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4-08-23 13:51:11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九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猜谜语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游戏活动。猜测时的积极探索、猜对后的欣喜,小小的游戏隐藏着大大的教育智慧,而根据幼儿熟悉的`人事物学习创编谜语,这是对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提升。因此,根据儿歌《动物猜谜歌》我设计了大班的语言活动《猜猜这是谁》,从认识谜语、知道谜面创编的特点、尝试创编谜语,层层深入,让孩子们在不断的观察、探索、思考、表达表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游戏中,感受谜语的特点,并尝试根据儿歌形式大胆创编新的谜语。。

  2、通过观察,能发现并表现人事物的基本特征,体验设计谜语和猜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白格子底板若干、勾线笔、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猜谜游戏

  1、教师讲述谜面,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

  2、出示谜语板,边讲述边进行简笔绘画,引导幼儿猜测谜底。

  二、探索谜语里的秘密

  1、观察谜语板,引导幼儿回忆讲述:刚才的谜语中谜面有几句话?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2、师幼探索谜语的特点

  2、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尝试根据谜语板仿编谜语

  2、提供多种动物图片,幼儿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动物,尝试根据谜语板,仿编谜语,其他幼儿猜测。

  三、互动游戏:猜猜这是谁

  1、教师现场创编谜面,请幼儿猜测是班级里的谁?

  2、巩固谜语创编的规律。

  3、幼儿小组合作,选择现场的一位同伴或成人进行谜面的创编。

  4、集体交流,四组依次展示创编的谜面,集体猜测。

  四:尾声

  1、探索谜语板上最后两格的秘密。

  2、展示幼儿创编的谜语,编成一首谜语歌。

  3、教师小结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了解邮局,体验用书信形式进行交流的乐趣。

  2.仔细观察邮局,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邮局的用途,学习用真确的方法阅读信件。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本活动前已参观过邮局。

  2.阅读材料2《有用的邮局》。

  活动过程:

  1.回忆交流。

  ——提问:参观邮局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知道邮局是干什么的吗?他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幼儿自由交流参观感受,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倾听同伴的发言:你从别人的发言中,了解一些什么?

  2.梳理对邮局的认识。

  ——师幼一起交流对邮局的认识。教师可以问:

  邮局里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绿色)

  邮局里有些什么设施与物品?(邮箱、秤、电脑、信封、汇款单等)

  邮局有哪些功能?(寄信、汇钱、及包裹,打电话,储蓄、订阅报纸、刊物、代收煤气费、电话费、自来水费等)

  ——了解邮递员的工作情况及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师可提问:

  邮递员的.衣服有什么特点?谈们主要做哪些工作?(投递、收发)

  人们到邮局里来做些什么事情》?(寄信、汇款、及包裹)

  3.游戏:寄信。

  ——教师提示语:小动物们有很多信送给他们的朋友,可是不知道怎样寄信,我们来帮帮他们把!

  ——幼儿自由阅读小动物的信,了解信是要送给谁的。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幼儿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幼儿学习将信装进信封。

  ——教师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写信、装信封、写地址、到邮局买、贴邮票并寄信。

  4.出示阅读材料2《有用的邮局》。

  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了解邮局的功能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建议:

  1.本活动还可以设计成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活动,认识邮局后再设计或绘画一封写给某某朋友的信,然后按照寄信的步骤寄出,及认识有机又能了解寄信的步骤,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本活动的重点是了解邮局的特点和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难点是掌握寄信的步骤,在综合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3.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写信、写地址、贴邮票的过程,并去邮局寄,帮助孩子掌握寄信的过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孤独、寂寞、不快乐,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要怎样快乐,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于是,我选择了幼儿最喜欢的语言形式——故事,通过这个让你快乐的同时又略带伤感的故事,展现给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有些找不到快乐的小朋友,孤单寂寞,于是大猩猩采取了"出租"的方式,干脆把自己租出去,这一来,不但能拥有友情,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让幼儿通过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故事,转移到自己身上,使他们进而明白:拥有朋友的方法很多,它们就在你的身边,等你去发现。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

  2、知道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3、有阅读的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

  《我有友情要出租》课件;《找朋友》的音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猜测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1、提问:小朋友,在班里,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2、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讲述自己的好朋友。活动一开始,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好朋友,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打开幼儿的话匣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铺垫。二、分享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也是找朋友的故事。是谁要找朋友呢?看,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我有友情要出租》,什么是友情呢?

  3、出租是什么意思呢?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出租”这个词?

  大猩猩有友情要出租,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认真听,故事开始了。

  1、观看课件,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了解什么是友情。

  3、思考什么是出租。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知道你和另一个人成了朋友,你们之间就有了友情,做朋友的时间越长,友情就越深厚。从而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播放课件《我的友情要出租》,教师讲故事。

  1、幻灯片4:你们看,大猩猩现在是什么样子?真是一只寂寞无聊的大猩猩。

  2、幻灯片8:他巴不得沙子不要漏得那么快呢!这是为什么呀?

  3、这一天,咪咪和大猩猩在一起玩了一个小时,大猩猩一点也不寂寞。猜猜看,第二天,咪咪还会来吗?为什么呢?

  4、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玩的?你们会吗?

