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10-03 08:41:0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集锦5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长过程,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

  2、在游戏中能有技能和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场地,字卡(沙、石头、水、树叶、高、矮)

  2、四色绒球,让幼儿戴在手腕上。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进场。

  二、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师"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三、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样去表现。

  4、放音乐让幼儿自己听音乐用动作表现。

  5、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四、游戏

  1、教师介绍字卡和相对的场景

  2、游戏开始

  放音乐,一名教师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来表现蒲公英飞到相应的场景;教师再出示字卡,幼儿``````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戏完。

  3、游戏再来一次

  以不同颜色自由组合成蒲公英妈妈,游戏重复一次。

  4、教师小结

  五、活动结束

  放关于蒲公英的儿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长大变成蒲公英妈妈。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马路边》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班孩子对各种车的名称和用途已基本了解。但在一些表现表达的活动中,孩子们大胆表现的.欲望还不是那么有自信,动作表演还不那么夸张。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体态语言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想以《双层汽车开来了》为歌表演题材,通过猜、欣赏和边表演边学习的几个环节让孩子身心愉悦地参与活动。本次活动表现了四种人物不同的赶车情景,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熟悉歌词的过程中,师通过引导,激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幼儿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学习歌曲。

  活动名称:双层汽车开来了(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

  活动准备:人物和双层汽车图片、琴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看看马路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二、欣赏理解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理解歌曲内容:

  问:歌中说到谁去赶车?赶什么车?是怎么去的?

  三、表现表达:

  1、、幼儿边听音乐边学习跟唱,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2、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能表演出角色的不同欢乐心情。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课件

  《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 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

  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的2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 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游戏揪尾巴,巩固幼儿对尾巴的认识师:我们来玩个揪尾巴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从别人背后揪一条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吗?

  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

  五、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启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板凳。谁的尾巴像最有趣?袋鼠的尾巴最有趣,乌龟的尾巴最有趣)等。

  小结: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来和大家分享。

  六、1、画尾巴师绘画一些小动物,幼儿添画尾巴

  2、 尾巴配对幼儿可将动物和尾巴配对,也可将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起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分析《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曲,我认为它向孩子们主要传达的就是伙伴间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的作用与好处。

  在活动中,我首先运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孩子记忆歌曲内容,初步熟悉歌曲之后,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贯穿始出示写有“对不起、没关系”的字条的方法,使幼儿加深对歌曲中“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中心词的印象。

  最后,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谈话,让幼儿感受“对不起、没关系”这个礼貌用语的作用,并通过尝试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增加歌唱活动的乐趣。

  目标

  1.感知歌曲的AB结构吗,能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准备

  1.图谱、歌词图片

  2.音乐磁带

  过程

  一、我很快乐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2.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3.你听了这首歌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清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二、泼水的故事

  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明明和亮亮,”)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鞋上)

  (3)水泼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说的(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生气)

  (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赶紧说: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难点部分“噜啦啦”多念几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五、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

  5、教师扮演“亮亮”,幼儿扮演“明明”,最后演唱一遍。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3、激发幼儿体验为社区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1、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小区里房子的特点。(形状和颜色)“东亭家园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你你想让它变成什么颜色的?”

  ①出示课件,用猜谜的游戏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颜六色的,用来刷墙的。”――油漆

  “毛儿长长的,用来刷油漆”――刷子

  ②学习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③“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2、①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再听一遍,“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

  ②边听边看,猜猜最后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③结合课件内容,试着一起唱一遍。

  3、①通过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歌曲的练习。(幼儿与教师分唱,最后一句一起唱,交换。

  ②教师示范演唱自己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练习唱歌。

  ③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进行演唱,并两两组合,交换角色进行。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7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7-29

中班音乐教案(经典)07-28

中班音乐教案02-14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7-25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07-22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08-02

【经典】中班音乐教案08-02

中班的音乐教案10-12

中班音乐教案06-16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音乐教案集锦5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蒲公英的外形和生长过程,并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蒲公英。

  2、在游戏中能有技能和大胆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课件,场地,字卡(沙、石头、水、树叶、高、矮)

  2、四色绒球,让幼儿戴在手腕上。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进场。

  二、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出自:屈;老、师"请一名幼儿将盒子打开,拿出蒲公英。

  三、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看课件(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样去表现。

  4、放音乐让幼儿自己听音乐用动作表现。

  5、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并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四、游戏

  1、教师介绍字卡和相对的场景

  2、游戏开始

  放音乐,一名教师出示不同的字卡,幼儿随音乐用身体来表现蒲公英飞到相应的场景;教师再出示字卡,幼儿``````直到出示完所有的字卡,蒲公英也找到了舒服的家,游戏完。

  3、游戏再来一次

  以不同颜色自由组合成蒲公英妈妈,游戏重复一次。

  4、教师小结

  五、活动结束

  放关于蒲公英的儿歌,小小蒲公英找到自己的'家慢慢长大变成蒲公英妈妈。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歌唱、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十分明了,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十分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快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好像很难,多通过活动培养他们互相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在马路边》主题实施的过程中,我班孩子对各种车的名称和用途已基本了解。但在一些表现表达的活动中,孩子们大胆表现的.欲望还不是那么有自信,动作表演还不那么夸张。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体态语言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我想以《双层汽车开来了》为歌表演题材,通过猜、欣赏和边表演边学习的几个环节让孩子身心愉悦地参与活动。本次活动表现了四种人物不同的赶车情景,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熟悉歌词的过程中,师通过引导,激发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幼儿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学习歌曲。

  活动名称:双层汽车开来了(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学唱歌曲,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双层汽车开来的欢乐情趣。

  活动准备:人物和双层汽车图片、琴和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看看马路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二、欣赏理解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理解歌曲内容:

  问:歌中说到谁去赶车?赶什么车?是怎么去的?

