜色?重点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二.寻找相应的`颜色,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游戏“小圆宝宝找妈妈”。
先请幼儿说说身上小圆的颜色,然后根据教师出示的大圆颜色按照教师口令如:“红颜色小圆宝宝学小兔跳到妈妈身边”,“蓝颜色宝宝学小鸟飞到妈妈身边”等,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2.游戏“大灰狼来了”
(1)、(先在地上铺上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报纸,报纸上分别画有三种颜色的大圆圈),小圆宝宝听音乐在场地四周散步,音乐一停大灰狼就来了,小圆宝宝得马上找到一个家躲起来,否则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儿游戏两边)
(2)、提出新的游戏要求,引导小圆宝宝找相应颜色的大圆妈妈。
小圆宝宝等音乐一停得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家躲起来,否则还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儿游戏两边)
三.大灰狼被赶走了,幼儿听音乐跳舞庆祝结束。
活动反思:
单单是颜色的认识是及其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播。但是结合了游戏,这就使活动变得生动有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做了铺垫。在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游戏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能够学到知识,我觉得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其他不足的地方自己更要反复推敲。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 1、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知道任何物体都有重心,并且只有一个重心。
3、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顶碟子的视频、幼儿人手两套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书、泡沫地垫、牛奶箱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杂技表演引入,激起幼儿尝试的欲望。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个小杂技演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吧!
(二)、以学习杂技表演的口吻让幼儿初次操作探索:铅笔顶纸板,寻找物体的重心。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铅笔和纸板,你能用铅笔将纸板顶起来吗?我们来学学杂技表演,试一试,顶一顶,把顶起来的那个地方做个记号。
1、幼儿用铅笔顶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并做好记号,贴在展示板上。
2、师幼共同交流:“你将纸板顶起来了吗?你是顶什么图形的?是怎样顶起来的?还有其它地方能将纸板顶起来吗?”
3、教师小结:标记出来的'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只有一个重心。
4、出示另一组材料,提出要求。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试验,知道了“物体只有一个重心”。这里又有一些图案,试一试能不能用铅笔把图案顶起来。
5、师幼共同交流:“你是顶什么?是怎样顶起来的?”还有其它地方能顶起来吗?”
6、教师小结: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重心,而且只有一个重心”
(三)、以“杂技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1、结合自由讨论、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顶东西?
2、师介绍“杂技表演”的辅助材料。书、垫板、牛奶箱和泡沫地垫。
3、在音乐声中,幼儿尝试顶物体进行表演,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自然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2.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活动难点:让幼儿探索有弹性的物体,获取有关弹性的科学经验。
活动准备:
1.操场蹦床跳垫
2.弹簧及带弹簧的玩具、用具(拉力器、弹簧秤),其他有弹性的物体(各种橡皮筋、各种皮球、海绵块)。
3.无弹性的`物品(粉笔、金属饭碗、金属水杯)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教师:小朋友在玩弹跳垫时身体有什么感觉?
2.教师:你们知道身体为什么会向上跳吗?
二、教师讲解
1.讲解弹簧回弹现象,并演示弹簧伸缩回弹
三、幼儿互动
1.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用身体语言演示弹性的特点(如弹跳、弹簧步等),带领小朋友一起来跳一跳。
3.准备好有事弹性的物体摆放在课桌上,再请小朋友试着去拉一拉、压一压、捏一捏,看看有什么不同。
四、分辨有弹性的物体和没有弹性物体
1.弹性的物品(弹簧、皮球)弹起来有没有趣?
2.小朋友们说说看还有那些东西是有弹性的?
3.小朋友们再说说看那些东西是没有弹性的?
五、结束部分:
表扬幼儿们的表现,让幼儿们在鼓励中成长,获得自信和成功的喜悦。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赤潮的成因和危害,寻求解决的方法。
2、激发幼儿保护海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赤潮前后大海的景象;家用洗涤液及工厂排泄物对大海的污染。
2、活动前师生共同收集资料,布置主题墙,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比较赤潮来之前和赤潮来之后大海发生的变化。
1、欣赏赤潮来之前的景象。
提问:你觉得大海美吗?为什么?
2、观赏赤潮来时和之后的景象。
提问:现在海水和刚才有什么变化?(变红了)
海水大片变红的现象叫什么?(赤潮)
赤潮来后,你觉得大海还美吗?为什么?
(二)了解赤潮的成因。
1、赤潮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浮在海面上的红色水藻)
2、这些水藻为什么会繁殖的那么迅速,形成赤潮?(集体讨论)
集体观看课件:赤潮的产生是与人们使用的洗涤液和工厂的排泄物分不开的,它们磷含量非常高,大大促进水藻的繁殖,从而形成可怕的赤潮。
(三)、了解赤潮的危害。
1、赤潮会给大海带来哪些影响?
2、赤潮会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3、赤潮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危害?(赤潮本身是有毒的,另外水藻需要大量的氧气,致使海里的生物缺氧死亡。)
(四)、寻求解决的方法。
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赤潮的发生?
(五)活动延伸:
设计宣传画:《让海水变蓝》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脚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的行走、运动都需要脚。对脚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较零碎,没有一个整合的概念。幼儿最喜欢赤脚,但经常受到大人、环境的限制。通过提问、体验、延伸等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体验脚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觉。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05-31
科学活动教案02-2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7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4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2
科学活动教案07-20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