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06-11 15:58:17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模板合集6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图画画面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变换位置观察出的事物不一样。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图画提示讲述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幼儿能够说出"你好啊!xx")

  3、情感目标:知道见到人要打招呼并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图画复述出故事内容,并使用礼貌用语"你好"等。

  活动准备:

  高老鼠、矮老鼠、小鸟、小狗、大树、小花、小房子、雨点、水洼、大门、小窗、彩虹等图片;"高老鼠矮老鼠"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进行'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起,抬着头往上看),'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后,低着头往下看)。

  2、"刚才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个什么运动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个高人,一个矮人。老师边说边做动作。"

  二、新课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蓝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红衣服,我的名字叫矮老鼠。我们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讲给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

  小朋友们,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这些东西呢?我们再去问问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讲述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讲述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小窗)

  (2)它们是怎样跟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招呼的?我们也一起跟着老鼠和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鸟!你好,小狗!你好,大树!你好,小花!等等。)教师边指操作。

  4、变换角度。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七、八段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三、游戏表演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高老鼠'。变成高老鼠了,高老鼠就要和小鸟、大树、屋顶、大门打招呼。再说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矮老鼠,矮老鼠就要和小狗、小花、地板、小窗打招呼。

  四、复述故事

  1、请个别幼儿根据图片复述故事。

  2、集体幼儿根据图片复述故事。

  五、总结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礼貌,看到什么东西就会跟它们打招呼。我们也要向高老鼠和矮老鼠学习,碰见人要学会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故事:

  高老鼠和矮老鼠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他俩碰在一起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

  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一天,它俩又在一起散步,突然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小窗!"过了一会儿,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活动反思:

  在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中,我边操作教具边讲故事中,加深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在学习内容过程中,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如“你好,屋顶”“你好,大门”“你好,门槛”“你好,水洼”……我就让孩子一起跟着学念,这样可再次让幼儿理解词语,看到幼儿兴趣这样高,我设计了情景游戏,让幼儿挂着牌子,进行故事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表演中也更加熟悉了故事,了解各种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后来,我还让小朋友想象,高老鼠和矮老鼠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东西,还看到了什么呢?好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好多的东西,能说高老鼠看到了“蝴蝶”,矮老鼠看到了“蚂蚁”,然后我让她模仿故事中的话来说,高老鼠说:“你好,蝴蝶。”矮老鼠说:“你好,蚂蚁。”孩子们这样编的很好,高老鼠说:“你好,树叶。”矮老鼠说:“你好,小草。”等等,小朋友都很会动脑子。最后我让小朋友两两结伴,扮演高老鼠和矮老鼠,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如高老鼠说:“你好,灯笼”。(教室里挂了灯笼)矮老鼠说:“你好,鞋子”。(小朋友脚上穿的鞋子);高老鼠说:“你好,桌子”。矮老鼠说:“你好,小椅子”等。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有内容说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高,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搜索能力。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有以下的几点不足之出。

  1、活动开始游戏意义并不大,只是单纯的让幼儿玩游戏,应该使游戏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以让幼儿说说学高人走看到了什么,学矮人走又看到了什么,为故事的学习打基础。

  2、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小结应该由幼儿自己说出,教师不能直接说原来不同高度看到的现象不同,应该是教师引导,幼儿去认识到这一点。

  3、在幼儿熟悉故事之后,可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自己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发展平衡力和控制力。

  4、活动的结束部分应该出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比如大树,这样幼儿就可以一目了然,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事物,这样由幼儿熟悉的物体开始观察,使幼儿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能所获得的效果会更佳。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快乐地参加拼读游戏,大胆响亮地进行拼读,安静仔细地倾听,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尝试用合作的方法拼出完整的儿歌,有一定的协作意识。

  活动重点

  积极参加拼读游戏,大胆响亮地进行拼读,安静仔细地倾听,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难点

  尝试用合作的方法拼出完整的儿歌。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字卡若干、儿歌一则、黑板三块。

  学习用品字卡:铅笔、橡皮、铅笔盒、语文书、数学书、尺、英语书、书包、练习本、卷笔导刀。

  生活用品字卡:饭盒、餐巾纸、雨披、茶壶、手帕。

  活动过程:

  一、拼读分类(集体游戏)

  指导语:这几天我们都背来了小书包,书包里要放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是学习用品吗?(幼儿说说)小学里的老师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出示音节卡片),这些拼音宝宝里有的是学习用品,有的不是学习用品,你能把它们分开吗?

