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绘本教案

小班绘本教案

时间:2024-11-17 04:40:2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绘本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绘本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绘本教案(通用15篇)

小班绘本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动物穿小背心的有趣画面,理解动物的感觉及小背心变化的原因。

  2、愿意用动作、表情及故事中的语言,愉快地参与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开头与结尾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图1】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它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鼠小弟。初次见面,和鼠小弟打个招呼吧!

  师:鼠小弟穿着红色的小背心,它对大家说:“这是妈妈给我织的小背心,很好看吧!”(音频)小背心不仅漂亮,而且还很合身,不大不小正合适!你瞧,鼠小弟穿着这件小背心,多开心、多神气呀!一起来学学它神气的样子。

  【图2】师:呀!怎么啦!本来很合身、很漂亮的小背心变得怎么样了?

  师:漂亮的小背心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你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二、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分段欣赏绘本

  1、猴子

  【图3】师:瞧,鼠小弟碰到谁啦?(猴子)它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猩猩在拉鼠小弟的小背心,因为它也喜欢小背心”)

  师:那猩猩会怎么对鼠小弟说呢?我们来听听看!(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我们一起来学学。

  师:猜猜鼠小弟会肯吗?听听看!(音频“好的”)

  【图4】师:猩猩穿上了小背心,你觉得小背心合身吗?一起来听听小猴自己怎么说!(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

  2、狮子

  师:接下来,猩猩又会碰到谁呢?听!(狮子吼声)

  【图5】师:猩猩碰到了狮子,狮子也想穿这件背心,他会怎么对猩猩说呢?(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

  师:猜猜看,狮子穿上小背心感觉会怎么样?小背心会合身吗?

  【图6】师:一起来听听看(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谁来学一学大狮子穿着小背心的表情?

  3、马

  师:听,谁来啦?(马叫声)

  【图7】师:原来是马来了,马看见这件漂亮的小背心也想要穿,要怎么对狮子说呢?(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

  【图8】师:马穿上小背心觉得怎么样?合身吗?(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

  4、大象

  师:接下来,还有谁会想穿这件小背心呢?听!(大象叫声)

  【图9】师:大象要怎么对马说?(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

  【图10】小背心穿在大象的身上,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的说)虽然小背心被拉的又细又长,都嵌到大象的肉里去了,但是他还是说(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

  【图11】师:鼠小弟看见自己的小背心穿在大象身上,它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它为什么跳的那么高?那它会说什么?听一听!(音频“哎呀!我的小背心!”)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图12】师:大象不好意思的脱下小背心,还给了鼠小弟。可小背心已经变成这样了,不能穿了,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小背心会变成这样了吧?(引导幼儿说出有很多动物穿过)

  【图13】师:这件小背心本来是谁的?接下来给谁穿了?(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动物,幼儿说一个,教师出示一个)

  师:你发现了什么?小背心被撑得又长又大是因为穿小背心的动物一个比一个怎么样?(大)

  (2)完整欣赏绘本

  师:我们再来完整的看一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会讲的地方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跟着一起讲讲哦!(【图14】―【图23】)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对话部分教师放慢语速,引导幼儿讲述)

  三、情感迁移:哄鼠小弟开心

  1、【图24】师:鼠小弟看到漂亮的小背心变成这样,心里很伤心、很难过。我们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哄鼠小弟开心呢?

  师:小朋友真会关心、帮助朋友,想了这这么多好办法。大象看见鼠小弟那么难过,它也想了一个好办法哄鼠小弟开心,你瞧!是什么办法啊?【图25】

  师:原来大象把小背心挂在自己的鼻子上,做了一个秋千送给鼠小弟,现在的鼠小弟荡着秋千可开心啦!

  2、小结:

  师:所以当你的朋友伤心、难过、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去逗他开心,让他高兴起来,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师:这本书有趣吗?这么有趣的书还不知道名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26】绘本封面,知道书名)那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听,好吗?(教师带幼儿离场)

小班绘本教案2

  设计意图:

  根据3岁孩子的直觉行动思维以及喜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米菲在动物园》这样一个绘本。3岁幼儿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此时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书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既符合孩子的观察特点,又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让他们在愉快看书地过程中了解每个动物的特征,并能够大胆、完整地讲述自己的见闻。

  活动目标:

  1、观察故事图片,了解动物园中每种动物的特征;

  2、体验在动物园游玩的快乐,喜欢大胆地讲述。

  重点:

  了解动物园中几种常见动物的特征。

  难点:

  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去过动物园。

  教材准备:《米菲去动物园》PPT;米菲图片;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认识故事的主人公。

  师:今天有个好朋友要来我们班上做客,你们猜猜是谁呀?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兔爸爸要带米菲去动物园,米菲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师:可是动物园好远,他们怎么去呢?你来猜猜看。

  小结:兔爸爸带着米菲坐着小火车去动物园玩。

  二、观察PPT图片,讲述每种动物的特征。

  师:米菲在动物园内看到了哪些动物?

  师:它是谁?长得什么样子呢?

  师:米菲还见到了什么动物?

  师: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师:最后,米菲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看看是什么呀?

  小结:米菲在动物园见到了好多好多好玩的动物,她非常高兴。

  三、完整欣赏故事视频,感受游园的乐趣。

  师:你们想不想去逛动物园啊?我们跟米菲再去一次动物园吧!

  师:玩了一天好累啊,我们陪米菲一起坐火车回家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认识几种常见动物,能够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我采用播放PPT的形式,把故事中的动物直观地展示了出来,以方便幼儿观察和讲述。在活动的提问环节,我说的过于多了,导致幼儿说的很少,而且没有强调幼儿说话要说完整,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加强。另外,故事视频非常生动,在最后的小结环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班绘本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大胆讲述脚趾头变成的各种东西,丰富“太平洋”、“地平线”等相应词汇。

  2.在阅读、游戏中发挥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上个星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一本书《小脚丫》,故事中的小脚丫都变成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阅读图书也能读懂故事了。我们来听一听,这本书里的《小脚丫》的故事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

  (2)书里的故事和你们讲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玩“小脚丫”游戏。

  (1)小脚丫真厉害,可以变成这么多好玩的,我们也跟着小脚丫一起来变一变吧!

  (2)请幼儿脱下鞋子、袜子,大家一起坐在垫子上。教师与幼儿边阅读边游戏:将自己的'小手放在小脚上,每读到一页,就用手比划书中的情节玩一玩。如读到“变成十级台阶”时,幼儿就用手比作上台阶的小人,在脚趾头上走来走去。

  4.拓展延伸。

  (1)调皮的小脚丫还想继续去旅行,一路上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

  (2)绘画游戏:小脚丫变变变

  ①出示画有小脚丫的画纸,鼓励幼儿进行添画。

  ②说一说你的“脚趾头的故事”。

小班绘本教案4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感受幽默有趣的情节。乐意和老师一起分享故事。

  准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图片(西瓜、)

  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究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图片,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现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图片。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老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游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老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教案2:《小蓝和小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学习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2、绘本《小蓝和小黄》准备幼儿人手1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通过撕纸出现“小蓝”和“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两位新朋友。

  二、翻开大绘本《小蓝和小黄》,逐页讲述

  内页一:介绍小蓝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内页二:介绍小黄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人物形象。

  3、内页三:介绍小蓝和它的朋友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们认识吗?它们都是谁?

  ②引导幼儿逐一说说颜色朋友的名字。

  4、内页四:小蓝还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黄。

  5、内页五: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捉迷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②幼儿参与捉迷藏游戏,能运用游戏语言“XX——XX——快出来。”

  6、内页六: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拉圈圈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又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幼儿参与吹泡泡游戏,感受朋友游戏的愉悦。

  7、内页七:幼儿观察图片并说说小蓝和小黄在干什么?(排排队)

  三、绘本阅读

  幼儿围绕桌子坐下,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本《小蓝和小黄》。

  观察封面,并跟随老师的故事讲述逐页阅读。

小班绘本教案5

  活动目标:

  1、 能够自己认识画面,初步看懂故事。

  2、 培养幼儿逐一翻看书本,并能用手指点述的阅读习惯。

  3、 通过了解每种动物见面的情形,想象见面的情景,体验见面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小图书人手一册、教师用书一本(大)

  2、 动物胸卡若干

  3、 “碰一碰”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小朋友看看封面上有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总结:哦!原来是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他们是用什么动作表示亲热的。想想你和好朋友见面还会用什么动作表示亲热呢?(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示)

  二、 基本部分:

  1、 封面上的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他们握握手表示友好,那书本里面又会讲到谁和谁见面呢?接下来老师来翻开书本,翻到第一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和谁见面了,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友好的。〔带领幼儿用动作表演〕

  2、 接下来会是谁见面了呢?我们来看看第二页上是谁?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亲热的?〔以上都要突出动物的特征和发出的声音〕

  3、 刚才我们看了两个小动物它们见面时是怎样表示的了,那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其他小动物见面是怎样亲热的吗?不过在看之前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哦!

  要从前往后用小手点好每一幅画面,一页一页的看,眼睛看到哪儿小手就要指到哪儿。也可以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4,书看完了谁来告诉我你看到谁和谁见面的?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亲热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翻到幼儿说的画面进行逐一分析理解画面内容,并说出动物的特征和声音〕你喜欢哪一页上的故事?为什么?

  5,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来把它完整的读一读好吗?

  三、 结束部分:

  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好吗?在每个小朋友的胸前老师都给你们贴了个小动物的胸卡,现在看一看自己胸前是哪个小动物,然后我们听着音乐去找到和你胸前一样的小动物的小朋友,我们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和你的好朋友也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做出亲热的动作好吗?

