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班教案锦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劳动,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2、学习物品,体验其中的乐趣。
3、感受替换歌词演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布置一个凌乱不堪的`小熊家,并请配班老师扮演小熊。
2、小鸡头饰每人一个,鸡妈妈、小熊头饰各一。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鸡妈妈”带着“小鸡”去“小熊”家做客,引导幼儿参观“小熊”的房间。启发幼儿讨论“小熊”房间凌乱的原因:为什么小熊的房间会这么乱?怎么办?
2、鼓励幼儿帮助“小熊”房间,说说前后有什么不同。
3、范唱歌曲,鼓励幼儿跟唱。
4、替换歌词演唱,引起幼儿仿编兴趣。
5、引导幼儿以替换歌词的方式再次演唱歌曲。
6、当“小熊”向“鸡妈妈”表示感谢时,“鸡妈妈”鼓励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个讲卫生、爱劳动的好宝宝。
7、音乐游戏:碰一碰。
小班教案 篇2
小班体育:快乐的小青蛙
小班体育:快乐的小青蛙
活动目标
⒈练习从高处往下跳,发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⒉在跳“荷叶”的过程中学会互不碰撞。
⒊喜欢并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⒈“荷叶”若干
⒉小椅子、独木桥若干当做“岸边”
⒊电子音乐Kissing Bird
活动过程
⒈热身运动,小蝌蚪变青蛙
师:小蝌蚪们,跟着姐姐在池塘里游啊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我们的后退长出来了(踢踢腿、蹲一蹲、跳一跳)。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的前腿也长出来了(上下左右甩甩手)。哇,我们的小尾巴不见了(扭一扭、跳一跳)。现在我们变成谁?我们一起学青蛙叫一叫、跳一跳。
⒉游戏:快乐的小青蛙
⑴跳荷叶
师:小青蛙们游累了,我们去“荷叶”上休息一会。这么多的“荷叶”可以怎么玩呢?提醒幼儿跳“荷叶”时避免跟同伴碰撞。
⑵跳下水里游一游
①尝试从“岸边”跳下“池塘”
师:水里游戏真开心,我们去“岸边”看一看。“我们一起跳下去游个泳吧。找片“荷
叶”休息一会。
②请能力强的幼儿师范,教师再讲解、示范
师:刚刚我发现一只小青蛙跳得真漂亮,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跳的。(两只脚是并拢的,膝盖弯弯的。)呱,轻轻地跳到池塘里。
③幼儿再次尝试从“岸边”跳下“池塘”
师:小青蛙们,我们再来试一试吧!看看你们的脚有没有并拢?膝盖有没有弯曲?准备好了吗?一、二、三,呱!游泳啰??你们还想跳一次吗?我们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最远。
⑶小青蛙捉害虫
师:你们肚子饿了吗?我们吃什么?害虫飞得很高,我们要跳得高高的`抓住它。吃饱了我们坐“荷叶”上休息一会。
师:有一只青蛙奶奶年纪大了,捉不动害虫了,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捉害虫喂给她吃吧。首先我们要从池塘里游到庄稼地,然后从岸边跳进农田,每次我们只能捉一只害虫,最后带着害虫从农田跳进水里游到奶奶家,把虫子喂给奶奶吃。
⒊播放《小青蛙》的音乐做放松运动
师:今天我们的小青蛙们特别能干而且很有爱心,把捉到的害虫都送给青蛙奶奶吃,你们真了不起。累了吧,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会。(听音乐,幼儿在“荷叶”上捏捏腿,做放松动作。)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开展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培养时,为了让幼儿能养成自觉吃饭和良好的进餐习惯,特别开展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讲述活动。活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导入环节,让幼儿能从自己最熟悉的情境进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倾听故事的乐趣。
2、愿意与教师交流,鼓励幼儿大胆回答问题。
3、理解词组:东瞧瞧西看看,学习复述简单句。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故事视频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地上怎么这么脏呀?这是哪来的饭粒呢?
引导语:"这么好吃的饭掉在地上真可惜!"请幼儿把饭粒捡起来扔到垃圾桶,然后回到座位上来。
2、看图讲述故事。
教师:小朋友,你们平时吃饭掉不掉饭粒呀?你是怎么吃饭的?
