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4-11-17 09:47:58 教案 我要投稿

分数的意义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

  板书:17/100=17/100

  3/20=15/100

  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⑶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⑷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⑸思考: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课件)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思考并计算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90/500)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98/100)说说98/100表示什么?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⑴师:通过以上的练习说一说17/100、15/100、98/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⑵提问: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

  ⑶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分率或百分比。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⑷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第105页“做一做”。

  2、第106页第1,2题。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 27/100千米可以写成27%千米。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2)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 )占( )的40%。

  如果书是100页,看了( )页;书是 200页,看了( )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 ( )%没修。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活动(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学生能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学习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及“做一做”第2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教科书76页例2: 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思考:① 要把2/3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我们就要把分母( )乘( )才能得到12;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现在我们把分母3乘了个4,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就应该( )。最后分子分母都乘了个( ),就把2/3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数( )。

  ② 要把10/2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我们就要把分母( )除以( )才能得到12;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现在我们把分母24除以了个2,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就应该( )。最后分子分母都除以了个( ),就把10/24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数( )。

  (2)结合我们上面的思考,把教科书75页例2中的几个方框填完整。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总结升华

  4.我能行: 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2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学习内容: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分数的基础上,对分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在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

  请用分数表示2个红的圆。(1/2,2/4)

  讨论:同意哪种意见?

  为什么同样的两个红圆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分数表示?

  那么老师用4/8表示这两个圆,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你们认为还可以用别的分数来表示吗?(6/12,8/16,12/24)

  这样的分数你们能多少个?(写不完)为什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两个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两个圆所占的份数也不同,分数就不同了)

  (2)巩固练习

  A、1/2 1/3 1/4 1/6 1/12 1/24

  任选一个分数,并在图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B、任选一副图表示出它的.5/6。

  (3)课堂小结

  今天发言的同学请站起来。

  全班46人,发言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还有一些同学没发言,请发言过的同学出题,让他们有机会发言。

  教学反思:

  在练习课的设计上,课本上的练习十分单调,将课外精选的一些练习安排在练习课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5

  学习内容:

  教材10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 我能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我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难点:

  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圆纸片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学习,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104页例1

  (1)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2)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我写的算式

  (3)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4)通过解答,我发现

  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含义( )

  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 ),分子( )。

  2、小组合作学习例2

  仔细观察,根据问题,写出算式。

  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从计算中,我发现分数减法含义与整数减法含义( ),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分母( ),分子( )。

  3.小组展示,汇报。

  4.观察例1和例2,我发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 ),分子(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应该( )。

  5.我能行

  完成105页做一做第一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交流

  讲故事《大胆的小猴》,并与大家交流,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的培养。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交流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小组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一、展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 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

  二、小组交流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较。两个量比较才能产生百分数,只有一个数量是不能产生百分数的。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

  三、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百分数时注意要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通常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并注意%的两个小圆圈要均匀且不能过大,以免和分子混淆。

  在半分钟内写十个百分数,看看写出的百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百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四、小组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

  分数代表一个数值,也可以代表一个分率。而百分数只能代表一个分率。

  (2)读法不同

  分数读作几分之几,百分数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

  (3)写法不同,百分数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行了,而不是写成分数的形式。

  (4)分母不同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母规定是100。

  (5)分子不同

  分数的分子必须是自然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6)百分数不可以约分,分数可以约分。

  (7)分数单位不同,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而百分数的单位只能是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百分数源于分数,而又有别于分数。实践证明,学生认识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长期学习的种属概念负迁移所致。学生会误认为分数与百分数是包含关系,分数有的属性,百分数也一定具有。为了跨越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我采用了小组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区分清楚百分数和分数是不一样的。

  五、生活中的应用

  1、经典文化中的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1%

  2、做游戏。

  石头 剪刀 布

  规则:两人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成语中的百分数和做游戏,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能将百分数应用到平时玩的游戏中。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六、总结

  请告诉大家你这节课学习情绪的比率。

  愉快占( )%

  紧张占( )%

  遗憾占( )%

【分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教案12-18

《分数的意义》教案01-20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04-21

分数的意义教案01-24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9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2-29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02-25

【热】分数的意义教案02-28

分数的意义教案【荐】02-24

分数的意义教案【热门】02-20

分数的意义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意义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

  1、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2、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

  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学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⑴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17/100 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3/20

  板书:17/100=17/100

  3/20=15/100

  ⑵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⑶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⑷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⑸思考: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课件)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思考并计算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多少?(490/500)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是多少?(98/100)说说98/100表示什么?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⑴师:通过以上的练习说一说17/100、15/100、98/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⑵提问: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

