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时间:2023-02-19 08:41:2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瀑布的葬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

  A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是菲格雷特,你会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B案

  设计: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胡敏

  评改: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周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归纳。如:

  (在洲的与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由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这条大瀑布面临,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了一个葬礼。)

  4.提出不懂的问题。

  [评:先感悟,后概括,再质疑,环环相扣,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原则,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师:(课件出示)是这几句吧,咱们一起读读。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

  [评:由文本产生联想,思维是想象的翅膀,只有读懂读透,理解到了,才能根据文字展开合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同学们很会想象,如果能看着大瀑布咆哮而下,雄伟壮观的景象,那该多好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放课件)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生自由说)

  4.说得真好,现在请看如今的大瀑布。(放课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大瀑布的消失、枯竭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

  5.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如果你就是巴西总统,会在葬礼上演讲什么?请生准备,进行现场演讲。

  [评: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

  6.由此你想到什么?

  7.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课堂作业

  谈谈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为什么举行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评与思:该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让生在品读语言中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中习得语感。遵循了“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音、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重视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⑸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

  怎样特殊?(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

  ⑹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经为什么呢?现在的瀑布怎样呢?(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

  指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板书:即将枯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呢?--所以游人都怎样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

  我知道有些同学带了世界地图回来,你找到这个地方吗?

  4、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同学帮助解决

  设想不懂的地方:

  (1)、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2)、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进行大瀑布前后的'对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会说些什么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是大瀑布。(3、4个)

  (3)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小组讨论)

  (4)汇报:

  1、建水电站

  2、水资源浪费。

  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过渡: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瀑布逐渐枯竭,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所以大家就为他举行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葬礼。大瀑布即将逝世了,它会留给世人什么呢?(谈想法)

  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三)、课外延伸

  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

  (四)、总结:

  就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好吗?

  教学反思:

  学生分析迫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一世界雄奇景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进行今昔瀑布的对比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断送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生命请学生默读第七自然段,默读的方法更便于学生思考。为了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思考,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了解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关资料了解他发出的电对本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同学们建水电站、工厂生产、伐树人们都是为了建设家园哪!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学生个抒己建引导学生更全面的辨证的看待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3

  【教材与学情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属于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和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维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作者先写巴西总统非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和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选编本科教材,一是继续训练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

  我班同学对环保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环保方面的知识接触得也比较多,世界地理知识也略知一、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估计问题不大,拟在习作练笔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文中好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一幅世界地图。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怎样为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葬礼的`情形是怎样的?)

  2、出示世界地图:

  这件事发生在拉丁美洲的巴拉拉河上,它位于巴西和巴拉圭的交界上,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是已知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也是最宽的瀑布,宽达3200米,年平均流量达13300立方米每秒。

  至于课文写的是否和你设想的一样,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2、说说作者的思路。(先写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你想解决的问题,提问归纳为(让一个打字较快的同学马上打在屏幕上):

  ⑴ 总统为什么要为瀑布主持葬礼?(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激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比较这里的“骄傲”与“他取得了一点成果就骄傲。”中的“骄傲”有何不同?

  ⑵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

  和小诗一首:

  夕日

  雄奇景观数第一,滔滔不绝泻千里。

  飘飘洒洒薄雾起,震耳欲聋水声晰。

  世外桃源新空气,流连往返游人集。

  如今:刻骨铭心大葬礼,凄凉水声落一滴。

  生命垂危失望去,难过满怀游人离。

  贪婪人类榨干你,千古美丽成回忆。

  ⑶ 这个世界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建水电站;水资源浪费;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⑷ 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包括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

  2、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书,边读边画出答案,写写自身的理解。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4、全班说一说自身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5、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和想象力训练。

  (个别读、比着读,齐读相结合。再请一个朗读较好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在朗读声中展开想象,想象夕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的情形。)

  6、质疑问难。

  7、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读一读。

  四、随文练笔,深化情感

  1、认真读课文最后两段,写一写非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所作的悼词。

  2、交流习作:

  下面,摘录我班巫隽健所写的悼词:今天,是个悲哀的日子,无论是谁,此刻的心情都是沉痛的、沮丧的、烦恼的。是啊,多好的大瀑布啊,他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骄傲与光荣!

  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大瀑布,堪称奇迹中的奇迹。它的雄伟壮观举世无双。一直以来,我们为拥有这个大瀑布而感到自豪,但是现在,他终究在我们的疯狂破坏生态资源中低下了高傲的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瀑布一天一天地枯竭,却无动于衷,现在,它告别了大家,我们是否应该敲响心中的警钟呢?

  不能再让悲剧延续下去了,我们用这双手和这颗聪明的头脑,可以发明一个新的奇迹,也可以破坏一个伟大的奇迹,大瀑布的命运是凄惨的,但我们不相信眼泪,大家行动起来,维护生态环境,让大瀑布永眠在这里吧!

  五、安排课外作业

  指导同学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水资源浪费

  建水电站 维护生态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 保护地球

  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教学反思】

  这节课能根据同学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效果实实在在,同学确实学有所得。作为阅读课文,训练同学的阅读能力,粗读、细读、拓展训练,由原有的知识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再随文练笔,步步深入,情感不时深化,符合同学认识发展的规律,同学的情感也慢慢地被激发,特别是通过朗读,激发同学的想象,同学们想到夕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到今天的奄奄一息,再去寻找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更激起了同学维护生态,保护地球责任感,将这种责任感再延伸,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同学很愿意去做。

  这节课也注意到同学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如词语的比较,好词好句的积累,小练笔在同学情绪被激发的情况下进行,同学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因此,悼词写得很感人。

  这节课也很重视快速阅读、朗读和想象力的训练,同学收益非浅。

  足之处在于:此课在上午的第四节课上,同学精力不够集中,速度较慢,有些拖堂。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4

  材料背景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归纳。如:

  (在洲的与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由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这条大瀑布面临,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了一个葬礼。)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

  3、同学们很会想象,如果能看着大瀑布咆哮而下,雄伟壮观的景象,那该多好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放课件)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生自由说)

  4、说得真好,现在请看如今的大瀑布。(放课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大瀑布的消失、枯竭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

  5、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如果你就是巴西总统,会在葬礼上演讲什么?请生准备,进行现场演讲。

  6、由此你想到什么?

  7、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课堂作业

  谈谈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教学设想】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辑意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的表情达意为重点,本人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读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另外,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也体现了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变化的原因及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法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

  2、进行热爱大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有关瀑布的图片或vcr片。

  【教学课时】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

  一、绕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2、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绕题质疑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2、你读了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只要敢说就给予鼓励。)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1、自主阅读,初步感悟:

  ⑴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瀑布美的段落,自主阅读:

  ①合作读书、互相学习。

  ②学生读文,教师采用多元性评价,让学生互评、自评、师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教师不包办代替,通过自由读后两人互读互评,共同进步,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⑵播放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师生配乐朗读第4、5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当年的壮观气势,教师引导学生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如临其境,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⑶分工合作:台上的尽情画瀑布,台下的尽情读瀑布。

  设计意图:以画促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⑷用一句话来概括赞美大瀑布,表达体验。

  2、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过渡:几年、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大瀑布还是那么美吗?

  ⑴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表达体验。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想像人们前后两次见到瀑布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现形式活和内容实的结合。

  3、合作探究原因:

  小结过渡:大瀑布的故事让人遗憾,令人痛心,使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到大瀑布逐渐枯竭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原因?(出示第7自然段)

  ⑴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⑵汇报交流。

  4、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默读剩下的部分,划出有关句子。

  四、进行采访,感悟内化

  1、引出被采访的人物:巴西总统、站长、厂长、工人。让全班同学自由采访。老师把时间交给学生。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激发课堂的无穷活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运用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当小记者,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鼓励学生创新,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

  2、小结:联系实际生活,谈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用一句话警示后人。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壮观枯竭

  破坏

  【教学后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在教学时要以学定教,顺应而导,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围绕新课标,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第一、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激活学生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应太活跃,太活跃了就像演戏。我认为,不同的文本要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不应满足于挖掘文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单纯的知识讲解。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堂变大了,教材变多了,教育方式就变杂了。在教学此课时,我就采取了采访的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教师育在其中。这样,环保之理不言而喻。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策略在小学中教学效果突出。

  第二、联系生活,媒体展现情境,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日常生活是小学生最为熟悉的场景,对于缺乏的场景,我们应尽量弥补。上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没有看过大瀑布。生活中缺少了这种经验,绝对不利于本课的教学。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使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我从网上找来瀑布的图片,制成课件。当学生看到雄伟壮观的大瀑布时,欢呼雀跃,啧啧称赞,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大瀑布时,情绪马上变得低落,同时表示愤怒,学生的表情告诉我,我的功夫没有白费。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6

  课前谈话

  做脑筋急转弯(抢答)

  什么瓜不能吃?