  《见面》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上的二研,从一研的老师上下来的整个效果,我们把目标修改了一下,把重点放在了怎样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上,并且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孩子们能用手指着画面,眼睛看到哪儿手就要指到哪儿。

  我的本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本来我是设计的让幼儿找个好朋友相互做出亲热的动作,可是在活动中我却没让幼儿这样做而是叫个别的幼儿说了说怎样和好朋友亲热,我觉得这样的效果气氛不算很好,第二,在活动的基本部分我觉的自己的'提问太过于杂碎,比如说,画面上有谁?谁和谁见面了?如果能够把提问再简练些可能效果会好些。第三,我觉得本次活动中给予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还是太少了,在最后一遍完整阅读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拿出手中的书本跟着老师的大书一页一页的看下去。

  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可能是交代的不够清楚,让幼儿去找好朋友做出故事中的小动物对应的亲热的动作,也可能是我选的“碰一碰”的音乐有些误导他们,因为是原来学过的音乐游戏,所以孩子们只是做了其他的动作,而不是我要求做的小动物的亲热的动作。

小班绘本教案6

  【活动目标】

  1、阅读了解两只小熊比赛的经历,知道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2、愿意学着一页一页翻看小图书,并愿意说说画面的内容。

  【活动准备】

  PPT、小图书、背景图、小熊一家插入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房子,观察并猜测是谁的家。

  ——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标记、敲门、打招呼)介绍小熊一家,观察比较两只熊的不同。

  ——熊大大和熊小小是双胞胎,可是他们长的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猜猜为什么这对双胞胎会一个大一个小呢?

  小结:熊大大样样都爱吃,所以长的又高又壮,力气也大。熊小小样样都不吃,所以长的又矮又瘦,一点力气也没有。

  2、想办法,引出小图书。

  ——熊爸爸真着急啊,怎么才能让熊小小样样都爱吃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小结:熊爸爸听了小朋友的话,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让熊大大和熊小小比赛。比什么呢?就藏在这本书宝宝里面。

  二、阅读了解

  1、介绍封面和翻书的`办法(和书宝宝问声好、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原来封面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握住书宝宝的手问声好,握住书宝宝的手轻轻地翻书。)

  2、听着提示,自主翻看小图书(抱抱书宝宝,摸摸书宝宝的小手说:我会喜欢你的。跟着老师一起看图书吧。)

  ——他们都比了什么?

  ——找找哪一幅讲了第一场比赛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书页的标记,红色的小手)

  ——为什么熊大大能摘到果子,小小却摘不到呢?

  ——接着还比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举杠铃,哪一页)——你看看比赛后,两只熊的表情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来安慰小小吧(学说: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3、听听录音,知道熊爸爸对小小说的话。

  ——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那小朋友,你们告诉小小,什么东西要多吃点啊。

  小结:小小明白了,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变的强壮。从那天起,小小变了个样,只要是有营养的食物,小小都愿意尝一尝,因为他想和大大一样,长的又高又壮。

  三、迁移经验

  1、看看熊爸爸给小小准备的午餐,帮助孩子了解今天午餐的食物。

  ——你看到有什么好吃的?

  ——你喜欢吃这些吗?有没有不爱吃的?

  2、和小小比赛,看看谁样样都爱吃,延伸至午餐活动。

小班绘本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绘本图片,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三只母鸡不同的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猜测过程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真观看绘本图片,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难点:根据三只母鸡不同的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最奇妙的蛋》PPT、视频、胶水、彩纸等。

  四、活动过程:

  1、PPT导入,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师:这是什么?(鸡蛋)鸡蛋是谁生出来的?(母鸡妈妈)

  师:今天姚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母鸡妈妈生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环节自评:本环节是活动的导入环节,出示鸡蛋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欣赏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奇妙。

  (1)出示封面:这是故事的封面,上面有什么?戴皇冠的是谁?故事的名字叫《奇妙的蛋》。

  (2)PPT6,观察三只母鸡的不同特征: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只母鸡咯咯咯的吵个不停,猜猜它们在吵什么?

  (3)师:这三只母鸡分别叫圆圆、琪琪和毛毛。圆圆(琪琪、毛毛)长得什么样子?你觉得它身上哪里最漂亮?(“它有最漂亮的羽毛”引导幼儿说一说)。(琪琪、毛毛分别观察图片说一说)

  (4)师:那谁是最漂亮的母鸡呢?为什么?

  (指导策略:给幼儿充分时间,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出示图PPT12,观察国王路标。

  师:三只母鸡都很漂亮,我们也没有分出谁最漂亮,因为吵不出个结果来,他们决定去找其他人帮忙,猜一猜它们会去找谁帮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策略:可爱的国王令牌,让幼儿在猜测的过程中,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5)PPT13,师:三只母鸡找到国王,国王说:你们会做什么,比你们长得好不好看重要多了。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国王想了什么好办法?(谁能生出一个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做公主。)奇妙是什么意思?(很神奇、与众不同、和别人都不一样的)

  提问:那它们会下怎样奇妙的蛋呢?(幼儿猜测)

  (环节自评: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认真观察绘本画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猜测,感受故事的奇妙。)

  3.出示图PPT14—15进行演示,幼儿大胆猜测,三只蛋分别是谁生的。

  师:它们到底下了怎样奇妙的蛋呢,我们来看一下,这就是它们下的奇妙的蛋。

  (1)提问:这三个蛋分别是谁生的呢?

  (2)圆点花纹的蛋会是谁生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圆生了一个圆点花纹的蛋,国王看了说:呀!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蛋)国王说了什么?

  (3)这个蛋长得什么样?会是谁生的?说说你的理由。(琪琪生了一个又大又白的蛋,国王赞道:噢~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蛋)

  (4)那最后一个蛋就是谁生的?(毛毛)这个蛋长得什么样?(毛毛生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蛋,国王大吃一惊,哇!这真是我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蛋)

  (5)提问:你认为哪只母鸡生的蛋,最奇妙呢?为什么?(幼儿大胆猜测,并说出你的理由。)

  (6)师:国王会选谁当公主会不会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呢?

  (7)出示图16,揭示国王的选择。

  师:因为三只母鸡都下了各自不同的蛋,国王也不能评出谁是最漂亮的母鸡,怎么办?(幼儿想办法)

  (8)揭示故事的结局。

  师:国王要从这三个蛋中选出最奇妙的蛋,这可是太难了,所以国王决定让这三只母鸡都当上了公主。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继续各自下最奇妙的蛋。

  (9)教师小结:小朋友,奇妙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发生,只要我们每天多一点奇妙的想法,那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生活也会变得不一样哦!

  (环节自评:让幼儿根据三只母鸡的外形特征,大胆猜测三只蛋分别是谁生的,在猜测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幼儿大胆猜测绘本故事的画面情节,在整个猜测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结局的.离奇和有趣。大大激发了幼儿去阅读的兴趣。)

  5.看视频,欣赏完整故事,鼓励幼儿一起说。

  师:让我们完整地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环节自评: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6.延伸活动:设计一个最奇妙的蛋。

  师:圆圆、琪琪、毛毛三只母鸡各自生了一个最奇妙的蛋当上了公主,现在我们也来开动脑筋设计一个最奇妙的蛋吧!

  (1)出示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漂亮的彩纸、胶水,请你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奇妙的蛋吧!

  (2)师:你设计的是什么样的蛋啊?

  (3)师:你们都设计出了一个漂亮的蛋,赶紧把它带回教室和我们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吧!

  (环节自评:通过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个奇妙的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

  从三只母鸡最初的争吵到变成好朋友,绘本《最奇妙的蛋》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发现自己优点的视角,让每个孩子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爸爸妈妈的王子和公主。绘本的主题简单,又听过方老师的试教课,原以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自己试教下来,还是有了很多感触:

  故事中三只母鸡的蛋都有最奇妙的地方,而每颗蛋出来之前都让人有忍不住捏一把汗的感觉,本来很神秘的地方,结果我在课上的处理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每本绘本的出生都蕴藏了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深入解读绘本,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适宜的引导,便是我们应该做的。要上好一节绘本课,仅仅背下教案,熟悉流程是远远不够的,每一页内容的出示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主题,牢牢的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自己有想继续看下去的冲动,比如文中这三只母鸡在生最奇妙的蛋的时候,是全文最有童趣的部分,教师采用适宜的语气语调,将幼儿带入情景,参与其中,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而不是让幼儿作为旁观者,纯粹的听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幼儿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而在绘本课上氛围的营造就是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幼儿极大兴趣、能激发幼儿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必经之路。

  绘本开始三只母鸡比美时便隐喻了各人都有各人的优势,奠定了整个故事内容的基调,那便是神秘,三只母鸡所下的蛋都有其奇妙的地方,与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鸡蛋截然不同,那里便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的部分,让幼儿在气氛达到高潮时进行自己的创想,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层出不穷,而我在上课时没有将这一部分很好的表现出来,教师自身首先应该用神秘的语气语调为孩子们打开进入情境的大门,这样孩子们才能够找到方向,怎么样让我的语气语调无形的透出神秘,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东西。

  优秀的绘本课应该是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创造,从而升华主题的过程,幼儿没有兴趣一直作为一名旁观者,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引入故事氛围,体验故事的奇妙。

小班绘本教案8

  教材分析:

  手和手指头可以做很多事。绘本《手和手指头》的图画和文字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手的作用,手的各种动作也让人心头一暖,是一本引导孩子发现和感受手的作用的优秀教材。第一课时的重点即放在,发现和感受小手做事时带来的方便、有趣和温暖,通过“手可以……(做什么)”句式的学习,用完整的话大胆诉说手的作用是活动难点。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可以……”完整句式诉说手的作用。

  2、发现并感受小手做事时带来的方便、有趣和温暖。

  活动准备:

  丰富经验:儿歌学习《小手小手拍拍》;左右手;剪刀石头布;重叠;手指名称;轻音乐、手的照片、小书轮廓。

  活动过程:

  一、有用的手

  1、儿歌表演:《小手小手拍拍》

  2、问答:“小手在做什么事?”

