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小班教案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无止境的。让孩子用一根小小的毛线在手里变来变去,在玩中动脑筋、想办法,通过探索出不同的玩法,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毛线具有轻便、颜色鲜艳、易于造型的特点,孩子们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无拘无束地去构思、去创造。
在活动中设计了以下环节:
1、认识各种颜色的毛线。
2、让幼儿自由玩毛线,让孩子自然的.融入活动,在活动中,对玩线产生兴趣。
3、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线的玩法。
4、边随儿歌边翻线。
5、教师小结,和幼儿共同商讨玩线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认识毛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毛线的多种玩法。
2、通过玩线,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能力。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1、能够发现毛线的多种翻法。
2、能够掌握毛线的每一种翻法,并说出翻出来的是什么。
四、教学准备
1、颜色鲜艳且长度适中的毛线若干根
2、录音机、轻音乐录音及《小手爬》律动磁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让幼儿随音乐《小手爬》做律动。
师:小朋友的小手不但会表演,还会做很多的事情。今天,老师就给你们的小手带来了它们的好朋友。小朋友请看,这是什么?(五颜六色的毛线宝宝)
2、认识毛线(出示各种颜色的毛线)
师:小朋友知道毛线宝宝能用来干什么吗?(织毛衣、毛裤、手套、帽子等)对,毛线宝宝的本领真大,听说它不但能织成多种衣物,还会和小朋友一起变魔术呢!你们想不想跟它变魔术?(想)
3、放轻音乐,幼儿自由玩毛线,探索毛线的不同玩法。
师:现在我们和毛线宝宝一起来变魔术,你变出后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轻轻地讲一讲你变的是什么?
4、请个别幼儿示范毛线的玩法。
请用毛线翻出来的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翻的,翻出的是什么,并且请这名幼儿做示范,然后带领大家一起翻线。
5、边随儿歌边翻线。
师:小朋友会翻出多种东西,我们给它们编上儿歌,边随儿歌边翻线,好吗?(好)
(1)、降落伞:降落伞,手中拿,飞行员叔叔不害怕,遇到危险打开它,稳稳当当落地啦。
(2)、蝉:小朋友不简单,降落伞变成蝉,五月知了叫不停,有蝉鸣叫是夏天。
(3)、笤帚:千只脚,万只脚,站不住,靠墙角,请它出来走一遭,灰尘全被它赶跑。
(4)、滑梯:小小滑梯真好玩,小朋友们都爱玩。
(5)、五角星:五角星,亮晶晶,国旗上面放光明,我爱国旗爱祖国,也爱用线翻五星。
(6)、五星变书包:小小书包作用大,它是我的小帮手。
6、放松活动:
小朋友刚才随儿歌一起翻了线,感觉有点累了吧,现在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放松一下。(和幼儿做些放松活动)
7、活动结束:教师小结刚才幼儿翻线的情况。
8、活动延伸:可探索一些两人翻线的玩法。
六、活动反思
本活动教师首先根据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准备了直观形象的毛线,在愉快的音乐声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意变出各种物体。不仅满足了幼儿好玩、好动的特点,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本活动以“玩”字贯穿整个过程,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兴趣高涨,情绪愉快,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题教育理念。
小班教案 篇2
游戏目标:
1.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玩圈,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2.在游戏中锻炼幼儿双脚行进跳的能力。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游戏重难点:
能探索出纸圈的多种玩法。
游戏准备:
纸圈人手一个、平整的活动场地。
游戏过程:
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玩好不好?好,开上你们的小汽车,出发。汽车进站了,请你们找好了车位停好车。
刚才我们把纸圈当成了方向盘,那除了可以当方向盘外,还可以怎样玩呢?你们去试一试吧。
幼儿自由探究纸圏的玩法。教师边巡视边认真观察幼儿。
2.小朋友们玩得真开心,现在谁大胆地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请个别幼儿展示玩法,老师引导幼儿跟着学一学,玩一玩。
3.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玩法,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玩的?(.教案网出处)把纸圈放在地上,两脚并拢,膝盖弯一弯,然后跳进圈内。
