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燕子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燕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燕子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2,3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
2.指导感情朗读这两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朗读词语
俊俏
剪刀
吹拂
舒展
聚拢
伶俐
偶尔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2、齐读第一段,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3、回顾学法。
4、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长句子?(3句)
(2)挑选你喜爱的一句,多读几遍,并按单元提示上的方法自己学。
(3)反馈自学情况,相机点拨。
①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②说说自己是怎么学的。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这些词有什么作用?(说明数量多、颜色美、新芽的可爱。)
(4)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情感去读句子。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①按学法学习句子。
草、叶、花形成了春天。
春、绿、各种鲜艳(颜色)光彩夺目(整体的特点)
赶集似的聚拢来(多)
②指导感情朗读,并按上述方法同桌一起学。
伶俐可爱的小燕了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5)感情朗读第2然段。
5、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交流自学。
(2)汇报自学情况。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卿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
①燕子飞到高柳下。
②其余的'一些词写出了燕子飞行的环境及动作轻快敏捷。(与课后题2联系回答。)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③燕子的剪尾或翼尖沾一下水,小圆晕荡漾开去。
④掠过(飞行时的美姿),波光粼粼、一圈一圈(湖面美),偶尔(动作的轻巧)。
(3)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飞行是轻快敏捷的动作。
指名范说自由准备指名说
6、朗读2、3自然段。
(1)课文2、3自然段讲了什么?我们是怎么来学习的?(小结主要内容及学法)
(2)用赞美、快乐的语气来读这两段。
7.课堂作业:
(1)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2)缩句练习。
燕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三、让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课前准备]:一张剪纸。一张燕子的剪影。一张挂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范读课文。自学课文。讲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讲读课文三、四节。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五、指导看图。
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如右图)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口述。
(结合学生回答,教学“剪尾”“双翼”“两翼”“翼尖”,并根据学生回答,点明观察顺序。)
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指名朗读第一节。
3.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羽毛翅膀尾巴)
4.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5.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6.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ooooooo)
7.“俊俏”是什么意思?“俊俏”即“样子好看”。
8.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9.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不过那“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0.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11.现在我们轻声齐读这一小节,注意这些量词的用法。
第二节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口述。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7.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雨风柳草叶花
8.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我请一位同学念念是,并说说感觉。
9.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这就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学生可能联系到学过的古诗和散文来回答: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风吹拂着柳”,(通过逐步递加附加成分,引导学生了解这一长句的含义。)
①怎样的风,怎样的柳,在前面加上一个字。“微风吹拂着柔柳”加上一个字,就觉得柳枝儿在微风中飘动起来了。课文上它写出柔柳的色彩、姿态、数量,非常生动形象,谁能说说。
②微风吹拂着什么样儿的柔柳?(“微风吹拂着才舒展开眉眼的柔柳”,什么颜色的眉眼?“黄绿”的色彩,使我们感到柔柳是那样青嫩。)这里运用了什么的法,这样写给我们什么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柔柳也有眉有眼,这样一定就把柔柳写活了,而且好像是才睡醒了一般,舒展开眉眼。)
③不是一条、两条,而是千万条,真是美极了。(板画:春风杨柳)