  1、你怎么知道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不是呢?(拼读)

  2、要求:选择一张卡片,先自己拼出再领读,其他小朋友也要听仔细了,要是他拼对了就跟着他念一遍,要是他拼错了,你要帮助他学会拼,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拼完以后,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两块板: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3、幼儿拼读分类活动。

  4、小结:这些学习用品都很重要,上学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这一边的生活用品,你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带。

  二、合作拼读(小组活动)

  指导语: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纸条,上面要告诉我们小朋友一句话,你想知道它说什么吗?边上还有几个字宝宝,它们是来和拼音宝宝做朋友的。不过这回要考验我们小朋友合作的本领,你们要一起动脑筋,先把拼音拼一拼,然后再去帮它找朋友,把找到的字宝宝贴在拼音宝宝下面,要对对齐,这样才算真的找到了朋友。

  1、幼儿合作拼读,找字

  2、拼读验证。(老师将幼儿完成的.纸条在黑板上贴好,成为一首儿歌。)

  1)告诉大家你拼出的是一句什么话?

  2)考考你们,第×个拼音宝宝是怎么拼的?(老师,幼儿)

  3)告诉大家,这些纸条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啦,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我们一组接着一组念念看,每组念一句。

  3、集体完整的朗读儿歌。(可以分组读,打节奏读等)

  4、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小朋友什么呢?

  5、现在,我们小朋友本领越来越大了,不但会自己拼,而且会合作拼,到了小学,老师一定会觉得你们真能干。(表扬合作拼读又快又好的小组。)

  三、翻牌大赛(集体竞赛)

  指导语:因为你们那么能干,所以我们来玩翻牌大赛开心一下,我们分2组进行,轮流进行,每拼对一个就可以插上一面红旗,等卡片翻完,哪组红旗多,哪组就胜利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夺最多的红旗?

  要求:我们先听翻牌的小朋友拼,要是他拼对了就跟着他念一遍,要是他拼错了,你要帮助他学会拼,能做到吗?

  附儿歌:

  清晨小鸟吱吱叫,

  我们背上小书包,

  看见老师行个礼,

  看见同学问声好,

  大家一起学本领,

  比比谁的进步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彩虹色的花将花瓣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献出热情和美丽的花到最后却看不见了,被帮助的动物们并没有忘记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生命,以再生轮回,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难以忘怀。富于立体的特殊效果,能介;充分激发小朋友阅读文本和讲说故事的兴趣,也相信这部作品也会使孩子们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理在自己的心底。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彩虹花在奉献过程中的快乐。

  2、通过合作阅读,发现小动物的情感变化,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花瓣所起到的作用。

  3、初步尝试用合作表演的形式表现彩虹花重生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书,配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故事重要情节线索,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完整的彩虹花图片。

  提问: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看到她你有什么感觉?(这是一朵彩色的花,他的花瓣有红﹑黄﹑蓝﹑绿﹑紫﹑桃色,有茎和叶,他是彩虹花)

  2、出示花瓣逐渐变少的组图。

  提问:我这里还有许多她的`图片,看看彩虹色的花有什么变化呢?除了花瓣还有哪些地方也发生的变化?(泥土﹑天气﹑季节)

  (环节自评:出示完整的彩虹色的花的图片,引起幼儿对她的第一印象感知。花是幼儿生活经验范畴的东西,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幼儿对于艺术加工后的“彩虹色的花”她背后的情感挖掘。激发幼儿对“已有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再感受。花的概念是花朵,叶子,根,茎。它长在泥土里,会随着季节开和败,颜色也会有变化。同样,泥土,天气,季节的变化,也是一种幼儿已经默会的知识。在阅读活动中,作为知识,也是故事重要的逻辑线索,在孩子理解故事内涵之前,这两点是必须掌握的。)

  二、阅读图书中的重点情节。

  1、幼儿自主阅读。

  提问:这一片片的花瓣都帮助了谁?让我们轻轻打开书看看吧。两个小朋友在合作阅读的时候,一位小朋友负责翻页,一位小朋友负责捧书。(重点观察动物的表情变化)

  2、集体阅读,帮助幼儿了解花瓣的不同用处。

  提问:现在让我们看看彩虹花帮助了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五个动物得到帮助前后的照片)

  提问:他用什么颜色的花瓣帮助了谁?做了什么?小动物怎样了?(幼儿用“??色的花瓣送给??做什么,??很快乐。”句式完整表述)

  3、讨论彩虹花帮助动物后的心情。

  提问:小动物在彩虹花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快乐,想想这时候彩虹花会是什么心情呢?为什么?

  (环节自评:阐明新旧知识的关系,促进理解采用合作阅读重点情节和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绪情感,以及用适当的言语表达自己对故事角色心情的理解。)

  三、完整阅读

  师:彩虹花后来怎样了呢?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读一遍给你们听,老师读到哪一页,就请小朋友翻到哪一页。(在配乐中教师完整演义故事)

  提问: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尾吗?读了这本书,你感觉怎样?书中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通过表演体会彩虹花重生后的快乐。

  1、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故事中的高潮部分。

  那我们就把这朵美丽的、善良的彩虹色的花表演出来吧。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彩虹色的花”。

  这个时候,彩虹色的花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表演一下?最后,彩虹花重新绽放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3、引导用动作表现“雪花。”

  小雪花是怎样轻轻盖在小花身上的?为什么这样做?

  4、请几个小朋友当被彩虹色的花帮助过的小动物,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谁想好了要对彩虹色的花说的话,愿意来当小动物表演?