  什么车寸步难行?

  什么笔不能写字?

  什么布永远剪不断?

  板书:瀑布

  齐读,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上课——

  板块一——检查预习,概括大意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1、过渡:同学们,这号称“剪不断”的大瀑布,在今天这篇课文中即将被剪断(补充板书:的葬礼),于是人们举行了——齐读课题。

  2、想想“葬礼”这个词带给你的感受,再齐读课题。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谁知道这条大瀑布的名字?(指导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说:那么这条大瀑布是如何被剪断的?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呢?

  出示时间表,帮助概括。

  长期以来

  20世纪80年代初

  几年过去

  1986年9月下旬

  (三)把转述的语言改成演讲稿。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葬礼。

  2、如果把这段话改成菲格雷特总统的原话,应该怎么改?

  这样演讲能打动人心吗?怎样才能讲到人们的心坎里呢?

  板块二——体会对比,领悟情感

  (一)走进昔日辉煌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传达出自豪意味的词语?

  2、学生反馈并板书词语,教师出示句子,感受瀑布的壮观雄伟,感情朗读。

  (1)反馈词语并板书。(将词语分成三类,教师板书。)

  咆哮而下 纷至沓来 流量最大

  滔滔不绝 陶醉不已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指导朗读

  连起来齐读词语: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声势浩大,它——

  引得游人——

  不愧是世界上——的瀑布

  (2)出示描写瀑布的图片和句子,有感情朗读。

  将这些词语带给我们的全部汇集起来,便是这样的一条瀑布——(课件出示图片,补充介绍:它宽3200米,高近百米);将所有的感受汇集起来,便是这样的一段文字(出示)——指名一生读

  2、抓住“长期以来”,体会这种自豪的由来已久,一唱三叹。

  站在这样的大瀑布脚下,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巴西人),你的内心一定——

  同学们,巴西和巴拉圭人民这样的骄傲是一个月两个月吗?一年两年吗?十几年几十年吗?那是——

  是啊,上百年来,这条瀑布一直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生接读——“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上千年来,这条瀑布一直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生接读——“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总而言之,长期以来,这条瀑布一直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生接读——“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长期以来,它一直都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

  3、抓住“曾经”体验强烈的感情落差。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李老师和大家一起读的时候,一直在回避,一直不愿读一个词语,它就是——曾经。为什么?

  总结:这样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奇景观已经成为了——板书“曾经”;

  这样纷至沓来、陶醉不已、流连忘返的感觉也永远成为了——板书“曾经”;

  这长期以来流量最大的大瀑布,这长期以来的骄傲和欢乐被一个词语统统打碎,那就是——曾经!(板书:曾经)

  而今变成怎样了?

  (二)细看目前情况

  1、出示图片和段落,体会心情,感情朗读。

  而今是这样的情形(出示今日图片),是这样的瀑布(逐字打出)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2、词语对对碰,展示对比

  曾经我们用“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来形容,而今是——

  曾经令游人们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而今却让游客——

  这真是巨大的——生:反差,这真是强烈的——生:对比。

  看着这样巨大的落差,这样强烈的对比,我们的内心怎么不——(伤心、惋惜、难过……)

  3、对比“几年过去”与“长期以来”,体验变化迅速,引导质疑。

  瀑布的前后对比让我们心酸、痛惜,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份时间表,看看这里面词语,你是否也能发现鲜明的对比?

  长期以来

  20世纪80年代初

  几年过去

  1986年9月下旬

  这样的对比,让你感受到什么?内心怎样?

  (三)细究变化原因

  建水电站、毫无节制、滥砍滥伐

  板块三——写话说话,存疑激情

  (一)丰富演讲词

  1、将这样的对比写入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辞,我想一定能让每个听到演讲的人都震惊,警醒。

  写演讲辞。

  2、反馈:

  听了这样的演讲,每个参加葬礼的人心中都——

  听了这样的演讲,那些用水毫不节制,滥砍滥伐森林的人们心中会——

  听了这样的演讲,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在心中呐喊——

  (二)想象说话

  是的同学们,只要良知尚存,每个知道这个悲剧的人都会引以为戒,并行动起来,善待自然。让我们大胆想象一下,如果经过20多年人们的保护,23年后的今天,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拓展资料

  拓展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今日情景以及相关资料(见课件),与学生美好想象形成反差。

  我知道同学们此时内心冒出了很多问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它们将成为你不断探索的力量。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遭到破坏后的样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在自学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以及带题求解自学法(谈谈、划划、议议、读读)。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胆魄,敢于发表与众不同之见解,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通过前后对比,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大瀑布的葬礼的重大意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阅读文章是――《大瀑布的葬礼》。

  齐读课题。

  2、说说你对“葬礼”这个词语的理解。

  (出示图片)葬礼就是为这个瀑布举行的,为瀑布举行葬礼,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疑问,是不是?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吧。

  (二)理解课文

  1、学生听朗读。

  2、师:读了一遍课文后,原先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你知道了什么?

  3、看来同学们通过初读,已经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

  同学们再次自由地读课文,然后选择课文的有关内容,用“因为……

  所以……”说一句话。

  4、师:读了两遍就能用“因为……所以……”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出示图片)

  5、看到瀑布,你脑海里就会涌现哪些用来形容瀑布的诗句和词语?

  6、那么,从前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

  7、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一万立方米的概念:相当于我们的80间这样的教室装满水,再同时从几十米的高处直泄而下。再联系实际体会30公里的概念,离那么远都能听见大瀑布的巨响,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哪!谁来把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读出来?

  8、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下面,我们一起去游览。

  9、看着这雄伟壮观的景象,你想说什么?说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

  10、谁再把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读给大家听?

  11、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着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最想做什么?

  12、这么雄伟壮观的瀑布,使游客们都陶醉不已,流连忘返。可惜,天不随人愿,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雄伟壮观的瀑布再也找不到了!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瀑布呢?(读书)

  13、(多媒体演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

  14面对这样的景象,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想说些什么呢?

  15、是啊,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想一想,说一说。

  16、师:同学们把自己想像为行将消亡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下面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17、昔日的瀑布像一位身强力壮的青年小伙——“雄伟壮观”,而今天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 造成这一环境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原因的责任者是谁?(交流板书:人为破坏)

  18、师:大瀑布的形成可能经过了亿万年,它本来是神奇的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珍贵的礼物。可是最后竟然就这样消失了,就这样被葬送了!我们还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大瀑布吗?我们还能看到那曾经雄奇的景象吗?

  师: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们调查,你们还知道我们周围发生了哪些像大瀑布这样的悲剧吗?

  19、师: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地遭到人为破坏,如果人们再这样下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我们还将会亲手酿成什么悲剧?

  20、面对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小组讨论,可以用宣传语或号召语的形式,也可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21、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巴西总统为什么为瀑布主持葬礼?他那饱含深情的话语告诉我们什么?

  22、让我们也和那些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有感情地齐读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这一自然段。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不同的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找出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并能找出迫使塞特达斯这一世界奇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去什么样的地方?

  2.让学生自由发言

  3.进一步引出主题:或许你攀登过雄奇险峻的座座高山,或许你畅游过柔情似水的道道溪流,或许你饱览过皑皑白雪的处处雪峰,也或许你领略过骄阳似火的热带风情,然而都挡不住我们匆匆的脚步,都分隔不了我们奔向神奇而气势如虹的大瀑布的心,今天让我们乘坐世界最豪华的空中客车专机去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去看看它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吧!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带有课文录音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视频,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可以图文结合地感知课文。( http://v.ku6.com/show/_WMXWlmJ7ncIm1qp.html)

  (三)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再默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巴西总统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第三段(第6~8自然段)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现状及原因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巴西总统的行动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四)昔日的瀑布

  引导学生理解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

  1. 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找找课文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瀑布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体会:“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雄伟壮观”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雄伟极了!壮观的瀑布!抓住几个关键词,你会读得更好!

