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我的身体教案

我的身体教案

时间:2024-11-20 22:52: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我的身体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身体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我的身体教案集合10篇

我的身体教案 篇1

  活动内容:律动《我的身体》

  活动准备:ppt 图谱

  活动目标:1. 欣赏歌曲, 尝试跟随音乐轻拍身体各部位

  2. 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宝贝们,下午好!

  2. 早上呀,宝贝们表现特别棒!

  3. 现在呢, 我们要来做游戏啦! 看看哪位宝贝最聪明, 反应最灵敏.

  二.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

  1.竖起耳朵仔细听, 我们的小手要变到哪里去呢?

  2.宝贝们伸出你的小手,爸爸妈妈也要伸出来哦

  3.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到头顶上,变到哪啦?

  4.小手又开始变啦,变到哪呢?变到我的`肩膀上

  5.那么,小手还可以变到哪里呢?变变变,变到我的胸上

  6.又开始变啦,仔细听,变到哪啦,小手叉一叉,扭一扭,变到我的腰

  7.还可以变到我们的腿和膝盖

  8.刚才我们的小手变到哪啦?我的头

  9.到了哪啦?我的肩

  10.到了哪啦?胸 腰 腿 膝盖

  11.看看小手又变到哪啦?钢琴上,我们要唱歌啦,大家小手拍起来

  12.我的小手弹的琴好不好听呢?用你的小手给我鼓鼓掌吧

  13.我们看看谁还在唱歌呢?

  14.听音乐,教师配合唱并做动作

  15.我们再来一遍吧,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也一起动起来吧

  三.认识图谱

  1.看图谱

  2.做动作

  四.听音乐互动游戏

  爸爸妈妈和宝贝跟着音乐互指玩

我的身体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舞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在做动作的同时,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我的身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勾脚、绷脚、正部位、丁步位、小八字、大八字”【幼儿做动作,教师以鼓励为主纠正幼儿的动作】

  2、引导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播放背景音乐、

  3、休息片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作,让幼儿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跳2---3遍,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5、 请幼儿上台表演给小朋友看。

  6、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儿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教师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课。

  活动反思:

  从活动的内容上看: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感受这个活动的乐趣。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想象,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到用身体发出声音的乐趣。

  从活动的改变上看:我让孩子以一定的节奏XX XX | X X | X — |来发出声音。幼儿在尝试熟练了之后,对有节奏地发出声音的兴趣很大,这对于幼儿的节奏感,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听音乐发出声音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够根据听到音乐发出声音,并且也会有节奏地根据音乐的快慢来发出声音,可见,上一环节的节奏,也让幼儿在这个环节中,用身体根据音乐来发出声音,更加有方向性,给他们一种节奏的习惯。

我的身体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二、重点: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三、难点: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四、材料准备:玩具猫两个、录音机、磁带

  五、设计思路:

  在《小宝宝》的主题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做游戏时百玩不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本活动中涉及到了语言、认知、数数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活动流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

  出示玩具猫,它们是谁?长得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最喜欢唱歌了,我们一起唱。(集体唱〈大猫和小猫〉)

  老师师指导个别幼儿注意控制音量。

  2、练节奏

  (1)师以大猫小猫的口吻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不过小手本领大不大呀?会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的小手还会做游戏了,拍拍手,拍拍我的(幼儿自由练习)

  (3)以开火车的形式做游戏“拍拍手”,师指导个别有困难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帮忙。

  (二)、新授

  1、师以大猫的口吻说,我会把小朋友拍的这些部位唱出来。(放录音,师边唱边做动作)

  小猫说我也会唱这首歌。(放录音第二遍)

  2、幼儿回忆歌词:它们刚刚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唱)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来弯弯腰;有几个手指头?一起来数数等。

  3、这首歌真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师清唱,幼儿轻轻跟唱)

  4、师幼一起唱,边做动作,提醒个别幼儿轻声唱。

  (三)、音游《拉个圆圈走走》

  师:我们用小手和小朋友拉个圆圈做游戏。

  1、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做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拉成多个小圆做游戏

我的身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有兴趣关注自己的四肢

  活动准备:

  围成一个圆,尽量腾出空间让幼儿伸展四肢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动动我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很神奇的,你看有好多地方都能动一动的。

  1、 伸出手臂

  ——这是什么? 我们一共有几只手臂呀?

