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师说》的教案

《师说》的教案

时间:2023-02-21 11:27:19 教案 我要投稿

《师说》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说》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说》的教案1

  【结构分析】

  本文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从师原则,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本文从整体上是按照“正一反一合”的逻辑顺序来行文的.。我国古代论说文有一个传统的模式,即“起、承、转、合”,实际揭示了说理的一般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长期以来科举的八股文的影响,掩盖了其理性的光辉。我们今天在诠释古文写作规律时,仍然可以借鉴并加以运用。本文首句是“起”,说明“什么是师”;紧接着写“为什么要从师”就是“承”;“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是“转”,不再是讲道理,而是联系实际,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说明“从师之必要”;“圣人无常师”之后,就是“合”了,即全文的归结,说明“圣者为师”的道理,实际回答了“怎样从师”的问题,并与开篇相呼应。

《师说》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

  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

  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说》的教案3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话中可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这种不怕时人耻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风气,批驳错误观点,建立新的师道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关于题目】

  “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是议论体裁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解释为“说说(议议)有关老师的问题”。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特色讲解】

  1、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本文第二段写得很精彩,运用的三组对比:

  (1)纵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犹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

  (2)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

  (3)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通过这三组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违背常理,而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引用论证,无可辩驳。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比前文笼统的说“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会的圣人证明“学必有师”“有道即师”,这就把论敌置于无可争辩的地步。

  3、看似闲笔,实为论据。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数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说明写作缘起,实际上远非如此,韩愈是借对李蟠的夸赞:“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来再一次证明“学必有师”的重要性。

  4、语言表达,气势飞动。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益:更。辄:就。犯:冒犯。

  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去。

  C.仆:我。恒:常。幸:庆幸。

  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答案讲解】

  1。D2。AB3。A

《师说》的教案4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地与同伴一起听老师讲话。

  2、鼓励幼儿自己有事情会大胆告诉老师。

  二、材料准备:

  木偶玩具若干(小猫、小兔、小狗、小熊、小猪)

  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木偶表演,引导讲述→尝试练习→引导总结

  1、引起兴趣

  出示木偶小兔,告诉幼儿:动物幼儿园开学了,小兔是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2、观看表演

  (1)小猫来园了:“老师早,我是小花猫。”

  小兔老师:“小花猫真有礼貌!”

  (2)小狗口渴了:“老师,我要喝水。”

  小兔老师:“小狗真懂事,要喝水会告诉老师!”

  (3)小熊要小便:“老师,我要小便。”

  小兔老师:“小熊真懂事,要小便会对老师说!”

  (4)小猪想玩积木:“老师,我要玩积木。”

  小兔老师:“小猪真懂事,想玩玩具也会对老师说!”

  3、尝试练习

  (1)小狗要小便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个别—集体练习)

  (2)小猫摔倒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启发幼儿说出:老师我摔了一跤或老师,我要搽点红药水等)

  (3)小熊衣服穿不好,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小猪口渴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引导讲评

  小结: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事情要对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对那些有事情会对老师说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师说》的教案5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附录】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

  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

  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⑤句读之不知()⑥蚓无爪牙之利()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或不焉( ) 六艺经传( )贻( ) 谀(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的教案7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篇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习目标与内容” 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 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4.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非常漂亮,短短百余字,却讲了五层意思,婉转曲折,却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据此,我确立的教学难点为: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二、 说教法学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语感,诵读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诵读过程中去理解文本的大意、体会说辞的语言魅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使命。

  根据以上几点,本课的教法确定为:

  朗读法、释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课本单元导读中“反复诵读,悉心体会”的要求,将本课的学法确立为:

  诵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如“东方哥伦布”张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鲁仲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

  集体朗读课下注释,并采用勾画法,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点名学生补充《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

  教师归纳补充。

  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均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 初读正字音

  大声自读文章,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氾南 佚之狐 夜缒

  (备课资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试着解释一下“烛之武”这个名字:烛地,名叫“武”的人。)

  2. 再读知大意

  点名学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 粗读会质疑

  浏览全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知识点、文意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教师释疑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难点。(此环节设置意图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学会质疑。)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如下:

  (1) 郑国如何无礼于晋又为何对楚有二心,这里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2) 烛之武劝秦伯将郑国作为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烛之武此话的意图。