  5、幼儿合作表演“雪花拥抱彩虹花”的后部分。

  (环节自评:完整呈现文本重中之重在于理解彩虹色的花的牺牲,奉献精神。通过她付出最后一片花瓣以后,孩子对画面的感受,对故事情节的情感体验,对故事角色心情、语言的想象,让教师的语言、音乐加深孩子对高潮部分的情感体验,尝试将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进行表达。第提供新情景进行变式练习幼儿获得的阅读情感体验需要提供情境来进行表达从而巩固经验,教师选择用游戏表演的方式重复故事里最感人,最能表现情感的段落,使幼儿有兴趣,以饱满的情绪参与交流。)

  【教学反思】

  《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彩虹色的花,用六片花瓣给朋友们提供了帮助,使朋友们获得了快乐,而自己也感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我将故事内容制作成PPT,配上优美的音乐,为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利用“猜”故事,“说”故事,“编”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让他们感受阅读的氛围,体验故事的情境,理解故事的情节,便达到了一次教学活动的目的。在本次活动中,我结合故事的发展,联系实际生活,适时引导幼儿思考,发散了思维。我事先挖掘这个故事的内涵,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表达出来。借故事,让孩子学道理。本次活动内容以贴近幼儿生活为切入点,幼儿始终以愉快的、主动的情绪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内容,并将自己融入情节中,迁移自己的情感体验,懂得帮助朋友和得到帮助都很快乐。

  在活动中我采取了ppt、情景表演、视听结合以及完整欣赏绘本等多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我让幼儿在流畅、轻松的音乐声中自由地理解和猜想。让孩子从视觉上,听觉上都能受到刺激,为幼儿的创编提供有利的帮助,绘本中的蚂蚁、老鼠等亲切可爱的形象、相似的故事框架以及稚趣的对话、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童话故事内容。通过联系自我,充分的激起孩子乐于帮助朋友的情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升华情感。

  关注幼儿情感体验,我试着将自己、孩子都带入故事,让孩子就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人公,身临其境的想象如果是我,这种情况我该怎样做?激发思维的火花。活动中,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对话,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角获得体验;尽量激发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使课堂变成一个活的,生动的课堂。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教学理念

  以整合的理念,使孩子有效地学习。《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整个活动中,我综合了语言、社会、音乐三大领域,从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爱一爱,想一想,找一找,问一问,玩一玩中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短处。

  实施

  “老鼠嫁女儿”活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我以故事为载体,通过音乐、课件呈现故事内容,让孩子直观的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和内涵。同时让孩子在思考、总结中懂得“没有最强的人,但每个人都有长短处”“自信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及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幼儿园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据每个老师对教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而决定活动类型的取向。因此,我将它定位为以社会领域为主线的语言综合活动。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习朗诵童谣,感受作品詼谐幽默的风格。

  2、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

  1、敲锣打鼓喜庆音乐、《老鼠嫁女儿》故事幻灯片。

  2、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咪图片。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童谣。

  教学难点

  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喜庆音乐,教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什么时候会用这个音乐?”

  (如:过年、开业、结婚等。)

  教师:“今天在这段音乐下,将要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出示花轿图片,引发幼儿想象。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轿子里的新娘会是谁?”

  3、请出“老鼠新娘”,让幼儿知道,原来是老鼠家里要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这么漂亮的鼠新娘,她的新郎会是谁呢?

  教师:“老鼠新娘说,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小朋友们帮她选选,她可以找谁做自己最强的新郎?”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幻灯片,讲述故事。

  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故事,新郎就藏在故事里。”

  2、设计如下提问:

  美叮当不知道嫁给谁,鼠爸鼠妈是怎么商量的

  美叮当都找了谁?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咪,它们对美叮当说了什么?最后美叮当为什么要嫁给猫咪?到了猫咪家后发生了什么?

  3、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教师:“你认为谁是最强的新郎?为什么?”

  小结:世界上没有谁是最强的,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强的'一面和弱的一面。

  三、完整欣赏,学说童谣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把刚刚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童谣,我们来听一听。”

  2、幼儿根据图片,学说童谣。

  3、教师:“你觉的哪一句最有趣,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角色,分别学习他们与鼠女的对话。”

  4、幼儿随教师朗读,加深对童谣的理解。

  四、交流讨论,明白道理

  1、教师:“猫咪”把“鼠女”吞到肚子里,还洋洋得意的说了啥?你有什么话要送给“鼠爸”“鼠妈”和“鼠女”?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以后可不要像鼠女一样,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要有主见。

  五、教学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把童谣说给爸爸妈妈听,并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会说、会用一至三个新词汇。

  2、 能够完整地叙述故事。

  3、 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难点

  在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顺利完整地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猫医生过河的故事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将幼儿引入故事情景,介绍角色背景,讲述《猫医生过河》的故事。

