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荷花教案

荷花教案

时间:2024-11-23 20:39:48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荷花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荷花教案范文锦集7篇

荷花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美”是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真实体现,也是人对大自然情意的自然流露。

  《荷花》一课以优美的语言赞扬了大自然的景物──荷花的美。本文教学时旨在以读为主,“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美,细读品味欣赏美,情感升华想象美,课外拓展延伸美。以达到“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阅读优秀诗文语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

  2、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荷花的美,并能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从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宋代周敦颐写过这样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意思是说从淤泥里出来不被污染,用清水洗过,它粉得似霞,白得如雪,美丽极了,但它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你们猜猜这是在赞美哪种植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把课题齐读一遍。预习过这篇课文的同学举手。那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自由读读这些生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读文,读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美)

  2、学生交流感受。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看看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三、细读品味,欣赏美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荷花的?

  2、你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出来的?形容一个人的心情很急切的,除了用急迫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词。你能把作者这种急迫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3、他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看到荷花呢?

  (板书:香)

  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作者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荷叶是什么样的,荷花有是什么样的呢?

  1、小声地读这一段,把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做上不同的记号。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出示第二自然段,读读这几句话,你认为哪个句子美,把你的原因说给大家听听。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5、美读课文。

  6、欣赏荷花池美景。

  学习第三自然:

  1、自由读文,看看谁在真心诚意地夸奖荷花。

  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呢?

  3、在文中找出赞美大自然的句子读一读。

  四、情感升华,想象美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配乐读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自由读文,师生配合读。

  3、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师小结。

  五、课外拓展,延伸美

  1、学完这一课,你想对荷花说点什么?

  2、你准备给自己设计哪些作业?

  【板书设计】

  荷 花

  荷叶: 多 大 圆

  美

  荷花: 香 冒 姿势

荷花教案 篇2

  目标:

  1、启发幼儿创编游戏歌谣尝试新的游戏。

  2、继续引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材料准备:

  1、几种花的头饰

  2、认识了解迎春花、桃花等花儿。

  流程:

  一、 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

  1、请一幼儿扮荷花,集体游戏,提醒幼儿避免互相碰撞。

  2、再次游戏

  规则:(1)、须等儿歌念完才能逃。

  (2)、不跑到远离老师的地方。

  二、 创编游戏歌谣。

  1、师:除了荷花,你们还认识哪些花?(幼儿自由讲述花名)。

  2、启发幼儿创编歌谣。

  师:有两位花宝宝想和我们做游戏,看,这是什么花?几月开?

  师:刚才我们怎么问荷花的`,我们试试问桃花好吗?

  桃花桃花几时开? 一月开;

  一月不开几时开? 二月开;

  二月不开几时开? 三月桃花朵朵开。

  (1)、引导幼儿说出花开的月份。

  (2)、提醒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三、 游戏

  1、教师扮桃花,师生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花儿并游戏。

  师:这是什么花?几月开?

  (提醒幼儿记住花开月份)。

荷花教案 篇3

  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感受和发现荷花的美。

  3、在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连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白荷花各种形状的动态美,感受作者与一池荷花翩翩起舞的陶醉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荷花的图片、文章等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幅荷花图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借助工具书、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流利。(师生进行评价)

  4、齐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花也叫 ,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 ,里面有莲的`果实叫 。荷叶像 。刚开的白荷花 。全开的白荷花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荷花》。(板书课题)过去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小池》,大家还记得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荷花池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背。

  生:(齐背古诗)

  师:初夏时节的荷花池多么美丽,那么盛夏时节的荷花池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呢?咱们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感受一下。(观看课件,全班同学欣赏配有音乐的满池荷花随风舞动的美景,教师范读全文)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画面?(指名学生欣赏评说)

  师:那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这盛夏的荷花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8页。

  二、品读交流,师生合作。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哪些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提出来的?(老师评议后,学生质疑,简单问题立即解决,重点问题放一放)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要求:画出课文共描写了几种荷花。 (学生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不仅会提问题,还很会学习,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呀!”