  根据回答展示绘本中的'相应图片:ppt第一张:带有超链接的8张图片同时展示,根据实际情况点击放大。

  小手会帮助我们……真方便。”

  二、有趣的手

  逐页阅读绘本《手和手指头》的趣味部分:ppt第二、三、四、五张,逐页播放,根据幼儿回答及时提炼和反馈,围绕其中趣味细节。如:荡秋千、挠痒痒、螃蟹钳子夹屁股等。

  手会做……真有趣。”

  针对回答给予对应动作鼓励。

  三、温暖的手

  配合背景音乐阅读温暖部分:ppt第六、七、八张,逐页播放,根据幼儿回答及时提炼和反馈,围绕其中温暖细节。如:抓胡子、牵手、摸头等。

  “小手会做……很温暖。”

  四、宝宝的手

  1、乖乖的手

  配合背景音乐,播放ppt第九张(幼儿乖乖的手),教师同时给以简单诉说。

  2、不乖的手

  播放ppt第十、十一张(幼儿不乖的手),教师同时给以简单诉说。

  3、看着照片同伴诉说:我的手在做什么。

  4、将照片对应学号贴入小书轮廓,做成小书《手和手指头新编》

小班绘本教案9

  设计意图:

  选材自绘本《你好》,该绘本是关于朋友见面互相问好的过程,其中的角色是四个小动物,情节简单,突出了交往这一社会性主题,而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在社会性发展技能习得与迅速成长的时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技能,因此该教材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观察画面,愿意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画面内容,在情境中说“你好”。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和朋友打招呼,感受交往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四位好朋友

  利用多媒体逐个出示小河马、小老鼠、小猪、小鳄鱼形象,你认识谁呀?并向新朋友问好。

  二、好朋友来问好

  1.小猪来问好。

  有一天,小河马在公园里玩,它在玩什么呀?

  播放声音“你好!”你们听到了什么?是谁在说“你好”呀?

  出现小猪,两个好朋友玩什么呀?心情怎么样?

  2.小老鼠来问好。

  播放声音“你好”,又有朋友来了!是谁呢?猜猜看。

  出示“小老鼠”:是我呀,我们一起玩吧!

  现在有几个朋友了?数一数。三个好朋友会在一起玩什么呢?

  3.小鳄鱼来问好。

  播放声音“你好”。这个声音听起来怎么样呢?

  原来是谁呀?他是怎么和朋友说“你好”的?朋友们喜欢吗?

  没朋友和小鳄鱼一起玩,它怎么了?心情怎么样?怎么样才能让朋友们愿意和它一起玩呢?

  最后小鳄鱼是怎么问好的呢?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巩固故事内容。

  三、游戏:你好你好

  1.“你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怎么问好的呢?”

  2.播放歌曲《你好》,引导幼儿互相问好。

小班绘本教案10

  一、教学内容:小班阅读活动,绘本故事《我爱你》。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会对亲密的人或者朋友说|:我爱你。并体验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给自己的一种愉悦感。

  2、记住故事,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三、教学准备:玩具狗一件,有关绘本故事〈我爱你〉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律动组织活动,通过活动,发现孩子们现场的闪光点,教师爱抚地摸着孩子们的脸,说一句:我爱你,引出课题。

  刚才我说了一句我爱你。想想看,还有谁说过我爱你呢?(我妈妈,爸爸)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哦,原来啊,我们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深深地爱着我们。那你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过没有?(说过)。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一位新朋友哦。瞧--出示课件。

  他叫乐乐,他非常喜欢说我爱你。乐乐呀,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儿,他无论看到什么,都会欢快地说我爱你,我爱你。小乐乐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小花,乐乐对小花说:小花,我爱你。乐乐继续往前走,猜猜看,他还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哦,猜不出来呀,那让我们看看是什么?一朵黄颜色的小花。乐乐对黄颜色的小花说,小花,我爱你。乐乐又继续往前走,再来猜猜看,他又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哦,那么现在看看和你们猜得一样不?哦,一棵大树。乐乐对着大树大声说:大树,我-爱-你。乐乐对小花,大树,还有蓝天上飘动的什么?(白云)对,乐乐会对白云说什么呢?(白云,我爱你。)乐乐回到了哪儿?(家)谁在等着他?(小狗)教师出示玩具小狗,猜猜看,乐乐会对小狗说什么呢?(小狗,我爱你)。哦,用好听的声音让小狗听见,叫着小狗的名字对小狗说我爱你,小狗会更开心的,试试着。哦,快看,小狗听了可真开心啊。这么好听的话,小狗想再听一遍。再说一遍怎么样?哦,小狗真得很快乐,它高兴得直甩尾巴。哇,原来,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会让别人很快乐,很高兴。那我们也说说看怎么样?看着你身边的伙伴,叫着他的名字,对着他说我爱你。哇,说得好动情呢。下来看看,还有你最爱的伙伴吗?哇,好幸福啊,我也要试试。教师和小朋友互相拥抱并说我爱你。小二班的小朋友,我爱你们。师幼拥抱。把爱说给我,我会很开心很高兴的,你们开心吗?我还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瞧,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自己会很高兴,别人也会很高兴,还能得到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感觉简直太美好啦。

  乐乐把玩累了的小狗送回了家。乐乐的肚子饿了。要开饭了,乐乐会说什么呢?猜猜看?(米饭我爱你,青菜我爱你。)这么多好吃的,是妈妈给乐乐准备的`,我们的妈妈呀,每天给我们做好多好多好吃的饭,还会为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们知道吗?(知道)来,闭上小眼睛想想妈妈笑眯眯的模样。看你们也笑眯眯的样子,原来想着妈妈笑眯眯的样子就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呢?

  瞧,老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为什么妈妈每天要上班,累得腰也疼了,腿也酸了,还要为我们做这么多这么多的事情呢?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呀,因为妈妈爱着我们,深深得爱着我们。你们爱妈妈吗?爱妈妈就要用好听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让我们沉浸在妈妈的爱里面,听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我爱你的故事。

  有一天,老师教了一句我爱你。老师说,爱是要说出来的。回家的路上,乐乐可忙坏了,小花我爱你,大树我爱你,白云,我爱你。回到家,乐乐一看到妈妈就大声地喊:妈妈,我爱你。小狗我爱你。爸爸很吃惊,刚一凑过来,乐乐说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开饭了,乐乐拿起筷子,大声地说:米饭我爱你,青菜我爱你。该睡觉了,乐乐爬进温暖的被窝儿,欢快地说:小床,我爱你,枕头我爱你,小布熊我爱你。妈妈和爸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说:我爱你。这就是我爱你的故事。

小班绘本教案11

  相关知识:

  头短。毛色为白色。雄羊有螺旋状大角,非常有威严但其实是起好看的作用,雌羊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莫莫生气时所做一些的事情。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莫莫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

  活动准备:

  1、ppt图片

  2、绘本

  活动重点:

  仔细观察画面,了解莫莫生气时所做的事,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通过故事情节,体验莫莫的心情变化。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读本内容

  1、出示绘本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绘本,我们来看看画面上有谁?

  2、观察莫莫的表情猜测他生气的原因

  师: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咦,莫莫怎么啦?

  你们生气时是什么样的表情?

  莫莫为什么会生气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根据ppt画面,了解故事情节

  (一)引入故事,了解莫莫生气的原因。

  ppt1: 看图上除了莫莫还有谁呀?头上有戴着一朵小花的是莫莫的好朋友,茉莉。

  ppt2:莫莫在干什么呢?它做了什么动作?我们来学学,莫莫使劲往上跳。莫莫有没有吃到这个苹果?无论莫莫跳得多高,莫莫总是够不到那个苹果。

  ppt3:于是莫莫就在树下等,他想也许苹果会自己掉下来的。等着等着,莫莫就…

  ppt4:莫莫醒来后发现了什么?

  莫莫看着莉莉吃掉自己最想要的`苹果,莫莫会怎么样啊?

  (二)初步了解莫莫生气时所做一些的事情。

  ppt5—8:莫莫生气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化,看,它长出了?(生气的牙齿)

  它还长出什么?生气的犄角、生气的蹄子、生气的尾巴

  ppt9:它张大嘴巴对着茉莉大声说,什么呢?谁来猜猜看。(孩子自由说,再集体说)

  ppt10:看它生气的蹄子在干什么?(幼儿集体模仿)

  小鸭子怎么从池塘里出来了呢?

  还用它生气的犄角在干嘛? (个别、集体幼儿模仿)

  (三) 最后了解生气后发生的事情。

  ppt11:莫莫越来越生气,看它在干什么呢?

  你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ppt12—13: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地面怎么了?,莫莫呢?

  ppt14:猜猜这时的莫莫心情怎么样?他在做什么?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救救莫莫呢?

  ppt15:他闭上眼睛回想和茉莉在草地上的美妙时光,慢慢地就不生气了。

  ppt16:最后谁来救它呢?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看看。茉莉还带来了什么?