  5、真的,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天跟你一起快乐游戏,是一件多么另人高兴的事情啊!难怪大猩猩觉得幸福呢。这一天下午,大猩猩没有带小背包,只是带了几片饼干,就走到大树下等咪咪。小朋友,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6、对呀,好东西应该和朋友一起分享。是呀,和朋友在一起快乐比钱更重要。想到马上能和咪咪一起吃东西,一起做游戏,大猩猩心里一定快乐极了。可是,大猩猩等了好久好久,咪咪一直没有来。

  咪咪为什么一直没有来呢?

  7、幻灯片14:看,你看到了什么?再看看他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8、大猩猩这么想念咪咪,可咪咪一直没有回来。后来,大猩猩又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免费”是什么意思?

  1、观看课件,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2、讨论交流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3、继续听老师讲述故事,猜测咪咪还会来吗。

  4、观看课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在看看、说说、猜猜中,让幼儿明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进一步拓宽了幼儿对友情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搭配做准备。

  四、回顾故事,观察想象。

  1、看着大猩猩在夕阳下等待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吗?

  你有和好朋友分开的经历吗?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2、你们喜欢跟大猩猩交朋友吗?

  大猩猩和咪咪在玩踩脚游戏的时候,大猩猩一再地被咪咪踩脚,却还要跟他玩,这是为什么呢?

  3、当大猩猩终于有机会踩咪咪的脚时,他是怎么做的?

  你跟朋友玩的时候,会计较是输了还是赢了吗?为什么呢?

  4、对呀,和朋友在一起可不能斤斤计较,那样会不快乐的。你看,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多快乐呀,看出来了吗?5、有朋友可真好呀。那么在大猩猩的周围是不是真的没有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再仔细地找找看。

  后来大猩猩在免费出租友情,那他们和大猩猩成为好朋友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6、其实有一个小动物一直在大猩猩身边呢。是谁?

  7、如果你是大猩猩,怎么做就能和这些小动物交上朋友了呢?

  8、所以,有时候胆大一点,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

  1、回忆故事情节,回答老师的问题。

  2、由“故事”联系自身,说说自己的经验。

  让幼儿通过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故事,转移到自己身上,使他们进而明白:有时候胆大一点,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如果只是默默地等着(指着大猩猩),静静地看着(指着小动物),那是交不到朋友,没有快乐的啊。通过此环节,既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满足了幼儿讨论的喜好,还给了幼儿一次表达的机会。五、结束、小结。

  1、师:看,朋友是要主动去寻找的,当你觉得寂寞的时候,就看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其实,朋友就在你的身边。你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吗?

  那以后就请你勇敢主动地找个新朋友吧。

  2、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玩《找朋友》的游戏,能勇敢主动地找新朋友。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朋友是要主动去寻找的,当你觉得寂寞的时候,就看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其实,朋友就在你的身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最近几天我发现,幼儿比较爱吃糖,而橡皮擦对于幼儿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用品,幼儿比较熟悉,为了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幼儿认识棒棒糖和橡皮擦的英文名字。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读棒棒糖(Lollipop)和橡皮擦(Eraser)

  2、培养幼儿的.听、说、读能力

  三.活动准备:棒棒糖卡纸、棒棒糖若干、橡皮擦、一个空盒、卡纸一张

  四.活动过程

  1.跟老师打招呼GoodmorningTeachers.

  2.唱歌曲《WalkingWalkingWalking》

  3.复习学过的句子whatisyourname?Mynameis----,Iamadog.Iamacat.Ihavetwoeyes.Ihavetwoears.

  4.(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请小朋友们先闭上眼睛,出示像皮擦,然后教幼儿读,多练习几遍。

  (2)带幼儿做个简单的手指游戏。

  (3)刚才我们认识了橡皮擦的英文名字,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小礼物,引入棒棒糖,然后教幼儿读棒棒糖的英文名字。

  (4)带幼儿多练习读橡皮擦(Eraser)和棒棒糖(Lollipop)

  (5)组织幼儿游戏,加强幼儿对刚才学习的英语作进一步的练习。

  5.在活动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

  2、感受“子”字儿个富有韵律的特点,学习平、翘舌音。

  活动难点:

  学习平、翘舌音。

  难点剖析:

  作为大班幼儿,语言的发展能力大大提升,除了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外,还加入了平、翘舌音的学习。在这首儿歌中,“子”字的平舌音与其他平、翘舌音的区别和发声方法,能准确到位的念准字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磁带、录音机、字卡等等。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使用幼儿用书,幼儿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进行描述。

  二、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边提问边理解。

  2、教师配上快板念儿歌。

  3、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重点练习平、翘舌音。

  三、教师续编儿歌,激发幼儿争做好孩子的积极性。

  说说自己做过那些积极有益的事情,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内容巧妙的续编“子”字儿歌。

  在此次活动中我加入了快板的形式,将快板和儿歌相结合。独特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活动的时间还有多的话,我们还可以加入快板欣赏,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歌,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着重将韵脚的自发音加重,让幼儿自己发现了儿歌的特点。两遍欣赏后,不少幼儿都发现了押韵的特点,而且对“子”字的韵脚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有了韵律,幼儿学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兴趣也很足。教师在以后的几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儿这首儿歌时有节奏的,加入快板后,节奏感更强,幼儿的兴趣更强了,也让幼儿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儿歌,气氛很活跃,学习效果也很理想。

  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幼儿对“子”的韵脚感兴趣,念起来也很有劲,其他的句子学习就不如这个了,导致在朗诵的时候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安排学习过程中除了重点学习外,对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视,也要考虑到教学的方式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导入语: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为你们表演节目,下面让我们拍手欢迎他们为我们表演!