  ——让我们一起来动一动,伸伸臂,前面伸伸,后面伸伸,上面伸伸……抱个大气球

  (同时念“伸伸臂、伸伸臂”)

  2、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动一动的?

  拍拍腿、踢踢腿、跳一跳。

  3、弯弯腰,转一圈

  二、游戏《木头人》,进一步感知身体的动作

  1、说明游戏规则

  音乐停止随意做一个动作,变成木头人

  2、教师示范

  3、游戏开始

  “请问,你变的是什么?”

  三、讨论、总结

  我们的身体能变成什么?

我的身体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声响,能随乐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2.体验随乐进行身体打击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我的身体都会响》节奏谱、身体部位图卡、音符图卡。

  2.环境创设:幼儿围坐成大马蹄形。

  活动过程:

  1.提问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几样东西,你们用小耳朵听一听,它是什么?师:中一班小朋友的耳朵真灵,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身体,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发出声音?

  启发幼儿:小脚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肚子叫的时候是什么声音?一双手可以发出什么声音?嘴巴、舌头、牙齿呢?

  2.出示节奏谱,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2××××∣××∣

  4

  3.我们的身体都会响。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念儿歌,并在四分音符处跟着老师用身体打击乐表现出来。

  (1)教师示范。

  (2)结合图谱,师幼共同梳理。

  (3)引导幼儿学习随着节奏念歌词、击打身体部位。

  4.问答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规则:幼儿认真听教师的信号,教师说出身体某个部位,幼儿迅速反应出这个身体部位的`声音。

  (2)师幼共同游戏。

  (3)变换游戏的玩法:分组问答、男女问答、个别与集体问答游戏等。

  5.自然结束。

  师:回家之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再一起找一找,看看那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会发出声音,然后配上好听的节奏把它说出来。

  附:(节奏谱)

  ××××∣××∣××××∣××∣

  我的小脚我的肚子

  ××××∣××∣××××∣××∣

  我的小手我的嘴巴

  ××××∣××∣××××∣××∣

  我的舌头我的牙齿

  ××××∣××﹕‖

  我的鼻子

我的身体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积极地探索人体的奥秘,初步了解身体的关节部位。

  2、初步了解关节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段音乐,录音机。

  2、幼儿用书。

  3、纸、牙签、透明胶。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发现自己身上会弯曲的部位。

  (1)、幼儿随音乐做各种动作,音乐停止时,幼儿保持不动。

  教师:看看你们现在的动作,身体哪些地方弯曲了?

  (2)、游戏反复进行。

  (3)、请一个幼儿当模特,个别幼儿回答并指出该幼儿身体弯曲的部位。

  2、引导幼儿了解关节可以使身体弯曲。

  3、引导幼儿了解关节弯曲模型。(幼儿用书)

  4、游戏:找关节。

  幼儿用书第5页。幼儿给娃娃的关节处画圈。

  5、谈话: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的身体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游戏的乐趣。

  2、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弯曲可以为们做哪些事情。

  3、体验身体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了幼儿身体上的关节后,请幼儿自由弯曲身体、想象、表现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锻炼不同的关节,并感受到关节的灵活,激发了幼儿大胆探索并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口袋、盒子、摄像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煮面条”

  师:配音乐玩游戏,体验弯曲。

  师:让幼儿根据刚才玩的游戏,感受到身体有哪些部位弯曲了?

  二、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弯曲有哪些作用

  师: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通过弯曲可以为们做哪些事情?