  (3) 个别句子翻译问题,相机解决。

  4. 深读析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问:在本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烛之武?请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式分析。(关注情节、细节,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开篇的形势紧急,为烛之武的出场作了铺垫,而佚之狐的话“师必退”,暗示了烛之武的才能,这种局面,只有烛之武才能力挽狂澜。(侧面描写)

  (2)从烛之武的推辞“不如人”“无能为”等,我们可见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满;心怀不满,面对郑伯的请辞,烛之武“许之”。请同学们关注这里的“许之”,前面没有任何的修饰,如“不情不愿”“勉强”等,而是干脆利落地答应郑伯的请求,可见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3)细节描写:“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这两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形势危急,而烛之武在白发暮年,为了国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里从墙上缒下,可见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4)语言描写:烛之武巧妙说服秦伯,瓦解秦晋联盟,让郑国转危为安。体现烛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师小结:

  烛之武形象: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精读品艺术:

  重点诵读精彩句子,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法,体会并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魅力。

  班级交流,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烛之武说辞怎样的艺术魅力。

  教师归纳:

  烛之武说服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类对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

  (五)补充学习,体会论辩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六)小结:

  清朝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的好朋友,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劝他戒掉网瘾,致力于学习。可以借鉴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八)板书设计:

  烛——志士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之——勇士 攻心之术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武——辩士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师说》的教案8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的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通读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课时

  一、教师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1段的学习效果。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二、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教师检测学生研读第2段的学习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古之圣人圣益圣,愚益愚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自身耻师小学而大遗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风尚)

  吾师道也(道理)

  师道之不复(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四、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三课时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正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立)

  立反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

  结对(三层对比)

  合比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

《师说》的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正确理解从师学习的道理。

  2.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3.了解正反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的结构。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写作背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勇为人师。《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三)识体:

  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

  (四)分段朗读,解释重点词句

  (五)逐层分析《师说》的论证方法

  1.分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以什么人为师。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

  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

  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正反论证,突出中心意思

  这篇说理文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正面肯定从师的好处,从反面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反复论证,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里,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并加以论证。第二段里又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论点,并分三层,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批判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尚,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里又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一论点,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论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简短地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的作法,以表明自己重视从师的态度。文笔简洁流利,结构严谨,把从师的道理和师的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等方面,论述得很精当透彻,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本文里有些精炼的含意深刻的语句,常被后人运用。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师说》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文”,故世人又称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

  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 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

  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 (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的教案12

  一、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孩子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孩子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孩子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孩子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三、说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孩子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五、说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孩子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六、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七: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孩子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孩子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真观察,鼓励孩子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孩子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孩子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孩子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师说》的教案13

  小班活动:

  动物的影子 执教:太阳花幼稚园 黄贤 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常见动物的名称、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外形特征相似的动物就有区分的困难。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设计了本次活动 “动物的影子”,之所以选择“影子”是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捕捉到个别幼儿在太阳下关注自己的影子,于是就生成了“踩影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既投入又开心。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迁移了幼儿生成的这一内容,预设了本次活动。

  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把活动的难点定位于通过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外形,进一步熟知它们的明显特征。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

  教学准备 :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 物质上的准备 :小班幼儿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在活动中,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幼儿热烈的情绪。这种把情感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使幼儿主动积极投入学习、丰富感受、陶冶情操。

  ? 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幼儿对影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及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索活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分享交流 感知特征 幼儿游戏

  ? 分享交流----通过问题“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为小班正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所以教师在此为幼儿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鼓励他们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生生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个别语言表达能力弱或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 感知特征----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中。预设了“和动物朋友捉迷藏”的场景,因为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接着“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在此预设重点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结合季节丰富相关的知识)、比较小鸡和小鸭(两者的外形特征较为相似,幼儿在区分上有困难),并引导幼儿表达各自的理由。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在幼儿观察判断之后,我采用了及时验证的方法。使幼儿及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针对小年龄幼儿注意不稳定的特点,我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动物的特征,并以儿歌小结、讲讲动动等学习方式帮助幼儿互相习得经验。

  ? 幼儿游戏----开展游戏“动物找影子”,教师为幼儿创设立体的、宽松的、可操作的游戏环境,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能观察到动物的特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为小年龄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个游戏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引导他们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教师则以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巡视,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提升经验。最后教师将优美的旋律融入游戏,在音乐模仿中结束整个活动。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 树林背景图的塑料板,上面有小动物的影子。

  3. 幼儿人手1张塑封的小动物图片卡。

  4.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环节要求: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 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再现已有经验“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

  环节要求: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观察并提问

  ?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不见了?