④朗读全句,指导节奏:“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⑤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和学过的哪首古诗意境是很相似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阳春三月,细雨蒙蒙,微风轻轻,柳枝飘荡。课文接着写了草、叶、花,你能在这些景物的前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吗?可以是表示色彩的,也可以是表示姿态的,也可以是既表示色彩又表示姿态的,甚至数量的,各种鲜艳的花,你也可以具体说说什么花怎么样:
( )草______________
( )叶______________
( )花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
△现在你们想,我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这春天的花儿草儿色彩?(“光彩夺目”,明亮的色彩非常耀眼。)
△这么多美丽的花儿一起开了,好像在比谁最美,我们又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儿来形容?("百花争艳""艳":色彩鲜明而好看;“争”:比。)
△小草儿,绿叶儿,各种美的花儿,都一起赶到春天里来了,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比喻?(_____ ______ 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释:“赶集”,本来是指农民们带着各种农副产品,从四面八方集中到一个小镇上来卖,这叫“赶集”。这里的“集”主是指“集市”。是“赶集”,注意这个“赶”字,有一种唯恐落后的意思。
你们看这一句运用了几种修辞手法?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们觉得怎样?教师小结:这样一比喻、一拟人,好像我们也看到了花儿、草儿,一下子都赶到春天里来了。这就写了春天树木的茂盛,花草的繁多,充满了生气,一下子赶到春天里来了。
△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这些词语和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作用,读时要突出些。不过突出并不是等于用重音,要根据描写的事物状态的不同,决定轻读还是重读。如“蒙蒙的”“细雨”“微风”“柔柳”是轻柔的状态,应该怎么读呢?而“像赶集似的”“百花争艳”,又应该怎么读呢?(结合示范)
△学生练习
10.你们这些小燕子看到这样的美景,心里想说什么?(“赶”)
△“赶来做什么”?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注意是“盛会”,盛大的集会:什么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百花争艳的盛会”这一组词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启发学生回忆在春天里观察的景象,进行想象,然后加以表达。教师提供导语:我仿佛看到___________。)
△这百花争艳的盛会,小燕子也赶来参加了,为什么说“为春天增添了生趣”呢?
释:生趣,很有生气,很有情趣。
指点:注意这儿是“增添生趣”。因为春天本身已经很有生趣了,所以说是“增添生趣”。
11.指导朗读。这一段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我们怎么来朗读呢?欣赏读,把好词佳句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三,表示好词佳句的:~~~~~~~~~~)
12.现在我们大家再看看图,再体会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请一个小朋友朗读。
13.指导背诵。
△理清层次,一共四句,第一句,写季节、细雨;第二句,写微风吹拂着柔柳;第三句,写了草、叶、花;第四句,写燕子。
练习背诵。
七、练习。
扮演角色口述。(通过表演,在情境中对话,以巩固新课。)
同座二人,一人扮燕子妈妈;一人扮小燕子。
要求从春天来到说起,说到小燕子在春天里所看到美景。注意学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最后说到春天这么美,我们也赶着去参加这盛会。
燕子教案 篇3
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完成“思考练习”第3题(出示幻灯片)
2、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背诵
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幻灯片)抽查读音
2、说说记字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
3、练习书写“思考练习”第4题的词语
四、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预习“海上日出”
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
翅膀
尾巴
赞
热
燕子
飞回
增添生机
美
爱
春
大
姿态优美
天
自
飞行
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
电线—曲谱
燕子—音符
教学札记: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比较盲目,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的观察图画,并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燕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谈话:
当我们度过愉快的寒假,重新回到教室,回到学校,春天也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一说到春天,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导入(播放《小燕子》):
有人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啊,在春天这多姿多彩的图画中,怎么可以想象会没有燕子呢?今天,让我们伴着这美好的春光,一起走进有了燕子的春天,去欣赏美丽的燕子,去品读描写燕子的课文。
随着教师生动的描述,走进春天,想象春天的生机盎然,听着音乐调动起情绪。
观察挂图,初读课文
1、出示本课挂图。提出观察要求:
⑴ 图上画了哪些景物,按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顺序说一说。
⑵ 观察图中燕子的不同形态,同桌交流。
学生根据要求观察图画,并作答。
2、小结学生回答情况,板书课题。
学生听教师评价,明确本课课题。
3、提出初读要求:图文对照,看文中哪些内容能在图上找出来。
根据要求初读课文,作答,相互补充。
学生再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
1、教师个别指导。学生合作读书,互相指正,练习把课文读顺。
2、分段检查朗读情况,指导读好下面词和句子(小黑板):
⑴ 俊俏、吹拂、聚拢、掠过、偶尔、荡漾。
⑵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学生练习了解自己的朗读情况。
品读欣赏,多元感悟
1、你喜欢文中的燕子吗?为什么?
