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教案>环保教案

环保教案

时间:2024-10-29 04:22:09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环保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环保教案范文锦集8篇

环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2、学会双手轮换投掷。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度。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习双手轮换投掷的过程中,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难点:协调地双手练习轮换投掷。

  活动准备

  每人三个旧报纸揉成的纸团、背篓8只、录音机、韵律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跑步入场,听鼓声绕场地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集合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 幼儿每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导入学习阶段

  ①请1名幼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先用手轻握纸团举手到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扔出去。

  ②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③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习,教师检查幼儿投掷的情况并小结。

  3、复习巩固阶段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两遍

  玩法:8名幼儿当“活动垃圾桶”,背上小背篓,其他幼儿都当“捡垃圾小卫士”。

  “小卫士”把垃圾捡起扔到“活动垃圾桶”里, “活动垃圾桶”快速躲闪,不让“小卫士”把垃圾扔进自己的背篓里。规定的时间“活动垃圾桶”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两遍

  玩法:幼儿站成四路纵队,队伍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幼儿依次将垃圾筐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里,每次只能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一组为胜利。

  三、结束部分

  1、唱《环保小卫士》的歌曲自由舞蹈;

  2、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反思

  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有纸屑、有果皮、也有瓶瓶罐罐的废弃物……活动前孩子们对环境保护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并没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活动,我看到了孩子们积极地讨论着环境污染是怎么形成的,自己能为环保做些什么。有的孩子说:垃圾不能乱扔,应该分类放进垃圾箱内。有的孩子说: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的筷子和饭盒,保护树木也减少白色污染。也有孩子说:我们可以一起制作环保海报,号召大家一起为环保出份力……孩子们积极的讨论让我看到“爱护地球,从生活小事做起”的观念已经如同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环保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跑步入场,听鼓声绕场地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集合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

  幼儿每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导入学习阶段

  ①请1名幼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先用手轻握纸团举手到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扔出去。

  ②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③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习,教师检查幼儿投掷的情况并小结。

  3.复习巩固阶段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两遍

  玩法:8名幼儿当“活动垃圾桶”,背上小背篓,其他幼儿都当“捡垃圾小卫士”。 “小卫士”把垃圾捡起扔到“活动垃圾桶”里, “活动垃圾桶”快速躲闪,不让“小卫士”把垃圾扔进自己的背篓里。规定的时间“活动垃圾桶”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两遍

  玩法:幼儿站成四路纵队,队伍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幼儿依次将垃圾筐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里,每次只能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一组为胜利。

  三、结束部分

  1.唱《环保小卫士》的歌曲自由舞蹈;

  2.整理活动材料。

  【延伸活动】

  将纸团放在活动区里,幼儿自由活动时可在走廊上继续练习。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练习双手轮换投掷,渗透的环境教育目标是在环保游戏中感受利用废旧物品的快乐。因此,在探索阶段,教师提供给幼儿人手一个报纸团的纸团和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探索,从情感角度出发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巩固阶段,以“小卫士捡垃圾”、 “小卫士运垃圾”的游戏开展,活动的难度也由易到难。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从而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另外,将单一、枯燥的投掷动作变为有趣的活动游戏。

  二、效果评析

  活动的基本部分首先让幼儿自由玩纸团,发现纸团的'玩法,充分体现了自主性,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小卫士捡垃圾”的游戏有效地结合了环保教育并进一步复习了所学的动作。这节课的重点是对幼儿进行上肢动作的训练,同时也注重结合全身其他各部位的训练,通过“小卫士运垃圾”游戏,使幼儿上下肢及全身得到了协调发展。另外,将保护环境的游戏融入动作的活动中,幼儿兴趣极高,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环保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关注目标: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知识目标: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能目标:通过看录像和实验,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

  态度目标: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参与目标: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和成人一起积极参

  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二、教学方法:

  考察、实验、调查、操作、看录像、讨论、快速联想。

  三、教学准备:

  资料准备: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材料准备:1、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棉花、河水、砑

  石、树叶。

  2、层级污水过滤器。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每组3—5人。

  活动一:实地考察

  1、考察目标: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考察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做好对幼儿的引导,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

  (1)出发前交待问题。教师说:“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样?”