  看看现在的莫莫和刚才生气的莫莫有什么不一样?(表情、生气的牙齿、犄角、尾巴、爪子没了)

  ppt17:莫莫在做什么?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次再来说说。

  三、出示绘本

  师:这本就是我们刚才一起欣赏的绘本《小绵羊生气了》,我会把它放在图书区,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小班绘本教案12

  活动背景:

  《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当一种亲切感产生、一种胜任感萌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愿望发生时,一本书和一种与书有关的体验活动就这样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于是我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经验迁移和情感投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拓展、丰富、积累体验。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大胆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知道蓝和黄两种不同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颜色。

  3.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

  2.蓝色、黄色颜料和蓝色、黄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纸。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画笔、画纸、黄蓝颜料分别装在针管里、幼儿操作桌面上铺有透明桌垫,画纸铺放在透明桌垫的下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小蓝”:“今天来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蓝。小蓝有个好朋友叫小黄。”

  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小蓝和小黄。

  二、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一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和小黄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和小黄的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一起做游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最喜欢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

  ②幼儿人手一个小蓝或小黄,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戏,感受结伴游戏的快乐。“小蓝和小黄真的躲在我们身边呢,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③感受色卡的`重叠变色。“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小蓝和小黄也来抱一抱,看看便会变成什么呢?”

  三、调色游戏

  ①出示颜色(黄和蓝)。“调皮的小蓝和小黄,他们躲在哪儿呢?”(躲在针管里)

  ②尝试调色。

  “怎么请他们出来玩呢?”(轻轻把颜料挤出来,流在操作板上)

  “请他们玩一个什么游戏呢?请谁来帮个忙?”(用画笔将两种颜色调一调)

  “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讲述发现的颜色变化)

  ③记录调色结果。

  “我们来给他们拍个照吧。”(将画纸覆盖在操作板上,印下颜色)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调色,说出颜色的变化。

  五、欣赏“照片”。

  引导幼儿欣赏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奇妙效果。

  “你请小蓝和小黄做了什么游戏?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出来的?”

  六、延伸活动

  “老师还请来了他们的好朋友小红,小蓝小黄快来和小红一起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组织这个活动之前,我思考了很多的将绘本活动和美术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美术游戏中的操作方法:操作的工具应该是我们手边最常见的,最常用的物品。比如活动中的课桌上的透明塑料桌垫,一开始我准备用泥工板等工具,但是我常常发现孩子们喜欢把手伸到桌垫下面,我灵机一动,桌垫不就是最好的操作台吗,只需在下面放一张白纸就可以了,既给孩子一个操作范围的暗示,白纸拿出来又是最后留下作品的画纸,真是一举两得。同时我想,操作的方法也应该能让大部分孩子都会使用,而且能达到活动预期目标。颜料放在透明的针管中既卫生又能让孩子明显辨认颜色,同时操作中的难度不大。

  在活动中,我对个别孩子的关注度有些疏忽。有两个孩子我没有照顾到,马志宇小朋友开心的游离在外,冯继辉小朋友操作的时候找不到颜色了。活动结束后,我带着冯继辉重新找了颜色,完成了一幅美丽的作品,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午餐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照片”,孩子们都觉得自己的画是最美的,他们有的说他的小蓝和小黄变成了一朵花,有的说他的小蓝和小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有的说他的小蓝和小黄亲亲热热抱在一起……吴瑜萌小朋友还指着一片绿色说:我变出来一棵大树,有很多树叶。孩子们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多彩呢!

  活动过后,细细反思在活动中我还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观察颜色变化的机会,更多的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当看到孩子们一时之间说不出“蓝+黄”变成;绿色的时候不急于出示答案,而是可以引导孩子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颜色和它一样,这样和孩子的认知经验更加贴切,会有助于孩子掌握知识点。

小班绘本教案13

  一、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已经能够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思想和要求,但是大部分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因为对幼儿园还很陌生,不愿意上幼儿园,没有安全感,有分离焦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画面,知道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知识技能)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大意。(行为习惯)

  3、愿意主动上幼儿园(渗透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愿意主动上幼儿园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儿歌《小跳蛙》

  2、物质准备:绘本《我要我妈妈》PPT、音乐《小跳蛙》、《我爱我的幼儿园》动物的图片五、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唱《小跳蛙》吧。除了认识青蛙,你们还认识什么小动物啊?

  2、游戏"猜猜看"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绘本故事封面和扉页,教师介绍书名和作者。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恐龙来到了我们班,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好不好。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

  (1)教师边播放幻灯片出示人物主角。

  提问:哪个是小恐龙?那个是妈妈啊?打个招呼吧。

  (2)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小恐龙诺诺在干什么?妈妈和诺诺说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

  (3)播放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小诺诺为什么不高兴了?

  小结:原来是诺诺不想和妈妈分开一段时间。

  (4)讲述第二段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诺诺见到了谁?他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诺诺见到了他的奶奶,他非常高兴。

  (5)讲述第三段故事。

  提问:奶奶和诺诺做了什么事情啊?在这中间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做了这些事之后,诺诺开心了吗?见到妈妈之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小结:诺诺和奶奶在一起画画、打鼓、看了一箱宝藏、吃中午饭、玩骑士和恐龙的'游戏。中间家里来了三个人,第一位是邮递员叔叔,第二位是奶奶的好朋友。玩了一下午的其实和恐龙的游戏之后,诺诺非常开心。诺诺见到妈妈之后,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妈妈她很开心。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听完故事提问:诺诺今天过得开心吗?

  4.教师小结。

  教师:小恐龙诺诺和奶奶玩了一天很开心,你们今天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天,你们觉得开心吗?你喜欢幼儿园吗?

  小结:小朋友们愿意离开妈妈,愿意主动来幼儿园。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演唱《我爱我的幼儿园》

  六、活动延伸

  1、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一幅画,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幼儿园"。

小班绘本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的爱意。

  2、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3、遵守游戏规则,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2、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起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1、魔术引出主人公,师:食指拇指碰碰,变只小鸡啄纸头,咔嚓咔嚓,变出一个蓝宝宝,起个名字叫小蓝。宝宝们好(小蓝好)。食指拇指碰碰,变只小鸡啄纸头,咔嚓咔嚓,变出一个黄宝宝,起个名字叫小黄。宝宝们好(小黄好)。

  2、介绍绘本图书,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关于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感知——引发对绘本内容的探讨。

  1、参观小蓝家。师:这是小蓝家,小蓝家有谁?(高高的.蓝爸爸,胖胖的蓝妈妈)

  2、巩固对几种颜色的认识。师:小蓝有很多朋友,你认识它们吗?

  3、参观小黄家。师:小蓝最要好的朋友的是小黄,我们一起去小黄家看看吧。

  三、游戏——体验绘本快乐的情感。

  1、游戏:躲猫猫

  2、游戏:转圈圈

  四、操作——感受绘本的颜色变化。

  1、感受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颜色的变化。

  2、拓展其他颜色在一起的变化。

  五、结语——延伸绘本的内在韵味。

  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它们开心的一起去逛公园,穿隧道。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这些颜色宝宝相亲相爱的在一起,才会变得五颜六色的这样美丽。我们也带着其他的颜色宝宝一起去草地上找找颜色宝宝都藏在哪里了。

小班绘本教案15

  活动准备

  《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目标

  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

  (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灯片5

  (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6-8

  (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灯片9-10

  (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

  (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5.出示幻灯片11-12

  (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

  (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

  (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

  三、律动 刷歌牙

  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2.教师小结:我们的牙齿本领可大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这样你的牙齿才会更健康,更漂亮!

  活动延伸

  开始爱牙活动。

  把绘本《小熊不刷牙》放在阅读区,供幼儿平时翻阅。

《小班绘本教案(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绘本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绘本教案03-23

小班绘本教案11-09

【优选】小班绘本教案07-21

小班阅读绘本教案02-22

小班优秀绘本教案03-16

小班绘本教案精选(15篇)05-30

小班绘本教案(15篇)03-11

小班绘本教案:长长的03-15

小小班绘本阅读教案04-03

小班绘本教案:谁的脚印01-11

小班绘本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绘本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绘本教案(通用15篇)

小班绘本教案1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动物穿小背心的有趣画面,理解动物的感觉及小背心变化的原因。

  2、愿意用动作、表情及故事中的语言,愉快地参与阅读活动。

  活动准备:

  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开头与结尾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图1】师:今天我们这里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呀?(小老鼠)它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鼠小弟。初次见面,和鼠小弟打个招呼吧!

  师:鼠小弟穿着红色的小背心,它对大家说:“这是妈妈给我织的小背心,很好看吧!”(音频)小背心不仅漂亮,而且还很合身,不大不小正合适!你瞧,鼠小弟穿着这件小背心,多开心、多神气呀!一起来学学它神气的样子。

  【图2】师:呀!怎么啦!本来很合身、很漂亮的小背心变得怎么样了?

  师:漂亮的小背心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你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二、欣赏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分段欣赏绘本

  1、猴子

  【图3】师:瞧,鼠小弟碰到谁啦?(猴子)它在干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猩猩在拉鼠小弟的小背心,因为它也喜欢小背心”)

  师:那猩猩会怎么对鼠小弟说呢?我们来听听看!(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我们一起来学学。

  师:猜猜鼠小弟会肯吗?听听看!(音频“好的”)

  【图4】师:猩猩穿上了小背心,你觉得小背心合身吗?一起来听听小猴自己怎么说!(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

  2、狮子

  师:接下来,猩猩又会碰到谁呢?听!(狮子吼声)

  【图5】师:猩猩碰到了狮子,狮子也想穿这件背心,他会怎么对猩猩说呢?(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

  师:猜猜看,狮子穿上小背心感觉会怎么样?小背心会合身吗?

  【图6】师:一起来听听看(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谁来学一学大狮子穿着小背心的表情?

