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小班儿歌教案

小班儿歌教案

时间:2024-10-28 17:12:56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集锦7篇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说常见的礼貌用语,

  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晓小小手的`用处

  (材料准备)图片

  活动重点: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游戏—小手哪里去了

  2、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会干什么事?)

  二、儿歌:小小手

  1、示范儿歌

  提问:儿歌李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2、利用图片再次示范

  提问:我们仔细听听、看看小手还会做什么?

  什么时候需要说“你好”“欢迎”“谢谢”“再见”?

  为什么我们之间要说这些话?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3、学念儿歌

  边动作边跟念

  集体进行儿歌表演

  小结:原来,平时和小朋友一起,可以用小手表示很多的意思,让朋友更喜欢你。

  三、延伸部分:

  小手还能干什么?小手还有些什么本领?怎样保护你的小手?

  附儿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兔、小鸭、小猫、小象的基本特征。

  2.能跟念儿歌,乐意一起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四种小动物图片、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请了许多动物朋友来我们小一班做客。,看看谁来啦?

  出示图片:小兔

  1.师与小兔打招呼:小兔小兔早上好。

  2.引导幼儿按照老师的节奏与其它小动物打招呼(小鸭、小猫、小象),

  3.打招呼:

  小兔小兔早上好

  小鸭小鸭早上好

  小猫小猫早上好

  小象小象早上好

  (二)理解儿歌内容

  1.讨论捉迷藏的玩法: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幼儿闭眼,教师将小动物的图片插入背景图片。(游戏情境创设)

  3.幼儿找小动物,引导幼儿学说完整句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小兔小兔哪里长?——小兔小兔耳朵长。

  你是怎么找到的?小鸭小鸭哪里长?——小鸭小鸭鼻子长.......

  1.这些小动物都有很长很长的地方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请个别小朋友示范,边示范边念)

  (三)学念儿歌

  1.出示大书:教师翻书念儿歌(1遍)

  小动物捉迷藏,大家都来找一找:

  小兔小兔耳朵长。

  小鸭小鸭嘴巴长。

  小猫小猫尾巴长。

  小象小象鼻子长。

  2.师提问引出前两句图片卡,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前两句,并学念。

  师:刚才念的这些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呀?

  蒙住眼睛说明在玩什么游戏?

  男孩女孩代表什么?(大家)

  用什么找?眼睛代表什么?(找一找)

  1.教师翻书,幼儿学念(2——3遍)

  (四)游戏:捉迷藏

  1.在每一个孩子的座位底下藏一个小动物角色。

  2.师:老师现在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捉迷藏啦,请小朋友看看你是什么小动物?要藏好哦。师闭上眼睛问:小兔小兔哪里长?拿小兔卡片的幼儿回答:小兔小兔耳朵长。

  3.请几个小朋友上来玩做迷藏游戏。找的小朋友问,拿卡片的小朋友答。

  4.游戏结束,和小动物再见,按照儿歌里的节奏和小动物们再见。

  小兔小兔再见了,小鸭小鸭再见了,小猫小猫再见了,小象小象再见了。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学念这首儿歌。

  2、幼儿能向小青蛙学习,游泳不怕水。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出示青蛙,引起幼儿兴趣。

  ――它是谁?它有什么本领?

  欣赏儿歌

  ――教师边念儿歌边放

  ――为什么说小青蛙的胆子大?

  ――它是怎么跳下水的`?

  游戏――跳水

  ――幼儿学做小青蛙(每个人站在自己椅子上往下跳)

  讨论:

  我们怎么像小青蛙学习?

  附:跳水

  小青蛙,胆子大,跳水游泳都不怕。

  “扑通”一声挑下水,心里乐的笑哈哈。

  活动反思: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所以孩子们整个活动很积极,效果很好。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了解理发的过程。

  2.学会《理发》儿歌,并跟着儿歌做动作。

  3.体会理发的快乐,勤于理发。

  活动准备:理发过程图片

  活动重难点:学会儿歌和动作。

  活动过程:

  1.聊天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呢?哦,那么理发店是什么样子?哪个小朋友来给老师说一说。

  2.引入理发师理发过程。

  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上的图片,这位叔叔在干什么呀?哦,叔叔在理发呢。我们也来当一当小理发师,学一学如何理发吧。

  3.边学动作,边念儿歌。

  4.小朋友们互相理发。

  小朋友们,我们都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那么,我们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互相给对方理理发吧。

