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桥教案

桥教案

时间:2024-05-25 15:32:42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桥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桥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桥教案集合六篇

桥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进行想象,思考,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懂得同伴间有困难时要热心相助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录有雨声和轻快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2、鸡妈妈的头饰(1个),小鸡头饰(同幼儿数)硬纸板做的乌龟数个并用鱼线串成一长条(做小桥)。

  3、活动室内布置故事场景:小鸡的家,对岸的小树林。河面。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小鸡的家》谈话为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鸡屋里(播放雷雨声),鸡妈妈启发小鸡们想想,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外面会发生什么事?

  2、雨停了,鸡妈妈推开门一看,房子被水包围了,启发小鸡们想想过河的好办法。(幼儿积极展开想法)

  3、师:有一个故事也讲到小鸡的.家也象我们家一样的被雨水全部包围住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那些小鸡是用什么方法过河的吗?

  (二)教师边出示挂图边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讲述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谁?

  3、奇怪的桥是谁搭出来的?

  4、你喜欢故事中的乌龟妈妈和小乌龟吗?为什么喜欢?小朋友在平时有帮助过别人吗?

  (三)创设情景,乌龟帮小鸡过河。

  1、小乌龟出场,搭成小桥。

  2、“鸡妈妈”带着“小鸡”们过桥。

  3、游戏:“小鸡”们在小树林中玩耍,吃虫子。

  (四)、“鸡妈妈”启发

  “小鸡”们想想如何用小树林里的东西自己搭桥过河。

  (五)、活动结束:

  小鸡的一家在快乐的音乐声中为自己庆贺。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能力和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期望,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方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沟通的技巧,实践沟通的技巧。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用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凸现问题

  教师活动:

  播放电视剧《家有儿女》的主题曲,插入一些剧情照片。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一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家人之间就没有亲情吗?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说说。

  设计意图:电视剧剧情再现,唤醒学生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事情的回忆。

  活动二:探究新知爱的冲突,学会理解父母。

  教师活动:

  1、出示课本中的情景实例:(1)在我们家里,都是爸爸说了算。想让你做的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按他的要求去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2)我有心里话,愿意跟妈妈说,因为妈妈更理解我。

  2、同学们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请按下面提供的形式写下来。算作是同学们的心灵档案。

  在我们家里:

  3、亲爱的同学们请想一想,父母的种种希望和要求,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呢?这叫做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父母也能换位思考,那将出现怎样的境界呢?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上面的心灵档案和后面的思考题。

  师生小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以叫爱的冲突。

  设计意图:

  由他人到自己,有生活到内心,通过回忆,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讨论,学会换位思考。为亲子之间的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

  活动三: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

  教师活动:

  1、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感受到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2、学会沟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表格中提供的实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组讨论。

  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地点

  合适的方式

  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

  我的妈妈总是爱唠叨

  爸爸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说话不算数,又布置了新的作业

  父母把我的朋友拒之门外

  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表格。

  师生小结: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沟通。注意沟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桥墩、桥梁、塔柱、拉锁等桥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在 决定桥面强度的因素,了解桥的发展史。

  2、能提出想知道的关于桥的问题,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

  收集桥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调动幼儿关于桥的已有经验。

  教师:你们有没有见过桥?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桥?

  2、教师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的发展史的话题。

  教师:这是人们最早造出来的桥,叫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为什么人们要在这里建一座独木桥呢?

  教师出示石板桥图片。

  讨论:独木桥和石板桥哪个更坚固?为什么?

  教师出示石拱桥图片,请幼儿比较石板桥和石拱桥。

  教师出示铁索桥、斜拉桥、悬索桥的图片:这些是人们后来造的,看看桥面是靠什么架起来的?为什么不造成拱桥的样子呢?

