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汇编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
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要点:(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4、 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铭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
(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彩墨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上学期学生已接触过一堂彩墨游戏课了,所以,已有了一些经验。只是有的用水份还太多,有的干脆全是彩墨。不过,由于是一堂带着游戏性质的课,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彩墨的体验,能够悟出点什么来。有的学生的作品无意中产生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之,通过这堂课的练习,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与愉快的体验。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画、撕、贴、卷的技按步骤做出可爱的小猫。
2、能借助工具让小猫站起来。
3、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具:
一次性拖鞋人手一只、蜡笔人手一只、
教具:
各种材料,示范图、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起兴趣
师:今天有一位你们非常喜欢的动物明星来看你们了,我们喊1、2、3把它请出来。(播放视频)
二、认识操作工具,了解操作步骤
师:看米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次性拖鞋)
师:米奇交给我么的任务就是用它做成一只可爱的小猫,去参加一个小动物展览会。
师:做成一只小猫会用到哪些工具呢?(出示工具)
师:米老鼠偷偷告诉我们,想要做成一只小猫,我们要按照步骤来。(了解步骤)
三、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1、分享成功的`秘诀
2、探索让小猫站起来
师:你有办法让你的小猫站起来吗?(提供工具,让幼儿自主探索)
五、结束活动:米奇妙妙舞
师:今天我们宝宝动手动脑都取得了成功了,是时候跳米奇妙妙屋了。(一起跳)
让我们带着小猫去参加展览会吧。
美术教案 篇3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三原色。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2. 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3. 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 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 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 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xx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xx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xx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9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美术教案 篇4
(一)课程题目
设计素描--结构分析阶段
教学目的: 结构分析素描的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观念,通过对物象结构的分析来深入对于空间的自我感受(诸如对形体观察与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间的运动作用,直觉的空间判断,心智的推理等等)。通过素描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些隐性作用,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
(二)搜集资料
1、搜集骨架型结构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2、搜集积量型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图片)
从所搜集的资料图片当中,体会骨架型结构和积量型结构的不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学会利用这两类结构对物象进行分析。
(三)体验练习
1、从所搜集的.若干骨架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勒其骨架造型。
2、从所搜集的若干积量型资料图片中,以速写形式勾画其积量造型。
3、以自然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造型。
4、以人造物象为模特,利用综合分析的手法,以草图形式分析其结构造型。
(四)课题作业
1、单体人造器具或简单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2--4张
学时:6--10学时
2、单体自然物象的结构分析
规格:4开纸
数量:1--2张
学时:6--12学时
3、多个人造器具或复杂几何形体组合的结构分析
规格:2开纸
数量:1--2张
学时:12--20学时
作业要求:构图严谨、造型准确,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结构、空间、形态以及掌握形体的比例、姿势与动态。画面整体,刻画深入。
(五)作业展示
(六)交流讨论
讨论题目:1、"形"与"体"的感知及其联系。
2、形如何向体转化?
3、动物、人、植物、器物等结构中的骨架与积量的转换。
(七)课后记
经验:授课思路条理,使学生较容易理解;
训练步骤清晰,使学生较容易驾御。
不足:学生对如何由形转化为体的认识不熟练;
学生对物象的骨架分析从直觉到知觉都不甚熟练。
美术教案 篇5
游戏导入
1.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拔一把身上的毛,吹一口气就能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这个神话在我们的电脑里面变成了现实。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猴子,你能在电脑中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吗?(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
2.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电脑里面最常用的什么功能?(复制,粘贴)
3.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制作方法。(先选中小猴子,选择“编辑”一“复制”,然后选择“粘贴”。不断粘贴,可以复制出许多小猴子。)
探索方法
1.怎样让小猴子变高变瘦一点,或者变矮变胖一点呢?
2.学生回答并上台在教师电脑上尝试(选择图片以后,拉动图片周围的小方块就可以自由变幻了)。
3.教师演示,我们还可以对小猴子旋转、翻转,做出更多的不同样子的小猴子。
尝试制作
老师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卡通人物,你们也来试试,用复制、粘贴、翻转等方法做出有趣的画面。
提出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2.小结问题:有底色的卡通形象,复制以后,底色也复制出来了,不好看。怎么办呢?
解决问题
1.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法。
2.小结归纳:有两种办法。
(1)如果背景的颜色单一,点击“视图”一“工具栏”一“图片”。打开图片工具,选择设置透明色,可以把单纯的背景色去掉。
(2)如果背景的颜色复杂,选用魔术棒橡皮擦工具,可以擦掉一块块相似的颜色,再用橡皮擦擦掉多余的部分。然后保存成.JPG文档,插入PowerPoint就可以了。
多媒体展示系统。
比较、欣赏
1.比较三张图片,一张使用了背景,一张没有使用背景,一张背景比较花、乱。你更喜欢哪张呢?小结:有背景的图片更漂亮,但背景应该衬托主体图片,不能太花、太乱。
2.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别的'同学的作业。
教学课件:图片。
设计制作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音乐和优秀图像画面。
欣赏评价
介绍自己设计的图像,大家共同推选出最有趣的图片、最有创意的图片、最精美的图片。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08-26
(精选)美术教案08-27
美术教案(经典)09-10
【经典】美术教案09-02
美术的教案02-05
美术教案(精选)08-08
[精选]美术教案08-16
美术教案(精选)08-02
美术教案[经典]08-24
(经典)美术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