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托班社会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托班社会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托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托班社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乐意与教师、同伴共同念儿歌。
2.知道儿歌的名字和主要内容。
3.借助画面的情景和动作的提示,理解并初步记忆儿歌内容。
活动准备
准备好过年时的一些视频、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及观察视频讨论过年有哪些开心的事
——小朋友喜欢过年吗?
(喜欢)因为过年有新衣穿,有糖吃,放鞭炮(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过年真开心,老师也非常喜欢过年,瞧!老师把过年时候看到的热闹情景,拍了下来,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过年?等下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过年是和他们一样吗?
二、出示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教师手捧大书,用喜悦的语气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新年到,真热闹,这里还有很多小朋友也都在过年,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庆祝新年的?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教师:⑴画面上有什么?(小朋友、灯笼、鞭炮)
⑵他们在干什么?(敲锣打鼓、开心的大笑)。
三、创编儿歌
1、教师和幼儿讨论画面内容,说到相关内容时,教师自然念出儿歌,加深幼儿对儿歌的.印象,如当幼儿观察到灯笼、鞭炮的时候,教师自然的念出“挂灯笼,放鞭炮”。
2、教师完整而有感情的朗诵儿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3、师幼观察画面共同创编新年儿歌。
四、发幼儿用书
托班美工教案 新年礼物
托班语言《祝你新年快乐》教案与反思
托班社会活动:《过新年》教案设计
托班语言教案:新年的声音
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宝宝过新年》
托班音乐教案:新年好
托班社会教案2
设计意图: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故意在走路时发出重重的响声,他们回觉得很有意思,乐此不疲。为此,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幼儿知道噪声的危害而设计此活动。
目标:1、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放物品。
2、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立体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 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小猫出场:我叫轻轻,瞧我走路多轻,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兔子们出场:我们也叫轻轻,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闹游戏多快乐。
小朋友出场:我也叫轻轻,每次回家我都轻轻敲门,妈妈说我有礼貌。
二、 讨论:
1、 刚才你们看到了谁?他们叫什么名字?
2、 他们为什么都叫轻轻?
3、 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好不好?为什么?
三、 游戏《躲过大灰狼》
老师扮大灰狼,幼儿扮小兔。大灰狼背对着小兔在张望,小兔们一个个从大灰狼背后走过,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还有的画画,如果发出较大的响声,大灰狼就转身去抓小兔。
托班社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观察并能说出花草树木的变化。
2、愿意与教师、同伴一起春游,不乱跑。
【活动准备】
1、选择阳光充足的日子,带宝宝到幼儿园附近的花园、草坪等户外长地。
2、检查宝宝的衣着,携带照相机。
【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宝宝认识花草树木的变化
难点:愿意与教师、同伴一起春游,不乱跑。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激发宝宝春游的兴趣。
宝宝与教师一起准备春游需要带的物品,如水壶等。引导宝宝说一说春游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春游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好宝宝呢?)
2、基础部分
引导宝宝观察植物的变化。宝宝们你们看看这花、草、树有什么变化呀,引导宝宝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教师和同伴。“宝宝看看花都有什么颜色的?”“树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了,小草树木都发芽了,花儿也都开了,我们宝宝们也都换上了春装了。“宝宝真高兴,我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吧!”
3、结束部分
让宝宝在草坪上打打滚、爬一爬,教师为宝宝照像留作纪念。
托班社会教案4
设计意图:
在平时组织活动时,总会遇到孩子们一拥而上、抢着拿东西的问题,中班幼儿处于规则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但由于自控能力弱,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太容易遵守规则。在观察中我们发现,中班幼儿排队时出现的问题较多,有的插队,有的乘机推挤同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未体验到排队的好处以及不排队的后果是主要原因。因此,幼儿理解和认同排队规则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亲身体验游戏切入,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来设计具体的讨论点。在幼儿理解和认同排队规则的基础上,让幼儿进行生活实例判断,逐步将排队规则的养成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好处,理解排队的规则。
2.积极参与讨论,认同并能遵守排队规则。
3.体验遵守排队规则的快乐。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知道排队的好处,理解排队的规则,认同并能遵守排队规则。
活动难点:能主动遵守排队规则。
活动准备:
小盒子,附有生活场景照片的蛋糕盘(上下楼梯、喝水、上公共汽车、插队、掉队等)图片人手两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的方式进行导入
1、教师出示装有蛋糕盘的盒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有趣的盒子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2、介绍游戏的规则和游戏方法。(在规定的时间里取出盒子里的蛋糕盘,没人取出两个)
二、讨论游戏时遇到的问题
教师: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没有来得及把蛋糕盘从盒子里拿出来?