  ? 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

  2、引导幼儿从外形特征上进行判断,进一步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 重点: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比较小鸡和小鸭。(局部到整体)

  ? 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环节要求:在游戏环境中,通过操作活动,观察动物的特征,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

  1、引导幼儿数数,刚才我们一共找到几种动物?

  2、出示树林背景图,介绍游戏“动物找影子”及玩法。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并根据游戏时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 或验证。

《师说》的教案14

  【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5、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6、教师范读课文。

  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8、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10、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2、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3、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4、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1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6、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7、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的教案15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习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师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近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

  讲到“句读”的时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关标点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编辑社之间“?”和“!”的故事,慈禧太后与《凉州词》之间的故事,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等等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应该要善于寻找文中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上古文时,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我归纳了“之”“师”“其”“师道”几个字词的一词多义,我是用ppt展示出来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灯片,学生就光是抄笔记,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让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思考,做到手动,脑动,心动。

《《师说》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师说》的教案】相关文章:

师说的教案11-16

师说的教案03-01

《师说》教案02-12

《师说》教案优秀03-10

关于师说的教案03-27

《师说》优秀教案03-20

《师说》的教案(15篇)05-22

关于师说教案04-02

师说的教案15篇02-15

《师说》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说》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说》的教案1

  【结构分析】

  本文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从师原则,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以教师的重要作用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的原则,提出中心论点。第二段,论述“师道之不传”,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第四段,点明写作缘由。

  本文从整体上是按照“正一反一合”的逻辑顺序来行文的.。我国古代论说文有一个传统的模式,即“起、承、转、合”,实际揭示了说理的一般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长期以来科举的八股文的影响,掩盖了其理性的光辉。我们今天在诠释古文写作规律时,仍然可以借鉴并加以运用。本文首句是“起”,说明“什么是师”;紧接着写“为什么要从师”就是“承”;“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则是“转”,不再是讲道理,而是联系实际,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说明“从师之必要”;“圣人无常师”之后,就是“合”了,即全文的归结,说明“圣者为师”的道理,实际回答了“怎样从师”的问题,并与开篇相呼应。

《师说》的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自读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今日,也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赞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引导学生谈谈“尊师重道”的例子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3、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

  刻含义。

  明确: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三、深入研读

  1、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明确: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阅读“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一段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有哪几个对比?每个对比中,正确的态度与错误的态度各是什么?由于采取错误态度,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明确:本段有三个对比,第一个是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对比,致使“圣益圣,愚益愚”;第二个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则耻师焉”的对比,致使“小学而大遗”,“未见其明”;第三个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对从师者“群聚而笑之”的对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几个对比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在段落中的先后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几个对比之间有纵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横比的关系,先后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三个对比的顺序与之相应。

  (3)每个对比之后,作者都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有关句子的语调相同吗?有什么意义?

  明确:语调不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是疑问语

  调:“……小学而大疑,吾未见其明也。”这是陈述语调:“……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是感叹语调,语调富于变化,不仅文气很顺,而且也增强了文章论辩的逻辑力量。

  四、拓展延伸

  文中提到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可由学生讨论)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五、小结作业

  清代郑板桥曾提出:学问二字,须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说》的教案3

  【作者及背景】

  作者韩愈(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他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背景可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话中可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饮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这种不怕时人耻笑,敢于反抗流俗不良风气,批驳错误观点,建立新的师道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关于题目】

  “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是议论体裁的一种。

  “师说”——即“说师”,解释为“说说(议议)有关老师的问题”。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特色讲解】

  1、对比论证,正误分明。本文第二段写得很精彩,运用的三组对比:

  (1)纵比:古之圣人才智多,犹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而耻学于师。

  (2)自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大遗。

  (3)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通过这三组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违背常理,而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2、引用论证,无可辩驳。本文第三段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不仅比前文笼统的说“古之圣人”更加可信,而且用封建社会的圣人证明“学必有师”“有道即师”,这就把论敌置于无可争辩的地步。

  3、看似闲笔,实为论据。本文最后一段,寥寥数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说明写作缘起,实际上远非如此,韩愈是借对李蟠的夸赞:“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来再一次证明“学必有师”的重要性。

  4、语言表达,气势飞动。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对下列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益:更。辄:就。犯:冒犯。