  4、挑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1)先自己读、自己说。

  (2)学习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交流。现在咱们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段或哪一句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感悟以下几句话: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盆。”(抓住“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等词语体会)

  师:你们推荐一名小画家来画挨挨挤挤的荷叶。(请一名学生板画)全班来读。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在这句话中,老师觉得这个“冒”字,用得太优美了,同学们想想,“冒”字还可换成别的什么字?课文为什么要用“冒”字,而不用“长”、“钻”、“伸”等字呢?(表现荷花的生命力。)

  (学生回答、评议)

  师:你看,这支亭亭玉立的荷花就从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多神气呀!(教师板画、板书:冒)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c、“有的才展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你能通过手势表现这三种荷花的姿态吗?让学生欣赏有关的图片,再有感情朗读。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下面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D、“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这画家指谁?(大自然)

  师:是啊!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本领可真了不起,它使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的力量,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力量,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E、听到你们的赞美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眼前出现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想象一下,体会一下。 (教师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指引下睁开眼,齐声配乐朗读)

  师:除了蜻蜓、小鱼,还有谁来了?他们又会说什么?(现在小组里说)

  师:现在老师也变成了荷花仙子,你是谁?你想对我说什么?你说,你说……(教师走到学生中间)

  师:(检查前面质疑时留下的问题)作者太喜欢荷花了,所以好像变成了荷花。是呀,当我们对一种事物热别喜欢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更美了。

  四、协作交流,创造美感。

  师:多热闹的荷塘呀!大自然不用笔、纸就能画出这么美的荷花,那同学们想用什么方式赞美荷花呢?

  (学生背诵课文、诵诗、读散文、画画)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外在美,内在也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依然那么洁白,那么清纯,依然努力向上。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荷花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呢?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课时目标】

  1、集思广益,多形式学习课文生字,重点理解:花骨朵、莲蓬、姿势、翩翩起舞和挨挨挤挤。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重点学习第2段。

  3、反复诵读,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

  有层次的读,学习第2段,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有思维,有创新。

  【教学过程】

  一、说荷花,引课题

  1、用一个词形容看到过的荷花。

  2、看荷花图片,再说说亲眼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

  3、边看图边穿插学习词语:花骨朵、莲蓬、姿势和翩翩起舞。

  二、读荷花,初感知

  1、提出主题:作者是 看荷花的,从哪一段发现的?

  2、由学生发挥,相机诵读课文:

  如从第一段中发现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

  ⑴ 引导第一段:两人读。

  概括:闻到荷香。

  如从第二段中发现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荷花。

  ⑵ 引导第二段:比赛读。

  概括:观察形状。

  如从第三段中发现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⑶ 引导第三段:榜样读。

  概括:欣赏姿势。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出神地看荷花。

  ⑷ 引导第四段:示范读。

  概括:想象情景。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入迷地看荷花。

  ⑸ 引导第五段:集体读。

  概括:回到现实。

  3、整理课文脉络。

  三、再读荷花,感悟荷花的美

  1、读第2段,说说哪个词或哪个句你特别喜欢,为什么?

  2、挨挨挤挤:动作理解。请学生一个个来“挨挨挤挤”,形象感知荷叶很茂盛,荷花长得好。

  3、重点感悟: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看图,读原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

  (再读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它们仿佛想。

  动作演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学生冒出各种姿势)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4、美美第读这一段,并由比赛选出“朗读红花奖”和“朗读绿叶奖”。

  四、再看荷花,表真情

  1、再看荷花图,说说荷花。

  2、诵读自己的心声。

  5、自评互评。

荷花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荷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冒、挨挨挤挤”等词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带着自己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读书要展开联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以及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播放古筝曲)

  诵读有关荷花的古诗。

  师:刚才我们吟诵的这几首诗都写到了——荷花,同学们想看荷花吗?

