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司马光》教案

《司马光》教案

时间:2023-03-08 17:56: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司马光》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光》教案通用15篇

《司马光》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

  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

  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教具:电脑课件。

  教学模式:学--议--练教学式

  操作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

  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

  (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

  (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

  (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

  三、自读引导,深入学习。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

  (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

  (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

  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

  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

  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_____玩

  5.指导朗读。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板书↓掉

  (1)理解不小心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2)利用课件直接演示小朋友掉进缸里的情景(出示课件:小朋友爬到水缸上的假山上,不小心掉进缸里的情景)

  (3)思考:那个小朋友掉进水缸,会发生什么危险?为什么?这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师读第四自然段

  (1)画出他们表现的词语。

  (2)看图理解他们的惊慌

  (3)引读:有的……有的……

  (四)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看出什么?

  3.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用举?为什么要使劲?几下子说明了什么?看出司马光什么?板书:举、砸

《司马光》教案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

  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

  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司马光》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救人的情境,在再现的情境体会中,感受到孩子落水的危险,体会时间的紧迫,知道司马光砸得正是时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拓展整合教材,在多元的材料中走近司马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容易出错的字多读,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学多读。)

  2、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读。)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感受本课的愉悦,尊重他们的主体选择,给他们一个轻松的环境,为他们的学习营造一个自由空间 。)

  二、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言: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园里玩,他们玩得很开心,可你们知道吗?玩着玩着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⑴ 学生听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

  ⑶ 请你们认真的再读课文,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这个孩子掉进水缸有什么危险?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满来得出小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⑷ 指导朗读。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老师知道了小孩子的处境的确很危险,老师也感到了你们很担心缸里孩子的安全,请你结合自己此时的心情,把这段课文读一读。(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这是一个缓缓牵引的环节,让学生在初步的理解中在略带忧愁的感觉中,知道这个孩子落入水中的危险,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下面更好的体验紧张情绪的环节做铺垫。同时,本环节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学习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言: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担心,你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的孩子,急他人之急,很想帮助缸里的孩子。他的朋友也很想帮他,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慌了。

  ⑴ 让学生感受本段文字。师:请你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

  ⑵ 请学生说出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师:请同学们说说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⑶ 引导学生体验当时慌乱的情景。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知道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现在请你们同桌讨论:他们慌了,叫着喊着,可能叫些什么,喊些什么?先在位子上演一演,而后上台来表演。

  ⑷ 学生表演,全班师生对表演做评价。

  (表演再现了当时慌乱的情景,让学生再次感受紧张的情绪)

  ⑸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体会。师:同学们,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别的小朋友又都慌了,此时读这一段,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⑹ 指导朗读。师:你们真是富有爱心的朋友。有的担心,有的难过,有的感到紧张,有的感到害怕,怕缸里的孩子有危险。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段。(作好朗读评价)

  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学生对于紧张的体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则是让学生的这种感觉浮出水面,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情势的紧张与危险,让学生走进了当时的现场,现在学生的心情已被紧紧的提了起来,对人物的担心程度也越来越深。表演的'使用让学生更好的走进了课文,理解了文中的语言,并内化了文中的语言文字,很好的体现了文本对话。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导言:怎么办?我们都在心中为那个孩子绷紧了一根弦,现在越来越危险了,别的小朋友的慌乱帮不了他,得有人救救他。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⑴ (感受文字,找出砸缸动作)师:请你们仔细读本段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⑵ 出示卡片,检查问题1完成的情况: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卡片上把动作标出来)

  ⑶ 引导想象司马光砸缸情形。师:再 读读本句话,请你们认真想想:为什么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而且砸了好几下?当时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⑷ 学生说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形,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⑸ 展示课件补充学生的想象。师:让我们回到现场,看看司马光是怎样救出孩子的。

  (出示司马光砸缸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再次感受砸缸情景)

  ⑹ 发展求异思维,引导想象。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办法救出了缸里的孩子,假如司马光当时不在现场,是你们在那,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别的办法救缸里的孩子?

  ⑺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⑻ 引导方法比较。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地,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想出了办法,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办法和司马光的办法比,看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哪种办法更好一些?

  ⑼ 引导得出结论:方法是可以,但时间不允许,情势紧张,容不得时间耽误,在特定的情形下,举石砸缸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了孩子,他砸得正是时候。

  ⑽ 指导朗读本自然段。

  (师:你们都明白了司马光砸缸的妙,砸得恰是时候,现在请读读本段课文,注意读出司马光的果断与机智,把自己对司马光的感受也读出来 。)

  在想象中让学生体验了当时救人的紧张情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会,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在学生感受到情形危险后,把救人的任务交给学生,使得他们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升腾起要救人的正义感。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说说你还有什么办法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又补充了对原文的理解。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导言:司马光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缸里的孩子,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大家到此都松了一口气,我们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读读本自然段吧!

  ⑴ 读第六自然段

  ⑵ (说话练习)师: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是那个被救的孩子或是旁边的人你会跟司马光说些什么)?