  (二)幼儿学习续编故事

  > 1、就图片内容对小朋友进行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

  2、以组为单位让小朋友讨论续编故事。

  3、请故事编得好的小组选出代表起来,给其他的小朋友讲他们续编的故事。(2~3个组)并对续编的故事进行简短的评价,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澄清。

  4、老师也来续编一个故事,并请小朋友们为老师编的故事提一些建议。

  5、请小朋友们共同编一个故事的结局,让故事更完整。

  (三)小结部分

  总结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联系实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热团结友爱,热情帮助别人。

  延伸活动

  在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性情景表演。

  教案反思:

  首先以谈话的方式介绍一个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导入正题,咱们看看《猫医生过河》是否符合一个故事的要求,听磁带录音让孩子们评判,孩子们都能听出故事还没有完,缺结尾。我让孩子们看30、31页的图片,再次复习故事的开头:接连下几天雨,天气忽冷忽热,小动物们都生病了,猫医生准备去给小动物们看病。

  故事的'中间:小桥被河水冲垮了,猫医生过不去河,急得直叫,大象、小牛、抬水的小兔姐妹、两只大白鹅都要帮猫医生过河了。

  我设疑问:“请小朋友想想猫医生是怎样过河的?”孩子们众说纷坛,有的说:“大象用长鼻子送过去的。”有的说:“水牛驮过去的。”

  有的说:“大白鹅驮过去的。”

  我追问了一句:“小兔姐妹不是也要帮猫医生过河吗?”

  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小兔姐妹是瞎说的,它们不会游泳怎样帮猫医生过河呀?”我笑了笑,没有作答。

  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瞪着眼睛瞅着我,我停了停,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小兔姐妹手里有什么?“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桶能干什么?“装水”“除了装水呢?”孩子们鸦雀无声,不知道还有什么用途,我说:“假设猫医生站在水桶里,用小棍作浆,是不是小桶犹如小船,能把猫医生送过河去!”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小兔姐妹不是说谎,虽然他们不能,但是它们的小桶能帮猫医生过河。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猫医生过河的途经画在了纸上。

  通过以上的活动,孩子们听故事注意力集中;看图时,懂得怎样去观察图片;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但不足之处:

  1.观察图片时,只抓住事物的表面,不会去探究;

  2.知识面窄,遇到较难的问题就束手无策;

  3.有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今后,要多让孩子们看各种图书开拓视野,让孩子看少儿节目来增长知识,不仅限于课本上获取知识也要鼓励幼儿课外通过不同途径来获取知识,每天让每个幼儿说出自己今天最开心的事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小百科:一般的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夜行性。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简短、童趣、郎朗上口的动物谜语儿歌,较好的满足了大班幼儿想想、猜猜、玩玩的兴趣,儿歌前半部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和后半部分“猜猜这是谁?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固定模式方便幼儿理解与掌握。儿歌的中间部分,给予幼儿充分想象、仿编的空间,幼儿结合相关的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编谜。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下语言游戏活动,尝试让幼儿在编谜、猜谜的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验语言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儿歌简短、重复、有趣的韵律节奏,尝试根据小动物特征仿编儿歌。

  2.乐意大胆的想象与表述,体验猜谜游戏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课件、教具、小动物图片若干。

  前期经验:幼儿对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猜谜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出示教具,说儿歌前半部分。)

  师:谁来猜一猜?你是怎么知道的?(揭示谜底:兔子)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谜语。(集体重复儿歌第一段,了解儿歌的结构,教师重点用叠词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尝试根据小动物特征仿编儿歌。

  师:请小朋友也来编一编动物谜语。(幼儿分小组,自选小动物图片,仿编儿歌。)

  3.游戏“猜猜这是谁?”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玩“猜猜这是谁”的游戏。(请小组代表说说谜面,集体猜一猜,)

  4.完整说说动物猜谜歌。

  师:我们把编成小动物谜语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其它小朋友也猜一猜、玩一玩。(集体复述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7-22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9-26

大班语言教案07-19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经典)10-23

大班语言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模板合集6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图画画面了解故事内容,知道变换位置观察出的事物不一样。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图画提示讲述故事。(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幼儿能够说出"你好啊!xx")

  3、情感目标:知道见到人要打招呼并使用礼貌用语。

  活动重、难点:

  能够根据图画复述出故事内容,并使用礼貌用语"你好"等。

  活动准备:

  高老鼠、矮老鼠、小鸟、小狗、大树、小花、小房子、雨点、水洼、大门、小窗、彩虹等图片;"高老鼠矮老鼠"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组织幼儿进行'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起,抬着头往上看),'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后,低着头往下看)。

  2、"刚才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个什么运动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个高人,一个矮人。老师边说边做动作。"

  二、新课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两只老鼠,它们也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蓝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红衣服,我的名字叫矮老鼠。我们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讲给小朋友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

  小朋友们,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这些东西呢?我们再去问问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讲述第一、二段。

  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讲述第三段――第六段。

  提问: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鸟、大树、屋顶、大门)矮老鼠看到了哪些东西?(小狗、小花、地板、小窗)

