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安全教案

安全教案

时间:2024-09-06 21:00:4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安全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安全教案集合七篇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走丢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创设: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

  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播放马路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

  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2、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协管也行)

  二、讲述经验:

  播放小区走丢的情景

  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

  三、提升经验:

  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

  请走失幼儿讲讲当时的情景,请其他幼儿发表看法。想想可行的办法。

  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继续看录像,XX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四、延伸:

  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鞭炮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放鞭炮是中华民族文化风俗。

  2、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鞭炮的图片。

  2、放鞭炮视频一段

  3、电视机、电脑。

  教师的指导与注意点

  一、认识鞭炮,知道鞭炮的特征。

  1、出示图片,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放鞭炮吗?

  2、小结,帮助幼儿了解鞭炮的特征。

  师:鞭炮红红的,细细长长串起来的。一般过节或者是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放鞭炮。

  3、教师讲述鞭炮的故事。

  师: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妖怪每逢过年就跑到人们村子里来干坏事。后来人们想出了办法——放鞭炮,鞭炮一想起来噼里啪啦,把妖怪都吓走了,他们再也不敢来做坏事了。后来人们就形成了习惯,用鞭炮除恶驱邪,表示庆贺。

  二、了解鞭炮爆炸的现象、原因及危险。

  1、鞭炮为什么会发出声响?

  2、小结:鞭炮里面有火药,火药遇到明火会爆炸,火星到处四溅,同时发出巨响。

  2、放鞭炮有没有危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3、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又能表示喜庆,又能减少危险和浪费呢?

  三、观看鞭炮爆炸的录像,知道放鞭炮时要注意安全。

  1、你会放鞭炮吗?放鞭炮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2、放鞭炮是要远离草、点线、人群,小孩子不能放鞭炮,看大人放鞭炮时要离得远一点。

  3、我们来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他们做的对不对?

  4、他们做的那里对?哪里不对?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

  效果分析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鞭炮应该并不陌生,他们可能都参与或者观察到过放鞭炮的生活情境,对于鞭炮燃放时的巨大的声响小朋友们也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今天活动的一开始,当看到鞭炮图片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图片上的鞭炮,对于鞭炮的特征,也能比较全面的进行描述,兴趣都比较高。

  活动中,通过运用图片和视频的辅助,较好的讲解了燃放鞭炮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地事项,幼儿也能结合图片进行理解,对于一些燃放烟花不恰当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的伤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小朋友不能独自放鞭炮的道理。

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标志,并说出常见的标志的名称和意义。

  学会关注幼儿园环境,尝试制作相应标志。

  学会在紧急疏散时,能有速有序的撤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标志图、“标志之家”模板

  画纸、彩笔人手一套

  创设安全通道的情景

  活动过程:

  导入|:

  昨天的时候,警察叔叔给我打了电话。想在我们大班选几个小小安全员。小朋友想当吗?但是有条件:必须从室内找到自己认识的标志并说出名称及为园内设计相应的标志。小朋友能做到吗?

  小朋友在活动室各个角落找寻“标志朋友”。

  展开

  幼儿带着自己认识的“标志朋友”回位子上,2至3个小朋友到集体面前介绍。

  把“标志朋友”送回家:请幼儿把标志都贴在“标志之家”展板上,一起交流,让幼儿简单了解标志的不同。

  观看课件,巩固认识的标记。

  有了这些标志,我们就知道哪里不该去,就不会有意外发生了。

  高潮

  [一]寻找那里有标志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加油,你们马上都要成为为小小安全员了。我们来查查我们的`活动室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出标志。

  [二]设计标记

  幼儿绘画,设计室内需要的标记。

  [三]张贴标志

  把画好的标志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结束:

  在孩子张贴快完成的时候,老师拉响警报。组织幼儿有序的离开。

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应该私自离园,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够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则,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离园。

  3、体会私自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心情。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

  (1)仔细看图,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 有意个小朋友正往幼儿园门口走呢,他要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情景剧表演

  (1)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尧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如果他溜出幼儿园,可能会发生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皮皮留出幼儿园》,表现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①情景剧表演:配班教师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儿园大门,主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配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表演内容:

  教师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儿园门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儿园真开心!可是车这么多,那路这么宽,我怎么过去呢?人贩子(在旁边观察了皮皮好一会儿):小朋友,我带你过马路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着人贩子过了马路。人贩子给了皮皮一颗糖,皮皮吃了之后晕倒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

  ②教师:皮皮溜出幼儿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活动展开:讨论私自离园的危险性。

  (1)讨论:如果私自离园,还会有那些危险?