  1、通过手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2、通过脖子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3、通过胳膊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4、通过腰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5、通过腿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6、通过脚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三、游戏活动

  游戏“夹口袋”(幼儿分成若干组,比一比哪组夹得最多为胜)巩固游戏“钻山洞”(教师当山洞,幼儿当小汽车)

  四、课堂延伸

  通过弯曲进行组合造型,感受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1、师:请小幼儿自由组合造型,比一比哪组的造型最美。(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下幼儿精彩的造型)

  2、请幼儿通过电视观看刚才的造型,进行评论。

  3、引导幼儿讨论保护关节的办法。

  五、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随着“健康歌”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吧,看看谁的身体弯曲得最灵活。”

  活动扩展:不仅身体能弯曲,还有好多的东西都能弯曲,现在让们去找一找在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弯曲吧。

我的身体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对空间(位置关系)的感知,在开始时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在观察两张具有同样物体只是位置不同的画面时,往往把它们说成是一样的,而不能区分其间的差异。所以幼儿掌握空间定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空间位置定向的教育是先从幼儿自身为中心开始的,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左右,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

  对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身体的特征还不是很了解。他们知道自己有两只手,两只脚,两只眼睛等,都是一模一样的,还尚未感觉到是对称的,通过学习、感知和积累,在看看、玩玩、比比中,使幼儿知道自己身体一一对称的特征。

  活动目标

  教师充分运用对称思想,能让幼儿分清左右,知道对称的.东西不但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是成双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能去探索生活中对称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创编儿歌《可爱的身体》。

  2.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人的立体模型(卡通型),图片数张。

  一.出示人体模型,引导启发幼儿。

  1.老师与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桌上的模型,它是长得怎样的?由什么组成的?(让幼儿初步感知人是由不同的器官组合而成的)

  2.让幼儿看看、数数,眼睛、鼻子、手、脚、耳朵、头发、眉毛、嘴巴等各有几个?它们对称吗?(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对其有初步的印象)

  3.和人体模型做游戏,让幼儿说出正确的量词。

  A.老师指人体模型的眼睛(耳朵等),请一名幼儿说:“一双眼睛(耳朵等)”

  B.老师指人体模型的手(脚等),请一名幼儿说:“一双手(脚等)”

  二.利用人体卡通模型,来念儿歌《可爱的身体》,让幼儿能初步理解歌词,巩固对量词的理解。把儿歌和人体模型及幼儿自身三者融为一体,使幼儿更加清楚地知道,人的身上有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并增加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可爱的身体》

  一双小手巧又巧,左手右手来对称;

  一双小脚蹦又跳,左脚由脚来对称;

  一双眼睛圆又圆,左眼右眼来对称;

  一双耳朵灵又灵,左耳右耳来对称。

  三.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1.猜一猜,它是什么?

  老师说出身体一个部位的用途。比如一个小朋友在东,一个小朋友在西,听起声音很清楚,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耳朵)

  2.说一说,是左还是右?

  [page_break]

  老师说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左或右,请幼儿说出对称的是哪里。比如老师说左手,幼儿就说右手,并举起右手。

  3.找一找,谁是对称的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图片,图片上画有一只眼睛(或一只手、一只耳朵等),请幼儿找位和自己对称图片的幼儿做朋友,两个幼儿站在一起,数一数有几对眼睛。(复习10以内的数数)

  4.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制作若干个对称图形(或图案),附加几个不对称图形(或图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图形(或图案),请幼儿观察后讨论,为什么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并进行归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有操作电脑的机会。

  效果分析: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怎样的东西是对称的东西,延伸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别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主要表现在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研究,进一步感知事物的对称性和不对称。

我的身体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欣赏歌曲, 尝试跟随音乐轻拍身体各部位

  2。 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在空地方表现相应的动作,体念活动身体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玩指认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游戏,了解身体各部位名称

  1。。今天,身体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它请小朋友猜猜它身上各个地方的名字

  2。 老师慢速地从头到脚让幼儿指认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这是我身体的`什么地方?