  3、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将幼儿提出的问题逐一在黑板上用图示记录,并和幼儿一起商量获得答案的途径。

桥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通过图片和平安故事,让学生对不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表示厌恶,提高避险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认识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的标识图,地下通道过马路。

  (三)知识经验积累

  下通道的作用。遵守交通法规,

  二、教学重点

  熟悉当地的人行天桥或地下通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

  1、活动参与法:先让学生自己查阅人行天桥的资料的基础上,了解人行天桥的人性化设计,丰富同学们的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2、情境感悟法:了解现实中的不走人行天桥而造成交通事故,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感受人行天桥的重要,并自觉利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过马路,珍爱生命,提高避险意识。

  3、多媒体展示法:

  通过直观的图片,欣赏美丽的人行天桥,从而自觉走人行天桥。

  4、评价激励法:自评,他评,激励说得好又做得好的学生。

  四、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人行天桥你能自觉走吗

  地下人行通道没人走 百度百科:人行天桥

  横穿马路险象环生

  陕西日报新闻导读:人行天桥你能自觉走吗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质疑为什么是“上上下下过马路”?

  为了行人的交通安全,在城市的繁华的路段,政府修建了人行天桥或人行地下通道。同学们,你走过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吗?这些设施都是为人们安全过马路而建造的。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过马路。可是有人不自觉利用它过马路,造成交通事故,同学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二)读议平安故事

  告诫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成的事故。

  (三)学习平安指南

  各式各样的天桥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了解一般在什么地方修建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知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有哪些作用;认识行天桥、地下通道的.指示牌、标识图。要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

  (四)读背平安歌谣

  朗读背诵:“马路护栏作用大,莫找捷径去钻跨。人行天桥过马

  路,地下通道也到达。”强化马路护栏的作用,告诉学生过马路的方法要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五)平安演练

  第一题:连一连。把交通标识图跟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学习交通规则。

  第二题:填一填: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了解本地有几处人行天桥人行通道。

  第三题:议一议。行通道过马路。还有几人走人行

  (六)总结提升

  如果在没有红绿灯,怎么过马路?有时找不到人行天桥或地下通对的,也是很危险的。我们坚决要改掉“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陋习,养成好习惯。

  六、演练设计

  1、认识图标连一连。

  利用书中的图,把交通标识图跟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学习交通规则。

  2、这样对吗议一议。

  利用书中图,评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上上下下演一演。

  首先创设环境,在室外架设一座象征性的人行天桥,让同学们“上上下下过马路”演一演。

  然后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可以分组讨论,桥或地下人行通道,重点是说一说,再推荐全班

桥教案 篇5

  操作过程

  1、召集学员介绍项目名称,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跳跃。

  2、讲解保护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3、要求全体学员完成,跃出前要将起跳绳探出脚尖,先将保护绳向前打,然后再跃出,跳跃时不允许抓前面的保护绳索。

  4、学员到桥上先站稳,然后由教师为其加上保护绳索,再摘去上升器铁索。

  5、全体学员给准备跳跃的学生加油。

  活动目标

  1、“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自我突破,挑战自我,超越心理障碍,全力以赴,克服队员的畏难情绪。

  2、同样的项目在地面完成是容易的,但是换到高空为什么就那么难呢?通过高空中的项目,增进员工的'适应性。

  3、通过加油、鼓励、关注等让学员认识到相互激励与关爱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必备因素。

  4、以积极的心态去争取和获得机会。

  5、认知心态对行动的影响,学习缓解心理压力。

  项目规则及保护要点

  所有学员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依次爬上断桥,完成两次跨步跳(跳过去、跳回来)视为成功。

  1、确认学员已穿戴好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在指定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后方可上升。

  2、在断桥上起跳前,学员应将用力的脚的前1/3伸出桥板边沿,然后抬头,将保护绳甩向前方,起跳(学员也可一只手拽住保护绳起跳,但不推荐)。

  3、跳跃断桥动作三禁止:第一,严禁助跑和跨;第二,严禁双脚跳;第三,严禁单脚跳。

  4、学员上断桥之前,应由队长带领全队队员为其加油——全体队员将手放在即将挑战自我的学员的头部、肩部,整齐地大声喊出其名字及“加油”等话语。

  5、项目进行期间,其他队员应关注上方的队友。

  注意事项

  1、教师须示范讲解安全带、安全头盔的穿戴使用方法,进行上桥攀爬前须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注意安全带反扣和女学员的长发,有长发者应将长发束入盔内,头发特别长的应放入衣服内)。