出示小弟弟玩具,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个小弟弟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猜猜他在做什么呢?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小弟弟吃饭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公鸡和漏嘴巴》。
(1)看背景图讲述,请幼儿回答。
教师:这是哪里呀?(院子)教师:院子里都有什么?(小房子、小篱笆、牵牛花、蝴蝶、大公鸡)(2)讲述故事一、二段后提问。
教师:大公鸡看见什么了这么高兴?你们猜猜大公鸡高兴的`时候会说什么?
(3)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简单句:好运气!好运气!今天碰到一个漏嘴巴的小弟弟!
教师:大公鸡抬头一看,看见什么了?
(4)引导幼儿观察小弟弟的玩具,说出小弟弟的裤子上有饭粒,衣服上有饭粒,嘴巴上有饭粒。
教师:谁是漏嘴巴呀?
教师:小弟弟是怎么吃饭的?谁能帮助小弟弟想出一个不掉饭粒的好办法?
教师:奶奶是怎么说的?(复述词组:东瞧瞧西看看)教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一次小弟弟有没有撒饭粒?那他是怎么吃饭的?
教师:大公鸡找到饭粒了吗?为什么?
3、操作台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小弟弟真的是漏嘴巴吗?大公鸡为什么说小弟弟是个漏嘴巴?
4、结束部分。
请幼儿说说,平常在吃饭的时候怎样才能不做漏嘴巴。
5、活动延伸。
在进餐过程中组织"不做漏嘴巴"的游戏,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小班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初步懂得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2、养成不乱扔垃圾的文明习惯。
准备教育挂图,《不乱扔垃圾》
内容与指导
1、教师出示挂图《不乱扔垃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内容,猜一猜:小女孩吃完西瓜,会把习惯皮扔到哪里?
2、教师请幼儿继续观察画面的内容,说一说:小孩子为什么摔倒了?后来他怎么样做?(西瓜皮,把它扔到了了垃圾箱不乱扔了)
3、教师引导幼儿实地观察并讨论:怎么样做才能是我们的教室幼儿园都干净、整洁呢?
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要怎么做呢?(不乱丢垃圾)。
4、教师请幼儿倾听《窗外的垃圾》让幼儿更加知道乱丢垃圾)是破换环境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习惯。
(1)师:小朋友们?听完故事你们都听到了什么?故事里都有谁啊?谁把肉丢到窗外了?分别都丢了什么?
(2)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故事。
小鸡小狗小猴兔住在一起,他们开始都乱扔垃圾把吃完的东西都丢到窗户外面去,不久发出难闻的味道,原来是他们丢垃圾,
(3)他们把垃圾清扫干净后,马路上都变得很干净,空气也好多了。
5、活动总结:小朋友们!那以后你们要不要丢垃圾拉?小朋友乱丢垃圾摔交了,小动物们乱丢垃圾空气很难闻了。那我们是不是不能那样做。要把垃圾啊都丢的丢垃圾的.垃圾箱里对不对!做一个文明的乖孩子。
6、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知道耳朵的用处;学习用耳朵辨别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2发展幼儿的听觉及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3初步知道保护耳朵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装有小铃铛.沙子.小黄豆,纸片.硬币等罐子若干个,每组1套.
2录音机和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1盒,(有汽车喇叭声,火车汽笛声,小朋友讲话声,鸡,狗,小猫等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组织:
1让幼儿闭上眼睛和嘴巴.老师打开录音机,先请幼儿听一种声音,然后提问.
师:老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和嘴巴.听,录音机里有什么声音?你是用什么听到的?耳朵可以干什么?你的耳朵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2请幼儿听录有各种高低.远近,动物和人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并能用语言表达.
师:刚才,你们听了一种声音.这次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小朋友一定要听仔细,看哪个小朋友听得又快又对,并告诉大家是什发出的声音.
3做游戏"小耳朵本领大."(让幼儿摇一摇桌上的各种罐子,听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还要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摇一摇桌上的罐子,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等一会儿告诉大家.
4教育幼儿要如何保护耳朵,结束活动.(如不能在别人耳朵边大声叫喊,不能把小玩意儿塞进耳朵,要防止水灌进耳朵.)
师:耳朵的本领可真大,可以听......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耳朵呢?.....
小班教案 篇6
目标:
1.让幼儿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2. 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
重点:让幼儿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
难点: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的情感。
准备:找一块开始出现绿芽的枯草地。
过程:
一、玩游戏。
1. 带幼儿在草地上玩各种翻滚的游戏。
师:教师引导幼儿在草地上自由翻滚。
2. 游戏结束后,请幼儿看看自己身上多了些什么,想想怎么办,身后拍不到怎么办?
