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精选安全教案范文汇总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全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离园时要等自己的家长来接,不能跟他人走。
2、能对不同的行为作出是否是安全的判定,并做正确标记。
活动准备
1、水彩笔人手一盒。
2、成人女性和小女孩木偶各一。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介绍情境。
师:(1)小朋友们,放学的时候谁来接你们呀?
(2)假设妈妈没有来接,有其他人要带走,你会怎样办?
2、教师使用木偶表演故事情形。
(1)师:有一个小朋友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
(2)教师操纵木偶表演:
旁白:很多小朋友都回家了,妮妮还没有人来接,这是时来了一个阿姨。
陌生阿姨:妮妮,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妈妈加班,她让我来接你。来,我带你往找妈妈。
妮妮:你真的熟习我妈妈吗?你会带我往找妈妈?
(3)师:①小朋友们,你们说妮妮该怎样办呢?
②假设妮妮随着这个不熟习的阿姨走会发生什么事情?假设随着不熟习的人走,以后可能再也看不到妈妈了,也看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了。
3、其他班的教师扮演陌生阿姨,邀请幼儿参与即兴的情形表演。
(1)情形创设:
旁白:××小朋友正在等妈妈来接他,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妈妈在说话。这时候候,一位不熟习的'阿姨静静地靠过来,跟这个小朋友说话。
别班教师扮演的陌生阿姨:你叫××吧,你妈妈让我来接你。
(2)教师顺次邀请三名幼儿参与即兴的情形表演,请幼儿观看、他们的反应。
(3)组织幼儿讨论: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4)教师帮助幼儿应对这类情况的方法。
①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对这个不熟习的阿姨说:我不跟你走,我要等妈妈。
②我们也能够告知老师,对老师说:老师,这个阿姨要接我。
③我们一起学说这两句话。
4、幼儿阅读、操纵幼儿用书。
(1)师:说一说图上小朋友哪种做法是对的,在那幅图上打√。
(2)幼儿操纵,教师指导。
安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每天入园、离园无论是步行还是坐车,都离不开交通安全,虽然有家长的保护,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时刻防护幼儿的交通安全固然重要,而让他们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更是重中之重。为此我们设计了《安全回家》这一活动,作为大班幼儿安全教育第一课。
活动目标:
1、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交通安全常识,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生活实践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确立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保护意识。
2、难点: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交通标志若干。
2、知识准备:幼儿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初步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3、家长工作:请家长带幼儿去感受马路上的车流、人流,观察车辆通过路口以及人们走人行横道的一般规律;和幼儿一起收集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课件导入活动
1、提问:小朋友,我们每天回家都要过马路,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十字路口上,汽车、自行车川流不息,一个小朋友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差点被汽车撞倒。)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展示红绿灯、斑马线课件教育幼儿掌握交通常识。)
儿歌:小朋友,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停一停。
教师温馨提示:斑马线是人行横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可别乱走。
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才能安全回家。
(二)再次认识学习过的交通标志。
1、教师提问:马路上除了红绿灯和斑马线,我们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呢?引导幼儿交流:将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标志与同伴分享,请个别的幼儿将自己画好的安全标志用展示台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并说说它的'作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大家认识的标志,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吧。"(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展示交通标志,并告诉幼儿此标志的作用),引导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交通安全标志。
(三)竞赛游戏交通安全问题判断。请幼儿自由结伴分成四组,进入问题抢答环节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幼儿依次观看图片中小朋友的行为,四组幼儿观看完进行抢答,抢到了要说出做得对还是不对?应该怎么做?答对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以得到小红花最多的一组或胜。
