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会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结合“心情表”讲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能够说出自己的情绪,知道集中调节自我情绪的简单办法。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提前在家长制作心情表。
2、《笑比哭好》教学挂图,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
活动过程
1、观察教学挂图,了解高兴、伤心、生气三种不同的情绪。
(1)讲述快乐或伤心的事情。
(2)讲述生气的事情。
(3)引导幼儿讨论遇到生气或伤心的事情应该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
2、引导幼儿结合心情表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1)教师分别请几名幼儿向大家展示并讲述自己的心情表。
(2)幼儿想自己的小伙伴自由展示心情表并讲述自己的心情。
(3)请幼儿自由交流伤心获胜的时候怎样使自己高兴起来。
3、阅读幼儿学习资源。
(1)指导幼儿认真观察画面,感受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画面中人物的'情绪。
(2)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笑比哭好》,知道高兴的情绪对人身体有好处。
4、从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上取出自己代表自己现在的心情贴纸,贴在自己的心情表上。
反思
在活动中我幼儿自己应怎样处理自己的情绪,收到了好的效果。通过动手制作可以看出,幼儿对各种表情掌握的很好,对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前评析
清晨,当我站在幼儿园教室门口向每一位小朋友问好时,我总会发现一部份刚入园不久的小朋友总是急忙躲到家长的身后,最后在爸爸妈妈的引导下,好半天才轻轻地哼出一句听不清的问好声。只有少数孩子能大方地对老师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摆摆手,鞠个躬。通过我与孩子们的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交流之后,我发现孩子们不是不会说,而是缺乏在不同场合与对象交流和对话的经验,因此表现出不敢说的行为,甚至惧怕在许多人面前大胆地表达与交流,出现我们所看到的扭捏与躲闪和跑开等现象.因此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愿意大胆的参加活动,对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兴趣.
2.尝试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感受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3.能克服心理的胆怯与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
1.电视机 电脑 <<天线宝宝>>碟片 录音机 <<找朋友>>音乐 图片若张
2.幼儿人手一个彩色眼罩
3.邀请部分家长和园内老师
活动过程实录
一.师生问好.鼓励小朋友大胆的介绍自己.
1.鼓励幼儿有礼貌的和客人们集体打招呼.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后面的这些客人吗?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2.鼓励幼儿大胆地单独向客人们介绍自己,并送上小星星以示奖励.
指导语:客人们很喜欢你们,很想和你们做好朋友,可是他们不知到你们叫什么名字?谁愿意来介绍介绍自己.
二.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方式与同伴打招呼.
1.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引导幼儿说说天线宝宝们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
(1)指导语:还有几位小客人看见你们都会大方地介绍自己,它们也想想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是谁?
(2)播放动画片<<天线宝宝>>.
(3)交流讨论.
指导语:天线宝宝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听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里怎样?
2.听音乐尝试与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
(1)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打招呼.
指导语:让我们一起来学着天线宝宝的样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交流讨论,利用图示梳理记忆.
指导语:你们刚才是怎样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儿说,教师一边用图示表示,帮助幼儿记忆和整理.)
3.幼儿尝试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
指导语:让我们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们一起来玩玩打招呼.
三.游戏:蒙眼行走,体验寻找伙伴后的惊喜.
1.出示彩色眼罩,帮幼儿戴上眼罩,体验蒙住眼睛后的一些紧张心理.
指导语:这是什么?猜猜它可以做什么?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2.听音乐与同伴共同体验蒙眼合作游戏的乐趣.
指导语:现在我们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来和朋友玩游戏"甜甜的招呼".当你听着音乐蒙眼找到一个新朋友时,自己拉开眼罩,和他来一个甜甜的招呼.然后又蒙上眼罩.继续找新朋友.
四.结束活动
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别.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已经有了简单的打招呼的生活经验,对熟悉的同伴有了一定的亲切感,所以设计此次活动,希望通过创设一个同伴互动,场景变化的交流空间,让幼儿探索多种打招呼的方式,体验与同伴交流的乐趣,以增强幼儿在其它变化场景与对象的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实际的活动效果中,我们也同样达到了事先预想的教育目的,孩子们在开心的氛围中学会了许多与同伴打招呼的方法,轻松的游戏情境让他们感觉其乐无穷.同时,这一活动,能够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尽快融入到集体中,体验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快乐,使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这是一次充分利用了家长和别班老师资源的社会活动.
找朋友音乐: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亲一亲,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笑一笑,问声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名称:社会:孔融让梨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初步学习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2、通过故事欣赏与实践,增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本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有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要请你分给哥哥、妹妹和你自己,你应该怎么分?
二、引出故事题目并进行解释,讲一遍故事。
三、启发提问:
1、故事题目是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孔融为什么把最小的梨分给自己?他是怎么想的?