  2、请儿欣赏大班表演《老鼠娶媳妇》。

  3、刚才表演得好吗?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4、小朋友,你们答对了!老师把哥哥姐姐的表演画在了纸上。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教学童谣:

  1、 打开电视机

  (1)“瞧,画上有几只老鼠?它们在干什么?”(抬花轿,吹喇叭)

  a。谁来学学吹喇叭的动作?我们跟他一起来做一做;

  b。花轿怎么抬?谁来做一下?

  c。“我们一起学一学!” 抬花轿,吹喇叭

  (2)“小老鼠为什么这么开心?它们要干什么?”

  引导劝儿:瞧,老鼠胸前有一朵大红花,还有大花轿。

  “老鼠娶媳妇,热不热闹?”

  (3)集体念:吹喇叭,抬花轿,老鼠娶媳妇好热闹。

  2、出示图二

  (1)老鼠会娶谁呢?花轿藏着谁呢?你们猜一猜?

  (2)“咦,这些小老鼠怎么了?”(害怕)神情、样子

  为什么这么害怕?它们遇到了什么事?你们知道吗?

  (3) 我们一起“挑开帘子瞧一瞧。”

  “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猫)师用惊呀、慌张的语气引导。

  (4) 集体念:挑开帘子瞧一瞧,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

  (5)“老鼠见到猫应该是很害怕的,那应用什么语气念?” (慌张、惊呀、害怕)

  3、出示图三

  (1)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劝儿想象)

  瞧,老鼠怎样跑?(引导劝儿:如果你是老鼠,后面有一只猫在追你,你会怎能样跑?(拼命))

  (2)这只老鼠怎么样了?

  a。师念(并配以动作):“碰断了腿,跌断了腰。”

  b。可不可怜呢?

  (3)老师根据几幅画和小朋友刚才讲的,编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听?

  a。师完整朗诵,提问:童谣名称?

  b。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念?让我们一起来朗诵。

  c。小朋友朗诵得真好,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再朗诵一遍。

  三、情境表演

  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道具,五人一组,表演《老鼠娶媳妇》。

  效果分析:

  活动的整个过程,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主动畅谈,思维非常活跃。首先,我创设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请大班的.幼儿表演《老鼠娶媳妇》,导入课题,过渡自然,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

  其次,实物及投影仪以恰当演示和引导,充分激发幼儿潜在能力。在欣赏时,幼儿能正确运用感叹观,理解童谣内容,在此基础上,幼儿能借助动作、表情等创造性表现,幼儿语言与思维归纳综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基情感、行为都能朝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关心与兴趣。

  2、增强幼儿视觉辨别力。

  活动重点:

  发展幼儿对汉字的辨认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卡数张,在活动室内张贴字卡数张。

  2、胶水、沙子、碎彩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二、活动开始。

  1、找一找,读一读。

  引导幼儿找一找周围卡上的文字和老师手中拿到的卡上字是一样的。

  "木" "大" "本" "天"找字过程中,老师自然的给幼儿读出卡片上的字,也可以让幼儿大胆读一读自己认识的字。

  2、拼一拼,读一读(分组)在一张硬纸上写出有关字,让幼儿把这些字从中剪下来后一样的字涂上同一种颜色后读一读。"木" "大" "本" "天"。

  3、在教师准备好的字形卡上找出同样的.字,然后用胶水和沙子、碎纸进行贴粘再读一读。

  4、谁会读。

  (1)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①一个小朋友出示字卡,让另一个小朋友认读,全读对的为胜,然后接着进行。

  ②持字卡的小朋友询问同伴,你认识这个字吗?请你读出来,如果同伴认识则在字卡上打"√"如果不认识则打"×"最后进行统计有多少"×"

  5、谁会写,看谁写的对。

  要求幼儿会写,写会学的汉字。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我家是动物园》这本书初看书名,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但是细细读下去之后,又让人忍俊不禁,家的确是个动物园,真有趣!读这本书能让人充满惊喜的快乐,产生幽默的联想。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幼儿最熟悉的——家和家人,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的己有经验充分地发挥出来。人和动物是不一样,但是作者却找到精巧的观察角度,由人物与动物外表和内在的相似性入手,加上幽默的想象,让两者合理的结合。

  这本书有很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我打算让孩子通过观察体会图画书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导孩子观察思索自己及家人在外表和个性上的特质。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图画书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3、借助字卡尝试用“这是……其实呢……他是……”的语言结构介绍自己的家人。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字卡、《我家是动物园》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书中的主人公小男孩“祥太”,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本书,你认识书上的字吗?

  2、在这本书上你还发现了谁?(他的名字叫祥太)

  3、祥太为什么要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呢?

  4、他们家真的'有那么多的动物吗?

  二、分段讲述故事,重点掌握“这是……其实呢……他是……”

  师:那我们一起听听看祥太为什么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

  1、PPT1

  听录音(配音乐)看PPT

  [这是我爸爸,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

  提问:刚才祥太是怎么介绍自己的爸爸的?