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反复练习。启发幼儿将纸圈排列组合成不同形状,练习连续向前跳圈,提醒幼儿双脚并拢。
4.跳圈比赛,将幼儿分组成两组进行。
5.你们都有点累了, 我们一起放松一下。蹬蹬脚、敲敲腿、伸伸懒腰、相互捶捶背等。
6.开车回家。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纸圈可以怎么玩?想的办法越多越好,幼儿便想出各种富有童趣的玩法,有的扔、有的跳、有的把圈背在背上当乌龟壳、有的当方向盘,幼儿一个个玩得很开心。幼儿也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玩乐中促进了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但由于气温高,天气热,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着用好听自然的声音唱歌,愉快的边唱边做动作。
2、愿意自己走,不要大人抱。
活动重点:让幼儿知道凡事不依赖大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难点:
让幼儿学着自然的唱歌,边唱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好孩子不要妈妈抱》、歌曲录音《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理解画面内容:
——“图片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并感受歌曲,熟悉旋律及歌词:
教师弹唱歌曲,引导幼儿说出“小鸟自己飞”、“小猫自己叫”等歌词内容。
请幼儿边听了曲边学小鸟飞、小猫叫。
带领幼儿边听乐曲边跟读歌词,念清“我们都是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3、领导幼儿学唱歌曲,自由的做动作表演:
教师再次唱歌,告诉幼儿“自然好听的声音“就是像平时说话的.声音一样,激发幼儿想唱、爱唱。
跟唱歌曲两三遍,重点学唱“21 23 53 ”中的“抱”字。
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由的动作表演。
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亲近乌龟,发现乌龟的明显特征。
体验模仿的乐趣。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认识小乌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准备) PPT,乌龟若干,幼儿分组围坐在桌边
重点与难点:
学学乌龟的本领。
教学过程:
一、与乌龟一起玩
幼儿观察自己桌上的.小乌龟,亲近乌龟。
了解乌龟的特征。
小结:乌龟都有短短的四条腿,有可以伸缩的头,有一条小尾巴,还有硬硬的龟壳,真可爱!
二、学学乌龟的本领
观察大乌龟爬的样子(PPT),问:龟妈妈在干什么?
扮演乌龟宝宝,龟妈妈一起出去玩(幼儿背壳)。
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慢慢爬。
讨论:遇到敌人怎么办?(学着将头和脚缩到硬壳里)
敌人走了,小乌龟又跟着妈妈往前爬。
太阳出来,和妈妈一起晒晒肚子(四脚朝天),真暖和。
太阳下山了,妈妈要回家了。她是怎么翻身的?(脖子一顶,身子一扭)
重点与难点:学学乌龟的本领。
三、延续活动:来园活动时继续观察乌龟。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内容:语常活动《吃饼干》
活动目标:
1.在吃吃玩玩中巩固对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认识。
2.喜欢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3.在做夹心饼干中感受自己动手做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种形状的饼干、夹心饼干、果酱或花生酱、小勺、小碟子、擦手毛巾、操作盘、幼儿已洗好手
活动过程:
一、吃吃玩玩饼干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好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啊?(饼干)
2.这些饼干真好玩,它们长得都一样吗?(不一样)师拿饼干让幼儿认识图形。
3.老师在你们的桌上准备了一些饼干,请每位幼儿挑选一块你最喜欢的饼干,与伙伴说说它是什么形的,并且尝尝它是什么味的?再来告诉老师或同伴,好吗?
二、认识夹心饼干
1.瞧,我这里有块饼干,跟你们刚吃的`有点不一样,它叫什么名字呢?(好朋友夹心饼干)
2.为什么要叫好朋友夹心饼干呢?(打开看看)
一块圆圆的饼干,一层夹心,再一块圆圆的饼干,2个好朋友手拉手。
3.咦,这里还有一块夹心饼干,跟刚才的一样吗?两层和三层比较,夹心比较。
三、做做夹心饼干
我们也来做做好朋友夹心饼干吧!
1.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讲讲,师根据幼儿说的做夹心饼干)
2.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不同的夹心,味道也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挑你喜欢的来做夹心饼干。
3.幼儿挑选喜欢的饼干去涂抹果酱,要求每人做二块。
四、分享
1.你做了什么味的夹心饼干呢?