  ⑶ 一人扮演在场的人,一人扮演司马光,互相交换角色说话。

  历经了紧张救人阶段,此时心情总算能徐徐平缓,轻轻松口气了,由救人的高潮到得救的平缓放松,学生经历了又一个情感体验,交换角色说话很恰当的让学生找到了心理宣泄口,同时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不管学生会说些什么,那都是他们在这一节课上的情感体验所得。

  三、拓展练习

  导言:

  师: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难免遇到危险,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沉着冷静,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救自己,要学会自救。

  1、讲述断臂自救的故事。

  2、出示游泳溺水自救的常识,让学生自己读。

  思维角度的转换让学生由救人的意识转成自救,这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所学中得到另一种生成。

  四、课后延伸

  课文中的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只是我们了解到他的性格的一个方面,要想更好的了解他,课后可以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司马光教子俭朴》、司马光简介,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等文章,而后写上一句话的司马光。

  课后的延伸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司马光,由面到点,引导学生丰富司马光的人物个性。

  附:《断臂自救的故事》

  拉斯顿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本年一季度最出色的人材。他自己的和关于他的事迹的网站在短短3天就被点击近百万次。从生存的勇气到断臂自救的方式,他给人类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20xx年4月25日,一向爱好登山探险的美国阿斯彭市27岁的青年亚伦.拉斯顿一个人来到犹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蓝约翰峡谷位于犹他州东南部,风景绝美但人迹罕至。

  拉斯顿在攀过一道3英尺宽的狭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拉斯顿试图将这块巨石推开。巨石摇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将拉斯顿的右手和前臂压在了旁边的石壁上。

  忍着钻心的剧痛,拉斯顿使劲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将手臂抽出来,然而石头仿佛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在做了无数次次努力之后,精皮力竭的拉斯顿终于知道.单凭自己一人绝不可能推动巨石.只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数天里,别说是人,就连鸟也没见飞过一只,他就这样吊在悬崖上。没有事物,拉斯顿每天只能喝水,到了4月29日,壶中的最后一滴水也被他喝光了。

  5月1日早晨,饥肠辘辘、浑身无力的拉斯顿从睡梦中醒来时终于明白,他所在的地方太过偏僻,即使有人知道他失踪报譬,救援人员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

  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想活命的话只能靠自己了。拉斯顿心里清楚,把自己从巨石下解放出来的惟一办法就是断臂。而除了筒单的急救包扎,他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外科自救。

  拉斯顿清理了一下手头的工具──一把8厘摩长的折叠刀和一个急救包,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痛片.没有止血药,超常的疼痛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不过拉斯顿已经别无选择了。

  由于稻子过钝,在难以形容的疼痛和失血的半昏迷中,拉斯顿先折断了前臂靠近手腕处的挠骨,几分钟后又折断了手腕处的尺骨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

  之后拉斯顿用登山锚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岩壁上,用左手抓住绳子,顺着岩壁滑了下去。之后跌跌撞撞的做了大约7英里路,两名旅游者发现了他,报了警,他得救了。他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自己拯救了自己。

《司马光》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能够正确读出“司、假”等14个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练习,能够正确书写“别、导”等6个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等形式,能够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在课文中划出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紧急情况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借助注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

  3、在小组内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4、自学检测,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

  司马光 假山 水缸 别人 慌忙 吓人 使劲 砸破 救出 一块石头

  二、快乐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内的生字,用红笔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

  2、自我检测,我会书写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观察文中插图,并和课文结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再读课文,划出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

  拓展延伸

  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别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吗?快和小伙伴说一说吧!

  课堂检测

  1、我会正确书写下面词语。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选字填空。

  快 块

  太阳公公( )要下山了。

  老松树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

《司马光》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编辑短评: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师借鉴和操作,有些教法和问题设计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师设计教学的思路。

《司马光》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九个生字,认识国字框、爪字旁、犬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认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候。爬。使。

  2.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德育目标:

  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读课文

  一、导入

  1.小朋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司马光。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从故事里知道了一些什么?

  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会思考,从课文里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呀,老师希望小朋友继续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筋,再来学好课文,好吗?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师:(出示课件)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看,(出示课件)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

  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3.我们再看图,花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呀?水缸在什么位置呀?(出示课件)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

  (2)谁比他读得更好?

  (3)齐读。

  4.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 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

  2.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示:千钧一发,领读三遍。

  4.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小朋友们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下子,小朋友们可乱套了。(示多媒体)看,小朋友们怎么样了?还有的小朋友没画出来,他们可能怎么样了?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吗?

  5.书上是怎么描写这时的小朋友惊慌害怕的样子的?你能在书上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 喊 跑 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 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5.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堂检测:

  1.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2.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芳芳的爸爸出差不在家,就芳芳和妈妈两个人在家。吃完晚饭,芳芳在房间里做作业,妈妈一个人在卫生间洗澡,芳芳作业作完了,等了好一会儿,也不看见妈妈从卫生间走出来,芳芳很奇怪,心想:咦,如果是平时,妈妈早就应该从卫生间出来啦,今天怎么洗这么久还不出来?他喊了几声"妈妈",可是没人应,她有点急了,又大喊了几声,还是没人应,芳芳慌了,踢开卫生间的门,一股热气直冲出来,只见妈妈躺在浴缸里一动不动。原来,妈妈已经因为缺氧而昏迷不醒了。这时,如果不赶紧抢救妈妈,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芳芳吓得嚎啕大哭,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如果你是芳芳,会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司马光

  砸

  小朋友——掉——大水缸——得救

《司马光》教案8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司马光》教案9

  【公开课教案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以和一年级同学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公开课教案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同学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冷静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同学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同学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同学多角度考虑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

  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小朋友。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发明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小朋友。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同学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小朋友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小朋友正伸手去扶那个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同学1:爬出来的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同学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⑴ 自身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 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戏,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 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小朋友吓哭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电脑出示插图;让同学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2、学习第二段:

  ⑴ 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师提问:

  ① 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师鼓励同学能够联系上下文考虑问题。

  ④ 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和是怎样的一口缸。

  ⑶ 指导朗读:

  ① 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同学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 同学自由练习朗读。

  ③ 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身的体会读出来。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同学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 同学自身练习朗读。

  ⑥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 指名读,集体纠正。

  3、学习第三段:

  ⑴ 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⑷ 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身练习朗读这段。