  (2)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到达目的地后,教师指导幼儿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

  a。考察河水特征

  教师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这里河水又黑、又脏、又臭,河里有许多脏东西,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我们平

  时用的水清澈透明)。

  b。寻找污染源

  教师问:“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带领幼儿寻找,看见河附近有一个大洞口,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流入熊耳河,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废水,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

  (3)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

  a。采访一位老住户,教师问: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河水清澈见底,里面游着许多小鱼,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还有人下河游泳。)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河水变脏以后,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靠近河边的住户都不敢开窗,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都慢慢枯死了。)

  b。教师小结: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容易生病,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会影响生长,甚至会危及生命,而饮用干净的水,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

  背景资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与都市垃圾,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河水就会发黑、发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2、化工、造纸、干洗、化学洗剂危害,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

  活动二:脏水变清

  目的: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实践能力。

  1、做实验

  a。教师告诉幼儿,人是最聪明的,有办法把脏水变清,引起幼儿兴趣。

  b。引导幼儿将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小洞,然后依次铺上棉花、沙子、砾石、树叶,做成一个小过滤器,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

  c。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观察过滤过程,然后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发现脏水变清了。

  d。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

  e。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

  (1)介绍层级过滤器:

  第一层装沙;第二层装活性炭;第三层装过滤纸;第四层空箱,用于接过滤水。

  (2)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依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清洁水)。

  2、提问:

  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库、那是怎么变清的呢?)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沉淀过滤和消毒4个步骤,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

  活动三:组织幼儿听故事《生病的水娃娃》

  目的: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

  (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过程:

  1、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住着快乐的水娃娃,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呢?

  2、教师介绍故事名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a。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

  b。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c。生病前后,水娃娃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d。为什么水娃娃会生病?

  教师引导幼儿联系实地考察和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明白污染的水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干净水对环境的意义。

  3、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

  教师总结:工厂按规定先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出来,我们要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冲厕所,以减少污水排放,不将油腻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剂,可用热面汤,不要向河里扔垃圾,让妈妈少用化妆品、染发液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都来保护水源,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

  自己做起,水娃娃的病就会慢慢的好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变的更美好。

  附件:

  故事:生病的水娃

  水娃娃可好看了。她有一个透明的身体和一对清澈的大眼睛,阳光一照,发出亮晶晶的光,像珍珠一样美丽。谁见到她,都很开心。

  水娃娃可活泼好动了。她一边不停地走啊走,一边快乐地唱啊唱。小草听到她的歌,钻出来了;花儿听到她的歌,笑出来了;树木听到她的歌,长出来了;鱼儿听到她的歌,游过来了;小鸟听到她的歌,飞过来了;小羊听到她的歌,跑过来了。哇!水娃娃走过的地方,美丽极了,热闹极了。

  水娃娃走着,笑着,唱着。人们听到她的歌,也聚过来了。他们在水娃娃的旁边盖起了住房和工厂,种上了庄稼,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可是,突然有一天,水娃娃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她的身体变得又臭又脏又黑,一双大眼睛无力的闭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好可怜哪!

  水娃娃为什么会生病呢?原来,村里的人们粗心地把洗衣做饭后的脏水倒进了河里;农民伯伯给田里的庄稼大把大把地施肥,多余的肥料流进了河里;黑乎乎的液体从工厂的管子里涌出来,流进了河里。这些又脏又臭又黑的东西进入了水娃娃的身体里。水娃娃受不了啦!她哭了,“救救我!”可是谁都不理睬她。很快,水娃娃病倒了,变的又脏又臭又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娃娃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更坏的事情发生了!生病的水娃娃走过的地方,草木枯黄了,花儿凋谢了,庄稼大片地死去。很多动物也生病了,有的病死了。村里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病倒了。到处一片萧条。爱热闹的小鸟们受不了啦,她们伤心地飞走了。

  田野里,只隐隐地听到水娃娃微弱的声音,“救救我,救救......