  B.暇:空闲。挈挈:孤独。而东:到东边去。

  C.仆:我。恒:常。幸:庆幸。

  D.被:披。已:已经。吾子:我的儿子。

  2。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有,则哗笑之,以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3.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答案讲解】

  1。D2。AB3。A

《师说》的教案4

  一、目标:

  1、引导幼儿安静地与同伴一起听老师讲话。

  2、鼓励幼儿自己有事情会大胆告诉老师。

  二、材料准备:

  木偶玩具若干(小猫、小兔、小狗、小熊、小猪)

  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木偶表演,引导讲述→尝试练习→引导总结

  1、引起兴趣

  出示木偶小兔,告诉幼儿:动物幼儿园开学了,小兔是老师,我们一起去看看小动物是怎样上幼儿园的.。

  2、观看表演

  (1)小猫来园了:“老师早,我是小花猫。”

  小兔老师:“小花猫真有礼貌!”

  (2)小狗口渴了:“老师,我要喝水。”

  小兔老师:“小狗真懂事,要喝水会告诉老师!”

  (3)小熊要小便:“老师,我要小便。”

  小兔老师:“小熊真懂事,要小便会对老师说!”

  (4)小猪想玩积木:“老师,我要玩积木。”

  小兔老师:“小猪真懂事,想玩玩具也会对老师说!”

  3、尝试练习

  (1)小狗要小便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个别—集体练习)

  (2)小猫摔倒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启发幼儿说出:老师我摔了一跤或老师,我要搽点红药水等)

  (3)小熊衣服穿不好,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小猪口渴了,他该怎样对老师说?

  4、引导讲评

  小结:以后小朋友有什么事情要对老师说。(在日常生活中对那些有事情会对老师说的幼儿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师说》的教案5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古文运动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问题五】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观点

  1 “今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古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此段中韩愈用了大量强烈语气的句子,来表明了自己的对“耻学于师”这一社会风气的不满和痛心,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等,朗读时注意语气。

  (2)引导学生体味收获,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五、思绪拓展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全文

  2、 试说说作者的观点在当时有哪些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什么借鉴作用。

  【附录】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的意思

  古之学者必有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无贵无贱()

  今之众人()师道之不传也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士大夫之族()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

  ●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③或师焉,或不焉()

  ②吾师道也()④吾从而师之()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⑥十年春,齐师伐我()

  (2)之:①择师而教之()③古之学者()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④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⑤句读之不知()⑥蚓无爪牙之利()

  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其: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4)于: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师说》的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二、教学程序: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师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课文。

  3、背诵课文。

  师: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任务,课前已经布置大家进行了预习,所以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小黑板出示题目,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或不焉( ) 六艺经传( )贻( ) 谀( )

  2、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

  答案:

  1、du fǒu zhuàn yí yú

  2、

  (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跟从(他),并且……;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师:下面我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一比谁声音响亮,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准备纠正他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学生听录音,纠正自己在预习中的错误读法。

  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师:接下来我们要完成第二个任务。

  1、若时间充分则先让学生用6分钟的时间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若有疑难,先做上记号。

  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己译讲课文。

  师:时间到,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2、若时间紧则可省略自学的环节,直接提问:在预习过程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疑难问题?若有的话,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要让问题的正确答案从学生嘴里说出来而不能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3、若没有学生质疑问难则可由老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课文译讲的预习情况,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适当评价。

  师:下面我要请同学轮流译讲课文,方法是:先读原句,再点讲重点字词,最后把整句话译讲一下。

  学生轮流译讲课文,若有问题,喊其他同学回答。对译讲过程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教师要给予提醒、点拨。

  师:在已经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来完成第三个任务:给大家5分钟左右的时间自己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够把这篇文章先背诵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作业布置:对照本节课的三个目标自己查漏补缺,确保掌握。

  教学情况反馈:

  1、本节课目标明确,条理非常清楚。

  2、学生活动很多,全班每个同学都回答了问题,回答问题的时间超过了35分钟。

  3、及时对学习目标进行了检查,目标达成度高。

《师说》的教案7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篇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习目标与内容” 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 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4.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非常漂亮,短短百余字,却讲了五层意思,婉转曲折,却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据此,我确立的教学难点为: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二、 说教法学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语感,诵读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诵读过程中去理解文本的大意、体会说辞的语言魅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使命。

  根据以上几点,本课的教法确定为:

  朗读法、释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课本单元导读中“反复诵读,悉心体会”的要求,将本课的学法确立为:

  诵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如“东方哥伦布”张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鲁仲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

  集体朗读课下注释,并采用勾画法,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点名学生补充《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

  教师归纳补充。

  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均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 初读正字音

  大声自读文章,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氾南 佚之狐 夜缒

  (备课资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试着解释一下“烛之武”这个名字:烛地,名叫“武”的人。)

  2. 再读知大意

  点名学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 粗读会质疑

  浏览全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知识点、文意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教师释疑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难点。(此环节设置意图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学会质疑。)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如下:

  (1) 郑国如何无礼于晋又为何对楚有二心,这里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2) 烛之武劝秦伯将郑国作为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烛之武此话的意图。

  (3) 个别句子翻译问题,相机解决。

  4. 深读析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问:在本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烛之武?请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式分析。(关注情节、细节,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开篇的形势紧急,为烛之武的出场作了铺垫,而佚之狐的话“师必退”,暗示了烛之武的才能,这种局面,只有烛之武才能力挽狂澜。(侧面描写)

  (2)从烛之武的推辞“不如人”“无能为”等,我们可见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满;心怀不满,面对郑伯的请辞,烛之武“许之”。请同学们关注这里的“许之”,前面没有任何的修饰,如“不情不愿”“勉强”等,而是干脆利落地答应郑伯的请求,可见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3)细节描写:“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这两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形势危急,而烛之武在白发暮年,为了国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里从墙上缒下,可见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4)语言描写:烛之武巧妙说服秦伯,瓦解秦晋联盟,让郑国转危为安。体现烛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师小结:

  烛之武形象: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精读品艺术:

  重点诵读精彩句子,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法,体会并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魅力。

  班级交流,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烛之武说辞怎样的艺术魅力。

  教师归纳:

  烛之武说服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类对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

  (五)补充学习,体会论辩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六)小结:

  清朝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的好朋友,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劝他戒掉网瘾,致力于学习。可以借鉴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八)板书设计:

  烛——志士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之——勇士 攻心之术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武——辩士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师说》的教案8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的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通读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课时

  一、教师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1段的学习效果。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二、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教师检测学生研读第2段的学习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古之圣人圣益圣,愚益愚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自身耻师小学而大遗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风尚)

  吾师道也(道理)

  师道之不复(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四、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三课时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正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立)

  立反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

  结对(三层对比)

  合比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

《师说》的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主要论点,正确理解从师学习的道理。

  2.理清本文的论述思路。

  3.了解正反对比在文中的运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文章的结构。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为先辈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所以后人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积极提倡古文(和当时流行骈文相对立,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及秦汉文体的散文)运动(是一场在复古的旗号下进行的既继续传统又有所革新、有所创造的文学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提出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合一”“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写作背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勇为人师。《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三)识体:

  许多文言文从标题中的某一个词就可以判断文章的体裁,如《小石潭记》中的“记”、《出师表》中的“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传”、《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本文的“说”。“说”——是一种有叙有议,以议为主的文体,议论文体。“师说”——即“说师”,动宾倒置的现象多见于书籍、文章标题,如《实践论》、《黄生借书说》。解释为“说说(议论)有关老师的问题”。

  (四)分段朗读,解释重点词句

  (五)逐层分析《师说》的论证方法

  1.分析第一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

  ①老师的职责②为什么从师③以什么人为师。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对比论证: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比——纵比

  其子择师与其身耻学于师比——自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比——横比

  a.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b.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作者的议论: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作者的观点: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通过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错误言行,从反面论证了“学必有师”。这是对当时盛行的门第观念的有力批判、公开挑战。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四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正反论证,突出中心意思

  这篇说理文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正面肯定从师的好处,从反面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反复论证,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里,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并加以论证。第二段里又提出“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一论点,并分三层,引用典型事例,运用对比方法,从批判当时不重视从师的不良风尚,论证了中心论点。第三段里又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一论点,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论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简短地赞扬了李蟠不拘于时的作法,以表明自己重视从师的态度。文笔简洁流利,结构严谨,把从师的道理和师的作用在于传道受业解惑等方面,论述得很精当透彻,富有启发性,令人信服。

  本文里有些精炼的含意深刻的语句,常被后人运用。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圣人无常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等等。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师说》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文”,故世人又称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祟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三)整体感知

  1、本文标题师说是说说老师的意思吗?