  ⑸ 指名读,大家评议。

  ⑹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⑺ 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同学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假如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⑻ 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同学自身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② 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他人来帮助,我这么小,没有方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④ 为了让同学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局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假如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扮演当时的局面。

  ⑤ 教师指导同学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⑥ 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 自身读读第五自然段,考虑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② 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③ 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同学在扮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④ 教师指导同学读后四、五段。

  5、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⑴ 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示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示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组织同学讨论交流。

  ⑵ 自身与司马光的比较:

  ①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同学讨论后全班交流。

  方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方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方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方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方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② 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方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方法和大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④ 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⑥ 司马光用的方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小组讨论后交流。

  ⑧ 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和。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6、学习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⑵ 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发明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⑴ 自身认读生字。

  ⑵ 同桌互读生字、词。

  ⑶ 抢读生字词卡片。

  2、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⑴ 让同学自身动脑、选择自身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⑵ 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⑶ 请小组汇报或让同学当小老师讲解。例如:

  吓:同学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同学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⑷ 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身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同学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

  5、同学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同学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学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同学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司马光》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新词。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砸缸 假山 水缸 别的 叫着 吓哭 慌 使劲 砸破 得救

  (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一、复习导入

  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三、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 喊 叫 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三、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四、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五、朗读指导。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八、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一、复习词语:

  二、朗读课文。

  三、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四、听写生字词语。

  五、完成作业。

  六、总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举 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 机智勇敢)

《司马光》教案11

  一、指名背《司马光救友》

  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入新课的学习

  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三、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再同桌互读互评,再在全班交流。

  四、精读课文1. 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五、自由交谈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从文中悟出的道理。

  如: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把你读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3.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朋友听。

《司马光》教案12

  通过《司马光砸缸》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司马光砸缸》课文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司马光》教案13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

  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教案14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司马光》。(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

  3.展示、评议。

  四、积累词汇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再说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读读说说,看谁说的`多?如:司──司机公司司仪

  给慌、假、别、吓、块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词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走迷宫:出示课件,学生分组依次认读生字,全部读完方可走出迷宫。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三、读中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2.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救人?

《司马光》教案15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0.司马光

  没有慌 搬石砸缸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积极动脑 解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司马光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范读课文。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教学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读音。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去拼音读。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检查字形。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作业

  抄写生字。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讲读课文

  讲读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指名朗读。叙述的语气。

  讲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

  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缸里的?他会遇到哪些危险?为什么?

  看图说说“别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他们可能会喊什么?

  指导朗读。

  要用紧张的语气读、指名读、齐读。

  讲读第三段。

  看图。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这时候会怎么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指名读课文。

  用“——”把写司马光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没有慌?

  比较句子。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他搬起一块石头。

  指名读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为什么要搬“大”石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司马光怎么样?

  司马光杂那口缸。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司马光的方法行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指导朗读。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总结课文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作业

  填空:

  别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没有慌,他搬起一块( )( )( )使劲砸( )( )( )。

  第三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时(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练词说话

  看图复述故事。

  同桌练说,小组练说,各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说。

  用词练习说话。

  不小心

  有的……有的……有的……

  课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组词区别。

  古( ) 时(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红( ) 我( )

《《司马光》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司马光》教案】相关文章:

《司马光》教案08-26

司马光 教案02-13

司马光教案02-19

《司马光》的教案范文02-24

《司马光》教案15篇02-20

《司马光》教案(15篇)02-20

《司马光》教案精选15篇03-29

司马光教案(15篇)02-20

司马光教案(精选15篇)02-21

司马光教案15篇02-19

《司马光》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光》教案通用15篇

《司马光》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

  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训练。

  难点:体会到司马光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教具:电脑课件。

  教学模式:学--议--练教学式

  操作步骤: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制定目标,激发动机--自读引导,深入学习--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听老师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于是他拿着书叫产宰相取名,宰相看了,连连叫好,但是他又说:这么好的`书,我没有资格给它取名字。没办法,他只好去请皇上给他取名。皇上看了,拍案叫绝,欣然提笔给这本书使名为《资治通鉴》。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他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制定目标,激发动机

  1.出示课文插图,指导学生看屏幕,知道图上有些什么。

  2.根据图提问,小朋友,看过图您想知道什么?筛选出:(屏幕显示)

  (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里?

  (2)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水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3)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的?

  (4)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了?

  三、自读引导,深入学习。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四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小声自由读全文。

  (一)、看图,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古时候,并看图理解,再齐读一自然段。

  (二)解决第一个总理: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1.小组读第二自然段,画出相应的词语?(花园、假山、水缸)

  2.回答问题,板书:花园

  3.指导看图理解词语,板书:司马光、小朋友、花园、水缸。

  4.比较填空,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2)他跟几个小朋友在______玩

  5.指导朗读。

  (三)解决第二个问题: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别的小朋友怎么样?

  1.齐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板书↓掉

  (1)理解不小心并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

  (2)利用课件直接演示小朋友掉进缸里的情景(出示课件:小朋友爬到水缸上的假山上,不小心掉进缸里的情景)

  (3)思考:那个小朋友掉进水缸,会发生什么危险?为什么?这时别的小朋友怎么办呢?

  2.师读第四自然段

  (1)画出他们表现的词语。

  (2)看图理解他们的惊慌

  (3)引读:有的……有的……

  (四)解决第三个问题:哪个是司马光?他是怎么做?看出什么?