  3、马

  师:听,谁来啦?(马叫声)

  【图7】师:原来是马来了,马看见这件漂亮的小背心也想要穿,要怎么对狮子说呢?(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

  【图8】师:马穿上小背心觉得怎么样?合身吗?(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

  4、大象

  师:接下来,还有谁会想穿这件小背心呢?听!(大象叫声)

  【图9】师:大象要怎么对马说?(音频“小背心真漂亮,借我穿穿好吗?”)

  【图10】小背心穿在大象的身上,变得怎么样了?(幼儿自由的说)虽然小背心被拉的又细又长,都嵌到大象的肉里去了,但是他还是说(音频“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

  【图11】师:鼠小弟看见自己的小背心穿在大象身上,它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它为什么跳的那么高?那它会说什么?听一听!(音频“哎呀!我的小背心!”)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图12】师:大象不好意思的脱下小背心,还给了鼠小弟。可小背心已经变成这样了,不能穿了,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小背心会变成这样了吧?(引导幼儿说出有很多动物穿过)

  【图13】师:这件小背心本来是谁的?接下来给谁穿了?(引导幼儿按顺序说出动物,幼儿说一个,教师出示一个)

  师:你发现了什么?小背心被撑得又长又大是因为穿小背心的动物一个比一个怎么样?(大)

  (2)完整欣赏绘本

  师:我们再来完整的看一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会讲的地方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跟着一起讲讲哦!(【图14】―【图23】)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对话部分教师放慢语速,引导幼儿讲述)

  三、情感迁移:哄鼠小弟开心

  1、【图24】师:鼠小弟看到漂亮的小背心变成这样,心里很伤心、很难过。我们小朋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哄鼠小弟开心呢?

  师:小朋友真会关心、帮助朋友,想了这这么多好办法。大象看见鼠小弟那么难过,它也想了一个好办法哄鼠小弟开心,你瞧!是什么办法啊?【图25】

  师:原来大象把小背心挂在自己的鼻子上,做了一个秋千送给鼠小弟,现在的鼠小弟荡着秋千可开心啦!

  2、小结:

  师:所以当你的朋友伤心、难过、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去逗他开心,让他高兴起来,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师:这本书有趣吗?这么有趣的书还不知道名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26】绘本封面,知道书名)那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听,好吗?(教师带幼儿离场)

小班绘本教案2

  设计意图:

  根据3岁孩子的直觉行动思维以及喜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我选取了《米菲在动物园》这样一个绘本。3岁幼儿处于新异性探索阶段,此时幼儿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书中可爱的动物形象既符合孩子的观察特点,又很好地吸引了孩子的注意,让他们在愉快看书地过程中了解每个动物的特征,并能够大胆、完整地讲述自己的见闻。

  活动目标:

  1、观察故事图片,了解动物园中每种动物的特征;

  2、体验在动物园游玩的快乐,喜欢大胆地讲述。

  重点:

  了解动物园中几种常见动物的特征。

  难点:

  能够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去过动物园。

  教材准备:《米菲去动物园》PPT;米菲图片;故事视频。

  活动过程:

  一、创设故事情境,认识故事的主人公。

  师:今天有个好朋友要来我们班上做客,你们猜猜是谁呀?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兔爸爸要带米菲去动物园,米菲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师:可是动物园好远,他们怎么去呢?你来猜猜看。

  小结:兔爸爸带着米菲坐着小火车去动物园玩。

  二、观察PPT图片,讲述每种动物的特征。

  师:米菲在动物园内看到了哪些动物?

  师:它是谁?长得什么样子呢?

  师:米菲还见到了什么动物?

  师:你最喜欢哪个动物?为什么?

  师:最后,米菲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看看是什么呀?

  小结:米菲在动物园见到了好多好多好玩的动物,她非常高兴。

  三、完整欣赏故事视频,感受游园的乐趣。

  师:你们想不想去逛动物园啊?我们跟米菲再去一次动物园吧!

  师:玩了一天好累啊,我们陪米菲一起坐火车回家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认识几种常见动物,能够说出它们的主要特征。我采用播放PPT的形式,把故事中的动物直观地展示了出来,以方便幼儿观察和讲述。在活动的提问环节,我说的过于多了,导致幼儿说的很少,而且没有强调幼儿说话要说完整,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多加强。另外,故事视频非常生动,在最后的小结环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班绘本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能大胆讲述脚趾头变成的各种东西,丰富“太平洋”、“地平线”等相应词汇。

  2.在阅读、游戏中发挥想象,体验想象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上个星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一本书《小脚丫》,故事中的小脚丫都变成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真能干,通过自己阅读图书也能读懂故事了。我们来听一听,这本书里的《小脚丫》的故事是怎样的。

  2.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

  (2)书里的故事和你们讲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玩“小脚丫”游戏。

  (1)小脚丫真厉害,可以变成这么多好玩的,我们也跟着小脚丫一起来变一变吧!

  (2)请幼儿脱下鞋子、袜子,大家一起坐在垫子上。教师与幼儿边阅读边游戏:将自己的'小手放在小脚上,每读到一页,就用手比划书中的情节玩一玩。如读到“变成十级台阶”时,幼儿就用手比作上台阶的小人,在脚趾头上走来走去。

  4.拓展延伸。

  (1)调皮的小脚丫还想继续去旅行,一路上它们还会变成什么呢?

  (2)绘画游戏:小脚丫变变变

  ①出示画有小脚丫的画纸,鼓励幼儿进行添画。

  ②说一说你的“脚趾头的故事”。

小班绘本教案4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 感受幽默有趣的情节。乐意和老师一起分享故事。

  准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图片(西瓜、)

  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究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现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图片,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现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图片。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老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游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老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教案2:《小蓝和小黄》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大胆地想象和表述。

  3、学习一页一页轻轻翻阅图书,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2、绘本《小蓝和小黄》准备幼儿人手1本。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通过撕纸出现“小蓝”和“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两位新朋友。

  二、翻开大绘本《小蓝和小黄》,逐页讲述

  内页一:介绍小蓝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内页二:介绍小黄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黄就住在街对面,来看看,小黄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人物形象。

  3、内页三:介绍小蓝和它的朋友

  ①幼儿观察画面: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们认识吗?它们都是谁?

  ②引导幼儿逐一说说颜色朋友的名字。

  4、内页四:小蓝还有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它是小黄。

  5、内页五: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捉迷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②幼儿参与捉迷藏游戏,能运用游戏语言“XX——XX——快出来。”

  6、内页六:小蓝和朋友的游戏——拉圈圈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又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②幼儿参与吹泡泡游戏,感受朋友游戏的愉悦。

  7、内页七:幼儿观察图片并说说小蓝和小黄在干什么?(排排队)

  三、绘本阅读

  幼儿围绕桌子坐下,老师发给幼儿人手一本《小蓝和小黄》。

  观察封面,并跟随老师的故事讲述逐页阅读。

小班绘本教案5

  活动目标:

  1、 能够自己认识画面,初步看懂故事。

  2、 培养幼儿逐一翻看书本,并能用手指点述的阅读习惯。

  3、 通过了解每种动物见面的情形,想象见面的情景,体验见面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小图书人手一册、教师用书一本(大)

  2、 动物胸卡若干

  3、 “碰一碰”音乐带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小朋友看看封面上有谁?猜猜他们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总结:哦!原来是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他们是用什么动作表示亲热的。想想你和好朋友见面还会用什么动作表示亲热呢?(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示)

  二、 基本部分:

  1、 封面上的小朋友和小朋友见面了,他们握握手表示友好,那书本里面又会讲到谁和谁见面呢?接下来老师来翻开书本,翻到第一页,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和谁见面了,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友好的。〔带领幼儿用动作表演〕

  2、 接下来会是谁见面了呢?我们来看看第二页上是谁?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亲热的?〔以上都要突出动物的特征和发出的声音〕

  3、 刚才我们看了两个小动物它们见面时是怎样表示的了,那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其他小动物见面是怎样亲热的吗?不过在看之前要听清老师的要求哦!

  要从前往后用小手点好每一幅画面,一页一页的看,眼睛看到哪儿小手就要指到哪儿。也可以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4,书看完了谁来告诉我你看到谁和谁见面的?他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亲热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教师翻到幼儿说的画面进行逐一分析理解画面内容,并说出动物的特征和声音〕你喜欢哪一页上的故事?为什么?

  5,这么有趣的故事我们来把它完整的读一读好吗?

  三、 结束部分:

  我们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好吗?在每个小朋友的胸前老师都给你们贴了个小动物的胸卡,现在看一看自己胸前是哪个小动物,然后我们听着音乐去找到和你胸前一样的小动物的小朋友,我们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戏,和你的好朋友也像故事里的小动物一样做出亲热的动作好吗?

  《见面》反思

  本次活动我是上的二研,从一研的老师上下来的整个效果,我们把目标修改了一下,把重点放在了怎样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习惯上,并且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孩子们能用手指着画面,眼睛看到哪儿手就要指到哪儿。

  我的本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本来我是设计的让幼儿找个好朋友相互做出亲热的动作,可是在活动中我却没让幼儿这样做而是叫个别的幼儿说了说怎样和好朋友亲热,我觉得这样的效果气氛不算很好,第二,在活动的基本部分我觉的自己的'提问太过于杂碎,比如说,画面上有谁?谁和谁见面了?如果能够把提问再简练些可能效果会好些。第三,我觉得本次活动中给予幼儿自主阅读的机会还是太少了,在最后一遍完整阅读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拿出手中的书本跟着老师的大书一页一页的看下去。

  在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可能是交代的不够清楚,让幼儿去找好朋友做出故事中的小动物对应的亲热的动作,也可能是我选的“碰一碰”的音乐有些误导他们,因为是原来学过的音乐游戏,所以孩子们只是做了其他的动作,而不是我要求做的小动物的亲热的动作。

小班绘本教案6

  【活动目标】

  1、阅读了解两只小熊比赛的经历,知道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2、愿意学着一页一页翻看小图书,并愿意说说画面的内容。

  【活动准备】

  PPT、小图书、背景图、小熊一家插入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房子,观察并猜测是谁的家。

  ——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标记、敲门、打招呼)介绍小熊一家,观察比较两只熊的不同。

  ——熊大大和熊小小是双胞胎,可是他们长的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猜猜为什么这对双胞胎会一个大一个小呢?