学生结合思考问题,学生自主谈想法。
2、结合学生回答内容,相机指导朗读。
⑴ 评议。
⑵ 小燕子为什么要“赶”?赶上春天了吗?春天来得有多快?(指导根据“才”“赶集似的”体会春天在细雨、微风中是怎样来的。)
⑶ 指名读三四段,评议。第四段中为什么不用“根”而用 “痕”?
老师指名读,学生想象光彩夺目的春天和在春光中飞舞的燕子的情景。学生体会“痕”的准确美妙。
3、读了课文,你认为课文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作答。
4、总结,再次放歌曲《小燕子》。
学生随着音乐,听教师总结。
练习朗读
播放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推荐方法,背诵本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利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
学生读生字。老师提出难记难写的字。
根据情况重点指导学生提出的难字:“增”、“稻”、“偶”的笔顺。“聚”、“漾”的结构。
学生抄写难写的字,自己记忆书写其它字。
检查、背诵课文
1、个别指导。
学生小组练习并检查个人背诵情况。
2、放音乐,师生同背。学生随着音乐背诵课文,体会情感。
扩展阅读
燕子总是跟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喜欢描写燕子,你知道哪些描写燕子的古诗?
教师出示收集的诗句。
布置作业
观察作业:观察燕子,写一段话,记下自己眼中的燕子。
书写作业:抄写词语。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选词填空。
补充诗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板书设计:
外形 俊俏
燕子 飞行 轻快
停歇 优美
燕子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3、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会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初学课文,了解大意;体会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预习生字新词;读熟课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课件出示《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谁愿意来读读看。
2、请学生朗读。
3、同学们,美丽的春天来了,可爱的小燕子也飞来了,你喜欢春天和小燕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文章《燕子》。(简介郑振铎)
4、板书课题,齐读。
5、今天我们的学习形式和以往不同,采用比赛的方式。老师把同学们分成A、 B、C、D四组。看看哪组能够在比赛中胜出。准备好了吗?
二、新授:
1、首先让我们进入第一回合的大比拼:“课外知识大比拼”。
多媒体大屏幕出现要求:(你对燕子了解多少?)请你来发表关于燕子的高论吧!
(每轮比拼结束,教师做相应简单的评价。)
过渡:作者郑振铎也非常喜欢春天和燕子,看看他是怎样写燕子的。(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新词)
2、第二回合大比拼:“推荐好词大比拼”
要求:通过预习,你喜欢文中的那些好词语?它们是什么意思?赶快推荐给大家!
(学生推荐完以后,大屏幕出现本课生字,学习生字)
3、第三回合大比拼:“朗读课文大比拼”
这轮比赛分个人比和大组比,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作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
4、第四回合大比拼:“归纳段意大比拼”
要求:本文共有四个自然段,每段写了什么?先小组讨论,再来比一比。
学生归纳后,大屏幕出示每段段意,帮助学生整体理解。
5、第五回合大比拼:“提问质疑大比拼”
要求:读了全文,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讨论,看谁提问的水平高。
学生踊跃提问,教师对提问情况作评价,大屏幕出示大家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本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过渡:刚才我们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看来你们的小脑袋里装了大智慧,大比拼都难不倒你们。最后简评五轮 大比拼,总结胜负,一般争取评价为平局。
三、总结:
学到这里,你对春天和小燕子要有何感受呢?请你来谈一谈。
(学生畅谈他们对春天、燕子的喜爱之情。)
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深情,齐读课文,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让学生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理解生字新词。平时,我的教学模式是比较单板的,虽然学生都是比较配合的,但是自己感觉课堂死气沉沉的。这节课,我就尝试了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用比赛的方式去学习。学生一听到要用比赛的方式学习,个个都打起了精神。一看到学生这幅兴奋的模样儿,我自己也热情高涨起来。紧张激烈的比赛,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在比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逐渐增强,拥有了竞争意识,学生才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但是,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良性的竞争意识。就拿这节课来说吧,虽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场面稍微有点失控。在课前,我预设的结果是平分秋色,因为这样不伤和气。但一到课堂上就不受我的控制了。一开始,四组的水平不分高低,但是进入第三、四回合后,一下就分出了高低,我就给落后的组多一点机会,但是他们自己没有积极争取(平时举手发言的人少),我是想帮也帮不上忙,结局就很明显了。结果一出来,学生之间就开始争论。我听完他们各自的理由后,就告诉他们有竞争是好事,因为有了竞争才会有进步,但是这个竞争是良性的竞争,是能够让你们每个人都进步的竞争。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要靠自己去争取,光坐着等是等不到的。看到别人获胜了,应该为他们感到高兴,同时自己也要下决心向他们学习,而不应该在那里说三道四。听了我的这番话,那些学生都低下了头,我相信他们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良性竞争意识,使他们在竞争中国共产党同成长。
燕子教案 篇6
《燕子》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教师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大家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文。