  (2)它们是怎样跟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招呼的?我们也一起跟着老鼠和它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鸟!你好,小狗!你好,大树!你好,小花!等等。)教师边指操作。

  4、变换角度。

  "其实呀,刚才故事中的高老鼠和矮老鼠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第七、八段提问:"咦?为什么最后两只老鼠会一起看到了彩虹呢?(噢,原来高老鼠和矮老鼠一起抬起头之后,就看见了美丽的彩虹)

  (2)"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让高老鼠看到矮的东西"?(幼儿自由回答)"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三、游戏表演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有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高老鼠'。变成高老鼠了,高老鼠就要和小鸟、大树、屋顶、大门打招呼。再说一句咒语:'变,变,变,变成一只矮老鼠,矮老鼠就要和小狗、小花、地板、小窗打招呼。

  四、复述故事

  1、请个别幼儿根据图片复述故事。

  2、集体幼儿根据图片复述故事。

  五、总结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礼貌,看到什么东西就会跟它们打招呼。我们也要向高老鼠和矮老鼠学习,碰见人要学会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故事:

  高老鼠和矮老鼠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一天,他俩碰在一起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

  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一天,它俩又在一起散步,突然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小窗!"过了一会儿,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活动反思:

  在语言活动《高老鼠和矮老鼠》中,我边操作教具边讲故事中,加深了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在学习内容过程中,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如“你好,屋顶”“你好,大门”“你好,门槛”“你好,水洼”……我就让孩子一起跟着学念,这样可再次让幼儿理解词语,看到幼儿兴趣这样高,我设计了情景游戏,让幼儿挂着牌子,进行故事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表演中也更加熟悉了故事,了解各种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后来,我还让小朋友想象,高老鼠和矮老鼠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东西,还看到了什么呢?好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好多的东西,能说高老鼠看到了“蝴蝶”,矮老鼠看到了“蚂蚁”,然后我让她模仿故事中的话来说,高老鼠说:“你好,蝴蝶。”矮老鼠说:“你好,蚂蚁。”孩子们这样编的很好,高老鼠说:“你好,树叶。”矮老鼠说:“你好,小草。”等等,小朋友都很会动脑子。最后我让小朋友两两结伴,扮演高老鼠和矮老鼠,把看到的`东西说出来,如高老鼠说:“你好,灯笼”。(教室里挂了灯笼)矮老鼠说:“你好,鞋子”。(小朋友脚上穿的鞋子);高老鼠说:“你好,桌子”。矮老鼠说:“你好,小椅子”等。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有内容说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地提高,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搜索能力。

  整节课下来,我发现有以下的几点不足之出。

  1、活动开始游戏意义并不大,只是单纯的让幼儿玩游戏,应该使游戏有他存在的价值。可以让幼儿说说学高人走看到了什么,学矮人走又看到了什么,为故事的学习打基础。

  2、在活动过程中,一些小结应该由幼儿自己说出,教师不能直接说原来不同高度看到的现象不同,应该是教师引导,幼儿去认识到这一点。

  3、在幼儿熟悉故事之后,可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自己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发展平衡力和控制力。

  4、活动的结束部分应该出示幼儿所熟悉的物体,比如大树,这样幼儿就可以一目了然,到底是不是同一件事物,这样由幼儿熟悉的物体开始观察,使幼儿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可能所获得的效果会更佳。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内容与要求:

  1、快乐地参加拼读游戏,大胆响亮地进行拼读,安静仔细地倾听,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尝试用合作的方法拼出完整的儿歌,有一定的协作意识。

  活动重点

  积极参加拼读游戏,大胆响亮地进行拼读,安静仔细地倾听,继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难点

  尝试用合作的方法拼出完整的儿歌。

  活动准备

  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字卡若干、儿歌一则、黑板三块。

  学习用品字卡:铅笔、橡皮、铅笔盒、语文书、数学书、尺、英语书、书包、练习本、卷笔导刀。

  生活用品字卡:饭盒、餐巾纸、雨披、茶壶、手帕。

  活动过程:

  一、拼读分类(集体游戏)

  指导语:这几天我们都背来了小书包,书包里要放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哪些是学习用品吗?(幼儿说说)小学里的老师要考考我们小朋友(出示音节卡片),这些拼音宝宝里有的是学习用品,有的不是学习用品,你能把它们分开吗?

  1、你怎么知道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不是呢?(拼读)

  2、要求:选择一张卡片,先自己拼出再领读,其他小朋友也要听仔细了,要是他拼对了就跟着他念一遍,要是他拼错了,你要帮助他学会拼,看看谁的耳朵最灵。拼完以后,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家。(两块板:学习用品、生活用品)

  3、幼儿拼读分类活动。

  4、小结:这些学习用品都很重要,上学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这一边的生活用品,你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带。

  二、合作拼读(小组活动)

  指导语: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纸条,上面要告诉我们小朋友一句话,你想知道它说什么吗?边上还有几个字宝宝,它们是来和拼音宝宝做朋友的。不过这回要考验我们小朋友合作的本领,你们要一起动脑筋,先把拼音拼一拼,然后再去帮它找朋友,把找到的字宝宝贴在拼音宝宝下面,要对对齐,这样才算真的找到了朋友。

  1、幼儿合作拼读,找字

  2、拼读验证。(老师将幼儿完成的.纸条在黑板上贴好,成为一首儿歌。)

  1)告诉大家你拼出的是一句什么话?