  二、感受画面,唤起美感。(课件出示:荷花的图片)

  请欣赏,待会儿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一句诗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荷花。

  生交流。

  三、发现“美”,品词析句。

  (一)自读课文

  1、师: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去公园的荷花池畔看一看。把课本打开到63页,自由读文章一到二小节。老师先教大家一个读书的好方法:边读边想象,使文字变成画面浮现在脑海里。(学生自由读)

  2、师:作者笔下的荷花带给你什么感受?(美)

  (二)细读课文

  美在哪里?(生交流)

  1、香气——美

  (1)第一自然段。(板书:闻:香)

  (2)师:闻到这花香,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做的? (赶紧跑去)

  (3)师:读得多好,跑得真快。

  (4)师:急啊!迫不及待,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吗?

  2、荷叶——美

  过渡:红花还需绿叶扶,花美,那么叶子呢?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板书:看)

  (1)师:这句话写出荷叶什么特点? (板书:叶: 碧绿 大)

  (2)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师:作者说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很多、荷叶很挤,很茂盛。(板书:多 )

  (3)师:谁能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练练。

  (4)再读读这句话。

  3、荷花——美

  (1)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请一生上黑板写“冒”字。

  师:(提醒冒的上半部的写法。)怎么长才是“冒”呢?

  B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C师: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写“冒”出来的荷花。

  那你觉得哪个词用在这里最好呢?

  D师: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齐读这一句。

  (2)姿态美

  课件出示:“有的……有的……有的……”

  A师:作者在这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分别是那几种呢?

  生:三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盛开的,还有是花骨朵。

  B逐个出现,读读。(板书:花:有的……有的……有的……)

  C师:相信你们看过画面会读得更好。(指名读)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

  (生自由练习朗读有的……有的……有的……)男女生分读。

  D打开书本自由读读第二节,试着背下来。填空背诵第二节。

  (3)姿势美

  A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生:也很美。

  B课件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学生齐读。

  C师:这画家是谁啊?(“画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D师:是啊!只有神奇的大自然才能画出如此美的画卷。

  板书:一幅活的画

  齐读第三小节。

  评价:读得很熟,就是快了些,要注意标点,要注意句号的停顿。

  看我读。(师有感情范读第三段)

  师:你们再试试,句号要停顿时间长一些。

  F师:第二自然段是作者低头看荷花,是近处看荷花。是仔仔细细地一朵一朵地看。第三自然段是抬头向远处看,是整体看的,读书不但要读出词句的美还要领会作者怎么观察的,怎么写的。我们今后观察事物也要整体看,同时还要细心地局部地看。要注意观察的方法。

  G师:叶圣陶爷爷写得很细腻,很真实,很动人。这两段你要读熟了,记住了,

  你以后写花、写植物就不发愁了,快把这两节背下来。

  4、感受——美

  (1)师:闻着扑鼻的香味,看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欣赏着这美不胜收的画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了……(播放音乐)把学生带进这如梦如幻的世界。

  (2)师:我是荷花吗?生:不是。师:是啊!所以只是“彷佛”(板书:想:仿佛)

  (3)师:这一段写得很美,是“我”陶醉了,是“我”的想象,怎样

  读好呢?怎么读能让人觉得如痴如醉呢?(指名读。)

  师:这一段他读得感觉真像做梦一样。(掌声响起)文章因为有丰富想

  象而美丽!

  (4)(课件出示图)

  蜻蜓在飞行时有什么快乐?小鱼昨夜做什么好梦了?

  师:还会有别的小动物和荷花交流吗?课件出示:青蛙和荷花;小鸭和荷花。

  师?他们在干嘛呢?

  提供句式,说话训练:

  (5)师引读:过了好一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美丽的'荷花让我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四、练笔

  夏天到了,分湖公园里的荷花开了,看,这一朵荷花躲在大荷叶下面,好像怕似火的骄阳把它娇嫩的皮肤晒坏了;这几朵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荷叶在为它们伴舞呢。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把这段话说完整。

  五、推荐书目《叶圣陶童话》

  六、作业

  附板书:

  闻: 香 一

  荷花 叶:多、碧绿、大 幅

  看: 活

  (叶圣陶) 花:有的……有的……有的…… 的

  想: 仿佛 画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时,我采用师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作者的感情。

  但是,课后,当我静下心来,再次审视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却发现了许多遗憾之处。