  4。 老师快速指身体各部位,让幼儿指认

  二. 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了解音乐旋律和歌词

  1。 听! 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也说了身体的事情,我们一起听听它说了什么

  2。 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然后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欣赏到的歌词内容

  三. 老师慢速哼唱歌曲, 让幼儿根据所听到的歌词内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

  四. 老师播放音乐, 用夸张的动作拍打和指认身体个部位, 边引导幼儿念歌词,跟音乐表现相应的动作

  五. 提醒幼儿做动作时在人少的地方进行,注意安全。

我的身体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在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走,增强幼儿的平衡能力。

  2、发展幼儿跑的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学习运动员进行队形练习。”

  (2)运动员模仿操:射击、游泳、举重、推铅球、打排球、自由体操。

  要求幼儿学做运动员模仿操,要学的对,学得像,做的到位有力。

  2、基本部分。

  (1)幼儿跟老师在地面上复习平衡木上的.动作。

  (2)幼儿在平衡木上进行动作练习。老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复习游戏“追圈”。老师交代游戏规则:先滚动圈,追到后再继续进行滚动,绕过目标回来后将圈交给第二个幼儿,游戏继续进行。

  3、结束部分。

  (1)幼儿学习平衡木动作的情况。

  (2)做放松活动。

  教后感:运动员是小朋友非常羡慕的人,游戏的开始让幼儿练习各种运动的动作,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该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跑的动作。

《关于我的身体教案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关于我的身体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身体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我的身体教案集合10篇

我的身体教案 篇1

  活动内容:律动《我的身体》

  活动准备:ppt 图谱

  活动目标:1. 欣赏歌曲, 尝试跟随音乐轻拍身体各部位

  2. 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宝贝们,下午好!

  2. 早上呀,宝贝们表现特别棒!

  3. 现在呢, 我们要来做游戏啦! 看看哪位宝贝最聪明, 反应最灵敏.

  二.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

  1.竖起耳朵仔细听, 我们的小手要变到哪里去呢?

  2.宝贝们伸出你的小手,爸爸妈妈也要伸出来哦

  3.我的小手变变变,变到头顶上,变到哪啦?

  4.小手又开始变啦,变到哪呢?变到我的`肩膀上

  5.那么,小手还可以变到哪里呢?变变变,变到我的胸上

  6.又开始变啦,仔细听,变到哪啦,小手叉一叉,扭一扭,变到我的腰

  7.还可以变到我们的腿和膝盖

  8.刚才我们的小手变到哪啦?我的头

  9.到了哪啦?我的肩

  10.到了哪啦?胸 腰 腿 膝盖

  11.看看小手又变到哪啦?钢琴上,我们要唱歌啦,大家小手拍起来

  12.我的小手弹的琴好不好听呢?用你的小手给我鼓鼓掌吧

  13.我们看看谁还在唱歌呢?

  14.听音乐,教师配合唱并做动作

  15.我们再来一遍吧,宝贝们和爸爸妈妈也一起动起来吧

  三.认识图谱

  1.看图谱

  2.做动作

  四.听音乐互动游戏

  爸爸妈妈和宝贝跟着音乐互指玩

我的身体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舞蹈,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在做动作的同时,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我的身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勾脚、绷脚、正部位、丁步位、小八字、大八字”【幼儿做动作,教师以鼓励为主纠正幼儿的动作】

  2、引导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播放背景音乐、

  3、休息片刻,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作,让幼儿体验舞蹈带来的兴趣。

  4、根据音乐的节奏节拍,不断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跳2---3遍,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5、 请幼儿上台表演给小朋友看。

  6、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一会儿爸爸妈妈来接我们的时候,表演给他们看好不好】教师引导幼儿收拾自己的物品准备下课。

  活动反思:

  从活动的内容上看: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感受这个活动的乐趣。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想象,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体验到用身体发出声音的乐趣。

  从活动的改变上看:我让孩子以一定的节奏XX XX | X X | X — |来发出声音。幼儿在尝试熟练了之后,对有节奏地发出声音的兴趣很大,这对于幼儿的节奏感,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在听音乐发出声音这个环节中,幼儿能够根据听到音乐发出声音,并且也会有节奏地根据音乐的快慢来发出声音,可见,上一环节的节奏,也让幼儿在这个环节中,用身体根据音乐来发出声音,更加有方向性,给他们一种节奏的习惯。

