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

时间:2024-08-02 16:28:44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9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 + + +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 7×= ×15=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

  ×3=++=

  ……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3=+ + = = = (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重点: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设计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同学间的广泛交流,在对比、择优、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3.出示:(课件1)

  这道题目又该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学生交流、质疑:

  1.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a.++===(块)

  方法b.3=++====(块)

  2.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

  3.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4.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5.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这些质疑活动应该由学生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质疑、答疑)

  四、归纳、概括:

  1.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五、巩固、发展

  1.巩固意义:

  (1)看图写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出示图片1、图片2、图片3)

  (2)改写算式:

  +++=()()

  +++++++=()()

  (3)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2.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说一说,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以8为例来说明)

  (2)应用题:

  a.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b.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3)对比练习:

  a.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b.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3.发展提高:

  (1)出示(课件1):说说怎样想?

  (2)出示(课件2):说说怎样想?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6、例7,做一做1~2,练习一5~11。

  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23+2/5

  68-54

  1/2(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33/5+1 1-5/721/25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 米,宽 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45m,宽是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或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 、 、 米 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

  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一)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2.分析.

  教师提问: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 ”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3.画图.(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1)

  画图说明: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4.尝试解答.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

  5.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二)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 ,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教学例2

  例2.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2

  2.求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实际上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

  3.列式: (米)

  答:小强身高 米.

  (四)变式练习

  小强身高 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

  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一)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一只鸭重 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 ,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2.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 ,一个蓝球多少元?

  (二)提高题

  1.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

  (一)修路队计划修路4千米,已经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二)一头鲸长7米,头部长占 。这头鲸的头部长多少米?

  (三)成昆铁路全长1100千米,桥梁和隧道约占全长的 。桥梁和隧道约长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学习和理解本节课内容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新知识前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很重要。

  本节课的内容为简单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掌握这部分知识才能为学习后面部分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题意中已知条件和找单位“1”等迁移知识的能力。学生认知的障碍点主要是理解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2.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信息,找出单位“1”:

  2.列式计算。

  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楚

  数量间的关系。

  (2)画线段图分析思考,分析重点句。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解答。

  板书: 2500× =1000(㎡)

  (4)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并说出解决的依据是什么。

  2.(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

  (2)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

  3.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拓展提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解答,再交流想法。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哪里入手分析?解题步骤是什么?

  五、归纳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8页第2、3、9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 ;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 ,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 和 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谈话、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

  为什么呢?

  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

  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口述下列算式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3.列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题意。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

  ①谈话提问:

  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

  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

  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

  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

  3.列式解答。

  (1)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

  10054=80(千克)

  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

  (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直接用分数计算呢?

  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

  答:吃了80千克。

  4.课堂练习。

  队的有多少人?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

  (4)反馈。

  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

  是多少。)

  5.小结。

  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再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

  6.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看看它与上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1)出示例2。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确定从哪儿入手分析。(小强身高

  (3)分析、画图。

  ①你怎样理解这个条件?(把小林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小强的'身高是这样的7份。)

  ②这道题中涉及到几个数量?哪几个数量?(小林的身高、小强的身高。)

  ③为了区别,画图时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先画谁呢?(小林的身高)再画谁呢?(小强的身高)怎样表示?

  (4)看图列式。

  少。)

  ②怎样列式解答?

  7.改动上题,你能独立分析吗?

  米?

  (2)画图分析解答。

  (3)提问反馈:

  ①把谁看作单位1?

  ②小林身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③求小林身高就是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课堂总结

  例1、例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巩固反馈

  (画图,解答)

  球价格多少元?

  3.对比练习:

  少元?

  (五)布置作业

  20页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很自然的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例2的讲授,既要让学生明确两例题的区别,又要让学生统一到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变换关键句使学生灵活分析解答,易于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

分数乘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有关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数乘法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案09-20

分数乘法的教案06-18

分数乘法教案05-18

关于分数乘法教案06-06

关于分数乘法的教案03-31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06-14

[精品]分数乘法教案05-24

分数乘法教案(精)11-02

分数乘法的教案(15篇)02-28

分数乘法教案15篇01-22

有关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分数乘法教案模板集合9篇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下面口算。

  2.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乘法。板书

  谁能编一道分数乘法算式(择几道板书黑板一侧)

  分数乘法有很多,今天先研究其中一种:分数乘整数。

  看了今天的课题,可能有同学马上想知道分数乘法怎么算呢?其实,每一个新知识的产生都与原有的旧知密切相关,对于分数乘整数来说,当然也是如此。下面我们来讨论!