环保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幼儿教育要尽早让这些21世纪的小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而且,这些启蒙教育应该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一天,孩子们正在晨间锻炼,一只塑料袋飘了过来,可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把它捡起。晨间锻炼结束后,我就设计了活动《一只塑料袋》,通过故事中捡袋子的小朋友和树妈妈的对话,来告诉小朋友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图片一张。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 《一只塑料袋》。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老爷爷捡了雪碧瓶、纸盒子的图片。

  教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纸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教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环保教案 篇5

  环保教育主题班会课

  一、时间:20xx

  二、主题 :善待环境 共享蓝天

  三、方法:讲解、讨论

  四、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五、过程:

  (一)出示美景图片,学生欣赏谈感想。

  (二)了解当前情况

  了解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教师引导:环保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说起环保,我们的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环保是环保部门的事,和我们无关;环保就是治理“三废”??其实,环保是地球村上的每个公民的事,也是每个必尽的义务之一。

  (三)、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1.环境污染 读图片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各种表现及产生原因,请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相应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明确目前环境污染无处不在的危机现状。

  2.土地荒漠化 由北京曾多次出现沙尘天气,引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的现象。读图片及材料,了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1、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2、每天少看一分钟的电视等。

  ◆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4、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5、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树木做成的,我们每扔掉一双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金属饭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饭,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时给花草浇水。

  4 、向周围的亲友宣传要保护保护环境??

  ◆节约粮食粮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热、水、肥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环保。

  (五)教师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六)齐唱环保拍手歌

环保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围绕“植树节”这个大的背景,植树就是让世界多点绿色,绿色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重要,环境的保护已是每个人的责任,各处已纷纷出台了多种措施来爱护地球这个家,而我们应做些什么呢?在我班,每天午餐后,总是时不时的有孩子争着抢着收拾,还煞有其事得说:“我们会把教室里打扫得很舒服的。”而从这件事体现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再不是我们成人要关注的焦点了,在孩子的心中也不时萌发这种念头。为此,我就设计了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区域化的实践活动,从各个区域中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

  3、培养大胆想象和合作的精神。

  活动内容与准备:

  这次区域活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起来。

  一、美化家园――玩沙活动

  准备各种玩沙工具,还有多种塑制玩具品,如“动物、植物”,也可以是手工制品,如:盒子做的各种高楼、汽车、绿化等等。

  这个活动主要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通过玩沙,做个小小建筑师、城市规划员或园林设计师来创造一个舒服美好的生活环境,主题就是突出“绿色环保”。

  二、变废为宝,废物利用

  准备各种不用的玩具,利用各种可回收的垃圾废品等来设计各种玩具、摆设等,如易拉罐、可乐瓶可以用来做种子发芽的花瓶,瓜子壳来做幅粘贴画,酸奶瓶来做个有线传声筒等等。

  这个活动是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可回收垃圾废品也是宝,再利用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

  三、设计环保宣传单

  准备的工具很简单,提供蜡笔、水彩笔、剪刀、各色彩纸、浆糊、抹布等等。师可以提供做宣传单这方面的经验及多幅范例。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向别人大胆介绍自己环保想法,让其他人知道环保是我们大家的事,也是我们共同要做好的`一件事。同时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制作垃圾分类箱

  提供的物品也是非常简单的,准备三~六个旧纸箱,红、黄、绿三色宣纸,浆糊、剪刀、水彩笔等。

  这个区域主要帮助孩子知道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垃圾主要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有毒垃圾三种,引导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同时向家长、邻居以及其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知道垃圾分类便于废物的“三用”(废物利用,废物再用,废物循环利用),丰富孩子的知识,了解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哪些是有毒有害的。垃圾分类箱制作要图、文、色并茂。

  五、环保别动队

  提供几个篮子,几个“环保小卫士”的标志。

  这个活动是让孩子真正行动起来,提着篮子去收集垃圾(在幼儿园内),同时让扔垃圾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提醒自己在生活中注意文明礼貌的行为,而且这也是宣传环保的一种方式,鼓励园内的小朋友及大人们环保要从生活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区域活动的最后是美化家园――玩沙活动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设计及作品;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区域活动内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送给老师及幼儿园其他小朋友;设计环保宣传单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设计的宣传单去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别动队的小卫士提着篮子把捡到的垃圾放到垃圾分类箱中,同时把垃圾分类箱放到幼儿园显眼的地方,起到宣传的作用。

环保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的的危害。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与表达,尝试用绘画方式制作环保宣传标记。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当环保宣传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4月22日”字样。

  2、各类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3、每人一个环保标志图案。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客人导入活动

  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天天和乐乐。天天和乐乐告诉我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想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地球妈妈,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观看短片,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造成的危害

  师:1、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一个什么日子?