3、讨论解决办法:怎样让所有小朋友很快的取出玩具?
4、总结取玩具方法:六个人不能同时去拿,要一个接着一个拿。
根据老师的方法再次游戏,体验排队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原来排队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
三、联系生活,感知排队的重要性
1、请幼儿观察手中的蛋糕盘:生活中拥挤地的图片和小朋友有秩序排队的图片
师:你喜欢哪一张图片的小朋友?为什么?
小朋友喝水、小朋友洗手、上公共汽车、排队买票
2、请小朋友上来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将蛋糕盘放回原来的盒子里。
教师:他们是怎样排队的?(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排队观察是否有秩序,并进行及时的.提醒)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有秩序的一个接着一个的排队。
四、活动延伸
在公共场合寻找哪里还有排队,贴上文明的标志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并教育幼儿养成遵守行为规范的习惯。)
秩序感的建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幼儿的社会秩序敏感期就在2-6岁之间形成,中班的孩子已经会排队了,但由于孩子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排队,所以经常出现推挤同伴的现象,抓住这一点,我设计了体验游戏,让孩子亲身体验不排队和排队的不同,来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一开始孩子们没有理解这个游戏的意义,当我问到在拿蛋糕盘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时,孩子们的回答是“我没有拿到蛋糕盘的原因是因为跑的慢”,“我没有拿到蛋糕盘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选哪个”,课后我进行了分析,或许是我的游戏设计不是很严谨,让孩子认为是抢蛋糕盘的游戏,但是恰恰是这样才能看到孩子们一开始争抢、推挤的场面,与后面孩子们理解了排队的重要性之后进行第二次游戏时有了明显的对比。
活动中发现我的教态需要很多方面的纠正,动作过于随意,引导语不够准确,语言组织需要加强,教师(成人)的言行影响着孩子;通过本次课堂实录,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严于律己!
托班社会教案5
活动名称:
1、明白笑比哭好的道理,产生争做笑宝宝的愿望。
2、通过活动。幼儿能开始关心,关注同伴,有同情心。
活动准备:
哭,笑娃娃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们怎么了
1.出示哭娃娃和笑娃娃的图片,由幼儿指出他们在干什么?
二.学一学
1.笑宝宝是怎么笑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哭宝宝是怎么哭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比较一下,你喜欢那个宝宝,为什么?你想做那个宝宝,为什么?
(幼儿说出喜欢笑宝宝的'原因,说出不喜欢哭宝宝的原因。)
三.小结:
我们都喜欢笑宝宝,都要做笑宝宝,那么我们每天上幼儿园的时候都要开开心心的。老师最喜欢笑宝宝了,从今天起老师每天都要找出我们班级的笑宝宝,给她贴上漂亮的五角星。
四.延伸活动:
请小朋友们一起想想办法,让我们的哭宝宝笑起来。
托班社会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和讨论,使幼儿初步学习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轮流玩的方法。
2、初步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愉快的活动情绪。
活动准备:
小汽车,各种新奇的玩具、图书分成五组
活动过程:
一、出现小汽车,设问:
1、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请两名要玩的幼儿上来)
2、有两个小朋友要玩小骑车,可现在只有一辆车,怎么办呢?