  二、探究

  1.理解意义。

  出示例题1:做一朵绸花用 米绸带。

  (1)小芳做了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米)

  (2)小华做7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了几分之几米绸带?

  课件: + + + + + + =(米)

  (3)学校庆国庆活动一共要做15朵这样的绸花,你能用加法计算出几分之几米绸带?

  + + + + + + + + + + + + + + =?

  这么多米加起来,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导入:如果把这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你特别需要知道什么?

  板书: ×3= 7×= ×15=

  谁能说说 ×3表示什么意思?7×呢?

  前面大家所说的(黑板一侧板书的)乘法算式,谁能说说他们的意思?对比一下,你们觉得是分数加法简便,还是分数乘法简便?

  2.探究算法。

  现在我们来看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我们先来研究×3, ×3=怎么算呢?请大家尝试解决。指名板演典型算法。

  ×3= =

  ×3=++=

  ……

  交流:第二种按照加法计算,不简便,重点体会第二种和加法有着联系:×3=+ + = = = (教师板书),符合加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也是简便的`。同时借助直观图观察验证。

  练习:×7,与原来加法结果比较,完全正确。

  谁能试着总结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所得积做分子。

  继续研究:×30

  提示:这道题与前面几题相比可能有些新情况,你看出来了嘛?先试试看,再同桌交流。

  指名板演新情况:都有相同点?(约分),不同是什么?(主要是约分的区别)

  讨论:约分的先后序。(先乘后约,还是先约后乘),体会到先约后乘的简便。

  练习:先判断可不可以约分?怎样约分?

  总结注意事项:能约分的先约分再乘。

  三、练习

  填一填:练习第一、二题。

  算一算:完成3第三、七题。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五、作业

  练习八第2题、第4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重点:

  (1)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

  在计算的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设计思想: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独立尝试的基础上,进行同学间的广泛交流,在对比、择优、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3.出示:(课件1)

  这道题目又该怎样计算呢?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学生交流、质疑:

  1.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a.++===(块)

  方法b.3=++====(块)

  2.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

  3.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4.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5.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这些质疑活动应该由学生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质疑、答疑)

  四、归纳、概括:

  1.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五、巩固、发展

  1.巩固意义:

  (1)看图写算式,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出示图片1、图片2、图片3)

  (2)改写算式:

  +++=()()

  +++++++=()()

  (3)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2.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说一说,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以8为例来说明)

  (2)应用题:

  a.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b.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3)对比练习:

  a.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b.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3.发展提高:

  (1)出示(课件1):说说怎样想?

  (2)出示(课件2):说说怎样想?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6、例7,做一做1~2,练习一5~11。

  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23+2/5

  68-54

  1/2(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33/5+1 1-5/721/25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 米,宽 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45m,宽是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或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应用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正确灵活的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说出 、 、 米 的意义.

  2.列式计算

  20的 是多少?6的 是多少?

  学生完成后,可请同学说一说这两个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这是乘

  法意义的扩展出现的新问题,那么这一意义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质疑、悟理

  (一)教学例1(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自编)

  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数量间的关系.

  2.分析.

  教师提问:重点分析哪句话呢?“吃了 ”这句话是分率句.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这样的4份).

  3.画图.(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1)

  画图说明:a.量在下,率在上,先画单位“1”

  b.十份以里分份,十份以上画示意图.

  c.画图用尺子,用铅笔.

  4.尝试解答.

  解法一:用自己学过的整数乘法做

  (千克)

  解法二:

  5.小结: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

  (二)巩固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4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 ,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

  1.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三)教学例2

  例2.小林身高 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演示课件:分数乘法应用题2

  2.求参加合唱队有多少人实际上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

  3.列式: (米)

  答:小强身高 米.

  (四)变式练习

  小强身高 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三、归纳、总结

  1.今天所学题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2.用分数乘法解答的题的`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哪里入手分析?