  小结:熊大大样样都爱吃,所以长的又高又壮,力气也大。熊小小样样都不吃,所以长的又矮又瘦,一点力气也没有。

  2、想办法,引出小图书。

  ——熊爸爸真着急啊,怎么才能让熊小小样样都爱吃呢?小朋友,你有办法吗?

  小结:熊爸爸听了小朋友的话,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让熊大大和熊小小比赛。比什么呢?就藏在这本书宝宝里面。

  二、阅读了解

  1、介绍封面和翻书的`办法(和书宝宝问声好、看看封面上有什么?原来封面就可以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讲什么的,握住书宝宝的手问声好,握住书宝宝的手轻轻地翻书。)

  2、听着提示,自主翻看小图书(抱抱书宝宝,摸摸书宝宝的小手说:我会喜欢你的。跟着老师一起看图书吧。)

  ——他们都比了什么?

  ——找找哪一幅讲了第一场比赛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书页的标记,红色的小手)

  ——为什么熊大大能摘到果子,小小却摘不到呢?

  ——接着还比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举杠铃,哪一页)——你看看比赛后,两只熊的表情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来安慰小小吧(学说: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

  3、听听录音,知道熊爸爸对小小说的话。

  ——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棒。那小朋友,你们告诉小小,什么东西要多吃点啊。

  小结:小小明白了,样样都爱吃,身体才会变的强壮。从那天起,小小变了个样,只要是有营养的食物,小小都愿意尝一尝,因为他想和大大一样,长的又高又壮。

  三、迁移经验

  1、看看熊爸爸给小小准备的午餐,帮助孩子了解今天午餐的食物。

  ——你看到有什么好吃的?

  ——你喜欢吃这些吗?有没有不爱吃的?

  2、和小小比赛,看看谁样样都爱吃,延伸至午餐活动。

小班绘本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认真观看绘本图片,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2、根据三只母鸡不同的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猜测过程的快乐,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认真观看绘本图片,理解绘本的主要内容。

  难点:根据三只母鸡不同的特征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准备:

  《最奇妙的蛋》PPT、视频、胶水、彩纸等。

  四、活动过程:

  1、PPT导入,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师:这是什么?(鸡蛋)鸡蛋是谁生出来的?(母鸡妈妈)

  师:今天姚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母鸡妈妈生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环节自评:本环节是活动的导入环节,出示鸡蛋引出故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欣赏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奇妙。

  (1)出示封面:这是故事的封面,上面有什么?戴皇冠的是谁?故事的名字叫《奇妙的蛋》。

  (2)PPT6,观察三只母鸡的不同特征: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只母鸡咯咯咯的吵个不停,猜猜它们在吵什么?

  (3)师:这三只母鸡分别叫圆圆、琪琪和毛毛。圆圆(琪琪、毛毛)长得什么样子?你觉得它身上哪里最漂亮?(“它有最漂亮的羽毛”引导幼儿说一说)。(琪琪、毛毛分别观察图片说一说)

  (4)师:那谁是最漂亮的母鸡呢?为什么?

  (指导策略:给幼儿充分时间,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出示图PPT12,观察国王路标。

  师:三只母鸡都很漂亮,我们也没有分出谁最漂亮,因为吵不出个结果来,他们决定去找其他人帮忙,猜一猜它们会去找谁帮忙?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策略:可爱的国王令牌,让幼儿在猜测的过程中,锻炼敏锐的观察力。)

  (5)PPT13,师:三只母鸡找到国王,国王说:你们会做什么,比你们长得好不好看重要多了。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国王想了什么好办法?(谁能生出一个最奇妙的蛋,我就封谁做公主。)奇妙是什么意思?(很神奇、与众不同、和别人都不一样的)

  提问:那它们会下怎样奇妙的蛋呢?(幼儿猜测)

  (环节自评:通过教师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认真观察绘本画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大胆进行猜测,感受故事的奇妙。)

  3.出示图PPT14—15进行演示,幼儿大胆猜测,三只蛋分别是谁生的。

  师:它们到底下了怎样奇妙的蛋呢,我们来看一下,这就是它们下的奇妙的蛋。

  (1)提问:这三个蛋分别是谁生的呢?

  (2)圆点花纹的蛋会是谁生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圆生了一个圆点花纹的蛋,国王看了说:呀!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蛋)国王说了什么?

  (3)这个蛋长得什么样?会是谁生的?说说你的理由。(琪琪生了一个又大又白的蛋,国王赞道:噢~这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蛋)

  (4)那最后一个蛋就是谁生的?(毛毛)这个蛋长得什么样?(毛毛生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蛋,国王大吃一惊,哇!这真是我见过的最不可思议的蛋)

  (5)提问:你认为哪只母鸡生的蛋,最奇妙呢?为什么?(幼儿大胆猜测,并说出你的理由。)

  (6)师:国王会选谁当公主会不会和我们小朋友想的一样呢?

  (7)出示图16,揭示国王的选择。

  师:因为三只母鸡都下了各自不同的蛋,国王也不能评出谁是最漂亮的母鸡,怎么办?(幼儿想办法)

  (8)揭示故事的结局。

  师:国王要从这三个蛋中选出最奇妙的蛋,这可是太难了,所以国王决定让这三只母鸡都当上了公主。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继续各自下最奇妙的蛋。

  (9)教师小结:小朋友,奇妙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经常发生,只要我们每天多一点奇妙的想法,那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生活也会变得不一样哦!

  (环节自评:让幼儿根据三只母鸡的外形特征,大胆猜测三只蛋分别是谁生的,在猜测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幼儿大胆猜测绘本故事的画面情节,在整个猜测的过程中,感受故事结局的.离奇和有趣。大大激发了幼儿去阅读的兴趣。)

  5.看视频,欣赏完整故事,鼓励幼儿一起说。

  师:让我们完整地看一看、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环节自评: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感受故事的有趣情节)

  6.延伸活动:设计一个最奇妙的蛋。

  师:圆圆、琪琪、毛毛三只母鸡各自生了一个最奇妙的蛋当上了公主,现在我们也来开动脑筋设计一个最奇妙的蛋吧!

  (1)出示操作材料,讲解操作要求。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漂亮的彩纸、胶水,请你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奇妙的蛋吧!

  (2)师:你设计的是什么样的蛋啊?

  (3)师:你们都设计出了一个漂亮的蛋,赶紧把它带回教室和我们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吧!

  (环节自评:通过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个奇妙的蛋,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五、活动反思:

  从三只母鸡最初的争吵到变成好朋友,绘本《最奇妙的蛋》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发现自己优点的视角,让每个孩子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爸爸妈妈的王子和公主。绘本的主题简单,又听过方老师的试教课,原以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自己试教下来,还是有了很多感触:

  故事中三只母鸡的蛋都有最奇妙的地方,而每颗蛋出来之前都让人有忍不住捏一把汗的感觉,本来很神秘的地方,结果我在课上的处理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

  每本绘本的出生都蕴藏了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深入解读绘本,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适宜的引导,便是我们应该做的。要上好一节绘本课,仅仅背下教案,熟悉流程是远远不够的,每一页内容的出示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主题,牢牢的抓住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自己有想继续看下去的冲动,比如文中这三只母鸡在生最奇妙的蛋的时候,是全文最有童趣的部分,教师采用适宜的语气语调,将幼儿带入情景,参与其中,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而不是让幼儿作为旁观者,纯粹的听故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幼儿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而在绘本课上氛围的营造就是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能引起幼儿极大兴趣、能激发幼儿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必经之路。

  绘本开始三只母鸡比美时便隐喻了各人都有各人的优势,奠定了整个故事内容的基调,那便是神秘,三只母鸡所下的蛋都有其奇妙的地方,与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鸡蛋截然不同,那里便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的部分,让幼儿在气氛达到高潮时进行自己的创想,孩子们的想法总是层出不穷,而我在上课时没有将这一部分很好的表现出来,教师自身首先应该用神秘的语气语调为孩子们打开进入情境的大门,这样孩子们才能够找到方向,怎么样让我的语气语调无形的透出神秘,是我需要认真思考的东西。

  优秀的绘本课应该是幼儿主动参与,主动创造,从而升华主题的过程,幼儿没有兴趣一直作为一名旁观者,要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引入故事氛围,体验故事的奇妙。

小班绘本教案8

  教材分析:

  手和手指头可以做很多事。绘本《手和手指头》的图画和文字都让人更直观地感受手的作用,手的各种动作也让人心头一暖,是一本引导孩子发现和感受手的作用的优秀教材。第一课时的重点即放在,发现和感受小手做事时带来的方便、有趣和温暖,通过“手可以……(做什么)”句式的学习,用完整的话大胆诉说手的作用是活动难点。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可以……”完整句式诉说手的作用。

  2、发现并感受小手做事时带来的方便、有趣和温暖。

  活动准备:

  丰富经验:儿歌学习《小手小手拍拍》;左右手;剪刀石头布;重叠;手指名称;轻音乐、手的照片、小书轮廓。

  活动过程:

  一、有用的手

  1、儿歌表演:《小手小手拍拍》

  2、问答:“小手在做什么事?”