  首先,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不够,训练不到位,或者说对有些重点字词的理解,把握不准。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个“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呢?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学生懂得“冒”有长、钻、伸的意义,不过用“冒”又比这些词好,可具体好在哪里似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虽然小结时,我点明“冒”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它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比其它字更为传神地写出了荷花不经意间钻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机。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其次,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

  我想,只有认真思考,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荷花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荷叶涂色。

  2、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3、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与荷叶的颜色。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好荷花与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

  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

  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如果你想反过来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四、幼儿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

《有关荷花教案范文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荷花教案】相关文章:

《荷花》教案02-27

荷花的教案07-16

《荷花》教案02-18

荷花的教案08-11

《荷花 》教案03-06

荷花荷花几时开大班教案03-20

《荷花》教案优秀10-24

荷花的教案优秀06-18

小班荷花教案02-10

荷花教案范文01-04

有关荷花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花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荷花教案范文锦集7篇

荷花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美”是大自然绚丽多姿的真实体现,也是人对大自然情意的自然流露。

  《荷花》一课以优美的语言赞扬了大自然的景物──荷花的美。本文教学时旨在以读为主,“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感知美,细读品味欣赏美,情感升华想象美,课外拓展延伸美。以达到“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阅读优秀诗文语感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

  2、欣赏荷花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荷花的美,并能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从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宋代周敦颐写过这样的诗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意思是说从淤泥里出来不被污染,用清水洗过,它粉得似霞,白得如雪,美丽极了,但它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你们猜猜这是在赞美哪种植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把课题齐读一遍。预习过这篇课文的同学举手。那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的.读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先自由读读这些生词。

  二、初读课文,感知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读文,读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

  (板书:美)

  2、学生交流感受。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内容,看看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

  三、细读品味,欣赏美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文的第一自然段,说说作者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荷花的?

  2、你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出来的?形容一个人的心情很急切的,除了用急迫以外,还可以用什么词。你能把作者这种急迫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3、他为什么这么急切地想看到荷花呢?

  (板书:香)

  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作者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荷叶是什么样的,荷花有是什么样的呢?

  1、小声地读这一段,把描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做上不同的记号。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出示第二自然段,读读这几句话,你认为哪个句子美,把你的原因说给大家听听。

  4、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5、美读课文。

  6、欣赏荷花池美景。

  学习第三自然:

  1、自由读文,看看谁在真心诚意地夸奖荷花。

  2、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呢?

  3、在文中找出赞美大自然的句子读一读。

  四、情感升华,想象美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配乐读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自由读文,师生配合读。

  3、联系课文内容发挥想象。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这一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师小结。

  五、课外拓展,延伸美

  1、学完这一课,你想对荷花说点什么?

  2、你准备给自己设计哪些作业?

  【板书设计】

  荷 花

  荷叶: 多 大 圆

  美

  荷花: 香 冒 姿势

荷花教案 篇2

  目标:

  1、启发幼儿创编游戏歌谣尝试新的游戏。

  2、继续引导幼儿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材料准备:

  1、几种花的头饰

  2、认识了解迎春花、桃花等花儿。

  流程:

  一、 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

  1、请一幼儿扮荷花,集体游戏,提醒幼儿避免互相碰撞。

  2、再次游戏

  规则:(1)、须等儿歌念完才能逃。

  (2)、不跑到远离老师的地方。

  二、 创编游戏歌谣。

  1、师:除了荷花,你们还认识哪些花?(幼儿自由讲述花名)。

  2、启发幼儿创编歌谣。

  师:有两位花宝宝想和我们做游戏,看,这是什么花?几月开?

  师:刚才我们怎么问荷花的`,我们试试问桃花好吗?

  桃花桃花几时开? 一月开;

  一月不开几时开? 二月开;

  二月不开几时开? 三月桃花朵朵开。

  (1)、引导幼儿说出花开的月份。

  (2)、提醒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

  三、 游戏

  1、教师扮桃花,师生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花儿并游戏。

  师:这是什么花?几月开?