第一幅图:几个小朋友在马路上玩球。
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追逐奔跑、嬉笑打闹、玩游戏。
第二幅图:一个小朋友在马路上钻爬交通隔离设施。
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钻、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第三幅图:几位小朋友在站台上排队上公共汽车。
教师小结:乘车时要排队等候,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争抢。
第四幅图:一个小朋友乘车时把头伸出车窗外。
教师小结: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车窗外,以免被对面来的车辆或路边树木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同时也保护了环境。
第五幅图:几个小朋友在车内边聊天边吃棒棒糖。
教师小结:在车内不吃带壳带棒的零食,如花生、瓜子、棒棒糖、麻辣串等,吃带壳的零食影响车内卫生,吃带棒的零食很危险,汽车刹车时容易刺伤咽喉,危及生命安全。
第六幅图:马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发生交通事故时,不要靠近发生地,并且迅速拨打110报警或120急救电话。报警时要注意讲清事故发生具体位置。
(四)活动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交通安全知识,每一组的小朋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的回家。
活动结束:
和孩子们再一起念儿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儿歌:
小朋友,过马路,一定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停一停。
活动反思:
《平安回家》是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一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教育孩子能明白放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一上课,我就以情景导入,以放学为案例,让他们快速收拾书包。创设一个平安回家的情境,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达到以趣求知,趣中乐学的效果。所以一开始孩子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接着让孩子们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认知明理。放学收拾书包,是每个孩子每天都要做的,但丢三落四是孩子们经常犯的毛病,及回家途中所遇的问题该怎么做。因此设计“小演习”,目的是让孩子关注一些生活细节,通过提醒,加深巩固认识,已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
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春游中的户外安全提示标志,了解安全标志的作用。
2、能够在安全标志的提示下注意自己的活动安全。
3、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重难点:
能看懂户外安全标志,并了解安全标志所要提醒我们的.事。
活动准备:
1、《小兔去春游》故事和PPT。
2、各种户外安全标志图。
活动过程:
一、互动交流,激发兴趣与幼儿共同回忆前不久开展的春游活动经历,再次体验春游时的愉快心情。
提问:
1、前几天我们去了哪里春游?
2、你看到了什么最开心?
小结:我们最喜欢去春游,大家高高兴兴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没有人受伤,真开心!
二、欣赏故事《小兔去春游》(观察春游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安全标志)春游安全标志:系好安全带、禁止翻越栏杆、请勿喂食1、引出故事: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想去春游,猜猜它会使谁?(小兔)。我们来看看,小兔是不是也能和我们一样高高兴兴去春游,安安全全地回来呢?
2、第一段:小兔去春游,它上了旅游车,看到车厢里有这样的标志,这是提醒大家要干什么?
3、第二段:小兔来到动物园,看到小企鹅们在栏杆后面的水池里游泳,它正想翻过栏杆到小企鹅旁边去,忽然看到了这个标志(禁止翻越围栏),这个标志是提醒我们什么事情?
4、第三段:小兔又和大家一起去看黑冠鹤,它觉得黑冠鹤好漂亮,正想把自己的饼干给黑冠鹤吃,可是它又发现了一个标志,这个标志又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小兔去春游的时候,因为它看懂了安全标志,小朋友们也提醒了小兔避开危险,保护好自己,所以小兔能和大家一样高高兴兴去春游,平平安安回来,小兔谢谢大家了!
三、 游戏:快速认标志(复习巩固对安全标志的认识)老师在教室空地上安放三个安全标志牌,幼儿跟着音乐和老师一起走走,音乐停,教师说出一种标志,孩子听明白以后迅速找到标志前站好,最快找到的孩子为胜。
安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识,增强幼儿的防火意识。
2、练习钻的动作,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训练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消防员的照片,消防录像
2、小动物头饰,消防器械,手巾,手机,娃娃家,水盆等。
活动过程:
一 、看一则火灾的新闻录像。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看看。
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该怎么办呢?
二 、出示消防员的图片
(引导幼儿看他们的衣服面料,颜色,让幼儿知道衣服、手套、雨靴都具有防火的功能。)
师:消防员叔叔穿着特殊的衣服,勇敢地去把火扑灭。我们再接下来看新闻,看看消防员叔叔是怎么救火的。
三、看消防员叔叔救火时候的录像。
提问:1、为什么会起火?
2、你都看到了什么?
3、消防员叔叔怕不怕火?
4、他们是怎么救火的?