  ①教师:除了可能碰到的坏人,私自离园还可能产生哪些危险?

  ②教师小结:小朋友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又没有人知道,时分成未见得,比如有可能被车撞伤、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迷路等。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 不能私自离开幼儿园。

  (2)讨论:如果私自离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样?

  ①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儿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会亲人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走丢后他们的心情。

  ③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如果你从幼儿园跑丢了,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非常着急,会非常担心你的安全,会非常伤心,会报警,或者到处找你,没有办法安心工作,老师就顾不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总之,会产生很大的混乱。

  4、活动总结:不应私自离园。

  (1)教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应不应该私自离开?(通过讨论:引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2)教师总结:虽然幼儿园外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险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儿园有事要跟老师说,不能自己偷偷

  地离开幼儿园,不然会让关心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非常担心和伤心的。

  5、活动延伸:表演情景剧。

  请幼儿分组讲述幼儿用书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分角色进行进行情景表演。

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车辆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车,发展幼儿的判断能力。

  3、认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知道其用途,记住110、119、120三个特殊的号码。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家长带幼儿一起观察各种特种车。

  2、课件1:会唱歌的车;课件2:三种车的鸣笛声;课件3:三个报警号码及相关车辆。

  3、三种特种车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大屏幕,以课件1引出课题: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听!什么声音?这些车要去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观看动画:会唱歌的车

  3、学习三种车的名称、用途、警笛声。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车?它们都去干什么了?是怎样唱歌的?(用动作辅助学习)它们都会唱歌。是在告诉大家:我要去执行紧急任务,请让开,注意安全!

  4、利用课件2游戏:听笛声辨车名。

  5、利用课件3游戏:拨打电话辨别车

  6、游戏:寻找特种车(根据笛声或号码,利用图片)。

  反思:

  当今幼儿每天生活在大千世界对各种事物极其好奇,他们接触到的事物往往会使我们成人始料未及,因此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主要通过幼儿教感兴趣的动画形式让幼儿了解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的不同声音并掌握遇到紧急事情应该拨打什么号码。

  在演示课件活动中通过用语音、动画故事及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将三种特种车展示给孩子。其画面色彩鲜艳,所配音乐节奏明快,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动物形象生动活泼、特种车及警笛声鲜明逼真,解说清晰、极富感染力,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接受。在幼儿欣赏故事期间,当看到两只坏老鼠由于偷不到粮食,将熊大叔保管的.粮仓点燃时,幼儿紧张得个个瞪大双眼,教室中鸦雀无声,当看到被树上的小猴子发现。

  小猴子通过拨打110、120、119三个电话号码,分别叫来了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从而抓住了坏老鼠、救出了仓库管理员熊大叔、熄灭了大火,保住了粮仓时,幼儿长长地舒了口气,真正感到了这个故事带给幼儿的震撼。活动的最后又设立了思考问题,利用三种特种车的图片、拨打三个电话号码以及现场应急图片进行提问,再一次复习巩固三种车的名称、用途、发出的声音并记住三个电话号码,使整个活动进一步得到升华。

  他评,小一班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的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他们喜欢的动画手段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活动中,使孩子们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动画在眼前。故事情节有趣生动,音乐逼真。孩子们很喜欢。

  嘟嘟熊,虽然没有看到这节教学活动,但马老师的课件的确很棒课件贯穿于整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三个特殊号码。并能准确说出来这个活动在整体设计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故事情节及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使孩子们仿佛融入了情节的发展当中,调动了多种感官,在看看、听听、玩玩中增长经验,同时,活动的选材贴近于幼儿生活,也正是幼儿所需要的,为此他们能够在主动学习中参与活动。

  冰琪琳,提一点个人的建议就是,小班孩子对于车的外形和车发出的声音更感兴趣,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直观到形象,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不必急于让幼儿记住三个号码,首先能从这两个特征上区分三种车即可,可在延伸等活动中逐渐区分三个号码。

安全教案 篇7

  一、活动内容分析

  交通标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符号,它对人们的一些行为起着禁止、规范、指示的作用。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这一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因为孩子们每天行走在马路上,

  这样的标志几乎天天见,但是要让孩子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孩子们都有看红绿灯过马路的经验,

  红绿灯就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交通标志之一,因此本活动就以红绿灯为切入点让孩子们从熟悉的内容入手,逐步过渡,层层递进,最后达到活动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以下3个: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激发幼儿兴趣;

  2、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3、学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本活动的重点是:

  知道红绿灯的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难点是:

  其他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意义。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在回家的路上给孩子讲解路上见到的交通标志;并和幼儿一起搜集幼儿感兴趣的交通标志。

  2、课件:活动用的交通标志图片。

  3、事先布置好活动场景。

  四、学法教法

  我们都知道中班的孩子直觉性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尤其喜欢游戏,以此本活动采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及游戏法来进行。在本活动中以给小老鼠上灯台为主题,途中经过红绿灯、减速、禁止鸣喇叭等图示,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及意义,从而使抽象的符号变得形象有趣。

  五、活动过程设计

  本活动分以下几个环节完成

  本环节分三步,第一步: 听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激发幼儿认识其他交通标志的兴趣。

  第二步:在讨论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幼儿互相交流在路上看到的其他标志,讲一讲自己回家的路上有哪些标志,爸爸妈妈是如何讲解这些标志的,通过故事及讨论交流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2、设置情景,进入游戏

  开汽车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开车行走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这些标志及其意义。

  3、复习巩固,拓展经验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交通标志是指示人们在行走开车的过程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没有红绿灯马路上就会很乱,没有了其他的交通标志同样会拥挤甚至发生危险,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标志的指示去做,这样才会安全,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

  6、活动延伸

  1、如果没有交通标志的存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如果路口没有警察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第二天组织幼儿讨论)

《【精华】安全教案集合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安全教案】相关文章:

《防火安全》安全教案08-08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06-10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03-28

安全《户外安全》教案05-21

安全教案《校园安全》02-17

安全的教案01-25

安全教案09-17

大班安全活动教案:煤气与安全教案12-27

健康教案安全教案05-14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精华】安全教案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安全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安全教案集合七篇

安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走丢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帮助走丢的朋友想出最适合的办法 ;

  2、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帮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寻求帮助的最适合的办法。

  难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创设:走丢录象3段,事先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感知经验:

  师:我们班有三个小朋友走丢了,迷路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她们。

  播放马路走丢的情景(十字路口)

  提问:XX小朋友在哪?他怎么了?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

  指导:1、引导幼儿帮助朋友,激发关心他人的情感

  2、 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结:在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还可以请警察叔叔帮忙。(协管也行)

  二、讲述经验:

  播放小区走丢的情景

  小结: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区里的门卫伯伯,让他们打电话给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让大人来领你。

  三、提升经验:

  播放超市走丢的情景(大卖场)

  请走失幼儿讲讲当时的情景,请其他幼儿发表看法。想想可行的办法。

  小结:在超市里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营业员和工作人员,通过广播小喇叭让爸爸妈妈知道你在那里,然后来领你。(继续看录像,XX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四、延伸:

  走丢了以后,爸爸妈妈会很着急,我们都不想把自己弄丢,那么我们平时和家里人一起出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安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鞭炮的主要外形特征,知道放鞭炮是中华民族文化风俗。

  2、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鞭炮的图片。

  2、放鞭炮视频一段

  3、电视机、电脑。

  教师的指导与注意点

  一、认识鞭炮,知道鞭炮的特征。

  1、出示图片,提问: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你知道什么时候要放鞭炮吗?

  2、小结,帮助幼儿了解鞭炮的特征。

  师:鞭炮红红的,细细长长串起来的。一般过节或者是有喜事的时候都会放鞭炮。

  3、教师讲述鞭炮的故事。

  师:相传在古代的时候,一些妖怪每逢过年就跑到人们村子里来干坏事。后来人们想出了办法——放鞭炮,鞭炮一想起来噼里啪啦,把妖怪都吓走了,他们再也不敢来做坏事了。后来人们就形成了习惯,用鞭炮除恶驱邪,表示庆贺。

  二、了解鞭炮爆炸的现象、原因及危险。

  1、鞭炮为什么会发出声响?

  2、小结:鞭炮里面有火药,火药遇到明火会爆炸,火星到处四溅,同时发出巨响。

  2、放鞭炮有没有危险?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3、你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又能表示喜庆,又能减少危险和浪费呢?

  三、观看鞭炮爆炸的录像,知道放鞭炮时要注意安全。

  1、你会放鞭炮吗?放鞭炮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2、放鞭炮是要远离草、点线、人群,小孩子不能放鞭炮,看大人放鞭炮时要离得远一点。

  3、我们来看看录像里的'小朋友,他们做的对不对?