幼儿讨论,教师可适时地引导,大家得出:一个先玩,一个后玩,一个一个地玩,就是轮流玩,学习词:轮流。
3、请两名幼儿轮流玩小骑车。
知道互相谦让,让对方先玩。
4、还有谁想玩
请三名幼儿来玩,问:他们应该怎么玩呢?引导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地轮流玩,巩固幼儿对“轮流”的理解。
二、小结:
我们一起活动的时候,要团结友爱,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个人玩,但人多的时候,就要轮流玩。还有的玩具一个人玩不起来,就要几个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翘翘板、摇船,要两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网、大金鱼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玩时要注意不影响不妨碍别人。
三、分组活动: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来玩,有的.是一个一个人玩的,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想办法,和别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绍各组内容:
第一组:立体新图书(三本)
第二组:玩具小汽车(三辆)
第三组:望远镜、万花筒(各一)
第四组:电动钓鱼(六人玩)
第五组:小钢琴、小扬琴(各一人)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老师观察和引导幼儿学习与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动结束后谈谈自己的活动情况。
托班社会教案7
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走不同脚印的小路,发展走、跑、跳的动作技能。
2.大胆探索不同脚印的不同走法,培养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增强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体验挑战成功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课件-赤脚感知不同的路
2.音乐:放你的小脚丫
3.不同脚印排列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赤脚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场地上,复习小脚的结构,激发活动的愿望。
2.随音乐进行小脚热身运动:
小脚走路好神气(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小脚跟儿抬起来,脚尖轻轻来走路——长高了;
脚尖儿累了歇一歇,翘起脚尖脚跟走——变小丑;
小脚小脚真能干(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猜想出脚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脚印。
教师:用小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脚印就会不一样,
有的是整个小脚掌,有的是前脚掌,有的只是后脚掌。
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验证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脚印小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多种方法走过小路。
(1)规整排列的全掌脚印小路
教师总结:这就是全脚掌走路时印在地上的小脚印,刚才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方法走过了这条
全掌脚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稳。
3.不同脚印(前脚掌和后脚掌的脚印)的小路。
教师总结:这条小路上的小脚印,有的是用前脚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后脚掌走路留下的,
小朋友们用高人走的方法走过前脚掌脚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过后脚掌脚印。
4.组合脚印(全掌脚印、前脚掌脚印和后脚掌脚印)的小路。
教师总结:这条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脚印,小朋友们看着小脚印的模样变换不同的走路方法,
一会儿走,一会儿跳,一会儿高人走,一会儿小丑走,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游戏:比一比,看谁快。
教师展示四组由四条小路组合而成的长长的路,幼儿站成四列纵队,
通过竞赛的方式巩固走、跑、跳的动作技能。
教师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用不同的方法、变换不同的动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脚印的小路,
真是了不起!我们的小脚真的很能干!
三、结束
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
一起背靠着坐下来,伸直小腿——拍一拍;
小手向后撑住地——动动小脚;
小脚尖勾一勾,脚背伸直绷一绷,碰一碰;
小脚一起向左转一转,向右再来转一转;
左摆右摆,一前一后,动一动,点点头;
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
摸摸小脚,挠挠脚底心儿,哈哈——小脚真可爱!
2.洗干净小脚,穿好鞋子,结束活动。
托班社会教案8
名称一:嘀嘀——汽车开来了
目标:
认识常见的车辆
材料:
汽车玩具、汽车卡片、挂图
过程:
1.将幼儿带进布置的汽车区里,幼儿自由地玩玩具车。 2.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对汽车的了解程度,倾听幼儿的发音,及时纠正。 3.游戏:汽车开来了。 4.教师边念儿歌,边将玩具车开到幼儿的身边问:——“什么汽车开来了? 5.幼儿拿到车后说出这辆车的名称,说不出可以用“嘀嘀”的叫声代替。游戏重复进行。
建议:
1.提供哪些汽车,由幼儿认识汽车数量的多少决定。 2.此游戏可改为幼儿做汽车,教师做警察,警察停在哪辆“车”的面前,这辆“车”要说出自己的名字。 3.带幼儿去马路边指认汽车。说说哪辆车可以乘人,哪辆车可以装东西。 4.在区域活动中与幼儿一起念儿歌《来来往往真热闹》
附儿歌:来来往往真热闹(正可)
马路宽又长, 车辆多有多。 嘀嘀叭叭叫, 来往真热闹。
名称二:红绿灯
目标:
根据信号改变行动
材料:
红绿灯(红绿两色的替代物)、方向盘
过程:
1.教师扮警察,手拿红绿灯指挥交通。幼儿扮小汽车。 2.教师边发出“绿灯’的信号边出示绿灯,幼儿见绿灯四散跑,同时出示红灯,幼儿则立即原地停止。 3.游戏中教师要经常改变站立的'位子发出信号。
建议:
1.活动中也可以请幼儿当警察,教师帮助其控制发信号的节奏。 2.此活动进行时,场地要大些,避免幼儿在奔跑中互相碰撞。 3.体育活动前,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在区域中完成美术《红绿灯》的内容,便于幼儿加深对红、绿两色的认识。
名称三:小汽车
目标
手眼协调地粘贴
材料:
糨糊、抹布等
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汽车,让幼儿指认汽车的车身、车轮。 2.教师演示粘贴小汽车车身、车轮的过程:先贴车身再贴车轮。 3.幼儿操作。 4.陈列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数数有几辆车。
建议:
告诉幼儿抹完糨糊后,手上的残留物要擦在抹布上,而不要擦在身上。
托班社会教案9
活动目标
用肢体动作模仿车辆的运行。
了解常见车的用途。
活动准备
乐曲《开汽车》录音磁带、幼儿用书《宝宝停车场》、红绿灯图片、自制停车场标志。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这是什么
1. 教师出示停车场标志: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呢?