  全班同学齐读这句话。(板书:雄伟壮观)

  2. 出示: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 清晰可闻。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①“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写出了大瀑布的什么特点?②“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又说明了什么,可以用文中那一个词语概括?

  提问: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吧!

  3. 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面对瀑布,深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 引导同学们抒发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来到这样的大瀑布前,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师:感谢大瀑布,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

  过渡: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真想真真切切去聆听瀑布的声。可是今天这一切已无法实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

  (五)今日的瀑布

  1. 出示逐渐枯竭的瀑布画面。说说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2. 让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感悟

  3.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对比的图,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抓住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来体会)

  4. 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5. 指导同学们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有感情朗读4、5、8自然段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教师好像听到了瀑布那无奈的叹息声,仿佛看到她在哭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雄伟壮观的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呢?

  6.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1) 自读、交流

  (2) 用自己的话归纳三点原因,课件出示

  A、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B、 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C、 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六)学习9~13自然段

  小结过渡:是啊,由于以上原因,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另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大胆决定为大瀑布举行一次绝无仅有的特殊的葬礼。

  1. 分小组讨论(出示课件:都有谁参加了葬礼?葬礼是什么样的?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2. 老师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全班同学试着找出“总统是怎样致悼词的”

  3. 感情升华,激情朗读(放音乐)

  (七)总结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我们热情的口号去激情宣传,以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实际行动,以我们诚挚的心去感动他人,让我全班,让全湛江,让全中国,让全世界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八) 课后作业

  在老师指导下,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幷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九)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流连忘返

  今日 奄奄一息 惆怅失望

  呼吁 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9

  一、教材解读:

  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先写结果,后写起因与经过。这样从一开始就把读者的心紧紧地抓住,这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此外,本课还采用对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与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对比,把昔日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闹场面跟如今乘兴而来、失望而去的痛心结局对比,强烈地反映出葬礼的“特殊”与必要,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瀑布给人们带来的骄傲、惊叹和它的消亡带给人们的`惋惜、无奈、震惊以及大瀑布前后景象的对比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有一条雄伟壮观的大瀑布即将离我们远去,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还专门为此举行了一次大瀑布的葬礼。就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5.生汇报。

  6.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懂得了这么多东西,老师发现大家真会读书!那么菲格雷特总统在这次葬礼上会说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得方式读最后一段。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最后一段。

  2.通过读书,你能猜测到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会说些什么吗?

  3.生汇报。(预设)

  生:演讲辞的内容可能会写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以及那个时候很壮观的情景和塞特凯达斯瀑布快要毁灭的时候的情景。

  师:也就是说,演讲的内容可能会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你认为是哪两个方面?

  生:一个是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的一面,一个是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枯竭的一面。

  师:(板书:昔日 如今 )也就是说演讲辞中会讲到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也会讲到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还会讲到什么?

  生:他会叫巴西人民保护自然生态,爱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悲剧不再重演。

  师:对!他会呼吁巴西人民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4.老师也很像知道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会说些什么?不过很可惜,老师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怎么办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写菲格雷特总统的这篇演讲辞。有信心吗?

  三、学习课文。

  (一)昔日的大瀑布

  1. 师:菲格雷特总统在回忆大瀑布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骄傲和欢乐时,具体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4.5自然段。

  2.学生自读课文,

  3.感受到了什么?

  4.汇报感受。

  5.大家感受得都很深刻,你能通过读把你得感受读出来吗?

  6.生练读。

  7.指名读。评价。

  8. 想不想看看塞特凯达斯达瀑布,让我们一起欣赏。(出示课件)看着塞特凯达斯的样子,你想说些什么?(太壮观了………)

  9.是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啊!看了瀑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出示课件,打上文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7.背诵积累:这么美得瀑布,愿意把它记在脑海中吗?让我们边看录像边试着把它背下来吧!

  8.过渡:昔日如此雄伟壮观得大瀑布,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如今的大瀑布

  1.默读第8自然段。

  2.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怎么样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逐渐枯竭)

  3.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大瀑布吧。(出示课件:现在瀑布的图片。)此时此刻,你得心情如何?

  4.同学们,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齐读第8段。

  (三)葬送的原因

  1.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现在却奄奄一息,这到底为什么?(出示昔日和现在的瀑布对比图,下面写上大大的红字:为什么?)

  2.默读课文第7段,找到葬送的原因。

  3.生汇报,师总结。。报÷刻比读。齐读。 4.

  (四)完成演讲辞

  1.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把自己当作菲格雷特总统借助这个演讲辞得格式,把自己想说的都倾诉进自己的演讲辞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

  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__,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

  应该清醒了,热爱大自然的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开始同桌两人练习说演讲辞。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菲格雷特总统在演讲的最后说,愿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但我们看到在实现这美好愿望得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得地方。

  2.你都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的事?

  3. 听了这些消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呼吁什么?谁来说一句最精辟的话,最有诗意的话来做一则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广告语?

  五、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奄奄一息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自己的家园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0

  学习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13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

  2.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图片,伊泰普水电站的资料、图片。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释题入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自读探究

  1.研读阅读提示。

  ①指生读阅读提示;②交流,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几条读书要求?用笔标出来。

  2.自读理解感悟。

  ①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读书方法?

  ②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自学课文。

  ③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收获研讨。

  ①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为一条大瀑布而举行,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这个葬礼,这是为什么呢?

  ②这件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③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瀑布昔日的壮观和今日的枯竭。课文怎样描写大瀑布昔日的样子?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瀑布的现在?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学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大瀑布的资料、图片。)

  ④分条写出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⑤想象参加大瀑布葬礼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⑥学习了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延伸

  人们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但更重要的是用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大瀑布的命运,请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讨论:

  1.你认为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2.在经济发展中应如何保护好环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瀑布前后不同的景象,并明白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2、学习本课作者的写作方法:首尾照应、今昔对比、用短语做过渡段。并能依照本文首尾照应的方法仿写。

  3、会背第三、七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并能依照本文首尾照应的方法仿写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了解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读,明确任务

  1、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2、阅读课文的学习,我们先要做什么?

  3、阅读导读,说说课文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几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分两种展示方法)

  4过渡语:是呀,一段很长的问题出现后,我们要迅速在头脑中给它分成1、2、3等条,理清条理后,这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就不至于顾此失彼。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留心哟。

  二、默读全文、解决疑问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导读中的3个问题(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思考。)

  2、全班交流

  3、大瀑布以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幻灯片)

  ①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瀑布的壮观?

  在下面画上点,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纷至沓来、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②谁能把大瀑布的壮观读出来?

  4、过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雄伟壮观,那现在的.景象呢?

  5、大瀑布现在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幻灯片)

  ①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在下面画上点,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形容枯槁、奄奄一息,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②谁能把大瀑布奄奄一息的样子读出来?

  6、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幻灯片)

  ①谁能把这段话分成几条来说,比如第一条是什么原因,第二条是什么原因。

  ②过渡;瞧,和开始的导读一样,一个段落也有它的条理。我们只有理清句子的条理才能对事情有个清晰的认识。

  7、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写法

  我们知道了这条大瀑布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况,大家心里也有了很多感触。那么这篇文章对我们写作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1、首尾照应

  由现在的场景想到以前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现在。

  设置场景:(幻灯片)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

  爸爸批评我时……..