我的身体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2、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二、重点:乐意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到音乐活动过程中的乐趣。

  三、难点:在反复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会唱这首歌曲。

  四、材料准备:玩具猫两个、录音机、磁带

  五、设计思路:

  在《小宝宝》的主题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做游戏时百玩不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本活动中涉及到了语言、认知、数数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六、活动流程:

  (一)、复习

  1、复习歌曲《大猫和小猫》

  出示玩具猫,它们是谁?长得一样吗?(一个大,一个小)它们最喜欢唱歌了,我们一起唱。(集体唱〈大猫和小猫〉)

  老师师指导个别幼儿注意控制音量。

  2、练节奏

  (1)师以大猫小猫的口吻说,你们唱得真好听,不过小手本领大不大呀?会干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我们的小手还会做游戏了,拍拍手,拍拍我的(幼儿自由练习)

  (3)以开火车的形式做游戏“拍拍手”,师指导个别有困难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帮忙。

  (二)、新授

  1、师以大猫的口吻说,我会把小朋友拍的这些部位唱出来。(放录音,师边唱边做动作)

  小猫说我也会唱这首歌。(放录音第二遍)

  2、幼儿回忆歌词:它们刚刚唱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唱)

  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我的腰在哪里?一起来弯弯腰;有几个手指头?一起来数数等。

  3、这首歌真好听,想不想再听一遍?(师清唱,幼儿轻轻跟唱)

  4、师幼一起唱,边做动作,提醒个别幼儿轻声唱。

  (三)、音游《拉个圆圈走走》

  师:我们用小手和小朋友拉个圆圈做游戏。

  1、全体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做游戏。

  2、幼儿自由选择好朋友拉成多个小圆做游戏

我的身体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有兴趣关注自己的四肢

  活动准备:

  围成一个圆,尽量腾出空间让幼儿伸展四肢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动动我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很神奇的,你看有好多地方都能动一动的。

  1、 伸出手臂

  ——这是什么? 我们一共有几只手臂呀?

  ——让我们一起来动一动,伸伸臂,前面伸伸,后面伸伸,上面伸伸……抱个大气球

  (同时念“伸伸臂、伸伸臂”)

  2、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动一动的?

  拍拍腿、踢踢腿、跳一跳。

  3、弯弯腰,转一圈

  二、游戏《木头人》,进一步感知身体的动作

  1、说明游戏规则

  音乐停止随意做一个动作,变成木头人

  2、教师示范

  3、游戏开始

  “请问,你变的是什么?”

  三、讨论、总结

  我们的身体能变成什么?

我的身体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探索身体不同部位发出的声响,能随乐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2.体验随乐进行身体打击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我的身体都会响》节奏谱、身体部位图卡、音符图卡。

  2.环境创设:幼儿围坐成大马蹄形。

  活动过程:

  1.提问引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几样东西,你们用小耳朵听一听,它是什么?师:中一班小朋友的耳朵真灵,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身体,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也能发出声音?

  启发幼儿:小脚可以发出什么声音?肚子叫的时候是什么声音?一双手可以发出什么声音?嘴巴、舌头、牙齿呢?

  2.出示节奏谱,进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2××××∣××∣

  4

  3.我们的身体都会响。

  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念儿歌,并在四分音符处跟着老师用身体打击乐表现出来。

  (1)教师示范。

  (2)结合图谱,师幼共同梳理。

  (3)引导幼儿学习随着节奏念歌词、击打身体部位。

  4.问答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规则:幼儿认真听教师的信号,教师说出身体某个部位,幼儿迅速反应出这个身体部位的`声音。

  (2)师幼共同游戏。

  (3)变换游戏的玩法:分组问答、男女问答、个别与集体问答游戏等。

  5.自然结束。

  师:回家之后小朋友可以和爸爸妈妈再一起找一找,看看那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会发出声音,然后配上好听的节奏把它说出来。