  2、刚才天天和乐乐说地球妈妈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地球妈妈生病了呢?当幼儿说到如:砍伐树林、乱扔垃圾、各种污水和废气的排放等方面时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3、幼儿讨论:地球妈妈为什么会生病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出自:大;考.吧"(造成各种污染的原因,多数是人们缺乏各种环保的知识和对环保的不重视,引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老师小结:地球妈妈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人类破坏了环境,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

  三、争做环保宣传员

  师:1、为了保护地球妈妈,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如何做环保宣传员?

  3、介绍环保标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环保宣传员标志,贴上它,大家都来做环保宣传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些保护环境的标志吧。

  4、幼儿展示作品、宣传环保知识。

  四、自然结束

  师:让我们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大家都来争当环保宣传员。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保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屡遭破坏,为了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得幸福、美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识之士提出,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娃娃抓起,并在一生持之以恒。在幼儿园里,用科学的角度培养和实施环境教育,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具有环境道德观,有深远教育意义。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大部分幼儿对“自动浇花”科学小实验会操作。

  2、人人动手实践和参与,个个尝试解决问题。

  3、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模式。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

  做“自动浇花”实验

  活动难点

  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模式

  活动准备:

  1、装有水的.盆、棉绳、积木、盆种花若干人手一个背包月牙桥等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103班要参加环保特别行动,时间是10天左右,可是我们种了一些美化环境的花,每天都要浇水,所以我们必须想出“自动浇花”的办法才能保护这些花。

  2、幼儿讨论:怎样才使花儿每天都有水喝,又不会被水淹。

  3、提示几件容易得到的材料,如:小盆、棉绳、等。大,考吧、幼师,网出,处!让幼儿动手实践和参与,证实自己的办法能解决“自动浇花”的问题。

  4、环保行动。(环保行动意义和本次行动做法)

  出发——全班小朋友背上行装,分成两队,走小路、踩石头、过小桥、最后来到草地;

  环保行动——把草地上垃圾、树叶、小动物带到一个地方集中进行有效的处理;

  5、环保行动回程,检查“自动浇花”的效果,并进行总结还表扬。

  资料库:

  1、网上资料:环境教育相关网站

  2、初中物理关于“渗透”的原理

  教学延伸:

  从教育教学上、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同步进行环境教育。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有关环保教案范文锦集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环保教案】相关文章:

环保教案06-23

环保的教案02-28

环保的教案06-16

小学环保教案06-19

有关环保教案12-18

环保袋教案03-28

关于环保教案01-14

大班环保教案01-16

关于环保的教案02-24

环保主题的教案02-20

有关环保教案范文锦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环保教案范文锦集8篇

环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2、学会双手轮换投掷。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度。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学习双手轮换投掷的过程中,体验用废旧材料进行游戏的乐趣。

  难点:协调地双手练习轮换投掷。

  活动准备

  每人三个旧报纸揉成的纸团、背篓8只、录音机、韵律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跑步入场,听鼓声绕场地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集合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 幼儿每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导入学习阶段

  ①请1名幼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先用手轻握纸团举手到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扔出去。

  ②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③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习,教师检查幼儿投掷的情况并小结。

  3、复习巩固阶段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两遍

  玩法:8名幼儿当“活动垃圾桶”,背上小背篓,其他幼儿都当“捡垃圾小卫士”。

  “小卫士”把垃圾捡起扔到“活动垃圾桶”里, “活动垃圾桶”快速躲闪,不让“小卫士”把垃圾扔进自己的背篓里。规定的时间“活动垃圾桶”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两遍

  玩法:幼儿站成四路纵队,队伍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幼儿依次将垃圾筐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里,每次只能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一组为胜利。

  三、结束部分

  1、唱《环保小卫士》的歌曲自由舞蹈;

  2、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反思

  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有纸屑、有果皮、也有瓶瓶罐罐的废弃物……活动前孩子们对环境保护有初步的了解,但对其重要性并没有更深入的认识,通过活动,我看到了孩子们积极地讨论着环境污染是怎么形成的,自己能为环保做些什么。有的孩子说:垃圾不能乱扔,应该分类放进垃圾箱内。有的孩子说: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的筷子和饭盒,保护树木也减少白色污染。也有孩子说:我们可以一起制作环保海报,号召大家一起为环保出份力……孩子们积极的讨论让我看到“爱护地球,从生活小事做起”的观念已经如同一颗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环保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跑步入场,听鼓声绕场地做走、跑、跳的游戏;