  过渡:不同的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开头结尾方法,《穷人》以环境描写开头,《索溪峪的“野”》《詹天佑》〈怀念母亲〉开门见山,点明中心,今天我们又学会了这种“结果——起因——经过——结果”的开头方法。

  2、今昔对比

  昔日的样子——今日的样子(正面描写)

  昔日的游人——今日的游人(侧面描写)

  采用对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与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对比,把昔日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闹场面跟如今乘兴而来、失望而去的痛心结局对比,强烈地反映出葬礼的“特殊”与必要,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其实这两段还是细节描写,把瀑布今昔的具体样子写出来了。背诵

  3、用短句做过渡段

  你能讲讲是怎么过渡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衔接自然、让人一目了然就知道要讲下一件事了)

  4、小结

  大家真了不起,能从这篇文章学到这么多写作方法,以后的习作,大家比比看谁能把学到的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现在就来考验一下大家

  5、作业

  仿写“结果——起因——经过——结果”的写作方法,写开头结尾。

  教后记:

  听完课后,很多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大家都认为后面的习作方法的指导是很大的亮点,学生也真真切切地学到了习作的方法技巧,却又觉得后面方法的指导不应花10分钟(因为后面这部分的学习学生用了10分钟),要时间再少点,或者另外在弄节课来学习,因为一节课的延伸最好是课文内容方面的。

  我也在反思:

  10分钟的时间多吗?对课文的学习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吗?一节课的延伸最好是课文内容方面的吗?习作方法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真希望和大家探讨!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本课生字,积累好词佳句,注重朗读训练。

  2、了解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变化原因。

  3、了解大瀑布葬礼情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抱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大瀑布的资料

  2、查阅身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教师首先从“葬礼”入手,质疑,解疑,再补充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找出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部分。

  三、知道学习“葬礼”一部分(10—13自然段)

  学生轻生齐读这几段文字,弄明白以下问题:

  (1)那些人为瀑布举行了葬礼?

  (2)他们怎样举行葬礼的?

  (3)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四、指导学习“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及变化原因”。

  过度语:大瀑布沦落到为它举行葬礼的这步田地,此时此刻,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生答后,教师梳理以下问题。)

  (1)昔日的大瀑布是怎样的状况?游客此的态度呢?

  (2)如今的大瀑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游客此的态度呢?

  (3)大瀑布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的原因呢?

  1、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文相关部分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找好词,欣赏佳句,理解内容。

  (2)教师指导训练朗读(读出惊奇,骄傲的语气和悲伤惋惜的语气)

  五、讨论深化,渗透德育目标

  这场隆重而盛大的葬礼结束了,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讨论或书写),抽生汇报。

  六、教师总结,结束全文

  七、课外拓展延伸

  请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状况。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3

  [设计理念]

  强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为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3.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找出迫使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大瀑布的葬礼》。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一条大瀑布脚下,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谁有什么疑问?

  生:提出问题。(略)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大瀑布的葬礼》专题站”自学文章,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内自已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探索,小组协作

  网站设计了七个导航按钮:课文速读、大瀑布的昨天、大瀑布的今天、消失的原因、举行葬礼、参考资料、拓展活动,学生按导航按钮的顺序依次自学。

  1.课文速读。要求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2.大瀑布的昨天。昔日的大瀑布,带给人们的是惊喜、愉悦。为此,“大瀑布的昨天”精选了表现昔日大瀑布“雄伟壮观”的录像或图片。

  师:请同学们先通过录像、图片看一看昔日的大瀑布是一种什么景象,而后小组同学相互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生:欣赏、交流(略)。

  师: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情,随机指导。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及赞美之情。

  3.大瀑布的今天。站为学生提供了几幅大瀑布将枯竭的图片。

  生:观图后读以下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用惋惜、失望、悲壮的语气读,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4.消失的原因。感受了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形容枯槁”,学生往往会问:“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因而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原因概括出来。

  生:(略)

  5.举行葬礼。

  师: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这个特别的葬礼,作者的情感变得庄严、神圣。请同学们看一看当时举行葬礼的相关图片,听一听那低缓、悲痛的乐曲,体会心中的情感。

  生:自看、自听、自悟;也可相互交流。

  6.参考资料。仅凭一篇文章令学生受到深刻的环保教育显然不够,为此网站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提供相应资料:

  ⑴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质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此外,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xx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

  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来绝,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陆地约76亿公顷的面积均为森林所覆盖,而到本世纪80年代所有不足28亿公顷。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称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类已经到了对自己的行为必须加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保护地球,别无选择。

  ⑵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提供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关于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19日通过49/114号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7.拓展活动。此环节一般安排为“教学流程”的最后一环节。

  三、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专题站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教师及时参与学生小组学习、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教师为学生提供汇报学习成果,拓展延伸学习活动的机会。

  1.交流体会。感情朗读、概括消失原因等可在小组自学时穿插进行。

  2.拓展思维。为使学生真正领悟这一葬礼的特殊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①“葬礼”埋葬的是什么?(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②“葬礼”要唤醒的是什么?(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唤起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责任心。)

  3.拓展活动。本篇课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课内可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这篇文章我打算怎么做?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周围有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相关文章:

《大瀑布的葬礼》优秀教案08-25

大瀑布的葬礼优秀教案08-27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15篇02-19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14篇02-20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15篇)03-06

《大瀑布的葬礼》优秀教案范文08-26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15篇04-02

大瀑布的葬礼优秀教案9篇02-25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反思02-25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瀑布的葬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

  A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花圈,准备把它送给一条大瀑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看到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读完课文后,是不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读书?

  (提示读书方法: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思考)

  回到课文中,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看能不能解决你的疑问。

  2、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直奔重点,体会情感

  1、提示学生读课文前的连接语,根据提示再读课文。

  2、概括20世纪80年代大瀑布的状况和人们的态度。

  (瀑布雄伟壮观,人们流连忘返)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3、汇报几年后的大瀑布的状况。

  对比前后两次描写大瀑布景象的不同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说说面对大瀑布的悲剧,人们的反映。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了解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

  (1)交流。

  (2)体会关联词“……而且……再加上……”,并用这个联系词概括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如果你是菲格雷特,你会说些什么?

  2、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B案

  设计:重庆市高新区实验一小胡敏

  评改:重庆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周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归纳。如:

  (在洲的与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由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这条大瀑布面临,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了一个葬礼。)

  4.提出不懂的问题。

  [评:先感悟,后概括,再质疑,环环相扣,遵循了语文学习的原则,弘扬了学生的个性。]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师:(课件出示)是这几句吧,咱们一起读读。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

  [评:由文本产生联想,思维是想象的翅膀,只有读懂读透,理解到了,才能根据文字展开合理想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同学们很会想象,如果能看着大瀑布咆哮而下,雄伟壮观的景象,那该多好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放课件)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生自由说)

  4.说得真好,现在请看如今的大瀑布。(放课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大瀑布的消失、枯竭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

  5.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如果你就是巴西总统,会在葬礼上演讲什么?请生准备,进行现场演讲。

  [评: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通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

  6.由此你想到什么?

  7.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课堂作业

  谈谈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为什么举行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评与思:该课的教学设计立足教材,借用文本习得语言,让生在品读语言中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中习得语感。遵循了“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音、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重视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2、发展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2)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原来、几年之后的景象,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通过让学生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

  教学准备:

  让学生查找大瀑布的资料、准备课件、在黑板上画花圈、让学生准备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黑板上,画着的是什么呢?对,是一个花圈,今天,老师把这个花圈送给一条曾经是世界闻名的大瀑布,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板课题,读课题

  3、看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

  2、学生读书,自学,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读懂的地方。

  设想读懂的地方:

  ⑴、5个生字,形近字:廷--延讯--汛--迅

  ⑵、理清课文思路

  ⑶、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以前的面貌(是怎样的呢?)

  读--从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看出其流量大、从飞流直下,水形如朵朵莲花,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看出水流湍急--看学生的资料(图片)--看课件--看到这么雄伟壮观的大瀑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四个即可)--指导读--这么美的地方,去的人会怎样呢?

  ⑷巴西总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的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大瀑布。(从这里,你看出了些什么?看出对大瀑布的重视)

  ⑸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

  怎样特殊?(是为一条瀑布举行一次葬礼)

  ⑹塞特凯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

  你用的是曾经为什么呢?现在的瀑布怎样呢?(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奄奄一息。)

  指导读--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法)写出了大瀑布即将枯竭。板书:即将枯竭--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呢?--所以游人都怎样做的。

  ⑺大瀑布是位于巴西与阿根廷两国的交界处。

  我知道有些同学带了世界地图回来,你找到这个地方吗?

  4、让学生说说不懂的地方,同学帮助解决

  设想不懂的地方:

  (1)、为什么总统要亲自主持呢?(他为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的遗憾。因为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

  (2)、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进行大瀑布前后的'对比。

  看到如此的情景,假如你是大瀑布你会说些什么呢?现在请大家来说说我的故事,用上第一人称,把自己当作是大瀑布。(3、4个)

  (3)为什么大瀑布会葬送?(小组讨论)

  (4)汇报:

  1、建水电站

  2、水资源浪费。

  3、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过渡: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大瀑布逐渐枯竭,科学家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所以大家就为他举行了这么一个特殊的葬礼。大瀑布即将逝世了,它会留给世人什么呢?(谈想法)

  板书: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三)、课外延伸

  在我们现实当中,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你调查到哪些呢?