2.再做一块给谁吃呢?(一块给自己,另一块给你的好朋友或父母)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活动意图及分析:
绳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绳子的可塑性大,是幼儿非常喜爱的玩具,利用玩绳子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易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的重点旨在发展小班幼儿走、跑、跳、平衡和投掷等基本动作技能,难点则是引导幼儿探索出绳子的多种玩法,激发幼儿对玩绳的兴趣,并培养幼儿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绳子的几种玩法,练习走、跑、跳、爬和投掷等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
2.能探索绳子的多种玩法,并与同伴交流。
3.在玩绳子的活动中,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过绳子的经验。
物质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布条绳(用废旧布条编的长50~60cm绳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创设小老鼠出来玩跑跑跳跳的情境,幼儿通过活动身体的各部位,活动身体进行热身,为游戏的进行做好充分准备。
二、玩绳子,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大胆交流绳子的不同玩法。
1.通过“揪小老鼠尾巴”的情景,引出绳子。
2.老师:小老鼠太调皮了,小猫咪要抓住它长长的尾巴,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老鼠的尾巴像什么吗?
小结:小老鼠的尾巴又细又长,像一根长长的绳子。
3.老师将绳子塞进裤腰,并学小老鼠跑跳,请5个幼儿当小猫咪,过走、跑、跳多种形式来揪绳子,谁的绳子最多,谁就获胜。
4.幼儿自由玩绳子,老师观察幼儿玩绳子时的.情况,引导幼儿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
师: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用绳子一样长长的尾巴玩什么游戏?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你的伙伴一起玩,看谁的玩法有趣。
小结:可以互揪尾巴,你揪我的尾巴,我揪你的尾巴,还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谁揪的尾巴多就获胜;小朋友可以拿起绳子甩一甩,上甩甩,下甩甩,左甩甩,右甩甩,但不要甩到你的“邻居”;还可以玩钻山洞,两个小朋友牵起绳子的各一端,小朋友从底下钻进去了,可以将绳子高度降低,使难度增大,其他小朋友匍匐爬进去;还可以将绳子打结缠绕成球形,进行投球比赛等等。
三、进行“小老鼠的长尾巴”的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练习走、跑、跳、爬和投掷等基本动作。
将幼儿分散开3至4组,每一组进行一种绳子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教师及时指导,体验利用绳子进行各种活动并完成任务的乐趣,勇于挑战自我。
师:现在小老鼠要和自己长长的尾巴玩游戏啦,每一个小朋友拿一个绳子动起来吧。
四、创设“开火车”的情境,引导幼儿放松身体,结束活动,感受游戏乐趣。
播放开火车的音乐,引导幼儿用绳子做小火车,幼儿排成长队开火车,随音乐放松身体,进教室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绳子游戏,增进亲子感情;再探索创新绳子的其他有趣玩法。
活动评析:游戏是孩子的最爱,也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很需要步骤,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是《大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幼儿能体验“一物多玩”的无限乐趣。整个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灵活的,鼓励幼儿一物多思,一物多变,不断开拓幼儿思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物多玩”让运动无限精彩,让游戏无限快乐!
小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用一些东西来描述春天的景物;
2、能够用手部动作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来表示这些动词;
3、能够了解春天来了大自然发生了些什么变化;
4、会用学会的动词描述生活中的其他事物。
教学对象:
小班幼儿
教学准备:
课件《春天来啦》
教学时间:
20分钟左右
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
小朋友:喜欢/不喜欢。
老师:有的小朋友喜欢春天,也有小朋友不喜欢春天。那么老师请小朋友说说,在春天来了,大自然会发生什么变化呀?
小朋友:(把春天可能会发生的变化罗列出来)老师:很好,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现在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一个神奇的春天的世界里去玩。
2、开始上课:
首先播放课件的首页"春天来啦"老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太阳公公,他的眼睛怎么样啊?
小朋友:他的眼睛在眨!