  根据回答展示绘本中的'相应图片:ppt第一张:带有超链接的8张图片同时展示,根据实际情况点击放大。

  小手会帮助我们……真方便。”

  二、有趣的手

  逐页阅读绘本《手和手指头》的趣味部分:ppt第二、三、四、五张,逐页播放,根据幼儿回答及时提炼和反馈,围绕其中趣味细节。如:荡秋千、挠痒痒、螃蟹钳子夹屁股等。

  手会做……真有趣。”

  针对回答给予对应动作鼓励。

  三、温暖的手

  配合背景音乐阅读温暖部分:ppt第六、七、八张,逐页播放,根据幼儿回答及时提炼和反馈,围绕其中温暖细节。如:抓胡子、牵手、摸头等。

  “小手会做……很温暖。”

  四、宝宝的手

  1、乖乖的手

  配合背景音乐,播放ppt第九张(幼儿乖乖的手),教师同时给以简单诉说。

  2、不乖的手

  播放ppt第十、十一张(幼儿不乖的手),教师同时给以简单诉说。

  3、看着照片同伴诉说:我的手在做什么。

  4、将照片对应学号贴入小书轮廓,做成小书《手和手指头新编》

小班绘本教案9

  设计意图:

  选材自绘本《你好》,该绘本是关于朋友见面互相问好的过程,其中的角色是四个小动物,情节简单,突出了交往这一社会性主题,而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正处在社会性发展技能习得与迅速成长的时期,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和互动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技能,因此该教材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幼儿。

  教学目标:

  1.鼓励幼儿观察画面,愿意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画面内容,在情境中说“你好”。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和朋友打招呼,感受交往的快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四位好朋友

  利用多媒体逐个出示小河马、小老鼠、小猪、小鳄鱼形象,你认识谁呀?并向新朋友问好。

  二、好朋友来问好

  1.小猪来问好。

  有一天,小河马在公园里玩,它在玩什么呀?

  播放声音“你好!”你们听到了什么?是谁在说“你好”呀?

  出现小猪,两个好朋友玩什么呀?心情怎么样?

  2.小老鼠来问好。

  播放声音“你好”,又有朋友来了!是谁呢?猜猜看。

  出示“小老鼠”:是我呀,我们一起玩吧!

  现在有几个朋友了?数一数。三个好朋友会在一起玩什么呢?

  3.小鳄鱼来问好。

  播放声音“你好”。这个声音听起来怎么样呢?

  原来是谁呀?他是怎么和朋友说“你好”的?朋友们喜欢吗?

  没朋友和小鳄鱼一起玩,它怎么了?心情怎么样?怎么样才能让朋友们愿意和它一起玩呢?

  最后小鳄鱼是怎么问好的呢?

  4.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巩固故事内容。

  三、游戏:你好你好

  1.“你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怎么问好的呢?”

  2.播放歌曲《你好》,引导幼儿互相问好。

小班绘本教案10

  一、教学内容:小班阅读活动,绘本故事《我爱你》。

  二、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会对亲密的人或者朋友说|:我爱你。并体验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给自己的一种愉悦感。

  2、记住故事,能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三、教学准备:玩具狗一件,有关绘本故事〈我爱你〉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

  律动组织活动,通过活动,发现孩子们现场的闪光点,教师爱抚地摸着孩子们的脸,说一句:我爱你,引出课题。

  刚才我说了一句我爱你。想想看,还有谁说过我爱你呢?(我妈妈,爸爸)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哦,原来啊,我们班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深深地爱着我们。那你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过没有?(说过)。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一位新朋友哦。瞧--出示课件。

  他叫乐乐,他非常喜欢说我爱你。乐乐呀,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儿,他无论看到什么,都会欢快地说我爱你,我爱你。小乐乐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了小花,乐乐对小花说:小花,我爱你。乐乐继续往前走,猜猜看,他还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哦,猜不出来呀,那让我们看看是什么?一朵黄颜色的小花。乐乐对黄颜色的小花说,小花,我爱你。乐乐又继续往前走,再来猜猜看,他又会对谁说我爱你呢?哦,那么现在看看和你们猜得一样不?哦,一棵大树。乐乐对着大树大声说:大树,我-爱-你。乐乐对小花,大树,还有蓝天上飘动的什么?(白云)对,乐乐会对白云说什么呢?(白云,我爱你。)乐乐回到了哪儿?(家)谁在等着他?(小狗)教师出示玩具小狗,猜猜看,乐乐会对小狗说什么呢?(小狗,我爱你)。哦,用好听的声音让小狗听见,叫着小狗的名字对小狗说我爱你,小狗会更开心的,试试着。哦,快看,小狗听了可真开心啊。这么好听的话,小狗想再听一遍。再说一遍怎么样?哦,小狗真得很快乐,它高兴得直甩尾巴。哇,原来,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会让别人很快乐,很高兴。那我们也说说看怎么样?看着你身边的伙伴,叫着他的名字,对着他说我爱你。哇,说得好动情呢。下来看看,还有你最爱的伙伴吗?哇,好幸福啊,我也要试试。教师和小朋友互相拥抱并说我爱你。小二班的小朋友,我爱你们。师幼拥抱。把爱说给我,我会很开心很高兴的,你们开心吗?我还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拥抱。瞧,把我爱你说给别人听,自己会很高兴,别人也会很高兴,还能得到一个大大的拥抱,这感觉简直太美好啦。

  乐乐把玩累了的小狗送回了家。乐乐的肚子饿了。要开饭了,乐乐会说什么呢?猜猜看?(米饭我爱你,青菜我爱你。)这么多好吃的,是妈妈给乐乐准备的`,我们的妈妈呀,每天给我们做好多好多好吃的饭,还会为我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们知道吗?(知道)来,闭上小眼睛想想妈妈笑眯眯的模样。看你们也笑眯眯的样子,原来想着妈妈笑眯眯的样子就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呢?

  瞧,老师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为什么妈妈每天要上班,累得腰也疼了,腿也酸了,还要为我们做这么多这么多的事情呢?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呀,因为妈妈爱着我们,深深得爱着我们。你们爱妈妈吗?爱妈妈就要用好听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让我们沉浸在妈妈的爱里面,听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我爱你的故事。

  有一天,老师教了一句我爱你。老师说,爱是要说出来的。回家的路上,乐乐可忙坏了,小花我爱你,大树我爱你,白云,我爱你。回到家,乐乐一看到妈妈就大声地喊:妈妈,我爱你。小狗我爱你。爸爸很吃惊,刚一凑过来,乐乐说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开饭了,乐乐拿起筷子,大声地说:米饭我爱你,青菜我爱你。该睡觉了,乐乐爬进温暖的被窝儿,欢快地说:小床,我爱你,枕头我爱你,小布熊我爱你。妈妈和爸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说:我爱你。这就是我爱你的故事。

小班绘本教案11

  相关知识:

  头短。毛色为白色。雄羊有螺旋状大角,非常有威严但其实是起好看的作用,雌羊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莫莫生气时所做一些的事情。

  2、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莫莫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

  活动准备:

  1、ppt图片

  2、绘本

  活动重点:

  仔细观察画面,了解莫莫生气时所做的事,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难点:

  通过故事情节,体验莫莫的心情变化。

  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引出读本内容

  1、出示绘本封面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绘本,我们来看看画面上有谁?

  2、观察莫莫的表情猜测他生气的原因

  师:它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咦,莫莫怎么啦?

  你们生气时是什么样的表情?

  莫莫为什么会生气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根据ppt画面,了解故事情节

  (一)引入故事,了解莫莫生气的原因。

  ppt1: 看图上除了莫莫还有谁呀?头上有戴着一朵小花的是莫莫的好朋友,茉莉。

  ppt2:莫莫在干什么呢?它做了什么动作?我们来学学,莫莫使劲往上跳。莫莫有没有吃到这个苹果?无论莫莫跳得多高,莫莫总是够不到那个苹果。

  ppt3:于是莫莫就在树下等,他想也许苹果会自己掉下来的。等着等着,莫莫就…

  ppt4:莫莫醒来后发现了什么?

  莫莫看着莉莉吃掉自己最想要的`苹果,莫莫会怎么样啊?

  (二)初步了解莫莫生气时所做一些的事情。

  ppt5—8:莫莫生气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变化,看,它长出了?(生气的牙齿)

  它还长出什么?生气的犄角、生气的蹄子、生气的尾巴

  ppt9:它张大嘴巴对着茉莉大声说,什么呢?谁来猜猜看。(孩子自由说,再集体说)

  ppt10:看它生气的蹄子在干什么?(幼儿集体模仿)

  小鸭子怎么从池塘里出来了呢?

  还用它生气的犄角在干嘛? (个别、集体幼儿模仿)

  (三) 最后了解生气后发生的事情。

  ppt11:莫莫越来越生气,看它在干什么呢?

  你们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ppt12—13: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地面怎么了?,莫莫呢?

  ppt14:猜猜这时的莫莫心情怎么样?他在做什么?

  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救救莫莫呢?

  ppt15:他闭上眼睛回想和茉莉在草地上的美妙时光,慢慢地就不生气了。

  ppt16:最后谁来救它呢?到底是谁呢?我们来看看。茉莉还带来了什么?