  (四)、总结:

  就让我们一起行动保护地球,让这些事情不再重演。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小公民,好吗?

  教学反思:

  学生分析迫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一世界雄奇景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是教学的重点。我引导学生进行今昔瀑布的对比学生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断送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生命请学生默读第七自然段,默读的方法更便于学生思考。为了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思考,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了解伊泰普水电站的有关资料了解他发出的电对本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同学们建水电站、工厂生产、伐树人们都是为了建设家园哪!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学生个抒己建引导学生更全面的辨证的看待问题,把问题引向深入。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3

  【教材与学情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属于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和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维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作者先写巴西总统非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和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维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选编本科教材,一是继续训练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二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

  我班同学对环保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环保方面的知识接触得也比较多,世界地理知识也略知一、二,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估计问题不大,拟在习作练笔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积累文中好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一幅世界地图。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怎样为瀑布举行葬礼?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葬礼的`情形是怎样的?)

  2、出示世界地图:

  这件事发生在拉丁美洲的巴拉拉河上,它位于巴西和巴拉圭的交界上,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是已知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也是最宽的瀑布,宽达3200米,年平均流量达13300立方米每秒。

  至于课文写的是否和你设想的一样,让我们快速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出要求:

  1、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2、说说作者的思路。(先写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就课文内容和写法,提出你想解决的问题,提问归纳为(让一个打字较快的同学马上打在屏幕上):

  ⑴ 总统为什么要为瀑布主持葬礼?(是巴西人民的骄傲;激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比较这里的“骄傲”与“他取得了一点成果就骄傲。”中的“骄傲”有何不同?

  ⑵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景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

  和小诗一首:

  夕日

  雄奇景观数第一,滔滔不绝泻千里。

  飘飘洒洒薄雾起,震耳欲聋水声晰。

  世外桃源新空气,流连往返游人集。

  如今:刻骨铭心大葬礼,凄凉水声落一滴。

  生命垂危失望去,难过满怀游人离。

  贪婪人类榨干你,千古美丽成回忆。

  ⑶ 这个世界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建水电站;水资源浪费;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⑷ 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包括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

  2、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书,边读边画出答案,写写自身的理解。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4、全班说一说自身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5、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和想象力训练。

  (个别读、比着读,齐读相结合。再请一个朗读较好的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在朗读声中展开想象,想象夕日的雄伟壮观和今日的奄奄一息的情形。)

  6、质疑问难。

  7、画出文中的好词好句,读一读。

  四、随文练笔,深化情感

  1、认真读课文最后两段,写一写非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所作的悼词。

  2、交流习作:

  下面,摘录我班巫隽健所写的悼词:今天,是个悲哀的日子,无论是谁,此刻的心情都是沉痛的、沮丧的、烦恼的。是啊,多好的大瀑布啊,他曾经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骄傲与光荣!

  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大瀑布,堪称奇迹中的奇迹。它的雄伟壮观举世无双。一直以来,我们为拥有这个大瀑布而感到自豪,但是现在,他终究在我们的疯狂破坏生态资源中低下了高傲的头,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瀑布一天一天地枯竭,却无动于衷,现在,它告别了大家,我们是否应该敲响心中的警钟呢?

  不能再让悲剧延续下去了,我们用这双手和这颗聪明的头脑,可以发明一个新的奇迹,也可以破坏一个伟大的奇迹,大瀑布的命运是凄惨的,但我们不相信眼泪,大家行动起来,维护生态环境,让大瀑布永眠在这里吧!

  五、安排课外作业

  指导同学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水资源浪费

  建水电站 维护生态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 保护地球

  破坏森林、乱砍滥伐

  【教学反思】

  这节课能根据同学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效果实实在在,同学确实学有所得。作为阅读课文,训练同学的阅读能力,粗读、细读、拓展训练,由原有的知识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再随文练笔,步步深入,情感不时深化,符合同学认识发展的规律,同学的情感也慢慢地被激发,特别是通过朗读,激发同学的想象,同学们想到夕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到今天的奄奄一息,再去寻找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更激起了同学维护生态,保护地球责任感,将这种责任感再延伸,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污染作一次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同学很愿意去做。

  这节课也注意到同学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如词语的比较,好词好句的积累,小练笔在同学情绪被激发的情况下进行,同学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因此,悼词写得很感人。

  这节课也很重视快速阅读、朗读和想象力的训练,同学收益非浅。

  足之处在于:此课在上午的第四节课上,同学精力不够集中,速度较慢,有些拖堂。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4

  材料背景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白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可能对此感到奇怪,学习了课文,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分组学习、讨论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

  3。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口头填空的方式进行归纳。如:

  (在洲的与两国的交界处,有一条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由于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这条大瀑布面临,1986年9月,当时的巴西总统,亲自为这条瀑布主持了一个葬礼。)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全班汇报,检查学习情况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1、课文是怎么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两幅画面?

  3、同学们很会想象,如果能看着大瀑布咆哮而下,雄伟壮观的景象,那该多好哇!想看吗?请看大屏幕,(放课件)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尽可能地用上课文中的词语。(生自由说)

  4、说得真好,现在请看如今的大瀑布。(放课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理解“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大瀑布的消失、枯竭让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

  5、巴西总统是如何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何在?(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如果你就是巴西总统,会在葬礼上演讲什么?请生准备,进行现场演讲。

  6、由此你想到什么?

  7、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总结、扩展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个曾经给巴西和阿根廷人民带来骄傲与欢乐的大瀑布,由于人们的肆意破坏而逐渐枯竭,而巴西总统的行动,也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让我们一同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五、课堂作业

  谈谈观察到的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六、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大瀑布的葬礼》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教学设想】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辑意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的表情达意为重点,本人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读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另外,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也体现了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变化的原因及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法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

  2、进行热爱大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有关瀑布的图片或vcr片。

  【教学课时】

  一个课时。

  【教学设计】

  一、绕题质疑,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2、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绕题质疑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加以运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2、你读了这篇课文,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说,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只要敢说就给予鼓励。)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情

  1、自主阅读,初步感悟:

  ⑴引导学生说出描写瀑布美的段落,自主阅读:

  ①合作读书、互相学习。

  ②学生读文,教师采用多元性评价,让学生互评、自评、师评,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教师不包办代替,通过自由读后两人互读互评,共同进步,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⑵播放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师生配乐朗读第4、5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当年的壮观气势,教师引导学生再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如临其境,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⑶分工合作:台上的尽情画瀑布,台下的尽情读瀑布。

  设计意图:以画促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⑷用一句话来概括赞美大瀑布,表达体验。

  2、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过渡:几年、十几年过去了,现在的大瀑布还是那么美吗?

  ⑴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8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表达体验。

  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比赛读、齐读)让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想像当时的情境,想像人们前后两次见到瀑布时的不同表现,通过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体现形式活和内容实的结合。

  3、合作探究原因:

  小结过渡:大瀑布的故事让人遗憾,令人痛心,使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到大瀑布逐渐枯竭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原因?(出示第7自然段)

  ⑴小组合作探究原因。

  ⑵汇报交流。

  4、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默读剩下的部分,划出有关句子。

  四、进行采访,感悟内化

  1、引出被采访的人物:巴西总统、站长、厂长、工人。让全班同学自由采访。老师把时间交给学生。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激发课堂的无穷活力。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运用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当小记者,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鼓励学生创新,使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

  2、小结:联系实际生活,谈环境恶化的原因,并用一句话警示后人。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壮观枯竭

  破坏

  【教学后记】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在教学时要以学定教,顺应而导,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围绕新课标,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第一、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激活学生兴趣。

  很多教师认为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应太活跃,太活跃了就像演戏。我认为,不同的文本要选择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不应满足于挖掘文本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单纯的知识讲解。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课堂变大了,教材变多了,教育方式就变杂了。在教学此课时,我就采取了采访的形式让学生乐在其中,教师育在其中。这样,环保之理不言而喻。实践证明,情境教学策略在小学中教学效果突出。

  第二、联系生活,媒体展现情境,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日常生活是小学生最为熟悉的场景,对于缺乏的场景,我们应尽量弥补。上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没有看过大瀑布。生活中缺少了这种经验,绝对不利于本课的教学。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使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我从网上找来瀑布的图片,制成课件。当学生看到雄伟壮观的大瀑布时,欢呼雀跃,啧啧称赞,当看到奄奄一息的大瀑布时,情绪马上变得低落,同时表示愤怒,学生的表情告诉我,我的功夫没有白费。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6

  课前谈话

  做脑筋急转弯(抢答)

  什么瓜不能吃?