  3.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用举?为什么要使劲?几下子说明了什么?看出司马光什么?板书:举、砸

《司马光》教案3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思路: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司马光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习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习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

  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

  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司马光》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司马光和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缸救出了小伙伴。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救人的情境,在再现的情境体会中,感受到孩子落水的危险,体会时间的紧迫,知道司马光砸得正是时候。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积极性。拓展整合教材,在多元的材料中走近司马光。

  【教学过程】

  一、学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做到有针对性,容易出错的字多读,生字掌握不好的同学多读。)

  2、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自主选择,在感兴趣的基础上读。)

  (上课一开始,让学生感受本课的愉悦,尊重他们的主体选择,给他们一个轻松的环境,为他们的学习营造一个自由空间 。)

  二、学习课文3~5自然段:

  1、学习第三自然段:

  导言: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司马光和小朋友一起在花园里玩,他们玩得很开心,可你们知道吗?玩着玩着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⑴ 学生听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⑵ 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交流,指出事情是: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

  ⑶ 请你们认真的再读课文,告诉老师和小朋友这个孩子掉进水缸有什么危险?

  重在引导学生通过结合水缸的大和水很满来得出小孩子的处境很危险。

  ⑷ 指导朗读。师:从你们的回答当中老师知道了小孩子的处境的确很危险,老师也感到了你们很担心缸里孩子的安全,请你结合自己此时的心情,把这段课文读一读。(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

  这是一个缓缓牵引的环节,让学生在初步的理解中在略带忧愁的感觉中,知道这个孩子落入水中的危险,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下面更好的体验紧张情绪的环节做铺垫。同时,本环节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心理体验来学习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言: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担心,你们是一群心地善良的孩子,急他人之急,很想帮助缸里的孩子。他的朋友也很想帮他,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他们慌了。

  ⑴ 让学生感受本段文字。师:请你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

  ⑵ 请学生说出别的小朋友的行为。师:请同学们说说别的小朋友都是怎么做的。

  ⑶ 引导学生体验当时慌乱的情景。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知道了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现在请你们同桌讨论:他们慌了,叫着喊着,可能叫些什么,喊些什么?先在位子上演一演,而后上台来表演。

  ⑷ 学生表演,全班师生对表演做评价。

  (表演再现了当时慌乱的情景,让学生再次感受紧张的情绪)

  ⑸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体会。师:同学们,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别的小朋友又都慌了,此时读这一段,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⑹ 指导朗读。师:你们真是富有爱心的朋友。有的担心,有的难过,有的感到紧张,有的感到害怕,怕缸里的孩子有危险。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本段。(作好朗读评价)

  如果说上一个环节学生对于紧张的体验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话,这个环节的设计则是让学生的这种感觉浮出水面,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情势的紧张与危险,让学生走进了当时的现场,现在学生的心情已被紧紧的提了起来,对人物的担心程度也越来越深。表演的'使用让学生更好的走进了课文,理解了文中的语言,并内化了文中的语言文字,很好的体现了文本对话。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导言:怎么办?我们都在心中为那个孩子绷紧了一根弦,现在越来越危险了,别的小朋友的慌乱帮不了他,得有人救救他。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⑴ (感受文字,找出砸缸动作)师:请你们仔细读本段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砸缸的动作。

  ⑵ 出示卡片,检查问题1完成的情况: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卡片上把动作标出来)

  ⑶ 引导想象司马光砸缸情形。师:再 读读本句话,请你们认真想想:为什么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而且砸了好几下?当时可能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⑷ 学生说自己想象的当时的情形,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⑸ 展示课件补充学生的想象。师:让我们回到现场,看看司马光是怎样救出孩子的。

  (出示司马光砸缸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再次感受砸缸情景)

  ⑹ 发展求异思维,引导想象。师|:司马光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办法救出了缸里的孩子,假如司马光当时不在现场,是你们在那,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别的办法救缸里的孩子?

  ⑺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

  ⑻ 引导方法比较。师:你们都很有自己的见地,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就想出了办法,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办法和司马光的办法比,看看在当时的情况下哪种办法更好一些?

  ⑼ 引导得出结论:方法是可以,但时间不允许,情势紧张,容不得时间耽误,在特定的情形下,举石砸缸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司马光急中生智,举石砸缸,救出了孩子,他砸得正是时候。

  ⑽ 指导朗读本自然段。

  (师:你们都明白了司马光砸缸的妙,砸得恰是时候,现在请读读本段课文,注意读出司马光的果断与机智,把自己对司马光的感受也读出来 。)

  在想象中让学生体验了当时救人的紧张情形,让学生有了自己的独特体会,关注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在学生感受到情形危险后,把救人的任务交给学生,使得他们自然而然的在心中升腾起要救人的正义感。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说说你还有什么办法自然是水到渠成。在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又补充了对原文的理解。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导言:司马光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了缸里的孩子,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大家到此都松了一口气,我们一起怀着高兴的心情读读本自然段吧!

  ⑴ 读第六自然段

  ⑵ (说话练习)师: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是那个被救的孩子或是旁边的人你会跟司马光说些什么)?

  ⑶ 一人扮演在场的人,一人扮演司马光,互相交换角色说话。

  历经了紧张救人阶段,此时心情总算能徐徐平缓,轻轻松口气了,由救人的高潮到得救的平缓放松,学生经历了又一个情感体验,交换角色说话很恰当的让学生找到了心理宣泄口,同时也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不管学生会说些什么,那都是他们在这一节课上的情感体验所得。

  三、拓展练习

  导言:

  师:生活中我们有的时候难免遇到危险,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要沉着冷静,我们不能等着别人来救自己,要学会自救。

  1、讲述断臂自救的故事。

  2、出示游泳溺水自救的常识,让学生自己读。

  思维角度的转换让学生由救人的意识转成自救,这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所学中得到另一种生成。

  四、课后延伸

  课文中的司马光的沉着冷静只是我们了解到他的性格的一个方面,要想更好的了解他,课后可以和家里人一起看看《司马光教子俭朴》、司马光简介, 《资治通鉴与司马光》等文章,而后写上一句话的司马光。

  课后的延伸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面,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司马光,由面到点,引导学生丰富司马光的人物个性。