  4、他们做的那里对?哪里不对?如果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

  效果分析

  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鞭炮应该并不陌生,他们可能都参与或者观察到过放鞭炮的生活情境,对于鞭炮燃放时的巨大的声响小朋友们也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今天活动的一开始,当看到鞭炮图片时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我图片上的鞭炮,对于鞭炮的特征,也能比较全面的进行描述,兴趣都比较高。

  活动中,通过运用图片和视频的辅助,较好的讲解了燃放鞭炮时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安全地事项,幼儿也能结合图片进行理解,对于一些燃放烟花不恰当而引起的人身和财产的伤害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明白了小朋友不能独自放鞭炮的道理。

安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认识周围环境中的标志,并说出常见的标志的名称和意义。

  学会关注幼儿园环境,尝试制作相应标志。

  学会在紧急疏散时,能有速有序的撤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标志图、“标志之家”模板

  画纸、彩笔人手一套

  创设安全通道的情景

  活动过程:

  导入|:

  昨天的时候,警察叔叔给我打了电话。想在我们大班选几个小小安全员。小朋友想当吗?但是有条件:必须从室内找到自己认识的标志并说出名称及为园内设计相应的标志。小朋友能做到吗?

  小朋友在活动室各个角落找寻“标志朋友”。

  展开

  幼儿带着自己认识的“标志朋友”回位子上,2至3个小朋友到集体面前介绍。

  把“标志朋友”送回家:请幼儿把标志都贴在“标志之家”展板上,一起交流,让幼儿简单了解标志的不同。

  观看课件,巩固认识的标记。

  有了这些标志,我们就知道哪里不该去,就不会有意外发生了。

  高潮

  [一]寻找那里有标志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加油,你们马上都要成为为小小安全员了。我们来查查我们的`活动室都有哪些地方需要标出标志。

  [二]设计标记

  幼儿绘画,设计室内需要的标记。

  [三]张贴标志

  把画好的标志张贴在相应的位置。

  结束:

  在孩子张贴快完成的时候,老师拉响警报。组织幼儿有序的离开。

安全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日常安全用电常识,规范日常用电行为,以及触电后基本的救护措施,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受到伤害。

  2.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3.知道触电后的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

  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加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2 .知道触电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安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应该私自离园,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够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则,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离园。

  3、体会私自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心情。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

  (1)仔细看图,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2) 有意个小朋友正往幼儿园门口走呢,他要做什么?

  2、活动展开:观看情景剧表演

  (1)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尧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如果他溜出幼儿园,可能会发生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皮皮留出幼儿园》,表现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①情景剧表演:配班教师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儿园大门,主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配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表演内容:

  教师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儿园门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儿园真开心!可是车这么多,那路这么宽,我怎么过去呢?人贩子(在旁边观察了皮皮好一会儿):小朋友,我带你过马路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着人贩子过了马路。人贩子给了皮皮一颗糖,皮皮吃了之后晕倒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

  ②教师:皮皮溜出幼儿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活动展开:讨论私自离园的危险性。

  (1)讨论:如果私自离园,还会有那些危险?

  ①教师:除了可能碰到的坏人,私自离园还可能产生哪些危险?

  ②教师小结:小朋友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又没有人知道,时分成未见得,比如有可能被车撞伤、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迷路等。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 不能私自离开幼儿园。

  (2)讨论:如果私自离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样?

  ①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儿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么想,会怎么办?

  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会亲人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走丢后他们的心情。

  ③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很好。如果你从幼儿园跑丢了,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会非常着急,会非常担心你的安全,会非常伤心,会报警,或者到处找你,没有办法安心工作,老师就顾不上班里的其他小朋友。总之,会产生很大的混乱。

  4、活动总结:不应私自离园。

  (1)教师: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应不应该私自离开?(通过讨论:引发幼儿的安全意识)

  (2)教师总结:虽然幼儿园外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险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儿园有事要跟老师说,不能自己偷偷

  地离开幼儿园,不然会让关心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非常担心和伤心的。

  5、活动延伸:表演情景剧。

  请幼儿分组讲述幼儿用书上的故事内容,然后分角色进行进行情景表演。

安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车辆发出的声音辨别是什么车,发展幼儿的判断能力。

  3、认识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特种车,知道其用途,记住110、119、120三个特殊的号码。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家长带幼儿一起观察各种特种车。

  2、课件1:会唱歌的车;课件2:三种车的鸣笛声;课件3:三个报警号码及相关车辆。

  3、三种特种车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大屏幕,以课件1引出课题: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听!什么声音?这些车要去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2、观看动画:会唱歌的车

  3、学习三种车的名称、用途、警笛声。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车?它们都去干什么了?是怎样唱歌的?(用动作辅助学习)它们都会唱歌。是在告诉大家:我要去执行紧急任务,请让开,注意安全!

