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满井游记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满井游记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满井游记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2、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2、同学们,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游览了湖南永州市的小石潭;与苏轼相伴,欣赏了“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的承天寺夜景;在徐霞客的指引下,登游了极其险俊难攀的恒山。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也随袁宏道踏青去!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这课对我来说很陌生,没有教过也没有读过。我自己阅读这课时感觉有点难度:(1)生字词较多;(2)课文较长又是古文,加之比较枯燥,朗读诗歌问题。
2、教学过程中大约要三节课的时间,第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节重点是文言讲解翻译;第三节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指导完成练习册。
目前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时间,经本上是不成功的叫做牵强附会。课文太长了学生对课文不熟悉,但不可能给很多时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好些学生不知所措。教训:充分地给学生学习阅读的时间。
《满井游记》
今天教研组出课,我讲授了《满井游记》,我觉得很不满意,主要是该讲的内容很多都没有讲完。
首先是学生的预习做的很不充分,我对学生的估计也不足。课前我已经让学生多次朗读,纠正过学生的读音,也多次在自习课上让学生朗读,我认为朗读的还是可以的,而且出课之前也跟学生打过招呼,今天要有很多老师来听课,让他们务必好好预习。可一开始的`预习检测却出乎意料的差。原来很多字他们连起来能读出来,单独挑出来就不认识了,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
其次是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篇课文我预想的就应该是用两课时时间来完成,可是从网上找到的教案来看,人家都是用一课时来进行处理的,而且我们学校也是讲究课堂容量的,因此虽然我觉得一课时处理完很困难,我仍然决定努把力,用一课时时间来完成这篇课文。可结果确实只完成了大概一半的内容,可见适用于所有人的教案也不一定是适用于自己的。
满井游记的教案2
一、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文章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体会作者寓于文中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3.积累文学常识,包括文言实词。
4.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3
教学难点 :目的要求4
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 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语 :
一生背诵朱自清的《春》,然后幻灯播放春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北国初春的美景。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袁宏道的《满井游记》。
2. 自由朗读课文三次,整体感知课文:
①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② 再次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写出结构提纲。
③ 三读课文,结合注释,试译全文。
3. 探究:
① 这篇游记小品写了满井这个地方初春的哪些景物,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② 文中不少地方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细细读,慢慢品,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番。
③ 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满井春色的?
4. 诵读课文。
将你觉得最精美的句子背下来,且当堂背诵给同学听。
5. 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生活的描写,抓住了景物特点,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运用对比、衬托等多种手法来写景、妆物、抒情。
6.分享。
文中有不少句子打动了你。找出你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与大家同分享。
7.分享情感。
你置身初春美景中,会有什么感情呢?
8. 朗读课文
感受袁宏道笔下的北国初春的`美景。能背诵的同学,不看书背诵。
9. 比较
与《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峡江寺飞泉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进行比较。
10.描绘。
我们生活在江南,对江南初春的美景极为熟悉。用自己的笔描写之。(可以写作,也可以画画)
11. 作业 :
① 整理描写春天的诗句。
② 整理文中的字词和句式。
③ 背诵全文。
满井游记的教案3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流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文章大意。
教法:点拨讨论、自渎法
教学用具: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新课: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美好、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已学过一些描写春天美丽景物的散文。古人如何感受春回大地的气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山水游记就向我们呈现了一幅色调清淡、意境悠远的初春图。
二、作者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现在的湖北省)人,文学家。与兄宗道、第中道合称“三袁”,是“公安派”的代表人物。反对文学复古主张,要求“不拘格套,抒写性灵”,他们的作品大多以自己的语言来表现真实的思想感情。
三、结合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将课文通读一遍。
请注意下列家点字的读音与意义:
廿二日,天稍和:二十二日。
若脱笼之鹄:天鹅
泉而茗者:愿意为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煮茶”。
罍而歌者,愿意为酒杯,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为“端着酒杯”
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愿是跛足之意,引申为驴,这里是名词作动词,意“为骑驴”。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倩:美丽的。
汗出浃背:湿透。
四、指导朗读。
1、放录音范读。
2、学生齐读课文。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
五、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的景物,并用笔将课文中所描写的初春美景画下来。然后同学互相欣赏。
六、课堂练习:
下边三组短语中的“之”,有的要译作“的”;有的可译作“的”,也可省译;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用不着翻译。试加辨析并说出所有短语的大意。
局促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
脱笼之鹄
倩女之靧面
髻鬟之始掠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生动的表达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一室之内”,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快心情。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融情于景的写法。
教法:朗读、想象,老师启发、点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若脱笼之鹄。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