  附:《断臂自救的故事》

  拉斯顿是美国(时代)周刊选出的本年一季度最出色的人材。他自己的和关于他的事迹的网站在短短3天就被点击近百万次。从生存的勇气到断臂自救的方式,他给人类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20xx年4月25日,一向爱好登山探险的美国阿斯彭市27岁的青年亚伦.拉斯顿一个人来到犹他州蓝约翰峡谷登山。蓝约翰峡谷位于犹他州东南部,风景绝美但人迹罕至。

  拉斯顿在攀过一道3英尺宽的狭缝时,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了去路。拉斯顿试图将这块巨石推开。巨石摇晃了一下,猛地向下一滑,将拉斯顿的右手和前臂压在了旁边的石壁上。

  忍着钻心的剧痛,拉斯顿使劲用左手推巨石.希望能将手臂抽出来,然而石头仿佛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在做了无数次次努力之后,精皮力竭的拉斯顿终于知道.单凭自己一人绝不可能推动巨石.只能保存精力等待救援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数天里,别说是人,就连鸟也没见飞过一只,他就这样吊在悬崖上。没有事物,拉斯顿每天只能喝水,到了4月29日,壶中的最后一滴水也被他喝光了。

  5月1日早晨,饥肠辘辘、浑身无力的拉斯顿从睡梦中醒来时终于明白,他所在的地方太过偏僻,即使有人知道他失踪报譬,救援人员也不可能找到这个地方。

  再等下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想活命的话只能靠自己了。拉斯顿心里清楚,把自己从巨石下解放出来的惟一办法就是断臂。而除了筒单的急救包扎,他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外科自救。

  拉斯顿清理了一下手头的工具──一把8厘摩长的折叠刀和一个急救包,没有麻醉剂,没有止痛片.没有止血药,超常的疼痛和所冒的风险可想而知,不过拉斯顿已经别无选择了。

  由于稻子过钝,在难以形容的疼痛和失血的半昏迷中,拉斯顿先折断了前臂靠近手腕处的挠骨,几分钟后又折断了手腕处的尺骨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一个小时。

  之后拉斯顿用登山锚将一根绳子固定在岩壁上,用左手抓住绳子,顺着岩壁滑了下去。之后跌跌撞撞的做了大约7英里路,两名旅游者发现了他,报了警,他得救了。他是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自己拯救了自己。

《司马光》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能够正确读出“司、假”等14个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练习,能够正确书写“别、导”等6个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等形式,能够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在课文中划出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紧急情况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借助注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

  3、在小组内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4、自学检测,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

  司马光 假山 水缸 别人 慌忙 吓人 使劲 砸破 救出 一块石头

  二、快乐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内的生字,用红笔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

  2、自我检测,我会书写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观察文中插图,并和课文结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再读课文,划出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

  拓展延伸

  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别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吗?快和小伙伴说一说吧!

  课堂检测

  1、我会正确书写下面词语。

  fēn bié dào chù nà lǐ xià rén

  2、选字填空。

  快 块

  太阳公公( )要下山了。

  老松树下有一( )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

《司马光》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板书设计:

  20.司马光

  小朋友 司马光

  慌了 没有慌

  哭 叫 喊 跑 举 使劲砸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1.问答对唱:学生分两小队,老师进行指挥。先由师唱什么字竖心旁?谁猜对了谁就走。唱完,每排第一名同学接着唱,对答老师慌字是个竖心旁,我猜对了我就走,回答完毕回到座位。

  2.读一读数量词:一座假山、一口水缸、一块石头、一个小朋友。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要写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横排两个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重点指导写好双耳旁。

  3.展示、评议。

  三、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实践活动

  1.积累词汇:

  (1)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口头扩展词语,如:司司机、公司用慌、假、别、吓、块、救口头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的词最多。

  2.创新故事会:学生交流有关司马光的故事。

  编辑短评: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便于教师借鉴和操作,有些教法和问题设计得巧妙,有利于拓展教师设计教学的思路。

《司马光》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九个生字,认识国字框、爪字旁、犬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认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候。爬。使。

  2.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德育目标:

  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小黑板,读课文

  一、导入

  1.小朋友,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齐读课题——司马光。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从故事里知道了一些什么?

  2.师:小朋友真会读书,会思考,从课文里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呀,老师希望小朋友继续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筋,再来学好课文,好吗?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师:(出示课件)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看,(出示课件)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

  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3.我们再看图,花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呀?水缸在什么位置呀?(出示课件)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

  (2)谁比他读得更好?

  (3)齐读。

  4.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 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

  2.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示:千钧一发,领读三遍。

  4.突然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小朋友们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下子,小朋友们可乱套了。(示多媒体)看,小朋友们怎么样了?还有的小朋友没画出来,他们可能怎么样了?你能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吗?

  5.书上是怎么描写这时的小朋友惊慌害怕的样子的?你能在书上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 喊 跑 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 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5.小朋友,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救这个小朋友?看谁的办法比司马光更棒?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堂检测:

  1.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2.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芳芳的爸爸出差不在家,就芳芳和妈妈两个人在家。吃完晚饭,芳芳在房间里做作业,妈妈一个人在卫生间洗澡,芳芳作业作完了,等了好一会儿,也不看见妈妈从卫生间走出来,芳芳很奇怪,心想:咦,如果是平时,妈妈早就应该从卫生间出来啦,今天怎么洗这么久还不出来?他喊了几声"妈妈",可是没人应,她有点急了,又大喊了几声,还是没人应,芳芳慌了,踢开卫生间的门,一股热气直冲出来,只见妈妈躺在浴缸里一动不动。原来,妈妈已经因为缺氧而昏迷不醒了。这时,如果不赶紧抢救妈妈,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芳芳吓得嚎啕大哭,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如果你是芳芳,会怎么做?

