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小班教案合集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爷爷奶奶的讲解,初步了解禹迹桥建造的由来,知道大禹治水的伟大成就,感受故事内容的丰富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2、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专心倾听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请爷爷奶奶来园、大禹治水的图片、禹迹桥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爱家乡》音乐引入,爷爷奶奶与孩子共同欣赏。
2、爷爷奶奶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与禹迹桥的关系。
禹迹桥建于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 ),这个禹迹桥就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而建起了这座桥。
3、幼儿边欣赏"大禹治水"的图片,边听老师讲解,再次巩固这个故事。
4、看图片,教师初步讲解禹迹桥的结构。
5、与爷爷奶奶一起玩轻松的小游戏。
小班教案 篇2
红花献给好妈妈
目标:
1、增进对妈妈的感情。
2、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
准备:
纸花或野花若干(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小篮一只。
玩法:
幼儿排成一列横队(分成二三组),站在场地一边,每人手拿一朵花。教师扮妈妈,手提小篮站在场地中央。
游戏开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红花,真美丽,红花献给好妈妈。”当教师说请第几组小朋友先献花时,那一组幼儿拿花向教师走去,把花轻轻放进小篮,走回原位站好。其他组幼儿继续依次进行。最后“妈妈”举起小篮说:“谢谢孩子们。”游戏结束。游戏可反复进行,红花可送给小朋友的妈妈或动物妈妈,增加游戏的.兴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从故事语言描述中猜出圆圈圈代表的物体。
2.将自己的经验与故事语言描述相结合,学习说完整的句子。
3.幼儿能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大圆圈一个、背景图、5个圆形的纸。
音乐:讲故事音乐,做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打招呼,并以大圆圈导入活动。
师:小宝贝们,早上好!
幼:王老师,早上好!
师:真乖!今天王老师带来一个小宝贝,想不想知道是谁?
幼:想!
师:是一个圆圈圈宝宝!是什么呀?
幼:圆圈圈宝宝!
师:它漂亮吗?
幼:漂亮!
师:它真是一个漂亮的圆圈圈宝宝!王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圆圈圈宝宝》!
2.出示背景图,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1)师讲述故事。
师:有一天,圆圈圈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圆圈圈宝宝可高兴了!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圆,去和小朋友玩儿。小朋友拍一下,我就跳一下。"说着呀它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甜甜的,红红的圆,小朋友啊呜可喜欢吃我了。
另外一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就变成一个漂亮的圆,还能飞到天上去呢,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我的!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啊就要变成一个脆脆的,甜甜的圆,小朋友吃着我咔嚓咔嚓咔嚓,可好吃了!
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小朋友都只能待在教室里不能出来玩了。这时最小的圆圈圈弟弟说:"瞧我的吧!"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一蹦就蹦到了天上,发出了金光,赶走了乌云,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小朋友们又可以出去玩了。
小朋友可喜欢圆圈圈宝宝们了,因为圆圈圈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2)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你们喜不喜欢圆圈圈宝宝啊?
幼:喜欢。
师:真的,王老师也很喜欢圆圈圈宝宝。王老师现在要考一考大家了,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
第一个问题: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幼:圆圈圈宝宝。
师:真棒,真聪明!
第二个问题:故事里面都有谁啊?
幼:圆圈圈妈妈和圆圈圈宝宝。
师:说的真好!
第三个问题:故事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幼:有一个圆圈圈宝宝飞到天上去了。
下雨了一个圆圈圈宝宝蹦到天上去了,把乌云赶走了。
师:说的真好!表扬他!
3.结合操作图欣赏第二遍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答案。
师:王老师知道,小朋友都很喜欢听这个故事,王老师再给你们讲一遍。
(1)(出示圆)有一天,圆圈圈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圆圈圈宝宝可高兴了!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圆,去和小朋友玩儿。小朋友们拍一下,我就跳一下。"说着呀它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提问: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个圆圈圈宝宝说了什么?
幼:小朋友们拍一下,它就跳一下。
师:那个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宝宝你来说?(幼儿:变成了皮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猜的对不对?大家一起喊123,(鼓掌)猜对了,原来这个宝宝真的变成了一个小皮球!现在和王老师一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师边说边做动作),(幼儿边说边做动作师只做动作)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皮球。我们再来说一遍!(幼儿集体说)
(2)第二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甜甜的,红红的圆,小朋友啊呜可喜欢吃我了。
师:谁来说一遍?请一名幼儿说,变成了什么?
123猜对了吗?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遍: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红苹果。
(3)第三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漂亮的圆,还能飞到天上去呢,小朋友一定会喜欢我的!
师:变成什么了,请幼儿发言。
幼:小鸟、飞机……
师:我们又猜对了,好!
(4)第四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哦就要变成一个脆脆的.,甜甜的圆,小朋友吃着我咔嚓咔嚓,可好吃了!