  我刚才注意到祥太在介绍爸爸的时候用了两个非常有趣的词“这是……其实呢……”

  他为什么说自己的爸爸是狮子呢?请小朋友认真观察。(鼓励小朋友大胆讲述自己所看到的)

  揭晓谜底[这是我的爸爸,其实呢……他是一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师:哦,我知道祥太为什么说自己的爸爸是狮子了,原来他是说自己的爸爸的样子和喜欢吃的食物跟狮子很像,他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狮子。

  2、PPT2

  听录音(配音乐)看PPT

  [这是我的妈妈,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都一起洗了。]

  提问:这次祥太介绍自己的妈妈的时候有没有用到那两个有趣的词呢?他是怎么说的呢?

  你觉得祥太的妈妈妈和浣熊哪里相似呢?

  3、PPT

  听录音(配音乐)看PPT

  A预设问题:如果你是祥太,会怎么样介绍自己的爷爷和奶奶呢?我们也用上那两个有趣的词好不好“这是……其实呢……他是……”哦。

  B幼儿尝试介绍

  C那我们看看祥太是不是这样介绍

  [这是我的爷爷,其实呢……他是只长颈鹿,个子高高的。这是我的奶奶,其实呢……她是只狐狸,很善于变化,出门的时候,她在镜子前一变——哇!变得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D你们喜欢狐狸这个角色吗?恩,是的,平时我们一想到狐狸就想到了他的狡猾,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我们要吸取别人的优点,祥太把奶奶比喻成狐狸,是因为他觉奶奶的性格跟狐狸一样都很善变。这是她的优点。

  4。现在你们说祥太家真的是动物园吗?(哦,祥太是根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外形、喜欢的事物、爱好、性格跟这些动物很像,所以他用了比喻让大家觉得自己的家像一个动物园)

  三、摆字卡

  1、教师示范操作

  你们会不会用祥太的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家人,我也想来试试,你看我是怎样来介绍我的家人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想用这种方法介绍家里的谁呢?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动物,小朋友想想看你要介绍的人在喜欢吃的事物、样子、爱好等方面跟哪个小动物很像,你就把他们贴在一起,一定要记住,想好了再贴哦!

  3、请小朋友介绍,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用“这是……其实呢……他是……”语式。

  四、结束

  你看我们介绍了自己家的动物园,看来我们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可是什么都有啊,祥太也想邀请我们去他家的动物园看看呢?你听[有空来我家玩,不收你门票哦]。

  刚才祥太是怎么说的,(幼儿重复)我们也把这句话送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好不好。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1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3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1-26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12-24

大班语言儿歌活动教案03-0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梦》12-30

大班语言活动《落叶》教案05-30

大班比尾巴语言活动教案03-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春天03-22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合集九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猜谜语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游戏活动。猜测时的积极探索、猜对后的欣喜,小小的游戏隐藏着大大的教育智慧,而根据幼儿熟悉的`人事物学习创编谜语,这是对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又一提升。因此,根据儿歌《动物猜谜歌》我设计了大班的语言活动《猜猜这是谁》,从认识谜语、知道谜面创编的特点、尝试创编谜语,层层深入,让孩子们在不断的观察、探索、思考、表达表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游戏中,感受谜语的特点,并尝试根据儿歌形式大胆创编新的谜语。。

  2、通过观察,能发现并表现人事物的基本特征,体验设计谜语和猜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白格子底板若干、勾线笔、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猜谜游戏

  1、教师讲述谜面,引导幼儿猜测是什么?

  2、出示谜语板,边讲述边进行简笔绘画,引导幼儿猜测谜底。

  二、探索谜语里的秘密

  1、观察谜语板,引导幼儿回忆讲述:刚才的谜语中谜面有几句话?你还记得是什么吗?

  2、师幼探索谜语的特点

  2、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尝试根据谜语板仿编谜语

  2、提供多种动物图片,幼儿小组合作,选择一种动物,尝试根据谜语板,仿编谜语,其他幼儿猜测。

  三、互动游戏:猜猜这是谁

  1、教师现场创编谜面,请幼儿猜测是班级里的谁?

  2、巩固谜语创编的规律。

  3、幼儿小组合作,选择现场的一位同伴或成人进行谜面的创编。

  4、集体交流,四组依次展示创编的谜面,集体猜测。

  四:尾声

  1、探索谜语板上最后两格的秘密。

  2、展示幼儿创编的谜语,编成一首谜语歌。

  3、教师小结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了解邮局,体验用书信形式进行交流的乐趣。

  2.仔细观察邮局,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提高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邮局的用途,学习用真确的方法阅读信件。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本活动前已参观过邮局。

  2.阅读材料2《有用的邮局》。

  活动过程:

  1.回忆交流。

  ——提问:参观邮局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知道邮局是干什么的吗?他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幼儿自由交流参观感受,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倾听同伴的发言:你从别人的发言中,了解一些什么?