  4、利用课件2游戏:听笛声辨车名。

  5、利用课件3游戏:拨打电话辨别车

  6、游戏:寻找特种车(根据笛声或号码,利用图片)。

  反思:

  当今幼儿每天生活在大千世界对各种事物极其好奇,他们接触到的事物往往会使我们成人始料未及,因此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科学活动“会唱歌的车”主要通过幼儿教感兴趣的动画形式让幼儿了解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的不同声音并掌握遇到紧急事情应该拨打什么号码。

  在演示课件活动中通过用语音、动画故事及图片等形式,生动地将三种特种车展示给孩子。其画面色彩鲜艳,所配音乐节奏明快,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动物形象生动活泼、特种车及警笛声鲜明逼真,解说清晰、极富感染力,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幼儿接受。在幼儿欣赏故事期间,当看到两只坏老鼠由于偷不到粮食,将熊大叔保管的.粮仓点燃时,幼儿紧张得个个瞪大双眼,教室中鸦雀无声,当看到被树上的小猴子发现。

  小猴子通过拨打110、120、119三个电话号码,分别叫来了警车、救护车和消防车,从而抓住了坏老鼠、救出了仓库管理员熊大叔、熄灭了大火,保住了粮仓时,幼儿长长地舒了口气,真正感到了这个故事带给幼儿的震撼。活动的最后又设立了思考问题,利用三种特种车的图片、拨打三个电话号码以及现场应急图片进行提问,再一次复习巩固三种车的名称、用途、发出的声音并记住三个电话号码,使整个活动进一步得到升华。

  他评,小一班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的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作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了他们喜欢的动画手段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活动中,使孩子们有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动画在眼前。故事情节有趣生动,音乐逼真。孩子们很喜欢。

  嘟嘟熊,虽然没有看到这节教学活动,但马老师的课件的确很棒课件贯穿于整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孩子在游戏中了解三个特殊号码。并能准确说出来这个活动在整体设计上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故事情节及游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使孩子们仿佛融入了情节的发展当中,调动了多种感官,在看看、听听、玩玩中增长经验,同时,活动的选材贴近于幼儿生活,也正是幼儿所需要的,为此他们能够在主动学习中参与活动。

  冰琪琳,提一点个人的建议就是,小班孩子对于车的外形和车发出的声音更感兴趣,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直观到形象,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不必急于让幼儿记住三个号码,首先能从这两个特征上区分三种车即可,可在延伸等活动中逐渐区分三个号码。

安全教案 篇7

  一、活动内容分析

  交通标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符号,它对人们的一些行为起着禁止、规范、指示的作用。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这一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因为孩子们每天行走在马路上,

  这样的标志几乎天天见,但是要让孩子说出这些标志的意义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孩子们都有看红绿灯过马路的经验,

  红绿灯就是孩子们最熟悉的交通标志之一,因此本活动就以红绿灯为切入点让孩子们从熟悉的内容入手,逐步过渡,层层递进,最后达到活动的目的。

  二、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以下3个: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激发幼儿兴趣;

  2、知道标志是社会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符号;

  3、学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本活动的重点是:

  知道红绿灯的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几种常见交通标志。

  难点是:

  其他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意义。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在回家的路上给孩子讲解路上见到的交通标志;并和幼儿一起搜集幼儿感兴趣的交通标志。

  2、课件:活动用的交通标志图片。

  3、事先布置好活动场景。

  四、学法教法

  我们都知道中班的孩子直觉性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孩子尤其喜欢游戏,以此本活动采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及游戏法来进行。在本活动中以给小老鼠上灯台为主题,途中经过红绿灯、减速、禁止鸣喇叭等图示,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及意义,从而使抽象的符号变得形象有趣。

  五、活动过程设计

  本活动分以下几个环节完成

  本环节分三步,第一步: 听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引发幼儿体验到红绿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激发幼儿认识其他交通标志的兴趣。

  第二步:在讨论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幼儿互相交流在路上看到的其他标志,讲一讲自己回家的路上有哪些标志,爸爸妈妈是如何讲解这些标志的,通过故事及讨论交流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2、设置情景,进入游戏

  开汽车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开车行走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这些标志及其意义。

  3、复习巩固,拓展经验

  4、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交通标志是指示人们在行走开车的过程中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没有红绿灯马路上就会很乱,没有了其他的交通标志同样会拥挤甚至发生危险,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按照标志的指示去做,这样才会安全,我们的生命才有保障。

  6、活动延伸

  1、如果没有交通标志的存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2、如果路口没有警察要不要遵守交通规则?(第二天组织幼儿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