  2.幼儿集合成4路纵队,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阶段

  幼儿每人一个纸团、自由玩、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导入学习阶段

  ①请1名幼儿示范,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先用手轻握纸团举手到耳朵旁、侧身、两脚自然分开,挥手将纸团扔出去。

  ②幼儿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③幼儿站成四队,鱼贯练习,教师检查幼儿投掷的情况并小结。

  3.复习巩固阶段

  ①游戏“小卫士捡垃圾”两遍

  玩法:8名幼儿当“活动垃圾桶”,背上小背篓,其他幼儿都当“捡垃圾小卫士”。 “小卫士”把垃圾捡起扔到“活动垃圾桶”里, “活动垃圾桶”快速躲闪,不让“小卫士”把垃圾扔进自己的背篓里。规定的时间“活动垃圾桶”里的纸团最少的为胜利者。

  ②游戏“小卫士运垃圾”两遍

  玩法:幼儿站成四路纵队,队伍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个空筐,上插一块“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队幼儿依次将垃圾筐里的纸团放到垃圾回收站里,每次只能运一个纸团,先运完的一组为胜利。

  三、结束部分

  1.唱《环保小卫士》的歌曲自由舞蹈;

  2.整理活动材料。

  【延伸活动】

  将纸团放在活动区里,幼儿自由活动时可在走廊上继续练习。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练习双手轮换投掷,渗透的环境教育目标是在环保游戏中感受利用废旧物品的快乐。因此,在探索阶段,教师提供给幼儿人手一个报纸团的纸团和充足的时间让幼儿自由探索,从情感角度出发引起幼儿的共鸣,在巩固阶段,以“小卫士捡垃圾”、 “小卫士运垃圾”的游戏开展,活动的难度也由易到难。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从而增加幼儿的环保意识,另外,将单一、枯燥的投掷动作变为有趣的活动游戏。

  二、效果评析

  活动的基本部分首先让幼儿自由玩纸团,发现纸团的'玩法,充分体现了自主性,让幼儿在发现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通过“小卫士捡垃圾”的游戏有效地结合了环保教育并进一步复习了所学的动作。这节课的重点是对幼儿进行上肢动作的训练,同时也注重结合全身其他各部位的训练,通过“小卫士运垃圾”游戏,使幼儿上下肢及全身得到了协调发展。另外,将保护环境的游戏融入动作的活动中,幼儿兴趣极高,使活动达到了高潮。

环保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关注目标: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知识目标: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能目标:通过看录像和实验,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

  态度目标: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参与目标: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和成人一起积极参

  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二、教学方法:

  考察、实验、调查、操作、看录像、讨论、快速联想。

  三、教学准备:

  资料准备: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材料准备:1、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棉花、河水、砑

  石、树叶。

  2、层级污水过滤器。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每组3—5人。

  活动一:实地考察

  1、考察目标: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考察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做好对幼儿的引导,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

  (1)出发前交待问题。教师说:“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样?”

  (2)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到达目的地后,教师指导幼儿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

  a。考察河水特征

  教师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这里河水又黑、又脏、又臭,河里有许多脏东西,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我们平

  时用的水清澈透明)。

  b。寻找污染源

  教师问:“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带领幼儿寻找,看见河附近有一个大洞口,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流入熊耳河,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废水,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

  (3)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

  a。采访一位老住户,教师问: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河水清澈见底,里面游着许多小鱼,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还有人下河游泳。)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河水变脏以后,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靠近河边的住户都不敢开窗,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都慢慢枯死了。)

  b。教师小结: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容易生病,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会影响生长,甚至会危及生命,而饮用干净的水,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

  背景资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与都市垃圾,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河水就会发黑、发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2、化工、造纸、干洗、化学洗剂危害,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

  活动二:脏水变清

  目的: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实践能力。

  1、做实验

  a。教师告诉幼儿,人是最聪明的,有办法把脏水变清,引起幼儿兴趣。

  b。引导幼儿将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小洞,然后依次铺上棉花、沙子、砾石、树叶,做成一个小过滤器,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

  c。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观察过滤过程,然后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发现脏水变清了。

  d。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

  e。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

  (1)介绍层级过滤器:

  第一层装沙;第二层装活性炭;第三层装过滤纸;第四层空箱,用于接过滤水。

  (2)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依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清洁水)。

  2、提问:

  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库、那是怎么变清的呢?)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沉淀过滤和消毒4个步骤,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

  活动三:组织幼儿听故事《生病的水娃娃》

  目的: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

  (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过程:

  1、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住着快乐的水娃娃,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呢?