  附:(节奏谱)

  ××××∣××∣××××∣××∣

  我的小脚我的肚子

  ××××∣××∣××××∣××∣

  我的小手我的嘴巴

  ××××∣××∣××××∣××∣

  我的舌头我的牙齿

  ××××∣××﹕‖

  我的鼻子

我的身体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积极地探索人体的奥秘,初步了解身体的关节部位。

  2、初步了解关节的作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段音乐,录音机。

  2、幼儿用书。

  3、纸、牙签、透明胶。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发现自己身上会弯曲的部位。

  (1)、幼儿随音乐做各种动作,音乐停止时,幼儿保持不动。

  教师:看看你们现在的动作,身体哪些地方弯曲了?

  (2)、游戏反复进行。

  (3)、请一个幼儿当模特,个别幼儿回答并指出该幼儿身体弯曲的部位。

  2、引导幼儿了解关节可以使身体弯曲。

  3、引导幼儿了解关节弯曲模型。(幼儿用书)

  4、游戏:找关节。

  幼儿用书第5页。幼儿给娃娃的关节处画圈。

  5、谈话: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我的身体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体验游戏的乐趣。

  2、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弯曲可以为们做哪些事情。

  3、体验身体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了幼儿身体上的关节后,请幼儿自由弯曲身体、想象、表现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通过多种形式锻炼不同的关节,并感受到关节的灵活,激发了幼儿大胆探索并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音乐、口袋、盒子、摄像机、电视。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煮面条”

  师:配音乐玩游戏,体验弯曲。

  师:让幼儿根据刚才玩的游戏,感受到身体有哪些部位弯曲了?

  二、感受身体各部位的弯曲有哪些作用

  师:通过提问让幼儿思考,通过弯曲可以为们做哪些事情?

  1、通过手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2、通过脖子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3、通过胳膊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4、通过腰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5、通过腿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6、通过脚的弯曲可以做哪些事情?

  三、游戏活动

  游戏“夹口袋”(幼儿分成若干组,比一比哪组夹得最多为胜)巩固游戏“钻山洞”(教师当山洞,幼儿当小汽车)

  四、课堂延伸

  通过弯曲进行组合造型,感受弯曲的丰富多样性。

  1、师:请小幼儿自由组合造型,比一比哪组的造型最美。(教师用摄像机记录下幼儿精彩的造型)

  2、请幼儿通过电视观看刚才的造型,进行评论。

  3、引导幼儿讨论保护关节的办法。

  五、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随着“健康歌”的音乐一起跳起来吧,看看谁的身体弯曲得最灵活。”

  活动扩展:不仅身体能弯曲,还有好多的东西都能弯曲,现在让们去找一找在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能弯曲吧。

我的身体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对空间(位置关系)的感知,在开始时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在观察两张具有同样物体只是位置不同的画面时,往往把它们说成是一样的,而不能区分其间的差异。所以幼儿掌握空间定向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空间位置定向的教育是先从幼儿自身为中心开始的,引导幼儿学习区分左右,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

  对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身体的特征还不是很了解。他们知道自己有两只手,两只脚,两只眼睛等,都是一模一样的,还尚未感觉到是对称的,通过学习、感知和积累,在看看、玩玩、比比中,使幼儿知道自己身体一一对称的特征。

  活动目标

  教师充分运用对称思想,能让幼儿分清左右,知道对称的.东西不但是一模一样的,而且是成双的,激发幼儿的探究欲,能去探索生活中对称的秘密。

  活动准备

  1.创编儿歌《可爱的身体》。

  2.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内容是人的立体模型(卡通型),图片数张。

  一.出示人体模型,引导启发幼儿。

  1.老师与幼儿一起观察讨论桌上的模型,它是长得怎样的?由什么组成的?(让幼儿初步感知人是由不同的器官组合而成的)