2. 出示红绿灯图片。教师:这是什么?我们在哪里能看到它?
二、游戏:汽车开到停车场
1. 放背景音乐《开汽车》幼儿用身体做小汽车怕出来。
2. 教师念儿歌,并出示红绿灯图片。
红灯:红灯亮,停一停。
绿灯:绿灯亮,快快开。
黄灯:黄灯亮,准备看一看。
3.将儿歌内容作为游戏规则,引导幼儿爬行,将汽车开到停车场(悬挂停车场标志)
三、讨论:停车里的车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宝宝停车场》教师:我们已经把车停在了停车场,那么停车场里都有哪些车呢?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二
(1)教师:(哭声进入)咦?这是什么声音啊?是谁在哭?小蚂蚁怎么哭了呢?(迷路了)该找什么车帮帮它呢(出租车、警车……。)
(2)教师:警车除了帮助迷路的小朋友,还有什么本领呢?
3.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三
教师念谜语:嘟嘟嘟嘟!嘟嘟嘟嘟!跑一路唱一路,后面拖着个大水壶,浇浇花儿,浇马路。嘟嘟!什么车开来了?
4.游戏:洒水车
教师用肢体动作表现洒水车,水撒到前,幼儿躲到后,撒到左到右。
5.引导幼儿继续观察画面四
教师:小蜗牛头受伤了,赶紧请一辆车来帮帮他吧,幼儿用声音或动作模仿救护车。
6.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车,它们都有什么不同,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来帮助我们。
活动延伸
看幼儿用书《宝宝停车场》讲故事。
托班社会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认识汽车、自行车、火车、知道它们是交通工具。
2、能够模仿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声音。
3、通过模仿交通工具的声音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汽车 自行车 火车 (录音) 歌曲《开火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每天早上我们来幼儿园是怎样来的呀?(幼儿想象)自行车;那么,星期六、星期天,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玩,是怎样去的呀?(开着小汽车)那么要去很远的地方旅游该座什么车呀?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录音)
二、基本部分
1、— 听,这是什么声音?(火车的声音)——火车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火车,幼儿观察,幼儿回答,是好多节车厢连在一起的,幼儿并模仿火车所发出的声音)
2、— 出示汽车,请幼儿将一讲汽车的`外型,特征。
汽车又能发出怎样的声音呢?(幼儿想象)——教师播放录音,幼儿感受汽车所发出的声音.并且模仿)3、 呤、呤、呤、 这是什么声音?(自行车)——出示自行车。(请幼儿将一讲)4、以游戏方式,让幼儿模仿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声音。
配班教师配合,搭建拱桥.钻山洞,幼儿模仿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幼儿玩过山车。
呤、呤、呤、 我们骑着自行车去上街了。(幼儿自由发挥)——我们要去公园了,自己就开着小汽车去吧! (幼儿自由发挥)——火车要过山车了,我们要钻山洞了,幼儿伴随歌曲《开火车》自由发挥。
结束部分:
火车到车站了,我们小司机也累了,那我们让车停在停车场(自己的小凳子)
托班社会教案11
类型:生活活动
内容:给兔子喂食
材料:青菜、萝卜、青草
方法:
1、带幼儿去饲养角观察兔子。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兔子的特征。教师用儿歌小结。
3、幼儿拿实物喂兔子。
4、教师询问幼儿兔子爱吃什么。教师用儿歌小结。
提示:
1、如果幼儿园没有兔子,也可改为其他小动物。
2、可以利用儿歌带领幼儿做兔子模仿操。
3、在美术区域中,进行粘贴《小兔子》的内容。
[附:儿歌]
小兔子
小兔子,小兔子,
长长耳朵,白白毛,
红红眼睛,四条腿,
走起路来跳跳跳,
爱吃萝卜和青草。
托班社会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尝试用小勺喂动物宝宝吃饭。
2、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大猫、小兔、小勺若干、动物头像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大猫和小兔☉逐一出示大猫、小兔引导宝宝问好。☉看看、说说哪个动物长的大? ☉猫咪为什么长的大呢?小兔为什么长的'小呢?☉宝宝会自己吃饭吗?引导宝宝学学做做自己吃饭的动作。
2、操作活动:喂动物宝宝吃饭☉有好多动物宝宝还不会自己吃饭,可是他们的肚子好饿哦,怎么办呢?☉请个别宝宝尝试学学喂食的动作。☉鼓励宝宝用小勺喂动物宝宝吃饭。
托班社会教案13
玩法: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延伸活动:
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安全教育——南南的脚受伤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方法。
2、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南南的`脚受伤了”,幼儿操作材料“南南的脚受伤了”(一)、(二)
2、自行车两辆,分别装有前、后坐椅。
活动过程:
1、看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南南的脚受伤的原因。
(1)小朋友,你们每天是坐什么车来上幼儿园的?