  (提醒幼儿记住花开月份)。

荷花教案 篇3

  教材简说:

  这篇精读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感受和发现荷花的美。

  3、在阅读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并能把句与句连起来想象一池荷花这“一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难点

  感受白荷花各种形状的动态美,感受作者与一池荷花翩翩起舞的陶醉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荷花的图片、文章等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幅荷花图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借助工具书、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读流利。(师生进行评价)

  4、齐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荷花也叫 ,荷花开过以后的花托叫 ,里面有莲的`果实叫 。荷叶像 。刚开的白荷花 。全开的白荷花 ,将要开的花骨朵儿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 。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荷花》。(板书课题)过去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小池》,大家还记得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荷花池景色,让我们一起来背背。

  生:(齐背古诗)

  师:初夏时节的荷花池多么美丽,那么盛夏时节的荷花池是一派什么样的景象呢?咱们一起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感受一下。(观看课件,全班同学欣赏配有音乐的满池荷花随风舞动的美景,教师范读全文)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画面?(指名学生欣赏评说)

  师:那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这盛夏的荷花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08页。

  二、品读交流,师生合作。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哪些同学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要求: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提出来的?(老师评议后,学生质疑,简单问题立即解决,重点问题放一放)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要求:画出课文共描写了几种荷花。 (学生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不仅会提问题,还很会学习,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呀!”

  4、挑选一段你最喜欢的课文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1)先自己读、自己说。

  (2)学习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交流。现在咱们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段或哪一句课文?然后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为什么?

  教师随机引导学生重点品读、感悟以下几句话:

  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盆。”(抓住“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等词语体会)

  师:你们推荐一名小画家来画挨挨挤挤的荷叶。(请一名学生板画)全班来读。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在这句话中,老师觉得这个“冒”字,用得太优美了,同学们想想,“冒”字还可换成别的什么字?课文为什么要用“冒”字,而不用“长”、“钻”、“伸”等字呢?(表现荷花的生命力。)

  (学生回答、评议)

  师:你看,这支亭亭玉立的荷花就从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多神气呀!(教师板画、板书:冒)让我们来读一读吧。

  c、“有的才展出两三片花瓣儿。有的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你能通过手势表现这三种荷花的姿态吗?让学生欣赏有关的图片,再有感情朗读。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下面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D、“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师: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活的画?这画家指谁?(大自然)

  师:是啊!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本领可真了不起,它使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的力量,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荷花蓬勃向上的力量,进一步体会大自然的神奇。

  E、听到你们的赞美声,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眼前出现了……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想象一下,体会一下。 (教师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指引下睁开眼,齐声配乐朗读)

  师:除了蜻蜓、小鱼,还有谁来了?他们又会说什么?(现在小组里说)

  师:现在老师也变成了荷花仙子,你是谁?你想对我说什么?你说,你说……(教师走到学生中间)

  师:(检查前面质疑时留下的问题)作者太喜欢荷花了,所以好像变成了荷花。是呀,当我们对一种事物热别喜欢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这样我们的文章就更美了。

  四、协作交流,创造美感。

  师:多热闹的荷塘呀!大自然不用笔、纸就能画出这么美的荷花,那同学们想用什么方式赞美荷花呢?

  (学生背诵课文、诵诗、读散文、画画)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美化着我们的生活,它不仅外在美,内在也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依然那么洁白,那么清纯,依然努力向上。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荷花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呢?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课时目标】

  1、集思广益,多形式学习课文生字,重点理解:花骨朵、莲蓬、姿势、翩翩起舞和挨挨挤挤。

  2、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重点学习第2段。

  3、反复诵读,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重点】

  有层次的读,学习第2段,感悟荷花的美。

  【教学难点】

  诵读课文有思维,有创新。

  【教学过程】

  一、说荷花,引课题

  1、用一个词形容看到过的荷花。

  2、看荷花图片,再说说亲眼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

  3、边看图边穿插学习词语:花骨朵、莲蓬、姿势和翩翩起舞。

  二、读荷花,初感知

  1、提出主题:作者是 看荷花的,从哪一段发现的?