老师:对了,太阳公公的眼睛眨呀眨。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个"眨"的动作。(先集体做,再请若干小朋友进行表演)。
接下来依次呈现春天的画面,要求小朋友根据画面上的内容用一个次动词进行描述,比如说"蝴蝶飞来了。"然后在用动作表示"飞"这个词。
3、巩固:
将课件回放,再次呈现画面,复习词语之后要求小朋友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可以用这些动词来描述。比如"眨",除了眼睛之外,还可以用来描述星星。这一环节是为了使小朋友巩固这些词的'用法并运用到生活中。
结束部分:
引导小朋友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做一个美的发现者。
活动延伸:
1、艺术领域:万紫千红的春天——色彩学习我眼中的春天——画出自己喜欢的春天的景物《春天在哪里》——儿童打击乐教学和歌曲教学2、科学领域:外出观察春天的变化,也可适当养些小动物如蝌蚪,观察它们在春天的变化。
3、健康领域:春天要怎么样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需要借助图片、玩偶等等一些能够激发幼儿说话兴趣的教具来完成,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动作演示、角色表演等教学方法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但使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把幼儿的注意力引到了玩上,而忘了用语言表达,这样就起不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我认为语言教学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如何用教师本身语言的生动性来感染幼儿,把幼儿带入故事情景,让幼儿有说的欲望,有说的渴求,把平时的语言学习加以提炼升华。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种比较隐性的行为体现,它不象数学美术那样当场见效,很容易让家长看到孩子今天学到了什么。但幼儿期语言的发展却会影响到孩子今后入小学或初中的语文学习,句子的完整表达、词汇的积累等对孩子今后的写作学习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回应评价幼儿的回答时应该更讲究一些语言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把幼儿的回答再重复一遍,比如:“你用这么美的话赞扬它啊”。“你能用更美的词语说说它的优点吗?”等等,这样就会使语言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学习一些独立进餐的基本方法,懂得要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活动准备:
1、幼儿吃饭时拍摄的录像
2、各种各样的勺子,豆类(赤豆,黄豆、绿豆)装在不同大小的箱子里,不同大小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宝宝会吃饭
1、播放录像,幼儿观看自己吃午餐时的'录像
2、你喜欢哪个宝宝吃饭的样子?为什么?
教师小结:我用小勺来吃饭,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吃个饱。我把饭菜都吃完,宝宝长得高又壮,老师看了笑哈哈。
二、游戏:用小勺
幼儿可以用不同的勺子将豆子装入瓶中,以此练习正确的用小勺的方法
延伸和建议
1、环境布置“自己吃饭真能干”。用环境隐性的教育手段,让幼儿潜移默化感知,吃饭要自己吃
2、生活区角活动: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弹或各类豆粒等材料,让幼儿练习舀小勺,掌握正确用小勺的方法。
3、不定期地在午餐时准备一些小奖品,对独立吃完自己饭莱的幼儿送以小奖品,激发幼儿独立进餐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4、通过家园之窗,向家长进行幼儿独立进餐要求的宣传,要求幼儿在家在园一个样,坚持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保持家园联系,沟通了解幼儿进餐的情况。
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与同伴分享玩玩具的快乐。
2。学习使用礼貌用语。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堂的活动鼓励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并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幼儿自带玩具。(2)教师准备一些玩具。
2。环境准备:创设“玩具屋”,所需用品如:(桌椅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介绍玩具
1。教师先出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并向幼儿介绍玩具。
2。请幼儿介绍自带的玩具,边介绍边示范玩法。(提示:教师要注意关注胆小内向的幼儿,对其他的幼儿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二、交换玩具玩
1。幼儿先玩自己的玩具。
幼儿玩玩具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表现,于幼儿交流玩玩具的情况
问题: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怎么办?
2。交流借玩具的礼貌用语
要玩别人的玩具,先要有礼貌,要说:“请”,征得对方的同意后才能玩,并要有礼貌的说:“谢谢”。
3。幼儿多次交换玩具,大家一起玩,
教师要表扬能主动交换玩具的及一起玩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大家一起玩玩具的乐趣。
三、结束
归还整理玩具
请幼儿将别人的玩具归还,然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
活动延伸:
创设“玩具屋”
教师与幼儿一起创设“玩具屋”,将所有的玩具都放在“玩具屋”内,请一名幼儿当屋主,其他的幼儿向屋主借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但说话必须要有礼貌,才能把玩具借给他玩。例如:请把小熊的玩具借给我玩好吗?在玩“玩具屋”之前请幼儿讨论,如果我和别的`小朋友都喜欢一个玩具都喜欢同一个玩具,我应该怎么做?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我设计让幼儿先玩自带的玩具,然后再借别人的玩具玩,并在借别人玩具时注重礼貌用语的使用。因为现在的幼儿在平时生活中不注重礼貌用语的使用,不喜欢和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自己的玩具,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主动和同伴分享玩具,感受快乐。达到了活动目标。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8
(精选)小班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8-08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