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鸟的天堂教案

鸟的天堂教案

时间:2024-10-11 19:43:0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集锦五篇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

  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

  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

  集体交流:

  1.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

  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

  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

  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

  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 思考: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学法指导】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 多

  树 奇 鸟 闹

  美丽 可爱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鸟的天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

  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

  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

  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语句。

  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

  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

  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

  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12、师生互动: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

  三、小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读上节课所学的描写榕树的部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授:

  1、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

  2、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

  (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

  3、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很多鸟)板书

  4、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

  5、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

  6、从哪能看书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1—2人)。

  7、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13自然段。(齐读课文)

鸟的天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 谈话。

  1、 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 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 按照要求读书。

  1、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 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 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 谈自己读的'感受。

  3、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 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 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 学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读字。

  2、 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 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 “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 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 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 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 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鸟的天堂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设计理念:

  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一、 引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读12-13自然段,看看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2、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境?

  3、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挂图帮助学生理解。

  B、引导理解“不可计数”和“卧”字。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交流并说明理由。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用读来表现出树的这些特点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六、学习生字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集锦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鸟的天堂教案】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教案05-18

鸟的天堂教案04-13

《鸟的天堂》教案03-06

《鸟的天堂》教案01-03

《鸟的天堂》的教案02-24

鸟的天堂教案09-07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05-16

2023鸟的天堂教案03-22

《鸟的天堂》教案【精】03-08

《鸟的天堂》教案【推荐】03-11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鸟的天堂教案集锦五篇

鸟的天堂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题3的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领悟作者抓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2.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上网或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等),开资料展示会。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选目标,展示预习成果。

  课前,教师提供给学生能体现层次性并带有方法提示的“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选目标和方法来预习。课前5分钟,学生对照“预习要求”,汇报自己完成哪些任务。课始,教师抽机检查,巩固预习所得。

  (评: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自选目标的预习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潜能的独立学习。预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交流自学感受:鸟的天堂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分别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说。

  2.速读课文:找出文中写出了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后发出赞叹的句子。

  课件出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三.揭示研读专题,开展研读。

  ㈠

  让学生围绕以上这句话提出问题,从中提炼研读专题:

  ①

  前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后一个鸟的天堂指什么?

  ②为什么巴金爷爷会发出“‘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这样的赞叹?

  1.独立研读课文

  2.小组合作研读,得出初读成果。

  ㈡

  集体交流:

  1.

  引入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的美。

  ⑴

  围绕描写榕树枝杆多、树大的相关语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大榕树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共享学习心得。教师顺势进行朗读指导)

  ⑵

  围绕描写榕树叶子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要珍视学生的个体感受。)

  通过以上环节,归纳:

  远:许多株

  一簇簇

  榕树

  大

  近:一株

  干:不可计数

  绿

  根:垂

  伸

  茂盛

  枝:卧

  富有生命力

  叶:翠绿

  堆

  ⑶

  教师参与朗读7、8两段,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感悟榕树奇特的美。

  (评:把阅读与质疑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感悟有机结合,让学生经历“读—思—悟—通”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引入学习描写群鸟的相关段落,体会百鸟齐飞的动态美。

  ⑴

  演示课件(群鸟齐飞图,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重点品味12、13自然段;

  ⑵自由练读12、13自然段,再小组个人赛读,每组评出最棒的'一个人;

  ⑶小组推荐,选两位同学朗读12、13自然段;(课件配乐)

  ⑷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悟,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评:以不同形式的读来代替讲,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感悟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创设情境,进行语文实践。

  推荐“小鸟”参加鸟类演讲比赛。课件出示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快乐。

  要求:根据课文12、13自然段的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说,评出一位高手参赛。

  2.生准备后交流,生生互相评价。

  小结:精彩的演讲,使我们更加喜爱大榕树,也更加珍惜我们快乐自由的幸福生活。当然也忘不了人类对我们的友善与保护。此时,我们也更能体会出巴金老爷爷的赞叹:

  齐读:“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评:把演讲这一学生熟悉的活动方式引进课堂,把教材“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化的“生命态”中展开“对话”,活化了教材。)

  五.自选练习

  教师出示以下三组不同形式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任选其中一项,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1.摘抄:把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来;

  2.画鸟的天堂:根据文中描写的情景来画鸟的天堂,可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课文,参考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词,可以小组合作实地当一回导游演习一下。

  (评:差异性的练习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教学的弹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鸟的天堂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二是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茫、桨”等几个生字,理解“留恋”等词语的意思,能用“陆续”等词语说话。

  2、分辨课文中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会最后三个自然段。

  4、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分辨文中描写作者联想和见闻的句子。

  体会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

  教学过程

  一、说“天堂”

  1、“天堂”──同学们听说过这个词语吗?说说你对天堂的'认识。

  2、“鸟的天堂”──是的,天堂是一个快乐的、幸福的、美好的地方,那么,你怎么理解鸟的天堂?

  (让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无忧无虑生活的,快乐幸福生活的地方。)

  3、过渡:

  是的,能让鸟儿自由生活、无忧无虑的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爷爷一起走进《鸟的天堂》,去看一看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二、看“天堂”

  1、放声读一读课文,要求:

  ⑴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的生字词语可以多读几次,不懂的词语可以请教身旁的同学。

  ⑵ 思考:

  你跟着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

  2、交流:

  第一次:

  黄昏──大榕树。

  第二次:

  清晨──鸟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树、鸟。)

  3、两次去看鸟的天堂,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请问你对哪一次看到的印象更深刻一些?对树的印象更为深刻的举手,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到了树?(5~9自然段。)鸟呢?哪些自然段写到了鸟?(12~13自然段。)

  请你再去读读课文,你看到的是一棵怎样的树和一群怎样的鸟?喜欢树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树,喜欢鸟的同学请你去研究研究鸟?

  【学法指导】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和多媒体录像,设置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中。

  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大 多

  树 奇 鸟 闹

  美丽 可爱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选做【创造实践】:

鸟的天堂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

  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

  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

  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语句。

  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

  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

  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

  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12、师生互动: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

  三、小结这节课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读上节课所学的描写榕树的部分,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授:

  1、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

  2、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

  (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

  3、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很多鸟)板书

  4、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

  5、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

  6、从哪能看书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1—2人)。

  7、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13自然段。(齐读课文)

鸟的天堂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 谈话。

  1、 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 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 按照要求读书。

  1、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 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 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 谈自己读的'感受。

  3、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 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 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 学习生字

  1、 指名读词读字。

  2、 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 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 “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 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 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 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 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鸟的天堂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设计理念:

  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 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一、 引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读12-13自然段,看看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2、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境?

  3、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挂图帮助学生理解。

  B、引导理解“不可计数”和“卧”字。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交流并说明理由。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用读来表现出树的这些特点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六、学习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