  什么车寸步难行?

  什么笔不能写字?

  什么布永远剪不断?

  板书:瀑布

  齐读,带着这样的感觉,我们上课——

  板块一——检查预习,概括大意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1、过渡:同学们,这号称“剪不断”的大瀑布,在今天这篇课文中即将被剪断(补充板书:的葬礼),于是人们举行了——齐读课题。

  2、想想“葬礼”这个词带给你的感受,再齐读课题。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谁知道这条大瀑布的名字?(指导读)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说:那么这条大瀑布是如何被剪断的?事情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呢?

  出示时间表,帮助概括。

  长期以来

  20世纪80年代初

  几年过去

  1986年9月下旬

  (三)把转述的语言改成演讲稿。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场怎样的葬礼。

  2、如果把这段话改成菲格雷特总统的原话,应该怎么改?

  这样演讲能打动人心吗?怎样才能讲到人们的心坎里呢?

  板块二——体会对比,领悟情感

  (一)走进昔日辉煌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传达出自豪意味的词语?

  2、学生反馈并板书词语,教师出示句子,感受瀑布的壮观雄伟,感情朗读。

  (1)反馈词语并板书。(将词语分成三类,教师板书。)

  咆哮而下 纷至沓来 流量最大

  滔滔不绝 陶醉不已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指导朗读

  连起来齐读词语: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声势浩大,它——

  引得游人——

  不愧是世界上——的瀑布

  (2)出示描写瀑布的图片和句子,有感情朗读。

  将这些词语带给我们的全部汇集起来,便是这样的一条瀑布——(课件出示图片,补充介绍:它宽3200米,高近百米);将所有的感受汇集起来,便是这样的一段文字(出示)——指名一生读

  2、抓住“长期以来”,体会这种自豪的由来已久,一唱三叹。

  站在这样的大瀑布脚下,如果你是一名游客(巴西人),你的内心一定——

  同学们,巴西和巴拉圭人民这样的骄傲是一个月两个月吗?一年两年吗?十几年几十年吗?那是——

  是啊,上百年来,这条瀑布一直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生接读——“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上千年来,这条瀑布一直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生接读——“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总而言之,长期以来,这条瀑布一直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生接读——“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长期以来,它一直都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

  3、抓住“曾经”体验强烈的感情落差。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李老师和大家一起读的时候,一直在回避,一直不愿读一个词语,它就是——曾经。为什么?

  总结:这样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奇景观已经成为了——板书“曾经”;

  这样纷至沓来、陶醉不已、流连忘返的感觉也永远成为了——板书“曾经”;

  这长期以来流量最大的大瀑布,这长期以来的骄傲和欢乐被一个词语统统打碎,那就是——曾经!(板书:曾经)

  而今变成怎样了?

  (二)细看目前情况

  1、出示图片和段落,体会心情,感情朗读。

  而今是这样的情形(出示今日图片),是这样的瀑布(逐字打出)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2、词语对对碰,展示对比

  曾经我们用“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来形容,而今是——

  曾经令游人们陶醉不已,流连忘返,而今却让游客——

  这真是巨大的——生:反差,这真是强烈的——生:对比。

  看着这样巨大的落差,这样强烈的对比,我们的内心怎么不——(伤心、惋惜、难过……)

  3、对比“几年过去”与“长期以来”,体验变化迅速,引导质疑。

  瀑布的前后对比让我们心酸、痛惜,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份时间表,看看这里面词语,你是否也能发现鲜明的对比?

  长期以来

  20世纪80年代初

  几年过去

  1986年9月下旬

  这样的对比,让你感受到什么?内心怎样?

  (三)细究变化原因

  建水电站、毫无节制、滥砍滥伐

  板块三——写话说话,存疑激情

  (一)丰富演讲词

  1、将这样的对比写入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辞,我想一定能让每个听到演讲的人都震惊,警醒。

  写演讲辞。

  2、反馈:

  听了这样的演讲,每个参加葬礼的人心中都——

  听了这样的演讲,那些用水毫不节制,滥砍滥伐森林的人们心中会——

  听了这样的演讲,每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在心中呐喊——

  (二)想象说话

  是的同学们,只要良知尚存,每个知道这个悲剧的人都会引以为戒,并行动起来,善待自然。让我们大胆想象一下,如果经过20多年人们的保护,23年后的今天,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拓展资料

  拓展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今日情景以及相关资料(见课件),与学生美好想象形成反差。

  我知道同学们此时内心冒出了很多问号,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它们将成为你不断探索的力量。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理解能力以及朗读感悟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遭到破坏后的样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在自学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讨论

  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以及带题求解自学法(谈谈、划划、议议、读读)。使学生能自主的采用小组讨论、朗读、想象等阅读方式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和表现能力。

  课后查阅资料,扩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丰富有关知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望。。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胆魄,敢于发表与众不同之见解,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

  二、教学重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通过前后对比,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

  读出瀑布“原来”、“几年后”的不同感触。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大瀑布的葬礼的重大意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的阅读文章是――《大瀑布的葬礼》。

  齐读课题。

  2、说说你对“葬礼”这个词语的理解。

  (出示图片)葬礼就是为这个瀑布举行的,为瀑布举行葬礼,同学们一定有许多疑问,是不是?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吧。

  (二)理解课文

  1、学生听朗读。

  2、师:读了一遍课文后,原先心中的疑问解决了吗?你知道了什么?

  3、看来同学们通过初读,已经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下面请

  同学们再次自由地读课文,然后选择课文的有关内容,用“因为……

  所以……”说一句话。

  4、师:读了两遍就能用“因为……所以……”说出课文的基本内容,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出示图片)

  5、看到瀑布,你脑海里就会涌现哪些用来形容瀑布的诗句和词语?

  6、那么,从前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

  7、联系实际让学生体会一万立方米的概念:相当于我们的80间这样的教室装满水,再同时从几十米的高处直泄而下。再联系实际体会30公里的概念,离那么远都能听见大瀑布的巨响,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哪!谁来把如此雄伟壮观的景象读出来?

  8、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下面,我们一起去游览。

  9、看着这雄伟壮观的景象,你想说什么?说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

  10、谁再把这么雄伟壮观的景象读给大家听?

  11、如果你就站在瀑布脚下,看着这雄伟壮观的瀑布,你最想做什么?

  12、这么雄伟壮观的瀑布,使游客们都陶醉不已,流连忘返。可惜,天不随人愿,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雄伟壮观的瀑布再也找不到了!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瀑布呢?(读书)

  13、(多媒体演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

  14面对这样的景象,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想说些什么呢?

  15、是啊,昔日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即将消亡了。此时此刻,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想一想,说一说。

  16、师:同学们把自己想像为行将消亡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情感的体验非常深刻。下面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课文,要通过你们的感情朗读,感动同伴,感动老师,感动现场所有的人。

  17、昔日的瀑布像一位身强力壮的青年小伙——“雄伟壮观”,而今天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 造成这一环境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些原因的责任者是谁?(交流板书:人为破坏)

  18、师:大瀑布的形成可能经过了亿万年,它本来是神奇的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珍贵的礼物。可是最后竟然就这样消失了,就这样被葬送了!我们还会有第二个这样的大瀑布吗?我们还能看到那曾经雄奇的景象吗?

  师:课前,老师曾布置同学们调查,你们还知道我们周围发生了哪些像大瀑布这样的悲剧吗?

  19、师:我们周围的环境也在不断地遭到人为破坏,如果人们再这样下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我们还将会亲手酿成什么悲剧?

  20、面对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你想说点什么?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小组讨论,可以用宣传语或号召语的形式,也可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21、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巴西总统为什么为瀑布主持葬礼?他那饱含深情的话语告诉我们什么?

  22、让我们也和那些热爱大自然的人们一起哀悼将要消失的大瀑布,让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有感情地齐读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这一自然段。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想象大瀑布以前和现在不同的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读、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找出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并能找出迫使塞特达斯这一世界奇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2、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最想去什么样的地方?