  2、教师介绍故事名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a。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

  b。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c。生病前后,水娃娃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d。为什么水娃娃会生病?

  教师引导幼儿联系实地考察和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明白污染的水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干净水对环境的意义。

  3、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

  教师总结:工厂按规定先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出来,我们要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冲厕所,以减少污水排放,不将油腻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剂,可用热面汤,不要向河里扔垃圾,让妈妈少用化妆品、染发液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都来保护水源,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

  自己做起,水娃娃的病就会慢慢的好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变的更美好。

  附件:

  故事:生病的水娃

  水娃娃可好看了。她有一个透明的身体和一对清澈的大眼睛,阳光一照,发出亮晶晶的光,像珍珠一样美丽。谁见到她,都很开心。

  水娃娃可活泼好动了。她一边不停地走啊走,一边快乐地唱啊唱。小草听到她的歌,钻出来了;花儿听到她的歌,笑出来了;树木听到她的歌,长出来了;鱼儿听到她的歌,游过来了;小鸟听到她的歌,飞过来了;小羊听到她的歌,跑过来了。哇!水娃娃走过的地方,美丽极了,热闹极了。

  水娃娃走着,笑着,唱着。人们听到她的歌,也聚过来了。他们在水娃娃的旁边盖起了住房和工厂,种上了庄稼,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可是,突然有一天,水娃娃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她的身体变得又臭又脏又黑,一双大眼睛无力的闭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好可怜哪!

  水娃娃为什么会生病呢?原来,村里的人们粗心地把洗衣做饭后的脏水倒进了河里;农民伯伯给田里的庄稼大把大把地施肥,多余的肥料流进了河里;黑乎乎的液体从工厂的管子里涌出来,流进了河里。这些又脏又臭又黑的东西进入了水娃娃的身体里。水娃娃受不了啦!她哭了,“救救我!”可是谁都不理睬她。很快,水娃娃病倒了,变的又脏又臭又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娃娃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更坏的事情发生了!生病的水娃娃走过的地方,草木枯黄了,花儿凋谢了,庄稼大片地死去。很多动物也生病了,有的病死了。村里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病倒了。到处一片萧条。爱热闹的小鸟们受不了啦,她们伤心地飞走了。

  田野里,只隐隐地听到水娃娃微弱的声音,“救救我,救救......

环保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幼儿教育要尽早让这些21世纪的小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而且,这些启蒙教育应该渗透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引导。一天,孩子们正在晨间锻炼,一只塑料袋飘了过来,可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能把它捡起。晨间锻炼结束后,我就设计了活动《一只塑料袋》,通过故事中捡袋子的小朋友和树妈妈的对话,来告诉小朋友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应放在垃圾箱里。

  2.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垃圾箱一只,塑料袋一只,图片一张。

  2.自制的垃圾箱两只,上面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3.各种垃圾如:纸张、酸奶瓶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塑料袋引出课题。

  (1)请幼儿闭上小眼睛,教师手扔塑料袋,幼儿睁开眼睛,发现一只塑料袋在风中忽飞忽落。

  (2)当小袋子引起幼儿的注意时,教师指着小袋子提问:这是什么?它能呆在这儿吗?它的家在哪儿呢?

  2.教师讲述故事 《一只塑料袋》。

  (1)教师轻声讲述故事:

  一只小袋子,在风中飘飘洒洒。

  一会儿,它落在草地上,一会儿它又躺在行人的脚下,一会儿它又挡住了路旁的小花。

  小朋友跑过去,捡起了它。“小袋子应放在哪儿,才不会在空中飘洒?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小袋子摇摇摆摆,不会回答。

  (2)教师提问:哪儿才是小袋子的家?