  2、讲完规则时应让学员在地面实验跳跃几次,熟悉动作要领,大致并了解自己能跳的距离。

  3、教师与学员一样,一旦上桥,任何活动都必须在有保护的状态下进行。

  4、关注学员情绪——特别是一上来就很紧张的学员,让其进行深呼吸,给予足够的鼓励。

  5、教师应有耐心,控制自身情绪。

  总结分享

  1、成功跳跃后,你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2、跨之前和跨之后的心态有何不同?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赵州桥是一座因历史悠久、坚固美观而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并由此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出众。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

  3、初步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难点:找准重点词语,由点及面,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方法:品味课文,理解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桥的信息,并比较南京长江大桥与赵州桥的区别。

  2、教具准备投影片、磁带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1300多年——历史遗产

  世界闻名 赵州桥坚固创举

  智慧,才干

  美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信息,引出课题。

  1.学生交流“桥”的信息。

  2.比较与南京长江大桥的区别。

  3.如果说现在南京长江大桥是个伟大的建筑,那么时光倒流到1300多年前的隋朝,这座桥也同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揭题)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初读课文。

  想想赵州桥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2.交流反馈,简述理由。

  (估计学生会说:世界闻名,1300多年,创举,坚固,美观,智慧,才干,历史遗产……请学生板演)

  3、整理词语,设计板书:

  1300多年——历史遗产

  世界闻名 赵州桥坚固创举

  智慧,才干

  美观

《关于桥教案集合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6-01

《桥》教案07-10

《桥》的教案02-24

桥的教案03-10

《桥》优秀教案03-14

有关桥的教案03-13

《象鼻桥》教案03-29

桥教案模板03-26

奇怪的桥教案01-11

大班桥的教案01-20

关于桥教案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桥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桥教案集合六篇

桥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以故事角色的身份进行想象,思考,理解故事内容,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懂得同伴间有困难时要热心相助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录有雨声和轻快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2、鸡妈妈的头饰(1个),小鸡头饰(同幼儿数)硬纸板做的乌龟数个并用鱼线串成一长条(做小桥)。

  3、活动室内布置故事场景:小鸡的家,对岸的小树林。河面。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小鸡的家》谈话为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鸡屋里(播放雷雨声),鸡妈妈启发小鸡们想想,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外面会发生什么事?

  2、雨停了,鸡妈妈推开门一看,房子被水包围了,启发小鸡们想想过河的好办法。(幼儿积极展开想法)

  3、师:有一个故事也讲到小鸡的.家也象我们家一样的被雨水全部包围住了,你们想不想知道那些小鸡是用什么方法过河的吗?

  (二)教师边出示挂图边有表情的讲述故事一遍,讲述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谁?

  3、奇怪的桥是谁搭出来的?

  4、你喜欢故事中的乌龟妈妈和小乌龟吗?为什么喜欢?小朋友在平时有帮助过别人吗?

  (三)创设情景,乌龟帮小鸡过河。

  1、小乌龟出场,搭成小桥。

  2、“鸡妈妈”带着“小鸡”们过桥。

  3、游戏:“小鸡”们在小树林中玩耍,吃虫子。

  (四)、“鸡妈妈”启发

  “小鸡”们想想如何用小树林里的东西自己搭桥过河。

  (五)、活动结束:

  小鸡的一家在快乐的音乐声中为自己庆贺。

桥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能力和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期望,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方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沟通的技巧,实践沟通的技巧。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用心。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凸现问题

  教师活动:

  播放电视剧《家有儿女》的主题曲,插入一些剧情照片。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一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家人之间就没有亲情吗?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说说。

  设计意图:电视剧剧情再现,唤醒学生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事情的回忆。

  活动二:探究新知爱的冲突,学会理解父母。

  教师活动:

  1、出示课本中的情景实例:(1)在我们家里,都是爸爸说了算。想让你做的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按他的要求去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2)我有心里话,愿意跟妈妈说,因为妈妈更理解我。