  ⑶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分率或百分比。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⑷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活动(三)巩固练习

  1、第105页“做一做”。

  2、第106页第1,2题。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2) 27/100千米可以写成27%千米。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2)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 )占( )的40%。

  如果书是100页,看了( )页;书是 200页,看了( )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 ( )%没修。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活动(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教学反思】

  学生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学生能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2

  学习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及“做一做”第2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教科书76页例2: 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思考:① 要把2/3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我们就要把分母( )乘( )才能得到12;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现在我们把分母3乘了个4,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就应该( )。最后分子分母都乘了个( ),就把2/3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数( )。

  ② 要把10/2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我们就要把分母( )除以( )才能得到12;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现在我们把分母24除以了个2,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就应该( )。最后分子分母都除以了个( ),就把10/24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数( )。

  (2)结合我们上面的思考,把教科书75页例2中的几个方框填完整。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总结升华

  4.我能行: 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2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3

  学习内容:

  课本第75—76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

  我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准备3张完全一样的正方形纸片。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展示动手操作。

  2、自学教材75页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

  (1)通过例1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怎么样变化的?

  (3)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

  (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1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分数的基础上,对分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在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之后:

  请用分数表示2个红的圆。(1/2,2/4)

  讨论:同意哪种意见?

  为什么同样的两个红圆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分数表示?

  那么老师用4/8表示这两个圆,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你们认为还可以用别的分数来表示吗?(6/12,8/16,12/24)

  这样的分数你们能多少个?(写不完)为什么?

  思考:为什么同样的两个圆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平均分的份数不同,两个圆所占的份数也不同,分数就不同了)

  (2)巩固练习

  A、1/2 1/3 1/4 1/6 1/12 1/24

  任选一个分数,并在图上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B、任选一副图表示出它的.5/6。

  (3)课堂小结

  今天发言的同学请站起来。

  全班46人,发言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还有一些同学没发言,请发言过的同学出题,让他们有机会发言。

  教学反思:

  在练习课的设计上,课本上的练习十分单调,将课外精选的一些练习安排在练习课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5

  学习内容:

  教材10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 我能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我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难点:

  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圆纸片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学习,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104页例1

  (1)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2)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我写的算式

  (3)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4)通过解答,我发现

  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含义( )

  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 ),分子( )。

  2、小组合作学习例2

  仔细观察,根据问题,写出算式。

  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从计算中,我发现分数减法含义与整数减法含义( ),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分母( ),分子( )。

  3.小组展示,汇报。

  4.观察例1和例2,我发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 ),分子(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应该( )。

  5.我能行

  完成105页做一做第一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交流

  讲故事《大胆的小猴》,并与大家交流,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的培养。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交流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小组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一、展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 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教育理念。

  二、小组交流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较。两个量比较才能产生百分数,只有一个数量是不能产生百分数的。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

  三、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百分数时注意要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通常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并注意%的两个小圆圈要均匀且不能过大,以免和分子混淆。

  在半分钟内写十个百分数,看看写出的百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百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四、小组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

  分数代表一个数值,也可以代表一个分率。而百分数只能代表一个分率。

  (2)读法不同

  分数读作几分之几,百分数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

  (3)写法不同,百分数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行了,而不是写成分数的形式。

  (4)分母不同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母规定是100。

  (5)分子不同

  分数的分子必须是自然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6)百分数不可以约分,分数可以约分。

  (7)分数单位不同,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而百分数的单位只能是百分之一

  设计意图:百分数源于分数,而又有别于分数。实践证明,学生认识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长期学习的种属概念负迁移所致。学生会误认为分数与百分数是包含关系,分数有的属性,百分数也一定具有。为了跨越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我采用了小组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区分清楚百分数和分数是不一样的。

  五、生活中的应用

  1、经典文化中的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1%

  2、做游戏。

  石头 剪刀 布

  规则:两人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成语中的百分数和做游戏,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能将百分数应用到平时玩的游戏中。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

  生本教育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六、总结

  请告诉大家你这节课学习情绪的比率。

  愉快占( )%

  紧张占( )%

  遗憾占( )%

【分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教案12-18

《分数的意义》教案01-20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04-21

分数的意义教案01-24

分数的意义教案03-19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2-29

分数的意义优秀教案02-25

【热】分数的意义教案02-28

分数的意义教案【荐】02-24

分数的意义教案【热门】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