  (3)幼儿讨论。

  (4)教师继续讲故事:

  树妈妈披着头发,指着前方的箱子:“你看,你看,果皮箱,那张大嘴巴,才是小袋子最好的家。”

  (5)请一位小朋友把塑料袋放入垃圾箱,送回家。

  3.了解有的垃圾能回收利用。

  (1)教师提问:垃圾箱是小袋子的家,还是谁的'家?(幼儿讨论、讲述)

  (2)出示老爷爷捡了雪碧瓶、纸盒子的图片。

  教师:“看!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捡了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3)教师小结:老爷爷捡的这些纸加工以后可以再利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4)出示自制的两只垃圾箱,引导幼儿观察有什么不同,引出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的标志。

  (5)幼儿认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标记。

  (6)师幼共同把垃圾分类并送入到相对应的垃圾箱中。

  4.讲评、小结。

  (1)教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看见了小袋子能把它捡起来,他做得对吗?你想向他学习什么?”

  (2)幼儿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要向故事中的小朋友学习,看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不乱扔垃圾,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

环保教案 篇5

  环保教育主题班会课

  一、时间:20xx

  二、主题 :善待环境 共享蓝天

  三、方法:讲解、讨论

  四、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

  2、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具备环保的意识;

  五、过程:

  (一)出示美景图片,学生欣赏谈感想。

  (二)了解当前情况

  了解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状况。教师引导:环保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说起环保,我们的许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环保是环保部门的事,和我们无关;环保就是治理“三废”??其实,环保是地球村上的每个公民的事,也是每个必尽的义务之一。

  (三)、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先让学生讨论他们所知道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1.环境污染 读图片及阅读材料,指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各种表现及产生原因,请学生分别举出生活中的相应例子。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危害,明确目前环境污染无处不在的危机现状。

  2.土地荒漠化 由北京曾多次出现沙尘天气,引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土地退化的现象。读图片及材料,了解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原因。

  (四)、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让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1、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2、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随手关紧水龙头。

  ◆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1、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2、每天少看一分钟的电视等。

  ◆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1、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2、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3、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4、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5、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树木做成的,我们每扔掉一双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金属饭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饭,而不使用一次性木筷。

  ◆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1、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2、不攀摘花果。

  3、按时给花草浇水。

  4 、向周围的亲友宣传要保护保护环境??

  ◆节约粮食粮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热、水、肥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环保。

  (五)教师总结: 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六)齐唱环保拍手歌

环保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围绕“植树节”这个大的背景,植树就是让世界多点绿色,绿色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重要,环境的保护已是每个人的责任,各处已纷纷出台了多种措施来爱护地球这个家,而我们应做些什么呢?在我班,每天午餐后,总是时不时的有孩子争着抢着收拾,还煞有其事得说:“我们会把教室里打扫得很舒服的。”而从这件事体现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再不是我们成人要关注的焦点了,在孩子的心中也不时萌发这种念头。为此,我就设计了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区域化的实践活动,从各个区域中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活动。

  3、培养大胆想象和合作的精神。

  活动内容与准备:

  这次区域活动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起来。

  一、美化家园――玩沙活动

  准备各种玩沙工具,还有多种塑制玩具品,如“动物、植物”,也可以是手工制品,如:盒子做的各种高楼、汽车、绿化等等。

  这个活动主要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通过玩沙,做个小小建筑师、城市规划员或园林设计师来创造一个舒服美好的生活环境,主题就是突出“绿色环保”。

  二、变废为宝,废物利用

  准备各种不用的玩具,利用各种可回收的垃圾废品等来设计各种玩具、摆设等,如易拉罐、可乐瓶可以用来做种子发芽的花瓶,瓜子壳来做幅粘贴画,酸奶瓶来做个有线传声筒等等。

  这个活动是让孩子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可回收垃圾废品也是宝,再利用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节约了资源,避免了浪费。

  三、设计环保宣传单

  准备的工具很简单,提供蜡笔、水彩笔、剪刀、各色彩纸、浆糊、抹布等等。师可以提供做宣传单这方面的经验及多幅范例。

  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知道环保的重要性,所以这个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向别人大胆介绍自己环保想法,让其他人知道环保是我们大家的事,也是我们共同要做好的`一件事。同时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制作垃圾分类箱