  2、同学们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请按下面提供的形式写下来。算作是同学们的心灵档案。

  在我们家里:

  3、亲爱的同学们请想一想,父母的种种希望和要求,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呢?这叫做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父母也能换位思考,那将出现怎样的境界呢?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上面的心灵档案和后面的思考题。

  师生小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以叫爱的冲突。

  设计意图:

  由他人到自己,有生活到内心,通过回忆,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讨论,学会换位思考。为亲子之间的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

  活动三: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

  教师活动:

  1、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感受到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2、学会沟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表格中提供的实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组讨论。

  合适的时间

  合适的地点

  合适的方式

  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

  我的妈妈总是爱唠叨

  爸爸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说话不算数,又布置了新的作业

  父母把我的朋友拒之门外

  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表格。

  师生小结: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沟通。注意沟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桥墩、桥梁、塔柱、拉锁等桥的组成部分及作用,在 决定桥面强度的因素,了解桥的发展史。

  2、能提出想知道的关于桥的问题,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

  收集桥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组织幼儿交流,调动幼儿关于桥的已有经验。

  教师:你们有没有见过桥?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样的.桥?

  2、教师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的发展史的话题。

  教师:这是人们最早造出来的桥,叫什么桥?是什么形状的?

  教师:为什么人们要在这里建一座独木桥呢?

  教师出示石板桥图片。

  讨论:独木桥和石板桥哪个更坚固?为什么?

  教师出示石拱桥图片,请幼儿比较石板桥和石拱桥。

  教师出示铁索桥、斜拉桥、悬索桥的图片:这些是人们后来造的,看看桥面是靠什么架起来的?为什么不造成拱桥的样子呢?

  3、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师将幼儿提出的问题逐一在黑板上用图示记录,并和幼儿一起商量获得答案的途径。

桥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通过图片和平安故事,让学生对不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表示厌恶,提高避险意识。

  (二)行为技能训练

  认识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的标识图,地下通道过马路。

  (三)知识经验积累

  下通道的作用。遵守交通法规,

  二、教学重点

  熟悉当地的人行天桥或地下通

  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养成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的习惯。

  三、教学方法

  1、活动参与法:先让学生自己查阅人行天桥的资料的基础上,了解人行天桥的人性化设计,丰富同学们的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

  2、情境感悟法:了解现实中的不走人行天桥而造成交通事故,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感受人行天桥的重要,并自觉利用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过马路,珍爱生命,提高避险意识。

  3、多媒体展示法:

  通过直观的图片,欣赏美丽的人行天桥,从而自觉走人行天桥。

  4、评价激励法:自评,他评,激励说得好又做得好的学生。

  四、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人行天桥你能自觉走吗

  地下人行通道没人走 百度百科:人行天桥

  横穿马路险象环生

  陕西日报新闻导读:人行天桥你能自觉走吗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质疑为什么是“上上下下过马路”?

  为了行人的交通安全,在城市的繁华的路段,政府修建了人行天桥或人行地下通道。同学们,你走过人行天桥或地下人行通道吗?这些设施都是为人们安全过马路而建造的。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过马路。可是有人不自觉利用它过马路,造成交通事故,同学们来听一个故事吧。

  (二)读议平安故事

  告诫同学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成的事故。

  (三)学习平安指南

  各式各样的天桥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了解一般在什么地方修建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知道人行天桥、地下通道有哪些作用;认识行天桥、地下通道的.指示牌、标识图。要自觉利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过马路。

  (四)读背平安歌谣

  朗读背诵:“马路护栏作用大,莫找捷径去钻跨。人行天桥过马

  路,地下通道也到达。”强化马路护栏的作用,告诉学生过马路的方法要找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五)平安演练