5、他们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灭火器)
四 、游戏“我是消防员”
出示图片:森林里发生火灾了,我们要怎么帮助小动物?
1 、先打火警电话119,消防员叔叔灭火,救出小动物们,最后安全的撤退。
2、游戏开始:消防队员开始行动,消防队长指挥消防队员用最快的速度扑灭大火,救出小动物。
3、教师:指导幼儿练习钻的动作,在反复的来回跑动中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五、结束部分
师:我们个个都是一名勇敢地小小消防员,森林的另一处又发生了火灾,让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再次出发去救火吧。
教学效果:
1、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和消防意识。
3、提高学生的团结互助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安全教案 篇5
小班的幼儿初入幼儿园,还没有培养起排队等待、轮流喝水、洗漱、如厕的意识,常常会出现拥挤、碰撞、推拉等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幼儿的'正常活动,还可能会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如摔伤、碰伤、抓伤等。因此,本活动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知道洗漱、喝水、如厕时,不争抢、不推挤,会等待。
【活动准备】
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不推挤》,图片《哪些宝宝做得好》。
【活动过程】
1、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推挤》。
(1)请幼儿说一说看到了什么?那些小朋友是怎样洗手的?大家感觉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为什么?
(2)小结:洗手时,人多水龙头少,小朋友不能同时洗手,所以要排队等待,不能拥挤、争抢、推拉。
2、引导幼儿了解在幼儿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
(1)请幼儿说一说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轮流进行?(喝水、如厕、玩滑梯等。)
(2)组织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
先教幼儿学习儿歌《不推挤》。幼儿熟悉儿歌后,可以将儿歌中的“洗洗手”替换成其他内容,如,上厕所、滑滑梯等。
(3)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哪些宝宝做得对》。讲讲谁做得对,谁做的不对。
3、情景练习:排队轮流喝水。
(1)请幼儿按男孩、女孩进行分组到喝水处排队轮流喝水。
(2)小结:当很多人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排队等待,不争抢、不推挤,这样就不会出现被挤倒、碰伤等现象。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轮流如厕、洗手、喝水、玩滑梯的意识和习惯。
附:儿歌
不推挤
洗洗手,不推挤,
小心滑倒伤自己,
排队等候别着急,
安安全全记心里。
安全教案 篇6
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困在车里,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在互动式情景表演中思考各种被锁在车里时的自救方法。
2、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排演情景表演,教师扮演妞妞(背旅行包、戴太阳镜)、配班教师扮演教师。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导入活动。
(1)妞妞(背着包走到座位上,坐下,自言自语):春游真好玩,老师,我们这是要回幼儿园了吗?
(2)配班教师:是啊,坐稳了,我们要出发了。
(3)妞妞(打哈欠):哦,我要美美地睡一觉。
(4)配班教师:到幼儿园了,我们下车了!
(5)旁白:妞妞仍然在睡觉,嘴里发出呼噜声。
(6)旁白:所有的小朋友都下车以后......
(7)妞妞:啊!怎么人都走了?我要下车,咦?车门锁上了!
(8)妞妞面向小朋友:小朋友们,你们帮我想想办法,我该怎么办呢?
2、引导幼儿帮妞妞想办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可行性。
(1)教师继续扮演妞妞提问:谁有好办法能帮助我从车里出去?
①可能的回答一:打电话。
②妞妞:我手里又没电话,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知道?
③可能的回答二:大声地叫人。
④妞妞:关在车里叫喊,外面听得见吗?
⑤妞妞: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知道?快动脑筋帮我想想办法!