  5.复习儿歌。

  小朋友们,都学会理发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理发的儿歌吧。

  6.教师消减幼儿对理发店的恐惧心理。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啦,理发好玩吗?那么,我们以后有机会要去真正的'理发店里,看看叔叔阿姨们,是怎么给我们理发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要害怕理发,因为我们也是一个理发师啦。

  7.结束课程。

  各位小理发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一项新本领,我们今天回到家,用我们新学会的本领,给爸爸妈妈剪个头发吧。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用优美的节奏和音韵朗诵儿歌。

  2、初步认识字宝宝“颜色”和“胖”。

  3、初步理解儿歌,感受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指偶娃娃(黄、白、黑、红、棕各两个)、挂图、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五个可爱的胖娃娃,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他们带来一首儿歌,要小朋友认真听儿歌,他们才出来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那现在要认真听一听这首儿歌。

  二、听录音,知道儿歌的内容。

  师:听完儿歌,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些什么?有多少个娃娃?有什么颜色的娃娃?

  三、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念一遍。

  师:好了,听老师念一遍儿歌,小朋友轻轻地下面跟着念。

  2、教念儿歌。

  师: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儿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一句一句的教,让幼儿跟读,且让幼儿读清楚(2-3遍))。

  3、让幼儿听录音,跟录音读,请小朋友上来念儿歌(分组)。

  师:谁想和胖娃娃做好朋友,请他上来和他们一起念儿歌。

  四、认字宝宝、“颜色”和“胖”,玩“找字宝宝”的游戏。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字宝宝“颜色”和“胖”藏在许多的字宝宝里,他们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要把他们找出来。

  五、念儿歌(手指字宝宝)

  师: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指字宝宝念(2遍)。

  附《五个胖娃娃》

  五枝彩笔画呀画,

  画出五个胖娃娃。

  黄娃娃,白娃娃,黑娃娃,

  红娃娃,棕娃娃,

  皮肤颜色不一样,

  亲亲热热像一家。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说说、学学、玩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学儿歌、编儿歌,体会文学活动带给小朋友的快乐。

  2、通过小朋友对于喜爱的小动物的熟悉度尝试仿编儿歌,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力。

  3、幼儿尝试与同伴交流、与成人交流。

  教学重点:

  学会儿歌,引导幼儿学习词语"欢欢喜喜"。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教学准备:

  1、知识的准备:熟悉几种动物的叫声、习性、特征。

  2、材料的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多媒体课件、音乐等。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一)、引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二)、出示课件,初步了解儿歌

  1、出示小鸡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提问:这是谁呀?看看小鸡在干什么?

  小鸡最喜欢吃米粒啦,她吃到米粒就怎么样呀?

  (很高兴很高兴我们用一个词来表示:欢欢喜喜)

  2、(出示小羊)老师提问:这是谁呀?小羊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东西?

  小羊小羊,咩咩咩咩,吃到青草,欢欢喜喜。

  3、(出示小狗)。老师提问:这是谁呀?小狗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东西?

  小狗小狗,汪汪汪汪,吃到骨头,欢欢喜喜。

  4、提问:儿歌中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是怎样叫的?

  (三)听录音,完整欣赏儿歌。

  小朋友们听完了录音,谁来告诉大家:小鸡喜欢吃什么?小羊喜欢吃什么?小狗呢?

  (四)师生边看图片边朗读儿歌。

  (五)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表演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六)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小鸡、小狗、小羊听到小朋友为他们说的儿歌真高兴,看还有许多动物也坐着小汽车来了,想请小朋友为他们说儿歌,你们愿意吗?幼儿尝试用上面的句式尝试仿编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幼儿听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附:儿歌小鸡吃米小鸡小鸡,叽叽叽叽,吃到米粒,欢欢喜喜。

  小羊小羊,咩咩咩咩,吃到青草,欢欢喜喜。

  小狗小狗,汪汪汪汪,吃到骨头,欢欢喜喜。

  活动反思: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得小班幼儿可快速地聚集注意力到教学活动当中。这点教师的掌控不错。手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好朋友,也是吸引幼儿的最快捷方式、同时也是激起幼儿的兴趣点和切入点。但,教师在把控手偶的时间停留过快,幼儿还没有来得及欣赏,教师的语速需要放慢些,这样便于幼儿的理解与消化。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学习用轻快活泼和优美连贯的两种方式歌唱。