燕子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燕子的图片。
仔细观察燕子的外形,抓住特点说几句话。
2.出示课题:6 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用钢笔描红,在习字本上练习四遍。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渎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读后四人小组自由讨沦。
2.自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
②自由读课文,读顺句子,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③用“?”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生字卡片。
提醒注意:
拢(l??ng) 掠(l
俊(j??n) 晕(y??n)(前鼻音)
横(h??ng)(后鼻音)
②检查生字写法。
听写下列词语:
偶尔 横掠 俊俏
听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③指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边看图边读课文。
思考:第1自然段写燕子的什么,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它的外形的?
2.读后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3.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指图:面对这么机灵的小燕子,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愿尽情地夸赞它吗?让我们用喜爱的语气读第1自然段。
(2)自由练读。
(3)指名试读,齐读。
4.指导背诵。
看板书练习背诵。
5.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大意。
(板书:外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2.?创视铩?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写出本课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亻 ( ) ( ) 扌( ) ( )
木 ( ) ( ) 走 ( ) ( )
氵( ) ( )
二、继续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燕子的样子是十分可爱的,那么这些活泼机灵的小家伙什么时候来和我们见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作者描述了春天的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在表示事物的问语下面画上“……”,在具体描述的词句下面画上“~~~~”)
(3)重点品味。
①出示填空题。
二二月间,微风轻轻地( )着,毛毛细雨从天上( )下来。千万条柔柳( )了鹅
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②自由读题,并口头填空。
③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④齐读上面的句子。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
②学生自由练读。
要求用赞美的语气读。
③各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
(5)指导背诵。
①引读。
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么样?柔柳怎么样?青草、绿芽、鲜花怎么样?小燕子又怎么样?
②学生练习背诵。
(6)小结自然段段意。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
读后讨论。(板书:飞行)
(2)说说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
(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板书:快)
说说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偶尔、沾、小圆晕)
(板书:轻)
(3)指导用“偶尔”造句。
①指名读课文中有“偶尔”一词的句子,说说词义。(有时候、不经常)
②说说身边有哪些有时候但又不经常发生的事。
③练习用“偶尔”说话。
(4)指导朗读。
(5)指导背诵。
(6)指导小结自然段段意。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3)比较句子。
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
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课文中说“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练习感情朗读。
(5)概括自然段段意。(板书:休息)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指名说说小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四、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后练习4)
资料提供者:
燕子-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燕子的图片。
仔细观察燕子的外形,抓住特点说几句话。
2.出示课题:6 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用钢笔描红,在习字本上练习四遍。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渎课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读后四人小组自由讨沦。
2.自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
②自由读课文,读顺句子,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③用“?”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生字卡片。
提醒注意:
拢(l??ng) 掠(l
俊(j??n) 晕(y??n)(前鼻音)
横(h??ng)(后鼻音)
②检查生字写法。
听写下列词语:
偶尔 横掠 俊俏
听写后同桌互相检查。
③指名分段读课文,
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边看图边读课文。
思考:第1自然段写燕子的什么,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它的外形的?