(2)幼儿每想出一种办法,教师可以尝试后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3、引导幼儿看挂图,拓展幼儿的思维,了解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1)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很好,书上还有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妞妞还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按车喇叭的方法真好。喇叭的声音真大,很容易让别人发现车里的妞妞,把她救出来。
(2)教师小结:不小心被锁在车里后,可以按车喇叭,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大人来救自己。如果喇叭不响,也可以敲打车窗,发出声音。千万不能独自在车里哭泣哦,这样别人就没有办法知道你需要帮助了。
(3)请幼儿自由阅读幼儿用书上的内容,和旁边的同伴讲一讲画面内容,重点说出发生的事情和解决的办法。
活动变式: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将汽车开到幼儿园操场,现场向幼儿讲解如何自救,喇叭的按钮在哪里,怎样按汽车的喇叭,这样幼儿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就更具体。
家园共育:
1.曾经有过糊涂的家长将幼儿遗忘在车里导致幼儿死亡的案例,所以每一位家长应养成下车时全面检查的习惯,避免将幼儿锁在车里。
2.避免“有意”将幼儿锁在车内,认为几分钟就回来不要紧。这样,可能由于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如车子违规被拖吊车拖走,使幼儿长时间别锁在车内,从而伤害到幼儿。
3.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训练和演习,帮助幼儿掌握求救的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补充资料:
一般的汽车,即使要是取出,或整部车锁住,喇叭的电源也没有关闭,按住喇叭仍会发出声音,所以别锁在车里的'幼儿去按喇叭,是最有效的可以对外呼救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简单实用,不需要力气,也不需要特别的技巧,却能最快地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快速搭救被困幼儿,避免危险的发生。
家长和教师除了在下车前做好检查和清点人数外,让2岁以下幼儿了解这一常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万一出现意外情况,幼儿也能够自救。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安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进餐时正确的方法和错误的行为。
2.能对各种进餐过程中的行为做出是否安全的`判断。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支笔。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兴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早上在家里吃了些什么啊?
(2)你在吃饭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危险的事。
2.引导幼儿阅读教学图书第一组图。
(1)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样吃饭。
(2)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中的行为。
(3)引导幼儿阅读图画并判断正确。
3.引导幼儿阅读教学挂图第二图。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安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知道火警电话 119 ,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 、懂得自我保护。
3 、巩固认识0-9数字。
4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自我保护》视频。
2 、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1、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2、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3、请小朋友们说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4、选择性观看视频
A、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B、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C、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
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 、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 、别人要触摸自己的身体你该怎么回答?
活动反思:
通过谈话活动,孩子们知道了火警电话、报警电话,和爸爸妈妈的电话,部分孩子还能用数字拼出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活动,孩子们也了解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但也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不能记住爸爸或妈妈的电话号码,课后应注意让家长配合这方面的教育。
安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飞机大部分幼儿只在电视上见过,从飞机上跳下的伞兵更是他们敬佩的对象,在她们幼小的心里对伞兵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敬畏。让孩子通过亲身的体验,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也能更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练习腿部弹跳力,发展和强化幼儿的'身体素质。
2.培养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慢跑 扭身,弯腰等,组织幼儿和教师共同布置场地。
2、情景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飞机吗? (幼儿争相回答—见过)此时部分幼儿的眼睛都投向空中,希望有飞机此时在他们头顶上飞过。你们见过从飞机上跳伞的伞兵吗?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有需要,他们就要从飞机上跳伞下来去完成神圣的的任务,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当伞兵的感觉?(幼儿争相回答—想)要想当伞兵,从高处跳下来,你们必须勇敢,你们有信心吗?(幼儿争相回答—有)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做这个游戏好不好?(幼儿回答,好),
3、活动过程
两名幼儿为一组,一名幼儿扶住小椅子,另站在小椅子上,等候老师的口令,“我们都是小伞兵,个个勇敢练本领”跳伞!!站在小椅子上幼儿同事两臂伸开,象征降落伞的打开,双脚轻轻跳下,然后绕场地“飞”一圈,回到原地,与另一个幼儿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开始
幼儿分成两个大组,一起开始,游戏过程中要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安全。教师密切关注注意幼儿的行动。
4、活动结束
对幼儿的表现给与鼓励和表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
整理场地,提醒幼儿放到原来的地方整理好,带幼儿回教室
5、活动反思:
孩子们,今天你们今天都是一名成功的小伞兵,你们高兴吗?幼儿一起回答,高兴!在这个游戏中幼儿觉得自己长大了,真正的融入了游戏的氛围,体验了那不可想象的一幕,那份自豪跃然与幼小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