3、你认为孔融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
四、指导幼儿观察教本,在听一遍故事,。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孔融“上面让哥哥,下面让弟弟“,并学习其中对话。
五、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这样让梨,我们应该怎样谦让。
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设置情景,迁移感情的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听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学习,学习谦让,本次活动幼儿的发言讨论都很积极。
设置情景,迁移感情的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请我分苹果,我就拿大的'。通过这次学习都愿意以后会把大的、好的分其他的宝宝。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鸡出壳后的生长过程。
2.了解成年后鸡的身体结构,能正确掌握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准备:
1.图片:《小鸡出壳了》、小鸡。
2.挂图《小鸡出壳了》
活动重点:
了解小鸡出壳以及出壳后的生长过程。
活动难点:
用正确的语言讲述鸡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审美元素:
幼儿通过观察小鸡,感受小鸡黄黄的颜色,绒绒的羽毛,唧唧的叫声,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和爱护小动物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鸡
师:我们班来了位客人,看看是谁?它是什么样子的?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小鸡是怎么出壳的?
师小结:小鸡是黄黄的.,有毛绒绒的羽毛,尖尖的小嘴。
2.出示挂图或播放小鸡出壳的录像,引导幼儿观察并自由交谈。
教师:图上,小鸡从哪儿来的?
教师:你看到的小鸡是怎么样出壳的?
3.带幼儿讲述"小鸡出壳"的全过程,学习关键词语"啄破蛋壳""钻出来"并跟随教师的语言用动作来表现。
师小结:小鸡是经过母鸡孵蛋,出壳后慢慢地跟着妈妈找虫吃。
4.观察大鸡图片,认识鸡的身体结构。
师: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的?(出示公鸡图片)这是什么鸡?你能说出它身体每个部分的名称吗?(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鸡的身体结构)
5.共同表演歌曲《小小蛋儿把门开》。
小班社会教案 篇5
一、目标
1、 喜欢自己的家,熟悉并简单区分不同房间的主要特征和功用
2、 帮爸爸妈妈搬新家,体验做事成功的快乐
二、材料
1、 我班孩子家庭生活环境的录像
2、 各种家电、家具的图片,胶棒
三、过程
1、 出示家庭生活环境的录像,引导幼儿观察
l 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美丽、舒适的家,我们看看这是谁的家呀?(看录像)
l 咦,这是什么房间呀?(这是扬扬家的客厅)
看看客厅里有什么呀?(沙发、电视机、桌子、椅子……)
客厅有什么用呀?
对了,客厅是招待客人的,客人来了我们请他干什么呢?(请坐,请你喝杯茶)
l 瞧,我们又来到了卧室,里面放了些什么呀?(床、大橱、电视机……)
卧室是干什么的呀?(睡觉的)
l 我们再参观一下扬扬家的卫生间和厨房,这两个房间有什么用呀?
(扬扬可以在卫生间里洗澡,上厕所。爸爸妈妈在厨房里烧饭、炒菜)
2、 美丽的新家
(1)我要搬新家了,买了很多家具,你们来帮帮我搬家具好吗?
l 看看我买了那些家具呀?(一一出示家具图片,让幼儿说说名称)
哎呀那么多的家具该怎么放呀?你们帮我出出主意吧!
l 我们要先搬大的家具,再搬小一点的,最后搬最小的。先搬什么好呢?
就先搬大橱吧,大橱可重了,我们要用点力气,来,一起加油,嗨哟嗨哟,用力搬,把它放放好,大橱搬好了,宝宝的衣服可以放进去啰!
l 电视机该放在哪里呀?就放在地上吧!
对了,放在地上就看不出了,那就先搬电视柜,把电视机放在上面好吗?
你们搬的时候要小心点哦,可别把我的电视机弄坏了,我就不能看动画片了
l 家里好黑呀,怎么办?对了再放个台灯吧,放在哪里呀?就放在床头柜上吧!
呀,我的`家可真漂亮,谢谢你们!
(2)宝宝们也来布置自己的新家好吗?
l 师提出要求:我们布置新家的时候要看看自己买了那些家具,想搬什么家具进
去,先想好了再搬,想想怎样才能让我的房间变得又漂亮又整齐呢,设计好了再慢慢地搬进去
l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家具和家电摆放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用胶棒固定
(3)互相欣赏、交流自己布置的家
介绍自己的房间:这是我的卧室,里面有床、电视机
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特殊电话号码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米奇头饰,
2.观看过米奇妙妙屋动画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扮演米老鼠,带领小朋友一起出发去米奇公园参加舞会。
二、在游戏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1.(播放课件)看,到了什么地方?森林里发生什么事了?让我们想个办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呢?(119)拨打119后我们应该怎么说,消防叔叔才会来火灾现场救火呢?