  三、表现表达:

  1、、幼儿边听音乐边学习跟唱,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2、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能表演出角色的不同欢乐心情。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

  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课件

  《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

  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

  1、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

  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

  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 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

  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的2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操作:将相应的尾巴贴到小动物身边。

  2、问答式的学歌词老师问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师说"谁的尾巴长"幼答"猴子尾巴长";老师三句三句问,幼儿三句三句答。

  3、集体跟音乐唱歌曲师引导:小朋友把小动物还有他们尾巴的特征都记住了,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唱一唱歌曲《谁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导幼儿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时要收的果断4、 和幼儿一起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5、幼儿自选头饰及相应的尾巴戴好,随音乐"找朋友"找到自己的同伴站一起,围成圆圈来表演歌曲。表演时,唱到谁,谁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评:幼儿看着贴绒图片和有趣的问答形式学习歌词,在随音乐演唱时,孩子们都能很熟练的大声唱歌词,表演时也很活跃,主动创编动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四、游戏揪尾巴,巩固幼儿对尾巴的认识师:我们来玩个揪尾巴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从别人背后揪一条尾巴,然后快速跑回做位好吗?

  幼儿随音乐玩揪尾巴评:幼儿快乐地玩着游戏,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兴地举着战利品。然后请孩子们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小动物的尾巴。

  五、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启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是什么样的,怎么知道的?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动物尾巴的特征自编歌词演唱。如(谁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板凳。谁的尾巴像最有趣?袋鼠的尾巴最有趣,乌龟的尾巴最有趣)等。

  小结: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尾巴,请小朋友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来和大家分享。

  六、1、画尾巴师绘画一些小动物,幼儿添画尾巴

  2、 尾巴配对幼儿可将动物和尾巴配对,也可将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起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分析《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曲,我认为它向孩子们主要传达的就是伙伴间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礼貌用语的作用与好处。

  在活动中,我首先运用图谱的形式,帮助孩子记忆歌曲内容,初步熟悉歌曲之后,运用分角色演唱以及贯穿始出示写有“对不起、没关系”的字条的方法,使幼儿加深对歌曲中“对不起”“没关系”这两个中心词的印象。

  最后,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通过简单谈话,让幼儿感受“对不起、没关系”这个礼貌用语的作用,并通过尝试看简单的节奏谱说唱“没关系”,增加歌唱活动的乐趣。

  目标

  1.感知歌曲的AB结构吗,能和着音乐有节奏的念歌词。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进行演唱。

  准备

  1.图谱、歌词图片

  2.音乐磁带

  过程

  一、我很快乐

  1.今天老师特别高兴,一高兴就唱“噜啦啦”的歌。你们想听一听吗?

  2.教师以活泼、欢快的情绪范唱《泼水歌》中的“噜啦啦”部分。

  3.你听了这首歌感到高兴吗?(教师再次清唱,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二、泼水的故事

  今天,徐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名字叫《对不起,没关系》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听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教师说唱一遍歌词,边说边在节奏谱下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逐一提问:

  (1)故事里面有谁?(“明明和亮亮,”)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亮亮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明明的鞋上)

  (3)水泼在了明明的鞋上,亮亮是怎么说的(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生气)

  (4)明明是怎么回答的(明明赶紧说:没关系,向你回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2.师幼一起完整的念一遍歌词。

  3.难点部分“噜啦啦”多念几遍。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将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教师完整的唱一遍。

  2、教师与幼儿一起学唱歌曲。

  3、解决难点。

  4、师幼再次齐唱一遍: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些难唱的地方全部唱准确。

  5、再次唱,老师退位。

  四、分角色演唱。

  1、师幼选择要歌唱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演唱。

  (1)歌曲中有哪两位小朋友?你们想扮演谁?

  (2)师幼尝试着分角色演唱。

  2、幼儿分角色演唱。

  3、幼儿互换角色进行演唱。

  五、理解“对不起、没关系”的意义,尝试看节奏谱说唱“没关系”。

  1、提问:你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别人不小心撞到或弄到你了,他马上说:“对不起”,你会怎么说?为什么要说没关系呢?

  2、:原来“对不起”“没关系”是一句礼貌用语,它们可以让发生不愉快的小朋友重新变成好朋友,所以以后我们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

  3、出示相应的节奏谱:这句“没关系没关系”怎么唱?

  4、幼儿尝试着演唱。

  5、教师扮演“亮亮”,幼儿扮演“明明”,最后演唱一遍。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并学唱歌曲,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和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2、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歌唱形式演唱。

  3、激发幼儿体验为社区服务所带来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刷子、油漆和各色房子等),音乐背景。

  活动过程:

  1、通过平时观察,发现小区里房子的特点。(形状和颜色)“东亭家园的房子是怎么样的?”“如果是你你想让它变成什么颜色的?”

  ①出示课件,用猜谜的游戏引出刷子和油漆。

  “五颜六色的,用来刷墙的。”――油漆

  “毛儿长长的,用来刷油漆”――刷子

  ②学习粉刷匠刷墙的动作。

  ③“粉刷匠带来了油漆,我们看看这里有哪些颜色的.油漆?”,结合课件中房子的颜色一起熟悉歌曲的后半部分。

  2、①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请幼儿听歌词。提问“谁来了”“今天来干什么”再听一遍,“刷匠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幼儿学习。

  ②边听边看,猜猜最后的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③结合课件内容,试着一起唱一遍。

  3、①通过大家想出的各种方法进行歌曲的练习。(幼儿与教师分唱,最后一句一起唱,交换。

  ②教师示范演唱自己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颜色练习唱歌。

  ③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粉刷匠和房子进行演唱,并两两组合,交换角色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