  第一题:连一连。把交通标识图跟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学习交通规则。

  第二题:填一填: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了解本地有几处人行天桥人行通道。

  第三题:议一议。行通道过马路。还有几人走人行

  (六)总结提升

  如果在没有红绿灯,怎么过马路?有时找不到人行天桥或地下通对的,也是很危险的。我们坚决要改掉“中国式过马路”的交通陋习,养成好习惯。

  六、演练设计

  1、认识图标连一连。

  利用书中的图,把交通标识图跟所表达的意思连起来,学习交通规则。

  2、这样对吗议一议。

  利用书中图,评议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上上下下演一演。

  首先创设环境,在室外架设一座象征性的人行天桥,让同学们“上上下下过马路”演一演。

  然后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可以分组讨论,桥或地下人行通道,重点是说一说,再推荐全班

桥教案 篇5

  操作过程

  1、召集学员介绍项目名称,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成功跳跃。

  2、讲解保护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

  3、要求全体学员完成,跃出前要将起跳绳探出脚尖,先将保护绳向前打,然后再跃出,跳跃时不允许抓前面的保护绳索。

  4、学员到桥上先站稳,然后由教师为其加上保护绳索,再摘去上升器铁索。

  5、全体学员给准备跳跃的学生加油。

  活动目标

  1、“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自我突破,挑战自我,超越心理障碍,全力以赴,克服队员的畏难情绪。

  2、同样的项目在地面完成是容易的,但是换到高空为什么就那么难呢?通过高空中的项目,增进员工的'适应性。

  3、通过加油、鼓励、关注等让学员认识到相互激励与关爱是一个优秀团队的必备因素。

  4、以积极的心态去争取和获得机会。

  5、认知心态对行动的影响,学习缓解心理压力。

  项目规则及保护要点

  所有学员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依次爬上断桥,完成两次跨步跳(跳过去、跳回来)视为成功。

  1、确认学员已穿戴好安全装备(包括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在指定人员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后方可上升。

  2、在断桥上起跳前,学员应将用力的脚的前1/3伸出桥板边沿,然后抬头,将保护绳甩向前方,起跳(学员也可一只手拽住保护绳起跳,但不推荐)。

  3、跳跃断桥动作三禁止:第一,严禁助跑和跨;第二,严禁双脚跳;第三,严禁单脚跳。

  4、学员上断桥之前,应由队长带领全队队员为其加油——全体队员将手放在即将挑战自我的学员的头部、肩部,整齐地大声喊出其名字及“加油”等话语。

  5、项目进行期间,其他队员应关注上方的队友。

  注意事项

  1、教师须示范讲解安全带、安全头盔的穿戴使用方法,进行上桥攀爬前须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注意安全带反扣和女学员的长发,有长发者应将长发束入盔内,头发特别长的应放入衣服内)。

  2、讲完规则时应让学员在地面实验跳跃几次,熟悉动作要领,大致并了解自己能跳的距离。

  3、教师与学员一样,一旦上桥,任何活动都必须在有保护的状态下进行。

  4、关注学员情绪——特别是一上来就很紧张的学员,让其进行深呼吸,给予足够的鼓励。

  5、教师应有耐心,控制自身情绪。

  总结分享

  1、成功跳跃后,你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2、跨之前和跨之后的心态有何不同?

桥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赵州桥是一座因历史悠久、坚固美观而闻名世界的石拱桥,并由此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出众。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新词。

  3、初步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难点:找准重点词语,由点及面,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教学方法:品味课文,理解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桥的信息,并比较南京长江大桥与赵州桥的区别。

  2、教具准备投影片、磁带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板书设计:

  1300多年——历史遗产

  世界闻名 赵州桥坚固创举

  智慧,才干

  美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信息,引出课题。

  1.学生交流“桥”的信息。

  2.比较与南京长江大桥的区别。

  3.如果说现在南京长江大桥是个伟大的建筑,那么时光倒流到1300多年前的隋朝,这座桥也同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揭题)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初读课文,畅谈感受。

  1.初读课文。

  想想赵州桥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2.交流反馈,简述理由。

  (估计学生会说:世界闻名,1300多年,创举,坚固,美观,智慧,才干,历史遗产……请学生板演)

  3、整理词语,设计板书:

  1300多年——历史遗产

  世界闻名 赵州桥坚固创举

  智慧,才干

  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