师:谁来告诉我怎么说的?变成了什么?
幼儿:饼干。
师:123,我们又猜对了!我们再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块脆饼干。
(5)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小朋友都只能待在教室里不能出来玩了。这时最小的圆圈圈弟弟说:"瞧我的吧!"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一蹦就蹦到了天上,发出了金光,赶走了乌云,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
师:它变成了什么?大家一起说。
幼儿:太阳。
请一名幼儿上前:123是太阳。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太阳!
5.完整地念儿歌。
师: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宝宝变的东西,都猜出来了。我们小朋友真棒!我们把它编成一首儿歌把它念一遍。
我们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皮球。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红苹果。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气球。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块脆饼干。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太阳。
6、游戏:变圆圈
师:小圆圈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也来变成一个圆圈吧。找一个客人老师,一起做游戏!念儿歌一遍。
师:还有什么东西是圆的呀?(西瓜,橘子,南瓜……)
我们把它编到儿歌里去,玩游戏!
我们到外面去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圆的吧!和客人老师说再见!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柳树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春天到来时柳树发芽变绿。
2、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树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歌曲《柳树姑娘》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演唱学过的歌曲《柳树姑娘》
请幼儿说一说,歌曲中形容的柳树姑娘长什么样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到院子里观察柳树。
教师:“小朋友你们来看一看这是什么树?你怎么知道它是柳树?”
3、观察柳树
(1)请幼儿说一说柳树什么时候发芽?
(2) 请幼儿摸一摸树干,观察柳树的颜色,提问:柳树的`树干是什么颜色的?树枝是什么颜色的?树枝上面又是什么颜色的?
(3)请幼儿仔细观察柳树枝上有什么? 树叶的形状像什么?
(4)请幼儿想象长长的柳树枝在风中飘动象什么?学学柳树枝飘动的样子。问幼儿谁想和柳树做朋友?去抱一抱它。
教师总结:柳树是在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变绿的。柳树变绿长出绿芽就是告诉我们春天来到啦。了解柳树给动物、人类带来的好处,教育幼儿爱护柳树和其它树木。 “这些树木给动物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给人遮阴、美化环境、制作家具等)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来保护这些树木呢?“(不折树枝、给树木浇水等)
活动结束
幼儿自由分组观察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
2.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3.建立保护牙齿的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
难点:表述自己的发现,并愿意与教师、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物质方面:1.设置糖果王国的场景。2.软糖、硬糖分类盒各一个。3.棉花糖、水果软糖、咖啡糖、话梅糖、薄荷糖等。4.垃圾桶若干。
经验方面:鼓励幼儿在家练习独立剥糖果。
活动过程:
一、进入糖果王国
小熊要邀请小朋友们到糖果王国去做游戏。
二、感知糖果的特征,体验认识糖果的乐趣
(一)幼儿自由的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与同伴交流
跟同伴说一说你的糖果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二)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交流自己的发现
1.摸糖果、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质地
(1)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的糖果宝宝是什么样的?”
(2)分清软糖和硬糖:软糖可以捏动,硬糖捏不动。
(3)互动游戏:送糖果宝宝回家。
出示两个分类盒,一个为软糖宝宝的家,一个为硬糖宝宝的家,请幼儿把自己的糖果朋友送回自己的家。
(4)请小熊检查幼儿送的情况。
2.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外形、颜色
(1)用手摸一摸、捏一捏,你的糖果宝宝是什么样的?”
(2)介绍糖果宝宝的.颜色、形状。
3.剥糖果、闻糖果:感知糖果的气味
闻闻看,糖果宝宝有什么气味?”
4.品尝糖果:了解糖果的味道。
(三)糖果的特征
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酸酸的,凉凉的,有许多种味道,真是太神奇了。
三、吃糖的益处和害处,建立护牙意识
(一)情景引入:这时小熊捂住嘴说:“哎哟,我的牙齿怎么这么疼呀?”
(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小熊为什么牙疼呀?”
请幼儿说一说该怎样做才能保护牙齿。”
(三)小结: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要少吃一些糖
活动延伸:
保护牙齿很重要;保护牙齿的方法多。
活动反思:
《神奇的糖果》的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源于幼儿的兴趣。整个活动以游戏化、情节化的形式展开。活动中创设了良好的游戏情节,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的可供小朋友进行探索的材料,充分调动了大家学习的主动性,使小朋友始终在积极的状态中自主地学习。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数学教学的模式,更加注重对幼儿能力、习惯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若水果或坚果类食物裹上糖衣,则称为甜食(如糖葫芦)。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想画面中的动物角色。
2.能运用短句“谁藏在哪里了?”连贯完整地讲述捉迷藏的图片。
3.能大胆地讲述,体验讲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课件、自制讲述操作卡每人一份(动物角色不变,变换不同场景)。
2.幼儿经验准备:有玩捉迷藏、猜拳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唤起幼儿捉迷藏的经验,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小结:原来,捉迷藏就是有人要藏起来,有人要去找。
二、仔细观察小动物猜拳的画面,整体感知动物角色和明确游戏分工
(一)仔细观察画面,整体感知动物角色,并大胆判断猜拳的输赢
1.整体感知动物角色。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在玩捉迷藏呢?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2.判断猜拳输赢,明确游戏分工。
提问:你看出来是谁输了吗?为什么?是不是这样呢?那我们来仔细地看看他们出的什么?是谁输了呢?