  2.让幼儿看看、数数,眼睛、鼻子、手、脚、耳朵、头发、眉毛、嘴巴等各有几个?它们对称吗?(让幼儿初步感知“对称”,对其有初步的印象)

  3.和人体模型做游戏,让幼儿说出正确的量词。

  A.老师指人体模型的眼睛(耳朵等),请一名幼儿说:“一双眼睛(耳朵等)”

  B.老师指人体模型的手(脚等),请一名幼儿说:“一双手(脚等)”

  二.利用人体卡通模型,来念儿歌《可爱的身体》,让幼儿能初步理解歌词,巩固对量词的理解。把儿歌和人体模型及幼儿自身三者融为一体,使幼儿更加清楚地知道,人的身上有哪些部位是对称的,并增加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可爱的身体》

  一双小手巧又巧,左手右手来对称;

  一双小脚蹦又跳,左脚由脚来对称;

  一双眼睛圆又圆,左眼右眼来对称;

  一双耳朵灵又灵,左耳右耳来对称。

  三.开展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

  1.猜一猜,它是什么?

  老师说出身体一个部位的用途。比如一个小朋友在东,一个小朋友在西,听起声音很清楚,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耳朵)

  2.说一说,是左还是右?

  [page_break]

  老师说出身体某一部位的左或右,请幼儿说出对称的是哪里。比如老师说左手,幼儿就说右手,并举起右手。

  3.找一找,谁是对称的朋友?

  发给每位幼儿一张图片,图片上画有一只眼睛(或一只手、一只耳朵等),请幼儿找位和自己对称图片的幼儿做朋友,两个幼儿站在一起,数一数有几对眼睛。(复习10以内的数数)

  4.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制作若干个对称图形(或图案),附加几个不对称图形(或图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图形(或图案),请幼儿观察后讨论,为什么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并进行归类。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幼儿有操作电脑的机会。

  效果分析: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怎样的东西是对称的东西,延伸活动中发现有些幼儿还不能正确区别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主要表现在美术活动中。因此,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主动去观察、研究,进一步感知事物的对称性和不对称。

我的身体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欣赏歌曲, 尝试跟随音乐轻拍身体各部位

  2。 边念歌词,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3。 在空地方表现相应的动作,体念活动身体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CD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玩指认自己身体各部位的游戏,了解身体各部位名称

  1。。今天,身体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它请小朋友猜猜它身上各个地方的名字

  2。 老师慢速地从头到脚让幼儿指认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这是我身体的`什么地方?

  4。 老师快速指身体各部位,让幼儿指认

  二. 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了解音乐旋律和歌词

  1。 听! 这里有一首好听的歌也说了身体的事情,我们一起听听它说了什么

  2。 播放歌曲请幼儿欣赏,然后引导幼儿自由表达欣赏到的歌词内容

  三. 老师慢速哼唱歌曲, 让幼儿根据所听到的歌词内容,有节奏地轻轻拍打身体各部位

  四. 老师播放音乐, 用夸张的动作拍打和指认身体个部位, 边引导幼儿念歌词,跟音乐表现相应的动作

  五. 提醒幼儿做动作时在人少的地方进行,注意安全。

我的身体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在平衡木上变换手臂动作走,增强幼儿的平衡能力。

  2、发展幼儿跑的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学习运动员进行队形练习。”

  (2)运动员模仿操:射击、游泳、举重、推铅球、打排球、自由体操。

  要求幼儿学做运动员模仿操,要学的对,学得像,做的到位有力。

  2、基本部分。

  (1)幼儿跟老师在地面上复习平衡木上的.动作。

  (2)幼儿在平衡木上进行动作练习。老师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复习游戏“追圈”。老师交代游戏规则:先滚动圈,追到后再继续进行滚动,绕过目标回来后将圈交给第二个幼儿,游戏继续进行。

  3、结束部分。

  (1)幼儿学习平衡木动作的情况。

  (2)做放松活动。

  教后感:运动员是小朋友非常羡慕的人,游戏的开始让幼儿练习各种运动的动作,很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该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和跑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