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软的和硬的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软的和硬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软的和硬的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对玩具的把玩与触摸,感知"软软的、硬硬的",并对玩具及其他物品进行分类。
2、培养幼儿初步的归类意识。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玩具人手一个(有软性玩具、硬性玩具),其他各类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这里有很多玩具,想不想玩?
二、多次把玩玩具,感知玩具软软的和硬硬的特性。
1、幼儿自行挑选玩具把玩。
(1)、要求:①每人只能挑选一件;②用你的小手摸摸看,你拿到的玩具是怎样的?
(2)、老师指导幼儿用各种方式知道玩具的软与硬。
(3)、讨论:你发现你玩的玩具摸上去或碰上去是怎样的?(学习词:软软的、硬硬的)2、幼儿再次玩玩具。
和同伴交换玩具,尝试多种感知。
三、学习归类
1、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软软的玩具有一个家,硬硬的玩具也有一个家,你拿的玩具是软软的就送软软的家,你拿的玩具是硬硬就送硬硬的家里。
幼儿送玩具,老师指导。
2、尝试给多种物品归类。
让幼儿观察老师准备的物品。
小结: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有些是软软的,而有些是硬硬的。只要用我们的小手去摸摸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一起来送这些物品回家好吗?
活动反思: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软的和硬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摸、捏的方式感知物体软和硬。在教师的指导下,玩给“宝贝”分类的。
2、在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操作中,学习用触摸的方法分辨物体的软与硬。
3、体验摸出与区分软、硬物后所获得的惊喜感。
教案准备:
1、摸袋1个(内轩软的与硬的物体,如毛红小绒球、积木块)。
2、教师用的桌上放两个不同颜色的大空筐,分别用来放软硬物。
3、每组一个小筐,里面分别放着软和硬两个物体。
教案过程:
1、教师出示摸袋,激发幼儿参与摸物,学习感知物体的软与硬。
教师:(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摸袋。谁愿意到袋子里来摸一摸,告诉我们大家,袋子里的东西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2)教师请个别幼儿在摸袋里摸物,并学习用“软软的”“硬硬的”等词语表达对所摸物品的'感觉。
教师:你摸到了什么?摸起来什么感觉?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
(3)教师分别出示袋里软的与硬的物体,引导幼儿集体学说“软”“硬”
2、教师给每组幼儿分发小筐,引导幼儿触摸小筐中的软硬物,感知并说出软硬。
3、教师出示大魔盒,引导幼儿摸软硬物,激发幼儿玩给“宝贝”分类的,进一步体验物体的软硬。
(1)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个大魔盒,里面藏着软软的和硬硬的东西。请你们每人先摸一个软的宝贝放进老师桌前的红筐里,再摸一个硬的宝贝放进蓝筐里。
(2)教师按组分别发放筐,指导幼儿感知软硬并进行分类,对区分正确的幼儿以语言鼓励,对区分有误的幼儿给重新选择的机会。
【软的和硬的教案】相关文章:
软和硬教案06-28
东软笔试01-20
东软笔试题01-20
中软国际实习报告01-18
店铺硬装装修合同07-19
比和比例的教案02-09
学习安全生产硬措施心得体会07-14
《学问和智慧》 教案03-08
《日食和月食》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