  2、尝试运用图片自由组合“找朋友”,创编歌词。

  3、体验与教师及同伴歌声交流与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背景图:天空、树林、草地、池塘。

  2、各种动、植物,太阳、白云图片等。

  【活动过程】

  1、随乐入场,创设交朋友的游戏情境学唱歌曲。

  (1)随乐入场。(音乐从欢快、活泼到优美、舒缓)

  (2)教师原地示范歌唱。

  (3)教师歌唱并逐个与幼儿交朋友。

  (4)全体幼儿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边唱边玩游戏。

  2、创设找朋友的图片情境,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1)分别介绍四幅背景图。

  我的朋友们坐到我的身边,看看这都是什么地方?

  (2)出示图片太阳,请幼儿为太阳找朋友并歌唱。

  这是我的新朋友太阳,它也要找好朋友,它会找谁呢?(教师边贴边唱)。

  (3)幼儿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继续创编出另外三组好朋友。教师将幼儿所选择的`图片贴在底图上,并请幼儿歌唱出来。

  (4)根据创编的歌词完整歌唱。

  3、教师创设天黑了的语言情境,共同探索用优美的声音歌唱。

  (1)教师用语言创设天黑的情境。

  (2)幼儿尝试完整歌唱一遍。

  (3)幼儿与教师共同探索怎样可以让声音变得优美连贯。

  (4)幼儿再次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

  4、幼儿与老师们一起玩交朋友的游戏。

  教师创设天黑了的语言情境,共同探索用优美的声音歌唱。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儿歌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儿歌教案10-27

小班儿歌教案06-12

(精华)小班儿歌教案06-12

小班儿歌音乐教案11-06

小班冬天儿歌教案12-12

小班儿歌蚂蚁教案02-28

小班儿歌《春天》教案08-02

小班语言儿歌教案01-11

小班安全儿歌教案04-02

《水果歌》小班儿歌教案07-12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儿歌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小班儿歌教案集锦7篇

小班儿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说常见的礼貌用语,

  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初步知晓小小手的`用处

  (材料准备)图片

  活动重点:能大胆地跟读儿歌

  活动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

  一、看看说说:

  1、游戏—小手哪里去了

  2、你们的小手有什么本领(会干什么事?)

  二、儿歌:小小手

  1、示范儿歌

  提问:儿歌李的小手有什么本领?

  2、利用图片再次示范

  提问:我们仔细听听、看看小手还会做什么?

  什么时候需要说“你好”“欢迎”“谢谢”“再见”?

  为什么我们之间要说这些话?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3、学念儿歌

  边动作边跟念

  集体进行儿歌表演

  小结:原来,平时和小朋友一起,可以用小手表示很多的意思,让朋友更喜欢你。

  三、延伸部分:

  小手还能干什么?小手还有些什么本领?怎样保护你的小手?

  附儿歌:小小手

  我有一双小小手,拉来许多好朋友,

  “你好你好”招招手,“欢迎欢迎”握握手。

  “谢谢谢谢”拍拍手,“再见再见”摆摆手

小班儿歌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兔、小鸭、小猫、小象的基本特征。

  2.能跟念儿歌,乐意一起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森林背景图、四种小动物图片、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请了许多动物朋友来我们小一班做客。,看看谁来啦?

  出示图片:小兔

  1.师与小兔打招呼:小兔小兔早上好。

  2.引导幼儿按照老师的节奏与其它小动物打招呼(小鸭、小猫、小象),

  3.打招呼:

  小兔小兔早上好

  小鸭小鸭早上好

  小猫小猫早上好

  小象小象早上好

  (二)理解儿歌内容

  1.讨论捉迷藏的玩法: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幼儿闭眼,教师将小动物的图片插入背景图片。(游戏情境创设)

  3.幼儿找小动物,引导幼儿学说完整句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小兔小兔哪里长?——小兔小兔耳朵长。

  你是怎么找到的?小鸭小鸭哪里长?——小鸭小鸭鼻子长.......

  1.这些小动物都有很长很长的地方可以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吗?(请个别小朋友示范,边示范边念)

  (三)学念儿歌

  1.出示大书:教师翻书念儿歌(1遍)

  小动物捉迷藏,大家都来找一找:

  小兔小兔耳朵长。

  小鸭小鸭嘴巴长。

  小猫小猫尾巴长。

  小象小象鼻子长。

  2.师提问引出前两句图片卡,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前两句,并学念。

  师:刚才念的这些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呀?