  2.让学生自由发言

  3.进一步引出主题:或许你攀登过雄奇险峻的座座高山,或许你畅游过柔情似水的道道溪流,或许你饱览过皑皑白雪的处处雪峰,也或许你领略过骄阳似火的热带风情,然而都挡不住我们匆匆的脚步,都分隔不了我们奔向神奇而气势如虹的大瀑布的心,今天让我们乘坐世界最豪华的空中客车专机去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巴拉那河上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去看看它那如诗如画般的美景吧!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带有课文录音的赛特凯达斯大瀑布视频,让学生在听读过程中,可以图文结合地感知课文。( http://v.ku6.com/show/_WMXWlmJ7ncIm1qp.html)

  (三)让学生看完视频后,再默读一遍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巴西总统为赛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了一个特殊的葬礼。

  第二段(第2~5自然段)介绍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

  第三段(第6~8自然段)赛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的现状及原因

  第四段(第9~11自然段)巴西总统的行动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四)昔日的瀑布

  引导学生理解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

  1. 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昔日的赛特凯达斯达瀑布是怎样的?找找课文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瀑布

  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词体会:“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雄伟壮观”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句意: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雄伟极了!壮观的瀑布!抓住几个关键词,你会读得更好!

  全班同学齐读这句话。(板书:雄伟壮观)

  2. 出示: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 清晰可闻。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①“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写出了大瀑布的什么特点?②“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又说明了什么,可以用文中那一个词语概括?

  提问: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读出来吧!

  3. 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出示图片,让同学们面对瀑布,深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4. 引导同学们抒发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来到这样的大瀑布前,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自由说)

  师:感谢大瀑布,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

  过渡:真想身临其境去感受瀑布的美,真想真真切切去聆听瀑布的声。可是今天这一切已无法实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雄奇的景观,竟然在逐渐消失。我们只能去参加它的葬礼。

  (五)今日的瀑布

  1. 出示逐渐枯竭的瀑布画面。说说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2. 让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理解感悟

  3. 组织交流(课件出示对比的图,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抓住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来体会)

  4. 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说说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

  5. 指导同学们一起带着悲伤的心情有感情朗读4、5、8自然段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教师好像听到了瀑布那无奈的叹息声,仿佛看到她在哭泣。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如此雄伟壮观的瀑布变得奄奄一息呢?

  6.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1) 自读、交流

  (2) 用自己的话归纳三点原因,课件出示

  A、 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B、 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C、 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

  (六)学习9~13自然段

  小结过渡:是啊,由于以上原因,大瀑布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这么大变化,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另人震惊,震惊之余人们大胆决定为大瀑布举行一次绝无仅有的特殊的葬礼。

  1. 分小组讨论(出示课件:都有谁参加了葬礼?葬礼是什么样的?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2. 老师范读最后几个自然段,全班同学试着找出“总统是怎样致悼词的”

  3. 感情升华,激情朗读(放音乐)

  (七)总结

  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以我们热情的口号去激情宣传,以我们勤劳的双手去实际行动,以我们诚挚的心去感动他人,让我全班,让全湛江,让全中国,让全世界都行动起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八) 课后作业

  在老师指导下,就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做一次调查,幷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

  (九)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流连忘返

  今日 奄奄一息 惆怅失望

  呼吁 保护环境 爱护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9

  一、教材解读:

  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先写结果,后写起因与经过。这样从一开始就把读者的心紧紧地抓住,这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此外,本课还采用对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与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对比,把昔日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闹场面跟如今乘兴而来、失望而去的痛心结局对比,强烈地反映出葬礼的“特殊”与必要,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瀑布给人们带来的骄傲、惊叹和它的消亡带给人们的`惋惜、无奈、震惊以及大瀑布前后景象的对比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想想我们该为此做些什么?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有一条雄伟壮观的大瀑布即将离我们远去,巴西总统菲格雷特还专门为此举行了一次大瀑布的葬礼。就让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2.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3.齐读课题。

  4.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些什么?

  5.生汇报。

  6.师:同学们通过预习懂得了这么多东西,老师发现大家真会读书!那么菲格雷特总统在这次葬礼上会说些什么呢?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得方式读最后一段。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最后一段。

  2.通过读书,你能猜测到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会说些什么吗?

  3.生汇报。(预设)

  生:演讲辞的内容可能会写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以及那个时候很壮观的情景和塞特凯达斯瀑布快要毁灭的时候的情景。

  师:也就是说,演讲的内容可能会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你认为是哪两个方面?

  生:一个是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的一面,一个是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枯竭的一面。

  师:(板书:昔日 如今 )也就是说演讲辞中会讲到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也会讲到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还会讲到什么?

  生:他会叫巴西人民保护自然生态,爱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悲剧不再重演。

  师:对!他会呼吁巴西人民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4.老师也很像知道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会说些什么?不过很可惜,老师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找到,怎么办呢?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写菲格雷特总统的这篇演讲辞。有信心吗?

  三、学习课文。

  (一)昔日的大瀑布

  1. 师:菲格雷特总统在回忆大瀑布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骄傲和欢乐时,具体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4.5自然段。

  2.学生自读课文,

  3.感受到了什么?

  4.汇报感受。

  5.大家感受得都很深刻,你能通过读把你得感受读出来吗?

  6.生练读。

  7.指名读。评价。

  8. 想不想看看塞特凯达斯达瀑布,让我们一起欣赏。(出示课件)看着塞特凯达斯的样子,你想说些什么?(太壮观了………)

  9.是呀!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啊!看了瀑布,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

  (出示课件,打上文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一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公里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7.背诵积累:这么美得瀑布,愿意把它记在脑海中吗?让我们边看录像边试着把它背下来吧!

  8.过渡:昔日如此雄伟壮观得大瀑布,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如今的大瀑布

  1.默读第8自然段。

  2.现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怎么样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逐渐枯竭)

  3.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大瀑布吧。(出示课件:现在瀑布的图片。)此时此刻,你得心情如何?

  4.同学们,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齐读第8段。

  (三)葬送的原因

  1.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现在却奄奄一息,这到底为什么?(出示昔日和现在的瀑布对比图,下面写上大大的红字:为什么?)

  2.默读课文第7段,找到葬送的原因。

  3.生汇报,师总结。。报÷刻比读。齐读。 4.

  (四)完成演讲辞

  1.此时此刻,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把自己当作菲格雷特总统借助这个演讲辞得格式,把自己想说的都倾诉进自己的演讲辞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

  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__,如今的塞特凯达斯瀑布_________。

  应该清醒了,热爱大自然的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开始同桌两人练习说演讲辞。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菲格雷特总统在演讲的最后说,愿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但我们看到在实现这美好愿望得过程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得地方。

  2.你都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的事?

  3. 听了这些消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呼吁什么?谁来说一句最精辟的话,最有诗意的话来做一则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广告语?

  五、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奄奄一息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自己的家园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0

  学习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八册13课。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

  1.了解大瀑布消失的原因。

  2.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准备:

  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资料、图片,伊泰普水电站的资料、图片。

  学习时间: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释题入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自读探究

  1.研读阅读提示。

  ①指生读阅读提示;②交流,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哪几条读书要求?用笔标出来。

  2.自读理解感悟。

  ①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哪些读书方法?

  ②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提出的要求,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自学课文。

  ③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收获研讨。

  ①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葬礼为一条大瀑布而举行,巴西总统亲自主持了这个葬礼,这是为什么呢?

  ②这件事使你懂得了什么?

  ③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大瀑布昔日的壮观和今日的枯竭。课文怎样描写大瀑布昔日的样子?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课文又是怎样描写大瀑布的现在?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学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大瀑布的资料、图片。)

  ④分条写出大瀑布消失的原因。(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⑤想象参加大瀑布葬礼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⑥学习了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四、拓展延伸

  人们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但更重要的是用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大瀑布的命运,请以自由组合的方式讨论:

  1.你认为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挽救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2.在经济发展中应如何保护好环境?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瀑布前后不同的景象,并明白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2、学习本课作者的写作方法:首尾照应、今昔对比、用短语做过渡段。并能依照本文首尾照应的方法仿写。

  3、会背第三、七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并能依照本文首尾照应的方法仿写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了解有关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读,明确任务

  1、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2、阅读课文的学习,我们先要做什么?