  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位“1”和分率,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从分率可入手分析

  四、训练、深化

  (一)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1.一只鸭重 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 ,这只鸡重多少千克?

  2.一个排球定价36元,一个篮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 ,一个蓝球多少元?

  (二)提高题

  1.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桶油400千克,用去 吨,用去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五、课后作业

  (一)修路队计划修路4千米,已经修了 。修了多少千米?

  (二)一头鲸长7米,头部长占 。这头鲸的头部长多少米?

  (三)成昆铁路全长1100千米,桥梁和隧道约占全长的 。桥梁和隧道约长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复习分数乘以整数和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整数和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这些分数乘法运算有什么不同?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让学生用学过的.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1000克牛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注意让学生用分数乘以整数的知识求出全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是多少天?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学生做第3题,让学生计算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相乘的算式。

  学生做第4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比较整体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5题,教师注意让学生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做第6题,让学生用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有关分数的生活问题,培养学生一方有难,多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思想。

  学生做第7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分数乘法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的意义”是学习和理解本节课内容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教学新知识前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很重要。

  本节课的内容为简单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掌握这部分知识才能为学习后面部分较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题意中已知条件和找单位“1”等迁移知识的能力。学生认知的障碍点主要是理解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

  2.渗透对应思想,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理解分数问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2.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信息,找出单位“1”:

  2.列式计算。

  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搞清楚

  数量间的关系。

  (2)画线段图分析思考,分析重点句。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解答。

  板书: 2500× =1000(㎡)

  (4)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并说出解决的依据是什么。

  2.(1)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决?

  (2)比较这两道题的异同。

  3.要求学生画线段图分析题意,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拓展提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式解答,再交流想法。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哪里入手分析?解题步骤是什么?

  五、归纳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8页第2、3、9题。

分数乘法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 ;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 ,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 和 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法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谈话、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

  为什么呢?

  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

  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

  (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口述下列算式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3.列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1。

  2.分析题意。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

  ①谈话提问:

  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

  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③汇报讨论结果。

  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

  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

  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

  3.列式解答。

  (1)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

  10054=80(千克)

  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

  (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直接用分数计算呢?

  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

  答:吃了80千克。

  4.课堂练习。

  队的有多少人?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

  (4)反馈。

  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

  是多少。)

  5.小结。

  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分析含有分率的句子,找准单位1,再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

  6.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看看它与上面的题有什么不同?

  (1)出示例2。

  (2)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确定从哪儿入手分析。(小强身高

  (3)分析、画图。

  ①你怎样理解这个条件?(把小林身高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小强的'身高是这样的7份。)

  ②这道题中涉及到几个数量?哪几个数量?(小林的身高、小强的身高。)

  ③为了区别,画图时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先画谁呢?(小林的身高)再画谁呢?(小强的身高)怎样表示?

  (4)看图列式。

  少。)

  ②怎样列式解答?

  7.改动上题,你能独立分析吗?

  米?

  (2)画图分析解答。

  (3)提问反馈:

  ①把谁看作单位1?

  ②小林身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

  ③求小林身高就是求什么?

  求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课堂总结

  例1、例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巩固反馈

  (画图,解答)

  球价格多少元?

  3.对比练习:

  少元?

  (五)布置作业

  20页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教案的设计着重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1的讲授,通过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以线段图为手段找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得出,求问题就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很自然的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例2的讲授,既要让学生明确两例题的区别,又要让学生统一到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思维定势,在练习的设计上,通过变换关键句使学生灵活分析解答,易于学生把握解题的关键。

分数乘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情境:剪一个这样的图案要用一张彩纸的1/5,剪3个这样的图案需要多少张彩纸?

  2、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3、 组织全班交流。 师生一起来分享交流过程。对学生提出的想法,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列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呢?对这个算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把加法的板书和乘法的板书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4、练一练:教科书第2页“涂一涂,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整数想乘,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练习:教科书“试一试”第1、2题。

  5、探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

  出示 6×5/9。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计算方法,如果没有方法二,教师可指导学生看书得到。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算法,得出“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练习:

  (1)教科书“练一练”第1题。

  (2)计算

  二、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3、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在集体讲评。

  2、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写在课本上,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3、教科书第4页“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说,你从每幅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如何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