  七:板书设计:

  司马光

  砸

  小朋友——掉——大水缸——得救

《司马光》教案8

  教学要求:

  1.认读生字、词语,读懂课文。

  2.教育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只有动脑筋,才能想出好办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具: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

  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考问题。(老师来回巡视,指导困难生发现问题,帮助解决)

  3.练习。

  (说话练习)

  (1)读通长句。

  (只听扑通一声,一个躲在假山上的小朋友,脚下一滑,掉进了旁边一个盛满水的大缸里,一下子就没了头顶。)

  (2)给课文标段号。

  (3)理解谁砸缸救人?介绍司马光。

  (清楚“复姓”两个字)

  (4)说话练习:“司马光是……”。

  4.词语认读。

  砸缸

  伙伴

  捉迷藏

  亭子

  躲在

  扑通

  急中生智

  哗夸

  机智

  勇敢

  5.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完成练习1。

  (3)抄写词语1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填空:(

  )砸缸救人。

  2.介绍司马光。

  3.复习生字、新词。

  二、读讲1—2段。

  1.读读划划:为什么要砸缸救人?

  2.填空:这是一只(

  )缸。(大、厚、重)

  3.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砸缸?为什么会来不及?

  4.读1、2段。

  三、读讲3—4段。

  1.自读第三段,圈词:体现别的.孩子惊慌的词。(惊叫,高声喊道,吓傻了,赶紧)

  2.朗读训练,读出孩子们的惊慌。

  3.思维训练,理解“没有慌神”和“急中生智”这两个词。

  (1)师:没有慌神,说明他怎么样?(很镇定)

  (2)急中生智。“急”,司马光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第二段最后一句话)“智”,哪个词突出了智?(砸)

  4.说话训练,说清楚司马光救人的原因。

  5.读读演演第四段。

  6.思维训练,师:为什么要使劲向那口缸砸去?

  思考原因:缸大,人小,力气小)

  四、词语训练。

  1.师:水多吗?哪个词说明水多?(哗哗)

  2.师:大家都夸司马光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机智体现在(想出办法),勇敢体现在(没有慌神)。

  五、说话训练。

  夸夸司马光。(你真是个好孩子!)

  六、小结。

  学了司马光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七、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教学过程:

  1.复习词语:

  强调:亭子、捉迷藏、哗、夸,这四个词的读音。

  2.朗读课文。

  3.听写词语。

  强调:稻的第十二笔、藏的第六笔、第十一笔、砸的第七笔、慌字中间没有—点。

《司马光》教案9

  【公开课教案思路】

  根据教材内容,以和一年级同学的实际能力、认知水平,考虑到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生字词的认读,课文的理解,朗读能力的训练是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然而,“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为此,在这节课的公开课教案中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同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使同学在读中感悟,了解司马光的冷静机智,并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让同学读读,想想,议议,再读读来体会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堂上,教师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同学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鼓励同学多角度考虑问题,发表独到的见解。又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来辅助教学,以创设情境,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最终完成本课时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

  看图读懂课文法 合作探究法 自主识字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小朋友。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发明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同学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小朋友。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

  2、简单介绍:

  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我国此宋时期的历史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二、看图

  1、出示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同学能从图中看出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小朋友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小朋友正伸手去扶那个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喊着,有的找大人。

  2、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同学1:爬出来的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同学2:是谁救的掉进水缸的小朋友,他是怎样救的?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的字要多读几遍。

  2、读准生字和会认字的音。

  ⑴ 自身借助拼音读生字和会认的字。

  ⑵ 同桌小伙伴互读、线纠正。

  ⑶ 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⑷ 做猜字游戏,激发同学学习兴趣,巩固字音。

  ⑸ 电脑出示词语的演示文稿:

  小朋友吓哭没有 假山 慌了 喊叫

  举起砸破救人 古时候 司马光 一块石头

  3、再读课文,标画出自然段。

  4、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的字音是否准确。

  四、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⑴ 指名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电脑出示插图;让同学根据图中人物的穿载来理解:“古时候”这个词语。

  2、学习第二段:

  ⑴ 指名读第二段: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 教师提问:

  ① 他指的是谁?(他指的是司马光)

  ②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从第一自然段知道的)

  ③ 教师鼓励同学能够联系上下文考虑问题。

  ④ 借助图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和是怎样的一口缸。

  ⑶ 指导朗读:

  ① 教师范读第二段,要求同学认真听,听出什么了?(教师在读时注意突出“大”和“满”字)

  生:我听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缸,缸里装满了水。

  ② 同学自由练习朗读。

  ③ 指名读这段;读后同学评议。评议时同学们先可以说说他哪儿读得好!然后说说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最后他自身的体会读出来。

  ④ 由于本段的第二句是个长句,不容易读的教师再范读,让同学注意看清标点,听好停顿的地方。

  ⑤ 同学自身练习朗读。

  ⑥ 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⑦ 指名读,集体纠正。

  3、学习第三段:

  ⑴ 指名读课文,听他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⑵ 提问: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全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们联系上下文说一说。

  ⑶ 理解:“一不小心”的意思。(就是没留神掉进大水缸里。)

  ⑷ 应该怎么读呢!同学们自身练习朗读这段。

  ⑸ 指名读,大家评议。

  ⑹ 必要的时候教师范读指导。

  ⑺ 提问: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没留神掉进了大水缸里。启发同学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呢!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十分紧急,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假如不急时救上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⑻ 过渡语,就在这紧急时刻,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4、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⑴ 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 同学自身轻声读这段,读后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边读边画出表示小朋友动作的词语。

  ② 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小组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么想的?