  提供的物品也是非常简单的,准备三~六个旧纸箱,红、黄、绿三色宣纸,浆糊、剪刀、水彩笔等。

  这个区域主要帮助孩子知道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垃圾主要分成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有毒垃圾三种,引导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垃圾分类,同时向家长、邻居以及其他人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知道垃圾分类便于废物的“三用”(废物利用,废物再用,废物循环利用),丰富孩子的知识,了解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哪些是有毒有害的。垃圾分类箱制作要图、文、色并茂。

  五、环保别动队

  提供几个篮子,几个“环保小卫士”的标志。

  这个活动是让孩子真正行动起来,提着篮子去收集垃圾(在幼儿园内),同时让扔垃圾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提醒自己在生活中注意文明礼貌的行为,而且这也是宣传环保的一种方式,鼓励园内的小朋友及大人们环保要从生活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区域活动的最后是美化家园――玩沙活动的小朋友介绍自己的设计及作品;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区域活动内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制作的作品送给老师及幼儿园其他小朋友;设计环保宣传单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设计的宣传单去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别动队的小卫士提着篮子把捡到的垃圾放到垃圾分类箱中,同时把垃圾分类箱放到幼儿园显眼的地方,起到宣传的作用。

环保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了解环境污染给地球带来的的危害。

  2、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与表达,尝试用绘画方式制作环保宣传标记。

  3、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体验当环保宣传员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环保知识;“4月22日”字样。

  2、各类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

  3、每人一个环保标志图案。

  活动过程:

  一、以小客人导入活动

  老师请来了两位小客人,天天和乐乐。天天和乐乐告诉我们: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想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地球妈妈,你们愿意吗?

  二、幼儿观看短片,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造成的危害

  师:1、谁来告诉大家:今天是一个什么日子?

  2、刚才天天和乐乐说地球妈妈怎么啦?你从哪里看出地球妈妈生病了呢?当幼儿说到如:砍伐树林、乱扔垃圾、各种污水和废气的排放等方面时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3、幼儿讨论:地球妈妈为什么会生病的?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出自:大;考.吧"(造成各种污染的原因,多数是人们缺乏各种环保的知识和对环保的不重视,引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老师小结:地球妈妈受到了极大的污染,人类破坏了环境,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心。

  三、争做环保宣传员

  师:1、为了保护地球妈妈,我们小朋友应该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如何做环保宣传员?

  3、介绍环保标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个环保宣传员标志,贴上它,大家都来做环保宣传员,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设计一些保护环境的标志吧。

  4、幼儿展示作品、宣传环保知识。

  四、自然结束

  师:让我们向周围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大家都来争当环保宣传员。

  教学反思:

  1.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环保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屡遭破坏,为了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得幸福、美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识之士提出,环境教育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必须从娃娃抓起,并在一生持之以恒。在幼儿园里,用科学的角度培养和实施环境教育,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具有环境道德观,有深远教育意义。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大部分幼儿对“自动浇花”科学小实验会操作。

  2、人人动手实践和参与,个个尝试解决问题。

  3、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模式。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

  做“自动浇花”实验

  活动难点

  逐步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模式

  活动准备:

  1、装有水的.盆、棉绳、积木、盆种花若干人手一个背包月牙桥等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1、导入:103班要参加环保特别行动,时间是10天左右,可是我们种了一些美化环境的花,每天都要浇水,所以我们必须想出“自动浇花”的办法才能保护这些花。

  2、幼儿讨论:怎样才使花儿每天都有水喝,又不会被水淹。

  3、提示几件容易得到的材料,如:小盆、棉绳、等。大,考吧、幼师,网出,处!让幼儿动手实践和参与,证实自己的办法能解决“自动浇花”的问题。

  4、环保行动。(环保行动意义和本次行动做法)

  出发——全班小朋友背上行装,分成两队,走小路、踩石头、过小桥、最后来到草地;

  环保行动——把草地上垃圾、树叶、小动物带到一个地方集中进行有效的处理;

  5、环保行动回程,检查“自动浇花”的效果,并进行总结还表扬。

  资料库:

  1、网上资料:环境教育相关网站

  2、初中物理关于“渗透”的原理

  教学延伸:

  从教育教学上、日常生活和家庭教育中同步进行环境教育。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