师:引导幼儿互相帮忙,将自己身上的东西拍下来。
二、观察枯草。
1.身上沾了怎么样的草?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草沾在身上?
师:让幼儿自由想象,回答。
2.草地上的草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怎么样?
师:丰富幼儿简单的词汇“枯黄的草”。
三、找一找。
1.引导幼儿找找绿芽芽,提问:草地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有没有绿色藏在里面?
2. 绿色的小草是新长出来的.嫩芽,它要告诉我们小朋友天气开始暖和了。过一段时间草地又可以变成绿油油的一大片了,以后我们经常去看看它吧!
活动建议:
将幼儿看到的枯黄的草地和绿色的小芽芽都拍下来。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带领幼儿去观察草地,并不断拍下绿色逐渐变多的草地,展示在活动室的一角,让幼儿体会草地慢慢变绿的过程。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知道衣服上有衣领、衣袖、扣扣眼和拉链。
2、 学习穿衣服和扣扣子的方法。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扣扣子的方法;
难点:强调扣纽扣的时候要先将衣服放整齐,才不会导致扣错。
活动准备
收集各类衣物,如:学生制服、礼服、医生制服、娃娃衣服等等。
活动过程
1、老师穿一套平时不穿的衣服,如医生制服,问幼儿;有谁知道老师身上穿的是什么衣服?
2、拿出收集的衣服请幼儿猜猜这样的衣服是谁穿的?好不好看?喜欢吗?
3、问幼儿会不会自己穿衣服?并教给幼儿扣扣子、拉拉链的方法:扣扣子时扣子和扣眼要一一对齐好后,再从上往下扣好,拉拉链时,先将拉链头套好并握住,再将拉链往上拉。
4、让幼儿动手试试:自己穿衣服,自己扣扣子、拉拉链。
5、请幼儿尝试:帮助对方穿衣服、扣扣子、拉拉链。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都很乐意自己动手学习扣纽扣,大部分的幼儿都能完成任务,目标基本达到。以下是我的反思的几点不足:1、教师对个别幼儿关注不够。2、教师提要求的'时候,应该重点强调扣纽扣的时候要先将衣服放整齐,才不会导致个别幼儿扣错。
通过自理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同时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体现了玩中学。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对探究物体软硬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出软硬物体
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3、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4、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
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
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尝,敲一敲,摔一摔。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
小班教案 篇9
目标:知道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增进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准备:课件、儿歌《动一动》、磁带、录音机
过程:
1、提问导入课题
今天呀我们要一起来做健康操,小朋友们高不高兴呀?在做之前呢、老师要问小朋友一些问题、看看小朋友知不知道。小朋友平时有没有做运动呀?为什么要做运动呢?好请小朋友看老师在做什么?刚才老师身体哪些地方在动?做运动有什么好处?你们的爸爸、妈妈平常都会做什么运动呢?
2、屏幕
下面呀,请小朋友看屏幕、“健康操”屏幕上有什么?幼儿“有一个小姐姐和一个小弟弟”。对老师给他们取了一个名字叫―佳佳和宝宝。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我们来看看佳佳和宝宝哪些地方会动、可以怎样动?先来看佳佳什么地方会动、可以怎样动?(幼儿:“头会动、会左右动、上下动、手会动―脚会动―腰会动―屁股会动”)那宝宝哪些地方会动呢?让幼儿边看边回答问题。
3、动一动
请佳佳和宝宝跟我们来做健康操,看佳佳和宝宝都等不及了。小朋友准备好了吗?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健康操,做完后请幼儿会位置上休息。师:“请小朋友自己想一个小动物的动作跟音乐来做健康操,做完后问幼儿带了哪个小动物来做健康操。
4、活动结束
老师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小朋友,做运动有什么好处呀?幼儿说出做运动的好处,那以后我们每天坐一遍锻炼身体。
教师反思:
幼儿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能大胆的说出做运动的好处,愿意和老师一起做运动,对课件上课很感兴趣喜欢这种上课方式,课堂气氛活跃,最主要的是知道运动可以锻炼身体、能长高长胖、有力气、不生病等很多好处。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选】07-29
[精选]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