  看看现在的莫莫和刚才生气的莫莫有什么不一样?(表情、生气的牙齿、犄角、尾巴、爪子没了)

  ppt17:莫莫在做什么?还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下次再来说说。

  三、出示绘本

  师:这本就是我们刚才一起欣赏的绘本《小绵羊生气了》,我会把它放在图书区,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小班绘本教案12

  活动背景:

  《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当一种亲切感产生、一种胜任感萌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愿望发生时,一本书和一种与书有关的体验活动就这样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于是我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经验迁移和情感投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拓展、丰富、积累体验。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大胆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知道蓝和黄两种不同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颜色。

  3.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

  2.蓝色、黄色颜料和蓝色、黄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纸。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画笔、画纸、黄蓝颜料分别装在针管里、幼儿操作桌面上铺有透明桌垫,画纸铺放在透明桌垫的下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小蓝”:“今天来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蓝。小蓝有个好朋友叫小黄。”

  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小蓝和小黄。

  二、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一家。

  ①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和小黄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②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③小结:“小蓝和小黄的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一起做游戏

  ①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最喜欢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

  ②幼儿人手一个小蓝或小黄,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戏,感受结伴游戏的快乐。“小蓝和小黄真的躲在我们身边呢,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③感受色卡的`重叠变色。“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小蓝和小黄也来抱一抱,看看便会变成什么呢?”

  三、调色游戏

  ①出示颜色(黄和蓝)。“调皮的小蓝和小黄,他们躲在哪儿呢?”(躲在针管里)

  ②尝试调色。

  “怎么请他们出来玩呢?”(轻轻把颜料挤出来,流在操作板上)

  “请他们玩一个什么游戏呢?请谁来帮个忙?”(用画笔将两种颜色调一调)

  “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讲述发现的颜色变化)

  ③记录调色结果。

  “我们来给他们拍个照吧。”(将画纸覆盖在操作板上,印下颜色)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调色,说出颜色的变化。

  五、欣赏“照片”。

  引导幼儿欣赏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奇妙效果。

  “你请小蓝和小黄做了什么游戏?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出来的?”

  六、延伸活动

  “老师还请来了他们的好朋友小红,小蓝小黄快来和小红一起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组织这个活动之前,我思考了很多的将绘本活动和美术游戏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美术游戏中的操作方法:操作的工具应该是我们手边最常见的,最常用的物品。比如活动中的课桌上的透明塑料桌垫,一开始我准备用泥工板等工具,但是我常常发现孩子们喜欢把手伸到桌垫下面,我灵机一动,桌垫不就是最好的操作台吗,只需在下面放一张白纸就可以了,既给孩子一个操作范围的暗示,白纸拿出来又是最后留下作品的画纸,真是一举两得。同时我想,操作的方法也应该能让大部分孩子都会使用,而且能达到活动预期目标。颜料放在透明的针管中既卫生又能让孩子明显辨认颜色,同时操作中的难度不大。

  在活动中,我对个别孩子的关注度有些疏忽。有两个孩子我没有照顾到,马志宇小朋友开心的游离在外,冯继辉小朋友操作的时候找不到颜色了。活动结束后,我带着冯继辉重新找了颜色,完成了一幅美丽的作品,他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午餐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照片”,孩子们都觉得自己的画是最美的,他们有的说他的小蓝和小黄变成了一朵花,有的说他的小蓝和小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有的说他的小蓝和小黄亲亲热热抱在一起……吴瑜萌小朋友还指着一片绿色说:我变出来一棵大树,有很多树叶。孩子们的想象力还真是丰富多彩呢!

  活动过后,细细反思在活动中我还应该给予孩子们更多观察颜色变化的机会,更多的鼓励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发现。当看到孩子们一时之间说不出“蓝+黄”变成;绿色的时候不急于出示答案,而是可以引导孩子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颜色和它一样,这样和孩子的认知经验更加贴切,会有助于孩子掌握知识点。

小班绘本教案13

  一、设计意图

  《指南》指出"3~4岁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小班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已经能够听懂日常生活用语,会向别人表达自己基本的思想和要求,但是大部分刚刚进入小班的孩子因为对幼儿园还很陌生,不愿意上幼儿园,没有安全感,有分离焦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画面,知道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知识技能)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大意。(行为习惯)

  3、愿意主动上幼儿园(渗透目标)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2、难点:愿意主动上幼儿园

  四、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儿歌《小跳蛙》

  2、物质准备:绘本《我要我妈妈》PPT、音乐《小跳蛙》、《我爱我的幼儿园》动物的图片五、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儿歌导入,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师:我们一起来唱《小跳蛙》吧。除了认识青蛙,你们还认识什么小动物啊?

  2、游戏"猜猜看"出示小动物的图片,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字。

  (二)、基本部分

  1、播放绘本故事封面和扉页,教师介绍书名和作者。

  师:有一只可爱的小恐龙来到了我们班,我们和他打个招呼好不好。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提问。

  (1)教师边播放幻灯片出示人物主角。

  提问:哪个是小恐龙?那个是妈妈啊?打个招呼吧。

  (2)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段。

  提问:小恐龙诺诺在干什么?妈妈和诺诺说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

  (3)播放画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提问:小诺诺为什么不高兴了?

  小结:原来是诺诺不想和妈妈分开一段时间。

  (4)讲述第二段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诺诺见到了谁?他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结:诺诺见到了他的奶奶,他非常高兴。

  (5)讲述第三段故事。

  提问:奶奶和诺诺做了什么事情啊?在这中间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做了这些事之后,诺诺开心了吗?见到妈妈之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啊?

  小结:诺诺和奶奶在一起画画、打鼓、看了一箱宝藏、吃中午饭、玩骑士和恐龙的'游戏。中间家里来了三个人,第一位是邮递员叔叔,第二位是奶奶的好朋友。玩了一下午的其实和恐龙的游戏之后,诺诺非常开心。诺诺见到妈妈之后,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妈妈她很开心。

  3.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内容。

  听完故事提问:诺诺今天过得开心吗?

  4.教师小结。

  教师:小恐龙诺诺和奶奶玩了一天很开心,你们今天在幼儿园度过了一天,你们觉得开心吗?你喜欢幼儿园吗?

  小结:小朋友们愿意离开妈妈,愿意主动来幼儿园。

  (三)、结束部分

  1、集体演唱《我爱我的幼儿园》

  六、活动延伸

  1、幼儿和家长一起完成一幅画,名字叫做"我爱我的幼儿园"。

小班绘本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玩玩中理解故事,感受朋友间的爱意。

  2、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初步感知两种颜色配色后会发生变化。

  3、遵守游戏规则,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绘本《小蓝和小黄》

  2、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起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1、魔术引出主人公,师:食指拇指碰碰,变只小鸡啄纸头,咔嚓咔嚓,变出一个蓝宝宝,起个名字叫小蓝。宝宝们好(小蓝好)。食指拇指碰碰,变只小鸡啄纸头,咔嚓咔嚓,变出一个黄宝宝,起个名字叫小黄。宝宝们好(小黄好)。

  2、介绍绘本图书,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关于小蓝和小黄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感知——引发对绘本内容的探讨。

  1、参观小蓝家。师:这是小蓝家,小蓝家有谁?(高高的.蓝爸爸,胖胖的蓝妈妈)

  2、巩固对几种颜色的认识。师:小蓝有很多朋友,你认识它们吗?

  3、参观小黄家。师:小蓝最要好的朋友的是小黄,我们一起去小黄家看看吧。

  三、游戏——体验绘本快乐的情感。

  1、游戏:躲猫猫

  2、游戏:转圈圈

  四、操作——感受绘本的颜色变化。

  1、感受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颜色的变化。

  2、拓展其他颜色在一起的变化。

  五、结语——延伸绘本的内在韵味。

  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它们开心的一起去逛公园,穿隧道。我们的世界因为有了这些颜色宝宝相亲相爱的在一起,才会变得五颜六色的这样美丽。我们也带着其他的颜色宝宝一起去草地上找找颜色宝宝都藏在哪里了。

小班绘本教案15

  活动准备

  《小熊不刷牙》PPT。

  活动目标

  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哈利从不爱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转变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嘴巴"图,导入活动

  1.教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想看看吗?你们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会是谁呢?

  2.教师:对了,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们跟哈利问个好:你好,哈利。

  二、师幼共同欣赏故事

  1.出示幻灯片3-4

  (1)教师:哈利正张大嘴巴给我们看什么呀?再看一看,这是什么?小朋友,你们有牙膏和牙刷吗?你们喜欢它们吗?

  (2)教师:可是,哈利他不爱刷牙,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着海盗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剑,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灯片5

  (1)教师:一天,妈妈喊:"哈利,刷牙啦!"你们猜一猜,哈利有没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师:哈利一边冲牙膏一边说:"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烦了。"你们认为哈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出示幻灯片6-8

  (1)教师:有一天晚上,哈利还是没有刷牙就睡觉了,他做了一个梦,觉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师:现在啊,哈利可高兴了。"哈哈,太好了,没有了牙齿,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师:可是,你们看,他们看到哈利没有牙齿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灯片9-10

  (1)教师: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妈妈为他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觉得他开心吗?为什么呢?

  (2)教师:哈利一个人跑到屋子外面,你们想想,这时他心里觉得怎么样呢?

  5.出示幻灯片11-12

  (1)教师:小熊醒来啦,你们看,哈利的牙齿有没有掉呀?原来,刚才是哈利睡着了做了一个可怕的梦呀,哈利这下可高兴了!

  (2)教师:"哈利,哈利,刷牙啦!"妈妈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们猜,哈利这次有没有去刷牙呢?

  (3)教师:哈利已经太久没刷牙了,都不记得正确的方法了,我们一起来教教他,好吗?

  三、律动 刷歌牙

  1.教师:我们也来刷刷牙齿吧。

  2.教师小结:我们的牙齿本领可大了,一定要好好爱护它们,每天都要坚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这样你的牙齿才会更健康,更漂亮!

  活动延伸

  开始爱牙活动。

  把绘本《小熊不刷牙》放在阅读区,供幼儿平时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