麦田浅鬣寸许。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二、关于本文比喻句的作用。(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教师明确:比喻是修辞格的一种。运用比喻可以把陌生的东西边为熟悉的东西,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如本文的比喻的运用使写景更加传神、生动。
三、分析课文:
设疑:
1、这是一篇清新的写景小品写了满井什么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意。
3、分析第二段的层次。
总写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喜悦心情
分写 水:水光的明丽
山;春山的娟净可爱 (比喻)
满井春色 柳条;将舒未舒
麦田:破土而出又齐整喜人
游人:泉而茗
罍而歌 早春郊游图
红装而蹇
鸟鱼 (拟人)
抒写感受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四、学生总结主题思想:
这篇游记描写了北国初春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然、闲适自得的洒脱情怀。
五、归纳写作特点:
1、白描的手法。
2、拟人的写法。
3、生动的比喻。
六、把《满井游记》和 《醉翁亭记》进行比较。
课堂小结:
本文写景层次分明,比喻贴切。阅读本文,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细致的观察生活,准确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满井春色 总写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
分写 水 山 柳条 麦田
游人 鸟鱼 (拟人)
抒写感受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满井游记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⑵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秒的思想感情。
⑶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2、能力目标:
⑴ 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⑵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⑶ 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3、德育目标: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刚刚送走了美丽的春天。你们还记得春天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吗?(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将虽明朝文学家袁宏道到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看看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踏青去。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朗,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集》。
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松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和社会状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
3、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恼,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听课文录音,注意字音、重音、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顺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请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燕地 廿二月 花朝节 靧面 曝沙 呷浪 浃 罍而歌者 浅鬣 倩女 蹇者 髻鬟 堕事 飞沙走砾 恶能
(答案:yān niàn zhāo huì pù xiā jiā léi liè qiàn jiǎn jì huán huī lì wū)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错音。
4、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章。
⑴ 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词句。
⑵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⑶ 教师出示试题,学生分成两组比赛抢答:
(多媒体显示)
① 解释加粗的实词:
冻风时作 (起)
土膏微润 (肥沃)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在这时、水波的颜色、初)
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新打开、指镜匣)
娟然如拭 (的样子)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茗、罍、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喝茶、端着杯、骑着驴之意。)
作则飞沙走砾 (使沙飞、使砾走)
② 判断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有什么不同:
A、冻风时作(经常)
B、于时冰皮始解(这时)
A、然徒步则汗出浃背(但是)
B、娟然如拭(的样子)
A、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始、初)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突然)
A、冰皮始解(开始)
B、髻鬟之始掠(刚)
A、欲出不得(能够)
B、悠然自得(得意)
A、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表承接)
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局者未之知也(表转折,却)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表修饰)
A、一室之内(表示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B、脱笼之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
C、倩女之靧面(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
③ 翻译下列句子:
游人虽未胜,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局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5、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城中余寒景象,写了欲游不能的苦。
第二段写郊游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交待出游缘由及作记时间,结束全文。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下:
──城中余寒
──总:满井全景
──满井春色 ──分:水-山-柳-麦-人-鸟-鱼
──点明主旨:郊田有春意,只是未出游
──结束全文 表明寄情山水的意趣
四、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探究文章优美的意境:
⑴ 学生齐读课文,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⑵ 选三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⑶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
明确:一幅满井春光图,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既表达了一种轻松喜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2、深入研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并自由发言。
明确:本文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满井游记的教案】相关文章:
《满井游记 》教案03-07
满井游记教案02-24
《满井游记》教案11-27
《满井游记》课堂教案03-06
关于满井游记教案08-26
《满井游记》精品教案08-26
《满井游记》教案15篇02-25
《满井游记 》教案15篇03-07
《满井游记》教案精选15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