  2.梳理对邮局的认识。

  ——师幼一起交流对邮局的认识。教师可以问:

  邮局里的标志性颜色是什么?(绿色)

  邮局里有些什么设施与物品?(邮箱、秤、电脑、信封、汇款单等)

  邮局有哪些功能?(寄信、汇钱、及包裹,打电话,储蓄、订阅报纸、刊物、代收煤气费、电话费、自来水费等)

  ——了解邮递员的工作情况及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教师可提问:

  邮递员的.衣服有什么特点?谈们主要做哪些工作?(投递、收发)

  人们到邮局里来做些什么事情》?(寄信、汇款、及包裹)

  3.游戏:寄信。

  ——教师提示语:小动物们有很多信送给他们的朋友,可是不知道怎样寄信,我们来帮帮他们把!

  ——幼儿自由阅读小动物的信,了解信是要送给谁的。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幼儿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幼儿学习将信装进信封。

  ——教师请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写信、装信封、写地址、到邮局买、贴邮票并寄信。

  4.出示阅读材料2《有用的邮局》。

  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了解邮局的功能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建议:

  1.本活动还可以设计成科学与艺术的综合活动,认识邮局后再设计或绘画一封写给某某朋友的信,然后按照寄信的步骤寄出,及认识有机又能了解寄信的步骤,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本活动的重点是了解邮局的特点和邮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难点是掌握寄信的步骤,在综合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能力。

  3.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写信、写地址、贴邮票的过程,并去邮局寄,帮助孩子掌握寄信的过程。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孤独、寂寞、不快乐,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理解很难或很片面。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讲大道理要怎样快乐,就很难让他们理解和接受。于是,我选择了幼儿最喜欢的语言形式——故事,通过这个让你快乐的同时又略带伤感的故事,展现给孩子一片纯净的天空.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有些找不到快乐的小朋友,孤单寂寞,于是大猩猩采取了"出租"的方式,干脆把自己租出去,这一来,不但能拥有友情,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让幼儿通过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故事,转移到自己身上,使他们进而明白:拥有朋友的方法很多,它们就在你的身边,等你去发现。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

  2、知道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3、有阅读的兴趣,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学准备:

  《我有友情要出租》课件;《找朋友》的音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猜测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

  1、提问:小朋友,在班里,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

  2、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讲述自己的好朋友。活动一开始,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好朋友,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打开幼儿的话匣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铺垫。二、分享故事情节,激发阅读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也是找朋友的故事。是谁要找朋友呢?看,你看到了什么?

  2、这个故事的题目叫《我有友情要出租》,什么是友情呢?

  3、出租是什么意思呢?你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出租”这个词?

  大猩猩有友情要出租,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认真听,故事开始了。

  1、观看课件,回答老师的问题,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了解什么是友情。

  3、思考什么是出租。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知道你和另一个人成了朋友,你们之间就有了友情,做朋友的时间越长,友情就越深厚。从而拓宽了幼儿的知识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播放课件《我的友情要出租》,教师讲故事。

  1、幻灯片4:你们看,大猩猩现在是什么样子?真是一只寂寞无聊的大猩猩。

  2、幻灯片8:他巴不得沙子不要漏得那么快呢!这是为什么呀?

  3、这一天,咪咪和大猩猩在一起玩了一个小时,大猩猩一点也不寂寞。猜猜看,第二天,咪咪还会来吗?为什么呢?

  4、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是怎么玩的?你们会吗?

  5、真的,能有这样一个朋友每天跟你一起快乐游戏,是一件多么另人高兴的事情啊!难怪大猩猩觉得幸福呢。这一天下午,大猩猩没有带小背包,只是带了几片饼干,就走到大树下等咪咪。小朋友,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6、对呀,好东西应该和朋友一起分享。是呀,和朋友在一起快乐比钱更重要。想到马上能和咪咪一起吃东西,一起做游戏,大猩猩心里一定快乐极了。可是,大猩猩等了好久好久,咪咪一直没有来。

  咪咪为什么一直没有来呢?

  7、幻灯片14:看,你看到了什么?再看看他的表情,他在想什么?

  8、大猩猩这么想念咪咪,可咪咪一直没有回来。后来,大猩猩又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免费”是什么意思?

  1、观看课件,认真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2、讨论交流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3、继续听老师讲述故事,猜测咪咪还会来吗。

  4、观看课件,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积极讨论。

  在看看、说说、猜猜中,让幼儿明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友情的真谛,进一步拓宽了幼儿对友情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搭配做准备。

  四、回顾故事,观察想象。

  1、看着大猩猩在夕阳下等待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吗?

  你有和好朋友分开的经历吗?想对他说些什么吗?

  2、你们喜欢跟大猩猩交朋友吗?

  大猩猩和咪咪在玩踩脚游戏的时候,大猩猩一再地被咪咪踩脚,却还要跟他玩,这是为什么呢?

  3、当大猩猩终于有机会踩咪咪的脚时,他是怎么做的?

  你跟朋友玩的时候,会计较是输了还是赢了吗?为什么呢?

  4、对呀,和朋友在一起可不能斤斤计较,那样会不快乐的。你看,大猩猩和咪咪在一起多快乐呀,看出来了吗?5、有朋友可真好呀。那么在大猩猩的周围是不是真的没有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到故事中再仔细地找找看。

  后来大猩猩在免费出租友情,那他们和大猩猩成为好朋友了吗?这是为什么呢?

  6、其实有一个小动物一直在大猩猩身边呢。是谁?