  ③ 小组汇报得出结论:让他人来帮助,我这么小,没有方法,有的吓哭了,不知道怎么办。

  ④ 为了让同学理解:“别的小朋友都慌了”的局面,教师提问:一个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随时有生命的危险,假如你也在场,那都慌起来了是什么样子?请同学扮演当时的局面。

  ⑤ 教师指导同学有语气地读好这段。

  ⑥ 过渡: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就在这危急时刻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

  ⑵ 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 自身读读第五自然段,考虑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请你画出司马光动作的词语。

  ② 请同学看图,并模仿司马光的动作。

  ③ 师:司马光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怎样做才叫“使劲”砸呢!再请同学们做动作。同学在扮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④ 教师指导同学读后四、五段。

  5、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⑴ 与课文中人物的比较:

  提问: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一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示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示有什么不同?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组织同学讨论交流。

  ⑵ 自身与司马光的比较:

  ① 提问:同学们也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还有什么方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呢?同学讨论后全班交流。

  方法一:用梯子爬到缸上,把小朋友拽上来。

  方法二:找一根长竹竿,让小朋友抓着竿爬上来。

  方法三:去喊大人,让大人把他救上来。

  方法四:可以找来抽水机把水抽出来。

  方法五:可以拿来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

  ② 提问:大家想了不少好方法,现在我们比较一下,司马光的方法和大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③ 教师演示复动投影片:小朋友被大人从缸中拉出来,人离开水。

  教师板书:人──水

  ④ 请大家想一想: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救小伙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⑤ 教师再一次演示“人离开水”的复动投影片。

  ⑥ 司马光用的方法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呢?教师演示:水从缸中流出,小伙伴得救。

  过渡:这样水就离开了人,小朋友得救了。

  ⑦ 从这样事情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小组讨论后交流。

  ⑧ 师总结:

  你们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用梯子,用竹竿、拿绳子、喊大人都是让人离开水,但时间又来不和。而民光急中生智砸摃救人,没法让水离开人,这是反向思维。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6、学习第六段:

  ⑴ 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你们高兴吗?

  ⑵ 请同学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6段。

  五、发明性的思维训练

  师: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就在这时候,假如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们会说些什么呀!请同学分角色演一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巧记本课6个生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1、巧记本课生字的字形。

  2、正确地书写“那、都、到”这几个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司马光这篇课文,司马光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1、巩固生字、词的读音:

  ⑴ 自身认读生字。

  ⑵ 同桌互读生字、词。

  ⑶ 抢读生字词卡片。

  2、巧记字形、理解字义:

  ⑴ 让同学自身动脑、选择自身认为最巧妙的记忆法记忆。

  ⑵ 同桌小伙伴互相说一说。

  ⑶ 请小组汇报或让同学当小老师讲解。例如:

  吓:同学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吓”字。为什么是口字旁呢?可让同学做出受惊吓的表情,体会人受惊呀时往往会不由得张大嘴,所以是“口字旁”。组词:惊吓,吓一跳。

  ⑷ 指名抽读生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三、书写生字词

  1、先自身观察每个字词卡片,巩固生字的音表义。

  2、在书上独立书写6个生字,提出难写的字。

  3、同桌同学相互评改!

  4、同学提出比较难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到、那、都”这3个字。

  5、同学在书上的第二个田格中练习书写生字。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同学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6、同学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作业,大家相互评改!

  四、巩固练习

  1、同学独立书写生字和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五、教师小结,朗读全文

《司马光》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别、到、那、都、吓、叫”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

  一、指导看图,从图中质疑。

  1.出示插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看不懂得吗?

  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了他,他是怎么救的.?

  二、揭题释题。

  1.板书课题,读题。(1)知道“司马”是复姓。(2)识记司,组词。

  2.简介司马光。(学生或教师)

  三、初读感知,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识记生字新词。自主选择生字识记,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砸缸 假山 水缸 别的 叫着 吓哭 慌 使劲 砸破 得救

  (采用各种形式认读生字,随机选择生字扩词或选择句子指导朗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问题(1)(2)

  4.小组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

  四、作业。

  (1)读课文1遍。

  (2)认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新词,训练朗读。

  2.分析课文,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

  一、复习导入

  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1~3段,解决问题(1)。

  1.借助插图了解大水缸的位置及这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理解:不小心。

  启发想象:掉进缸里的孩子会怎样?

  3.朗读指导。

  三、学习4~6段,解决问题(2)

  1.看图读文了解别的孩子的表现,板书:哭 喊 叫 找

  小组讨论这些孩子当时是怎么想的?

  2.讨论司马光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是个怎样的人?

  划出司马光的动作。理解:使劲砸。

  三、质疑释疑。(针对课文内容提问,自由解答,教师引导)

  四、你喜欢司马光吗?用一句话夸夸他吧!

  五、朗读指导。

  六、指导书写。注意偏旁在左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七、拓展训练。 。

  如果你是当时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呢?