  [明确]不是。说是一种议论文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以前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说古文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的意思应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本文的写作思路。

  [要点]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接着提出教师的职责范围、从师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第二段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接着从三方面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论证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反面阐明从师的重要性,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三段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以孔子的言行为例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从师学习的原则,从正面论证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第四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仍紧扣中心论点赞扬李蹈 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

  (四)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明确]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②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③吾从而师之 古:两个词,从,跟从,而,而且;今: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

  (2)一词多义。

  师这个词在文中出现26次,请对它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例: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例:吾师道也

  作从师讲。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作以……为师讲。例:吾从而师之

  之字在文中出现25次,对它的用法归纳整理。

  [明确]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例: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例: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例: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补充]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定语后置。例: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例:吾欲之南海

  “其”字在文中出现17次,请归纳整理其意义和用法。

  [明确]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复指,作主语。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作兼语。例: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定语。例: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例: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本文中,还有儿个词也是一词多义的,请解释。

  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无:孰能无惑

  是故无贯无贱,无长无少

  圣、愚: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明确]

  惑:疑难问题,名词

  糊涂,形容词

  道:道理,名词

  风尚,名词

  I道路,名词

  无:没有,动词

  无论,连词

  圣、愚:圣人;愚人,名词

  圣明;愚蠢,形容词

  (3)特殊句式。

  请找出下面这些文言特殊句式的例句并翻译,

  ①判断何

  ②被动词

  ③宾语前置句

  ④介词后置句

  ⑤省略句

  [明确]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②不拘于时 译:不被时俗束缚。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⑤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译: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

  2、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 (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五)小结

  本文是篇千古佳作。其思想内涵在当时是很深刻的,有些观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文言知识丰富、典型。所以,学习本文一定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流利地背诵全文。

  第2课时

  (一)知识要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在上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

  第l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标准。本段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 (第1句),阐述教师的作用。作者用六个字概括了教师的三个作角:传道、受业、解惑。

  第二层 (第2、3句),阐述从师的必要。作者从反面指出,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说明有惑必须从师。

  第三层 (第4-6句),阐述择师的标准第6句是本段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概括地提出了择师的标准。

  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人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本段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 (第1、2句),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

  第二层 (第3-5句)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的原因。

  第三层 (第6-8句),把习句读从师与惑而不从师的现象对比,批评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层 (第9-13句),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习。

  第3段,以孔子从师的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第4段,说明作《师说》的原因。继第3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是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是号召。

  2、研读第一自然段,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为什么要从师?

  (2)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

  (1)①学者必有师;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

  (2)无贯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研读第二自然段。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请具体分析,填写下表。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与总论点关系

  [点拨]在本段里,作者运用三个事实,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一个比一个深刻地批判了今之众人(指上层士大夫之族中的一般人)、士大夫之族、君子。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因此,圣益圣,愚益愚。这是第一个对比。彼童子之句读之不知,则师焉,而自己惑之不解,则 不焉,此 小学而大遗,这是第二个对比。君子不齿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善学习,而君子们则认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导致 师道之不复,这是第三个对比。这三个对比,前两个同第一段从师学习的必要性的论点紧密联系,第三个则同从师学习的原则的论述

  前后呼应。

  [明确]

  分论点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论据(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作者的议论

  1、古圣人与今众人(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话)

  2、对其子与对其身(自比) 爱其子择师而教 于其身耻学于师 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否定)

  3、百工之人与士大夫(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师道不复,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讽刺)

  与总论点关系 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明总论点

  4、研读第三自然段。

  [讨论]上面第一、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第三段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进一步阐述要从师学习的道理的呢?

  [要点]第三自然段举当时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论点,使文章有极大的说服力。圣人无常师,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从师学习的原则,而且为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第二段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佐证,事例选得非常精当,是典型的举例论证方法。

  5、研读第四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6、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要点]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迸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宣扬的血统论和经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7、谈谈本文的语言特色。

  [明确]

  (1)排比对偶句。

  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连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2)连珠句。

  连珠,又称顶针、蝉联,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作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联,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磋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末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二)小结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 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师说》的教案12