  2、由学生发挥,相机诵读课文:

  如从第一段中发现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

  ⑴ 引导第一段:两人读。

  概括:闻到荷香。

  如从第二段中发现作者认认真真地看荷花。

  ⑵ 引导第二段:比赛读。

  概括:观察形状。

  如从第三段中发现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⑶ 引导第三段:榜样读。

  概括:欣赏姿势。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出神地看荷花。

  ⑷ 引导第四段:示范读。

  概括:想象情景。

  如从第四段中发现作者入迷地看荷花。

  ⑸ 引导第五段:集体读。

  概括:回到现实。

  3、整理课文脉络。

  三、再读荷花,感悟荷花的美

  1、读第2段,说说哪个词或哪个句你特别喜欢,为什么?

  2、挨挨挤挤:动作理解。请学生一个个来“挨挨挤挤”,形象感知荷叶很茂盛,荷花长得好。

  3、重点感悟: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看图,读原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

  (再读句子)

  说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地长出来,它们仿佛想。

  动作演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请学生冒出各种姿势)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4、美美第读这一段,并由比赛选出“朗读红花奖”和“朗读绿叶奖”。

  四、再看荷花,表真情

  1、再看荷花图,说说荷花。

  2、诵读自己的心声。

  5、自评互评。

荷花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荷花的各种特点,从而理解儿歌的含义。

  2、启发幼儿根据儿歌的内容想象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准备:

  1、带幼儿认识荷花,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

  2、与儿歌相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荷花,幼儿说说荷花的主要特点和生长过程

  1、师:荷花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呀?荷花的.叶子是怎样的?荷花池里还会有什么呢?

  2、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讲述。

  二、结合图片学习儿歌《荷花开》

  1、出示图片:图上有什么?(小鱼、小虾、小雨还有风儿和荷花)

  2、老师把这张图片上的内容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吧!

  3、教师示范朗诵儿歌《荷花开》

  4、教师指图,幼儿根据图片内容逐步念出儿歌的内容,同时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含义。

  师:儿歌里说的红色的大伞是什么呀?(荷花)

  三、启发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1、师:暖暖的风儿吹过来,可以做什么动作呢?小雨又能做什么动作呢?小鱼、小虾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2、先让个别幼儿演示他创编的动作,在选择合适的集体练习。

  3、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动作。

  附儿歌:

  池塘里,

  暖暖的风儿吹过来,

  细细的小雨落下来,

  小鱼儿、小虾儿游过来,

  红色的大伞,

  一朵一朵打开来!

荷花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冒、挨挨挤挤”等词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带着自己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背诵二、三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读书要展开联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以及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播放古筝曲)

  诵读有关荷花的古诗。

  师:刚才我们吟诵的这几首诗都写到了——荷花,同学们想看荷花吗?

  二、感受画面,唤起美感。(课件出示:荷花的图片)

  请欣赏,待会儿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一句诗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荷花。

  生交流。

  三、发现“美”,品词析句。

  (一)自读课文

  1、师: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下面我们一起随着叶圣陶爷爷的脚步,一起去公园的荷花池畔看一看。把课本打开到63页,自由读文章一到二小节。老师先教大家一个读书的好方法:边读边想象,使文字变成画面浮现在脑海里。(学生自由读)

  2、师:作者笔下的荷花带给你什么感受?(美)

  (二)细读课文

  美在哪里?(生交流)

  1、香气——美

  (1)第一自然段。(板书:闻:香)

  (2)师:闻到这花香,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做的? (赶紧跑去)

  (3)师:读得多好,跑得真快。

  (4)师:急啊!迫不及待,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吗?

  2、荷叶——美

  过渡:红花还需绿叶扶,花美,那么叶子呢?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板书:看)

  (1)师:这句话写出荷叶什么特点? (板书:叶: 碧绿 大)

  (2)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

  师:作者说荷叶挨挨挤挤,说明(荷叶很多、荷叶很挤,很茂盛。(板书:多 )

  (3)师:谁能读出这个词的意思来?练练。

  (4)再读读这句话。

  3、荷花——美

  (1)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请一生上黑板写“冒”字。

  师:(提醒冒的上半部的写法。)怎么长才是“冒”呢?