  2)考考你们,第×个拼音宝宝是怎么拼的?(老师,幼儿)

  3)告诉大家,这些纸条连起来就是一首儿歌啦,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我们一组接着一组念念看,每组念一句。

  3、集体完整的朗读儿歌。(可以分组读,打节奏读等)

  4、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小朋友什么呢?

  5、现在,我们小朋友本领越来越大了,不但会自己拼,而且会合作拼,到了小学,老师一定会觉得你们真能干。(表扬合作拼读又快又好的小组。)

  三、翻牌大赛(集体竞赛)

  指导语:因为你们那么能干,所以我们来玩翻牌大赛开心一下,我们分2组进行,轮流进行,每拼对一个就可以插上一面红旗,等卡片翻完,哪组红旗多,哪组就胜利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夺最多的红旗?

  要求:我们先听翻牌的小朋友拼,要是他拼对了就跟着他念一遍,要是他拼错了,你要帮助他学会拼,能做到吗?

  附儿歌:

  清晨小鸟吱吱叫,

  我们背上小书包,

  看见老师行个礼,

  看见同学问声好,

  大家一起学本领,

  比比谁的进步大!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厚重的纹理,大块的色彩,都给这本书带来一种原始粗犷的美,但叙述的却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彩虹色的花将花瓣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献出热情和美丽的花到最后却看不见了,被帮助的动物们并没有忘记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生命,以再生轮回,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难以忘怀。富于立体的特殊效果,能介;充分激发小朋友阅读文本和讲说故事的兴趣,也相信这部作品也会使孩子们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理在自己的心底。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彩虹花在奉献过程中的快乐。

  2、通过合作阅读,发现小动物的情感变化,用完整的语言表述花瓣所起到的作用。

  3、初步尝试用合作表演的形式表现彩虹花重生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图书,配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初步了解故事重要情节线索,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完整的彩虹花图片。

  提问: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看到她你有什么感觉?(这是一朵彩色的花,他的花瓣有红﹑黄﹑蓝﹑绿﹑紫﹑桃色,有茎和叶,他是彩虹花)

  2、出示花瓣逐渐变少的组图。

  提问:我这里还有许多她的`图片,看看彩虹色的花有什么变化呢?除了花瓣还有哪些地方也发生的变化?(泥土﹑天气﹑季节)

  (环节自评:出示完整的彩虹色的花的图片,引起幼儿对她的第一印象感知。花是幼儿生活经验范畴的东西,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幼儿对于艺术加工后的“彩虹色的花”她背后的情感挖掘。激发幼儿对“已有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再感受。花的概念是花朵,叶子,根,茎。它长在泥土里,会随着季节开和败,颜色也会有变化。同样,泥土,天气,季节的变化,也是一种幼儿已经默会的知识。在阅读活动中,作为知识,也是故事重要的逻辑线索,在孩子理解故事内涵之前,这两点是必须掌握的。)

  二、阅读图书中的重点情节。

  1、幼儿自主阅读。

  提问:这一片片的花瓣都帮助了谁?让我们轻轻打开书看看吧。两个小朋友在合作阅读的时候,一位小朋友负责翻页,一位小朋友负责捧书。(重点观察动物的表情变化)

  2、集体阅读,帮助幼儿了解花瓣的不同用处。

  提问:现在让我们看看彩虹花帮助了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分别出示五个动物得到帮助前后的照片)

  提问:他用什么颜色的花瓣帮助了谁?做了什么?小动物怎样了?(幼儿用“??色的花瓣送给??做什么,??很快乐。”句式完整表述)

  3、讨论彩虹花帮助动物后的心情。

  提问:小动物在彩虹花的帮助下都得到了快乐,想想这时候彩虹花会是什么心情呢?为什么?

  (环节自评:阐明新旧知识的关系,促进理解采用合作阅读重点情节和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绪情感,以及用适当的言语表达自己对故事角色心情的理解。)

  三、完整阅读

  师:彩虹花后来怎样了呢?下面老师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读一遍给你们听,老师读到哪一页,就请小朋友翻到哪一页。(在配乐中教师完整演义故事)

  提问: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尾吗?读了这本书,你感觉怎样?书中什么地方让你最感动?通过表演体会彩虹花重生后的快乐。

  1、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故事中的高潮部分。

  那我们就把这朵美丽的、善良的彩虹色的花表演出来吧。

  2、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彩虹色的花”。

  这个时候,彩虹色的花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表演一下?最后,彩虹花重新绽放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3、引导用动作表现“雪花。”

  小雪花是怎样轻轻盖在小花身上的?为什么这样做?