  一、设计意图

  根据中班孩子与人交往能力较差,缺乏友爱、助人为乐意识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我想帮忙》这节活动。这节活动选自凤凰康轩中班上册语言领域《好朋友》这一主题。本活动选用了孩子熟悉的小兔、小鸡、小羊等动物形象为角色,以主角河马的思想、行为活动为主线展开情节讲述。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我首先以谈话导入,创设一个孩子想说、敢说、愿意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又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出示动物形象,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疑问题引导孩子积极动脑思考,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激发孩子积极探索的欲望和兴趣。又利用情境表演环节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信,进而学习帮助他人。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孩子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孩子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三、说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孩子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五、说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孩子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六、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七: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孩子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孩子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孩子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认真观察,鼓励孩子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孩子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孩子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孩子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孩子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孩子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孩子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孩子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师说》的教案13

  小班活动:

  动物的影子 执教:太阳花幼稚园 黄贤 设计意图: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常见动物的名称、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一些外形特征相似的动物就有区分的困难。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对“小动物”认识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设计了本次活动 “动物的影子”,之所以选择“影子”是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教师捕捉到个别幼儿在太阳下关注自己的影子,于是就生成了“踩影子”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既投入又开心。玩影子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教师紧紧抓住幼儿这一特征迁移了幼儿生成的这一内容,预设了本次活动。

  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从“新纲要”科学领域目标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结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把活动的难点定位于通过比较小鸡和小鸭的外形,进一步熟知它们的明显特征。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

  教学准备 :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 物质上的准备 :小班幼儿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在活动中,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幼儿热烈的情绪。这种把情感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的方式,能够使幼儿主动积极投入学习、丰富感受、陶冶情操。

  ? 知识上的准备:我让幼儿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幼儿对影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及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索活动。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分享交流 感知特征 幼儿游戏

  ? 分享交流----通过问题“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因为小班正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所以教师在此为幼儿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鼓励他们在集体中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生生互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关注个别语言表达能力弱或发音不准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 感知特征----教师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中。预设了“和动物朋友捉迷藏”的场景,因为在日常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 “捉迷藏”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之一,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对此更是感兴趣。接着“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让幼儿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在此预设重点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结合季节丰富相关的知识)、比较小鸡和小鸭(两者的外形特征较为相似,幼儿在区分上有困难),并引导幼儿表达各自的理由。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在幼儿观察判断之后,我采用了及时验证的方法。使幼儿及时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针对小年龄幼儿注意不稳定的特点,我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用肢体动作模仿表现动物的特征,并以儿歌小结、讲讲动动等学习方式帮助幼儿互相习得经验。

  ? 幼儿游戏----开展游戏“动物找影子”,教师为幼儿创设立体的、宽松的、可操作的游戏环境,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能观察到动物的特征,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因为小年龄的幼儿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个游戏以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引导他们自由选择、动手操作,教师则以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的身份进行巡视,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共同解决,提升经验。最后教师将优美的旋律融入游戏,在音乐模仿中结束整个活动。

  活动目标:

  在看看,讲讲的过程中帮助动物影子寻找相应的动物,进一步熟知了解一些动物的明显特征。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有在太阳下和影子做游戏的经验。

  2. 树林背景图的塑料板,上面有小动物的影子。

  3. 幼儿人手1张塑封的小动物图片卡。

  4.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环节要求:为了帮助幼儿再现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 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1、再现已有经验“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

  2、教师小结。

  环节要求:通过观察影子判断不同的动物,加深对动物明显特征的认识。

  1、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观察并提问

  ? 森林里的动物怎么不见了?

  ? 你们看见了哪些动物,这些影子是哪些动物的?

  2、引导幼儿从外形特征上进行判断,进一步感知动物外形特征

  ● 重点: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比较小鸡和小鸭。(局部到整体)

  ? 教师用儿歌进行小结,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环节要求:在游戏环境中,通过操作活动,观察动物的特征,巩固对动物外形特征的了解。

  1、引导幼儿数数,刚才我们一共找到几种动物?

  2、出示树林背景图,介绍游戏“动物找影子”及玩法。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并根据游戏时出现的问题,集体解决 或验证。

《师说》的教案14

  【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4、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5、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6、教师范读课文。

  7、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8、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9、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10、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1、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2、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3、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4、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1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6、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7、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是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的。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的教案15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习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师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近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

  讲到“句读”的时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关标点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编辑社之间“?”和“!”的故事,慈禧太后与《凉州词》之间的故事,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等等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应该要善于寻找文中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上古文时,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我归纳了“之”“师”“其”“师道”几个字词的一词多义,我是用ppt展示出来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灯片,学生就光是抄笔记,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让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思考,做到手动,脑动,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