  B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C师: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个词来写“冒”出来的荷花。

  那你觉得哪个词用在这里最好呢?

  D师: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齐读这一句。

  (2)姿态美

  课件出示:“有的……有的……有的……”

  A师:作者在这写了几种姿态的荷花?分别是那几种呢?

  生:三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盛开的,还有是花骨朵。

  B逐个出现,读读。(板书:花:有的……有的……有的……)

  C师:相信你们看过画面会读得更好。(指名读)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

  (生自由练习朗读有的……有的……有的……)男女生分读。

  D打开书本自由读读第二节,试着背下来。填空背诵第二节。

  (3)姿势美

  A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看看那一朵,……生:也很美。

  B课件出示: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学生齐读。

  C师:这画家是谁啊?(“画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D师:是啊!只有神奇的大自然才能画出如此美的画卷。

  板书:一幅活的画

  齐读第三小节。

  评价:读得很熟,就是快了些,要注意标点,要注意句号的停顿。

  看我读。(师有感情范读第三段)

  师:你们再试试,句号要停顿时间长一些。

  F师:第二自然段是作者低头看荷花,是近处看荷花。是仔仔细细地一朵一朵地看。第三自然段是抬头向远处看,是整体看的,读书不但要读出词句的美还要领会作者怎么观察的,怎么写的。我们今后观察事物也要整体看,同时还要细心地局部地看。要注意观察的方法。

  G师:叶圣陶爷爷写得很细腻,很真实,很动人。这两段你要读熟了,记住了,

  你以后写花、写植物就不发愁了,快把这两节背下来。

  4、感受——美

  (1)师:闻着扑鼻的香味,看着那千姿百态的荷花,欣赏着这美不胜收的画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花了……(播放音乐)把学生带进这如梦如幻的世界。

  (2)师:我是荷花吗?生:不是。师:是啊!所以只是“彷佛”(板书:想:仿佛)

  (3)师:这一段写得很美,是“我”陶醉了,是“我”的想象,怎样

  读好呢?怎么读能让人觉得如痴如醉呢?(指名读。)

  师:这一段他读得感觉真像做梦一样。(掌声响起)文章因为有丰富想

  象而美丽!

  (4)(课件出示图)

  蜻蜓在飞行时有什么快乐?小鱼昨夜做什么好梦了?

  师:还会有别的小动物和荷花交流吗?课件出示:青蛙和荷花;小鸭和荷花。

  师?他们在干嘛呢?

  提供句式,说话训练:

  (5)师引读:过了好一会,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美丽的'荷花让我如痴如醉,如梦如幻。

  四、练笔

  夏天到了,分湖公园里的荷花开了,看,这一朵荷花躲在大荷叶下面,好像怕似火的骄阳把它娇嫩的皮肤晒坏了;这几朵荷花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荷叶在为它们伴舞呢。请你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把这段话说完整。

  五、推荐书目《叶圣陶童话》

  六、作业

  附板书:

  闻: 香 一

  荷花 叶:多、碧绿、大 幅

  看: 活

  (叶圣陶) 花:有的……有的……有的…… 的

  想: 仿佛 画

  《荷花》教学反思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还结合第二自然段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图文对照,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词汇的积累,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第4、5自然段作者的想象部分时,我采用师配乐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并把自己当成一朵荷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作者的感情。

  但是,课后,当我静下心来,再次审视自己的教案,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却发现了许多遗憾之处。

  首先,对语言文字的体悟不够,训练不到位,或者说对有些重点字词的理解,把握不准。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备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个“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呢?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冒出来?学生懂得“冒”有长、钻、伸的意义,不过用“冒”又比这些词好,可具体好在哪里似乎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虽然小结时,我点明“冒”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竞相开放的盛况和它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比其它字更为传神地写出了荷花不经意间钻出水面,亭亭玉立的盎然生机。但从学生的表情来看,很多学生还是似懂非懂。

  其次,我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

  我想,只有认真思考,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荷花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荷叶涂色。

  2、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3、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与荷叶的颜色。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好荷花与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

  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

  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如果你想反过来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四、幼儿评价。

  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