3.小结:119是火警电话,发生火灾后拨打119请消防员叔叔来救火。
那如果我们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妈妈都不在家,着火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4.继续出发,(播放课件)维尼小熊的.头怎么了?。怎么办?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2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求救。
6.小结:有人受伤或者需要急救时,我们可以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生来帮忙。
7.继续出发,(播放课件)那是谁?(小偷)他在干吗?(偷东西)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电话机,拨什么号码?(110)请一名幼儿来打电话报警。
9.小结:遇到小偷、强盗这些坏人,我们可以拨打匪警电话110报警,保护自己生命和财产。
三、巩固
1.总结特殊的电话号码今天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三件事,真惊险啊。森林里着火了,我们拨了火警电话?(119);维尼小熊受伤了,我们拨了急救电话?(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东西,我们拨了警察的电话?(110)
2.做了三件好事,开心吗?时间不早了,让我们赶快去参加舞会吧。
3.继续出发,米奇公园到啦,米妮在等我们了,让我们一起跳妙妙舞吧。进入下方下载该课件,下载后有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喜欢自己的同伴,在唱唱跳跳中进一步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欢乐蹦蹦跳
——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蹦蹦跳吧。
二、大家来跳舞
·说说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提问: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各班幼儿同跳邀请舞《找朋友》
1、各请三个小班的若干幼儿为邀请者,进行舞蹈。
2、鼓励小班哥哥姐姐邀请托班弟弟妹妹共同舞蹈,体验快乐。
三、游戏:朋友配配对
·刚才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并和好朋友一起跳舞。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找一找吧。
·(播放PPT)请幼儿参与游戏。
四、欢乐大家演
1、托班班歌曲:小猪宝宝
2、小一班歌曲:春天
3、小二班歌表演:做客
4、小三班歌曲:蒲公英
五、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得真开心呀!朋友们,下次活动再见!
小班社会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特色食品,初步感受家乡饮食的特色。
2、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食品的味道。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感情。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食品,初步感受家乡饮食的特色。
活动难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食品的味道。
活动准备:
1、特色美食图片若干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美食图片,猜测食品名称。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钟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食物的图片,一起来看一看,这些都是什么?
教师:你猜它们是什么味道?
2、请幼儿自由地说一说。
3、教师小结:这是瓦罐汤,味道很鲜美。这是米粉,看起来长长的,白白的,吃起来又香又好吃。
教师:这是什么呀!这是酿豆腐,吃起来也很香。这是凤尾鱼,是鄱阳湖里的凤尾鱼做成的食品,吃起来辣辣的。
二、幼儿认识美味食品,了解制作材料以及味道。
1、讨论瓦罐汤的材料,制作方法。
教师小结:瓦罐汤是把一些肉、香菇、豆子等等不同的东西入在把罐子里,再放调料,放些水,放在大瓦缸里煨熟,汤闻起来很香,喝起来热乎乎的',很有营养。
2、讨论米粉材料,制作方法。
教师小结:米粉里有姜、蒜、麻油、酱油、葱花、咸菜等,还有辣椒和胡椒粉,吃起来咸咸的,辣辣的。
三、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江西其他地方的特色食品。
教师:每个人都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名字,这些食品也是这样与众不同,它们只有在我们江西才有,所以我们称它们是江西的特色食品。
教师:我们江西有很多好吃的特色食品,看看书上都有哪些?你还吃过哪些江西的特色食品呢?
活动反思:
培养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整个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对于个别幼儿还要多关注,多给予表现的机会。
小班社会教案 篇9
目标:
1.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做标记,知道相同标记的几个小朋友为一组,初步感知“组”的含义。
2.能安静地听故事,愿意学说故事里的句子。
准备:
1、苹果、西瓜、葡萄、香蕉、菠萝、草莓图片教具各一个,标签6个。
2、大象、小猪、小鸟、狐狸、小鸡、毛毛虫等图片各一个。
过程:
1、听故事,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边讲故事边出示相应教具)。
果园里的水果全都丰收了。大象说:“我喜欢吃香蕉,香蕉吃起来甜丝丝的。”狐狸说:“我喜欢吃又酸又甜的葡萄。”小猪说:“我呀,最喜欢吃西瓜了!西瓜又大又圆,吃到嘴里全是甜甜的水。”小鸟说:“我喜欢吃脆脆的`苹果。”小鸡说:“我最喜欢吃香香的菠萝。”
提问: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水果?你还知道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2.自选小组标记。
(1)出示水果标记。
提问:小动物们带来了他们最爱吃的水果,想和我们一起品尝,是哪些水果呢?(引导幼儿边看水果标记边说:大象带来了香蕉、狐狸带来了葡萄……)
(2)幼儿自选一种水果标记。
提问:你喜欢吃哪种水果?请选择这种水果的标记并贴到手上(注意观察 幼儿选择标记时出现的情况,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选择。)
3.初步认识小组,知道自己是哪个小组的小朋友。
(1)请选择相同标记的幼儿围坐在一张桌子边上,互相谈谈选了什么。
(2)提问:你选择了什么水果标记?还有谁也选择了相同的标记?
(3):XX,XXX……都选择了香蕉标记,这几个小朋友就组成了一个组,叫香蕉组……
(4)游戏:我是XX组的小朋友。
老师报出X小组组名,这个小组的幼儿迅速起立,初步感知“小组”的概念含义。
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盥洗、入厕、进餐等活动,巩固幼儿对小组的认识。
(2)在幼儿理解小组含义的基础上,可以让幼儿提议根据不同的植物、动物、图形和颜色来选组。一学期分两次。
【小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社会03-16
小班社会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会教案12-11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03-10
小班社会《做客》教案05-04
小班社会教案01-19
小班社会谷雨教案01-03
小班社会主题教案02-24
小班社会教案05-16
小班社会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