  蒙住眼睛说明在玩什么游戏?

  男孩女孩代表什么?(大家)

  用什么找?眼睛代表什么?(找一找)

  1.教师翻书,幼儿学念(2——3遍)

  (四)游戏:捉迷藏

  1.在每一个孩子的座位底下藏一个小动物角色。

  2.师:老师现在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捉迷藏啦,请小朋友看看你是什么小动物?要藏好哦。师闭上眼睛问:小兔小兔哪里长?拿小兔卡片的幼儿回答:小兔小兔耳朵长。

  3.请几个小朋友上来玩做迷藏游戏。找的小朋友问,拿卡片的小朋友答。

  4.游戏结束,和小动物再见,按照儿歌里的节奏和小动物们再见。

  小兔小兔再见了,小鸭小鸭再见了,小猫小猫再见了,小象小象再见了。

小班儿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儿歌的名称,学念这首儿歌。

  2、幼儿能向小青蛙学习,游泳不怕水。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过程:

  出示青蛙,引起幼儿兴趣。

  ――它是谁?它有什么本领?

  欣赏儿歌

  ――教师边念儿歌边放

  ――为什么说小青蛙的胆子大?

  ――它是怎么跳下水的`?

  游戏――跳水

  ――幼儿学做小青蛙(每个人站在自己椅子上往下跳)

  讨论:

  我们怎么像小青蛙学习?

  附:跳水

  小青蛙,胆子大,跳水游泳都不怕。

  “扑通”一声挑下水,心里乐的笑哈哈。

  活动反思:

  正如《纲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活动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所以孩子们整个活动很积极,效果很好。

小班儿歌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了解理发的过程。

  2.学会《理发》儿歌,并跟着儿歌做动作。

  3.体会理发的快乐,勤于理发。

  活动准备:理发过程图片

  活动重难点:学会儿歌和动作。

  活动过程:

  1.聊天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呢?哦,那么理发店是什么样子?哪个小朋友来给老师说一说。

  2.引入理发师理发过程。

  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上的图片,这位叔叔在干什么呀?哦,叔叔在理发呢。我们也来当一当小理发师,学一学如何理发吧。

  3.边学动作,边念儿歌。

  4.小朋友们互相理发。

  小朋友们,我们都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那么,我们找到自己的小伙伴,互相给对方理理发吧。

  5.复习儿歌。

  小朋友们,都学会理发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理发的儿歌吧。

  6.教师消减幼儿对理发店的恐惧心理。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理发师啦,理发好玩吗?那么,我们以后有机会要去真正的'理发店里,看看叔叔阿姨们,是怎么给我们理发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要害怕理发,因为我们也是一个理发师啦。

  7.结束课程。

  各位小理发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一项新本领,我们今天回到家,用我们新学会的本领,给爸爸妈妈剪个头发吧。

小班儿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用优美的节奏和音韵朗诵儿歌。

  2、初步认识字宝宝“颜色”和“胖”。

  3、初步理解儿歌,感受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指偶娃娃(黄、白、黑、红、棕各两个)、挂图、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五个可爱的胖娃娃,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他们带来一首儿歌,要小朋友认真听儿歌,他们才出来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那现在要认真听一听这首儿歌。

  二、听录音,知道儿歌的内容。

  师:听完儿歌,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些什么?有多少个娃娃?有什么颜色的娃娃?

  三、幼儿学念儿歌。

  1、教师念一遍。

  师:好了,听老师念一遍儿歌,小朋友轻轻地下面跟着念。

  2、教念儿歌。

  师: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儿歌?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一句一句的教,让幼儿跟读,且让幼儿读清楚(2-3遍))。

  3、让幼儿听录音,跟录音读,请小朋友上来念儿歌(分组)。

  师:谁想和胖娃娃做好朋友,请他上来和他们一起念儿歌。

  四、认字宝宝、“颜色”和“胖”,玩“找字宝宝”的游戏。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现在字宝宝“颜色”和“胖”藏在许多的字宝宝里,他们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小朋友要把他们找出来。

  五、念儿歌(手指字宝宝)