  7、如果你是大猩猩,怎么做就能和这些小动物交上朋友了呢?

  8、所以,有时候胆大一点,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

  1、回忆故事情节,回答老师的问题。

  2、由“故事”联系自身,说说自己的经验。

  让幼儿通过大猩猩出租友情的故事,转移到自己身上,使他们进而明白:有时候胆大一点,勇敢地伸出友谊的手,主动和对方打个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就能交上朋友。如果只是默默地等着(指着大猩猩),静静地看着(指着小动物),那是交不到朋友,没有快乐的啊。通过此环节,既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满足了幼儿讨论的喜好,还给了幼儿一次表达的机会。五、结束、小结。

  1、师:看,朋友是要主动去寻找的,当你觉得寂寞的时候,就看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其实,朋友就在你的身边。你想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吗?

  那以后就请你勇敢主动地找个新朋友吧。

  2、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玩《找朋友》的游戏,能勇敢主动地找新朋友。通过游戏使幼儿知道朋友是要主动去寻找的,当你觉得寂寞的时候,就看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其实,朋友就在你的身边。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最近几天我发现,幼儿比较爱吃糖,而橡皮擦对于幼儿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用品,幼儿比较熟悉,为了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这节课,让幼儿认识棒棒糖和橡皮擦的英文名字。

  二.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读棒棒糖(Lollipop)和橡皮擦(Eraser)

  2、培养幼儿的.听、说、读能力

  三.活动准备:棒棒糖卡纸、棒棒糖若干、橡皮擦、一个空盒、卡纸一张

  四.活动过程

  1.跟老师打招呼GoodmorningTeachers.

  2.唱歌曲《WalkingWalkingWalking》

  3.复习学过的句子whatisyourname?Mynameis----,Iamadog.Iamacat.Ihavetwoeyes.Ihavetwoears.

  4.(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请小朋友们先闭上眼睛,出示像皮擦,然后教幼儿读,多练习几遍。

  (2)带幼儿做个简单的手指游戏。

  (3)刚才我们认识了橡皮擦的英文名字,现在我们再来认识一个老师给你们带来的小礼物,引入棒棒糖,然后教幼儿读棒棒糖的英文名字。

  (4)带幼儿多练习读橡皮擦(Eraser)和棒棒糖(Lollipop)

  (5)组织幼儿游戏,加强幼儿对刚才学习的英语作进一步的练习。

  5.在活动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懂得长大了要多做积极有益的事情。

  2、感受“子”字儿个富有韵律的特点,学习平、翘舌音。

  活动难点:

  学习平、翘舌音。

  难点剖析:

  作为大班幼儿,语言的发展能力大大提升,除了能完整的朗诵儿歌外,还加入了平、翘舌音的学习。在这首儿歌中,“子”字的平舌音与其他平、翘舌音的区别和发声方法,能准确到位的念准字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磁带、录音机、字卡等等。

  活动过程:

  教学策略创意说明

  一、使用幼儿用书,幼儿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进行描述。

  二、学习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边提问边理解。

  2、教师配上快板念儿歌。

  3、幼儿跟着教师念儿歌,重点练习平、翘舌音。

  三、教师续编儿歌,激发幼儿争做好孩子的积极性。

  说说自己做过那些积极有益的事情,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内容巧妙的续编“子”字儿歌。

  在此次活动中我加入了快板的形式,将快板和儿歌相结合。独特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活动的时间还有多的话,我们还可以加入快板欣赏,让幼儿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精华。

  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

  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歌,在幼儿欣赏儿歌的同时,教师着重将韵脚的自发音加重,让幼儿自己发现了儿歌的特点。两遍欣赏后,不少幼儿都发现了押韵的特点,而且对“子”字的韵脚非常感兴趣,就是因为有了韵律,幼儿学起来就十分容易了,兴趣也很足。教师在以后的几遍加入了快板的“伴奏”,幼儿这首儿歌时有节奏的,加入快板后,节奏感更强,幼儿的兴趣更强了,也让幼儿自己打快板自己念儿歌,气氛很活跃,学习效果也很理想。

  但在学习过程中也发现,不少幼儿对“子”的韵脚感兴趣,念起来也很有劲,其他的句子学习就不如这个了,导致在朗诵的时候有“头重脚轻”的感觉。在今后类似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在安排学习过程中除了重点学习外,对其他的部分也不能忽视,也要考虑到教学的方式方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导入语:

  1、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大班的哥哥姐姐为你们表演节目,下面让我们拍手欢迎他们为我们表演!

  2、请儿欣赏大班表演《老鼠娶媳妇》。

  3、刚才表演得好吗?他们表演的是什么?

  4、小朋友,你们答对了!老师把哥哥姐姐的表演画在了纸上。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教学童谣:

  1、 打开电视机

  (1)“瞧,画上有几只老鼠?它们在干什么?”(抬花轿,吹喇叭)

  a。谁来学学吹喇叭的动作?我们跟他一起来做一做;

  b。花轿怎么抬?谁来做一下?

  c。“我们一起学一学!” 抬花轿,吹喇叭

  (2)“小老鼠为什么这么开心?它们要干什么?”

  引导劝儿:瞧,老鼠胸前有一朵大红花,还有大花轿。

  “老鼠娶媳妇,热不热闹?”