  3、阅读导读,说说课文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几个问题?(课件展示问题,分两种展示方法)

  4过渡语:是呀,一段很长的问题出现后,我们要迅速在头脑中给它分成1、2、3等条,理清条理后,这我们回答一个问题就不至于顾此失彼。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也需要我们留心哟。

  二、默读全文、解决疑问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导读中的3个问题(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思考。)

  2、全班交流

  3、大瀑布以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幻灯片)

  ①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瀑布的壮观?

  在下面画上点,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纷至沓来、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②谁能把大瀑布的壮观读出来?

  4、过渡,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如此雄伟壮观,那现在的.景象呢?

  5、大瀑布现在的景象是什么样的?(幻灯片)

  ①你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大瀑布现在的样子?

  在下面画上点,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形容枯槁、奄奄一息,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②谁能把大瀑布奄奄一息的样子读出来?

  6、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幻灯片)

  ①谁能把这段话分成几条来说,比如第一条是什么原因,第二条是什么原因。

  ②过渡;瞧,和开始的导读一样,一个段落也有它的条理。我们只有理清句子的条理才能对事情有个清晰的认识。

  7、联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写法

  我们知道了这条大瀑布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情况,大家心里也有了很多感触。那么这篇文章对我们写作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1、首尾照应

  由现在的场景想到以前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现在。

  设置场景:(幻灯片)

  当我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

  爸爸批评我时……..

  过渡:不同的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开头结尾方法,《穷人》以环境描写开头,《索溪峪的“野”》《詹天佑》〈怀念母亲〉开门见山,点明中心,今天我们又学会了这种“结果——起因——经过——结果”的开头方法。

  2、今昔对比

  昔日的样子——今日的样子(正面描写)

  昔日的游人——今日的游人(侧面描写)

  采用对比的手法,把昔日瀑布的雄伟壮观与如今奄奄一息的情景作对比,把昔日游客流连忘返的热闹场面跟如今乘兴而来、失望而去的痛心结局对比,强烈地反映出葬礼的“特殊”与必要,震撼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其实这两段还是细节描写,把瀑布今昔的具体样子写出来了。背诵

  3、用短句做过渡段

  你能讲讲是怎么过渡的?这样有什么好处?

  (衔接自然、让人一目了然就知道要讲下一件事了)

  4、小结

  大家真了不起,能从这篇文章学到这么多写作方法,以后的习作,大家比比看谁能把学到的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现在就来考验一下大家

  5、作业

  仿写“结果——起因——经过——结果”的写作方法,写开头结尾。

  教后记:

  听完课后,很多老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大家都认为后面的习作方法的指导是很大的亮点,学生也真真切切地学到了习作的方法技巧,却又觉得后面方法的指导不应花10分钟(因为后面这部分的学习学生用了10分钟),要时间再少点,或者另外在弄节课来学习,因为一节课的延伸最好是课文内容方面的。

  我也在反思:

  10分钟的时间多吗?对课文的学习需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吗?一节课的延伸最好是课文内容方面的吗?习作方法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到底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样的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真希望和大家探讨!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2

  教学目的:

  1、本课生字,积累好词佳句,注重朗读训练。

  2、了解大瀑布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变化原因。

  3、了解大瀑布葬礼情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环抱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其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大瀑布的资料

  2、查阅身边自然环境被破坏的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教师首先从“葬礼”入手,质疑,解疑,再补充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全文,学生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找出为“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部分。

  三、知道学习“葬礼”一部分(10—13自然段)

  学生轻生齐读这几段文字,弄明白以下问题:

  (1)那些人为瀑布举行了葬礼?

  (2)他们怎样举行葬礼的?

  (3)举行葬礼的目的何在?

  四、指导学习“大瀑布变化前后的景象及变化原因”。

  过度语:大瀑布沦落到为它举行葬礼的这步田地,此时此刻,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生答后,教师梳理以下问题。)

  (1)昔日的大瀑布是怎样的状况?游客此的态度呢?

  (2)如今的大瀑布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游客此的态度呢?

  (3)大瀑布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的原因呢?

  1、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文相关部分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找好词,欣赏佳句,理解内容。

  (2)教师指导训练朗读(读出惊奇,骄傲的语气和悲伤惋惜的语气)

  五、讨论深化,渗透德育目标

  这场隆重而盛大的葬礼结束了,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参加了这次活动,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请同学们讨论或书写),抽生汇报。

  六、教师总结,结束全文

  七、课外拓展延伸

  请你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今天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状况。

  《大瀑布的葬礼》教案 篇13

  [设计理念]

  强化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大瀑布的葬礼》为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巴西总统亲自为一条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而如今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的故事,涉及到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这一世界性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环境问题的深深忧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3.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找出迫使大瀑布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受到环保教育。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大瀑布的葬礼》。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汇集在一条大瀑布脚下,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

  师:听了老师的介绍,谁有什么疑问?

  生:提出问题。(略)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大瀑布的葬礼》专题站”自学文章,看一看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内自已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探索,小组协作

  网站设计了七个导航按钮:课文速读、大瀑布的昨天、大瀑布的今天、消失的原因、举行葬礼、参考资料、拓展活动,学生按导航按钮的顺序依次自学。

  1.课文速读。要求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快速阅读,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2.大瀑布的昨天。昔日的大瀑布,带给人们的是惊喜、愉悦。为此,“大瀑布的昨天”精选了表现昔日大瀑布“雄伟壮观”的录像或图片。

  师:请同学们先通过录像、图片看一看昔日的大瀑布是一种什么景象,而后小组同学相互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生:欣赏、交流(略)。

  师:参与学生活动,了解学情,随机指导。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及赞美之情。

  3.大瀑布的今天。站为学生提供了几幅大瀑布将枯竭的图片。

  生:观图后读以下句子,“……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师:参与小组活动,相机指导学生用惋惜、失望、悲壮的语气读,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4.消失的原因。感受了大瀑布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形容枯槁”,学生往往会问:“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因而如下设计: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小标题的形式将原因概括出来。

  生:(略)

  5.举行葬礼。

  师:巴西总统亲自主持塞特凯达斯瀑布这个特别的葬礼,作者的情感变得庄严、神圣。请同学们看一看当时举行葬礼的相关图片,听一听那低缓、悲痛的乐曲,体会心中的情感。

  生:自看、自听、自悟;也可相互交流。

  6.参考资料。仅凭一篇文章令学生受到深刻的环保教育显然不够,为此网站顺应学生发展需要,及时提供相应资料:

  ⑴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全世界每年生产的有害物质高达3.3亿吨,这些有害物质含有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物质,它们污染了空气、水域、土壤和地下水。

  全球每年排放到空气中的铅为200万吨,砷78000吨,汞110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300倍。

  全世界每年倾倒大海的船舶废物640万吨,从船上扔进大海的塑料集装箱500万只,渔民每年倾倒进海洋的塑料包装材料22000吨。此外,每年从陆上和海上作业中排入大海的石油在200万至20xx万吨之间,其中油船漏油40万吨。

  南极臭氧空洞正以每年一个美国陆地面积的速度增大。

  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来绝,每24小时有150到200种生物物种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原有2/3的陆地约76亿公顷的面积均为森林所覆盖,而到本世纪80年代所有不足28亿公顷。目前,全世界的森林正以每年18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

  怪不得中国地质学会公布的一份材料中称地球是“不幸的地球”。人类已经到了对自己的行为必须加以重新认识的时候了,保护地球,别无选择。

  ⑵一个势在必行的行动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983年底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代表国务院宣布:“保护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提供公众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的意识,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于1993年1月8日作出了关于确立“世界水日”的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立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19日通过49/114号决议,将每年的9月16日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7.拓展活动。此环节一般安排为“教学流程”的最后一环节。

  三、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专题站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教师及时参与学生小组学习、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本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教师为学生提供汇报学习成果,拓展延伸学习活动的机会。

  1.交流体会。感情朗读、概括消失原因等可在小组自学时穿插进行。

  2.拓展思维。为使学生真正领悟这一葬礼的特殊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①“葬礼”埋葬的是什么?(人们的愚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落后观念、行为)②“葬礼”要唤醒的是什么?(尊重科学、尊重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唤起人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责任心。)

  3.拓展活动。本篇课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课内可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这篇文章我打算怎么做?课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周围有没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写调查报告、建议书、画宣传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