  4、请几个小朋友当被彩虹色的花帮助过的小动物,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谁想好了要对彩虹色的花说的话,愿意来当小动物表演?

  5、幼儿合作表演“雪花拥抱彩虹花”的后部分。

  (环节自评:完整呈现文本重中之重在于理解彩虹色的花的牺牲,奉献精神。通过她付出最后一片花瓣以后,孩子对画面的感受,对故事情节的情感体验,对故事角色心情、语言的想象,让教师的语言、音乐加深孩子对高潮部分的情感体验,尝试将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进行表达。第提供新情景进行变式练习幼儿获得的阅读情感体验需要提供情境来进行表达从而巩固经验,教师选择用游戏表演的方式重复故事里最感人,最能表现情感的段落,使幼儿有兴趣,以饱满的情绪参与交流。)

  【教学反思】

  《彩虹色的花》是一本风格极其独特的作品。彩虹色的花,用六片花瓣给朋友们提供了帮助,使朋友们获得了快乐,而自己也感受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我将故事内容制作成PPT,配上优美的音乐,为孩子们创造了宽松的阅读环境,利用“猜”故事,“说”故事,“编”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让他们感受阅读的氛围,体验故事的情境,理解故事的情节,便达到了一次教学活动的目的。在本次活动中,我结合故事的发展,联系实际生活,适时引导幼儿思考,发散了思维。我事先挖掘这个故事的内涵,在课堂上深入浅出,用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表达出来。借故事,让孩子学道理。本次活动内容以贴近幼儿生活为切入点,幼儿始终以愉快的、主动的情绪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内容,并将自己融入情节中,迁移自己的情感体验,懂得帮助朋友和得到帮助都很快乐。

  在活动中我采取了ppt、情景表演、视听结合以及完整欣赏绘本等多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我让幼儿在流畅、轻松的音乐声中自由地理解和猜想。让孩子从视觉上,听觉上都能受到刺激,为幼儿的创编提供有利的帮助,绘本中的蚂蚁、老鼠等亲切可爱的形象、相似的故事框架以及稚趣的对话、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童话故事内容。通过联系自我,充分的激起孩子乐于帮助朋友的情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升华情感。

  关注幼儿情感体验,我试着将自己、孩子都带入故事,让孩子就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人公,身临其境的想象如果是我,这种情况我该怎样做?激发思维的火花。活动中,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对话,把自己当成故事的主角获得体验;尽量激发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来,使课堂变成一个活的,生动的课堂。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教学理念

  以整合的理念,使孩子有效地学习。《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整个活动中,我综合了语言、社会、音乐三大领域,从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爱一爱,想一想,找一找,问一问,玩一玩中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和别人的长短处。

  实施

  “老鼠嫁女儿”活动设计上不同于传统的故事教学,我以故事为载体,通过音乐、课件呈现故事内容,让孩子直观的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和内涵。同时让孩子在思考、总结中懂得“没有最强的人,但每个人都有长短处”“自信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及互相欣赏互相帮助”。幼儿园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根据每个老师对教材的价值目标的定位,而决定活动类型的取向。因此,我将它定位为以社会领域为主线的语言综合活动。

  教学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习朗诵童谣,感受作品詼谐幽默的风格。

  2、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

  1、敲锣打鼓喜庆音乐、《老鼠嫁女儿》故事幻灯片。

  2、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咪图片。

  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童谣。

  教学难点

  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喜庆音乐,教师提问。

  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什么时候会用这个音乐?”

  (如:过年、开业、结婚等。)

  教师:“今天在这段音乐下,将要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出示花轿图片,引发幼儿想象。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轿子里的新娘会是谁?”

  3、请出“老鼠新娘”,让幼儿知道,原来是老鼠家里要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这么漂亮的鼠新娘,她的新郎会是谁呢?

  教师:“老鼠新娘说,她要找一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小朋友们帮她选选,她可以找谁做自己最强的新郎?”

  二、倾听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借助幻灯片,讲述故事。

  教师:“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故事,新郎就藏在故事里。”

  2、设计如下提问:

  美叮当不知道嫁给谁,鼠爸鼠妈是怎么商量的

  美叮当都找了谁?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咪,它们对美叮当说了什么?最后美叮当为什么要嫁给猫咪?到了猫咪家后发生了什么?

  3、幼儿讨论,教师小结。

  教师:“你认为谁是最强的新郎?为什么?”

  小结:世界上没有谁是最强的,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有自己强的'一面和弱的一面。

  三、完整欣赏,学说童谣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把刚刚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童谣,我们来听一听。”

  2、幼儿根据图片,学说童谣。

  3、教师:“你觉的哪一句最有趣,是怎么说的?请小朋友们选择角色,分别学习他们与鼠女的对话。”

  4、幼儿随教师朗读,加深对童谣的理解。

  四、交流讨论,明白道理

  1、教师:“猫咪”把“鼠女”吞到肚子里,还洋洋得意的说了啥?你有什么话要送给“鼠爸”“鼠妈”和“鼠女”?