  八、作业布置。

  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复习词语,朗读课文,听写生词。

  一、复习词语:

  二、朗读课文。

  三、学会背诵技巧。

  教师引导,让学生悟出背诵的方法: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四、听写生字词语。

  五、完成作业。

  六、总结。

  学了司马光砸缸救人,我们懂得了遇到紧急事件,要沉着冷静、动脑筋、想办法。

  板书设计

  20 司马光

  都慌了

  掉进缸里 别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举 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 机智勇敢)

《司马光》教案11

  一、指名背《司马光救友》

  二、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引入新课的学习

  先认认真真读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对照注释,试着读懂每句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的意思;最后说说自己读了以后的感受。

  三、读通课文

  先自己读,再同桌互读互评,再在全班交流。

  四、精读课文1. 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由小组长记下来,等会儿在全班交流。

  (教师先列举一句作示范,让学生明白怎样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 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整篇文章的大意。

  五、自由交谈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从文中悟出的道理。

  如: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不能夸夸其谈,不能自吹自擂,要实事求是……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把你读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3.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或朋友听。

《司马光》教案12

  通过《司马光砸缸》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教育学生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司马光沉着、勇敢、果断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学生或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么救人的呢?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展开图上画的故事的。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

  (3)相机学习“叫”“跑”,请学生列举其他带有“足字旁”字,说说它们都与什么有关。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动作忙辞职,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

  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

  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

  (7)通过这件事,你能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8)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五、朗读课文

  六、课后作业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复述课文。

  3、让学生说一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复习字词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完成课后活动——连线。

  3、完成课后活动二,涂色。

  4、完成课后活动三,读词语。

  三、指导书写。

  司:注意第一笔先写“横折勾”

  跑:注意“足字旁”的写法。

  出:注意笔顺

  四、课后作业。书写生字。

  拓展阅读:《司马光砸缸》课文

  从前有个人叫司马光。他小时候,常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缸。有一回,有个小朋友在假山上玩儿,不小心掉到大水缸里了。

  小朋友们都慌了,有的叫着喊着跑了,有的跑去找大人。

  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掉在缸里的小朋友终于得救了。

《司马光》教案13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二、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⑴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⑵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⑶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四、指导朗读

  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五、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三、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四、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司马光》教案14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司马光》。(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著有《资治通鉴》。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写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朗读的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

  2.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小节。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②出示带点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规律。

  2.师范写,学生观察,练写。

  3.展示、评议。

  四、积累词汇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表示数量的词。谁再说说几个这样的词语?(自由说)

  2.读读说说,看谁说的`多?如:司──司机公司司仪

  给慌、假、别、吓、块组词。分小组讨论、积累,再大组比赛,指定时间内,看哪组组词最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走迷宫:出示课件,学生分组依次认读生字,全部读完方可走出迷宫。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小结: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读第二句,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读清楚。(学生自由读。)

  (5)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6)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水缸究竟有多大?缸里的水多不多?

  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能把缸大水多读出来吗?(生练读、评读)

  3.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小朋友是怎样掉进大水缸的?什么叫一不小心?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着急吗?用着急的语气读读。

  (学生练读、评读)

  4.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小朋友们都怎样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交流汇报,师板书:小朋友慌了叫喊跑找(分析字形)

  (3)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叫,怎么喊?(学生试着叫、喊)

  (4)读出小朋友慌了的语气。(学生练读,评读)

  5.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板书:司马光没有慌拿起使劲砸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6.学习课文第六小节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三、读中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2.背诵课文。

  (1)指名看图叙述故事。

  (2)同桌合作背诵。

  (3)自由背,喜欢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4)指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出什么办法救人?

《司马光》教案15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想办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识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和辅助活动:投影、生字卡片。

  主要板书:

  20.司马光

  没有慌 搬石砸缸 缸破人出

  遇事不慌 积极动脑 解决问题

  作业安排和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看拼音写汉字、组词、练习说话。

  课外: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司马光

  告诉学生“司马”是复姓,“光”是名。司马光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大文学家,大史学家。本课介绍的是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范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

  范读课文。

  思考:本课写的是司马光小时侯的什么事?

  三.看图答问,出示生字新词

  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出示:有座、一口、水缸)

  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小孩掉进缸里,其他的孩子和司马光各有什么表现?(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哭、喊、使劲、救)

  教学生字词

  自学生字词。要求看板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检查自学情况。

  检查读音。

  指名读,读后讨论:哪些字音容易读错。

  去拼音读。

  开火车读卡片上的生字。

  检查字形。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指名说说哪些字可以用熟部件的方法记忆。

  师生共同分析“候、都”的字形。

  (3)要求学生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读,想想词义。

  作业

  抄写生字。

  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试读课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讲读课文

  讲读第一段

  自由轻声读课文。

  指名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

  指名看图说说水缸,假山的位置。

  再指名说说水缸的样子。

  指名朗读。叙述的语气。

  讲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

  那个小朋友怎么会掉进缸里的?他会遇到哪些危险?为什么?

  看图说说“别的小朋友”指的是哪些小朋友。从哪里看出他们慌了,他们可能会喊什么?

  指导朗读。

  要用紧张的语气读、指名读、齐读。

  讲读第三段。

  看图。

  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非常危险,其他的孩子都慌了,司马光这时候会怎么想?(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指名读课文。

  用“——”把写司马光的句子画下来,再读一读。

  从哪些地方看出司马光没有慌?

  比较句子。

  他搬起一块大石头。

  他搬起一块石头。

  指名读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司马光为什么要搬“大”石头?从这里你可以看出司马光怎么样?

  司马光杂那口缸。

  司马光使劲砸那口缸。

  指名读句子。你觉得哪句话好?“使劲”写出了什么?表现了司马光怎么样?

  司马光的方法行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指导朗读。

  速度稍慢,第一句要有力,第二句要放松。

  总结课文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司马光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作业

  填空:

  别的( )( )( )都慌了,( )( )哭,( )( )喊,( )( )( )跑去( )( )( )。( )( )( )没有慌,他搬起一块( )( )( )使劲砸( )( )( )。

  第三课时

  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时(si shi) 找(zhao zao) 座(zhuo zuo) 砸(za zha)

  练词说话

  看图复述故事。

  同桌练说,小组练说,各组选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说。

  用词练习说话。

  不小心

  有的……有的……有的……

  课堂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Gu shi hou yi hou jin dou lai le zhao da ren

  2.组词区别。

  古( ) 时( ) 候( )

  石( ) 村( ) 后( )

  那( ) 缸( ) 找( )

  都( ) 红( )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