(二)模仿动物猜拳游戏,体验故事情境中的乐趣
引导语:那我们也来玩一玩猜拳的游戏,刚才小狐狸出的什么?那我当小狐狸,我出布,看看其他的动物出的什么?那你们来当其他动物,你们出…… (剪刀)准备好了吗?石头剪刀布。是谁输了?小狐狸输了,它就去干什么?(找)其他小动物就去(藏起来)。你们看它现在的表情怎么样?(不高兴)看来它不太喜欢当找的人。怎么办呢?小狐狸,你别担心,我们大家会一起帮助你找!对吗?现在小动物要去藏起来了,让我们和小狐狸一起闭上眼睛,倒数54321!小伙伴们全都藏好了,它们都藏在哪里了呢?我们帮助小狐狸找一找!
三、通过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大胆猜想谁藏起来了,并学习短句“谁藏在哪里了?”
(一)观察小兔藏起来的画面,猜想谁藏起来了,学说短句“谁藏在哪里了?”
1.观察动物局部特征,猜测谁藏起来了?
提问:谁藏起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提供讲述支架,在情景中学习短句“谁藏在哪里了?”
引导语:是吗?我们一起到石头后面去瞧一瞧。是谁藏在这里了?刚才小兔藏在哪里了?那我们赶紧悄悄地告诉小狐狸谁藏在哪里了?
3.使用追问法,引导幼儿学会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方法来判断动物角色 提问:你们帮助小狐狸找到小兔,它非常开心。那为什么小兔这么容易就被找到了?
小结:对,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
(二)观察大象藏起来的画面,猜想谁藏在这里了,并完整讲述“谁藏在哪里了?”
1.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猜测谁藏在这里了?
提问:我们又接着来找。谁藏在这里了?是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2.再次提供讲述支架,引导幼儿自己完整讲述短句“谁藏在哪里了?” 引导语:对不对呢?我们走进去瞧一瞧。是谁藏在这里了?刚才它藏在哪里?小朋友们,我们赶紧大声地告诉小狐狸,谁藏在哪里了?(幼儿自己尝试完整表达短句)哈哈,小狐狸找到大象好高兴,大象被找到了,它表情是什么样子的.?(不高兴)
小结:谁让你把耳朵鼻子都露出来了,聪明的小朋友一眼就能看出来它是谁了。
(三)观察小松鼠藏起来的画面,猜想和讲述“谁藏在哪里了”
1.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大胆猜测谁藏在哪里了?
提问:我们继续来找,你还发现谁藏在哪里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是不是呢?
2. 同伴间相互讲述短句“谁藏在哪里了?”
引导语:到底是谁藏在这里?我们赶紧到树后面去看一看。快告诉你旁边的小伙伴谁藏在哪里?
(四)观察小鹿藏起来的画面,能大胆猜测和讲述“谁藏在哪里了”
1.回忆动物角色,找出还未被找到的动物。
提问:哇!我们已经帮助小狐狸找到哪些小动物啊?(小兔、大象、松鼠)小狐狸都夸你们很会仔细观察。可是还有一个动物没找到,到底是谁呢?(小鹿)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我们可以从前面的画面里找到答案。
2.仔细观察整个画面,大胆猜测小鹿藏在哪里了?
引导语:可是,小鹿藏得可好了,小狐狸找了半天都没找到,就连小动物们也来帮小狐狸四处找。我们也一起帮助找吧。我们得仔细观察画面才能找到小鹿哦。
提问:你们发现它藏在哪里了?你怎么看出来的?是吗?
3.大胆地向老师连贯讲述“谁藏在哪里了?”
引导语: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到树后面去瞧瞧,是谁?谁藏在哪里了?我们总算找到小鹿了,小狐狸可感谢你们了。让我们也把这个好消息大声地告诉老师——谁藏在哪里了?