(2)有一位小朋友叫南南,他也是坐妈妈的自行车上幼儿园的,可是有一天他却没有到幼儿园,是怎么回事呢?。
(3)幼儿看操作材料
提问:南南的脚怎么了?为什么会受伤?南南的脚为什么会被轮子卡住?脚受伤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不方便?
小结:南南是因为坐在自行车上时手没有抓住扶把,两脚没有放在踏杠上,两脚乱动才被卡在轮子里受伤的;脚受伤就不能走路,不能上幼儿园,更不能玩游戏了。
2、让幼儿分别乘坐自行车,学习如何安全地坐自行车,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分别推出幼儿可以前坐和后坐的自行车,请幼儿坐到车上进行讲解或讨论:“小朋友在车上脚应该怎样放?手应该放在哪儿?身体应该怎样?能不能坐在车上睡觉?”
小结:当我们坐自行车时,应该把脚放在踏板上,两手抓住扶把,身体不来回转动或摇晃,不在车上睡觉或站在车上,这样坐车才不会有危险,我们就可以很快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去玩了。
托班社会教案14
教学目标:
1、在看看摸摸糖果时,分辨“圆”和“方”、“软”和“硬”
2、喜欢尝糖果,知道多吃甜的糖会蛀牙。
3、能用彩泥插上塑料小棒捏出棒棒糖。
活动准备:
1、糖果盒若干。
2、各种糖果,方、圆、软、硬
3、各种彩泥人手一份、小塑料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糖果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吃的?拿出糖果盒,出示各种糖果。
请幼儿仔细观察,果盘中的糖果,并说一说。(“方方的糖”、“圆圆的糖”、“红色的糖”、“绿色的糖”,“长长的糖”、“短短的糖”、“软软的糖”和“硬硬的糖”,“qq糖”。
二、尝尝糖果
自选一颗糖果,说说糖果的形状、颜色、味道。
1、不争不抢,轻轻拿。
2、边舔边与同伴分享、交流吃糖的'感觉。
3、幼儿自由讨论,师也一起品尝,交谈:
——你的糖怎么样?(口味,颜色,软硬,多少,等等)。
(甜甜的口味、巧克力口味、草霉口味……)
师小结:虽然糖很好吃,可是我们小朋友也不能多吃,多吃了糖会蛀牙,要学习正确刷牙方法。
三、捏捏棒棒糖
把橡皮泥捏成圆圆的、插上小棒,就成了棒棒糖了。
托班社会教案15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升起来了,天黑了,要睡觉。教育幼儿养成早早入睡的良好生活习惯。
2、欣赏诗歌:《月亮对我笑》。
活动准备:
抒情音乐的磁带、录音机、诗歌《月亮对我笑》。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生活常识讨论,为欣赏诗歌做铺垫。
1、月亮出来了,天变得怎样了?
2、这个时候,小朋友要做什么?
二、播放音乐,教师朗读诗歌。
1、诗歌里写的`是白天还是夜晚,你怎么知道的?
2、在夜晚,小朋友要做一件什么事?
三、 教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读儿歌。
1、诗歌开始时,月亮为什么生气?
2、“我”改了之后,月亮又怎么样了?
四、 组织幼儿讨论:
1、在家里,你是什么时候睡觉的?
2、以后,“我”该怎么办?
【托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社会托班教案03-16
托班社会教案12-17
托班的社会教案02-25
穿鞋托班社会教案04-02
托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02-10
托班社会教案(15篇)03-26
托班社会教案15篇03-02
托班的教案03-03
幼儿园托班的社会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