  2、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我们以后可不要像鼠女一样,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要有主见。

  五、教学延伸

  请小朋友回到家把童谣说给爸爸妈妈听,并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会说、会用一至三个新词汇。

  2、 能够完整地叙述故事。

  3、 体会故事中小动物们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 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活动难点

  在幼儿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幼儿顺利完整地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猫医生过河的故事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图片,将幼儿引入故事情景,介绍角色背景,讲述《猫医生过河》的故事。

  (二)幼儿学习续编故事

  > 1、就图片内容对小朋友进行提问,帮助他们理解故事。

  2、以组为单位让小朋友讨论续编故事。

  3、请故事编得好的小组选出代表起来,给其他的小朋友讲他们续编的故事。(2~3个组)并对续编的故事进行简短的评价,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澄清。

  4、老师也来续编一个故事,并请小朋友们为老师编的故事提一些建议。

  5、请小朋友们共同编一个故事的结局,让故事更完整。

  (三)小结部分

  总结幼儿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联系实际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热团结友爱,热情帮助别人。

  延伸活动

  在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性情景表演。

  教案反思:

  首先以谈话的方式介绍一个故事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然后导入正题,咱们看看《猫医生过河》是否符合一个故事的要求,听磁带录音让孩子们评判,孩子们都能听出故事还没有完,缺结尾。我让孩子们看30、31页的图片,再次复习故事的开头:接连下几天雨,天气忽冷忽热,小动物们都生病了,猫医生准备去给小动物们看病。

  故事的'中间:小桥被河水冲垮了,猫医生过不去河,急得直叫,大象、小牛、抬水的小兔姐妹、两只大白鹅都要帮猫医生过河了。

  我设疑问:“请小朋友想想猫医生是怎样过河的?”孩子们众说纷坛,有的说:“大象用长鼻子送过去的。”有的说:“水牛驮过去的。”

  有的说:“大白鹅驮过去的。”

  我追问了一句:“小兔姐妹不是也要帮猫医生过河吗?”

  有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小兔姐妹是瞎说的,它们不会游泳怎样帮猫医生过河呀?”我笑了笑,没有作答。

  孩子立刻安静下来,瞪着眼睛瞅着我,我停了停,让孩子们观察图片,小兔姐妹手里有什么?“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桶能干什么?“装水”“除了装水呢?”孩子们鸦雀无声,不知道还有什么用途,我说:“假设猫医生站在水桶里,用小棍作浆,是不是小桶犹如小船,能把猫医生送过河去!”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小兔姐妹不是说谎,虽然他们不能,但是它们的小桶能帮猫医生过河。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猫医生过河的途经画在了纸上。

  通过以上的活动,孩子们听故事注意力集中;看图时,懂得怎样去观察图片;有一定的语言表述能力,但不足之处:

  1.观察图片时,只抓住事物的表面,不会去探究;

  2.知识面窄,遇到较难的问题就束手无策;

  3.有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今后,要多让孩子们看各种图书开拓视野,让孩子看少儿节目来增长知识,不仅限于课本上获取知识也要鼓励幼儿课外通过不同途径来获取知识,每天让每个幼儿说出自己今天最开心的事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小百科:一般的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夜行性。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简短、童趣、郎朗上口的动物谜语儿歌,较好的满足了大班幼儿想想、猜猜、玩玩的兴趣,儿歌前半部分“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和后半部分“猜猜这是谁?我们大家都知道。”的 固定模式方便幼儿理解与掌握。儿歌的中间部分,给予幼儿充分想象、仿编的空间,幼儿结合相关的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编谜。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下语言游戏活动,尝试让幼儿在编谜、猜谜的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验语言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儿歌简短、重复、有趣的韵律节奏,尝试根据小动物特征仿编儿歌。

  2.乐意大胆的想象与表述,体验猜谜游戏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课件、教具、小动物图片若干。

  前期经验:幼儿对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一个猜谜游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出示教具,说儿歌前半部分。)

  师:谁来猜一猜?你是怎么知道的?(揭示谜底:兔子)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个谜语。(集体重复儿歌第一段,了解儿歌的结构,教师重点用叠词描述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尝试根据小动物特征仿编儿歌。

  师:请小朋友也来编一编动物谜语。(幼儿分小组,自选小动物图片,仿编儿歌。)

  3.游戏“猜猜这是谁?”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玩“猜猜这是谁”的游戏。(请小组代表说说谜面,集体猜一猜,)

  4.完整说说动物猜谜歌。

  师:我们把编成小动物谜语变成一首好听的儿歌,让其它小朋友也猜一猜、玩一玩。(集体复述儿歌。)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语言的教案02-28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走近澳门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语言教案02-24

大班语言教案:字宝宝 大班语言教案07-22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09-26

大班语言教案07-19

【精选】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4-22

大班语言《比尾巴》教案(经典)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