四、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连贯讲述捉迷藏的图片,体验讲述的乐趣
(一)运用短句“谁藏在哪里了?”连贯讲述四幅图
1. 整体出示四幅图,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短句“谁藏在哪里?”连贯讲述图片。
引导语:现在4个小动物都被我们大家找到啦。他们都藏在哪里了?让我们连起来讲给老师听一听。(小兔藏在石头后面,大象藏在了草丛里面,小松鼠藏在大树后面,小鹿藏在大树后面)
2. 幼儿自己运用短句“谁藏在哪里了”大胆连贯地讲述四幅图。
引导语:你们能自己从第一幅到第四幅连起来说一说谁藏在哪里了?小狐狸要仔细地听一听哪些小朋友会自己把4幅图连起来讲。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教师请几个幼儿一起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四幅图。
(二)幼儿观察、操作讲述卡片,迁移讲述方法,体验讲述的乐趣
1.幼儿尝试运用短句“谁藏在哪里了”连贯讲述新情景。
引导语:森林里这群小动物们觉得捉迷藏可好玩了,它们还想再玩一次,这一次他们又会藏在哪里呢?你瞧!它们都藏好了(出示讲述卡)。现在,请你来当小狐狸,去把他们一个一个找出来,边找边说,谁藏在哪里?
2.教师个别询问,重点关注幼儿是否连贯讲述四幅图:谁藏在哪里了。
3.请幼儿大胆地向老师完整讲述捉迷藏的图片。
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能不受大小、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判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好饿的小蛇》绘本、特征不同的小蛇若干条(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以PPT《好饿的小蛇》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引导语:你们看这是谁呀?你们跟小蛇打个招呼吧!这是一条怎么样的小蛇呢?原来这是一条好饿的小蛇呀!
(二) 引导幼儿观察、猜测、积累对日常生活中形的感知。
1.感知圆形。
(1)引导语:你们肚子饿的时候最想做什么呀?这条小蛇和你们一样它也想找好吃的东西呢。你们看它找了什么?苹果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语:好饿的.小蛇一看到苹果就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把苹果吞到了肚子里。你们看小蛇肚子变成什么形状的啦?
(3)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圆圆的苹果肚子就变圆啦!
2.感知三角形。
(1)引导语:第二天,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在找东西吃了,它东看看,西瞧瞧,又找到了一个好吃的东西,你们看,小蛇肚子又变什么形状啦?你猜猜小蛇吃了什么?三角形的东西有哪些?
(2)小结:原来是个三角形的饭团呀。好饿的小蛇看到三角形的饭团,他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把饭团吞到肚子里,结果肚子就变成了一个三个角三条边的三角形了。
3.感知正方形。
(1)好饿的小蛇还是没吃饱,第三天他又扭来扭去地找东西吃辣,他东看看,西看看,他又吃了一个好吃的东西,你们看,小蛇肚子又变什么形状啦?你猜猜小蛇吃了什么?正方形的东西有哪些?
(3)引导语:原来是个正方形的饼干呀!好饿的小蛇看到了这个大饼干,他又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吞下了饼干,结果肚子变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正方形啦。
(三)操作体验,巩固提升。
1. 观察比较。
(1)出示粘贴在纸板上的小蛇,集体观察比较。
引导语:小蛇吃了那么多的东西,他可高兴啦,瞧,它高高兴兴地要去找它的朋友们玩啦。你们有没有见过它的朋友呀,今天老师把它们的朋友都请到了我们班上,你们仔细看看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从帽子形状不同进行观察。小结:原来小蛇朋友头上戴的帽子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圆圆的圆形,有的是三角尖尖的三角形,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2. 请一幼儿示范。
(1)小蛇的朋友呀现在也很饿,你们可不可以帮它们找一些好吃的食物呀?但是呀它们还有一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那要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哦~小蛇说:“我最喜欢吃和我头上帽子一样的食物啦”。
(2)提问:小蛇说了什么?
(3)请幼儿示范。提问:为什么要给它吃这个食物呢?
3. 集体操作。
(1)引导语:你们想不想也去喂喂小蛇呀?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椅子下面的食物,然后上来找一条自己喜欢的小蛇,喂给他吃。可要看仔细了哦。不然喂错了,小蛇可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操作。
(四)分享交流,积累经验。
1.分享交流:你给小蛇吃的是什么呀?为什么?
2.游戏“送小蛇朋友回家”。
(1)引导语:小蛇玩了一天好累啊。他说想请小朋友们送它回家,这里有三个家,一个是圆圆的房子、一个是三角尖尖的房子、一个是四四方方的房子。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不要把小蛇送错了家。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都很棒!帮助小蛇朋友们找到了它喜欢吃的东西,而且圆形帽子小蛇回到了圆形房子里,三角形帽子小蛇回到了三角形的房子里,正方形帽子小蛇也都回到了正方形的房子里。小蛇朋友们都好开心呀,它们说:“谢谢小朋友,下次要请小朋友们到家里玩哦。”现在小蛇要睡觉啦!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把小椅子送回座位上。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选]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8
(精选)小班教案08-24
(经典)小班教案08-08
(经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选)09-23
小班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