2.读后讨论交流。
(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3.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指图:面对这么机灵的小燕子,这么可爱的小燕子,你愿尽情地夸赞它吗?让我们用喜爱的语气读第1自然段。
(2)自由练读。
(3)指名试读,齐读。
4.指导背诵。
看板书练习背诵。
5.指名说说这一自然段的大意。
(板书:外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2.?创视铩?文后练习3)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写出本课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亻 ( ) ( ) 扌( ) ( )
木 ( ) ( ) 走 ( ) ( )
氵( ) ( )
二、继续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燕子的样子是十分可爱的,那么这些活泼机灵的小家伙什么时候来和我们见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作者描述了春天的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在表示事物的问语下面画上“……”,在具体描述的词句下面画上“~~~~”)
(3)重点品味。
①出示填空题。
二二月间,微风轻轻地( )着,毛毛细雨从天上( )下来。千万条柔柳( )了鹅
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 )聚拢来,形成了( )的春天。
②自由读题,并口头填空。
③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换词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④齐读上面的句子。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春天里美丽的景色。
②学生自由练读。
要求用赞美的语气读。
③各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朗读比赛。
(5)指导背诵。
①引读。
春天到了,微风和细雨怎么样?柔柳怎么样?青草、绿芽、鲜花怎么样?小燕子又怎么样?
②学生练习背诵。
(6)小结自然段段意。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
读后讨论。(板书:飞行)
(2)说说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
(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板书:快)
说说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偶尔、沾、小圆晕)
(板书:轻)
(3)指导用“偶尔”造句。
①指名读课文中有“偶尔”一词的句子,说说词义。(有时候、不经常)
②说说身边有哪些有时候但又不经常发生的事。
③练习用“偶尔”说话。
(4)指导朗读。
(5)指导背诵。
(6)指导小结自然段段意。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3)比较句子。
出示: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根细线……
电线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
指名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课文中说“几痕细线”好在什么地方?
(4)练习感情朗读。
(5)概括自然段段意。(板书:休息)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指名说说小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四、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文后练习4)
资料提供者:
燕子教案 篇8
师:我们来做个猜词游戏,好吗?(出示:专。)猜的词要用上“专”字。
师:对某个人进行单独采访叫──(生:专门、专访。)
师:应该是──(生齐说专访。)商店里单独卖一种商品的柜台叫──(生:专业、专柜。)
师:是专柜。把你的作文、日记收集起来的集子可以叫──(生:专集。)
师:某人对某一学问知道得很多,特别有研究,我们可以称他为──(生:专家。)
师:为某人某事特地安排的飞机就是──(生:专机、专列。教师随机板书:专列。)
师:什么是专列?
生:专门的列车。
生:专门为人乘坐的或专门运某一种货物的火车。
师:你们看,现在开来了一个专列。看看这是专门为谁开的列车。
(师出示课文第一段的前半部分。学生自由读。)
师:这个专列就是──(生齐:燕子专列。)
师:为燕子开一趟专列!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专”是个非常活跃的词素,在生活中会不经意地从孩子们的口中流露出来。如“专家、专卖店、专集”。“专”也是个有情感色彩的词素,“专”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爱”的深意,如“专家”表达了对技术人才的敬爱,“专座”透出了对老弱病幼的关爱……这节课刚开始,教师就以孩子的已知为基点,猜猜带“专”的词语,扩展对“专”的理解,逐步体悟“专列”的意思和蕴含的特殊情味,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读懂瑞士人民的爱鸟行动埋下伏笔。
【燕子教案】相关文章:
燕子的教案02-15
《燕子》教案03-03
关于燕子的教案02-22
《燕子过海》教案03-02
《燕子专列》教案03-12
燕子专列教案03-29
燕子教案优秀10-24
燕子小学教案03-05
关于燕子教案01-04
有关燕子教案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