  (3)集体念:吹喇叭,抬花轿,老鼠娶媳妇好热闹。

  2、出示图二

  (1)老鼠会娶谁呢?花轿藏着谁呢?你们猜一猜?

  (2)“咦,这些小老鼠怎么了?”(害怕)神情、样子

  为什么这么害怕?它们遇到了什么事?你们知道吗?

  (3) 我们一起“挑开帘子瞧一瞧。”

  “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猫)师用惊呀、慌张的语气引导。

  (4) 集体念:挑开帘子瞧一瞧,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个大脸

  (5)“老鼠见到猫应该是很害怕的,那应用什么语气念?” (慌张、惊呀、害怕)

  3、出示图三

  (1)接着会发生什么事情?(引导劝儿想象)

  瞧,老鼠怎样跑?(引导劝儿:如果你是老鼠,后面有一只猫在追你,你会怎能样跑?(拼命))

  (2)这只老鼠怎么样了?

  a。师念(并配以动作):“碰断了腿,跌断了腰。”

  b。可不可怜呢?

  (3)老师根据几幅画和小朋友刚才讲的,编了一首好听的童谣,你们想不想听?

  a。师完整朗诵,提问:童谣名称?

  b。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念?让我们一起来朗诵。

  c。小朋友朗诵得真好,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再朗诵一遍。

  三、情境表演

  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道具,五人一组,表演《老鼠娶媳妇》。

  效果分析:

  活动的整个过程,幼儿始终兴趣盎然,主动畅谈,思维非常活跃。首先,我创设了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请大班的.幼儿表演《老鼠娶媳妇》,导入课题,过渡自然,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积极性。

  其次,实物及投影仪以恰当演示和引导,充分激发幼儿潜在能力。在欣赏时,幼儿能正确运用感叹观,理解童谣内容,在此基础上,幼儿能借助动作、表情等创造性表现,幼儿语言与思维归纳综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基情感、行为都能朝积极的价值取向去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月亮船》是大班主题《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精彩奇妙的故事,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通过与仙女的对话,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四个世界之最,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感受,让幼儿体会到祖国的伟大,产生自豪感,故事具有一定的常识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的世界之最,并能用语言表述。

  2、了解祖国秀丽山河,激发幼儿的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我国的这四个世界之最,并用语言进行表述。

  活动难点:注重爱国情感的激发。

  活动准备

  1、幼儿图画书《月亮船》;

  2、哭泣的蒲公英图片一张;

  3、四个世界之最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蒲公英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蒲公英哭泣的图片。

  提问:这是谁?他怎么了?蒲公英为什么哭呢?教师引导幼儿自主猜测。

  2、那让我们一起听故事《月亮船》吧。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问题: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看见了什么?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幼儿回答后教师归纳,然后集体学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那儿有最大的广场,那儿有最长的城墙。

  3、仙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广场是天安门广场,最长的城墙是长城。(教师相应贴上四大世界之最的图片)。

  4、听故事录音,完整欣赏故事。

  鼓励幼儿跟学蒲公英和仙女的对话部分,强化幼儿对中国几个重要特征的认识。

  三、感受祖国真伟大

  1、问题:小朋友,蒲公英的家在中国,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中国)

  2、我们的祖国出来蒲公英刚刚提到的那些地方外,还有很多漂亮的地方,小朋友你去过哪里呢?知道哪里呢?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幼儿自由发言加深幼儿对祖国美丽风景的印象,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师把幼儿图画书《月亮船》分给幼儿,幼儿看着书本,跟着故事录音学讲故事。

  教学反思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欲望

  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蒲公英图片,设置情境,猜测蒲公英为什么哭了,感受到蒲公英伤心难过的心情,让幼儿不由自主地替蒲公英担心,引起幼儿情感的共鸣,激发幼儿帮助蒲公英的愿望。悬念的讨论,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同时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把孩子引入积极思考的氛围中。

  二、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整个活动中,我采用的是一种视、听、讲结合的方法,引导幼儿理清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注重提问的启发性、开放性与各问题彼此之间的衔接,对于孩子的回应给予积极的应答,及时整理幼儿的回答予以适当地提升,组织幼儿讨论、与教师交流,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朋友们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蒲公英迷了路,急得哭了起来。”一开始我没有注意到这一情感要素,只是一带而过。其实,我们可以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经验,换位思考,如果你迷路了,你心里会怎样?自然而然地让幼儿体验到迷路的那种害怕、紧张、难过的心情,进而感受到蒲公英的无助和伤心,然后再自然地导入接下来的故事。在最后环节,让幼儿说说自己祖国有什么美丽景色,孩子们经验不足,回应很平淡,只有几个孩子知道一些景点。如果改为请孩子们谈谈自己家乡有哪些美景,对他们而言,家乡才是熟悉的,贴近他们生活,应该选择幼儿会说,有话说的话题。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理解、分析与做法,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关心与兴趣。

  2、增强幼儿视觉辨别力。

  活动重点:

  发展幼儿对汉字的辨认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卡数张,在活动室内张贴字卡数张。

  2、胶水、沙子、碎彩纸。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

  二、活动开始。

  1、找一找,读一读。

  引导幼儿找一找周围卡上的文字和老师手中拿到的卡上字是一样的。

  "木" "大" "本" "天"找字过程中,老师自然的给幼儿读出卡片上的字,也可以让幼儿大胆读一读自己认识的字。

  2、拼一拼,读一读(分组)在一张硬纸上写出有关字,让幼儿把这些字从中剪下来后一样的字涂上同一种颜色后读一读。"木" "大" "本" "天"。

  3、在教师准备好的字形卡上找出同样的.字,然后用胶水和沙子、碎纸进行贴粘再读一读。

  4、谁会读。

  (1)同桌互相交流方法:

  ①一个小朋友出示字卡,让另一个小朋友认读,全读对的为胜,然后接着进行。

  ②持字卡的小朋友询问同伴,你认识这个字吗?请你读出来,如果同伴认识则在字卡上打"√"如果不认识则打"×"最后进行统计有多少"×"

  5、谁会写,看谁写的对。

  要求幼儿会写,写会学的汉字。

  三、活动小结。

  四、活动结束。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我家是动物园》这本书初看书名,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家怎么会是动物园呢”?但是细细读下去之后,又让人忍俊不禁,家的确是个动物园,真有趣!读这本书能让人充满惊喜的快乐,产生幽默的联想。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幼儿最熟悉的——家和家人,能够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的己有经验充分地发挥出来。人和动物是不一样,但是作者却找到精巧的观察角度,由人物与动物外表和内在的相似性入手,加上幽默的想象,让两者合理的结合。

  这本书有很强的启发和示范作用,我打算让孩子通过观察体会图画书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导孩子观察思索自己及家人在外表和个性上的特质。

  活动目标:

  1、观察、发现图画书中人物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2、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内容的温馨感。

  3、借助字卡尝试用“这是……其实呢……他是……”的语言结构介绍自己的家人。

  活动准备:

  PPT、背景音乐、字卡、《我家是动物园》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图书中的主人公小男孩“祥太”,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一本书,你认识书上的字吗?

  2、在这本书上你还发现了谁?(他的名字叫祥太)

  3、祥太为什么要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呢?

  4、他们家真的'有那么多的动物吗?

  二、分段讲述故事,重点掌握“这是……其实呢……他是……”

  师:那我们一起听听看祥太为什么说自己的家是动物园!

  1、PPT1

  听录音(配音乐)看PPT

  [这是我爸爸,其实呢……他是只大狮子]

  提问:刚才祥太是怎么介绍自己的爸爸的?

  我刚才注意到祥太在介绍爸爸的时候用了两个非常有趣的词“这是……其实呢……”

  他为什么说自己的爸爸是狮子呢?请小朋友认真观察。(鼓励小朋友大胆讲述自己所看到的)

  揭晓谜底[这是我的爸爸,其实呢……他是一个大狮子。最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早上他脾气不好,头发乱蓬蓬的,叫起来像狮子吼。]

  师:哦,我知道祥太为什么说自己的爸爸是狮子了,原来他是说自己的爸爸的样子和喜欢吃的食物跟狮子很像,他把自己的爸爸比喻成狮子。

  2、PPT2

  听录音(配音乐)看PPT

  [这是我的妈妈,其实呢……她是只大浣熊,不管看到什么东西都马上收去洗。有一次,妈妈差点连我都一起洗了。]

  提问:这次祥太介绍自己的妈妈的时候有没有用到那两个有趣的词呢?他是怎么说的呢?

  你觉得祥太的妈妈妈和浣熊哪里相似呢?

  3、PPT

  听录音(配音乐)看PPT

  A预设问题:如果你是祥太,会怎么样介绍自己的爷爷和奶奶呢?我们也用上那两个有趣的词好不好“这是……其实呢……他是……”哦。

  B幼儿尝试介绍

  C那我们看看祥太是不是这样介绍

  [这是我的爷爷,其实呢……他是只长颈鹿,个子高高的。这是我的奶奶,其实呢……她是只狐狸,很善于变化,出门的时候,她在镜子前一变——哇!变得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D你们喜欢狐狸这个角色吗?恩,是的,平时我们一想到狐狸就想到了他的狡猾,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我们要吸取别人的优点,祥太把奶奶比喻成狐狸,是因为他觉奶奶的性格跟狐狸一样都很善变。这是她的优点。

  4。现在你们说祥太家真的是动物园吗?(哦,祥太是根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外形、喜欢的事物、爱好、性格跟这些动物很像,所以他用了比喻让大家觉得自己的家像一个动物园)

  三、摆字卡

  1、教师示范操作

  你们会不会用祥太的这种方法来介绍自己的家人,我也想来试试,你看我是怎样来介绍我的家人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你们想用这种方法介绍家里的谁呢?我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动物,小朋友想想看你要介绍的人在喜欢吃的事物、样子、爱好等方面跟哪个小动物很像,你就把他们贴在一起,一定要记住,想好了再贴哦!

  3、请小朋友介绍,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用“这是……其实呢……他是……”语式。

  四、结束

  你看我们介绍了自己家的动物园,看来我们的动物园里的动物可是什么都有啊,祥太也想邀请我们去他家的动物园看看呢?你听[有空来我家玩,不收你门票哦]。

  刚才祥太是怎么说的,(幼儿重复)我们也把这句话送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