  师:我们一边念儿歌,一边指字宝宝念(2遍)。

  附《五个胖娃娃》

  五枝彩笔画呀画,

  画出五个胖娃娃。

  黄娃娃,白娃娃,黑娃娃,

  红娃娃,棕娃娃,

  皮肤颜色不一样,

  亲亲热热像一家。

小班儿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说说、学学、玩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学儿歌、编儿歌,体会文学活动带给小朋友的快乐。

  2、通过小朋友对于喜爱的小动物的熟悉度尝试仿编儿歌,从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力。

  3、幼儿尝试与同伴交流、与成人交流。

  教学重点:

  学会儿歌,引导幼儿学习词语"欢欢喜喜"。

  教学难点:

  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教学准备:

  1、知识的准备:熟悉几种动物的叫声、习性、特征。

  2、材料的准备:各种动物的图片,多媒体课件、音乐等。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一)、引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它们?

  (二)、出示课件,初步了解儿歌

  1、出示小鸡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提问:这是谁呀?看看小鸡在干什么?

  小鸡最喜欢吃米粒啦,她吃到米粒就怎么样呀?

  (很高兴很高兴我们用一个词来表示:欢欢喜喜)

  2、(出示小羊)老师提问:这是谁呀?小羊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东西?

  小羊小羊,咩咩咩咩,吃到青草,欢欢喜喜。

  3、(出示小狗)。老师提问:这是谁呀?小狗怎样叫?它喜欢吃什么东西?

  小狗小狗,汪汪汪汪,吃到骨头,欢欢喜喜。

  4、提问:儿歌中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是怎样叫的?

  (三)听录音,完整欣赏儿歌。

  小朋友们听完了录音,谁来告诉大家:小鸡喜欢吃什么?小羊喜欢吃什么?小狗呢?

  (四)师生边看图片边朗读儿歌。

  (五)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表演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做动作。

  (六)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小鸡、小狗、小羊听到小朋友为他们说的儿歌真高兴,看还有许多动物也坐着小汽车来了,想请小朋友为他们说儿歌,你们愿意吗?幼儿尝试用上面的句式尝试仿编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幼儿听音乐开火车出教室。

  附:儿歌小鸡吃米小鸡小鸡,叽叽叽叽,吃到米粒,欢欢喜喜。

  小羊小羊,咩咩咩咩,吃到青草,欢欢喜喜。

  小狗小狗,汪汪汪汪,吃到骨头,欢欢喜喜。

  活动反思: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得小班幼儿可快速地聚集注意力到教学活动当中。这点教师的掌控不错。手偶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好朋友,也是吸引幼儿的最快捷方式、同时也是激起幼儿的兴趣点和切入点。但,教师在把控手偶的时间停留过快,幼儿还没有来得及欣赏,教师的语速需要放慢些,这样便于幼儿的理解与消化。

小班儿歌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学习用轻快活泼和优美连贯的两种方式歌唱。

  2、尝试运用图片自由组合“找朋友”,创编歌词。

  3、体验与教师及同伴歌声交流与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四幅背景图:天空、树林、草地、池塘。

  2、各种动、植物,太阳、白云图片等。

  【活动过程】

  1、随乐入场,创设交朋友的游戏情境学唱歌曲。

  (1)随乐入场。(音乐从欢快、活泼到优美、舒缓)

  (2)教师原地示范歌唱。

  (3)教师歌唱并逐个与幼儿交朋友。

  (4)全体幼儿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边唱边玩游戏。

  2、创设找朋友的图片情境,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1)分别介绍四幅背景图。

  我的朋友们坐到我的身边,看看这都是什么地方?

  (2)出示图片太阳,请幼儿为太阳找朋友并歌唱。

  这是我的新朋友太阳,它也要找好朋友,它会找谁呢?(教师边贴边唱)。

  (3)幼儿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继续创编出另外三组好朋友。教师将幼儿所选择的`图片贴在底图上,并请幼儿歌唱出来。

  (4)根据创编的歌词完整歌唱。

  3、教师创设天黑了的语言情境,共同探索用优美的声音歌唱。

  (1)教师用语言创设天黑的情境。

  (2)幼儿尝试完整歌唱一遍。

  (3)幼儿与教师共同探索怎样可以让声音变得优美连贯。

  (4)幼儿再次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

  4、幼儿与老师们一起玩交朋友的游戏。

  教师创设天黑了的语言情境,共同探索用优美的声音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